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傳統(tǒng)養(yǎng)生運動的功能主要。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積極而有效的養(yǎng)生保健是如何進行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紅細胞又被人們稱為紅血球,這是人體血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紅細胞也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細胞,在生活中,人們的紅細胞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異常,比如血液里面的紅細胞減少,還有的人尿液或者大便里面紅細胞偏高等等,很多人不知道紅細胞在人體內起到什么作用,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紅細胞的主要功能:
一、紅細胞的形態(tài)與數量
紅細胞體積很小,直徑只有7~8μm,形如圓盤,中間下凹,邊緣較厚。它具有彈性和可塑性,在通過直徑比它還小的毛細血管時,可以改變形狀,通過后仍恢復原形。正常紅細胞形態(tài)如圖所示。
正常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也沒有高爾基復合體和線粒體等細胞器,但它仍具有代謝功能。紅細胞內充滿著豐富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約占細胞重量的32%,水占64%,其余4%為脂質、糖類和各種電介質。
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血細胞,成年男性為500萬/mm3,女性為420萬/mm3。紅細胞數目可隨外界條件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高原居民和新生兒可達600萬/mm3以上。從事體育運動而經常鍛煉的人紅細胞數量也較多。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為12~15g/100ml,女性為11~13g/100ml。
二、紅細胞的生理功能
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運輸O2和CO2,此外還在酸堿平衡中起一定的緩沖作用。這兩項功能都是通過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來實現的。如果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釋放出來,溶解于血漿中,即喪失上述功能。
血紅蛋白(Hb)由珠蛋白和亞鐵血紅素結合而成。血液呈現紅色就是因為其中含有亞鐵血紅素的緣故。該分子中的Fe2+在氧分壓高時,與氧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在氧分壓低時,又與氧解離,釋放出O2,成為還原血紅蛋白,由此實現運輸氧的功能(見呼吸章)。血紅蛋白中Fe2+如氧化成Fe3+,稱高鐵血紅蛋白,則喪失攜帶O2的能力。血紅蛋白與CO的親和力比氧的大210倍,在空氣中CO濃度增高時,血紅蛋白與CO結合,因而喪失運輸O2的能力,可危及生命,稱為CO(或煤氣)中毒。血紅蛋白在CO2的運輸中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三、紅細胞的生理特性
1.滲透脆性(簡稱脆性)正常狀態(tài)下紅細胞內的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大致相等,這對保持紅細胞的形態(tài)甚為重要。將機體紅細胞置于等滲溶液(NaCl/0.9%)中,它能保持正常的大小和形態(tài)。但如把紅細胞置于高滲NaCl溶液中,水分將逸出胞外,紅細胞將因失水而皺縮。相反,若將紅細胞置于低滲NaCl溶液中,水分進入細胞,紅細胞膨脹變成球形,可至膨脹而破裂,血紅蛋白釋放入溶液中,稱為溶血。
把正常人紅細胞置入不同濃度的溶液中(從0.85%、0.8%……0.3%NaCl溶液),在0.45%的溶液中,有部分紅細胞開始破裂,即上層液體呈微紅色,當紅細胞在0.35%或更低的NaCl溶液中,則全部紅細胞都破裂。臨床以0.45%NaCl到0.3%NaCl溶液為正常人體紅細胞的脆性(也稱抵抗力)范圍。如果紅細胞放在高于0.45%/NaCl溶液中時即出現破裂,表明紅細胞的脆性大,抵抗力?。幌喾?,放在低于0.45%NaCl溶液中時才出現破裂,表明脆性小,抵抗力大。
2.懸浮穩(wěn)定性懸浮穩(wěn)定性是指紅細胞在血漿中保持懸浮狀態(tài)而不易下沉的特性。將與抗凝劑混勻的血液置于血沉管中,垂直靜置,經一定時間后,紅細胞由于比重大,將逐漸下沉,在單位時間內紅細胞沉降的距離,稱為紅細胞沉降率(簡稱血沉)。以血沉的快慢作為紅細胞懸浮穩(wěn)定性的大小。正常男子第1小時末,血沉不超過3mm,女子不超過10mm。在妊娠期,活動性結核病,風濕熱以及患惡性腫瘤時,血沉加快。臨床上檢查血沉,對疾病的診斷及預后有一定的幫助。
Ys630.com相關知識
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是非常龐大的,在這個龐大的消化系統(tǒng)中又有許多重要的器官分布。其中小腸的作用在消化系統(tǒng)中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小腸主要位于人體胃部和大腸之間,起著連接胃部和大腸的主要作用。而是在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忽視了小腸在身體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今天就為大家科普小常在身體中的重要作用吧。
小腸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消化功能是小腸最為主要的一個功能,一般情況下我們所進食的食物在經過小腸的時候會被消化,經過小腸的消化作用這些食物會被分解成一種可以容易被我們身體所吸收的小分子物質。進食的食物會在我們體內小腸部位停留好幾個小時,所以這也為小腸的消化作用提供了非常充分的時間。
2、另外小腸還具有非常重要的吸收功能,小腸是我們體內最為主要的一個吸收器官,各種營養(yǎng)物質可以經過小腸部位的絨毛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小腸絨毛的內部存在毛細淋巴管、毛細血管網、神經網以及平滑肌纖維等等,這種組織通過共同作用來達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的功效。
3、最后小腸還具有分泌功能,小腸這個組織器官可以分泌出小腸液這種物質,小腸液里面含有各種微生物、多種消化酶以及脫落的腸上皮細胞,大量的小腸液可以達到稀釋消化產物的作用,從而可以促進小腸的吸收。
以上就是小腸的一些最為主要的功能作用的介紹,通過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已經深刻認識到小腸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日常飲食習慣以及生活行為習慣,有效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從而達到有效保護小腸健康,避免小腸受到損害的目的。
正常人都知道人體每天都需要攝入蛋白質,才能維持身體所需,但其實蛋白質也是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其中血紅蛋白就屬于人體中起運載功能的蛋白質。人體的血紅蛋白主要存在血液中,所以血紅蛋白對血液運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接下來就為大家具體說明與血紅蛋白相關的人體功能作用。
人血紅蛋白的功能作用
血紅蛋白是高等生物體內負責運載氧的一種蛋白質(縮寫為Hb或HGB)。是使血液呈紅色的蛋白。血紅蛋白由四條鏈組成,兩條α鏈和兩條β鏈,每一條鏈有一個包含一個鐵原子的環(huán)狀血紅素。氧氣結合在鐵原子上,被血液運輸。血紅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
一、作用
血紅蛋白用于生化研究,培養(yǎng)流行性感冒病毒、淋球菌、兔熱病桿菌、鏈球菌、肺炎球菌等,色素。
二、正常參考值
成年男性:130~175g/L
成年女性:115~150g/L
新生兒:170~200g/L
青少年(兒童):110~160g/L
三、工作原理
血紅蛋白與氧結合的過程是一個非常神奇的過程。首先一個氧分子與血紅蛋白四個亞基中的一個結合,與氧結合之后的珠蛋白結構發(fā)生變化,造成整個血紅蛋白結構的變化,這種變化使得第二個氧分子相比于第一個氧分子更容易尋找血紅蛋白的另一個亞基結合,而它的結合會進一步促進第三個氧分子的結合,以此類推直到構成血紅蛋白的四個亞基分別與四個氧分子結合。而在組織內釋放氧的過程也是這樣,一個氧分子的離去會刺激另一個的離去,直到完全釋放所有的氧分子,這種有趣的現象稱為協(xié)同效應。
1、協(xié)同效應
血紅素分子結構由于協(xié)同效應,血紅蛋白與氧氣的結合曲線呈S形,在特定范圍內隨著環(huán)境中氧含量的變化,血紅蛋白與氧分子的結合率有一個劇烈變化的過程,生物體內組織中的氧濃度和肺組織中的氧濃度恰好位于這一突變的兩側,因而在肺組織,血紅蛋白可以充分地與氧結合,在體內其他部分則可以充分地釋放所攜帶的氧分子??墒钱敪h(huán)境中的氧氣含量很高或者很低的時候,血紅蛋白的氧結合曲線非常平緩,氧氣濃度巨大的波動也很難使血紅蛋白與氧氣的結合率發(fā)生顯著變化,因此健康人即使呼吸純氧,血液運載氧的能力也不會有顯著的提高,從這個角度講,對健康人而言吸氧的所產生心理暗示要遠遠大于其生理作用。
除了運載氧,血紅蛋白還可以與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離子結合,結合的方式也與氧完全一樣,所不同的只是結合的牢固程度,一氧化碳、氰離子一旦和血紅蛋白結合就很難離開,這就是煤氣中毒的原理,遇到這種情況可以使用其他與這些物質結合能力更強的物質來解毒,比如一氧化碳中毒可以用靜脈注射亞甲基藍的方法來救治。
2、綴合蛋白質
血紅素和珠蛋白構成的綴合蛋白質,是脊椎動物血液的有色成分。其主要功能是運輸氧,也有維持血液酸堿平衡的作用。血紅素是含2價鐵的卟啉化合物。鐵有6個配位鍵,其中4個與血紅素的環(huán)狀結構相連,并與之處在同一平面中。另2個配位鍵中的一個與蛋白質部分相連,還有1個則連接氧。珠蛋白含有4個亞基(α2β2),每個亞基連接1個血紅素輔基。人和許多動物血紅蛋白α鏈(含141個氨基酸殘基)和β鏈(含146個氨基酸殘基)的氨基酸序列已確定,也已用X射線衍射結構分析測定其四級結構。血紅蛋白基因的點突變導致異常血紅蛋白的產生。已發(fā)現數百種異常血紅蛋白,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引起疾病發(fā)生,最常見也最了解的疾病是鐮刀形紅細胞貧血病。
紅細胞懸液在臨床上簡稱為紅懸液,針對某些疾病,比如有的人出現了貧血,而且普通的飲食調理等方法不管用,這時候就有必要去醫(yī)院做紅細胞懸液檢查,這樣可以知道貧血的嚴重程度,為今后找出有效治療方法提供幫助,還有出現急性失血的人也可以用懸浮紅細胞,很多人不知道紅細胞懸液究竟是什么,下面來詳細了解。
懸浮紅細胞是什么?
制備及性質:將采集到多聯袋內的全血中絕大部分血漿在全封閉的條件下分離出后并向剩余的部分加入紅細胞添加液制成的紅細胞成分血定義為懸浮紅細胞。懸浮紅細胞是目前國內外臨床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紅細胞制劑,適用于大多數需要補充紅細胞,提高血液攜氧能力的患者。一般采用多聯袋方法制備懸浮紅細胞。
從全血中盡量移除血漿后的高濃縮紅細胞,壓積可高達0.90。由于原抗凝保存劑被大部分移除、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紅細胞很稠密,如果輸注則速度慢,故必須加入適量添加液才能克服這些缺點。目前多用含腺嘌呤的添加液使?jié)饪s紅細胞稀釋,壓積達0.5~0.65。這種由高濃縮紅細胞被添加液稀釋后的紅細胞稱為懸浮紅細胞。
應該是懸浮少白細胞紅細胞,
指導意見:
所說的輸血就是輸入紅細胞,少白細胞意思是這些紅細胞里面含有的白細胞很少、
糾正重度貧血需要輸血,主要是輸注紅細胞懸液。少白紅細胞是特殊處理的紅細胞懸液,可以避免輸血反應。至于具體輸什么紅細胞,需要根據臨床疾病來定。由于血液緊張,盡量少輸血。
很可能是說錯了,應當是“懸浮少白細胞紅細胞”才對。這和平常說的輸血的意思差不多,但這一次輸了大約4袋。1840元不多。但假如是這8個單位的紅細胞收了費用,又額外再收1840元,那就比較多了。
指導意見:
懸浮少白細胞紅細胞是最常用的血液成分。至于費用是否合適,可咨詢當地的物價局。具體收費每個地方是不一樣的。
現在人都非常注重優(yōu)生優(yōu)育,非常重視產檢,一般女性從懷孕開始,就會做各種各樣的檢查,在各種檢查中,其中血常規(guī)是必須要做的檢查,有些女性血常規(guī)中紅細胞的計數偏低,有些人不太明白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般情況下紅細胞的計數是不做任何處理的,孕期需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
孕婦紅細胞計數偏低怎么回事?
檢查血常規(guī)顯示紅細胞壓積偏低,所謂紅細胞壓積偏低,就是紅細胞占血細胞的體積減少了。提示貧血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如果其他的值有什么異常的話,就不提示有什么問題。你好,從你描述的情況來看,不只是紅細胞壓積偏低,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你多吃一些,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就可以了。
孕婦紅細胞計數偏低怎么辦?
如果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可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癥狀。
紅細胞正常值是多少
男性380萬-600萬個/mm3; 正常指標:4.0-5.5X10的12次方個/每升。女性380萬-550萬個/mm3;正常指標:3.5-5.0X10的12次方個/每升。紅細胞非常小,在1立方毫米的血液里含有500萬個紅細胞,人體內的紅細胞數可達250億個。紅細胞數目可隨外界條件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高原居民和新生兒可達600萬/mm3以上。從事體育運動或經常鍛煉的人紅細胞數量也較多。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為12~15g/100ml,女性為11~13g/100ml。
造成紅細胞偏離正常值的原因有哪些
1.紅細胞增多:由各種原因引起血液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絕對值增多,大多與機體循環(huán)及組織缺氧、血液中促紅細胞生成素水平升高以及骨髓加速釋放紅細胞等因素有關。造成紅細胞偏高的生理性原因:此外,飲水過少或出汗過多,排除水分過多等也會導致紅細胞偏高。
2.紅細胞生成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骨髓瘤、骨髓纖維化等各種慢性疾病導致機體長期消耗,如惡性腫瘤、尿毒癥、肝病、風濕病、內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引起的疾病,如缺鐵性貧血、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掌握了紅細胞的正常范圍,下次看檢驗報告單的時候也一目了然了吧。紅細胞是運輸氧氣的主要成分,偏低偏高都會對身體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尤其是正在發(fā)育的孩童,一旦感覺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檢查血常規(guī),讓紅細胞保證在正常的范圍內才能健康茁壯成長。
在尿檢中,隱血和紅細胞是兩種很常見的概念。一般情況下,尿隱血就是指血液中的紅細胞含量比較高,所以,兩者其實是一樣的。如果檢查出尿隱血的話,這種癥狀也被稱為血尿。導致血尿的原因有:尿結石、泌尿系統(tǒng)感染或者是腫瘤。所以出現血尿,一定要及時進行檢查和治療。
一、潛血簡介
所謂潛血就是"潛在的出血",也就是肉眼下或顯微鏡下無法觀察到有紅血球的存在,但如果用試紙檢驗時卻有反應,因為當紅血球遭破壞時,其內含的血紅素就會釋放出來,所以尿液試棒才能偵測到血紅素的反應。
但是紅血球為何會在離開身體前就破裂了呢,可能是紅血球本身的壽命已到,如同泡沫般自行溶解,也可能是喝了大量的水,尿液變得淡薄、張力降低,紅血球因而破裂,不論如何有潛血時,如同有血尿一般是一種警訊,不可等閑視之。
二、紅細胞簡介
紅細胞也稱紅血球,在常規(guī)化驗英文??s寫成RBC,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同時也是脊椎動物體內通過血液運送氧氣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時還具有免疫功能。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是無核的,這意味著它們失去了DNA。紅細胞也沒有線粒體,它們通過葡萄糖合成能量。運輸氧氣,也運輸一部分二氧化碳。運輸二氧化碳時呈暗紫色,運輸氧氣時呈鮮紅色。
紅細胞會生成于骨髓之內,開始在白細胞內生長。紅細胞老化后,易導致血管堵塞,所以會自動返回骨髓深處,由白細胞負責銷毀;或是在經過肝臟時,被枯否細胞分解成為膽汁。
三、尿潛血與紅細胞的區(qū)別
尿潛血+提示你的尿中有血液,一個加是血液的計量,尿中發(fā)現有紅血球稱為尿潛血。鏡下尿紅細胞是用顯微鏡看到了尿液中有紅血球,也說明尿中有血液,尿潛血和尿中的紅細胞是同一種病,都說明你的泌尿系有炎癥,或是由泌尿系的結石,或是腫瘤引起的,是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的。
血檢是一種在臨床醫(yī)學中比較常見的檢查方式,主要是通過對人體的血液進行檢查,從而判斷人體有沒有疾病的一種檢查方式。紅細胞是血液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物質,如果血液中的紅細胞偏高的話,那么就需要引起患者的注意了。下面,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血紅細胞的相關知識。
一、紅細胞正常值范圍
1、男性
380萬-600萬個/mm3;正常指標:4.0-5.5X10的12次方個/每升。
2、女性
380萬-550萬個/mm3;正常指標:3.5-5.0X10的12次方個/每升。
二、引起紅細胞繼發(fā)性增多的原因
由各種原因引起血液中紅細胞絕對值增多,多與機體循環(huán)及組織缺氧有關。繼發(fā)性增多又可以分為生理性增多和病理性增多。
(1)生理性增多:由于環(huán)境含氧量不足或某些特殊原因,使機體出現組織缺氧而引起紅細胞增多。多見于胎兒和新生兒、長期處于氧含量不足環(huán)境中的人,如高原地區(qū)。此外,飲水過少或出汗過多,排除水分過多等也會導致紅細胞偏高。
(2)病理性增多:一般由于肺換氣不足引起,使機體處于缺氧狀態(tài)而引起的紅細胞增多。常見于肺部疾患如支氣管擴張、肺心病、肥胖癥、肺動-靜脈瘺、青紫型先天性心臟病、異常血紅蛋白病等。
在另一些情況下,病人并無組織缺氧,是由于骨髓生成紅細胞的功能增強,但紅細胞增多非機體需要,亦無代償意義,也會引起紅細胞偏高。多見于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如腎胚組織瘤、腎上腺樣瘤、多囊腎、腎動脈狹窄、成血管細胞瘤等。
三、紅細胞偏高要注意什么
1、在飲食上應注意低鹽低脂,多食用高維生素食物;戒煙戒酒,忌食生冷辣性食物。
2、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攝入以及有補血功能的食物,如紅棗、紅豆等。
3、養(yǎng)成良好生活作息習慣,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
4、定期檢查,以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
白細胞對于身體健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白細胞隨著身體的新陳代謝也會容易出現一些壞死的白細胞,而細菌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身體細菌會吞噬掉一定的壞死的白細胞,但是身體抵抗力低下就會容易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可以做詳細的檢查和治療。
主要吞噬細菌的白細胞是什么?
二者的范疇不一樣,可以說血液中的吞噬細胞都屬于白細胞。吞噬細胞為一類防衛(wèi)細胞,它們透過吞噬細菌、壞死細胞和凋亡細胞等有害物質來保衛(wèi)有機體。許多類型的白細胞都是專職吞噬細胞。
白細胞作為免疫系統(tǒng)的一部分幫助身體抵抗傳染病以及外來的東西。白細胞可以由骨髓的造血干細胞產生。白細胞有核,能作變形運動,正常情況下白細胞在健康成人體內的濃度為4×109到1.1×1010/每升血液。白細胞胞作為免疫細胞,在機體發(fā)生癌癥或其他疾病時,血液內的白細胞總數或細胞分類百分比可有變化。
除了在血液外,白細胞還存在于淋巴系統(tǒng)、脾,扁桃腺以及身體的其他組織。
由于白細胞的異常增生失去控制而引起的一種惡性疾病稱為白血病。
白細胞吞噬功能試驗
白細胞吞噬功能試驗是一種測試人體細胞免疫功能水平的體外試驗方法。其原理是將被檢查血液與一定濃度的鏈球菌或葡萄球菌培養(yǎng)液混勻并 一起培養(yǎng)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具體步驟如下:于小試驗管中加入5%枸櫞酸鈉0.05ml,加被檢血液0.1ml,搖勻;立即吸取含一定細菌數目的細菌培養(yǎng)液0.05ml加到上述試管中,再次搖勻,置于37℃溫箱中培養(yǎng)30min。而后取出試管,搖勻,作2~3張涂片,待干后,以甲醛固定,HE染色。在顯微鏡下計數100個中性粒細胞中吞噬有細菌的細胞數,根據百分比判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水平。
白細胞吞噬功能試驗是一種細胞免疫體外試驗法。將一定濃度的鏈球菌或葡 萄球菌培養(yǎng)液與動物血液一起培養(yǎng),觀察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在小試管中加入5%枸櫞酸鈉0.05ml,再加入0.1Ml動物血,搖勻,立即吸取含一定細菌數的細菌培養(yǎng)液0.05Ml,加到血樣試管中,搖勻,置于37?C溫箱中培養(yǎng)30分鐘。然后,取出試管,搖勻,作2~3張涂片,干后用甲醇固定,染色鏡檢。計算100個中性微粒細胞中吞噬細菌的細胞數,判斷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本實驗可用于環(huán)境污染對健康影響的調查。例如大氣污染可使人群白細胞吞噬功能下降
白細胞簡介
白細胞舊稱白血球。血液中的一類細胞。白細胞也通常被稱為免疫細胞。人體和動物血液及組織中的無色細胞。有細胞核,能作變形運動。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于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
紅細胞壓積是我們在血常規(guī)化驗單上能看到的一項檢查項目,但是雖然有些人這一項或許不在正常范圍內,他們又不知道這代表著什么意思,就聽著醫(yī)生的建議去調理著身體,下面小編就滿足你的好奇心,幫你弄清楚紅細胞壓積到底代表著什么。
紅細胞壓積(pCV)是舊稱,現在稱紅細胞比容(Hct),是指一定量的抗凝全血經離心沉淀后,測得下沉的紅細胞占全血的容積比,是一種間接反映紅細胞數量大小及體積的簡單方法。結合紅細胞計數和血紅蛋白含量,可計算紅細胞平均值,有助于貧血的形態(tài)學分類。
紅細胞比容是影響血液黏度的重要因素,血液黏度隨紅細胞壓積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則降低。
1.增高
各種原因所致血液濃縮如大量嘔吐、腹瀉、大面積燒傷后有大量創(chuàng)面滲出液等,測定紅細胞壓積以了解血液濃縮程度,可作為補液量的依據。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有時可高達80%左右。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癥系體內氧供應不足引起的代償反應如新生兒、高原地區(qū)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2.減少
見于各種貧血或血液稀釋。由于貧血類型不同,紅細胞計數與紅細胞比積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據紅細胞比積和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的量計算紅細胞三種平均值,以有助于貧血的鑒別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