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梗絲石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光梗絲石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西方醫(yī)學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光梗絲石竹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竹科光梗絲石竹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高30-40cm。主根粗大。莖簇生,基部分枝,直立或傾斜上升。單葉對生;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4-4cm,寬1-2mm,先端尖,葉基連合,呈短鞘狀,脈1條,莖下部的葉腋內(nèi)具無花嫩枝。圓錐狀聚傘花序呈疏松狀排列;苞片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9mm,寬1-1.5mm,先端漸尖,基部連合,呈短鞘狀,脈1條,具膜質(zhì)邊緣;萼鐘狀圓筒形,長3-4mm,寬1.5-2mm,5齒裂,萼齒三角形,先端尖,邊緣膜質(zhì);花瓣5,白色或粉紅色,長為萼的1.5-2倍,基部微凹或呈截形;雄蕊10;子房卵形,花柱2?;ü?-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800-3000m的半陽坡。
【性味】微甘;辛;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化痰。主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介紹了藥材光梗絲石竹的一些基本常識,光梗絲石竹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guān)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光梗絲石竹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石竹的簡介
別名:洛陽花、中國石竹、中國沼竹、石竹子花、石竹蘭、石柱花、十樣景花、汪穎花、洛陽石竹、石菊、繡竹、常夏、日暮草、瞿麥草等……石竹屬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無毛,帶粉綠色。莖由根頸生出,疏叢生,直立,上部分枝。葉片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稍狹,全緣或有細小齒,中脈較顯。花單生枝端或數(shù)花集成聚傘花序;紫紅色、粉紅色、鮮紅色或白色,頂緣不整齊齒裂,喉部有斑紋,疏生髯毛;雄蕊露出喉部外,花藥藍色;子房長圓形,花柱線形。蒴果圓筒形,包于宿存萼內(nèi),種子黑色,扁圓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植株多少密叢生。莖多少被短糙毛或近無毛而粗糙。葉通常粗糙,斜上,葉片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長3-5厘米,寬2-4毫米。
石竹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石竹全草含皂甙、揮發(fā)油,油中主要為丁香酚(eugenol)、苯乙醇、苯甲酸芐酯、水楊酸芐酯、水楊酸甲酯。
2、功效作用
石竹可以全草或根入藥。具清熱利尿、破血通經(jīng)之功效。石竹有吸收二氧化硫和氯氣的本領(lǐng),凡有毒氣的地方可以多種。內(nèi)服,煎湯,6-9g。
3、臨床應(yīng)用
3.1、利尿通淋,破血通經(jīng)。
3.2、《本草備要》說:降心火,利小腸,逐膀胱邪熱,為治淋要藥。
3.3、利尿通淋,破血通經(jīng)。尿路感染、熱淋、尿血、婦女經(jīng)閉、瘡毒、濕疹。 《本草備要》說:降心火,利小腸,逐膀胱邪熱,為治淋要藥。
石竹的市場信息
1、石竹的價格
石竹的價格1元/棵。
2、石竹的選購方法
石竹是年生草本。莖叢生,高30-50cm,直立或基部匍匐,節(jié)膨大。葉線狀披針形,長3-5cm,寬3-5mm,先端漸尖,基部狹窄成聚傘花序;小苞片4-6,廣卵形,先端尾狀漸尖,長約為萼筒的1/2;萼圓筒形,先端5裂;花瓣鮮紅色、白色、粉紅色,邊緣有不整齊的淺鋸齒,喉部有斑紋或疏生須毛。蒴果包于宿萼內(nèi)。種子扁卵形,灰黑色,邊緣有狹翅?;ㄆ?-9月,果期8-10月。
3、石竹的保存方法
石竹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拼音名】Běi Sī Sh Zh
【別名】商陸、銀柴胡
【來源】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頭花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ex Fenzl.
采收和儲藏:立秋至秋分之間,將根挖出,去掉根莖,剪去須根,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圓柱形或圓錐形。莖高50-70cm,紫色,有毛,上部常多分枝。單葉對生;葉片披針形或線披針形,全緣,主脈3條。聚傘花序頂生;花小,淡紫色;花萼短鐘形,長2mm,5裂,裂片廣卵形,邊緣膜質(zhì);花瓣5,長橢圓形;雄蕊10;花柱2。蒴果球形?;ㄆ?-9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向陽坡地、沙礫質(zhì)坡地、固走沙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及內(nèi)蒙古。
【性味】苦;性微寒
【歸經(jīng)】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利尿逐水。主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
【摘錄】《中華本草》
長梗千里光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長梗千里光吧。
【英文名】Longstalk Groundsel
【別名】野青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長梗千里光的花序和全草。
【原形態(tài)】和梗千里光,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有地下莖及須根。莖直立或斜升,上部有傘房狀花序枝。下部葉在花期常枯萎,葉片長達30cm,寬達14cm,上部葉漸小,葉片羽狀全裂中深裂,披針形或匙狀披針形,基部有抱莖的圓耳,邊緣有不等形的淺齒;頂裂片三角狀或戟狀披針形,漸尖,側(cè)裂片4-6對,披針形、戟狀披針形或條形,兩面無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密集,排列成復傘房狀;梗細長,有條形苞片,被短茸毛;總苞近圓柱狀,長5-6mm,無毛,總苞片1層,8-10個,條狀披針形,邊緣膜質(zhì),外有數(shù)個條形苞葉;舌狀花1層,3-4個,舌片黃色;管狀花約8個,長達8mm瘦果,近圓柱形,有縱肋;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地、路旁及灌叢間。
【化學成份】全草含三角葉千里光堿(triangularine),親朋三角葉千里光堿(neotriangularine0,7-千里光酰-9-瓶草酰倒千里光裂堿(7-senecioyl-9-sarracinoyl retronecine),新瓶草千里光堿(neosarracine)。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明目。主癰腫瘡癤;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花序和全草:有清熱解毒、明目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雖然長梗千里光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光石韋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牛皮風尾草、大石韋、石蓮姜、巖蓮雞尾(《四川常用中草藥》),大魚刀(《湖南民間藥物資料》)。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 光石韋 的 帶根全草 。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態(tài)】植株高25~60厘米.根狀莖短粗,斜行或橫走,密被鱗片;鱗片線狀披針形,褐色,邊緣不整齊。葉簇生;葉柄長5~9厘米,幼時被毛;葉片披針形,長20~50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葉厚革質(zhì),淡綠色,上面有黑點,有時被少許脫落的星狀毛,下面初被白色星狀毛,最后則完全無毛;側(cè)脈稍明顯。孢子囊群分布在葉片中部以上。
【生境分布】分布四川、云南、貴州、湖南、廣西、廣東及湖北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藥》:"性微寒,味苦微辛。"
【功能主治】①《四川常用中草藥》:"除濕,瀉肺熱,利小便。治咳嗽、吐血、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藥》
光石韋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很多食物不僅僅果實能夠食用,根莖葉也是能夠吃的,例如芹菜的莖是人們經(jīng)常吃的食物,但是芹菜葉人們也會用來涼拌,而且還對降血壓有著非常好的作用效果。山芋是一種生長在南方地區(qū)的食物,山芋果的吃法有很多,但是很多人也喜歡吃山芋梗,來了解下山芋梗的工作效率與作用吧。
一、營養(yǎng)成份
紅薯苗營養(yǎng)豐富,每100克紅薯秧蔓頂端的10-15厘米及嫩葉、葉柄合稱莖類。紅薯莖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維生素、鐵和鈣質(zhì)。據(jù)化驗分析:莖尖粗蛋白質(zhì)量為干重的21.1%-15.1%,與豬牛肉相當。莖葉和莖尖的蛋白質(zhì)為2.7%,胡蘿卜素為5580國際單位/100克,維生素C為41.07毫克/千克,鈣為74毫克/千克,鐵為4毫克/千克,維生素B1為3毫克/千克,煙酸6至10毫克/千克,B6為2.1毫克/千克。據(jù)中國預(yù)防醫(yī)學院的檢測,莖尖和芹菜、甘藍、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茄子、胡蘿卜、番茄等13種蔬菜相比較,在14種營養(yǎng)成分中,蛋白質(zhì)、脂肪、熱量、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卜素、維生素C、B1、B2、煙酸等13項,莖失均居首位。
二、保健作用
紅薯莖尖中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對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關(guān)節(jié)腔、膜的潤滑和血管的強性有保護作用。這種物質(zhì)可防止脂類物質(zhì)在動脈管壁上沉積而引起的動脈硬化,可以擴止肝及腎臟等器官結(jié)締組織的萎縮,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另外,還具有升高血小板、止血、防止夜盲促進腸道里動、防止便秘等保健功能。目前,美國把紅薯莖尖列為非常有開發(fā)前景的保健長壽菜之一。日、美等國甚至將紅薯莖列為長壽食品或航天食品,德國稱紅薯葉、尖為蔬菜皇后。具潤腸、通便和降血壓等保健作用。
苧麻梗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苧麻梗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莖或帶葉嫩莖。
【原形態(tài)】多年生半灌木,高1-2m。莖直立,圓柱形,多分枝,青褐色,密生粗長毛。葉互生;葉柄長2-11cm;托葉2,分離,早落;葉片寬卵形或卵形,長7-15cm,寬6-12cm,先端漸尖或近尾狀,基部寬楔形或截形,邊緣密生齒牙,上面綠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生交織的白色柔毛,基出脈3條。花單性,雌雄通常同株;花序呈圓錐狀,腋生,長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無花梗,黃白色,花被片4,雄蕊4,有退化雌蕊;雌花淡綠色,簇球形,直徑約2mm,花被管狀,宿存,花柱1。瘦果小,橢圓形,密生短毛,為宿存花被包裹,內(nèi)有種子1顆。花期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在我國河南、山東及陜西以南各地廣為栽培,也有野生。
【性狀】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有粗毛,體較輕而韌,皮易縱向撕裂,韌性足,斷面淡黃色,中央為髓;葉對生,葉片多皺縮或破碎,棱綠色,完整者展平后為寬卵形,長達15cm以上,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qū)捫ㄐ?,邊緣有粗齒?;雒}3條,葉背微隆起,兩面均有毛。葉柄較長,長達7cm。氣微,味微辛、微苦。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散瘀;解毒。主金瘡折損;痘瘡;癰腫;丹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苧麻梗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