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芋梗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養(yǎng)生已經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山芋梗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很多食物不僅僅果實能夠食用,根莖葉也是能夠吃的,例如芹菜的莖是人們經常吃的食物,但是芹菜葉人們也會用來涼拌,而且還對降血壓有著非常好的作用效果。山芋是一種生長在南方地區(qū)的食物,山芋果的吃法有很多,但是很多人也喜歡吃山芋梗,來了解下山芋梗的工作效率與作用吧。
一、營養(yǎng)成份
紅薯苗營養(yǎng)豐富,每100克紅薯秧蔓頂端的10-15厘米及嫩葉、葉柄合稱莖類。紅薯莖尖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鐵和鈣質。據化驗分析:莖尖粗蛋白質量為干重的21.1%-15.1%,與豬牛肉相當。莖葉和莖尖的蛋白質為2.7%,胡蘿卜素為5580國際單位/100克,維生素C為41.07毫克/千克,鈣為74毫克/千克,鐵為4毫克/千克,維生素B1為3毫克/千克,煙酸6至10毫克/千克,B6為2.1毫克/千克。據中國預防醫(yī)學院的檢測,莖尖和芹菜、甘藍、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茄子、胡蘿卜、番茄等13種蔬菜相比較,在14種營養(yǎng)成分中,蛋白質、脂肪、熱量、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卜素、維生素C、B1、B2、煙酸等13項,莖失均居首位。
二、保健作用
紅薯莖尖中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對人體的消化道、呼吸道、關節(jié)腔、膜的潤滑和血管的強性有保護作用。這種物質可防止脂類物質在動脈管壁上沉積而引起的動脈硬化,可以擴止肝及腎臟等器官結締組織的萎縮,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另外,還具有升高血小板、止血、防止夜盲促進腸道里動、防止便秘等保健功能。目前,美國把紅薯莖尖列為非常有開發(fā)前景的保健長壽菜之一。日、美等國甚至將紅薯莖列為長壽食品或航天食品,德國稱紅薯葉、尖為蔬菜皇后。具潤腸、通便和降血壓等保健作用。
相關閱讀
說起中藥材,種類非常的多,只要是動植物在中醫(yī)學中都有一定的作用,搭配一些其他的中藥材就可以治療一些疾病。枯梗也是一味中藥材,主要治療咳嗽、咽喉腫痛、大便不通、口舌生瘡等疾病??莨5墓πc作用非常的多,可以搭配蘇葉、桑葉、甘草、魚腥草等一起入藥治療疾病。
一、桔梗功效與作用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膿。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腫痛,肺癰葉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閉,大便不通,口舌生瘡,口赤腫痛。
【應用】
1、桔梗配蘇葉:桔??嘟敌灵_,能宣肺散邪;蘇葉疏風散寒,宣肺止咳。配伍合用,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之力益強,多用治風寒外感,肺氣不宣之咳嗽氣喘。
2、桔梗配桑葉的功效與作用、菊花的功效與作用、牛蒡子:梗理宣肺祛痰,桑葉、菊花、牛蒡子疏風清熱止咳,配伍用治風熱咳嗽。
3、桔杯配半夏的功效與作用:枯梗宣肺祛痰 ,半夏燥濕化痰。配伍合用,可調暢氣機,化痰止咳,用治咳嗽痰多,不易咯出者。
4、桔梗配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桔梗宣肺祛痰利咽甘草解毒潤肺利咽,合用治咽喉腫痛。風寒束肺者,加配荊芥、防風的功效與作用;風熱襲肺者,加配蟬蛻、牛蒡子;熱毒盛者,加配山豆根、馬勃、白僵蠶:陰虛火旺者,加配玄參、麥門冬;失音聲啞者,加配訶子、木蝴蝶。
5、桔梗配魚腥草:桔梗有祛痰排膿作用,魚腥草的功效與作用入肺清熱化痰排膿,可加強泄邪解毒排膿之功用治肺癰咳唾膿痰腥臭者。
6、桔梗配枳殼:桔梗開肺、利氣、祛痰,以升提上行之力為最,枳殼苦溫,功能降氣消脹,寬胸快膈,以下降行散為著。兩藥配伍,一升一陣,一宣一散,桔梗開肺氣之郁,并可引苦泄降下之枳殼上行于肺,枳殼降肺氣之逆,又能助桔梗利膈寬胸,具有升降氣機、宣郁下痰、寬胸利膈作用。肝郁氣滯,氣機不利而見肺氣不降,咳嗽痰喘,胸脫滿悶,院脹不適,大便不利等。而痰阻氣滯所致冠心病胸悶脅痛可用之以開痹寬胸通陽肺脾氣機不利,清濁不分之腎炎蛋白尿可用之以疏通雍滯,宣肺運脾,分清別濁。
7、桔梗配大黃:桔梗為舟楫之劑,能載藥上行,多用治胸膈以上疾病,而肺合大腸為表里,桔梗開肺氣之功又能助腑氣通行;大黃苦寒泄熱,可上治焦風熱頭痛,口舌生瘡,口赤腫痛,亦能下治熱結便秘、痢疾。兩藥合用,可上清頭日,下通腑氣。
8、桔梗配五苓散:桔梗開利肺氣,肺為水之上源,合通陽化氣利水之五菩散,用治氣化不利,水氣停蓄而小便癃閉者,可使水道通調,水濕下行。
西方醫(yī)學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白蘇梗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白蘇 的 莖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老莖,除去果實及枝葉,曬干。
【生境分布】產江蘇、安徽、四川、云南等地。
【性狀】干燥的莖,葉片大多脫落,常帶有果穗。莖圓角四方形,四邊有槽,表面黃綠色,易折斷;斷面木質部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殘留的葉片,皺縮、卷曲或破碎不整,黑綠色,背面較淡,兩面均具白色毛。氣香,味微苦辛。以莖老、干燥、無根葉雜質、氣味芳香者為佳。
【性味】《滇南本草》:"味辛,性溫,無毒。"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肺、脾二經。"
【功能主治】順氣,消食,止痛,安胎。治氣郁,食滯,胸膈痞悶,脘腹疼痛,胎氣不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
【備注】本品在江蘇、四川等地與紫蘇梗同等使用,并通稱為蘇梗。參見"紫蘇梗"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藥形性經驗鑒別法》。
本文介紹了藥材白蘇梗的一些基本常識,白蘇梗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白蘇梗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芋梗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別名】芋荷桿(《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芋莖(《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芋 的 葉柄 。7~8月間采取。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芋頭"條。
【功能主治】治瀉痢,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0.5~2兩。外用:搗敷或燒存性研末撒。
【附方】①治腹瀉痢疾:芋莖(葉柄)、陳蘿卜根、大蒜。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衍義》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芋梗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紅梗草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紅梗草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紅梗草的功效等。
【別名】澤蘭、紅稈草、紅升麻、黃力花、接骨草、大澤蘭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異葉澤蘭的全草.
【原形態(tài)】異葉澤蘭 多年生草本,高1-2m。莖直立,圓柱形,被長毛,上部有散生的細紅色斑紋,基部淡褐色或紫色。葉對生,有時上部葉互生;葉片3全裂,少有淺裂或半裂,但花序下的葉不裂,裂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兩面被柔毛及腺點,但上面的毛少而稀呈綠色,下面灰白色毛密而呈淡白色,邊緣有粗鋸齒,具短柄;中裂片較大,長4-9cm,寬1.5-3.5cm,側生裂片較短上,葉柄較短,長約1cm;花序下的葉更小,不裂,卵形或披針形,無柄或有短柄。頭狀花序在莖頂或分枝頂端排成傘房或復傘房花序;總苞片先端圓鈍。瘦果有腺點;冠毛與花冠等長。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地灌木林緣或林下,以及山坡草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直徑2-7mm,下部木千周,灰棕色,上部嫩莖灰淡綠色,被白色短毛;質脆,易斷。葉多皺縮破碎,完整展平后呈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有圓鋸齒,暗綠色或灰綠色,兩面有黃色腺點有短白毛。微臭,味稍苦。
【性味】味甘;苦;性微溫
【歸經】歸肝;腎經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祛瘀止痛;除濕行水。主月經不調;經閉;癥瘕;腹痛;產后惡露不行;小便淋漓;水腫;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于中藥材紅梗草的介紹。對于我們不懂的藥材,更應該去了解它,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無策。
紅梗草根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在,紅梗草根的用途越來越多,關于紅梗草根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別名】紅升麻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異葉澤蘭的根。
【原形態(tài)】異葉澤蘭 多年生草本,高1-2m。莖直立,圓柱形,被長毛,上部有散生的細紅色斑紋,基部淡褐色或紫色。葉對生,有時上部葉互生;葉片3全裂,少有淺裂或半裂,但花序下的葉不裂,裂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兩面被柔毛及腺點,但上面的毛少而稀呈綠色,下面灰白色毛密而呈淡白色,邊緣有粗鋸齒,具短柄;中裂片較大,長4-9cm,寬1.5-3.5cm,側生裂片較短上,葉柄較短,長約1cm;花序下的葉更小,不裂,卵形或披針形,無柄或有短柄。頭狀花序在莖頂或分枝頂端排成傘房或復傘房花序;總苞片先端圓鈍。瘦果有腺點;冠毛與花冠等長。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苦;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解表退熱。主感冒發(fā)熱;頭痛
【用法用量】吶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知道了紅梗草根的功效和作用等,對于廣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覺自己需要的話,不妨在平時的時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況。不過為了保證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請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才可以得到它預期的效果。
山梗菜的簡介
山梗菜 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狀莖直立,生多數須根。莖圓柱狀,通常不分枝,無毛。葉螺旋狀排列,在莖的中上部,較密集;無柄;葉片厚紙質,寬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長2.5-5.5cm,寬3-16m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至闊楔形,兩面無毛,邊緣有細鋸齒。
總狀花序頂生,長8-35cm,無毛;苞片葉狀,窄披針形,比花短;花梗長5-12mm,花萼筒杯狀鐘形,長約4mm,無毛,花冠藍紫色,長2.5-3cm,近二唇形,外面無毛,內面具長柔毛,上唇2裂長匙形,下唇3裂片橢圓形,裂片邊緣密被睫毛;雄蕊在基部以上連合成筒,花絲筒無毛,花藥結合線上密被柔毛,僅下方2枚花藥先端具筆毛狀髯毛。蒴果倒卵形。種子近半圓形,棕紅色?;ā⒐?-9月。
山梗菜的功效與作用
①《東北藥植志》
作利尿、催吐、瀉下劑。
②《黑龍江中藥》
根及全草:外用解毒,治療蛇犬咬傷,疔瘡、蜂螫。根:鎮(zhèn)咳祛痰,煎水服,可治支氣管炎。
③江西《中草藥學》
清熱解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或搗汁飲。外用:搗敷。
民間偏方
1.《綱目》
治蛇虺傷,搗汁飲,以滓圍涂之。
2.《生草藥性備要》
敷瘡,消腫毒。
3.《嶺南采藥錄》
治魚口便毒,跌打傷瘀痛,惡瘡,火瘡,搗敷之。
4.《中國藥植志》
治血吸蟲病腹水。
5.《福建民間草藥》
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6.《陸川本草》
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兒驚風,雙單乳蛾,漆瘡,外傷出血,皮膚疥癬,蛇蜂蝎傷。
7.《南寧市藥物志》
消腫解毒。治疳積和疔瘡初起。
8.《中國藥植圖鑒》
煎服治風濕性神經痛,頭暈。
9.《東北藥植志》
作利尿、催吐、瀉下劑。
10.《黑龍江中藥》
根及全草:外用解毒,治療蛇犬咬傷,疔瘡、蜂螫。根:鎮(zhèn)咳祛痰,煎水服,可治支氣管炎。
11.江西《中草藥學》
治蛇傷:大種半邊蓮適量,搗爛外敷。
12.《湖南藥物志》
治瘡毒:山梗菜全草三錢,水煎服。
山梗菜的市場信息
1、山梗菜的價格
¥18.26
2、山梗菜的選購方法
藥材性狀:根莖較粗壯,具多數白色細須根。
莖直立。單葉互生,披針形,先端尖,邊緣具細鋸齒??偁罨ㄐ蛏o頂端,花萼鐘狀5裂;花冠深藍色,近二唇形,上唇2全裂,下唇3裂,裂片長圓形,邊緣密生白色緣毛。有時可見小蒴果。氣微,味微苦。
3、山梗菜的保存方法
為桔梗種植物山梗菜的根或帶根全草。夏、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曬干。
人類身體結構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注身體的變化,當出現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苦梗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苦梗散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桔梗半兩,紫蘇半兩,人參半兩,桑白皮半兩,貝母半兩,甘草半兩,天門冬(去心)1兩,赤茯苓1兩,麻黃7錢半。
【功能主治】妊娠肺壅,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2鐘,生姜3片,煎至1鐘,不拘時候服。
【摘錄】《準繩·女科》卷四
【處方】桔梗1兩。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妊娠中惡,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方出《圣惠》卷七十七,名見《女科秘旨》卷三
雖然說苦梗散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長梗玄參。長梗玄參對調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長梗玄參的相關知識。
【英文名】root of Farges Figwort
【別名】鄂玄參
【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長梗玄參的塊根。
【原形態(tài)】長梗玄參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60cm。塊根肉質增粗。莖不明顯四棱形,中空,無毛或月白柔毛或腺柔毛,基部有鱗片狀葉。葉對生;葉柄長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心狀楔形,邊緣有重鋸齒。聚傘圓錐花序頂生,具花1-5朵;總梗及花梗均細長,長可達3cm以上;花萼長約5mm,裂片狹卵形至圓卵形,先端鈍或略尖,有狹膜質邊緣;花冠紫紅色,長1-1.2cm,花冠筒卵狀球形,上唇2裂,明顯長于下唇,邊緣相互重疊,下唇裂片均圓形,中間裂片較;雄蕊不伸出,退化雄蕊近圓形;子房卵形,花柱略長于子房。蒴果尖卵形,連同短喙長9-10min。種子多數,長僅0.6mm。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空曠草地或灌叢草地。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腸炎;痢疾;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塊根,有清熱解毒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長梗玄參,長梗玄參有著怎樣的功效。長梗玄參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使用過蘇梗這種中藥,這種中藥又被稱作為葛根,這種中藥喝起來口感是特別甜的,而且一般人在喝它的時候都會選擇煮水喝,它能夠調理我們的心機功能,有很多人可能會出現心肌缺血的情況,這時候就可以使用蘇梗,那么中藥蘇梗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
中藥葛根的功效
1、中藥葛根有營養(yǎng)心肌功效
葛根總黃酮和葛根素可以改善心肌的氧代謝,對心肌代謝產生有益,還能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使血流量增加,所以可用防治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癥。
2、中藥葛根有解肌發(fā)表功效
葛根丙酮提取物有使體溫恢復正常的作用,對多種發(fā)熱有效。故常用于發(fā)熱口渴,心煩不安等病癥。
3、中藥葛根有降糖降脂功效
葛根素具有很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葛根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可以降低血脂,也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油三酯,用于治療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4、中藥葛根有抗凝血的功效
葛根湯具有明顯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對血小板聚集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葛根素能使血管內壁糖和氨基酸代謝減慢,膠原纖維相對減少,有益于防治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黏附和血栓形成。
5、中藥葛根有降壓的功效
葛根葛根、總黃酮大豆甙元和葛根素對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暈、耳鳴等癥狀有明顯的療效。靜注葛根浸膏、總黃酮和葛根素,使正常麻醉狗的血壓短暫而明顯降低。煎劑及醇浸膏給腎型高血壓犬灌服,也有一定降壓作用。腹腔注射葛根素能明顯降低清醒自發(fā)高血壓大鼠(SHR)的血壓并減慢其心率。還可以使SHR的血清腎素活性(pRA)顯著降低。大豆甙元固體分散物對麻醉家兔具有相對早而弱的降壓作用。
6、中藥葛根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功效
葛根素在試管內能抑制ADp誘導大鼠血小板聚集,對ADp和 5-HT誘導的家兔、綿羊和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亦能抑制大鼠血小板中H-5-羥色胺的釋放。
中藥葛根的吃法
1、葛根泡水:把葛根磨成粉末狀,取適量放入碗中,再將冷開水倒入碗中攪拌后食用。有生津止渴,解酒毒的作用。
2、葛根片燉雞:取適量葛粉用水稀釋成葛粉汁后,用鍋煎成薄餅、切片,可以下火鍋燉雞或豬蹄食用,或與回鍋肉混炒,是一道難得的餐桌佳肴。有通經活絡美容養(yǎng)顏的作用。
3、葛根粉粥:梗米浸泡一宿,與葛根粉一起放入砂鍋內,加水600g,用文火煮至米粥即可。有降壓,降糖,降脂的作用。
4、葛粉桂花糖:桂花糖5g,葛根粉50g。先用涼水適量調和葛根粉,再用沸水沖化葛根粉,使之成晶瑩透明狀,加入桂花糖調拌均勻即成。具有退熱生津、解肌發(fā)表的功效。
在現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白云瓜梗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白云瓜梗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旋花科植物藍花土瓜的莖。
【原形態(tài)】藍花土瓜 多年生纏繞草本。具紡錘狀塊根,含淀粉。莖細長,圓柱形,有細棱,密被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4-2cm,密被柔毛;葉片菱形或菱狀卵形,長3-4.5cm,寬1.5-3cm,先端驟尖或銳尖,具小尖頭,基部楔形,全緣,兩面密被黃褐色絹毛;側脈7-9對,近平行而不弧曲。聚傘花序腋生,著生1-3朵花,或因花序梗二歧分枝而具多花;苞片及小苞片鱗片狀;萼片5,不等長,外方2片倒卵狀長圓形,長0.8-1.2cm,先端具短尖頭,內萼片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3-1.4cm,先端鈍圓;花冠淡藍色,狹鐘狀,長3.5-4cm,冠檐短三角形,疏被黃褐色緣毛;雄蕊5。不等長,花絲基部擴大,被毛;于房無毛,2室,花柱纖細,柱頭2球形。蒴果長圓形,4瓣裂。種子黑色,無毛。
【功能主治】解毒。主走馬牙疳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燒灰,撒布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白云瓜梗有了一定的了解,白云瓜梗對于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對于南天竹梗,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當然有些人比較陌生。其實南天竹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那么南天竹梗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 南天竹 的 莖枝 。
【化學成份】莖含木蘭花堿、小檗堿、藥根堿、蝙蝠葛堿、南天竹堿、南天竹堿甲醚、南天青堿、異波爾定堿,而未發(fā)現有南丁寧堿。
【藥理作用】小檗堿見"黃連"條。南天竹堿見"南天竹子"條。
【功能主治】《貴州民間方藥集》:"鎮(zhèn)咳止喘,興奮強壯。"
【附方】治目亦疼痛:南天竹梗五錢,路邊荊、馬蘭、冬桑葉各三錢。水煎服。(《湖南農村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南天竹梗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
在現代生活中,對于各種中草藥,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中山梗菜[圖]是很常見的一種,那么究竟山梗菜[圖]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我們一塊來看看。
【別名】半邊蓮[東北]、大種半邊蓮
【來源】為桔??粕焦2藢僦参? 山梗菜 Lobelia sessilifolia Lamb.和 線萼山梗菜 L. melliana Wimm,以 根、葉 或 帶花全草 入藥。夏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1. 山梗菜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折斷有白色乳汁,根狀莖細長,斜升,有多數須根。葉互生;無柄或近無柄;葉片寬披針形或披針形,莖下部葉較寬大,向上漸窄小,葉緣有淺鉅齒。8~9月開藍紫色花,單生于葉液;萼長圓形,先端有5個三角形裂片;花冠略成二唇形,上唇二裂幾至基部,下唇三裂較淺;雄蕊5個,聚藥;子房下位,柱頭2深裂。蒴果長圓形,具棱,頂端有三角狀線形宿萼。
【化學成份】山梗菜全草含山梗菜堿(lobeline,C 22 H 27 O 2 N)。
【藥理作用】山梗菜堿對呼吸中樞具有選擇性興奮作用,一方面是直接作用,一方面是通過頸動脈球反射地引起呼吸興奮。呼吸中樞仰制時,此種興奮作用更為明顯。此外還有祛痰作用。
【性味】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于支氣管炎,肝硬化腹水,水腫;外用治毒蛇咬傷,蜂螫,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1~3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備注】同屬植物 大種半邊蓮 LOBElia davidi Fr-anch.與前種近似,但植株較矮在1米以下,葉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花萼較花冠約1/2。分布于西南,東到江西。個別地區(qū)也做山梗菜入藥。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救荒本草》
山梗菜[圖]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