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菊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全光菊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說起全光菊,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全光菊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英文名】all-grass of Maximowiczii, all-grass of Maximowicz Hololeion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全光菊的全草或根。
【原形態(tài)】全光菊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無毛。根莖鋪匐。莖直立?;~條狀披針形或長倒披針形,長14-40cm,寬0.5-3cm,先端漸尖,基部狹窄成具翅的柄,全緣;莖生葉互生,長5-14cm,寬0.4-1cm,先端漸尖,無柄,全緣。頭狀花序多數(shù),排列成疏傘房狀,梗長15-30mm;總苞圓筒狀,長12-14mm,外層總苞片卵形至披狀長圓形,帶紫色,長2-6mm,邊緣具細毛,內(nèi)層總苞片條狀披針形,長約10mm;舌狀花淺黃色,長約20mm,舌片先端5齒裂。瘦果淺棕色,長4-6mm,具4縱棱;冠毛長約7mm,棕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草坡及田野。
【性味】味甘;性寒
【功能主治】利濕退貢。主黃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及根;有利尿的功能。用于黃疸病。花序:用于產(chǎn)后出血。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全光菊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擴展閱讀
光葉石楠的簡介
別名扇骨木,光鑿樹,紅檬子,石斑木,山官木。
常綠喬木,高3-5米,可達7米;老枝灰黑色,無毛,皮孔棕黑色,近圓形,散生。葉片革質(zhì),幼時及老時皆呈紅色,橢圓形、長圓形或長圓倒卵形,長5-9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疏生淺鈍細鋸齒,兩面無毛,側脈10-18對;葉柄長1-1.5厘米,無毛。
花多數(shù),成頂生復傘房花序,直徑5-10厘米;總花梗和花梗均無毛;花直徑7-8毫米;萼筒杯狀,無毛;萼片三角形,長1毫米,先端急尖,外面無毛,內(nèi)面有柔毛;花瓣白色,反卷,倒卵形,長約3毫米,先端圓鈍,內(nèi)面近基部有白色絨毛,基部有短爪;雄蕊20,約與花瓣等長或較短;花柱2,稀為3,離生或下部合生,柱頭頭狀,子房頂端有柔毛。果實卵形,長約5毫米,紅色,無毛。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產(chǎn)中國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生于山坡雜木林中,海拔500-800米。分布日本、泰國、緬甸。
光葉石楠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光葉石楠的味苦、辛、性涼,葉子中含有熊果酸、苯甲醛等化學成分,煎湯或者內(nèi)服用能夠清熱利尿、治療主小便不利、頭痛、跌打損傷等癥狀。
作用:光葉石楠種子榨油,可制肥皂或潤滑油。木材堅硬致密,可作器具、船舶、車輛等。
觀賞價值:石楠枝繁葉茂,枝條能自然發(fā)展成圓形樹冠,終年常綠。其葉片翠綠色,具光澤,早春幼枝嫩葉為紫紅色,枝葉濃密,老葉經(jīng)過秋季后部分出現(xiàn)赤紅色,夏季密生白色花朵,秋后鮮紅果實綴滿枝頭,鮮艷奪目,是一個觀賞價值極高的常綠闊葉喬木,作為庭蔭樹或進行綠籬栽植效果更佳。
根據(jù)園林綠化布局需要,可修剪成球形或圓錐形等不同的造型。
在園林中孤植或基礎栽植均可,叢栽使其形成低矮的灌木叢,可與金葉女貞、紅葉小檗、扶芳藤、俏黃蘆等組成美麗的圖案,獲得賞心悅目的效果。
光葉石楠樹冠圓整,葉片光綠,初春嫩葉紫紅,春末白花點點,秋日紅果累累,極富觀賞價值,是著名的庭院綠化樹種。
光葉石楠的市場信息
1、光葉石楠的價格
尚不明確。
2、光葉石楠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光葉石楠的保存方法
采收后,用清水浸泡,發(fā)酵后搓去種皮,漂洗取得種子進行沙藏,翌年春播。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東菊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東菊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細藥、蘭鐵草。踏地蓮花萊、牙陷藥、野菠菜、細牛舌片。
【來源】為菊科植物 東菊 的 全草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叢生,倒披針形,先端圓,基部下延,狹長呈柄狀,全緣,兩面及邊緣均密被細毛;莖生葉互生,無柄,披針形。花莖由葉叢生出,高14厘米,有細毛,頭狀花序生于莖枝頂端;苞片綠色,線狀披針形;舌狀花冠狹長.先端圓,不分裂,通常淡紅紫色,管狀花黃色,先端5裂,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補虛弱。治癆傷,口臭,牙齦出血,惡毒癩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鴨蛋吃。外用: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附方】①補虛弱:細藥、知母,牛膝、金針花根各五錢。煎綠殼鴨蛋吃。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關于中藥東菊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東菊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對身體極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的病癥就不妨試試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點頭菊。點頭菊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點頭菊的相關知識。
【來源】為菊科植物 點頭菊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35厘米。根莖短,有宿存殘葉基。葉根出,具柄;葉片長圓形至橢圓形,全緣或具微鋸齒。頭狀花序常彎垂,2~5個排列成總狀花序,花莖上具葉,無柄;花黃色,緣花舌狀,1列,2~4齒裂;總苞片1列,先端急尖,密被黑色多節(jié)毛。瘦果具棱,冠毛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潮濕處。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性溫,味甘苦。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寬胸利氣。治痰喘咳嗽,勞傷及老年虛弱頭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錢。
【摘錄】《*辭典》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點頭菊,點頭菊有著怎樣的功效。點頭菊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說起菊三七我們都不陌生,菊三七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菊三七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土三七(《滇南本草》),金不換(《秘方集驗》),紫三七(《南京民間藥草》),血當歸、血三七、血七、血格答(《貴州民間方藥集》),水三七(《河北藥材》),紫蓉三七、艾葉三七、鐵羅漢、烏七(《湖南藥物志》),菊葉三七(《上海常用中草藥》),狗頭三七(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菊科植物 三七草 的 根 。根于秋后地上部分枯萎時挖取,除盡殘存的莖、葉及泥土,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三七草"條。
【生境分布】產(chǎn)四川、云南、廣東、廣西、江蘇、江西、湖南、貴州等地。
【性狀】根呈拳形肥厚的圓塊狀,長3~6厘米,直徑約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全體多有瘤狀突起及斷續(xù)的弧狀溝紋,在突起物頂端常有莖基或芽痕,下部有須根或已折斷。質(zhì)堅實,不易折斷,斷面不平,新鮮時白色,干燥者呈淡黃色,有菊花心。氣無,味甘淡后微苦。以干燥、整齊、質(zhì)堅、無雜質(zhì)、斷面明亮者為佳。
【性味】甘苦,溫。
【功能主治】破血散瘀,止血,消腫。治跌打損傷,創(chuàng)傷出血,吐血,產(chǎn)后血氣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研末,0.5~1錢。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跌打,風痛:土三七鮮根二至三錢。黃酒煎服。(《嶺南采藥錄》)
【臨床應用】治療大骨節(jié)病:取菊三七塊根浸泡于30%酒精中,制成10%酊劑;或煎成藥液配成12.5%及6.25%(供學齡兒童用)糖漿。每次20~30毫升,每日兩次,飯后30分鐘服。成人患者70例,經(jīng)1個月觀察,有效率達88.6%,其中顯效21例(占30%),好轉41例(占58.6%);兒童患者31例,顯效9例,好轉22例。有效病例平均服藥8天左右(最短1天,最長18天)關節(jié)疼痛即可減輕。有的病人服藥過程中出現(xiàn)疼痛加重現(xiàn)象,這往往是藥效的信號,如堅持繼續(xù)服藥,疼痛可自然消失。酊劑療效似優(yōu)于糖漿。服藥后少數(shù)病例有惡心、嘔吐等反應,有胃病史者尤易發(fā)生。
【摘錄】《*辭典》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識菊三七,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該怎樣去使用菊三七這種藥物。
疾病產(chǎn)生需要藥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藥物選擇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就需要對癥下藥,中藥路旁菊對治療某些疾病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種藥材。
【別名】其米(藏名)
【來源】為菊科植物 圓齒狗哇花 的 全草 。7~8月采收。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上部有分枝,被有開展的毛。葉狹長或匙形,下部葉常有圓齒,上部葉常全緣,先端鈍或圓形。頭狀花序單生于枝端;總苞片2~3層,先端鈍;舌狀花1層,舌片淺紫色或藍色,管狀花黃色,5個裂片中常1個較長。冠毛稍帶紅褐色。
【生境分布】生河灘、山坡、林緣。分布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肅。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炎,止咳。治感冒咳嗽,咽痛,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4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藥》
看完了上面關于路旁菊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路旁菊的好處了??梢娐放跃諏τ谖覀?nèi)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菊霜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別名】元女丹
【處方】防風2錢,羌活2錢,石膏2錢,川芎2錢,川黃連2錢,荊芥2錢,元參2錢,甘草2錢,黃柏2錢,槐角2錢,連翹2錢,黃芩2錢,甘菊花2錢,薄荷2錢,白芷2錢。
【制法】上為細末,另將甘草5錢煎水,入藥拌勻,質(zhì)要干濕相得,放銅勺內(nèi),再用潮腦6錢,勻灑藥上,凈碗蓋好,鹽泥固封,微火升三炷香,切忌武火,恐其焦灼,升足取碗底白霜,瓷瓶收緊,勿使見風走氣,升過藥仍可拌甘草水,加潮腦,依法再升一次。
【功能主治】風火牙痛。
【用法用量】每用3-5厘擦風處,以涎出為度,擦過3次可保永不再發(fā)。
【摘錄】《玉鑰續(xù)編》
其實用菊霜治療一些疾病時也是有一些講究的,希望大家能夠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