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茶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夏季養(yǎng)生茶的功效與作用】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養(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養(yǎng)生達(dá)人是如何進(jìn)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音茶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xué)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jìn)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觀音茶。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白毛銀露梅的葉。
【原形態(tài)】白毛銀露梅,灌木,高0.3-2m。樹生縱向剝落。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被稀疏柔毛。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通常具小葉2對,偶為3小葉,上面1對小葉基部下延與軸匯合;葉柄被疏柔毛;托葉膜質(zhì),被毛或幾無毛;小葉片橢圓形、倒久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0.5-1.2cm,寬0.4-0.8cm,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殂,全緣,兩面綠色,上面或多或少伏生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絨毛或絹毛?;▋尚?;頂生單花或數(shù)花;花梗細(xì)長,被疏柔毛;花直徑1.5-2.5cm,萼片5,卵形;副萼片5,披針形、卵形,先端圓鈍;花柱近基生。瘦果,表面被毛。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3400m的干旱山坡、溝谷、巖石坡、灌叢及雜木林中。
【性味】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暑;和胃;調(diào)經(jīng);止帶。主暑熱眩暈;胃氣不和;飲食停滯;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不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上文對于觀音茶的介紹,我們對于觀音茶有了詳細(xì)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觀音茶的特質(zhì),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wù)。www.cndadi.net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觀音蓮的簡介
觀音蓮 Sempervivum tectorum 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佛座蓮。原產(chǎn)于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山區(qū),屬于高山多肉植物。現(xiàn)在各地都很普及,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堪稱普貨之王。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蓮座狀環(huán)生,如蓮座一般的外形,葉片扁平細(xì)長,前端急尖,葉緣有小絨毛,充分光照下,葉尖和葉緣形成非常漂亮咖啡色或紫紅色。種植觀音蓮時,盡量避免在有兒童的家庭種植,養(yǎng)護(hù)時也要注意,一定要防止兒童和不知情者誤食或通過其他渠道攝入,一旦被誤食,輕則舌喉腫脹,上吐下瀉,重則窒息,心臟麻痹。如誤食中毒,需立即服蛋清、面糊、大量飲糖水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
觀音蓮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觀音蓮全草含稀子蕨內(nèi)酯(mukagolactone),稀子蕨素(monachosorin)A、B、C。
2、功效作用
觀音蓮可祛風(fēng)除濕;止痛。主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傷痛;疝氣痛 。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
3、臨床應(yīng)用
3.1、《峨嵋藥植》:治刀傷。
3.2、《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跌打,下水,治疝氣。
3.3、《廣西植物名錄》:全株:清熱祛濕,活血散瘀。治跌打。
4、科學(xué)研究
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蓮座狀環(huán)生,如蓮座一般的外形,葉片扁平細(xì)長,前端急尖,葉緣有小絨毛,充分光照下,葉尖和葉緣形成非常漂亮咖啡色或紫紅色。
觀音蓮的市場信息
1、觀音蓮的價格
觀音蓮的價格約10-15元/盤。
2、觀音蓮的選購方法
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粗短。表面棕色,橫斷面可見黃白色維管束。葉柄長25-40cm,直徑約3.5mm,禾稈色,草質(zhì),密被銹色的腺狀毛;葉片三角狀長圓形,長25-40cm,寬18-30cm,四回羽狀細(xì)裂,膜質(zhì),褐綠色;葉軸及羽軸有銹色腺毛,葉軸中部以上常有1-3枚珠芽腋生于羽片基部。孢子囊群圓而小,近頂生于小脈上。氣微,味微澀。
3、觀音蓮的保存方法
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觀音露,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甘草1斤,威靈仙1斤。
【功能主治】大麻風(fēng)壞爛,并一切風(fēng)痹疼痛。
【用法用量】水2擔(dān),將藥煎5-6滾,傾入大缸內(nèi),令病人用小凳坐其中,周圍用席圍定熏浸,待水溫方洗,令渾身汗透淋漓,共洗3日,藥味盡止。浴后大避風(fēng)寒。
【摘錄】《仙拈集》卷四
【處方】小蛤蟆骨、皮消4兩。
【制法】小蛤蟆骨獨裝酒瓶內(nèi),入皮消,埋陰處49日取出,其藥化為水。
【功能主治】諸般惡毒瘡疽。
【用法用量】方中小蛤蟆骨用量原缺。
【摘錄】《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九
【處方】蝌蚪70個,滴乳香2錢,凈沒藥2錢(研細(xì)末),蟾酥末2分,寸香1分,芒消7錢。
【制法】上藥共裝入瓶罐內(nèi),以黃蠟封口,理土內(nèi)7天,其藥自化為清水,連瓶收藏。
【功能主治】癰疽,發(fā)背,對口毒瘡。
【用法用量】臨用時將筆蘸藥水涂患處。
【摘錄】《經(jīng)驗各種秘方輯要》引楊季明方
通過本文的詳細(xì)介紹,你是不是已經(jīng)了解了觀音露的做法了呢?養(yǎng)生從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對你有一些幫助!
觀音草是一種藥材,也叫做小青草、香蘇和赤眼等,在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生長,而且大部分都是野生的。觀音草的根和草都能入藥,對于止疼和化瘀有非常好的療效,因此經(jīng)常用在女性痛經(jīng)和月經(jīng)不調(diào)上。但要注意觀音草不適合氣血虛和脾胃虛寒的人群使用,否則可能會導(dǎo)致病情加重。
一、觀音草的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dá)1?米;?枝多數(shù),交互對生,具5-6鈍棱和同數(shù)的縱溝,小枝被褐紅色柔毛,老枝具淡褐色皮孔。葉卵形或有時披針狀卵形,頂端短漸尖至急尖,基部闊楔尖或近圓,全緣,長3-5(7.5)厘米,寬1.5-2(3)厘米,紙質(zhì),干時黑紫色,嫩葉兩面被褐紅色柔毛,老時上面漸無毛;側(cè)脈每邊5-6條;葉柄長約5毫米。聚傘花序,由2或3個頭狀花序組成,?腋生或頂生;總花梗長3-5毫米,后被柔毛;總苞片2-4枚,闊卵形,卵形或橢圓形,不等大,大的長(1.8)-2.3-2.5厘米,寬8-15毫米,小的2-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干時黑紫色或稍透明,有脈紋,被柔毛;花萼小,長4.5-5毫米,裂片披針形,被柔毛;花冠粉紅色,長3-3.5(-5)厘米,被倒生短柔毛,冠管直,寬約1.5毫米,喉部稍內(nèi)彎,上唇闊卵狀橢圓形,頂端微缺,下唇長圓形,淺3裂;雄蕊伸出,花絲被柔毛,藥室線形,下方的1室較小;花柱無毛,柱頭2裂。蒴果未見,(據(jù)文獻(xiàn)記載)長約1.5厘米,被柔毛?;ㄆ诙?。
二、觀音草的功效與作用
咸辛,寒。
①《本經(jīng)》:咸,寒。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微辛。歸經(jīng)
藥用功能: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小兒驚風(fēng)。
藥用主治:毒蛇咬傷、小兒驚風(fēng)、口腔炎、癤、癰、尿路感染、中耳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三、觀音草的用法和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搗汁;或研末。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四、觀音草的食用禁忌
①《本草匯言》:過服亦克脾氣。
②《閩東本草》:脾胃虛寒,氣血兩虛者不宜。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biāo)?,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觀音丸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相當(dāng)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血竭2錢,熊膽(研)2錢,人參半兩,蛇蛻(皂角水洗,新瓦倍)半兩,木賊1兩(去節(jié),童便浸,曬),蒼術(shù)1兩(童便浸2宿,曬),威靈仙1兩,鷹爪黃連1兩(去須),地骨皮1兩(洗,曬),蔓荊子1兩,茺蔚子1兩,車前子1兩,川芎1兩,當(dāng)歸1兩,羌活1兩,蟬蛻1兩(洗,曬),石決明(煅,存半生)1兩,蠶蛻紙20幅(炒焦)。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羯羊肝1具,去筋膜,慢火煮至半生熟,帶血性和藥同搗,以粟米粉用肝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內(nèi)外障失明,或欲結(jié)青光內(nèi)障,或赤脈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溫米泔送下或石菖蒲煎湯送下,食后常服。
【摘錄】《直指》卷二十
【處方】圓白半夏10枚(生),烏梅肉10枚,母丁香10枚,川巴豆(不去油)10枚。
【制法】上為末,姜、面糊為丸,如麻子大,上下以厚紙蓋貼,有油再易紙。
【功能主治】暑毒,瘴毒。
【用法用量】《醫(yī)碥》有常山,無母丁香。
【摘錄】《直指》卷十二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觀音丸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觀音莧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觀音莧能正確科學(xué)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別名】木耳菜、血皮菜(《植物名實圖考》),水三七(《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告》),血匹菜、紫背天葵(《重慶草藥》),紅番莧、紅毛番、紅莧菜、紅菜、當(dāng)歸菜、紅玉菜(《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 觀音莧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全體光滑無毛。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長6~9厘米,寬1.5~3厘米,厚而柔軟,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成耳狀,邊緣有不整齊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紫紅色;葉柄短,紫紅色,上部葉幾無柄。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數(shù)個排列成疏散的圓錐狀或傘房狀花序;花序柄細(xì)長,2歧分枝;苞片1列,線形;全部管狀花,黃色。瘦果具線條,冠毛豐富。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于曠野濕地,或栽培于菜圃。分布福建、臺灣、江西、廣東、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福建中草藥》:"微甘辛,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消腫。治痛經(jīng),血崩,咳血,創(chuàng)傷出血,潰瘍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鮮者2~3兩)。外用:研末撒或搗敷。
【附方】①治病經(jīng):紅番莧鮮葉二至四兩,用酒炒制三至七次后,開水沖燉,飯前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重慶草藥》
以上講述了觀音莧的一些食用方法等。雖然很多藥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藥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要結(jié)合自己本身的情況用藥。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觀音灸,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麝香、西丁各等分。
【功能主治】六淫所侵,頭腦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上藥烊化,嵌銅錢孔內(nèi),逢痛處灸之。
【摘錄】《銀海指南》卷三
【處方】硫黃1兩,全蝎1錢(水泡1宿),蟬酥2分,礬紅土5分,火消1錢,飛黃丹1錢,潮腦5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先將硫黃化開,再入諸藥,候溫又入麝香3分,攪勻,攤在青石上半錢厚。
【功能主治】風(fēng)濕疼痛。
【用法用量】用時只1米粒,先將飯箸尋穴痛處,點上,用粗香頭燃著,后用青布1塊包中指蘸水揉患處。
【摘錄】《良朋匯集》卷三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觀音灸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觀音灸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jìn)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觀音散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jìn)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一兩,茯苓一錢半,神曲(炒)二錢,石蓮肉(炒.去心)一分,綿白芷、木香(炮)、白扁豆(去皮.炙焦黃.去火毒)、甘草(炙),各一錢。
【炮制】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外感風(fēng)泠,內(nèi)傷脾胃,嘔逆吐瀉,不進(jìn)乳食,久則漸漸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水一小盞,棗一枚,藿香三葉,煎四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白術(shù)1分,人參1分,甘草1分(炙),干葛(出粉)1分,藿香葉1分,白扁豆3錢(炒),茯苓3錢,罌粟子3錢(炒),綿黃耆1分(炙),木香1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理脾胃。主小兒脾胃不利,氣弱昏倦多困,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錢,用生姜、棗子、紫蘇煎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每日3次。
【摘錄】《集驗方"洪氏集驗方
【處方】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術(shù)半兩,冬瓜子半兩,天南星1兩(炮裂,入地坑內(nèi)去火毒用)。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氣弱,嘔吐下利,昏困不省。
【用法用量】每服2錢,淡漿水7分,白扁豆5粒捶碎,同煎至3分,去滓,乳食前溫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處方】木香1塊(方1寸),黃連半兩。
【制法】上藥用水半升同煎干,去黃連,只薄切木香,焙干為末,分三服。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痢。
【用法用量】第1服橘皮湯下,第2服陳米飲下,第3服甘草湯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處方】辰砂(成塊者)、乳香、人參、滑石(研)。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難產(chǎn)。
【用法用量】臨產(chǎn)每服4錢,雞子清1個,生姜汁半合,無灰酒1盞,同調(diào)熱下。
【摘錄】《產(chǎn)寶諸方》
【處方】扁豆(炒)、白術(shù)(煨)、茯苓、人參(炙)、神曲(炒)、麥芽(炒)、香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腸虛而胃氣上逆,以致吐利。
【用法用量】空心米飲調(diào)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五
【處方】全蝎(去毒,炒)10個,天麻2錢5分(煨),防風(fēng)2錢5分,白芷2錢5分,黃耆2錢5分,甘草2錢5分,白茯苓2錢5分,人參2錢,扁豆(姜汁炒)1錢5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棗湯調(diào)下。
【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二
【處方】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陳皮、扁豆、蓮肉、藿葉、薏苡仁、丁香、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身冷吐乳。
【用法用量】每服1錢,木瓜蘇鹽湯調(diào)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四
【處方】人參2錢半,白術(shù)2錢半(紙裹,煨),扁豆(炒)2錢半,白茯苓半兩,冬瓜子仁半兩,酸棗仁半兩(去皮,蚌粉炒),甘草(炙)半兩,藿香2錢半,枳殼(去瓤)2錢半,紫蘇葉少許,木香半兩(不見火),石蓮肉半兩(去心),嫩黃耆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慢驚;或胃氣不和,脾困,下瀉過多,不思飲食,乳食不化,精神昏慢,四肢困冷。
【用法用量】每服1錢,烏梅湯、冬瓜子仁湯或陳米湯調(diào)皆可。
【摘錄】《得效》卷十一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觀音散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觀音散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jīng)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加減觀音散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白術(shù)(炒)、白扁豆(蒸)、人參(去蘆)、白茯苓、干山藥、甘草、黃耆(蜜水炙)、神曲(炒)、麥芽(炒)、香附子(炒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調(diào)理脾胃。主小兒食瀉。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米湯調(diào)下。
【摘錄】《醫(yī)方大成》卷十引湯氏方
【處方】黃耆2錢5分,人參2錢5分,木香1錢,甘草(炙)1錢,石蓮(去心)1錢,扁豆(炒)1錢,茯苓1錢,白術(shù)1錢,全蝎1錢,羌活1錢,防風(fēng)2錢,天麻2錢。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止吐瀉,截虛風(fēng)。主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準(zhǔn)繩·幼科》卷七
上文主要介紹了加減觀音散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全蝎觀音散是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的理念下研究出來的,治療效果很好,無副作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的困擾,一起來看一下全蝎觀音散的相關(guān)知識。
【別名】觀音全蝎散(《活幼口議》卷十四)。
【處方】石蓮肉(炒,去心)白扁豆(炒)人參各75克 神曲(炒)60克 全蝎 羌活 天麻(去苗)防風(fēng)(去苗)木香(炮)白芷 甘草(炙)黃耆(捶扁,蜜刷炙)各30克 茯苓(去皮)4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外感風(fēng)冷,內(nèi)傷脾胃,嘔逆吐瀉,不進(jìn)乳食,漸漸羸瘦;或脾虛自汗,多出額上,沾粘人手。
【用法用量】嬰兒每服0.5克,二三歲1.5克,用水80毫升或150毫升,加棗子半個或1個,同煎至60毫升或100毫升,去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關(guān)于全蝎觀音散的相關(guān)知識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養(yǎng)生方劑層出不窮,而且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全民養(yǎng)生的時代了。
中藥觀音竹,因為其作用和功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被人們使用。那么,觀音竹究竟具有怎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別名】蛇兒參、水麥冬、騎馬參、龍爪參、雙腎草、走腎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舌唇蘭的帶根全草。
【原形態(tài)】舌唇蘭,陸生植物,高50-60cm,具粗厚的纖維根。莖直立,無毛,具3-6枚葉。下部葉橢圓形或長圓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抱莖,無毛,最大的葉長達(dá)16cm,寬達(dá)5cm,上部的葉漸成苞片狀,浙尖??偁罨ㄐ蜷L10-15cm,具10-20余朵花;花苞片狹披針形,綠色,常稍長于子房;花大,初為白色,后變?yōu)榈S色;中萼片卵形,兜狀,急尖,長7mm,側(cè)萼片反折,斜卵形,急尖,和中萼片等長;花瓣條形,先端鈍,稍短于中萼片,唇瓣條形,不分裂,肉質(zhì),長可達(dá)2cm;距絲狀,比子房長,達(dá)6cm,弧曲;子房細(xì)圓柱狀,無毛?;ㄆ?-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3500m的密林下草叢中、草坡上或溝谷陰濕處。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補氣潤肺;化痰止咳;解毒。主病后虛弱;肺熱咳嗽;痰喘氣壅;白帶;虛火牙痛;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觀音竹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觀音竹,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