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guān)注焦點,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如何避免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觀音草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觀音草是一種藥材,也叫做小青草、香蘇和赤眼等,在我國很多地區(qū)都有生長,而且大部分都是野生的。觀音草的根和草都能入藥,對于止疼和化瘀有非常好的療效,因此經(jīng)常用在女性痛經(jīng)和月經(jīng)不調(diào)上。但要注意觀音草不適合氣血虛和脾胃虛寒的人群使用,否則可能會導(dǎo)致病情加重。
一、觀音草的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枝多數(shù),交互對生,具5-6鈍棱和同數(shù)的縱溝,小枝被褐紅色柔毛,老枝具淡褐色皮孔。葉卵形或有時披針狀卵形,頂端短漸尖至急尖,基部闊楔尖或近圓,全緣,長3-5(7.5)厘米,寬1.5-2(3)厘米,紙質(zhì),干時黑紫色,嫩葉兩面被褐紅色柔毛,老時上面漸無毛;側(cè)脈每邊5-6條;葉柄長約5毫米。聚傘花序,由2或3個頭狀花序組成,?腋生或頂生;總花梗長3-5毫米,后被柔毛;總苞片2-4枚,闊卵形,卵形或橢圓形,不等大,大的長(1.8)-2.3-2.5厘米,寬8-15毫米,小的2-3厘米,頂端急尖,基部楔形,干時黑紫色或稍透明,有脈紋,被柔毛;花萼小,長4.5-5毫米,裂片披針形,被柔毛;花冠粉紅色,長3-3.5(-5)厘米,被倒生短柔毛,冠管直,寬約1.5毫米,喉部稍內(nèi)彎,上唇闊卵狀橢圓形,頂端微缺,下唇長圓形,淺3裂;雄蕊伸出,花絲被柔毛,藥室線形,下方的1室較小;花柱無毛,柱頭2裂。蒴果未見,(據(jù)文獻記載)長約1.5厘米,被柔毛。花期冬春。
二、觀音草的功效與作用
咸辛,寒。
①《本經(jīng)》:咸,寒。
②《別錄》:無毒。
③《綱目》:微辛。歸經(jīng)
藥用功能: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小兒驚風(fēng)。
藥用主治:毒蛇咬傷、小兒驚風(fēng)、口腔炎、癤、癰、尿路感染、中耳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三、觀音草的用法和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搗汁;或研末。
外用:鮮品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四、觀音草的食用禁忌
①《本草匯言》:過服亦克脾氣。
②《閩東本草》:脾胃虛寒,氣血兩虛者不宜。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F(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觀音丸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相當(dāng)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血竭2錢,熊膽(研)2錢,人參半兩,蛇蛻(皂角水洗,新瓦倍)半兩,木賊1兩(去節(jié),童便浸,曬),蒼術(shù)1兩(童便浸2宿,曬),威靈仙1兩,鷹爪黃連1兩(去須),地骨皮1兩(洗,曬),蔓荊子1兩,茺蔚子1兩,車前子1兩,川芎1兩,當(dāng)歸1兩,羌活1兩,蟬蛻1兩(洗,曬),石決明(煅,存半生)1兩,蠶蛻紙20幅(炒焦)。
【制法】上為細末,用羯羊肝1具,去筋膜,慢火煮至半生熟,帶血性和藥同搗,以粟米粉用肝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內(nèi)外障失明,或欲結(jié)青光內(nèi)障,或赤脈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溫米泔送下或石菖蒲煎湯送下,食后常服。
【摘錄】《直指》卷二十
【處方】圓白半夏10枚(生),烏梅肉10枚,母丁香10枚,川巴豆(不去油)10枚。
【制法】上為末,姜、面糊為丸,如麻子大,上下以厚紙蓋貼,有油再易紙。
【功能主治】暑毒,瘴毒。
【用法用量】《醫(yī)碥》有常山,無母丁香。
【摘錄】《直指》卷十二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觀音丸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相信很多人對于觀音串都不熟悉,這是一種對于人體有著一定的功效的食物,如果正確的使用了觀音串的話,是能夠達到補血氣、祛濕氣、散淤血的作用,可以治療急慢性肝炎、跌打損傷等疾病。當(dāng)然,觀音串配合其他的食材制作出來的食物,還適合于產(chǎn)婦在月子期間吃,可以滋補身體,促進女性產(chǎn)后康復(fù)。
一、觀音串簡介
實為為遠志科植物黃花倒水蓮的根或莖、葉。生于林中山谷或溪邊的多年生常綠灌木植物,味甘微苦,具有補血氣,強壯,祛濕,散瘀。
二、觀音串功效作用
治虛弱虛腫,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損傷.壯筋骨之功效,在民間女子"坐月子"常用本植物熬湯當(dāng)茶飲或與家禽一起煲湯食用,平常也可與家禽、肉類等煲湯,其色明味香。"觀音串豬龍骨湯"更是人們喜愛的滋補食膳。取本品一小包或半包,分別與豬排、豬龍骨、家禽等各種肉類配合、配酌量的水,放少許食鹽(依個人喜好)用電燜鍋或其它盛器燉60分鐘或可更長時間,即可餐用,味道絕佳。
【藥性】味苦、微苦,性平。
【功能與主治】補虛健脾,散瘀通絡(luò)。主治勞倦乏力,子宮脫垂,小兒疳積,脾虛水腫,帶下清稀,風(fēng)濕痹痛,腰馮,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克。外用:適量,搗敷。
三、觀音串的食用方法
觀音串:產(chǎn)后第二天可用,做法與生化湯劑一樣,水煮適當(dāng)加米酒水,比例可3:1或2:1,每日一包,分2次飲用,也可與生化湯同喝。50克觀音串+8碗水,煎回4-5碗左右,倒進保溫瓶,口渴即飲用;生化湯:產(chǎn)后第3天開始,袋泡茶免煮泡茶,或酌加黃酒同煎。每日1劑,分2次服。連續(xù)服用5~7劑即可(解剖產(chǎn)連服2周)。一包生化湯劑+2-3碗水,煎回1碗,倒進保溫瓶,分2次飲用;杜仲粉:用觀音串水送服,一天15克,分2-3次服用;連服一周。
如作止渴用每次服用時間間隔大約4小時左右;杜仲粉+觀音串燉湯:一個人分量燉湯用法:
1、排骨或瘦肉250克+杜仲粉25克+觀音串50克 猛火煮滾后再小火燉2小時,份2次食用;
2、一天2次,連食7日。
觀音蓮的簡介
觀音蓮 Sempervivum tectorum 景天科長生草屬多肉植物,也叫做長生草、觀音座蓮、佛座蓮。原產(chǎn)于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山區(qū),屬于高山多肉植物。現(xiàn)在各地都很普及,是多肉植物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堪稱普貨之王。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蓮座狀環(huán)生,如蓮座一般的外形,葉片扁平細長,前端急尖,葉緣有小絨毛,充分光照下,葉尖和葉緣形成非常漂亮咖啡色或紫紅色。種植觀音蓮時,盡量避免在有兒童的家庭種植,養(yǎng)護時也要注意,一定要防止兒童和不知情者誤食或通過其他渠道攝入,一旦被誤食,輕則舌喉腫脹,上吐下瀉,重則窒息,心臟麻痹。如誤食中毒,需立即服蛋清、面糊、大量飲糖水或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
觀音蓮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觀音蓮全草含稀子蕨內(nèi)酯(mukagolactone),稀子蕨素(monachosorin)A、B、C。
2、功效作用
觀音蓮可祛風(fēng)除濕;止痛。主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傷痛;疝氣痛 。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搗敷。
3、臨床應(yīng)用
3.1、《峨嵋藥植》:治刀傷。
3.2、《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跌打,下水,治疝氣。
3.3、《廣西植物名錄》:全株:清熱祛濕,活血散瘀。治跌打。
4、科學(xué)研究
觀音蓮肉如其名,葉片蓮座狀環(huán)生,如蓮座一般的外形,葉片扁平細長,前端急尖,葉緣有小絨毛,充分光照下,葉尖和葉緣形成非常漂亮咖啡色或紫紅色。
觀音蓮的市場信息
1、觀音蓮的價格
觀音蓮的價格約10-15元/盤。
2、觀音蓮的選購方法
性狀鑒別 根莖圓柱形,粗短。表面棕色,橫斷面可見黃白色維管束。葉柄長25-40cm,直徑約3.5mm,禾稈色,草質(zhì),密被銹色的腺狀毛;葉片三角狀長圓形,長25-40cm,寬18-30cm,四回羽狀細裂,膜質(zhì),褐綠色;葉軸及羽軸有銹色腺毛,葉軸中部以上常有1-3枚珠芽腋生于羽片基部。孢子囊群圓而小,近頂生于小脈上。氣微,味微澀。
3、觀音蓮的保存方法
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xué)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觀音茶。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白毛銀露梅的葉。
【原形態(tài)】白毛銀露梅,灌木,高0.3-2m。樹生縱向剝落。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被稀疏柔毛。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通常具小葉2對,偶為3小葉,上面1對小葉基部下延與軸匯合;葉柄被疏柔毛;托葉膜質(zhì),被毛或幾無毛;小葉片橢圓形、倒久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0.5-1.2cm,寬0.4-0.8cm,先端圓鈍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殂,全緣,兩面綠色,上面或多或少伏生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絨毛或絹毛?;▋尚?;頂生單花或數(shù)花;花梗細長,被疏柔毛;花直徑1.5-2.5cm,萼片5,卵形;副萼片5,披針形、卵形,先端圓鈍;花柱近基生。瘦果,表面被毛?;?、果期5-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3400m的干旱山坡、溝谷、巖石坡、灌叢及雜木林中。
【性味】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暑;和胃;調(diào)經(jīng);止帶。主暑熱眩暈;胃氣不和;飲食停滯;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不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上文對于觀音茶的介紹,我們對于觀音茶有了詳細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觀音茶的特質(zhì),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wù)。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觀音露,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甘草1斤,威靈仙1斤。
【功能主治】大麻風(fēng)壞爛,并一切風(fēng)痹疼痛。
【用法用量】水2擔(dān),將藥煎5-6滾,傾入大缸內(nèi),令病人用小凳坐其中,周圍用席圍定熏浸,待水溫方洗,令渾身汗透淋漓,共洗3日,藥味盡止。浴后大避風(fēng)寒。
【摘錄】《仙拈集》卷四
【處方】小蛤蟆骨、皮消4兩。
【制法】小蛤蟆骨獨裝酒瓶內(nèi),入皮消,埋陰處49日取出,其藥化為水。
【功能主治】諸般惡毒瘡疽。
【用法用量】方中小蛤蟆骨用量原缺。
【摘錄】《醫(yī)林繩墨大全》卷九
【處方】蝌蚪70個,滴乳香2錢,凈沒藥2錢(研細末),蟾酥末2分,寸香1分,芒消7錢。
【制法】上藥共裝入瓶罐內(nèi),以黃蠟封口,理土內(nèi)7天,其藥自化為清水,連瓶收藏。
【功能主治】癰疽,發(fā)背,對口毒瘡。
【用法用量】臨用時將筆蘸藥水涂患處。
【摘錄】《經(jīng)驗各種秘方輯要》引楊季明方
通過本文的詳細介紹,你是不是已經(jīng)了解了觀音露的做法了呢?養(yǎng)生從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對你有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