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咸子樹皮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鄙鐣粩喟l(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都咸子樹皮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都咸子樹皮不僅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同時幫助調(diào)理身體的各個機能,藥用價值也很高,今天就帶大家對都咸子樹皮進行一番了解。
【來源】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的樹皮。
【原形態(tài)】腰果 灌木或小喬木,高4-10m。小枝黃褐色,無毛或近無毛;有乳狀汁。單葉互生;葉柄長1-1.5cm;葉片倒卵形,長8-14cm,寬6-8.5cm,先端圓形或微凹,基部闊楔形,全緣,兩面無毛,側(cè)脈約12對,側(cè)脈和網(wǎng)脈兩面突起。圓錐花序?qū)挻螅喾种?,排成傘房狀,長10-20cm,多花密集,密被誘色微柔毛;花黃色,雜性,無花?;蚓叨坦?;花萼深5裂,裂片直立,覆瓦狀排列;花瓣線狀披針形,長7-9mm,開花時外卷;雄蕊7-10,通常僅發(fā)育1,長8-9mm,在兩性花中長5-6mm,不育雄蕊較短(長3-4mm),花絲基部多少合生,花藥小,卵圓形;子房倒卵圓形,長約2mm,無毛,花柱鉆形,長4-5mm。核果腎形,兩側(cè)壓扁,長2-2.5cm,寬約1.5cm,果基部為肉質(zhì)梨形或陀螺形的假果所托,假果長3-7cm,最寬處長4-5cm,成熟時紫紅色。種子腎形,長1.5-2cm,寬約1c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海拔干熱地帶。
【藥理作用】1.降血糖作用:樹皮的酊劑或提取物給正常人口服,有降血糖作用,于口服后15-20分鐘開始;60-90分鐘最顯著,可持續(xù)3小時。樹皮(內(nèi)皮)煎劑對動物也能降血糖。降血糖成分對離體大鼠睪丸脂肪組織的產(chǎn)生CO2,有促進作用。
【毒性】毒性:乙醇提取液對小鼠有一定毒性,水提取液(1:3)對小鼠幾無毒性(每只腹腔注射0.8ml并不引起死亡)。
【性味】淡;平;有毒
【功能主治】截瘧。主瘧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6-1g。
【注意】本品毒性較大,內(nèi)服宜慎。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只是介紹了都咸子樹皮的部分功效和作用,其實它還具有其他效果,在這里就不一一道來了。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專門來看看醫(yī)書上記載的功效和事項。
ys630.COm精選閱讀
吉利子樹是中草藥里面的一種,我們可以采用吉利子樹來治療很多疾病,還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吉利子樹的不同藥效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小問題。
【英文名】Root of Bilobed Grewia
【別名】急糜子科、銅箍散、扁擔(dān)木、孩子兒拳頭、荀妃麻、棉筋條、二裂解寶葉、月亮皮、葛馬麻、哨兒菜、圪柏麻葛荊麻、版筒柴
【來源】藥材基源:為椴樹科植物小花扁擔(dān)桿的枝葉。
【原形態(tài)】小花扁擔(dān)桿,灌木,高1-3m。小枝密被褐色短毛和星狀毛。葉互生;葉柄長4-8mm,密被淡褐色短柔毛;葉片寬卵形,長3-11cm,寬2-6cm,先端鈍尖,基部截形或近圓形,上面疏被短毛和星狀毛,下面密被黃褐色軟茸毛,邊緣具不整齊鋸齒或微3淺裂。聚傘花序,與葉對生;總花梗與花梗均密被淡褐以短毛和星狀毛;花淡黃色,直徑約1cm;萼片披針形,下面被星狀柔毛;花瓣基部有圓形鱗片狀腺體,腺體邊緣被長柔毛;花柱2室,背著;子房2室,密被長柔毛,花柱細長;柱頭分裂不整齊。核時近球形,2-4組合,橙黃色或成熟后黑紅色,有光澤,2裂,每裂有2小核?;ㄆ?-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溝谷路旁灌叢中。
【性味】味甘;苦;性溫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祛風(fēng)除濕。主小兒疳積;脘腹4脹滿;脫肛;婦婦崩漏;帶下;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
【附方】①治脾弱食少:娃娃拳、老虎姜、莪參、壽星柑。水煎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氣痞(胸痞脹滿):拗山皮枝、葉各一兩五錢。煨水服。(《貴州草藥》) ③治風(fēng)濕:拗山皮枝、松葉各十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④治小兒疳積及婦女崩帶:扁擔(dān)桿子枝、葉三至五錢,仙鶴草、豨薟、高梁泡根各五至六錢。水煎,沖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江西《草藥手冊》)
【各家論述】《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健脾養(yǎng)血。治小兒疳氣體弱及婦女崩帶。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吉利子樹,我們知道吉利子樹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吉利子樹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中藥在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錯,但我們在食用前還是要進行一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厚葉子樹這個藥材的一些常識。
【別名】黑果清香桂、千年青、百年青。
【來源】藥材基源:為黃楊科植物云南野扇花的全株。
【原形態(tài)】云南野扇花 常綠灌木,高約3m。小枝斜升,圓柱形,曲折,有棱線,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8-2cm;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12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圓或闊楔形,上面亮綠,下面淡綠,兩面無毛;中脈兩面凸出,最下1對側(cè)脈從離葉基2-5mm處發(fā)出上升,成明顯的離基三出脈?;▎涡裕菩弁?,花序近頭狀或短穗狀,在頂部的往往較長,長1-2cm;苞片卵狀披針形;花白色,芳香;雄花3-10,占花序軸的大部,雌花2-3,生花序軸近基部;雄花無花梗,無小苞,或下方雄花有花梗及2小苞,頂生無梗雄花2,萼片通常4,卵形;雌花柄上小苞4-5對,小苞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萼片4-6。核果近球形或橢圓形,長達1cm,花柱3-2,向外卷曲,果柄長約1cm?;ü?0一12月,或至翌年3月。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1300-2700m的山坡林下濕潤處或溝谷中。分布于云南。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和涼爽氣候。怕高溫,耐嚴寒。適于海拔400-2300m地區(qū)栽培。引種到南亞熱帶低海拔地區(qū),生長緩慢,不能開花結(jié)果。以疏松、濕潤、排水良好的含腐殖質(zhì)多的壤土種植為宜。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行氣;消腫止痛。主胃脘疼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浸酒擦;或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厚葉子樹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棗樹皮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棗樹皮吧。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 棗 的 樹皮 ,全年皆可收采,春季最佳,用月牙形鐮刀,從棗樹主干上將老皮刮下,曬干。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大棗"條。
【藥理作用】小鼠灌服棗樹皮(品種未鑒定)醇提物,有明顯祛痰作用(酚紅法),鎮(zhèn)咳作用不明顯;但如腹腔注射,則有鎮(zhèn)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
【性味】性溫,無毒。(《中藥通報》2(3):122,1956)
【功能主治】收斂止瀉,祛痰,鎮(zhèn)咳,消炎,止血。治痢疾,腸炎,慢性氣管炎,目昏不明,燒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0.5~1錢。外用:煎水洗或燒存性研末撒。
【附方】①治目昏不明:棗樹皮、老桑樹皮等分。燒研,每用一合,井水煎,澄,取清洗目。一月三洗,昏者復(fù)明。忌葷、酒、房事。(《綱目》)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腸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棗樹皮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大樹皮。
【別名】梅榆、榆樹
【來源】為榆科植物 越南榆 的 樹干內(nèi)皮 。秋末采集。刮去表面粗皮,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達15~20米,胸徑約30厘米,樹冠近圓形;樹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縱溝裂,小枝柔軟,有毛。單葉互生;革質(zhì);倒卵形至橢圓狀卵形,長2.5~4.5厘米,寬1~2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側(cè)脈約9對,纖細,平行;葉柄長2~4毫米,被短柔毛;托葉早落?;ㄐ蚩偁睿换ǖS色或淡紅色;萼片5,披針形至橢圓形。被緣毛;雄蕊4~5,突出。翅果倒卵形或近圓形,寬約1.2厘米,先端有凹口;種子位于中央?;ㄆ谠绱?。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中。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澀,平。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治胃腸出血,尿血,各種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5~7分。外用:研末撒患處。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選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大樹皮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大樹皮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樸樹皮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為榆科植物 樸樹 的 樹皮 。夏季采。
【原形態(tài)】樸樹,又名:沙樸、青樸、撥樹、千粒樹、樸榆、桑仔、樸子樹、小葉牛筋樹。
【生境分布】多生于村落平地、路旁及河岸邊等地。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化學(xué)成份】樹皮具有生物堿及皂甙反應(yīng)。
【功能主治】①《中國藥植圖鑒》:"調(diào)經(jīng),治蕁麻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兩。
【附方】治腰痛:樸樹皮四至五兩,苦參二至三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圖鑒》
上文我們介紹了樸樹皮以及樸樹皮的特點,可以知道樸樹皮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
杜仲我們知道是比較常見的中藥,杜仲樹皮同樣有很好的藥用作用,是比較名貴的一種中藥材,有補肝腎的作用,有強健筋骨的效果,對于女性來說還有一定的安胎的作用,平時如果出現(xiàn)腰膝酸痛,出現(xiàn)陰下濕癢等癥狀的時候,都可以通過杜仲樹皮來進行治療,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方面的內(nèi)容。
杜仲樹皮的作用與功效
1、杜仲樹皮功用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療腰肌酸疼、足膝萎弱、小便余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胎動不安、高血壓等。
2、杜仲樹皮含有B2和微量的維生素B1,以及銅、鐵、鈣、磷、硼、鋅等13中元素,這些都是人體所必需的,適當服用杜仲皮可以預(yù)防疾病,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杜仲樹皮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從而使體重下降,降低中性脂肪,具有很好的預(yù)防衰老、強身健體的作用。
4、杜仲樹皮含有17種游離氨基酸,其中有7種是人體必需但是又不能合成的,利用杜仲皮泡茶、泡酒喝可以補充這類氨基酸。
5、杜仲樹皮還具有食用作用,在煲湯的時候加一些杜仲皮不僅味道更鮮美還能補充多種身體所必需物質(zhì)。
杜仲樹皮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從而降低體重,并且具有很好的預(yù)防衰老的作用。
杜仲樹皮怎么吃
1、杜仲樹皮磁石粥
材料:磁石40克,杜仲樹皮10克,粳米100克,豬腎1只。
做法:將磁石搗碎;杜仲樹皮制后切絲放入沙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煮1小時后,濾去渣,留汁備用;粳米淘凈;豬腎洗凈,剔除腰臊,切成小丁,氽燙一下去其腥味;粳米、豬腎丁、杜仲樹皮、磁石汁,放入沙鍋內(nèi),加蔥、姜、清水適量,用旺火燒沸后,轉(zhuǎn)用小火煮至米爛成粥。
2、杜仲樹皮寄生茶
材料:杜仲樹皮、桑寄生各等分。
做法:共研為粗末。每次10克,沸水浸泡飲。
功效:用于高血壓而有肝腎虛弱,耳鳴眩暈,腰膝酸軟者
櫸樹皮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櫸樹皮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來源】為榆科植物 大葉櫸樹 或其同屬植物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大葉挼樹,又名:櫸榆、血櫸。
【生境分布】分布江蘇、浙江、湖南、安徽、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炮制】《雷公炮炙論》:"凡使(櫸樹皮),斧剝下,去上粗皮,細銼,蒸,從巳至未出,焙干用。"
【性味】①《別錄》:"大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治時行頭痛,熱毒下痢,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外用:煎水洗。
【附方】①治小兒渴?。簷纹な郑闃?、茯苓各八分,人參六分,粟米二合。上五味,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溫服,量大小與服之。(《古今錄驗方》櫸皮次子)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雖然櫸樹皮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喜樹皮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喜樹皮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來源】為珙桐科植物 喜樹 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喜樹"條。
【功能主治】治牛皮癬:喜樹皮(或樹枝)切碎,水煎濃縮,然后加羊毛脂、凡士林,調(diào)成10~20%油膏外搽。另取樹皮或樹枝一至二兩,水煎服,每天一劑。亦可取葉加水濃煎后,外洗患處。
【注意】忌用鐵器煎煮、調(diào)制。
【臨床應(yīng)用】詳"喜樹"條。
【摘錄】《*辭典》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中藥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對癥下藥,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喜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