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楤木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毕嘈抨P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紅楤木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國際間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學醫(yī)的都受到了西醫(yī)的嚴重影響,學習中醫(yī)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這就造成了大家對中藥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少。下面就來說說紅楤木這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棘莖楤木
【來源】五加科 紅楤木 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
【性味】微苦,溫。
【功能主治】活血破瘀,祛風行氣,清熱解毒。主治跌打損傷,骨折,骨髓炎,癰疽,風濕痹痛,骨痛。
【用法用量】0.5~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紅楤木,紅楤木的功效和作用,我們知道了紅楤木不僅可以提高免疫能力,還在某些疾病上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yS630.Com相關推薦
湖北楤木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湖北楤木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刺包頭、飛天蜈蚣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湖北楤木的根。
【原形態(tài)】湖北楤木 灌木或喬木,高達12m。小枝密生黃棕色絨毛,有刺。葉為二回羽狀復葉;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深棕色,先端離生部分披針形;葉軸和羽片軸密生絨毛;羽片對生,有小葉9,基部有小葉1對;小葉往紙質,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8-13cm,寬3-6cm,先端長漸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上面粗糙,脈上必生細糙毛,下面密生黃棕以絨毛,邊緣有鋸齒,齒有刺尖,側脈約8對。圓錐花序頂生,長25-35cm,分枝2-5個,指狀排列;傘形花序在二級分枝上單個頂生,或另有1-2個側生分辯率形花序,有花10-20朵;苞片披針形,宿存,小苞片線形;萼無毛,邊緣有5個三角形尖齒;藥瓣5,白以,卵狀三角形;雄蕊5;子房5室,花柱5,離生,反曲。果實球形,直徑約4mm,黑色,有5棱?;ㄆ?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m的北向山坡上。
【性味】味辛、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利水消腫。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骨折;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爛,酒炒敷。
【摘錄】《中華本草》
我們知道了湖北楤木的功效與作用,湖北楤木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容可以幫到大家!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吹讲ň墭B木的身影,那么波緣楤木應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英文名】root of Undulateleaf Aralia, Undulate Aralia
【別名】紅刺腦包、頂天刺、龍牙楤木、三百棒、紫紅傘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波緣楤木的根。
【原形態(tài)】有刺灌木或喬木,高2.5-7m。樹皮赤褐色,小枝有短而粗的刺。葉互生;葉柄無毛,疏生少數(shù)短刺;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先端離生部分為錐形;葉大,二回羽狀復葉,長達80cm,每羽片有小葉5-15,基部有1對小葉,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4cm,寬2.5-6cm,先端長漸尖或尾尖狀,基部圓形,側生小葉基部歪斜,上面學綠色,下面灰白色,兩面均無毛,邊緣有波狀齒;側脈7-9對。由多數(shù)傘形花序組成大形圓錐花序,分枝長達55cm;總花梗有棕色糠屑狀粗毛;小苞片長圓形,長約2mm;花萼無毛,長約1.5mm,邊緣有5小齒;花白色,花瓣5,長圓形開花時反曲;子房5室,花柱5,離生。核果球形,漿果狀,熟時黑色,有5棱,直徑約3mm?;ㄆ?-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中密林或山谷疏林下。
【性味】味苦;辛;性涼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祛風除濕。主跌打損傷;骨折;痞塊;經閉;痛經;勞傷疼痛;風濕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活血通經、行瘀止痛的功能。用于跌打損傷及婦女閉經痛經。
【摘錄】《中華本草》
綜合以上的對于波緣楤木的描述,可見波緣楤木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波緣楤木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的疾病。
刺葉楤木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現(xiàn)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刺葉楤木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英文名】bark of Spinyleaf Aralia
【別名】鳥不企、雞云木、鷹不扒、雷公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長刺楤木的根。
【原形態(tài)】灌木,高2-3m。小枝疏生多數(shù)長短不等的刺,刺扁,長1-10mm,基部膨大。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先端離生部分錐形,有纖毛;葉大,長40-70cm,二回羽狀復葉;羽片長20-30cm,有小葉5-9,小片薄紙質或近膜質,長圓狀卵形或狀橢圓形,長7-12cm,寬3-6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有時略歪斜,上面脈上疏生小刺和刺毛,下面甚密,邊緣有鋸齒;側脈5-7對。傘形花序有多花,直徑約2.5cm;總花梗長1-6cm,有刺和剛毛;小花梗8-15mm,密生刺毛;苞片長圓形,長3-6mm,無毛;萼筒邊緣有5小齒,三角形;花淡綠白色,花瓣5,卵狀三角形,長約1.5mm;雄蕊5,花絲細長,子房5室,花柱5,分離。核果卵球形漿果狀,黑褐色,有5棱,長約5mm,花柱宿存。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山坡或林緣陽光充足處。
【化學成份】根中含楤木皂甙(araloside)H、J、A,楤木皂甙A甲酯(araloside A methyl ester),竹節(jié)人參皂甙(chikuset-susaponin)Ib、IV[1].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血。主風濕骨痛;頭昏頭痛;跌打損傷;骨折;吐血;崩漏;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木草綱要》:根:有駁骨,解毒的功能。用于頭昏、頭痛、吐血、血崩、風濕、跌打。
【摘錄】《中華本草》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對于中藥刺葉楤木的詳細介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刺葉楤木的功效與作用是有很多的,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龍牙楤木果[圖]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龍牙楤木果[圖]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英文名】Aralia elata (Miq .)Seem.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 遼東楤木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1.5-6m。小枝疏生多數(shù)細刺,刺長1-3mm,基部肝大;幼枝上常有細長直刺,長達1.5cm。葉為二至三回羽狀復葉,長40-80cm;葉柄長20-40cm;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分離部分線形,長約3mm,邊緣有毛;羽片有小葉7-11,基部有1對小葉,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5cm,寬2.5-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心形,稀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傘形花序直徑1-1.5cm;總花梗長0.8-4cm,花梗長約7mm,均密生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針形,膜質;花黃白色;萼無毛,長約1.5mm先端5齒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花瓣與萼等長,卵狀三角形,花時反曲;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離生或基部合生。核果圓球形,漿果狀,黑色,直徑4mm,有5棱。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下乳。主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龍牙楤木果[圖]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龍牙楤木果[圖]。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紅瑞木的簡介
紅瑞木(學名:Swida alba Opiz)是傘形目山茱萸科落葉灌木。老干暗紅色,枝椏血紅色。葉對生,橢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乳白色?;ㄆ?月~6月。果實乳白或藍白色,成熟期8月~10月。可用播種、扦插和壓條法繁殖。紅端木秋葉鮮紅,小果潔白,落葉后枝干紅艷如珊瑚,是少有的觀莖植物,也是良好的切枝材料。園林中多叢植草坪上或與常綠喬木相間種植,得紅綠相映之效果。紅瑞木老干暗紅色,枝丫血紅色。葉對生,橢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乳白色?;ㄆ?月-6月。果實乳白或藍白色,成熟期8月~10月。全年均可采,切段曬干。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陜西、甘肅、青海、山東、江蘇、江西等省區(qū)。生于海拔600-1700米(在甘肅可高達2700米)的雜木林或針闊葉混交林中。朝鮮、蘇聯(lián)及歐洲其它地區(qū)也有分布。
紅瑞木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紅瑞木的紅色莖皮中含有矢車菊素3-半乳糖甙(cyanidin 3-galactoside)即越橘花青甙(idaein),大量的矢車菊素3-阿拉伯糖甙(cyanidin 3-arabinoside)以及微量的飛燕草素單葡萄糖甙(delphinidin monoglycoside)。
2、功效作用
紅瑞木性味味苦;微澀;性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痢;止血。主濕熱痢疾;腎炎;風濕關節(jié)痛;目赤腫痛;中耳炎;咯血;便血。紅瑞木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撒。
3、臨床應用
紅瑞木可以治療清熱解毒;止痢;止血。主濕熱痢疾;腎炎;風濕關節(jié)痛;目赤腫痛;中耳炎;咯血;便血等病癥。
紅瑞木的市場信息
1、紅瑞木的價格
紅瑞木的價格約為暫時未知。
2、紅瑞木的選購方法
紅瑞木為落葉灌木。老干暗紅色,枝丫血紅色。葉對生,橢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乳白色?;ㄆ?月-6月。果實乳白或藍白色,成熟期8月~10月。
3、紅瑞木的保存方法
紅瑞木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紅榔木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紅榔木簡單的介紹一下。
【別名】棉榔樹
【來源】為榆科植物 毛白榆 的 樹皮 。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層皮,曬干研粉用。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高10~15米。樹皮粗糙,嫩枝有薄毛。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4~6厘米,寬3~4厘米,先端尖,邊緣有鋸齒,有10~13對側脈,主脈略偏斜。果實倒卵形,先端有深凹口。
【生境分布】生于山下、河邊、土質肥沃的地方。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苦澀,平。
【功能主治】接骨,消腫,止血。
【附方】①治外傷出血:紅棉木粉末適量,敷于創(chuàng)面,加壓后包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文山中草藥》。
經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關于紅榔木的相關知識。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yī)的角度,紅榔木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
說起紅瑞木果我們都不陌生,紅瑞木果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常吃紅瑞木果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英文名】Swida alab Opiz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紅瑞木的果實。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高3m。樹皮紫紅色;老枝血紅色,無毛,常被白粉,cm;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4-9cm,寬2.5-5.5cm;側脈5-6對。分辯率房狀聚傘藥序頂生;花小,黃白色;萼壇狀,裂片4,萼齒三角形;花瓣4,卵狀橢圓形;雄蕊4,著生于花盤外側,花絲微扁,花藥淡黃色,2室,丁字形著生;花血墊狀;子房近于倒卵形,疏被貼伏的短柔毛,柱頭盤狀,寬于花柱。核果斜卵圓形,花柱宿存,成熟時白色東稍帶藍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側有脈紋3條?;ㄆ?-7月,果期8-10月。
【性味】味酸;澀;性平
【功能主治】滋腎強壯。主腎虛腰痛;體弱贏瘦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泡酒。
【注意】有郁火、濕熱者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紅瑞木果的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紅瑞木果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