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還魂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guān)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還魂草的功效與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還魂草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大還魂草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大還魂草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酢漿草科植物分枝感應(yīng)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分枝感應(yīng)草 多年生草本。莖高5-15cm,常分枝,基部木質(zhì)化。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聚生莖頂端,長5-10cm,葉軸及小葉兩面具疏生細長柔毛;小葉8-12對,稀達16對,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稍偏斜,小葉由基部向頂端逐漸增大,頂部小葉長約1cm,寬約5mm,具感應(yīng)性,當觸及時,似含羞草葉樣關(guān)閉?;ㄐ驍?shù)個,頂生,具總花梗,花單生或數(shù)朵在總花梗上排列成傘形花序;花萼5,披針形;花瓣5,較萼片長,黃色;雄蕊10,2輪,花絲分離,子房近球形,5室。蒴果橢圓形,短于宿存萼片;種子多顆,表面具小瘤體,具假種皮?;ㄆ?-10月,果期6-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或灌叢中。
【性味】甘、澀;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寧心;健脾;散瘀;止血。主心悸失眠;肝脾腫大;子宮下垂;胎動不安;脫肛;咯血;跌打腫痛;外傷出血;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g。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有關(guān)大還魂草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大還魂草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ys630.COm精選閱讀
虎耳還魂草是中藥里比較常見的一種藥材了,那么虎耳還魂草都有哪些養(yǎng)生功效呢?日?;⒍€魂草都在哪些方面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虎耳還魂草吧。
【別名】還魂草、九倒生(《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苦苣苔科植物 珊瑚苣苔 的 全草 。秋后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無莖。葉3~4枚。輪生于根莖頂端,無柄;葉片倒卵形至卵形,長1.5~4厘米,寬1~1.5厘米,最上層的葉小,先端圓或短尖?;开M,邊緣有鈍鋸齒,羽狀脈,干后皺縮,葉面不平,兩面均被白色柔毛和黑褐色斑?;ㄇo數(shù)枚腋生,高6~12厘米,數(shù)花近傘房狀排列;萼5裂;花冠筒狀,肢微呈2唇形,淡紫色;雄蕊4,藥室廣歧,花粉散出后花絲旋卷,將花藥拉入冠管內(nèi)。蒴果線形,長1.2~2厘米,成熟時2裂。種子紡錘形。
【生境分布】生于巖石上。分布我國西南部和甘肅、陜西、山西。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淡。"
【功能主治】《貴州草藥》:"健脾,止血,化瘀。"
【用法用量】①治小兒疳積:虎耳還魂草葉一錢,胡椒五粒。蒸豬肉吃。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文章介紹的虎耳還魂草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虎耳還魂草等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乍一聽到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還以為是神話小說中能起死回生的神奇草藥。其實九死還魂草就是人們常說的卷柏,之所以叫它九死還魂草主要還是因為它自身的功效。它有著很好的止血的功效,對于治療各種刀傷有著很好的效果。所以人們才給了它這么神奇的名字。不過要說這個九死還魂草的作用可還不止這些。
九死還魂草是一種有著極強抗旱能力的植物,在中國的各個地區(qū)均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因為其自身獨特的治病功效,也常用來入藥。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說一下關(guān)于九死還魂草的作用。
觀賞作用
將卷柏栽培在盆里,就是一棵很好的萬年松盆景!用于假山、大型盆景栽培點綴,可以大大提高觀賞價值。是很好的送人禮品,因為它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象征!
藥用作用
化學(xué)成分
全草含蘇鐵雙黃酮(sotetsuflavone),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扁柏雙黃酮(hinokiflavone),異柳杉雙黃酮(isocryptomerin),柳杉雙黃酮(cryptomerin)B,芹菜素(apigenin)和海藻糖(trehalose)。[6]
性味歸經(jīng)
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
生用破血,炒用止血。生用治經(jīng)閉、癥瘕,跌打損傷,腹痛,哮喘;炒炭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脫肛。
藥理應(yīng)用
1.抗癌作用:對化學(xué)抗癌劑或放射治療敏感瘤均有效;常用于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葡萄胎、鼻癌、肺癌、肝癌。
2.止血作用:卷柏炒用具有止血作用。
3.抑菌作用:100%卷柏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4.解痙作用:所含的芹菜甙元對平滑肌有中度解痙作用。經(jīng)豚鼠和大鼠實驗表明還有較弱的抗胃潰瘍作用。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九死還魂草的作用還是很多的。不僅可以當做盆景擺放在室內(nèi),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而在一些疾病上又有著奇特的作用,叫它九死還魂草還真的很對。
還魂湯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還魂湯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蓽茇、麥糵、黃橘皮、人參、桔梗、柴胡、草豆蔻、木香、良姜、半夏餅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氣不順,吐逆不定,不思飲食,面黑眼黃,日漸瘦惡,傳為瘧疾。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二十
【別名】追魂湯
【處方】麻黃3兩(去節(jié)),杏仁(去皮尖)70個,甘草1兩(炙)。
【功能主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擊、飛尸,奄忽氣絕,不覺口噤。
【用法用量】追魂湯(《三因》卷七)。
【摘錄】《金匱》卷下
【別名】還魂散、追魂湯
【處方】麻黃3兩,桂心2兩,甘草1兩,杏仁70粒。
【功能主治】卒感忤,鬼擊飛尸,諸奄忽氣絕,無復(fù)覺,或已死咬口,口噤不開。
【用法用量】還魂散(《圣惠》卷五十六)、追魂湯(《普濟方》卷二三七引范氏方)。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此即《傷寒論》“太陽例”中麻黃湯,以桂心易桂技入肝以招其魂;麻黃入肺以通其魄;杏仁入絡(luò)以降其逆;甘草入腑以緩其暴,暴逆散而魂魄安矣。
【摘錄】《千金》卷二十五
【處方】當歸(酒洗)、川芎、肉桂、干姜(炮)、赤芍藥、甘草、黑豆(炒,去殼)、紫蘇各等分。
【功能主治】血逆卒厥,并產(chǎn)后血厥昏暈,目閉口噤。
【用法用量】用水1盞半,煎服?;驗榧毮糠?錢,酒調(diào)灌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三十九
【處方】麻黃(去根節(jié))1兩5錢,杏仁(去皮尖,研)7-8粒,甘草(炙)5錢,獨活1兩,陳皮1兩,厚樸1兩,前胡1兩,蘇葉8分,枳殼1兩。
【功能主治】初得痘疹,病起即便手足厥冷,不省人事,痰喘氣急,身體無汗。
【用法用量】上藥大人作3帖,中人作6帖,小人作9帖。水煎,去滓溫服。取汗。
【摘錄】《治疹全書》卷上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fā)現(xiàn)還魂湯的好不僅體現(xiàn)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養(yǎng)生效果真的超贊。
還魂丸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很經(jīng)常見到的,那么它和同類的方劑有什么區(qū)別?還魂丸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巴豆(去心皮,熬)2兩,甘草(炙)2兩,朱砂2兩,芍藥2兩,麥門冬2兩(去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4-5日,及數(shù)年諸癖,結(jié)堅心下,飲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壯熱,脾胃逆滿,腸鳴,兩脅里急;飛尸鬼注邪氣,或為驚恐傷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行發(fā)作有時,風(fēng)溫不能久住,吐惡水。
【用法用量】每服2丸,蔥、棗湯送下;小兒2歲以上,每服麻子大2丸,日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野豬肉、蘆筍、生血物。
【摘錄】《外臺》卷一引《古今錄驗》
【處方】膩粉1分,水銀1分,硫黃1分(同研),巴豆仁40粒。
【制法】上將巴豆單復(fù)排銚底,以三物按上巴豆令平,以瓷盞蓋之,四面濕紙搭合,勿令氣泄,炭火四向緩燒之,時于水中蘸挑底,少頃又燒又蘸,其盞上底內(nèi),滴水一點如大豆,干則復(fù)滴,以三滴干為度,候冷研,陳米飯為丸,作23丸。
【功能主治】發(fā)背癰疽,一切膿腫。
【用法用量】每服1丸,熟水送下。疏下惡物,以白粥補之。此藥1丸治1人,曾無失者,才取下即時不痛,其瘡亦干。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一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還魂丸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說起百部還魂,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療疾病效果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百部還魂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百部還魂的功效。
【別名】還魂草(《廣西中藥志》),狗笠耳(《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 裸蒴 的 全草 或 葉 。
【原形態(tài)】蔓生草本,全株有腥味,光滑無毛。莖軟弱,具節(jié),呈圓柱狀,一側(cè)有淺縱溝。葉互生,紙質(zhì);寬卵形,長2.5~6厘米,寬2.5~6.5厘米,先瑞短尖,基部耳狀心形,全緣,呈波狀;掌狀網(wǎng)脈,主脈5條;葉柄長2.5~4厘米,扁圓形,腹面具縱槽;托葉摸質(zhì),與葉柄合生,基部半抱莖,長度約為葉柄的二分之一。穗狀花序,與葉對生,花序柄長3~3.5厘米,略扁;花小,白色,兩性;苞片1枚,倒卵形,先端2~3裂,裂片短三角形;花被缺如;雄蕊6,花絲粗短,花藥2室,黑色,縱裂;心皮4枚,合生為1室,花柱4枚,絲狀,內(nèi)面為柱頭,略向外展。果實含多數(shù)種子。
【生境分布】分布西南及南部。
【功能主治】①《廣西中藥志》:"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搗爛敷患處。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西中藥志》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百部還魂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中藥大酸漿草是比較好的一種藥材,很多人都對它不甚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的去看一下中藥大酸漿草。
【別名】大酸酸、草麻黃、土麻黃、土大黃、川滇酸模
【來源】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戟葉酸模的根或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高30-50cm。根莖木質(zhì),褐色;莖直立,分枝多,纖細,有溝紋和白粉。葉片3深裂,裂片線形,中裂片長線形或近線狀披針形,長1.5-3.5cm,兩側(cè)耳狀裂片外展或向上彎,裂片長0.5-1.5cm,葉基戟形,全緣,無毛,有白粉;葉柄長于葉片;托葉鞘膜質(zhì),撕裂,褐色??偁罨ㄐ蝽斏ㄐ蜉S長,有白粉;雌雄異株,苞片膜質(zhì),撕裂狀;花梗伸出苞外;花被6片,紅色;雌花外輪花被片3,反折,內(nèi)輪花被片3,直立,有網(wǎng)紋;花柱3枚,柱頭畫筆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海拔1500-2000m的河谷灌叢、山坡巖石上或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根細長圓柱形,彎曲,偶有分枝;長達30cm,直徑0.5-1.5cm;斷面木質(zhì)性,棕黃色,味苦。莖多分枝,節(jié)部微膨大;表面有縱紋。葉柄纖細,葉片戟狀分叉,狹窄,長2-5cm,寬1-5mm??偁罨ㄐ蛎芗?,小花黃色至淡紅色。翅果,三棱形。氣微,味苦、澀。
【化學(xué)成份】戟葉酸模根及根莖中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十八烷醇(stearyl alcohol),槲皮素-3-吡喃半乳糖甙(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無色矢車菊素(leucocyani-din),大黃酚(chrysophanol),大黃素(emedin),大黃素甲醚(physcion),8-羥基-3-甲基蒽醌-1-O-(4-O-β-D-吡喃半乳糖基)-α-L-吡喃鼠李糖甙[8-hydroxy-3-methyl anthraquinone-1-O-(4-O-β-D-galactopyransyl)-α-L-rhammopyranoside]。
【性味】酸;澀;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發(fā)汗解表;祛風(fēng)除濕;止咳;止血。主感冒;頭痛;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咳喘;跌打損傷;崩漏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搗敷;或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大酸漿草已經(jīng)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nèi)チ私馑趴梢愿鶕?jù)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
還魂丹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還魂丹的相關(guān)信息。
【處方】麝香1字,蝎梢3-7個,朱砂2錢(別研),天南星1個(去心)。
【制法】上各細研后,卻入乳缽內(nèi)再研,同重羅面少許,滴水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中風(fēng),牙關(guān)緊,口噤不開。
【用法用量】每遇小兒有此病狀,口噤不開,急令水研化1丸,滴入口中令活;后卻以金銀薄荷湯灌下2-3丸,如定后,方將別藥調(diào)理。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三引鄭愈方
【處方】朱砂2錢半,雄黃(并水飛)2錢半,生玳瑁(屑)2錢半,麝香(另研)2錢半,白芥子2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于瓷器中熔安息香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尸厥不語。
【用法用量】沖惡不語,每服5丸,用童便化下;小兒熱風(fēng),只服1丸。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二九四
【處方】麻黃3兩,桂枝2錢,杏仁12粒。
【功能主治】中惡已死。
【用法用量】上作1服。水煎,灌下即醒。
【摘錄】《證治要訣類方》卷四
【處方】蜈蚣2寸,麝香1分,白芷4兩,天麻4兩,黃花子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吹鼻。即蘇。
【摘錄】《串雅外編》卷二
上文主要介紹了還魂丹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中藥大畫眉草,因為其作用和功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被人們使用。那么,大畫眉草究竟具有怎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別名】星星草、西連畫眉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大畫眉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大畫眉草 一年生草本。稈粗壯,高30-90cm,徑3-5mm,直立叢生,基部常膝曲,具3-5節(jié),節(jié)下有一明顯的腺體。葉鞘疏松裹莖,脈上有腺體,鞘口具長柔毛;葉舌為1圈成束的短毛,長約0.5mm;葉片線形扁平,伸展,長6-20cm,寬2-6mm,無毛,葉脈上與葉緣均有腺體。小穗長圓形或尖塔形,長5-20cm,分枝粗壯,單生,上舉,胞間具柔毛,小枝和小穗柄上均有腺體;小穗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墨綠色帶淡綠色或黃褐色,扁壓并彎曲,長5-20mm;寬2-3mm,有10-40朵小花,小穗除單生外,常密集簇生;穎近等長,長約2mm,穎具1脈或第2穎具3脈,脊上均有腺體;外稃廣卵形,朱端鈍,第1外稃長約2.5mm,寬約1mm,側(cè)脈明顯,主脈有腺體,暗綠色而有光澤,內(nèi)停宿序,稍短于外稃,脊上具短纖毛;雄蕊3,花藥長0.5mm。穎果近圓形,徑約0.7mm?;?、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荒蕪草地上。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疏風(fēng)清熱。主熱淋;石淋;目赤癢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60-120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大畫眉草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大畫眉草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對草藥選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大草蔻是一種對于我們不陌生的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我們來看一下。
【英文名】Beautiful Galangal Fruit
【別名】土砂仁、假砂仁
【來源】為姜科植物 艷山姜 的 果實 。果實熟時采摘,曬干或低溫烘干。
【原形態(tài)】多處生草本,高2~3m,葉披針形,長30~60,寬5~10,先端漸尖而有一旋羌卷的小尖頭;葉知長0.5~1.0cm,外被子毛。圓錐花序總狀花序式,下垂,長達30cm;苞片白色,頂端及基部粉紅色;花萼愛保形,白色,先端粉紅色;花冠管較花萼為短,裂片長圓形。長約3cm,乳白色,先端粉紅;唇瓣匙狀寬卵形,直徑約2cm,被稀疏的粗毛,具顯露的條紋,頂端常冠以宿萼,熟時紅色。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蔭。主產(chǎn)福建、廣東。
【性狀】蒴果橢圓形、卵圓形或橄欖形,長1.5~3cm,直徑1~2cm;黃棕色或紅棕色,兩端突出稍尖,皮厚無刺,縱棱線突起,杰棕色開裂,露出種子。種子不集線結(jié)成團,呈不規(guī)則的多面形,灰棕色或棕褐色;外被白色假種皮。質(zhì)梗 。氣微,味微辛。
【化學(xué)成份】含有棕櫚酸、桉葉素、蒎烯、石竹烯、山姜素(alpinetin)、小豆蔻明(cardamonin)、龍腦、桂皮酸甲酯等。
【性味】性溫,味辛,澀。
【功能主治】燥溫祛寒,除痰截瘧,健脾暖胃。用于心腹冷痛、胸腹脹滿、痰間斷積滯、消化不良、嘔吐腹瀉。
【摘錄】《*辭典》
【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相信一開始對大草蔻不太清楚的朋友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大草蔻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