楤葉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彪S著社會(huì)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如何避開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rèn)識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楤葉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楤葉懸鉤子。
【英文名】Raspberry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楤葉懸鉤子的葉或花。
【原形態(tài)】楤葉懸鉤子 灌木,高約3m。莖上小刺散生,莖、葉有腺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3-5枚,圓心形,先端稅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長約11cm;托葉條形。總狀花序,頂生;花紫紅色;萼片外面有毛,萼片長橢圓狀三角形;花瓣5,花瓣有細(xì)齒狀邊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中。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心經(jīng)www.cndadi.net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燥濕止癢。主瘡癤腫毒,濕疹瘙癢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葉研末撒敷。
【各家論述】《臺灣藥用植物志》:葉與攀枝花、葉搗爛,外敷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分析了楤葉懸鉤子,知道楤葉懸鉤子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廣泛,只要我們多掌握一些中藥的藥性,那么遇到疾病時(shí)我們才不會(huì)慌張。
相關(guān)閱讀
懸鉤子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沿鉤子(《日用本草》),藨子(《綱目》)。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懸鉤子 的 未成熟果實(shí) 。果實(shí)已飽滿而尚呈綠色時(shí)采摘,除凈梗葉,用沸水浸1~2分鐘后,置烈日下曬干。
【原形態(tài)】懸鉤子,又名:葥、山莓(《爾雅》),木莓(《爾雅》郭璞注),樹莓(《日華子本草》),三月藨、吊桿泡、木暗桐、對嘴藨、薅秧藨、黃莓、大麥泡。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山坡、溪邊、灌叢中。分布河北、陜西及長江流域以南各省。
【性狀】干燥的果實(shí),全體呈圓錐形或球形,為多數(shù)肉質(zhì)的小核果集合于一圓錐狀的花托上而成的聚合果,表面灰綠色。小核果表面微有茸毛。上部鈍圓,底部扁平,有棕色的總苞,5裂,總苞下面常有細(xì)長的果柄,脆而易脫落。小核果易剝落,內(nèi)含種子1枚,種子表面有網(wǎng)狀紋。味甘微酸。以個(gè)大、飽滿、粒整、色灰綠、無葉梗者為佳。
【性味】①《本草拾遺》:"酸。"
【功能主治】醒酒,止渴,祛痰,解毒。治痛風(fēng),丹毒,遺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生食。外用:搗汁涂。
【附方】治遺精:山莓干果實(shí)五至七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備注】本品在江蘇地區(qū)作覆盆子使用。參見"覆盆子"條。
【摘錄】《*辭典》
懸鉤子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yīng)該在充分了解了懸鉤子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
越南懸鉤子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越南懸鉤子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了解一下。
【別名】小猛虎、雞足刺
【來源】薔薇科 越南懸鉤子 Rubus cochinchinensis Tratt.,以 根、葉 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
【性味】苦、辛,溫。
【功能主治】驅(qū)風(fēng),除濕行氣。主治腰腿痛,四肢痹痛,風(fēng)濕骨痛。葉外敷治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干品2~6錢,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越南懸鉤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越南懸鉤子的作用是很大的,對于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越南懸鉤子,但是還是要在醫(yī)生的囑咐下進(jìn)行。
全毛懸鉤子作為日常十分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人體有很高的藥用價(jià)值和營養(yǎng)價(jià)值,并且也不是太難購買。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全毛懸鉤子的幾個(gè)方面。
【別名】紅毛貓耳扭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全毛懸鉤子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常綠蔓生小灌木,高20~40厘米。莖無皮刺,莖和葉柄、葉片下面中脈、總花梗、花梗及萼均密生紫色剛毛狀長腺毛和淡黃色絹毛。單葉互生,紙質(zhì),卵形或?qū)捖研?,長4.5~10.5厘米,寬3~10厘米,掌狀3~5淺裂,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尖鋸齒,兩面有柔毛;葉柄長2.5~5.5厘米;托葉羽狀深裂,裂片條形?;?~5朵,成腋生短總狀花序;苞片似托葉;花白色,徑1~1.5厘米;萼裂片披針形,內(nèi)外兩面密生柔毛;花瓣5片;雄蕊多數(shù),藥橢圓形;雌蕊花柱呈線狀,長于雄蕊。聚合果半球形,徑約1厘米,暗紅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叢林內(nèi)或竹林下。分布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功能主治】治婦女產(chǎn)后受風(fēng),月經(jīng)不調(diào),四肢酸麻:全毛懸鉤子一至二兩,加紫青藤(鼠李科牯嶺勾兒茶)一至二兩,白馬骨(茜草科六月雪)、丹參各一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全毛懸鉤子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cuò)的效果。其實(shí)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shí)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粗葉懸鉤子的藥用價(jià)值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清熱止血。治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行軍性血紅蛋白尿,乳腺炎,外傷出血,口腔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撒或煎水含漱。
化學(xué)成分:果實(shí)含氨基酸(g/100g,干基):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0.690,蘇氨酸(threonine)0.281,絲氨酸(serine)0.297,谷氨酸(glutamic acid)0.293,甘氨酸(glycine)0.418,丙氨酸(alanine)0.362。
胱氨酸(cystine)0.141,纈氨酸(valine)0.385,蛋氨酸(methionine)0.047,異亮氨酸(isoleucine)0.328,亮氨酸(leucine)0.483,酪氨酸(tyrosine)0.139,苯丙氨酸(phenyla lanine)0.326,賴氨酸(lysine)0.304,組氨酸(histidine)0.230,精氨酸(arginine)0.377,脯氨酸(proline)0.410。
營養(yǎng)價(jià)值:果實(shí)含維生素C10.63-11.71mg/100g,維生素B1 0.69μg/g,維生素B2 0.95μg/g,維生素E74.76μg/g,維生素A痕量。果實(shí)(mg/g,干基)含鉀2.1667,鈣0.738,鎂0.4895,鋅(μg/g):27.5952,鐵(μg/g):49.6190,硒(μg/g):0.0408。
臨床應(yīng)用:治療嗜鹽菌食物中毒。
粗葉懸鉤子的副作用
孕婦忌服。
粗葉懸鉤子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藥方:
1、治黃疸肝炎:粗葉懸鉤子、溪黃草各30克,葫蘆茶、蛇舌草各15克,水煎沖紅糖服。
2、治代償性月經(jīng)(倒經(jīng)):鮮粗葉懸鉤子根30克,土牛藤10克,獨(dú)角金象10克,月季花6克,水煎,分2次服,連服3-5天。
3、治細(xì)菌性痢疾:鮮粗葉懸鉤子根90克,金銀花葉30克,仙鶴草根21克,水煎,分2-3次服,連服3-5天。
4、治口腔炎、牙痛:粗葉懸鉤子30克,刺刁根15克,水煎,漱口含洗患處,日3次。
5、治乳腺炎:粗葉懸鉤子、蒲公英各30克,水煎溫服,渣搗爛敷患處。
6、治咳嗽咯血:粗葉懸鉤子根50克,仙鶴草15克,豬歌刺頭30克,水煎2-3次服完。
7、治跌打損傷:鮮粗葉懸鉤子全草搗爛,取汁30-60克,酌加童便或米酒調(diào)服,服后暖睡取微汗。外用鮮全草搗爛,酌加米酒調(diào)敷患處。(敷藥處如有灼熱感覺,應(yīng)立即除藥,次日再敷。)
說起紅毛懸鉤子,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yàn)樗墒蔷哂泻芎玫闹委熂膊⌒Ч?。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紅毛懸鉤子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xì)的了解一下紅毛懸鉤子的功效。
【別名】老熊泡、老虎泡
【來源】薔薇科 紅毛懸鉤子 Rubus pinfaensis Levl. et Vant.,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四川、湖北、云南、貴州、臺灣。
【性味】酸、咸,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散瘰疬。
【用法用量】根0.5~1兩,水煎服或泡酒服。葉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對紅毛懸鉤子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庫頁懸鉤子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jià)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庫頁懸鉤子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薔薇科植物 庫頁懸鉤子 的 莖葉 。7~8月采割,曬干。
【原形態(tài)】小灌木,幼枝有硬毛狀刺。羽狀3出復(fù)葉,葉片橢圓狀卵形,葉上面稍有毛或無毛,下面密生白色或灰色絨毛,葉緣有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小鋸齒;葉柄長有刺??偁罨ㄐ颍ㄐ。üiL約2厘米;花萼5,線狀披針形;花冠5;雄蕊多數(shù),聚合核果。
【生境分布】生于林內(nèi)、林緣、山坡及河谷灌叢中,分布四川及東北等地。
【性味】苦澀,平。
【功能主治】解毒,止血,祛痰,消炎,治吐血,鼻血,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附方】治痢疾:庫頁懸鉤子莖葉、香青,同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文章為我們詳細(xì)的介紹了庫頁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庫頁懸鉤子起到一定的幫助。庫頁懸鉤子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