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頁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鄙钤絹碓胶茫藗冊絹碓阶⒅仞B(yǎng)生,生活質(zhì)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庫頁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庫頁懸鉤子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庫頁懸鉤子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薔薇科植物 庫頁懸鉤子 的 莖葉 。7~8月采割,曬干。
【原形態(tài)】小灌木,幼枝有硬毛狀刺。羽狀3出復(fù)葉,葉片橢圓狀卵形,葉上面稍有毛或無毛,下面密生白色或灰色絨毛,葉緣有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的小鋸齒;葉柄長有刺。總狀花序,花小,花梗長約2厘米;花萼5,線狀披針形;花冠5;雄蕊多數(shù),聚合核果。
【生境分布】生于林內(nèi)、林緣、山坡及河谷灌叢中,分布四川及東北等地。
【性味】苦澀,平。
【功能主治】解毒,止血,祛痰,消炎,治吐血,鼻血,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附方】治痢疾:庫頁懸鉤子莖葉、香青,同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文章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庫頁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庫頁懸鉤子起到一定的幫助。庫頁懸鉤子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ys630.coM延伸閱讀
越南懸鉤子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越南懸鉤子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別名】小猛虎、雞足刺
【來源】薔薇科 越南懸鉤子 Rubus cochinchinensis Tratt.,以 根、葉 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
【性味】苦、辛,溫。
【功能主治】驅(qū)風,除濕行氣。主治腰腿痛,四肢痹痛,風濕骨痛。葉外敷治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干品2~6錢,外用適量。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越南懸鉤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越南懸鉤子的作用是很大的,對于人體有很大的好處,因此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越南懸鉤子,但是還是要在醫(yī)生的囑咐下進行。
全毛懸鉤子作為日常十分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人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并且也不是太難購買。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全毛懸鉤子的幾個方面。
【別名】紅毛貓耳扭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全毛懸鉤子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常綠蔓生小灌木,高20~40厘米。莖無皮刺,莖和葉柄、葉片下面中脈、總花梗、花梗及萼均密生紫色剛毛狀長腺毛和淡黃色絹毛。單葉互生,紙質(zhì),卵形或?qū)捖研?,長4.5~10.5厘米,寬3~10厘米,掌狀3~5淺裂,先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尖鋸齒,兩面有柔毛;葉柄長2.5~5.5厘米;托葉羽狀深裂,裂片條形。花3~5朵,成腋生短總狀花序;苞片似托葉;花白色,徑1~1.5厘米;萼裂片披針形,內(nèi)外兩面密生柔毛;花瓣5片;雄蕊多數(shù),藥橢圓形;雌蕊花柱呈線狀,長于雄蕊。聚合果半球形,徑約1厘米,暗紅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叢林內(nèi)或竹林下。分布安徽、浙江、福建、湖南、四川、貴州等地。
【功能主治】治婦女產(chǎn)后受風,月經(jīng)不調(diào),四肢酸麻:全毛懸鉤子一至二兩,加紫青藤(鼠李科牯嶺勾兒茶)一至二兩,白馬骨(茜草科六月雪)、丹參各一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全毛懸鉤子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說起紅毛懸鉤子,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療疾病效果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紅毛懸鉤子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紅毛懸鉤子的功效。
【別名】老熊泡、老虎泡
【來源】薔薇科 紅毛懸鉤子 Rubus pinfaensis Levl. et Vant.,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四川、湖北、云南、貴州、臺灣。
【性味】酸、咸,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瘰疬。
【用法用量】根0.5~1兩,水煎服或泡酒服。葉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紅毛懸鉤子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粗葉懸鉤子的簡介
攀援灌木,高達5米。枝被黃灰色至銹色絨毛狀長柔毛,有稀疏皮刺。單葉,近圓形或?qū)捖研?長6-16厘米,寬5-14厘米,頂端圓鈍,稀急尖,基部心形,上面疏生長柔毛,并有囊泡狀小突起,下面密被黃灰色至銹色絨毛,沿葉脈具長柔毛,邊緣不規(guī)則3-7淺裂,裂片圓鈍或急尖,有不整齊粗鋸齒,基部有5出脈。
葉柄長3-4.5厘米,被黃灰色至銹色絨毛狀長柔毛,疏生小皮刺;托葉大,長約1-1.5厘米,羽狀深裂或不規(guī)則的撕裂,裂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
花成頂生狹圓錐花序或近總狀,也成腋生頭狀花束,稀為單生;總花,梗、花梗和花萼被淺黃色至銹色絨毛狀長柔毛;花梗短,最長者不到1厘米;苞片大,羽狀至掌狀或梳齒狀深裂,裂片線形至披針形,或裂片再次分裂;花直徑1-1.6厘米;萼片寬卵形,有淺黃色至銹色絨毛和長柔毛,外萼片頂端及邊緣掌狀至羽狀條裂,稀不分裂,內(nèi)萼片常全緣而具短尖頭。
花瓣寬倒卵形或近圓形,白色,與萼片近等長;雄蕊多數(shù),花絲寬扁,花藥稍有長柔毛;雄蕊多數(shù),子房無毛。果實近球形,直徑達1.8厘米,肉質(zhì),紅色;核有皺紋。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產(chǎn)江西、湖南、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緬甸、東南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也有分布。
粗葉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清熱止血。治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行軍性血紅蛋白尿,乳腺炎,外傷出血,口腔炎。
應(yīng)用:
1、治黃疸肝炎:粗葉懸鉤子、溪黃草各30克,葫蘆茶、蛇舌草各15克,水煎沖紅糖服。
2、治代償性月經(jīng)(倒經(jīng)):鮮粗葉懸鉤子根30克,土牛藤10克,獨角金象10克,月季花6克,水煎,分2次服,連服3-5天。
3、治細菌性痢疾:鮮粗葉懸鉤子根90克,金銀花葉30克,仙鶴草根21克,水煎,分2-3次服,連服3-5天。
4、治口腔炎、牙痛:粗葉懸鉤子30克,刺刁根15克,水煎,漱口含洗患處,日3次。
5、治乳腺炎:粗葉懸鉤子、蒲公英各30克,水煎溫服,渣搗爛敷患處。
6、治咳嗽咯血:粗葉懸鉤子根50克,仙鶴草15克,豬歌刺頭30克,水煎2-3次服完。
7、治跌打損傷:鮮粗葉懸鉤子全草搗爛,取汁30-60克,酌加童便或米酒調(diào)服,服后暖睡取微汗。外用鮮全草搗爛,酌加米酒調(diào)敷患處(敷藥處如有灼熱感覺,應(yīng)立即除藥,次日再敷)。
粗葉懸鉤子的市場信息
1、粗葉懸鉤子的價格
尚不明確。
2、粗葉懸鉤子的選購方法
藥材為薔薇科植物粗葉懸鉤子的根、葉。
3、粗葉懸鉤子的保存方法
全年可采收,洗凈,曬干。
刺萼懸鉤子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藥材,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關(guān)鍵,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刺萼懸鉤子進行更多的解讀吧!
【英文名】Spinycalyx Raspberry
【別名】黃瑣梅、小紅袍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刺萼懸鉤子的根。
【原形態(tài)】刺萼懸鉤子 灌木,高1-2m。老枝紅褐色,無毛,常被白色粉霜,有鉤狀皮刺。葉柄密被長柔毛,疏生鉤狀細皮刺;托葉線形,有長柔毛;小葉3(-5),頂生小葉菱形,側(cè)生小葉長卵形或橢圓形,長3-4(5)cm,寬1.5-3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銳鋸齒,上面伏生長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4朵;花梗被長柔毛和細皮刺;花直徑1.5-2cm;花萼長達2cm,外面密被針刺和長柔毛;花瓣近圓形,白色,基部有極短爪,短于萼片。果球形,包藏于萼內(nèi),直徑達1.5(2)cm,黃色,無毛?;ㄆ?-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達3700m的山谷溪旁、荒山坡或松林下開曠處。
【性味】淡、苦;平
【歸經(jīng)】肝;肺;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主痢疾,腸風下血,黃疸,腎炎水腫,筋骨疼痛,扭傷,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兒百日咳,黃水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紅白痢疾,腸下血,腎炎,黃疸,小兒百日咳,水腫。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刺萼懸鉤子的介紹,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中藥刺萼懸鉤子的功效與作用是很多的。所以大家以后在生活中不妨對刺萼懸鉤子等中藥多做點了解。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楤葉懸鉤子。
【英文名】Raspberry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楤葉懸鉤子的葉或花。
【原形態(tài)】楤葉懸鉤子 灌木,高約3m。莖上小刺散生,莖、葉有腺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3-5枚,圓心形,先端稅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鋸齒,長約11cm;托葉條形。總狀花序,頂生;花紫紅色;萼片外面有毛,萼片長橢圓狀三角形;花瓣5,花瓣有細齒狀邊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中。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心經(jīng)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燥濕止癢。主瘡癤腫毒,濕疹瘙癢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葉研末撒敷。
【各家論述】《臺灣藥用植物志》:葉與攀枝花、葉搗爛,外敷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分析了楤葉懸鉤子,知道楤葉懸鉤子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廣泛,只要我們多掌握一些中藥的藥性,那么遇到疾病時我們才不會慌張。
粗葉懸鉤子的藥用價值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清熱止血。治急慢性肝炎,肝脾腫大,行軍性血紅蛋白尿,乳腺炎,外傷出血,口腔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撒或煎水含漱。
化學成分:果實含氨基酸(g/100g,干基):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0.690,蘇氨酸(threonine)0.281,絲氨酸(serine)0.297,谷氨酸(glutamic acid)0.293,甘氨酸(glycine)0.418,丙氨酸(alanine)0.362。
胱氨酸(cystine)0.141,纈氨酸(valine)0.385,蛋氨酸(methionine)0.047,異亮氨酸(isoleucine)0.328,亮氨酸(leucine)0.483,酪氨酸(tyrosine)0.139,苯丙氨酸(phenyla lanine)0.326,賴氨酸(lysine)0.304,組氨酸(histidine)0.230,精氨酸(arginine)0.377,脯氨酸(proline)0.410。
營養(yǎng)價值:果實含維生素C10.63-11.71mg/100g,維生素B1 0.69μg/g,維生素B2 0.95μg/g,維生素E74.76μg/g,維生素A痕量。果實(mg/g,干基)含鉀2.1667,鈣0.738,鎂0.4895,鋅(μg/g):27.5952,鐵(μg/g):49.6190,硒(μg/g):0.0408。
臨床應(yīng)用:治療嗜鹽菌食物中毒。
粗葉懸鉤子的副作用
孕婦忌服。
粗葉懸鉤子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藥方:
1、治黃疸肝炎:粗葉懸鉤子、溪黃草各30克,葫蘆茶、蛇舌草各15克,水煎沖紅糖服。
2、治代償性月經(jīng)(倒經(jīng)):鮮粗葉懸鉤子根30克,土牛藤10克,獨角金象10克,月季花6克,水煎,分2次服,連服3-5天。
3、治細菌性痢疾:鮮粗葉懸鉤子根90克,金銀花葉30克,仙鶴草根21克,水煎,分2-3次服,連服3-5天。
4、治口腔炎、牙痛:粗葉懸鉤子30克,刺刁根15克,水煎,漱口含洗患處,日3次。
5、治乳腺炎:粗葉懸鉤子、蒲公英各30克,水煎溫服,渣搗爛敷患處。
6、治咳嗽咯血:粗葉懸鉤子根50克,仙鶴草15克,豬歌刺頭30克,水煎2-3次服完。
7、治跌打損傷:鮮粗葉懸鉤子全草搗爛,取汁30-60克,酌加童便或米酒調(diào)服,服后暖睡取微汗。外用鮮全草搗爛,酌加米酒調(diào)敷患處。(敷藥處如有灼熱感覺,應(yīng)立即除藥,次日再敷。)
懸鉤根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懸鉤根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木莓根(《乾坤生意》),三月藨根(《草木便方》)。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懸鉤子 的 根 或 根皮 。夏、秋采挖,洗凈或剝?nèi)「ぃ瑫窀伞?/p>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懸鉤子"條。
【生境分布】產(chǎn)于四川、陜西。
【性狀】干燥的根長約50~90厘米,粗約2~3厘米,皮厚約3~6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黃色。質(zhì)堅硬。斷面白色,有菊花紋。
【性味】①《本草拾遺》:"味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治吐血,痔血,血崩,帶下,瀉、痢,遺精,腰痛,瘧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
【注意】《四川中藥志》:"體虛濕熱郁滯者及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血崩不止:木莓根四兩,酒一碗。煎七分,空心溫服。(《乾坤生意》)
【摘錄】《*辭典》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懸鉤根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定的幫助。生活中還存在著很多的類似懸鉤根的藥材。我們在食用懸鉤根等中藥的時候需要遵從醫(yī)生的囑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今天,人們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為大家追求的目標?,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解懸湯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等多種功效,在食療保健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相當廣泛。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60克 當歸120克 川芎60克 荊芥9克 益母草90克 麥冬30克 炮姜3克
【功能主治】治乳懸。產(chǎn)后乳房伸長,疼痛難忍。
【用法用量】水煎服。連服四劑而乳頭收,再四劑痊愈。
【摘錄】《辨證錄)卷十三
【處方】人參2兩,當歸4兩,川芎2兩,荊芥3錢,益母草3兩,麥冬1兩,炮姜1錢。
【功能主治】急救胃氣而補血。主婦人產(chǎn)后,亡血過多,胃中空虛,胃血干燥,兩乳細小,下垂過小腹,痛甚。
【用法用量】水煎服。4劑而乳頭收,再4劑痊愈。
【各家論述】此方人參生胃氣于無何有之鄉(xiāng),當歸、川芎于乘危至急之地;用荊芥、益母草分解各臟腑,以歸其經(jīng)絡(luò);用麥冬、炮姜者,因陽明胃火之燥,未免火動而炎燒,產(chǎn)后不便大用寒涼,故用麥冬微涼之品,稍解其火勢之烈也。
【摘錄】《辨證錄》卷十三
【處方】黃耆2兩,當歸1兩,人參3錢,川芎3錢,荊芥3分,益母草1錢,生地黃1錢,炮姜3分。
【功能主治】補血榮筋。主產(chǎn)后去血過多,氣熱血虛,肝筋緩弛,或乳少過服通乳之藥,血不足于經(jīng)脈而氣虛,因兒之吮以下垂,則筋從所引而弛,致患乳懸證,兩乳細小,下垂過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黃耆、當歸,此補血湯;人參宜大補中氣;川芎以行血中之氣;荊芥去血中風濕;益母草補肝和胃,燥濕行血;生地黃滋血而平熱則筋自收,用當病情,難產(chǎn)后亦不忌;炮姜以和胃,亦以補肝。
【摘錄】《醫(yī)林纂要》卷十
【處方】白芍1兩,當歸1兩,炒梔子3錢,枳殼5分,砂仁3粒,白術(shù)5錢,人參1錢,茯苓3錢,薄荷3錢。
【功能主治】平肝解郁。主婦人懷抱憂郁,肝氣不通,以致胎動不安,兩脅悶痛,如子上懸。
【用法用量】水煎服。1劑悶痛除,2劑子懸定,3劑全安。去梔子多服數(shù)劑,尤妙。
【摘錄】《辨證錄》卷十二
最后提醒下解懸湯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懸鉤子和覆盆子是兩種非常常見的野生灌木,它們的果實具有保健養(yǎng)生作用,也是人們非常喜愛吃的野果。懸鉤子和覆盆子一般生長在高山地區(qū),果實小而紅,味道酸甜可口。不少人對于懸鉤子和覆盆子的知識了解比較少,例如,懸鉤子覆盆子有哪些區(qū)別呢?下面就來看看講解吧。
覆盆子為薔薇科植物華東覆盆子的干燥果實。近年來,河南開封地區(qū)有些地方所用覆盆子與正品有異,經(jīng)鑒定為同科植物綿果懸鉤子(又稱毛柱懸鉤子或毛柱莓)的果實。藥材性狀比較1.覆盆子為多數(shù)小核果聚合而成。呈扁圓錐形,半球形或類球形。頂端鈍圓,基部中心凹入。高5~13mm,直徑5~12mm。表面黃綠色或淡棕色,密被灰白色或灰綠色短絨。
區(qū)別:
1、覆盆子苗比較高,有時候高過人頭,新鮮果子比較大,果子是空心的像是一堆圓果粒組成一個盆覆蓋在果蒂上。
2、懸鉤子苗比較矮,一般就比膝蓋高一點點,果實是實心的,果粒牢牢固定在果蒂上,果粒上的毛比較明顯。
3、懸鉤子一株苗長很少果實,運氣好的也就是幾根枝條上每片葉子下掛一個,成熟程度還不同,滋味比較濃厚,沒熟透的能酸死人,覆盆子的話,一株苗長密密麻麻很多果實,尤其在枝梢果子特別多,滋味一般般,如果所在的土質(zhì)不好的話還味同嚼蠟。果實大小不同,覆盆子是大拇指頭大小,懸鉤子小拇指頭大小。
4、懸鉤子長山上比較難遇到,覆盆子路邊也有。
功效:
覆盆子油屬于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前列腺分泌苛爾蒙懸鉤子又名三月泡、廣泛分布在我國除內(nèi)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各省、市、自治區(qū),在海拔300~1500 m的向陽山坡、溪邊、山谷、荒地和灌木叢中生長。山莓根、莖、葉、果實均可入藥,根性味微苦、辛、平,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淤、解毒斂瘡的功效,主治風濕腰痛、痢疾、遺精、毒蛇咬傷、閉經(jīng)痛經(jīng)、濕疹、小兒疳積等癥,是一種苗族藥的常用民間。
庫魯病這種疾病是非常少見的,能夠治療庫魯病的方法比較少,所以我們要做好對于庫魯病的預(yù)防工作才行,一般預(yù)防庫魯病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我們要做到控制庫魯病的傳染源,另外一種預(yù)防方法就是要切斷庫魯病的傳播途徑,如果真的不小心患上庫魯病,我們可以用食療偏方治療。
庫魯病是最早被研究的人類朊毒體病,曾經(jīng)僅見于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東部高地有食用已故親人臟器習俗的土著部落,自從這一習俗被廢止后已無新發(fā)病例。庫魯病潛伏期長,自4—30年不等,起病隱匿,前驅(qū)期患者僅感頭痛及關(guān)節(jié)疼痛,繼之出現(xiàn)共濟失調(diào)、震顫、不自主運動,后者包括舞蹈癥、肌陣攣等,在病程晚期出現(xiàn)進行性加重的癡呆,神經(jīng)異常。先后有震顫及共濟失調(diào)后有癡呆是本病的臨床特征?;颊叨嘣谄鸩?~6個月內(nèi)死亡。
庫魯病的偏方1
腌醬菜100g清炒食用。腌醬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具有促進胃腸道排空的作用,從而促進腸道癥狀的緩解,減少腸道毒素的吸收。
庫魯病的偏方2
韭黃50g與雞蛋同炒食用。韭黃屬于高纖維素的食物,燥性比較明顯,可緩解本病造成的腹瀉、嘔吐等寒涼性刺激性疾病的臨床癥狀。
庫魯病的偏方3
雞腿菇200g清炒食用。雞腿菇屬于高維生素B1的食物,具有很好的營養(yǎng)神經(jīng)的作用,可改善腸道神經(jīng)的功能,減少腸源性痙攣性疾病發(fā)生的可能。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庫魯病,我們知道庫魯病是少見的一種疾病,庫魯病因為非常少發(fā)現(xiàn)所以也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法,所以預(yù)防庫魯病變得尤為重要,上文也推出了幾種民間治療庫魯病有效的偏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