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罌粟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jī)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guān)注的話題,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如何避免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華罌粟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華罌粟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華罌粟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山罌粟、野罌粟、藏金蓮。
【來源】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裂葉野罌粟的果殼或全草。
【原形態(tài)】裂葉野罌粟 多年生草本。全株疏生微硬毛,具白色乳汁。根紡錘形。根莖粗壯,單個或多頭狀,麥稈質(zhì),為覆瓦狀、擴(kuò)大的葉鞘所包。葉多達(dá)10余片,均基生;有長柄;葉片卵形或卵狀三角形,長7-20cm,寬達(dá)13cm,羽狀全裂,全裂片3-4對,卵形,羽狀深裂或淺裂,有時基部小裂片又第三回分裂,小裂片長圓形、狹卵形或披針形,先端鈍或圓形;全緣;兩面疏生微硬毛。花單生于花季上,花葶1至10多個,高15-48cm,疏生緊貼的微硬毛;萼片長約1.5cm,外面被長柔毛,開花時脫落;花瓣4,2輪,外面2枚較大,倒卵形,長1.5-3cm,邊緣具不規(guī)則圓齒,橘黃色;雄蕊多數(shù),長1.2-1.6cm,花絲鉆形,花藥長圓形,長約2mm;子房倒卵形,長0.7-1.5cm,疏被微硬毛,柱頭4-6,成輻射狀花盤,邊緣為深缺刻狀圓齒,平扁。蒴果長圓形或倒卵狀球形,被微硬毛,長約0.7-1.5cm。種子小,具條紋,褐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800-2650m的山坡、溝邊草地或高山草甸。
【化學(xué)成份】裂葉野罌粟果實含野罌粟堿(nudicauline),黑水罌粟堿甲醚(amurensinine),斑點亞洲罌粟米定堿(re-framidine);野罌粟醇(nudicaulonol),罌粟堿(papaverine),可待因(cedeine)。全草還含黑水罌粟菲酮堿(amurine),黑水罌粟螺酚堿(amuroline)?;ê刑慵y天竺素-3-龍膽三糖甙(pelargoni-din-3-gentianoside)和野罌粟素(nudicaulin)。
【藥理作用】1.鎮(zhèn)咳,平喘作用 本品水煎劑及其總生物堿經(jīng)初步動物試驗有鎮(zhèn)咳作用。對離休豚鼠氣管有明顯的擴(kuò)張作用, 對豚鼠組胺噴霧試驗有平喘作用。
【性味】酸;微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斂肺止咳;澀腸止瀉;鎮(zhèn)痛。主久咳喘息;久瀉;久??;頭痛;胃痛;心腹疼痛;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研末,2-3g。
【注意】有痰熱實邪者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分析了華罌粟,知道華罌粟的作用和功效都是非常的廣泛,只要我們多掌握一些中藥的藥性,那么遇到疾病時我們才不會慌張。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薊罌粟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薊罌粟的用途越來越多,關(guān)于薊罌粟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xì)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英文名】Mexican pricklepoppy
【別名】老鼠竻
【來源】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薊罌粟的全草。
【原形態(tài)】薊罌粟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具苦汁液。莖具分枝,散生刺,被白粉?;~密聚;具長不足1cm的短柄;葉片橢圓形,長為5-20cm,寬2.5-7.5cm,上面綠色,沿脈的兩側(cè)灰白色,下面灰綠色,兩面沿脈散生刺,邊緣羽狀深裂,裂片具波狀齒,齒尖有刺;莖生葉互生,無柄或半抱莖。花密集排列成頂生花序;花梗極短;每花具2-3枚葉狀苞片,長l-3cm,寬1-1.5cm;萼片舟形,長1cm,先端具距,距尖有刺,外面散生少數(shù)刺,于開花時即脫落;花瓣6,寬倒卵形,長1.7-3cm,黃色或橙黃色;花絲長約7mm,花藥狹長圓形,長1.5-2mm,開裂后彎成半圓形至圓形;子房長圓形,高約0.7-1cm,被黃褐色伸展的刺,花柱極短,柱頭3-6裂,深紅色。蒴果卵圓形,長2.5-5cm,寬1.5-3cm,被稀疏黃褐色的刺,4-6瓣自先端開裂至全長1/4-l/3。種子球形,具明顯的網(wǎng)紋。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50-1200m的田壩中或江邊。
【化學(xué)成份】地上部分含別隱品堿(allocryptopine),原阿片堿(protopine),小檗堿(berberine),二氫血根堿(dihydrosan-guinarine),二氫白屈菜紅堿(dihydrochelerythrine),血根堿(san-guinarine),白屈菜紅堿(chelerythrine)等生物堿,開花期原阿片堿和別隱品堿含量最高,分別為0.09%和0.32%。
【性味】辛;苦;涼
【歸經(jīng)】脾、肺、膽三經(jīng)
【功能主治】發(fā)汗利水,清熱解毒,止痛止癢。。主感冒無汗,黃渲,淋病,水腫,眼瞼裂傷,疝痛,疥癲,梅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外用:適量,搗汁涂。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消腫利膽,祛痰,止瀉的功能。全草用于黃膽水腫,根用于慢性皮膚?。悍N子用于緩瀉藥,催吐、祛痰,并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摘錄】《中華本草》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它薊罌粟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很高的,能夠治療一些疾病,還可以作為食療的原料,的確是健康養(yǎng)生的好選擇。
養(yǎng)生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中藥中的方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療效非常好的方劑罌粟湯!
【處方】艾葉(去梗)、黑豆(炒.去皮)、陳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二兩;罌粟殼(去蒂.蜜炙)四兩。
【炮制】上件為粗散。
【功能主治】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diào),或飲食生冷,內(nèi)傷脾胃,或飲酒過度,臍腹?h,泄瀉腸鳴,下痢或赤或白,里急后重,日夜頻并,飲食減少,及腸胃受濕,膨脹虛鳴,下如豆汁,或下鮮血,并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小兒量歲數(shù),加減與之。
【注意】忌生冷、油膩,毒物。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對于罌粟湯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shù)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嚴(yán)格按照醫(yī)師的叮囑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野罌粟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野罌粟吧。
【別名】山大煙、山罌粟、毛罌粟、野大煙(《吉林中草藥》),山米殼(《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罌粟科植物 野罌粟 的 果實、果殼 或 帶花的全草 。夏、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全株有硬伏毛,折斷有白漿。基生葉叢生,長卵圓形,羽狀深裂,裂片再作不等淺裂;具長柄?;ㄇo直立,由基部生出,細(xì)瘦,遠(yuǎn)較葉為長;花單一,頂生;花瓣4,倒卵形,波狀,內(nèi)輪2個較小,橙黃色或黃色。蒴果矩圓形或倒卵狀球形,長約18毫米,頂部有蓋,常密生硬毛。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高燥地帶。分布東北、山西、寧夏、內(nèi)蒙古、新疆等地。
【性味】①《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酸微苦澀。"
【功能主治】①《青林中草藥》:"澀腸止痛,解毒。治腸炎,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寧夏中草藥手冊》
對于野罌粟的藥用價值大家應(yīng)該都了解了吧,在平時食用的時候也能夠更有針對性了,更合理的用藥才能夠更好的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
中藥薊罌粟根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薊罌粟根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來源】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薊罌粟ArgemonemexicanaL.的根。
【原形態(tài)】薊罌粟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具苦汁液。莖具分枝,散生刺,被白粉。基生葉密聚;具長不足1cm的短柄;葉片橢圓形,長為5-20cm,寬2.5-7.5cm,上面綠色,沿脈的兩側(cè)灰白色,下面灰綠色,兩面沿脈散生刺,邊緣羽狀深裂,裂片具波狀齒,齒尖有刺;莖生葉互生,無柄或半抱莖?;芗帕谐身斏ㄐ颍换üO短;每花具2-3枚葉狀苞片,長l-3cm,寬1-1.5cm;萼片舟形,長1cm,先端具距,距尖有刺,外面散生少數(shù)刺,于開花時即脫落;花瓣6,寬倒卵形,長1.7-3cm,黃色或橙黃色;花絲長約7mm,花藥狹長圓形,長1.5-2mm,開裂后彎成半圓形至圓形;子房長圓形,高約0.7-1cm,被黃褐色伸展的刺,花柱極短,柱頭3-6裂,深紅色。蒴果卵圓形,長2.5-5cm,寬1.5-3cm,被稀疏黃褐色的刺,4-6瓣自先端開裂至全長1/4-l/3。種子球形,具明顯的網(wǎng)紋?;ㄆ?-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50-1200m的田壩中或江邊。
【化學(xué)成份】根含別隱品堿(allocryptopine),原阿片堿(proiopine),小檗堿(berberine),血根堿(sanguinarine),去甲血根堿(norsanguinarine)及痕量黃連堿(coptisine),還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功能主治】利小便;殺蟲。主淋病;絳蟲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研末,0.5-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薊罌粟根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薊罌粟根,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
對于薊罌粟子,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沒有聽說過也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薊罌粟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罌粟科植物薊罌粟ArgemonemexicanaL.的種子。
【原形態(tài)】薊罌粟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具苦汁液。莖具分枝,散生刺,被白粉?;~密聚;具長不足1cm的短柄;葉片橢圓形,長為5-20cm,寬2.5-7.5cm,上面綠色,沿脈的兩側(cè)灰白色,下面灰綠色,兩面沿脈散生刺,邊緣羽狀深裂,裂片具波狀齒,齒尖有刺;莖生葉互生,無柄或半抱莖。花密集排列成頂生花序;花梗極短;每花具2-3枚葉狀苞片,長l-3cm,寬1-1.5cm;萼片舟形,長1cm,先端具距,距尖有刺,外面散生少數(shù)刺,于開花時即脫落;花瓣6,寬倒卵形,長1.7-3cm,黃色或橙黃色;花絲長約7mm,花藥狹長圓形,長1.5-2mm,開裂后彎成半圓形至圓形;子房長圓形,高約0.7-1cm,被黃褐色伸展的刺,花柱極短,柱頭3-6裂,深紅色。蒴果卵圓形,長2.5-5cm,寬1.5-3cm,被稀疏黃褐色的刺,4-6瓣自先端開裂至全長1/4-l/3。種子球形,具明顯的網(wǎng)紋?;ㄆ?-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50-1200m的田壩中或江邊。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薊罌粟素(argemexitin),5,7-二氫色酮-7-新橙皮糖甙(5,7-dihydrochromone-7-neohesperid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及圣草酚(eriodictyol)等黃酮類化合物。
【功能主治】緩瀉;催吐;解毒;止痛。主便秘;疝痛;牙痛;梅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4g。
【摘錄】《中華本草》
薊罌粟子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yīng)該在充分了解了薊罌粟子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
罌粟殼的簡介
罌粟殼,又名“御米殼”,俗稱“米殼”。為植物罌粟的干燥成熟果殼。秋季將已割取漿汁后的成熟果實摘下,破開,除去種子及枝梗,干燥。呈橢圓形或瓶狀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狀,直徑1.5~125px,長3~175px。外表面黃白色、淺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澤,有縱向或橫向的割痕。頂端有 6~14條放射狀排列呈圓盤狀的殘留柱頭;基部有短柄。體輕,質(zhì)脆。內(nèi)表面淡黃色,微有光澤。有縱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黃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點。氣微清香,味微苦。
罌粟殼的功效與作用
罌粟殼含嗎啡、可待因、蒂巴因、那可汀、罌粟堿及罌粟殼堿,生物堿等。其中嗎啡、可待因和罌粟堿這3種化合物在罌粟殼中含量較高,比較有代表性。下表中是這3種生物堿的基本信息。
罌粟殼斂肺止咳,澀腸,定痛。治久咳,久瀉,久痢,脫肛,便血,心腹筋骨諸痛,滑精,多尿,白帶。主治:久咳、久瀉、脫肛、便血、滑精。
1、罌粟殼含嗎啡、那可汀、可待因,故有鎮(zhèn)靜及鎮(zhèn)痛作用。
2、能降低咳嗽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故有鎮(zhèn)咳作用。
3、此外,罌粟殼還能抑制腸管蠕動而止泄瀉。
4、罌粟殼止痛功效亦很顯著,對胃脘疼痛,療效尤佳。
罌粟殼的市場信息
1、罌粟殼的價格
罌粟殼在一般中藥店零售2元10克,但不可以多吃的,會上癮。
和鴉片、海洛因相比,罌粟殼內(nèi)的“有毒物質(zhì)”雖然含量不大、純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樣包括嗎啡、可待因、那可汀、罌粟堿等 30 多種生物堿。對“癮君子”而言,食用罌粟殼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對絕大多數(shù)從未接觸過毒品,尤其是對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來說,“功力”卻不可小覷。
所以說,有時罌粟殼的價格并不是由市場決定的,作為香料,買賣罌粟殼的行為是明顯的違法行為。
2、罌粟殼的選購方法
好的罌粟殼果殼呈橢圓形或瓶裝卵形,有時破碎成片狀。外表面黃白色或淺棕色,有縱向或橫向的割痕,頂端有11~12條突起的殘留柱頭,放射狀排列,呈圓盤狀。莖部有短柄。果皮堅脆,木質(zhì)。破開后內(nèi)表面淺黃色,微有光澤,并有十幾條假隔膜,上有棕黑色小點,為種子脫落的殘痕,質(zhì)輕而脆。氣清香,味微苦。
3、罌粟殼的保存方法
罌粟殼應(yīng)置于陰涼通風(fēng)干燥的地方保存,注意防潮以免霉變。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jìn)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候,需要對藥物進(jìn)行認(rèn)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候,才會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欒華。
【來源】為無患子科植物 欒樹 的 花 。
【原形態(tài)】欒樹(《正字通》),又名:木欒(《夢溪筆談》),石欒樹、黑葉樹、木欄牙、山茶葉、軟棒。
【生境分布】多生于雜木林或灌木林中。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臺灣、四川、陜西、甘肅、山西等地。
【化學(xué)成份】果實含甾醇、皂甙、黃酮甙、花色甙、鞣質(zhì)和聚糖醛酸。皂甙中分出了欒樹皂甙A和B。干燥種子含水分9.4%,粗蛋白17.5%,卵磷脂磷酸0.045%,淀粉7.0%,灰分9.0%,脂類20.9%。種仁含油38%,皂化后分出甾醇和棕櫚酸。葉含沒食子酸甲酯,對多種細(xì)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性味】①《本經(jīng)》:"味苦,寒。"
【功能主治】①《本經(jīng)》:"主目痛淚出傷毗,消目腫。"
【注意】《本草經(jīng)集注》:"決明為使。"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欒華,我們知道欒華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華澤蘭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華澤蘭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華澤蘭的功效等。
【別名】廣東土牛膝[根名]、大澤蘭、多須公、六月雪[廣西、廣東]
【來源】為菊科澤蘭屬植物 華澤蘭 Eupatorium chinense L.,以 根 入藥。葉也供藥用。春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葉采后鮮用。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用于白喉,扁桃體炎,咽喉炎,感冒發(fā)熱,麻疹,肺炎,支氣管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癰癤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患處。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華澤蘭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可見華澤蘭其確實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華細(xì)辛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jìn)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英文名】Siebold Wildginger Herb
【別名】大藥、白細(xì)辛、馬蹄香
【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 華細(xì)辛 Asarum sieboldii Miq.的 全草 。夏季采挖全草,陰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至30cm。根莖較長,橫走,生有多數(shù)細(xì)長的根,節(jié)間短。葉1~2片,葉片腎狀心形,長7~14cm,寬6 ~11cm,頂端銳尖至長銳尖,基部深心形,邊緣粗糙刺毛,兩面疏生短柔毛;葉柄長10~15cm。花單生于葉腋?;ū煌操|(zhì)厚,筒部扁球球,頂端3裂,裂片平展;雄蕊12,花絲長于花藥;子房下位,花柱6。蒴果肉質(zhì),近球形。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谷、溪邊、山坡林下陰濕處。分布于陜西、山東、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
【化學(xué)成份】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甲基丁香酚、黃樟油腦、1-細(xì)辛素、1-芝麻素(I-sasemin)、優(yōu)香芹酮、龍腦、1,8-桉油精,a-和β-蒎烯、反式-細(xì)辛酮。
【功能主治】同細(xì)辛。
【摘錄】《*辭典》
通過以上介紹,讓我們能了解華細(xì)辛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我們能發(fā)揮華細(xì)辛的功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身體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自己保健身體的選擇。
華衛(wèi)矛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珍貴藥材,經(jīng)常吃華衛(wèi)矛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們應(yīng)該如何食用華衛(wèi)矛呢,食用華衛(wèi)矛對于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我們需要懂得一些華衛(wèi)矛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別名】杜仲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中華衛(wèi)矛的全株。
【原形態(tài)】中華衛(wèi)矛 灌木,植株高達(dá)3m。單葉,近對生;葉柄長5-8mm;葉片近革質(zhì),光亮,長圓狀倒卵形、倒卵形或近橢圓形。聚傘花序一至二回分歧,總花梗及分枝較細(xì)柔,近圓柱形;花淡綠色,直徑約8mm,4出數(shù),具肥厚花盤;雄蕊花絲短。蒴果倒卵狀球形,4淺裂,直徑約1cm,果梗較細(xì)。種子有紅色假種皮。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邊。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強(qiáng)壯筋骨。主風(fēng)濕腰腿痛;腎虛腰痛;跌打損傷;高血壓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或泡酒。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華衛(wèi)矛,我們知道華衛(wèi)矛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華衛(wèi)矛來為我們的健康護(hù)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