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肺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彪S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理肺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不知道大家對理肺散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理肺散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接骨丹、小接骨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 攀援耳草 的 全株 。全年可采。切碎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攀援狀草質藤本,長可達5~10米。主根發(fā)達。圓柱形,多彎曲。莖有槽及細條紋,無毛,節(jié)上有明顯的托葉鞘,多分枝;小枝棱形,老時呈圓柱形。單葉對生,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白綠色,全緣,兩面平滑無毛,側脈3~4對,不明顯,葉柄短。花小,白色,聚傘花序頂生,密集。果小,球形,徑約5毫米,黑色?;ㄆ谙募尽?/p>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山坡的灌木叢或疏林邊緣。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消炎,續(xù)骨。治肺炎,支氣竹炎,口腔炎,肺結核,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研末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
通過本篇文章對理肺散功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理肺散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diào)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ys630.COm精選閱讀
說到理中散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陌生,實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理中散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小常識。
【處方】青木香6分,桂心8分(炙),厚樸8分(炙),甘草8分(炙),白術8分,干姜10分(炮),附子6分(炮)。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霍亂及轉筋,吐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飲調(diào)下。如人行5-6里,不定,更服1錢匕,愈止。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蔥、豬肉、桃、李、雀肉。
【摘錄】《外臺》卷六引《必效方》
【別名】增損理中散
【處方】干姜1兩,人參1兩,白術1兩,甘草半兩,吳茱萸半兩,檳榔半兩,陳皮(湯浸,去瓤,焙干)1兩,厚樸1兩(去皮,姜炙),蓽茇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脾氣虛弱,胃中冷,食后咽酸嘔噦,胸脅脹滿,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增損理中散(《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摘錄】《傳家秘寶》
【處方】四圣湯加肉豆蔻、青皮、天臺烏藥。
【功能主治】脾胃久虛,不納食,頻吐,或瀉不止。
【摘錄】《活幼口議》卷二十
【處方】干姜2兩,食茱萸2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食后吐酸水,食羹粥酪劇。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溫酒下,每日3次,勿冷服之。常醋水愈。
【摘錄】《外臺》卷六引《必效方》
【處方】當歸2錢,黃連2錢,艾葉1錢半,地榆1錢半,甘草(炙)1錢半,龍骨1錢半,厚樸(姜炙)1錢半,黃芩1錢半,干姜1錢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后虛羸。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產(chǎn)寶諸方》
【處方】人參半兩,藿香半兩,白術3分,甘草1分(炙),干姜1分(炮),白茯苓1分,陳橘皮3分(去瓤)。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四時傷寒并時氣吐后。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生姜,和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
了解了這么多關于理中散的知識,大家應該大致都清楚了理中散的作用。中藥方劑對身體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驚喜。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理中人參散。
【處方】人參1兩(去蘆頭),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1兩,干姜3分(炮裂,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茯苓1兩,桂心3分,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虛勞羸瘦,四肢逆冷,或心腹虛滿,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1日3-4次。
【摘錄】《圣惠》卷三十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理中人參散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理勞神功散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對于理勞神功散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用它了。
【處方】秦艽1錢,續(xù)斷1錢,杜仲1錢,香附7分,當歸8分,骨碎補1錢,陳皮7分,甘草3分,五加皮8分,金毛脊8分,柴胡8分,葛根8分。
【功能主治】傷筋動骨,勞苦太過,損氣耗血,而邪有不能外出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
【各家論述】用力太過,則氣血不和而營衛(wèi)虛;勞傷筋骨,則正氣不充而邪易入。秦艽、續(xù)斷善理勞傷;柴胡、葛根托邪外出;當歸、杜仲養(yǎng)血舒筋,而宣通脈絡;陳皮、香附宣郁壅滯,而理氣寬中;骨碎補、金毛脊、五加皮活血榮筋.大能堅腎;生姜、甘草、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且能逐邪。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
最后提醒下理勞神功散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參蘇理肺糖漿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被許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服用參蘇理肺糖漿就成為了一門學問,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食用參蘇理肺糖漿。
【處方】浙貝母8公斤,桔梗4公斤,北沙參8公斤,桔紅16公斤,厚樸(鹽制)4公斤,前胡16公斤,黃芩8公斤,葛根8公斤,天花粉8公斤,生半夏16公斤,紫蘇葉16公斤,杏仁8公斤。
【制法】浙貝母、桔梗、北沙參、桔紅、前胡、厚樸、黃芩、葛根、天花粉、按浸漬法提出浸液。生半夏用水泡透心,加入生姜同煎。紫蘇葉提取揮發(fā)油,殘余藥渣略加濃縮。杏仁先加熱榨油,然后水解蒸餾,得杏仁水24升,將第三次滓液及第二次回收液放在容器中,加入杏仁水,再加沙參等浸液,最后兌入蘇葉油,再加入單糖漿攪拌均勻,靜置7天即得。
【功能主治】散風解熱,止咳化痰。主四時感冒,風寒咳嗽,頭痛無汗,鼻塞聲重,畏風惡寒,鼻流清涕,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2毫升(1-2湯匙)1日2次,蘇葉每公斤折合蘇葉油1.6毫升。
【摘錄】《天津市中成藥規(guī)范》(附本)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參蘇理肺糖漿的功效與作用了解了嗎?其實參蘇理肺糖漿還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發(fā)現(xiàn)哦。
參蘇理肺丸大家吃過嗎?參蘇理肺丸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用也非常廣泛,那么參蘇理肺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葛根80兩,前胡80兩,法半夏80兩,沙參80兩,茯苓80兩,木香14兩,蘇葉160兩,枳殼(炒)80兩,桔梗80兩,甘草40兩,橘皮80兩。
【制法】上為細末,過羅,用鮮姜16兩、紅棗16兩熬湯,泛為小丸。每16兩用滑石3兩3錢為衣,闖亮。
【功能主治】宣解肺熱,表散寒邪。主肺經(jīng)濕熱,感冒風寒,咳嗽痰盛,鼻塞聲重。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上面已經(jīng)詳細為大家推薦了參蘇理肺丸,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扶老理中散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理中湯
【處方】人參5兩,干姜6兩,白術5兩,麥門冬3兩(去心),附子3兩(炮),茯苓3兩,甘草5兩(炙)。
【制法】上為散。臨病煮取三合,白湯飲和方寸匕,一服不效又服。作丸長服亦得,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羸老冷氣惡心,食飲不化,腹虛滿,拘急短氣,及霍亂嘔逆,四肢厥冷,心煩氣悶流汗。
【用法用量】理中湯(《圣濟總錄》卷三十八)。本方方名,《醫(yī)心方》引作“扶老理中湯”。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桃、李、雀肉、大醋。
【摘錄】《外臺》卷六引《小品方》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扶老理中散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導讀:通宣理肺丸的功效與作用?通宣理肺丸是一種中成藥,那么通宣理肺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通宣理肺丸的功效與作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通宣理肺丸是一種感冒類非處方藥品,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主要成分為紫蘇葉、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黃、陳皮、半夏(制)、茯苓、枳殼(炒)、黃芩、甘草等。主要用于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發(fā)熱惡寒,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
藥名
通宣理肺丸是一種中成藥,藥性溫和,不涼不熱。
性狀
為黑棕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略苦。
組成
通宣理肺丸是將紫蘇葉、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黃、甘草、陳皮、半夏(制)、茯苓、枳殼(炒)、黃芩十一味中草藥,將杏仁另研成泥,串人上列蘇葉等粉內(nèi)和勻,共研為細粉,過羅,煉蜜為丸制成的。
炮制
上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5~45g加適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煉蜜13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效與作用
1、鎮(zhèn)咳、祛痰:通宣理肺丸對枸櫞酸所致的咳嗽,與生理鹽水相比較,具有明顯的鎮(zhèn)咳作用。因此可以說,通宣理肺丸有顯著的祛痰作用。
2、解熱、鎮(zhèn)痛、抗炎:通宣理肺丸對大腸桿菌內(nèi)毒素所致的發(fā)熱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在鎮(zhèn)痛、抗炎均表現(xiàn)出明顯的抗炎作用。
3、抗菌、抗病毒:通宣理肺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對京防A3流感病毒滴鼻感染所致的肺炎,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4、緩解肺及支氣管平滑肌痙攣:通宣理肺丸能明顯松弛氣管平滑??;對抗組胺所致的肺、支氣管痙攣。
用法用量
通宣理肺丸一般的規(guī)格為每10丸重0.5克。是口服藥物,患者服用一般為一次6克,一日2~3次。
藥性分析
方中麻黃、蘇葉宣肺達表;前胡、杏仁、陳皮、桔梗、半夏止咳化痰;茯苓清利生痰之源;枳殼寬胸下氣;黃芩防肺氣郁久化熱;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辛溫發(fā)散,宣肺止咳,兼以化痰之功。
副作用
目前尚未檢索到本品的不良反應。在服用本品期間,如果感到不適要盡快告訴醫(yī)師或藥師。情況緊急可先停止使用,必要時到醫(yī)院就診。
禁忌
孕婦禁用。
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性食物。
注意事項
1、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2、風熱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xiàn)為發(fā)熱明顯,微惡風,有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腫痛,咳吐黃痰。
3、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慎服。
4、有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應去醫(yī)院就診。
5、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兒童、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以上就是通宣理肺丸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