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毛莨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惫磐駚?,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茖W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西南毛莨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西南毛莨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英文名】Laef of Southwestern buttercup
【別名】西南毛莨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莨科植物西南毛莨的地上部分。
【原形態(tài)】西南毛茛,一年生草本,高10-30cm。采根細長,簇生。莖傾斜上升,近直立,節(jié)多數(shù),下部莖節(jié)上生根,被柔毛或無毛?;~與莖一葉相同;葉柄長1-4cm,無毛或被柔毛,基部鞘狀;葉片不裂,寬卵形或近菱形,長0.5-3cm,寬5-25mm,先端尖,基部楔形或截形,邊緣有3-9個淺齒或近全緣,無毛或被柔毛;莖上部葉較小,披針形,葉柄短或無柄?;ㄖ睆?-10mm,花梗與葉對生,長2-5cm,細而下彎,有柔毛;萼片5,卵圓形,長2-3mm,常無毛;花瓣5,長圓形,長4-5mm,這寬的2倍,有5-7脈,無端圓或微凹,基部有窄爪,長0.5-0.8mm,蜜槽點狀位于爪上端;雄蕊多婁,花藥長約0.6mm;花托有細柔毛;心皮多數(shù)。瘦果卵球形,長約1.5mm,寬約1.2mm,兩面較扁,有疣狀小突起,喙長約0.5mm。花果期4-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3200m的林緣濕地或水溝旁。
【性狀】性狀鑒別,全草長10-30cm,有時下部節(jié)上生根。基生葉及莖生葉寬卵形或近菱形,長0.5-3cm,邊緣具淺齒或近全緣,無毛或貼生柔毛,黃綠色;葉柄長1-4cm,基部鞘狀?;üEc葉對生;花直徑8-10mm,萼片卵圓形;花瓣5,長圓形。聚合果近球形,直徑3-4mm;瘦果卵球形,長約1.5mm,兩面較扁,有疣狀小突起。氣微,味苦辛。
【藥理作用】經動物試驗,本品有解除腸道平滑肌痙攣的作用。
【性味】味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利濕消腫;止痛殺蟲;截瘧。主瘧疾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患外或穴位。
【各家論述】《四川中草藥》:莖葉敷穴位可治瘧疾,敷臍眼可治腹疼,疝氣痛。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西南毛莨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求進行食用,一段時間后相信會有所改善,確實是一個不錯之選。
相關閱讀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西南金剛藤,下面我們就來對西南金剛藤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別名】金剛菜、菝葜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的根莖。
【原形態(tài)】西南菝 攀援灌木。具粗短的根莖。莖無刺。葉互生;葉柄長5-20mm,具鞘部分不及全長的1/3;有卷須,脫落點位于近頂端;葉片紙質或薄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條狀披針形至狹卵狀披針形,長7-15cm,寬1-5cm,先端長漸尖,基部淺心形至寬楔形,最外側葉脈幾與葉緣結合。傘形花序生于葉腋或苞片腋部,具數(shù)朵至10余朵花,總花梗纖細,比葉柄長許多倍;花序托稍膨大;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紫紅色或綠黃色;雄花內外輪花被片相似,長2.5-3mm,寬約1mm,雄蕊6,花藥長圓形或卵形,比花絲短;雌花略小于雄花,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頭3裂。漿果球形,直徑8-11mm,熟時藍黑色。花期5-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或灌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橫走,結節(jié)狀,有短莖基,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規(guī)則皺紋,栓皮脫落處呈深褐色,莖基的栓皮具橫裂紋。質硬,斷面深黃色。須根多已折斷,著生處呈圓錐狀隆起,基部直徑1-3mm,表面深褐色。質硬,斷面黃棕色。氣微,味微澀。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祛瘀;解毒散結。主風濕痹證;跌打腫痛;疔瘡瘰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介紹的關于西南金剛藤的知識,相信大家對于西南金剛藤的認識又會多一點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食用西南金剛藤對身體進行調理和改善。
我們知道中藥材分很多種,西南水芹也是其中的一種。要想西南水芹能正確科學的發(fā)揮作用需要掌握它的食用方法,因為不同的藥材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和功效的。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英文名】Herb of Southwestern Cress
【別名】臭蒿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西南水芹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0.8-1.5m。全株無毛。有短根莖,支根須狀。莖直立或葡萄,下部節(jié)上生根,上部叉式分枝,開展。葉柄長2-8cm;葉片輪廓三角形,二至四回羽狀分裂,末回裂片裂成短鈍的線形小裂片,長2-12mm,寬1-2mm。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無總苞;傘輻5-12,長1-3cm;小總苞片線形,少數(shù);小傘形花序有花13-30;萼齒細小、卵形;花瓣白色,倒卵形;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花柱基短圓錐形。雙懸果近圓球形,徑1.5-2mm,背棱和中棱明顯,側棱較膨大,棱槽顯著,分生果橫剖面半圓形,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陰濕地或溪旁。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多皺縮成團,全體無毛。莖細長圓柱形而彎曲,多分枝。完整葉為二至四回羽狀全裂,一回裂片有柄,卵狀三角形或長圓形,長1-2mm,寬1mm,條裂成短披針形小裂片,葉柄長2-6cm,有長鞘。質脆。氣特殘,味微辛。
【性味】味辛;微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疏風清熱;止痛;隆壓。主風熱感冒;咳嗽;麻疹;胃痛;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服,6-15g。
【各家論述】《湖北中藥志》:全草治胃氣痛,支氣管炎。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西南水芹以及西南水芹的特點,可以知道西南水芹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在很多疾病上面都起到了治療和輔助治療的效果。希望對大家的健康有所幫助。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西南文殊蘭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英文名】Broadleaf Crinum, bulb or leaf of Broadleaf Crinum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西南文殊蘭葉。
【原形態(tài)】西南文殊蘭 多年生粗壯草本。根莖鱗莖狀。葉帶形,長約70cm或更長,寬3.5-6cm或更寬。傘形花序有花數(shù)朵至10余朵;佛焰苞狀總苞片2枚,披針形,長約9cm;苞片多數(shù),狹條形;花梗很短;花被近漏斗狀的高腳碟狀,白色,有紅暈;花被筒長約9cm,常稍彎曲;花被裂片6;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約7.5cm,寬約1.5cm,先端短漸尖;雄蕊6,花絲比花被裂片短,花藥條形,長1.2-1.8cm。蒴果?;ㄆ?-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長于河床、沙地上、村邊溝旁或山中水邊,人工栽培亦廣。
【化學成份】葉含石蒜堿(lycorine),波葉尼潤堿(undulatine),車瑞靈(cherylline)。鱗莖與葉含石蒜堿,小星蒜堿(hippeastrine)。鱗莖含1-O-乙?;鈮A(1-O-acetyllycorine),3-O-乙酰基扁擔葉堿(3-O-acetylhamayne),車瑞靈,鮑威文殊蘭堿(powelline),扁擔葉堿(hamayne)文殊蘭堿(crinine),文殊蘭胺(crinamine)。開花時的鱗莖含草原文殊蘭胺(pratorimine),草原文殊蘭寧堿(pratorinine),草原文殊蘭星堿(pratosine),石蒜堿,安貝靈(ambelline),朱頂紅定堿(hippadine)。未發(fā)芽前鱗莖含具有免疫活性的11-O-乙?;藏愳`(11-O-acetylambelline),11-O-乙酰基-1β,2β-環(huán)氧安貝靈(11-O-acetyl-1β,2β-epoxyambelline),1β,2β-環(huán)氧安貝靈(1β,2β-epoxyambelline)。花梗流液中含2-表石蒜堿(2-epilycorine),2-表兩花全能花西定(2-epipancrassidine),西南文殊蘭索靈堿(latisoline)。又含具抗癌作用的生物堿:西南文殊蘭堿(crinafoline),西南文殊蘭醛堿(crinafolidine)。另含西南文殊蘭芬堿(latifine)。根莖含具有肥大細胞穩(wěn)定作用的水溶性葡聚糖A和磷脂酰石蒜堿(phosphatidyllycorine)。
【性味】辛;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絡止痛;清熱解毒。主跌打損傷;骨折;關節(jié)痛;牙痛;惡瘡腫毒;痔瘡;帶狀皰疹;牛皮癬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涂;或炒熱敷。內服:煎湯服,3-9g。
【注意】內服宜慎。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行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能。全株有毒,以鱗莖最毒,內服宜慎。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西南文殊蘭,原來西南文殊蘭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中藥擁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很早的時候中藥就已經出現(xiàn),而且中藥對疾病治療也有很令人滿意的效果,中藥的種類很多,那么你知道西南小陰地蕨這種藥材嗎?
【別名】西南陰地蕨
【來源】藥材基源:為陰地蕨科植物薄葉陰地蕨的全草或根莖。
【原形態(tài)】多年生蕨類植物,植株高約40cm。根莖粗短,直立或斜生,具肉質根,粗壯,不分枝??側~柄長10-12cm,粗大而多汁,無毛或稍有疏毛;營養(yǎng)葉柄長7-8cm;葉片草質,近五角形,長15-20cm,寬17-24cm,基部深心形,先端漸尖,三回羽狀分裂;羽片6-7對,互生,有柄,第1對羽片最大,三角形,長10-15cm,寬5-10cm,二回羽狀分裂;二回羽片4-5對,狹卵形至寬披針形,基部下側1片最大,長約8cm,寬約3cm,羽狀分裂;裂片卵形或寬卵形,邊緣具狹長的尖齒,第2對以上的羽片漸縮小,卵形至寬披針形;葉脈較明顯。孢子葉自總葉柄上長出,高出營養(yǎng)葉,葉柄長14-16cm。孢子囊穗長10-12cm,二至三回羽狀,散開呈圓錐狀;孢子囊球形,黃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600-3200m的溪邊林中。
【性味】甘;辛;微寒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解毒消腫。主肺熱咳嗽;痄腮;乳癰;跌打腫痛;蛇犬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西南小陰地蕨的藥用價值大家應該知道了,我們平時應該多關注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所準備,不至于驚慌失措。
毛莨作為常生活中的常見植物,雖說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可這種藥物,經過中醫(yī)的研究制作后,對消腫止痛有著很好功效,毛莨屬于一種中藥,主要是可以調節(jié)腸胃的,現(xiàn)在人經常不愛惜自己的腸胃,腸胃發(fā)炎,惡心,嘔吐,等一系列腸胃引起的癥狀讓人困擾,那么這時候毛莨的藥用價值廣泛,食用可對身體有幫助。
毛莨的醫(yī)用價值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切段,曬干用或鮮用。
化學成分
鮮根含原白頭翁素(protoanemonin,C5H4O2)0.12%,在干燥過程中,易發(fā)生分子重合反應而變成無刺激性的結晶性白頭翁素(anemonin,C10H8O4)。
藥理作用
1. 豚鼠離體支氣管灌流實驗證明:1%原白頭翁素能對抗0.01%組織胺的支氣管痙攣作用;先用1%原白頭翁素,在1~2小時內可完全防止致痙量組織胺對支氣管的痙攣作用;用組織胺引起豚鼠的支氣管痙攣窒息,然后噴霧吸入1%原白頭翁素可降低死亡率,并可使靜脈注射最小致死量組織胺的小鼠免于死亡。
2. 1%原白頭翁素可對抗組織胺對豚鼠離體回腸平滑肌的收縮作用,浴管換洗后仍可維持作用達1小時。
3. 本品及所含白頭翁素具刺激性,高濃度接觸過久,可使皮膚發(fā)泡,粘膜充血。
4. 抑菌試驗:對固紫染色陽性及陰性細菌、酵母菌、原蟲類均有相當強的抗菌作用。
性味功能
辛、微苦,溫。有毒。利濕,消腫,止痛,退翳,截瘧,殺蟲。
主治
胃痛(作品搗爛敷胃俞、腎俞等穴位,局部有灼熱感時棄去),黃疸(外敷手臂三角肌下),瘧疾(于發(fā)作前6小時敷大椎穴,局部有灼熱感時棄去,如發(fā)生水泡用消毒紗布覆蓋),淋巴結結核(敷局部)。
翼狀鐸肉、角膜云翳(敷手腕脈門處,左眼敷右,右眼敷左,雙眼敷雙手,至起水泡止,然后挑破水泡,外敷消炎藥膏防止感染),滅蛆,殺手了。
關于毛莨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呢?首先毛莨本身對消腫消炎,幫助消化有著很好功效,胃痛,胃炎等各種疾病有著不錯的幫助,這種藥物中含有細菌對殺菌消毒,降消殺蟲有著很好功效,常食用利于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