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社會的發(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冬瓜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中醫(yī)的很多東西都神秘莫測,讓人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冬瓜丸作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也是非常的神奇,不僅治愈療效好,而且應用廣泛,那么大家知道冬瓜丸的成分是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大冬瓜1枚(先于頭邊切1蓋子,取去中間瓤不用。以赤小豆水洗凈,傾滿冬瓜中,再用蓋子合了,用竹簽簽定,以麻綿系,紙筋、黃泥通身固濟,窨干。用糯谷破取糠片兩大籮,埋冬瓜在內,以火著糠內煨之,候火盡取出。去泥刮冬瓜令凈,薄切作片子,并豆1處焙干)。
【制法】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10種水氣,浮腫喘滿。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候。小便利為驗。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
冬瓜丸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Ys630.com相關知識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分支,是中醫(y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冬瓜飲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一起來了解了解。
【別名】冬瓜飲子、黃瓜湯
【處方】冬瓜1枚,黃連10兩(去須,別搗為細末)。
【制法】上藥先取冬瓜剖開去瓤凈,摻黃連末在瓜內,卻用瓜頂蓋,于熱灰中煨熟,去皮細切爛研,布絞取汁。
【功能主治】消渴,能食而飲水多,小便如脂麩片,日夜無度。
【用法用量】冬瓜飲子(《衛(wèi)生寶鑒》卷十二)、黃瓜湯(《普濟方》卷一七六引《十便良方》)。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八
【處方】冬瓜1枚(重3斤。去皮瓤,分作12片),麥門冬2兩(去心),黃連兩半(去須)。
【制法】上藥以麥冬、黃連粗搗篩,作12服。
【功能主治】消渴口干,日夜飲水無度,渾身壯熱。
【用法用量】每服水3盞,入冬瓜1斤(劈碎),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夜2。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八
【處方】大冬瓜1枚(割開頭,去子),黃連1斤(去須),炙甘草1兩(炙微赤,銼),童子小便1升,地黃汁5合,蜜5合。
【功能主治】消渴煩躁,飲水不止,或成骨蒸之狀。
【用法用量】上藥搗甘草、黃連,羅為末,都入冬瓜內,即以頭卻蓋之。又以黃土泥封裹,可厚1寸,候干,即以糠火燒之1日,待冷去泥,置于露下1宿,取瓜爛研,生布絞汁。每于食后以清粥飲調下1合。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見《普濟方》卷一七八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冬瓜飲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養(yǎng)。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水冬瓜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水冬瓜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蟆木、梨仔
【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雞仔木的全株。
【原形態(tài)】雞仔木,半常綠或落葉喬木,高6-14m。樹皮厚,灰黑色,粗糙,具縱橫短裂紋;小枝無毛。葉對生;葉柄長2-3cm;托葉2裂,裂片圓形,早落;葉片紙質,卵形或寬卵形,長9-15cm,寬4.5-9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到淺心形,上面無毛而有光澤,下面有白色短柔毛。頭狀花序球形,總狀花序式頂生,盛開時直徑2-2.3cm;總花梗長2.5-3cm,光滑;花5數(shù),被毛,長8-9mm,直徑約2mm,淡黃色。蒴果楔形,長4-5mm,直徑1.5mm,花期6-7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600m的山坡疏林中。
【化學成份】樹皮及木質部含β-谷甾醇(β-sitooierol),去甲丁香色原酮(noreugenin),東茛菪素(scopoletin)及東茛菪甙(scopolin);樹皮還含苯甲酸(benzoic acid)。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散瘀。主感冒發(fā)熱;肺熱咳嗽;胃腸炎;痢疾;風火牙痛;癰疽腫毒;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水冬瓜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水冬瓜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每年到了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補養(yǎng)身體的時候到了,多喝點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一起來看一下冬瓜羹的功效和作用吧。
【別名】冬瓜粥
【處方】冬瓜半斤(去皮),豉心2合(綿裹),蔥白半握。
【功能主治】老人消渴煩熱,心神狂亂,躁悶不安。
【用法用量】冬瓜粥(《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七)?!夺t(yī)學入門》本方用法:和米粉煮羹,入鹽味,空心食。
【摘錄】《養(yǎng)老奉親》
【處方】冬瓜1斤,蔥白1握(去須細,切),冬麻子半升。
【功能主治】熱淋,小便磣痛,腹內氣壅。
【用法用量】搗麻子,以水2大盞,絞取汁,煮冬瓜、蔥白作羹??崭故持?。
【摘錄】《圣惠》卷九十六
冬瓜羹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冬瓜羹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毛冬瓜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常要用到毛冬瓜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毛冬瓜的幾個方面。
【別名】毛花羊桃、白毛桃、白羊桃、白藤梨、山蒲桃、毛卵、毛狗卵、白毛卵、生毛藤梨
【來源】獼猴桃科獼猴桃屬植物 毛花楊桃 Actinidia eriantha Benth.[A. davidii Franch.],以 根、根皮 及 葉 入藥。根全年可采,曬干;夏秋采葉,鮮用或曬干。
【性味】微辛,涼。
【功能主治】抗癌,消腫解毒。
【用法用量】根1~2兩;根皮、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以上就是對毛冬瓜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毛冬瓜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導讀:中藥冬瓜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冬瓜的功效與作用、冬瓜圖片、冬瓜的藥用價值、冬瓜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冬瓜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冬瓜簡介冬瓜圖片冬瓜的功效與作用冬瓜的藥用價值冬瓜的用法與用量冬瓜的副作用冬瓜醫(yī)書記載冬瓜的營養(yǎng)價值冬瓜的食用方法冬瓜簡介
冬瓜,為葫蘆科植物冬瓜的果實。又稱白瓜、白冬瓜、濮瓜、東瓜、枕冬。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采取。除去皮,或同時去瓜瓤、種子,洗凈鮮用。
選購冬瓜時,應選擇皮色青綠、帶白霜、形狀端正、表皮無斑點或外傷、且皮不軟、不腐爛,挑選時可以用指甲掐一下,表皮硬、肉質緊密,種子已經成熟的黃褐色的冬瓜,口感較好。
冬瓜圖片
冬瓜的功效與作用
1、減肥降脂
冬瓜中膳食纖維含量高達0.7%具有改善血糖水平、降低體內膽固醇、降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等作用。冬瓜中含有丙醇二酸,控制體內糖類轉化為脂肪,防止脂肪堆積,防止高血壓,減肥有良好的功效。
2、護腎
調節(jié)免疫功能,改善臨床癥狀,具有保護腎功能的作用。民間有利用冬瓜皮、蠶豆和水熬煎,去渣飲水,可治腎病水腫和心臟病水腫之功效。冬瓜鯉魚煮湯可治療慢性腎炎。
3、清熱化痰
有清熱化痰,消腫利濕的作用。
4、防癌抗癌
防治癌癥的維生素B1和抗癌功能的硒在冬瓜中含量相當豐富。另外冬瓜中的粗纖維還能刺激胃腸道蠕動,使腸道堆積的致癌物質盡快排出體外。
5、潤膚美容
冬瓜籽可以抑制體內黑色素的沉積,具有良好的潤膚美容功效。
冬瓜的藥用價值
冬瓜全身都可入藥:冬瓜皮利水消腫、清熱解暑,還可用于催乳;冬瓜子功效為清肺化痰、利濕排膿,應用于肺熱咳嗽、帶下白濁等;冬瓜肉有利水、清熱、消痰、解毒的功效,可治水腫、咳喘、暑熱、消渴、瀉痢、痔漏等,還可解酒毒、魚毒等。
1、治水氣浮腫喘滿:大冬瓜一枚,先于頭邊切一蓋子,取出中間瓤不用,赤小豆(水淘凈),填滿冬瓜中,再用蓋子合了,用竹簽簽定,以麻線系,紙筋黃泥通身固濟,窨干,用糯谷破取糠片兩大籮,埋冬瓜在內,以火著糠內煨之,侯火盡取出,去泥,刮冬瓜令凈,薄切作片子,并豆一處焙干。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不拘時候,小溲利為驗,(《楊氏家藏方》冬瓜丸)
2、治消渴:冬瓜一枚,削去皮,埋在濕地中,一月將出,破開,取清汁飲之。(《圣濟總錄》)
3、治小兒渴利:單搗冬瓜汁飲之。(《千金方》)
4、治傷寒后痢,日久津液枯竭,四肢浮腫,口干:冬瓜一枚,黃土泥厚裹五寸,煨令爛熟,去土絞汁服之。(《古今錄驗方》)
5、治痔疼痛:冬瓜湯洗。(《經驗方》)
6、治夏月生痱子:冬瓜切片,搗爛涂之。(《千金方》)
7、治馬汗入瘡:干冬瓜燒研,洗凈敷之。(《綱目》) 8、治食魚中毒:飲冬瓜汁。(《小品方》)
冬瓜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0-120g;或煨;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冬瓜的副作用
冬瓜性寒涼,脾胃虛寒易泄瀉者慎用;久病與陽虛肢冷者忌食。
冬瓜醫(yī)書記載
1、《別錄》: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
2、陶弘景:解毒,消渴,止煩悶,直搗絞汁服之。
3、孟詵:益氣耐老,除胸心滿,去頭面熱。
4、《日華子本草》:除煩。治胸膈熱,消熱毒癰腫;切摩痱子。
5、《本草圖經》:主三消渴疾,解積熱,利大、小腸。
6、《本草衍義》:患發(fā)背及一切癰疽,削一大塊置瘡上,熱則易之,分散熱毒氣。
7、《日用本草》:瘥五淋。
8、《滇南本草》:治痰吼,氣喘,姜湯下。又解遠方瘴氣,又治小兒驚風。潤肺消熱痰,止咳嗽,利小便。
9、《本草再新》:清心火,瀉脾火,利濕去風,消腫止渴,解暑化熱。
10、《隨息居飲食譜》:清熱,養(yǎng)胃生津,滌穢治煩,消癰行水,治脹滿,瀉痢霍亂,解魚、酒等毒。亦治水腫,消暑濕。
冬瓜的營養(yǎng)價值
1、含蛋白、糖類、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粗纖維和鈣、磷、鐵,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低。
2、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
3、冬瓜汁及冬瓜提取物能增加動物排尿量,減輕由升汞引起的腎病病變程度,并具有顯著減少血清肌醉含量的作用。病理組織學顯示,冬瓜總氨酸(大劑量)、冬瓜葫蘆素對升汞引起的腎損傷均有較明顯的保護和阻斷作用。
4、冬瓜種子很有脂肪油腺嘌呤蛋白質糖類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以及葫蘆巴堿等成分。
冬瓜的食用方法
1、瓜性涼,不宜生食。
2、瓜是一種解熱利尿比較理想的日常食物,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
3、瓜與肉煮湯時,冬瓜必須后放,然后用小火慢燉,這樣防止冬瓜過熟過爛。
以上就是一些冬瓜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中藥的種類有很多,我們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先對藥物進行了解,那么對于毛冬瓜葉這種藥材你了解嗎?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別名】毛花楊桃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獼猴桃科植物毛花獼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的葉。
【原形態(tài)】毛花獼猴桃 落葉藤本,幼枝、葉柄、花序和萼片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直展的絨毛或交織壓緊的綿毛;皮孔大小不等;髓白色,片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100m的山地草叢及疏灌木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完整葉卵形或闊卵形,長8-16cm,寬6-11cm;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具硬尖小齒;上面枯綠色,有毛或已禿凈,僅中脈及側脈上有少數(shù)糙毛;下面淡枯綠色,密被乳白色及淡污黃色星狀絨毛;側脈7-8(-10)對,橫脈發(fā)達,明顯,厚紙質。葉柄短粗,長1.5-3cm,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直展的絨毛或交織壓緊的綿毛。氣微,味微辛、澀。
【性味】微苦;辛;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祛瘀止痛;止血斂瘡。主癰疽腫毒;乳癰;跌打損傷;骨折;刀傷;凍瘡潰破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毛冬瓜葉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該在充分了解了毛冬瓜葉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水冬瓜葉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水冬瓜葉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英文名】Toricellia angulata Oliv.
【別名】接骨丹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角葉鞘柄木的葉。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8m。樹皮灰色;老枝黃灰色,有長橢圓形皮孔及半環(huán)形的葉良,賄部寬,白色。葉互生;葉柄長2.5-8cm,基部擴大成鞘包于枝上;葉片膜質或紙質,闊卵形或近于圓形,長6-15cm,寬5.5-15.5cm,有裂片5-7,近基部的裂片較小,掌狀葉脈5-7條,達于葉緣,在兩面均凸起??偁顖A錐花序頂生,不垂,雄花序長5-30cm,密被短柔毛;雄花的花萼管倒圓錐形,裂片5,齒狀;花瓣5,長圓披針形,長1.8mm,先端鉤狀內彎;雄蕊5,與花瓣互生,花絲短,無毛,花藥長圓形,2室;花盤墊狀,圓形,中間有3枚退化花柱;花梗纖細,長2mm,被疏生短柔毛,近基部有2枚長披針形的小苞片,長約0.3-1.mm;雌花序較長,常達35cm,但花較稀疏;花萼管狀鐘形,無毛,裂片5,披針形,不整齊,長約0.8-1.2mm,先端有疏生纖毛;無花瓣及雄蕊;子房倒卵形,3室,與花萼管合生,無毛,長1.2mm,柱頭微曲,下延;花梗細圓柱形,有小苞片3,大小不整齊,長約1-2.5mm。果實核果狀,卵形,直徑4mm,花柱宿存?;ㄆ?月,果期6月。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主咽喉腫痛;肺熱咳喘;熱淋;泄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吹喉。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水冬瓜葉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說明,像水冬瓜葉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水冬瓜葉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冬瓜湯。
【處方】冬瓜(去皮)。
【功能主治】霍亂大渴
【用法用量】水煮清湯,候涼任意飲之
【各家論述】冬瓜甘淡微涼,極清暑濕,無論病前病后,用以代飲,妙不可言,即溫熱病用之亦良。
【摘錄】《壽世新編》
【處方】冬瓜8合,栝樓12分,茯苓8分,知母8分,麥門冬5分,粟米2合半。
【功能主治】渴利不住。
【用法用量】水5升,煮1升4合,新布絞,量與。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八引《嬰孺方》
【處方】冬瓜1個(煎水10碗),白術3兩,車前子5錢,肉桂2錢。
【功能主治】膨脹。
【用法用量】上藥用冬瓜水煎湯2碗,先用1碗,少傾又1碗。其水從大便而出。
【摘錄】《辨證錄》卷五
【處方】常山(細銼)1兩,甘草(炙,銼)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溫瘧,寒少熱多。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用冬瓜汁1盞,煎7分,放溫,末發(fā)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冬瓜湯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冬瓜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種蔬菜,這樣的蔬菜在制作上也是比較簡單,而且冬瓜制作成冬瓜湯,它的營養(yǎng)價值都是很高,對補充身體各方面營養(yǎng)元素,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所以這樣的食物都是不錯之選,那冬瓜子也是冬瓜里常見到的,但很少人有吃冬瓜子,那冬瓜子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冬瓜子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所以在選擇它的時候,也是要對它進行了解,同時對在扔掉它的時候,也是要知道,它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幫助呢,也是要進行了解。
冬瓜子的功效與作用:
冬瓜子種子含皂甙0.68%、脂肪、尿素、瓜氨酸等。同屬植物Benincasa ccrifera種子的脂肪油中含亞油酸62.3%,油酸21.9%,飽和脂肪酸15.6%,種子中并分離出少量腺嘌呤,胡蘆巴堿等。
冬瓜子性涼,味甘。具有清肺化痰,消痛排膿,利濕的功效,中醫(yī)臨床用來治療痰熱咳嗽,肺癰,腸癰,白濁,帶下,水腫,腳氣等癥。
冬瓜子有很好的保健、抗衰老的作用。
冬瓜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脲酶,皂苷B族維生素等。冬瓜子所含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也是亞油酸,它可以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酸脂,有助于防治冠心病;
冬瓜子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使容顏紅潤光澤,并使肌膚細嫩光滑,頭發(fā)烏黑光澤;另外冬瓜子還可以促進人體的免疫功能。
干燥種子呈扁平的長卵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厘米左右,寬約6毫米。外皮黃白色,有時有裂紋,一端純圓,另一端尖,尖端有2個小突起,其一較小者為種臍;另一突起較大,上有一明顯的珠孔。邊緣光滑(單邊冬瓜子)或兩面邊緣均有一環(huán)形的邊(雙邊冬瓜子)。剝去種皮后,可見乳白色的種仁,有油性。氣微,味微甜。以白色、粒飽滿、無雜質者為佳。
全國大部地區(qū)均產。以四川、浙江、江蘇、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產量較大。
通過以上介紹,對冬瓜子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那選擇它對人體健康也是有著很大幫助,但是對它的使用方式具體怎么用呢,都是可以把它曬干,然后炒成干果,這樣直接吃,對補充人體各方面營養(yǎng)元素,都是有著很好效果。
冬瓜皮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藥用價值也很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中藥冬瓜皮的功效與作用。
【英文名】EXOCARpIUM BENINCASAE
【別名】白瓜皮、白東瓜皮
【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 冬瓜 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的干燥 外層果皮 。食用冬瓜時,洗凈,削取外層果皮,曬干。
【性狀】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碎片,常向內卷曲,大小不一。外表面灰綠色或黃白色,被有白霜,有的較光滑不被白霜;內表面較粗糙,有的可見筋脈狀維管束。體輕,質脆。無臭,味淡。
【鑒別】本品粉末淡棕黃色至黃綠色。果皮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氣孔不定式,副衛(wèi)細胞5~7個。石細胞大多成群,呈類圓形或多角形,直徑10~56μm,紋孔及孔溝明顯。螺紋導管多見,直徑16~54μm。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切塊或寬絲,曬干。
【性味】甘,涼。
【歸經】歸脾、小腸經。
【功能主治】利尿消腫。用于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暑熱口渴,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9~30g。
【貯藏】置干燥處。
【備注】(1)常配合茯苓皮、澤瀉、豬苓等藥同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開寶本草》
上面對冬瓜皮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冬瓜皮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冬瓜皮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
毛冬瓜根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毛冬瓜根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毛花楊桃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獼猴桃科植物毛花獼猴桃的根及根皮。
【原形態(tài)】毛花獼猴桃 落葉藤本,幼枝、葉柄、花序和萼片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直展的絨毛或交織壓緊的綿毛;皮孔大小不等;髓白色,片狀。單葉互生;葉柄粗短,長1.5-3cm;時片厚紙質,卵形至闊卵形,長8-16cm,寬6-11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具硬尖小齒,上面幼時散生糙伏毛,后僅中脈和側脈上有少數(shù)糙毛,下面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星狀絨毛。聚傘花序,具1-3花;花單性,雌雄異株或單性花與兩性花共存;萼片2-3,淡綠色;花瓣5,淡紅色,頂端和邊緣橙黃色;雄蕊多數(shù),花絲淺紅色;子房球形,密被白色絨毛,花柱絲狀,多數(shù)。漿果柱狀卵球形,長3.5-4.5m,直徑2.5-3m,密被乳白色不脫落的絨毛,宿存萼片反折,果梗長達15mm?;ㄆ?-6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100m的山地草叢及疏灌木林中。
【化學成份】根含胡蘿卜甙(dauasierol),熊果酸(ursolicacid),β-谷舀醇(β-sitcoterol),毛花獼猴桃酸(eriantic acid)A、B。
【性味】淡;微辛;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清熱利濕。主熱毒癰腫;乳癰;肺熱失音;濕熱痢疾;淋濁;帶下;風濕痹痛;胃癌;食管癌;乳癌;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毛冬瓜根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毛冬瓜根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水冬瓜花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水冬瓜花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英文名】Toricellia angulata Oliv.
【別名】接骨丹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茱萸科植物角葉鞘柄木的花。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8m。樹皮灰色;老枝黃灰色,有長橢圓形皮孔及半環(huán)形的葉良,賄部寬,白色。葉互生;葉柄長2.5-8cm,基部擴大成鞘包于枝上;葉片膜質或紙質,闊卵形或近于圓形,長6-15cm,寬5.5-15.5cm,有裂片5-7,近基部的裂片較小,掌狀葉脈5-7條,達于葉緣,在兩面均凸起??偁顖A錐花序頂生,不垂,雄花序長5-30cm,密被短柔毛;雄花的花萼管倒圓錐形,裂片5,齒狀;花瓣5,長圓披針形,長1.8mm,先端鉤狀內彎;雄蕊5,與花瓣互生,花絲短,無毛,花藥長圓形,2室;花盤墊狀,圓形,中間有3枚退化花柱;花梗纖細,長2mm,被疏生短柔毛,近基部有2枚長披針形的小苞片,長約0.3-1.mm;雌花序較長,常達35cm,但花較稀疏;花萼管狀鐘形,無毛,裂片5,披針形,不整齊,長約0.8-1.2mm,先端有疏生纖毛;無花瓣及雄蕊;子房倒卵形,3室,與花萼管合生,無毛,長1.2mm,柱頭微曲,下延;花梗細圓柱形,有小苞片3,大小不整齊,長約1-2.5mm。果實核果狀,卵形,直徑4mm,花柱宿存?;ㄆ?月,果期6月。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破血通經;止咳平喘。主瘀血經閉;久咳;哮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總得來說水冬瓜花的作用是相當大的,也正是因為水冬瓜花具有比較好的養(yǎng)生功效,因此日常生活中應用到水冬瓜花養(yǎng)生的地方可以說也是相當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