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效使君檳榔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您對(duì)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效使君檳榔丸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duì)于吃藥的時(shí)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xiàng)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大效使君檳榔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肉豆蔻2個(gè)(炮),檳榔1個(gè)(生),宣黃連1錢,胡黃連1錢,陳皮1錢,青皮1錢,川楝子肉1錢(炒),蕪荑1錢(炒,去皮),神曲1錢,麥芽1錢(并炒),木香1錢,夜明砂1錢(炒,去土),蘆薈1錢,川芎1錢,麝1字。
【制法】上為末,獖豬膽汁、薄荷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嬰孩小兒食肉太早,傷及脾胃,水谷不分,積滯不化,疾作疳氣等候。
【用法用量】本方名大效使君檳榔丸,但方中無使君子,疑脫。《準(zhǔn)繩·幼科》引作“使君檳榔丸”。
【摘錄】《活幼口議》卷十七
通過文章我們對(duì)大效使君檳榔丸有了個(gè)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對(duì)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大效使君檳榔丸時(shí)一定要經(jīng)過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無論它有無副作用我們都不應(yīng)該胡亂服用。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大檳榔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duì)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yīng)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對(duì)于大檳榔丸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yīng)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yùn)用它了。
【別名】檳榔丸
【處方】檳榔3兩,桂心3兩,附子2兩(炮),栝樓3兩,杏仁3兩(熬),干姜2兩,甘草(炙)2兩,麻黃3兩(去節(jié)),黃耆3兩,茯苓3兩,厚樸2兩(炙),葶藶3兩(熬),椒目3兩,吳茱萸5合,白術(shù)3兩,防己2兩。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小水腫;虛腫;大病客腫作喘病。
【用法用量】檳榔丸(《千金翼》卷十九)。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桃李、雀肉、大醋。
【摘錄】《外臺(tái)》卷二十引《范汪方》
以上就是大檳榔丸的一個(gè)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duì)于這一個(gè)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yùn)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幫助自己達(dá)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對(duì)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huì)健康,而且氣色也會(huì)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dòng),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duì)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大效雙丸,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甘遂半兩(煨令微黃),巴豆霜半兩,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牡蠣1分(燒為粉),蕤仁1分(湯浸,去皮,研入),真珠末1分。
【制法】上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小兒百病,身熱頭痛,飲食不消,心腹脹滿;或心腹(疒丂)痛,大小便不利;或重下數(shù)起;或別無異疾,惟飲食過度,不知自止,哺乳失覆;或驚寒熱;或蒸候,哺食減少,氣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內(nèi)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半歲兒以溫水服1雙,如荏子大;1歲服1雙,如半麻子大;2歲、3歲服1雙,如麻子大,常以雞鳴時(shí)服。至日出當(dāng)下;如不下者,以熱粥飲投之,即下。
【摘錄】《圣惠》卷八十八
以上就是本文對(duì)大效雙丸的一些介紹,其實(shí)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yàn)?,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lǐng)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dú)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fēng)格。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大效牛膝丸是什么嗎?關(guān)于大效牛膝丸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牛膝1斤,天麻1斤,宣木瓜1斤,肉蓯蓉1斤(銼,用好酒5升,浸1伏時(shí),于銀石器中文武火煮,酒干為度,焙干),沒藥4兩(別研),川烏4兩(生,去皮臍尖),虎骨半斤(酥炙黃),黑豆3升(同烏頭煮兩時(shí)辰,取出切開,用鹽2兩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干濕風(fēng)毒腳氣,遠(yuǎn)年近日,發(fā)動(dòng)無時(shí),不能移步,浮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時(shí)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四二
通過以上介紹,對(duì)大效牛膝丸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對(duì)大效牛膝丸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jìn)行,不過在吃的時(shí)候,需要適量的進(jìn)行,這樣才不會(huì)對(duì)身體造成不適。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dú)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yīng)該都看過關(guān)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大效紫菀丸的作用。
【處方】紫菀2兩,人參2兩,巴豆(醋煮,去心膜,研)1兩,肉蓯蓉1兩,吳茱萸1兩,菖蒲1兩,干姜1兩,白檳榔1兩,當(dāng)歸1兩,防風(fēng)1兩,茯神1兩,桔梗1兩,車前子1兩,川椒1兩,烏頭(炮,去皮臍)1兩,豬牙皂角(去皮子,涂酥炙)1兩,白術(shù)1兩1分,漢防己1兩1分,柴胡1兩1分,羌活1兩1分,麥門冬1兩1分,甘草1兩1分,黃連1兩半,厚樸1兩半,干地黃1兩半,茯苓1兩半,大黃1兩半,肉豆蔻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聚癖塊,大如拳掌,亦如杯碗;及黃疸病,朝起嘔吐,上攻心膈,兩肋分痛脹,徹連甲脊,痛無休息,時(shí)常繞臍;九種心痛,五淋、五痔;胃口閉塞,吐逆,飲食積年不消;婦人斷續(xù)多年;諸風(fēng),身體頑麻,不知癢痛,半面浮疼,眼目冷淚,遍身如錐刀所刺,眉毛墜落,面上生瘡,游如蟲行,莫知所有,或手足煩熱,或夜臥不安;小兒72種風(fēng),及25種驚癇;夜夢(mèng)鬼交,四肢無力沉重,飲食無味,昏昏似醉,只欲求死,真如鬼魅,終日憂煩不樂,悲啼歌哭;月候不調(diào),或多或少,時(shí)似有孕,連年羸瘦,在床漸困。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茶、酒或熟水送下。當(dāng)宣3-5行,不定,以溫粥止之。
【臨床應(yīng)用】心痛:主簿陳勝妻,久患心痛,羸瘦在床,氣急心懸,飲食不下。日服五丸,十日取下青蟲六十四個(gè),大如箸頭,又出膿水三升,自后漸安。
【摘錄】《雞峰》卷二十五
上文主要介紹了大效紫菀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cè)谌粘I钪锌梢愿鶕?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大效拱辰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duì)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琥珀2錢,當(dāng)歸(酒浸)1兩,沉香1兩,木香1兩,官桂(各不見火)1兩,人參1兩,蓯蓉(酒浸)1兩,黃耆1兩,川烏1只(炮,去皮臍),鹿茸(酥炙)1兩,乳香1兩,沒藥1兩,酸棗仁半兩,鹿角霜半兩,干姜半兩,延胡索半兩,柏子仁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久服延年,精神充實(shí),多子嗣。主婦人血海虛冷,白帶時(shí)下,臍腹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溫酒化下。
【摘錄】《袖珍》卷四
像大效拱辰丸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的療效驗(yàn)證其可行性后才會(huì)運(yùn)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shí)就診。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齡,新陳代謝減慢,免疫機(jī)能下降,無一不提醒著我們應(yīng)該好好調(diào)理身體了,中藥方劑就可以循序漸進(jìn)的改善體質(zhì),增強(qiáng)免疫力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大效厚樸煎丸這款方劑。
【處方】厚樸1斤(去皮,用生姜半斤和皮,切作片子,水7升同樸煮,水盡為度,不用生姜,樸焙干),干姜4兩(銼作骰子大,用甘草2兩,半寸截,水7升,同煮水盡,不用甘草,干姜焙干),茴香4兩(舶上者佳,微炒),川附子2兩(炮,去皮臍)。
【制法】上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補(bǔ)脾胃虛損,溫中降氣,化痰進(jìn)食。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至50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二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大效厚樸煎丸這種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知識(shí),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大效厚樸煎丸有著很多對(duì)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大效厚樸煎丸來治療一些疾病。
大效妙應(yīng)丸,大家應(yīng)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jià)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duì)大效妙應(yīng)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大效妙應(yīng)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jià)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附子1只(6錢重,炮,去皮臍),木香(不見火)3分,丁香(不見火)3分,蓽茇3分,蓽澄茄3分,胡椒3分,硇砂2分(別研)。
【制法】上為細(xì)末,與硇砂和調(diào),湯浸炊餅心,搦去水,成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寬中快膈。主久積沉滯,結(jié)癖氣塊,時(shí)發(fā)(疒交)痛,心脾疼痛,下痢無度,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用生姜1塊如大拇指大,劈開中心,去少姜肉,入藥在內(nèi),連紙包裹數(shù)重,浸濕,煨令香熟,取出去紙、和藥細(xì)嚼,百沸湯少許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五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duì)其有所了解。
俗話說,物質(zhì)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cè)诂F(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duì)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檳榔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檳榔30克 羌活30克 郁李仁60克(湯浸,去皮、尖,微炒)木香30克 川大黃30克(銼,微炒)牽牛子120克(搗羅取末30”60克)青橘皮30克(湯浸,去白、瓤,焙)麻仁60克(銼,研如膏)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搗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大腸實(shí)熱,秘澀不通,心煩悶亂。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時(shí)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
【處方】檳榔(炮,銼)30克 大黃(銼,炒)60克 木香15克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0克 牽牛子60克(其中30克生搗為末,30克炒令熟,別搗為末)
【制法】上五味,除牽牛子外,搗羅為宋,再入牽牛子末和勻,加煉蜜杵搗勻熟,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大腸受熱,秘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shí)用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
【處方】黑牽牛90克(炒)青木香 青皮 防風(fēng) 檳榔各30克
【制法】上藥研末,面糊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兒遍身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桑白皮湯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八六
【處方】檳榔(煨,銼)3兩,木香1兩半,郁李仁(去皮,研細(xì))1兩半,柴胡(去苗)1兩半,大黃(銼)1兩半,枳殼(麩炒,去瓤)1兩,桂(去粗皮)1兩,訶黎勒(煨,去核)1兩,干姜(炮)半兩,草豆蔻(去皮)5枚。
【制法】上為末,入郁李仁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癥氣。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溫酒送下,日晚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二
【處方】檳榔1兩,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桔梗3分(去蘆頭),人參3分(去蘆頭),白術(shù)半兩,桂心半兩,柴胡2兩(去苗),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芎?半兩,草豆蔻1兩(去皮)。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氣發(fā),即兩脅急滿,四肢煩悶,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九
【處方】桂心、干姜、茯苓、檳榔、甘草、人參、細(xì)辛、訶子皮、白芍藥、枳殼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憂膈、食膈、冷膈、氣膈、熱膈?;蛩蘧撇幌?yàn)榛魜y,或心痛醋心,腹脅氣脹,不食,或飲食傷飽。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溫酒送下心,嚼破服亦可。
【摘錄】《雞峰》卷二十
【處方】麻逸檳榔、大腹子、紅丹(香匙煅)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3歲以下如小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盤腸氣(疒釣)。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蘿卜煎湯送下3日,燈心湯送下3日,霹靂湯送下3日(湯用姜錢10片,水1盞,燒秤錘浸水,候沸止去錘,將此下藥,號(hào)稱霹靂湯)。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六一
【別名】丁香半夏丸
【處方】檳榔3分,丁香1分(不見火),半夏1兩(湯洗7次),細(xì)辛(去葉)半兩,干姜(炮)半兩,人參半兩(去蘆)。
【制法】上為細(xì)末,姜汁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下停飲冷痰,頭目暈眩,睡臥口中多涎。
【用法用量】丁香半夏丸(《醫(yī)學(xué)發(fā)明》卷一)。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檳榔氣味苦辛溫,入足太陰太陽,能消積下氣;丁香氣味辛熱,入足陽明太陰;半夏氣味辛溫,入足陽明;細(xì)辛氣味辛溫,入足少陰;干姜?dú)馕缎翜?,入手足太陰;人參氣味甘溫,入足陽明;心下停飲冷痰,非辛溫不能?qū)逐,非甘溫補(bǔ)藥不能養(yǎng)正氣,正氣大旺,停飲自去耳。
【摘錄】《本事》卷三
【處方】檳榔1兩,白術(shù)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前胡1兩(去蘆頭),高良姜1兩(銼),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半夏1兩(湯洗7遍,去滑)。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氣。痰結(jié)脾冷,食飲不下,胸中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
【處方】黑牽牛4兩(揀去雜物2兩,炒令香起方得;2兩生用,重洗,焙,杵為末;取3兩用),檳榔半兩,木香1分,陳橘皮1分(去白),干姜1分(炮)。
【制法】上為末,同煮粟米糊,細(xì)研,搜為丸,如梧桐子大,曬干,以瓷盒盛之。
【功能主治】通利三焦,疏逐風(fēng)氣,寬胸膈,化痰涎,散腹脅壅滯,清頭目,化酒食毒。主
【用法用量】并夜臥,濃煎姜湯送下30丸。飲食傷,煎棗湯送下;痰涎壅喉痛頭疼,食后生姜湯送下15丸;婦人產(chǎn)前后諸疾,煎生姜湯送下;止渴,棗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五引《博濟(jì)》
【處方】檳榔(銼)1兩半,陳橘皮(去白,焙)1兩,蕪荑1兩,牽牛子(炒)1兩,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蟲兼氣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橘皮湯送下,空心、日午、臨臥各2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六
【處方】檳榔2兩(搗末),白礬3兩(搗碎),黃丹1兩。
【制法】將白礬、黃丹,入瓷瓶子內(nèi),以5斤火燒令通赤,候冷取出,細(xì)研,入檳榔末,相拌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疾,大腸疼痛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六十
【處方】檳榔(銼)1兩,桂(去粗皮)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赤芍藥1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1兩,訶黎勒(煨,去核)1兩,蓬莪荗(焙,銼)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脅肋(疒丂)痛,上攻心胸。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七
【處方】檳榔半兩,牽牛子半兩(微炒),干姜1分(炮裂,銼),枳殼1分(去瓤,麩炒微黃),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宿食不化,發(fā)熱有時(shí)。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溫水送下,晚后再服。
【摘錄】《圣惠》卷八十八
【處方】檳榔(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干姜(炮,去皮)1錢半,桑根白皮(銼,炒)半兩,牽牛子(微炒)3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焦咳,腹?jié)M不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淡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檳榔(生,銼)2枚,巴豆(去皮心膜,麩炒)21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牽牛子(炒)1分,大黃(濕紙裹,煨)1分,干漆(炒煙出)1分,硇砂(研)1錢。
【制法】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以丹砂為衣。
【功能主治】取積聚,消宿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1-2丸,溫水送下;如要宣轉(zhuǎn)取食積,每服3-5丸,或7-10丸,空心煎蔥白湯送下,宣后服和氣人參湯。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二
【處方】丁香2錢半,木香2錢半,檳榔半兩,舶上丁香皮半兩,青皮(去白)半兩,陳皮(去白)半兩,縮砂仁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肉豆蔻1錢,烏梅(全用)2兩,巴豆(不去皮,別搗)1兩,硇砂(別研)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面糊為丸,如綠豆大,不得見日并火,只風(fēng)中陰干。
【功能主治】氣不宣通,飲食遲化,胸膈痞悶,噫氣吞酸,頭目重悶,脅肋刺痛,嘔逆惡心。
【用法用量】每服3-5丸,食后生姜湯放冷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
【處方】檳榔(銼)1兩,黑牽牛子6兩(搗,取粉3兩),麥糵2兩,防風(fēng)(去叉)2兩,何首烏2兩,苦參2兩,大黃2兩(并生用),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兩,木香1兩,羌活(去蘆頭)1兩,皂莢10梃(不蚛者,以水5升挼取濃汁,去滓,熬為膏)。
【制法】上為末,以皂莢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fēng)氣內(nèi)結(jié),大腸不通利,及四肢瘡疹瘙癢,夜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鹽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七
【處方】檳榔(煨)半兩,防己3分,赤芍藥3分,羚羊角(鎊)3分,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薏苡仁(炒)1兩1分,獨(dú)活(去蘆頭)3分,芎?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防風(fēng)(去叉)1兩,酸棗仁(炒)3分,當(dāng)歸(切,焙)半兩,柏子仁(生用)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3分,熟干地黃(焙干,冷搗)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中風(fēng)??诿嫫?,言語謇澀,心煩氣濁,手臂腰腳不隨。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
【處方】檳榔(銼)1兩,芍藥(赤者)1兩,桂(去粗皮)1兩,干漆(炒煙出)1兩,京三棱(炮,銼)1兩,蓬莪術(shù)(炮,銼)1兩。
【制法】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雞頭子大,丹砂為衣。
【功能主治】寒氣結(jié)強(qiáng),腹內(nèi)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萊菔子一塊同嚼,溫熟水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七
【別名】木香丸
【處方】檳榔(銼)2兩,大黃(銼,炒)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木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芎?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獨(dú)活(去蘆頭)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人參1兩,京三棱(煨)半兩,肉豆蔻6枚(去皮)。
【制法】上為末,每用此末2兩,別搗牽牛子取細(xì)末1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diào)榮衛(wèi),利胸膈,清頭目,化痰涎,明視聽,化積滯。主風(fēng)氣。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臨臥生姜橘皮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二
【處方】檳榔(銼)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半夏(湯洗7遍,去滑,焙)1兩,干姜(炮)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
【制法】上為末,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支飲,胸膈痞悶。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三
【處方】檳榔(煨)1兩,牽牛子(炒)1兩,赤小豆(炒)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炒)1兩,桑根白皮(銼)1兩,肉豆蔻(去殼)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涌水。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溫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九
【處方】檳榔(銼)3兩,海藻(洗去咸,焙)3兩,昆布(洗去咸,焙)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癭病,咽喉腫塞。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二五
【處方】檳榔(銼)5兩,牽牛子(炒)5兩,木香半兩,肉豆蔻(去殼)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柏子仁(炒)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芎?半兩,當(dāng)歸(切,炒)半兩,青橘皮(去白,炒)半兩,人參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陳曲(炒)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fēng)毒腳氣,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5丸,空心、臨臥生姜湯送下。以利為度。更量虛實(shí),加減牽牛子。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四
【處方】檳榔(煨,銼)1兩,牽牛子(半生,半炒)1兩,葶藶(隔紙炒)1兩,惡實(shí)半兩,木香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半兩,郁李仁(去皮尖,炒,研)半兩,枳殼(不去瓤)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防己半兩,大黃(濕紙裹,灰火中煨令香熟)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氣。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煎桑根白皮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
【處方】檳榔(炮,銼)3個(gè),大戟(銼,炒)半兩,牽牛子(炒)1分,滑石(碎)1分,海蛤1分,瞿麥穗1分,旋覆花1分,甘遂(炒)1分。
【制法】上為末,用軟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十種水氣。
【用法用量】每服7-10丸,煎商陸湯送下。若作散,每服1錢匕,亦煎商陸湯調(diào)下;如躁,米飲調(diào)下。如取利動(dòng),繼服葶藶丸。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九
【處方】檳榔1兩,海蛤1兩(細(xì)研),桂心半兩,訶黎勒皮1兩,漢防己1兩,木香1兩,桑根白皮1兩(銼),郁李仁1兩,旋覆花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氣。心腹鼓脹,四肢羸瘦,喘息促急,食飲漸減,小便澀少,臍下妨悶。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煎木通湯送下,1日3服。
【摘錄】《圣惠》卷五十四
【處方】檳榔2兩,訶黎勒3兩(生,用皮),桂子1兩,木香1兩,郁李仁2兩(湯浸,去皮,微炒),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白豆蔻半兩(去皮)。
【制法】以桃仁、郁李仁同研如膏,其諸藥為末,入桃仁等膏,研令勻,以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氣,心腹壅脹,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檳榔3分,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桔梗半兩(去蘆頭),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人參半兩(去蘆頭),白術(shù)3分,桂心3分,木香3分,前胡3分(去蘆頭),川烏頭3分(炮裂,去皮臍),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當(dāng)歸3分(銼,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氣。發(fā)即兩脅弦急,心肋脹痛,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九
【處方】檳榔2錢,木香2錢,青皮1兩,姜黃1兩,羅卜子(炒,取末)、牽牛子(取末)7錢半。
【制法】上為末,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氣腹脹,四肢腫滿,氣急喘悶,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
【處方】檳榔(大者)3個(gè),牽牛(半生,半麩炒)3兩,桂1兩,陳皮(去白)2兩,干姜(炮)3兩,青皮(去白)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消宿食酒飲,停滯痞悶。主氣滯胸膈,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茶酒任下;婦人心腹痛,醋送下;男子,茴香酒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八十九引《施圓端效方》
【處方】檳榔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微炒),木通1兩(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氣,胸中滿悶,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湯送下,1日3-4次。
【摘錄】《圣惠》卷四十二
【處方】檳榔半兩,馬藺花1分(微炒),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豬牙皂莢半兩(去皮,炙令黃焦)。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時(shí)氣結(jié)胸,煩悶喘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竹葉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十五
【處方】檳榔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赤芍藥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干姜1分(炮裂,銼),牽牛子5兩(微炮,別杵羅取末2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后虛冷,腰間有積滯,氣流注腰腳,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溫姜湯送下,相次以生姜粥飲投之。良久當(dāng)利,未利再服。
【摘錄】《圣惠》卷十四
【處方】炙甘草1錢,木香2錢,人參2錢,檳榔2錢,陳皮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滯氣,消飲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湯送下。
【摘錄】《蘭室秘藏》卷上
【處方】檳榔2兩,大黃2兩,枳實(shí)1兩,木香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神曲和為丸。
【功能主治】痢疾初起實(shí)癥。
【摘錄】《幼科金針》卷下
【處方】檳榔2兩,枳殼2兩,大黃4兩,木瓜1兩半,木香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氣游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任意送下。用鐵箍散敷之。
【摘錄】《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六
【處方】小檳榔1兩,南木香5錢,鶴虱子5錢,光貫眾5錢,廣錫灰5錢,陳漆渣(服灰)、正輕粉2錢,白雷丸2錢,巴豆霜2錢。
【制法】以漆渣灰5錢,同眾藥研為細(xì)末,醋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殺諸蟲。主小兒一切蟲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五更時(shí)苦楝根皮煎湯送下。
【摘錄】《幼幼集成》卷四
【處方】檳榔2兩,牽牛子1兩(微炒),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瓤,焙),食茱萸半兩。
【制法】上為末,以稀餳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暨腰疼痛,不能轉(zhuǎn)動(dòng)。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溫水送下。以利為效。
【摘錄】《圣惠》卷四十四
【處方】檳榔半兩,芫花1兩(醋炒),藜蘆半兩,狼牙草半兩,巴豆15個(gè)(去皮心膜油)。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氣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8-9丸,熱醋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九十四引《煙霞圣效方》
【處方】檳榔1分,朱砂(細(xì)研)1分,阿魏(面裹,煨面熟為度)1分,代赭(細(xì)研)1分,乳香(研入)1分,木香1分,五靈脂1分,麝香(細(xì)研)1分,肉豆蔻(去殼)1分,蟾頭1枚(炙黃色),巴豆7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制法】上為末,同研令勻,以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長肌膚,益顏色,化宿食,利氣調(diào)中,破積聚。主小兒食疳氣,腹脹。
【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溫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八十六
【處方】檳榔1兩,赤茯苓1兩,紫蘇莖葉1兩,木香半兩,桂心半兩,大麻仁1兩,木通3分(銼),羚羊角屑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微炒),澤瀉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腳氣發(fā)動(dòng),大小便秘澀,腹中滿悶,連膀胱里急,四肢煩疼。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溫水送下。以利為度。
【摘錄】《圣惠》卷四十五
【處方】檳榔5錢,木香(面裹,煨)3錢,青皮5錢(去瓤,巴豆30粒,去殼同炒,去巴豆),陳皮半合(炒法亦用巴豆同青皮)。
【制法】上為細(xì)末,蒸餅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傷食,得之痛刺脅肋,心胸?zé)?,飲食不下,吐逆惡心,久不醫(yī)治,漸成痞癖。
【用法用量】用米飲食前服。丸數(shù)多少量?jī)捍笮√搶?shí)加減。
【摘錄】《嬰童百問》卷五
【處方】檳榔1兩,芍藥1兩,苦楝子(炒)1兩,馬蘭花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便淋澀不通,及血淋,石淋。
【用法用量】每服4錢,酒煎熱服。
【摘錄】《扁鵲心書》
【處方】檳榔1兩半,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白術(shù)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木香半兩,柴胡1兩(去蘆頭),鱉甲2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不消,成癥癖,令人四肢干瘦,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暖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四十九
【處方】檳榔2錢,陳皮8錢,牽牛(頭末)4錢。
【制法】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之輕者,飲食不化,心腹鼓脹。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姜湯送下。
【摘錄】《脈因證治》卷三
【處方】三棱(細(xì)切,醋炒)5錢,莪術(shù)(細(xì)切,醋炒)5錢,檳榔1兩,枳實(shí)(去瓤,麩炒黃色)半兩,陳皮(去白)半兩,蕪荑2錢半,雷丸5錢,鶴虱3錢(略炒),干漆5錢(炒無煙),木香3錢(不見火),良姜2錢(陳壁土炒),砂仁1錢(去殼),麥糵面5錢(炒),胡黃連3錢(炒),甘草(炙)3錢,神曲5錢(炒黃色)。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病,積氣塊痛,腹大有蟲。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淡姜湯送下。今加使君子肉5錢尤妙。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
【處方】茯神8分,山藥8分,人參8分,五味子8分,附子8分,石斛8分,牛膝8分,蓯蓉8分,遠(yuǎn)志6分,鹿茸6分,澤瀉6分,山茱萸6分,蛇床子6分,黃耆6分,訶子6分,桂6分,熟地黃10分,麻仁12分,鐘乳12分,檳榔10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五勞七傷,虛乏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
【摘錄】《雞峰》卷七
【處方】檳榔1兩,郁李仁1兩,續(xù)隨子半兩,甘遂半兩(炒黃),(艸閭)茹8錢,樟柳根1兩,黑牽牛1兩,大黃1兩,木通半兩,海金砂半兩,滑石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下。如瀉,白粥補(bǔ)之。常服只10-15丸。
【注意】忌鹽、醋、油、醬、油膩、生冷、面粉半年。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九四
【處方】檳榔、芎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腳氣服藥后麻痹漸退,而但微痛拘急,大便秘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姜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雞峰》卷四
【處方】檳榔(銼)1兩,丹砂(研)1兩,阿魏(面裹,煨熟)1兩,代赭(研)1兩,乳香(研)1兩,木香1兩,五靈脂1兩,肉豆蔻(去殼)1兩,巴豆(去心膜,出油盡)半兩,蟾頭1枚(炙焦)(一方有麝香)。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長肌膚,益顏色,化宿食,破積聚和氣。主小兒食疳,腹脹。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調(diào)中檳榔丸”。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
【處方】檳榔半兩,高良姜3分(銼),桂心1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樸半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訶黎勒皮半兩,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草豆蔻半兩(去皮),白術(shù)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肺氣冷,上攻胸膈,嘔吐酸水,不思飲食,腹脅虛脹。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
【處方】木香、檳榔、人參、黃連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爛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疳病十三候,糞中食不化,水谷不曾消,皮膚如粟米。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飯湯飲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八○
【處方】檳榔1兩,赤芍藥1兩,白術(shù)1兩,當(dāng)歸(洗,焙)1兩,陳橘皮(去白)1兩,烏藥1兩,青橘皮(去白)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腳氣攻沖,腿膝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溫熟水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四
【處方】檳榔1兩,桂心1兩,干姜1兩(炮裂,銼),赤茯苓1兩,訶黎勒皮1兩,白豆蔻半兩(去皮),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甘草1分(炙微赤,銼),人參半兩(去蘆頭),枳實(shí)半兩(麩炒微黃),細(xì)辛半兩,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氣?;蛩奘巢幌?,或?yàn)榛魜y,或心腹疼痛,腹脹,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生姜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
【別名】檳榔遣蟲丸
【處方】雞心檳榔、鶴虱、貫眾、蕪荑、川楝肉、使君子肉、雷丸、雄黃、干漆(存性)、輕粉、巴豆(去殼油)、木香、黃丹(煅)、錫灰(炒不見星如灰)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蛔厥腹痛。怒啼干痛,吐清涎,人中唇鼻皆黑,謂之蛔厥,多似慢驚,但唇紫。
【用法用量】檳榔遣蟲丸(《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九九
【處方】檳榔2枚(銼,為細(xì)末),黑牽牛子4兩(搗,取末2兩)。
【制法】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fēng)秘。大便不通,發(fā)躁引飲。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生姜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更看臟腑虛實(shí)加減。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七
【處方】檳榔1兩,木香半兩,訶黎勒皮1兩,桂心3分,木通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芍藥3分,半夏半兩(湯洗7遍,去滑)。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心胸不利,上氣喘促,腹脅妨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湯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十一
【處方】檳榔7個(gè),芍藥5分,枳實(shí)7枚(炙),人參5分,大黃16分,青木香6分,桂心4分。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氣,妨悶不能食。心懸急,懊痛,氣逆不順。
【用法用量】《圣惠》本方用法:以溫酒送下。
【注意】忌生菜、熱面、炙肉、蒜、粘食、生蔥。
【摘錄】《外臺(tái)》卷七引《廣濟(jì)方》
【處方】檳榔1兩,羌活1兩,郁李仁2兩(湯浸,去皮尖,微炒),木香1兩,川大黃1兩(銼,微炒),牽牛子(搗羅取末)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麻仁2兩(銼,研如膏)。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腸實(shí)熱,秘澀不通,心煩悶亂,冷熱相攻,寒熱如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六
【處方】檳榔1兩,防葵1兩,白術(shù)1兩,桂心1兩,麥糵1兩(微炒),前胡1兩(去蘆頭),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木香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飲癖。心腹脹滿,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五十一
【處方】檳榔1兩,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甘遂半兩(煨令微黃),漢防己半兩,川樸消1兩,當(dāng)歸1兩(銼,微炒),木通1兩(銼),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滑石2兩,澤瀉半兩,豬牙皂莢半兩(去皮,炙微黃),商陸1兩,牽牛子1兩(微炒),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為末,以醋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十種水氣。腹脹喘嗽,大小便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粥飲送下。以利為度,未得快利,即再服之。
【摘錄】《圣惠》卷五十四
【處方】檳榔1兩,訶黎勒皮1兩,柴胡3分(去苗),桂心1兩,草豆蔻半兩(去皮),木香半兩,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微炒),川
很多人對(duì)大效內(nèi)補(bǔ)丸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duì)大效內(nèi)補(bǔ)丸的成分、適應(yīng)癥都是要進(jìn)行很好認(rèn)識(shí),這樣對(duì)疾病治療才會(huì)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萆薢4兩,牛膝2兩,五加皮2兩,白術(shù)2兩,川烏(炮)1兩,枳實(shí)(炒)1兩,丹參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受氣虛弱及五勞七傷,臟腑積冷,痃癖癥塊,虛脹或經(jīng)脈不調(diào),疳冷,赤白帶下,口苦舌干,面色萎黃,心煩驚悸,頭目眩暈,不美飲食,痰涕粘涎,手足百節(jié)熱痛無力,肌肉消瘦,子息斷續(xù)。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送下,空心、日午、晚食前各進(jìn)1服。
【摘錄】《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以上就是本文對(duì)于大效內(nèi)補(bǔ)丸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物質(zhì)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guān)注養(yǎng)生了,這對(duì)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中國的許多藥學(xué)著作中,大效勝金丸總是一個(gè)值得討論的話題。早在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把它投入到醫(yī)學(xué)中了,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它的一些相關(guān)信息。
【處方】羊肉(精者,去筋膜)1斤半(切如柳葉,用硫黃末摻在肉中,以好醋1斗,于銀石器中浸1復(fù)時(shí),慢火煎如泥,入臼杵千下),硫黃(滴生甘草水,研3日,極細(xì),候干,摻入肉中)半兩,葫蘆巴半兩,蓽澄茄半兩,沉香(銼)半兩,巴戟天(去心)1兩,補(bǔ)骨脂(炒)1兩,牛膝1兩,肉蓯蓉(與牛膝同用酒浸,切,焙)1兩,海桐皮(挫)1兩,桂(去粗皮)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甘草(炙,銼)1兩,人參1兩,丁香1分,肉豆蔻(去殼)3枚,附子(炮裂,去皮臍,用大者)2枚。
【制法】上藥除羊肉外,為末,以羊肉膏拌和令勻,更杵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結(jié)陰便血,及腸風(fēng)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加至30丸。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七
通過小編介紹的大效勝金丸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duì)大效勝金丸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大效勝金丸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