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藺子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馬藺子散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馬藺子散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馬藺子散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xì),那么馬藺子散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馬藺子1升(熬),地榆根皮8分,厚樸(炙)8分,熟艾8分,赤石脂1升,龍骨10分,茯苓10分,當(dāng)歸10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赤白痢,腹內(nèi)癘痛;并久水谷痢,色白如泔淀。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加至4-5匕,白飲下,日2夜1。
【摘錄】《外臺》卷二十五引《崔氏方》
【處方】馬藺子半兩(微炒),地骨皮半兩,川升麻半兩,黃芩半兩,馬牙消2兩,犀角屑半兩,甘草半兩(生用),大青半兩,苦竹葉2兩(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毒氣攻咽喉,窄窒痛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盞,煎至1盞,濾去滓,入蜜2合,同熬令稠,取1茶匙含咽津,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
【處方】馬藺子2兩(微炒),地榆1兩(銼),厚樸1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艾葉1兩(微炒),白術(shù)1兩,赤石脂2兩,龍骨2兩,當(dāng)歸1兩(銼,微炒),肉豆蔻1兩(去殼)。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白痢,腹內(nèi)癘痛,行數(shù)極多,色白如泔淀,不欲食。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粥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九
通過上文對馬藺子散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在對藥物進(jìn)行選擇的時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我們一定要從自身的實(shí)際情況出發(fā),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眾所周知,馬藺子丸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guān)于馬藺子丸的相關(guān)描述?,F(xiàn)代醫(yī)學(xué)也證明了馬藺子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馬藺子1升(熟熬之),附子2兩,干姜2兩半,甘草2兩半,神曲5兩,麥糵5兩,阿膠5兩,黃連3兩,蜀椒5合。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冷痢,下白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1日2次,以知為度?;?yàn)樯?,每服方寸匕,酒調(diào)下,亦佳。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馬藺即蠡實(shí),甘溫益胃,冷人嗜食,故可以治積冷、痢下白膿,一派辛熱劑中,獨(dú)用黃連一味,不但為積冷之下導(dǎo),并和姜、附、蜀椒之性也。
【摘錄】《千金》卷十五
上文介紹了馬藺子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馬藺子丸可以保護(hù)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那種不適的感覺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樣能改善這樣的現(xiàn)象呢?中醫(yī)方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馬藺根散的制作方法。
【處方】馬藺根1兩,川升麻1兩,大黃3分(生用),射干3分,犀角屑半兩,木通半兩(銼),玄參1兩,棘針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熱病,咽喉閉塞,連舌腫疼。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八
【處方】馬藺根2兩,川升麻1兩,射干1兩半,犀角屑2兩,玄參2兩半,木通1兩(銼),(艸遽)麥1兩,甘草半兩(生,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咽喉卒腫痛,熱毒在胸膈。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三十五
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馬藺根散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xué)就是這么神秘而強(qiáng)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馬藺的簡介
馬藺(學(xué)名:Iris lactea pall. var.chinensis (Fisch.) Koidz.);別稱馬蓮、馬蘭、馬蘭花、旱蒲、馬韭等,是鳶尾科鳶尾屬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是白花馬藺的變種,多年生密叢草本。根莖葉粗壯,須根稠密發(fā)達(dá),長度可達(dá)1米以上,呈傘狀分布。分布于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四川、西藏。也產(chǎn)于朝鮮、俄羅斯及印度。
馬藺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種皮的醚溶性部分含馬藺子甲素、馬藺子乙素、馬藺子丙素等。其中馬藺子甲素腹腔注射或灌服,對小鼠官頸癌、淋巴肉瘤、腹水型肝癌等有顯著抗癌作用;馬藺子甲素和馬藺子乙素有顯著的放射增敏作用,抗癌作用與放射增敏作用均無骨髓抑制副作用;馬藺子甲素與阿霉素和三尖杉酯堿合用可阻斷白血病瘤株耐藥性;馬藺子甲素腹腔給藥或灌服給藥,對正常小鼠或荷瘤小鼠遲發(fā)超敏反應(yīng)均有顯著免疫增強(qiáng)作用,亦有非特異性免疫吞噬功能作用。毒性:馬藺子甲素小鼠腹腔LDso為(25.4±1.9)克/千克。
2、功效作用
清熱,利濕,止血,解毒。治黃疸,瀉痢,吐血,衄血,血崩,白帶,喉痹,癰腫。內(nèi)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3、臨床應(yīng)用
3.1、《本經(jīng)》:主皮膚寒熱,胃沖熱氣,風(fēng)寒濕痹,堅(jiān)筋骨,令人嗜食。
3.2、《別錄》:止心煩滿,利大小便,長肌膚。
3.3、《唐本草》:療金瘡血內(nèi)流、癰腫等病有效。
3.4、《日華子本草》:治婦人血?dú)鉄?產(chǎn)后血運(yùn)并經(jīng)脈不止,崩中帶下,消一切瘡癤腫毒,止鼻洪吐血,通小腸,消酒毒,治黃病,敷蛇蟲咬,殺草毒。
3.5、《綱目》:治小腹疝痛、腹內(nèi)冷積、水痢諸病。
3.6、《醫(yī)林纂要》:破血,軟堅(jiān)。
3.7、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馬藺子三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3.8、治水痢:馬藺子、干姜、黃連。上三味為散。熟煮湯,取一合許,和二方寸匕,入腹即斷。冷熱皆治。(《隨身備急方》馬藺散)。
3.9、治月經(jīng)過多:馬藺子三錢,馬藺花三錢,石榴皮四錢。共為細(xì)末,一日分三次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馬藺的市場信息
1、馬藺的價格
馬藺的價格約為0.5元/克。
2、馬藺的選購方法
根莖葉粗壯,須根稠密發(fā)達(dá),長度可達(dá)1米以上,呈傘狀分布。
3、馬藺的保存方法
8~9月份果實(shí)成熟,割下果穗,曬干,打取種子,除去雜質(zhì)。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馬藺根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來源】鳶尾科植物 馬藺 的 根 。
【性味】《河北中藥手冊》:"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喉痹,癰疽,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
【附方】①療喉痹垂死:馬藺根一握。搗,少以水絞取汁,稍稍咽之。口噤以物拗灌之。(《肘后方》)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取馬藺根5錢,水煎2次內(nèi)服;或碾粉,水泛為丸,日服2錢;均連服10日。亦可制成10%、20%,50%馬葡根注射液,每日肌注1次,每次1~2毫升,連續(xù)10~20日。上述3種制劑,臨床共觀察90例,平均總有效率84.8%,其中顯效率為34.6%。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通過本篇文章對馬藺根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馬藺根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馬藺根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馬藺根的重要性。
馬藺花丸,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馬藺花、延胡索、肉桂、橘核、海帶、昆布、海藻、金鈴子、枳殼、桃仁、厚樸。
【功能主治】七疝及婦人陰(疒頹),小兒偏墜。
【用法用量】水泛為丸服。
【摘錄】《醫(yī)家四要》卷三
【別名】秘傳馬藺花丸
【處方】馬藺花(醋炒)1兩,川楝實(shí)1兩,橘核1兩,海藻(洗凈)1兩,海帶(洗凈)1兩,昆布(3味俱鹽、酒洗,炒)1兩,桃仁(去皮尖)1兩,厚樸(姜制)5錢,木通5錢,枳實(shí)(麩炒黃色)5錢,玄胡索(杵碎,炒)5錢,肉桂(去粗皮)5錢,木香5錢,檳榔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疝(疒頹)氣,及婦人陰(疒頹)墜下,小兒偏墜。
【用法用量】秘傳馬藺花丸(《松崖醫(yī)徑》卷下)。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
上文是關(guān)于馬藺花丸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biāo)準(zhǔn)。
西方醫(yī)學(xué)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jī)。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馬藺[圖]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馬蓮、蠡實(shí)、馬藺花
【來源】為鳶尾科鳶尾屬植株 馬藺 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Koidz. [I. pallasii Fisch. var. chinensis Fisch.],以 花、種子 及 根 入藥。夏季花盛開時采花,陰干備用;秋季摘取成熟果實(shí),曬干,搓下種子,除去雜質(zhì)即得,在同一季節(jié)可挖根,洗凈,切段曬干備用。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而粗壯,有多數(shù)堅(jiān)韌而垂直入地的細(xì)根。葉基生,成叢,有殘存纖維狀葉鞘,葉片條形,革質(zhì),堅(jiān)韌,兩面有突起的平行脈數(shù)條,綠色,基部略紅褐色。4~5月間,花葶從葉叢間生出,有花1~3朵,每花有一條狀披針形苞片;花被藍(lán)紫色,莖約6厘米;外輪3片匙形,向外彎曲,長約4.5厘米,中部有黃色紋,內(nèi)輪3片倒披針形,直立,長5~6厘米;花柱3,先端2裂,花瓣?duì)?。朔果紡錘形,有3棱,先端具一尖喙。種子形狀不規(guī)則,有棱,棕褐色,光滑。
【生境分布】生于原野、路旁。也有栽培。我國大多數(shù)省去有分布。
【藥理作用】1、馬藺子的醇浸膏對小鼠有抗著床作用。
【性味】 花 :咸、酸、苦,微涼。
【功能主治】 花 :清熱涼血,利尿消腫。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咽喉腫痛,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癰癤瘡瘍,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花0.5~1.5錢;種子、根1~3錢。
【附方】骨結(jié)核:馬藺子,炒干研粉,每服5~7克,每日3次,小兒酌減。外用馬藺子粉2份,凡士林5份,共攪勻成膏,涂患處。用藥時間最長8個月,最短2個月。對淋巴結(jié)結(jié)核亦有一定效果。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1.《本經(jīng)》有“蠡實(shí)”條,即馬藺之種子,如《本草圖經(jīng)》載:“蠡實(shí),馬藺子也……(馬藺)葉似韭而長厚,三月開紫碧花,五月結(jié)實(shí)作角,子如麻大而赤色有棱,根細(xì)長通黃色,人取以為刷?!辈⒏郊街蒹粚?shí)圖。
上文就是對馬藺[圖]的功效與作用的詳細(xì)介紹,在對它選擇的時候,注意用量,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你知道馬藺花嗎,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別名】劇荔花(《吳普本草》),蠡草花(《本草圖經(jīng)》),馬楝花(《水東日記》),潦葉花(《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旱蒲花(《江蘇藥材志》)。
【來源】鴦尾科植物 馬藺 的 花蕾 ,4月開花后,擇晴天采摘,曬干或陰干。勿沾露水,以免變色。貯藏干燥通風(fēng)處,以防霉?fàn)€。
【生境分布】產(chǎn)河北、山東、山西、陜西、江蘇等地。
【性狀】干燥花朵具花被6片,線形,長2.5~3厘米,直徑2~4毫米,多皺縮,頂端彎曲,基部膨大,呈深棕色或藍(lán)紫色;雄蕊3枚,花藥多碎斷或脫落,有殘存的花絲,花柄長短不等。質(zhì)輕,氣顯著,味微苦。以整齊、色紫者為佳。
【性味】咸酸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利尿。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氣,癰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入散劑。外用:搗敷。
【注意】《別錄》:"多服令人溏泄。"
【附方】①治咽喉閉不通:馬藺花一兩,蔓荊子一兩。上藥,搗細(xì)羅為散,每服不計(jì)時候,以暖水調(diào)下一錢。(《圣惠方》)
【摘錄】《*辭典》
【出處】1.《本草綱目》:按葉盛《水東日記》云:北方田野人患胸腹飽脹者,取馬楝花,擂,涼水服,即泄數(shù)行而愈。按此則多服令人泄之說有驗(yàn)。而蠡實(shí)謂之馬藺,更無可以疑矣。
知道了馬藺花的功效和作用等,對于廣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覺自己需要的話,不妨在平時的時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況。不過為了保證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請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xí)慣,才可以得到它預(yù)期的效果。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dǎo)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zhǔn)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dú)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馬藺丸這種方劑。
【處方】馬藺1兩半(炒),肉桂3錢(去皮),桃仁1兩半,海藻1兩半,海帶1兩半,昆布1兩半,厚樸6錢(制),枳實(shí)6錢,楝子1兩半(炒),延胡1兩半。
【制法】上為末,醋為丸。
【功能主治】男子七疝,婦人陰(疒頹),脈弦澀滯者。
【用法用量】方中無廣橘核,而方論論及此藥,疑脫。
【各家論述】氣滯于中,濕熱不化,傷厥陰之經(jīng),故男子內(nèi)結(jié)七疝,婦人腹痛陰(疒頹),且令不月焉。馬藺瀉熱散血;昆布瀉熱軟堅(jiān);厚樸寬中散濕熱;枳實(shí)破滯消結(jié)氣;海藻化濕熱;海帶解濕熱;桃仁破瘀潤燥;延胡活血通經(jīng);川楝子瀉濕熱治疝;廣橘核開結(jié)氣除(疒頹);肉桂溫經(jīng),為寒因寒用之響導(dǎo)。醋丸淡鹽湯下,使滯化氣行,則濕熱消散,而七疝無不愈,安有陰(疒頹)不月之患乎!此瀉熱軟堅(jiān)之劑,為陰(疒頹)七疝之專方。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四
看了上文對馬藺丸的介紹,我們應(yīng)該明白要想讓身體快些好起來不僅需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要在日常飲食上多加注意。
馬藺湯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jìn)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馬藺子(炒)1分,升麻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喉痹。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下白蜜少許,攪勻,分溫2服。如無馬藺子,即用根少許,入水搗,絞取汁,細(xì)呷。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
【處方】馬藺2兩,蒴藋根2兩,茺蔚子2兩,白礬2兩,白蒺藜2兩,茵芋2兩,羊桃根2兩,霄花2兩,蓖麻葉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婦人風(fēng)瘙隱疹,身癢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2斗,煮1斗,去滓,于避風(fēng)處洗之。
【摘錄】《雞峰》卷十五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對馬藺湯的功效與作用有了很深層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馬藺湯一定要注意這些,這樣才會保證身體能更加健康。
俗話說,物質(zhì)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所以人們在現(xiàn)如今生活極大豐富的情況下,對養(yǎng)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醫(yī)方劑一直都是養(yǎng)生的重要方法,那么茴香子散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茴香子(炒)、馬藺花(炒)、葶藶(紙上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食前溫酒調(diào)下。以通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五
【處方】茴香子(炒)1兩半,蓽澄茄1兩半,楝實(shí)(銼)1兩半,木香1兩半,葫蘆巴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檳榔(銼)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腸受邪,控睪痛引少腹。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名“茴香子丸”(見《普濟(jì)方》)。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四
【處方】茴香子(炒)1兩,京三棱(煨,銼)1兩,姜黃半兩,馬藺花(醋炒)半兩,沒藥(研)1分,干姜(炮)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腸、膀胱疝氣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空心、食前熱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四
【處方】茴香子(炒)、桃仁(炒去皮尖雙仁)、干姜(炮)、甘草(炙,銼)、桂(去粗皮)、熟干地黃(焙)、石斛(去根,銼)、杜仲(去粗皮,切,焙)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腎脹,氣攻腰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空心、食前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一
【處方】茴香子(炒)半兩,木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人參半兩,菖蒲(切,米泔浸1日,炒)1兩,甘草(炙,銼)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霍亂吐瀉,轉(zhuǎn)筋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冷米飲調(diào)下,如人行3里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
通過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茴香子散的知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茴香子散的認(rèn)識是很多的。我們對藥材的認(rèn)識越多的話,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更加清楚這個藥物有什么作用,這樣就不會怕使用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
蘿卜子散自古被譽(yù)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蘿卜子散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蘿卜子1分,皂莢子10枚(煨熟,去皮),麻黃1分(去根節(jié)),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咳逆,上氣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燈芯20莖,煎至5分,去滓,分為2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
【處方】蘿卜子5兩(炒令熟,搗羅取末1兩,余者有油,別研如膏),草豆蔻(去皮)半兩,沉香半兩,丁香半兩,白術(shù)半兩。
【制法】上為末,入前蘿卜子未及別入白沙糖2錢半,同研令勻。
【功能主治】脾氣虛,心腹脹滿,胸膈不利,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1錢抄在口內(nèi)細(xì)嚼后,以米飲下。其蘿卜子膏中別入草豆蔻末1分,白沙糖3分,拌令勻;每取半棗大,亦細(xì)嚼,米飲下,不拘時候。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蘿卜子(炒黃)不拘多少。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盤腸氣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辣桂煎湯調(diào)下,或只入蘇合香丸,則用姜湯調(diào)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蘿卜子散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nèi)粘R恍┘膊?。但是靠著方劑的功效來緩解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我們首先應(yīng)該改善飲食習(xí)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