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拔罐有用嗎
冬季養(yǎng)生適合拔罐嗎。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量。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坐骨神經痛拔罐有用嗎”,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
? ?
?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現在的人越來越提昌中醫(yī)療法。坐骨神經痛是跟患者上了年紀之后,身體出現了退行性的骨骼變化而導致的。很多人都會選擇藥物來處理,中醫(yī)認為坐骨神經痛的癥狀主要是跟患者的經絡不通也跟腰間盤突出、長期的不良姿勢等有很直接的關系。那么下面我們下解下坐骨神經痛拔罐有用嗎?
? ?中醫(yī)認為坐骨神經痛的癥狀主要是跟患者的經絡不通,血脈不能很順暢的運行有很直接的關系。這樣的情況下就會造成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出現。拔罐療法通過刺激穴位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 ?在使用拔罐療法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時候,針對不同原因引發(fā)的坐骨神經痛癥狀采用不同的穴位來進行治療,效果非常理想。對根性坐骨神經痛選擇腎俞、大腸俞、腰陽關、次髎、環(huán)跳、委中來進行拔罐治療。
? ?如果患者的癥狀是干性的坐骨神經痛癥狀那么治療的時候就要針對環(huán)跳、風市、委中、承山、飛揚、懸鐘、阿是穴來進行拔罐治療。這樣針對不同的病因導致的癥狀而采用的拔罐方法,是會有非常不錯療效的。
? ?通過這樣有針對性的拔罐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癥狀能得到很好的治療和改善。同時配合其他的藥物進行治療,坐骨神經痛治療的效果就會更加理想。
? ?以上所講述的就是坐骨神經痛拔罐治療,中醫(yī)中藥在治療坐骨神經痛的時候會有非常好的效果,雖然見效比較的緩慢,而且還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但拔罐療法能幫助身體疏通經絡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同時保持良好的習慣對身體是更有益處的。祝您健康。
YS630.COM擴展閱讀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坐骨神經痛一般的都是患者腰部有問題,壓迫到坐骨神經就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在農村的廣大人民群眾經常干體力活,很容易造成腰部的損傷,所以農村的患坐骨神經痛的人很多,坐骨神經痛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使很多患者失去了勞動能力。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從腰部放射到腿部的疼痛,坐骨神經痛是順著腿部的神經線走的,治療坐骨神經痛必須從腰部開始治療,也可以對癥治療,吃一些解熱鎮(zhèn)痛藥,比如尼美舒利等等。
自己在家也可以做一些物理療法:疼痛發(fā)作時,可用冰敷患處30-60分鐘,每天數次,連續(xù)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樣的間隔用熱水袋敷患處。 每日睡前用熱毛巾或布包的熱鹽熱敷腰部或臀部,溫度不可太高,以舒適為宜。
飲食調養(yǎng) 可常吃以下食物: 1、川斷25克,杜促30克,與1條豬尾共煮,調味服用。 2、桑寄生15克與1個雞蛋,煲熟服用。 3、老桑枝6克,與500克重的雌雞共燉,飲湯食用。 注意事項 硬板床休息,可堅持做床上體操。 要勞逸結合,生活規(guī)律化,適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運動后要注意保護腰部和患肢,內衣汗?jié)窈笠皶r換洗,防止潮濕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涼、受風。 在急性疼痛期,不要拾起超過10斤的重物和不要用腿、臂和背部用力上舉重物,可推但不要拉重物。
患有坐骨神經痛要早發(fā)現早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造成患者的終生痛苦,在西藥治療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可以試試中藥。中藥在治療坐骨神經痛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廣大的患者可以找中醫(yī)大夫開一些中藥配方積極治療。
?
?
?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比較麻煩的神經性疾病。這樣的疾病如果是采用西醫(yī)的方法治療,那么只能是暫時的緩解癥狀,和控制病情不繼續(xù)惡化。要想徹底治愈的話,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采用中醫(yī)拔罐的方法治療的話,效果會比較不錯一些。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說一下,拔罐治療坐骨神經痛的穴位有哪些。
? 腰椎間盤突出屬于中醫(yī)學腰痛、痹癥范圍,95%的突出癥發(fā)生于腰4、5及腰骶1椎間隙,故常見坐骨神經痛,患者出現下腰痛、向下放射到大腿后部小腿外側,至足跟或足趾不的疼痛或麻木。風寒濕者見疼痛劇烈,天氣變化加重,脈弦緊,血瘀者刺痛,入夜痛甚,脈弦澀。
? 取穴治療坐骨神經痛出以舒筋活絡為主。
? 主穴:
? 1、阿是穴(腰部局部壓痛點)
? 2、腰夾脊
? 3、腰陽關
? 【標準定位】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下凹陷中。命門下約2寸。
? 【主治疾病】多用于治療坐骨神經痛、腰骶神經痛、類風濕病、小兒麻痹、盆腔炎。
? ?4、承扶
? 【標準定位】足太陽膀胱經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橫紋的中點。
? 【主治疾病】通便消痔,舒筋活絡。坐骨神經痛,腰骶神經根炎,下肢癱瘓
? ?5、殷門
? 【標準定位】在大腿后面,當承扶與委中的連線上,承扶下6寸。
? 【主治疾病】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小兒麻痹后遺癥;
? ?6、委中
? 【標準定位】位于腘窩橫紋正中。
? 【主治疾病】腰背疼痛,下肢痿痹,轉筋等。
? ?7、環(huán)跳
? 【標準定位】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肌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
? 【主治疾病】: 坐骨神經痛 ,下肢麻痹,腰腿痛,髖關節(jié)及周圍軟組織疾病
? 操作方法:用本草·暖骨通藥泥取拇指大小(穴位大?。┩赓N于穴位,每2天一次,每次每穴60分鐘以內,5次一個療程。女性經期停。
? 坐骨神經痛的癥狀即使是采用中醫(yī)拔罐的方法來進行治療,要想徹底的治愈也是非常難得,而且治療的時間會比較長。這樣的話就要求病人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有點直了效果后,就停止治療。那樣的話可能會讓病人的病情有反復的情況發(fā)生。
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通常會感到下肢出現痛楚,而痛楚的部位則視乎那一條神經根受壓,并伴隨麻痺的感覺。那么什么是坐骨神經痛?該如何治療?
一、坐骨神經痛的概念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側和足外側發(fā)生的疼痛癥狀群。
二、坐骨神經痛的病因病理
坐骨神經由腰5~骶3神經根組成。按病損部位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經痛兩種,前者多見根性坐骨神經痛病變位于椎管內,病因以腰椎間盤突出最多見,其次有椎管內腫瘤、腰椎結核、腰骶神經根炎等。干性坐骨神經痛的病變主要是在椎管外坐骨神經行程上,病因有骶骼關節(jié)炎、盆腔內腫瘤、妊娠子宮壓迫、臀部外傷、梨狀肌綜合征、臀肌注射不當以及糖尿病等。
三、坐骨神經痛的治療
發(fā)生本病應上醫(yī)院就診以明確病因,積極治療使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的原發(fā)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對癥治療可選用解熱鎮(zhèn)痛藥,如布洛芬、雙氯酚酸等。
四、坐骨神經痛的輔助治療
疼痛發(fā)作時,可用冰敷患處30-60分鐘,每天數次,連續(xù)二至三天,然后以同樣的間隔用熱水袋敷患處,也可服用消炎痛等非處方止痛藥。每日睡前用熱毛巾或布包的熱鹽熱敷腰部或臀部,溫度不可太高,以舒適為宜。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側和足外側發(fā)生的疼痛癥狀群。坐骨神經是支配下肢的主要神經干。坐骨神經痛又屬于腰腿痛的范疇,有部分是由腰椎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所致。坐骨神經痛患者首先要注意改變生活方式,平時應多做康復鍛煉;生活中盡可能避免穿帶跟的鞋,重心的稍許前移都會使疼痛癥狀加重,有條件的可選擇負跟鞋;日常生活中應臥硬板床,取平臥位,保持脊柱的穩(wěn)定,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長久以來我們積累了很多改善或者治療的偏方和飲食方式,有這種病情的患者不妨試一下。
偏方1
【辨證】寒濕閉阻。
【治法】散寒除濕,通痹止痛。
【方名】蠲痹鎮(zhèn)痛湯。
【組成】制川烏10克,制草烏10克,細辛6克,牛膝15克,蒼術12克,防己12克,制乳香10克,制沒藥10克,川芎15克,桂枝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偏方2
【辨證】風寒濕邪凝滯,經絡瘀阻。
【治法】祛風除濕,散寒止痛。
【方名】皂獨附姜湯。
【組成】皂刺30克,獨活9克,附子9克,肉桂6克,姜黃15克,蒼術15克,薏仁30克,防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偏方3
【辨證】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筋脈失養(yǎng)。
【治法】舒筋活絡,行血止痛。
【方名】舒筋活絡飲。
【組成】獨活15克,靈仙12克,千年健10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續(xù)斷12克,木瓜10克,雞血藤30克,紅花9克,當歸12克,川芎9克,地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偏方4
【辨證】風寒濕氣侵入肌膚,流注經絡,濕凝為痰,痰瘀互結,閉塞遂道,營衛(wèi)失其流暢。
【治法】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滌痰通絡。
【方名】通經止痛湯。
【組成】制南星10克,白芷10克,黃柏10克,川芎10克,紅花10克,羌活10克,威靈仙25克,蒼術15克,桃仁15克,防己15克,元胡15克,獨活15克,龍膽草6克,神曲12克,桂枝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3天為1療程。
偏方5
【辨證】寒濕阻絡。
【治法】通陽開痹,驅濕逐寒。
【方名】驅痹湯。
【組成】細辛6-12克,制草烏6-12克,制川烏6-12克,麻黃15克,牛膝20克,木瓜20克,乳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細辛、制川草烏的藥量即先從小量開始,逐漸增量。
偏方6
【辨證】風寒侵襲,脈絡阻滯。
【治法】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方名】蛇蝎湯。
【組成】烏梢蛇10克,炒地龍10克,僵蠶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烏6克,制草烏6克,蜈蚣4克。
【用法】川、草烏先煎半小時以減少毒性,后入他藥,取藥液300毫升,每日1劑。
偏方7
【辨證】陽虛氣弱,寒濕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利。
【治法】溫陽益氣,散寒祛濕,和血通絡。
【方名】薏苡附子散合芍藥甘草加味。
【組成】薏苡仁70克,制附子25克(先煎),炙甘草30克,赤芍20克,黃芪30克,黨參20克,當歸15克,卷柏12克,木通10克,秦艽18克,海風藤10克,雞血藤12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牛膝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偏方8
【辨證】寒熱瘀阻。
【治法】散寒祛濕,舒筋活絡。
【方名】坐骨神經Ⅰ號方加味。
【組成】川牛膝60-120克,黃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細辛4-6克,蒼術10-15克,獨活10-15克,土鱉蟲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雞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偏方9
【辨證】寒熱瘀阻。
【治法】散寒祛濕,舒筋活絡。
【方名】坐骨神經Ⅰ號方加味。
【組成】川牛膝60-120克,黃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細辛4-6克,蒼術10-15克,獨活10-15克,土鱉蟲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雞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許多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都可清楚地訴述發(fā)病是與一次突然的腰部“扭傷”有關,如發(fā)生于拎舉重物,扛抬重物,長時間的彎腰活動或摔跌后。因此,當需要進行突然的負重動作前,應預先活動腰部,盡量避免腰部“扭傷”,平時多進行強化腰肌肌力的鍛煉,并改善潮濕的居住環(huán)境,常可降低本病的發(fā)病率。本病患者急性期應及時就醫(yī),臥床休息,并密切配合中藥鮮.膏治療。
我們都知道坐骨神經是人體最大的神經,支撐著我們的身體能夠直立起來。男性相對于女性需要承擔的責任要重許多,工作量也就大很多。一旦男性的坐骨神經出現問題,那么他的基本工作能力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男性的坐骨神經痛吧!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布區(qū)域疼痛為主的綜合征。坐骨神經痛的絕大多數病例是繼發(fā)于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稱為繼發(fā)坐骨神經痛;少數系原發(fā)性,即坐骨神經炎。
病因:
病因多種多樣。絕大多數患者的坐骨神經痛是繼發(fā)于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稱為繼發(fā)坐骨神經痛;少數系原發(fā)性,即坐骨神經炎。
日常習慣的調整:
1.病情發(fā)作期不能睡軟床:醫(yī)生的建議是睡硬板床,這樣有助于脊柱復歸正確的姿勢,使脊柱壓迫神經造成的坐骨神經痛得到緩解。
2.不能穿高跟鞋:坐骨神經痛患者最好穿負跟鞋,顧名思義就是腳跟比腳尖還要低。這也是糾正脊柱姿勢的一種方法。
3.不可提重物:不能過多的過重的使用腰部肌肉,這會增加神經炎的發(fā)病率。如果非要提重物,參考下圖中的動作,先伸直腰,再利用腿部力量提起重物。
4.要適當運動:不要因為疼痛而臥床不起,這樣不利于身體恢復,甚至可能造成肌肉萎縮,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適當的鍛煉身體是好的,不過不可以劇烈的運動。
5.注意腰部保暖:腰部不能受涼否則就會造成腰部神經炎癥,加劇腰腿的疼痛。市面上有一些可以加熱的腰帶,專門給坐骨神經病人設計的,你可以嘗試一下。
飲食療法:
1..小雞燉蘑菇:小公雞一只,砌塊,與蘑菇一起小火燉熟,少放一些鹽,讓湯清淡一些,趁熱引用。
2.大骨湯:先用熱水把骨頭抄一遍,然后放入高壓鍋中燉熟,燉之前放入老姜(切成片),其他調料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添加,燉到快熟的時候再放入少許鹽即可飲用。
3.腰花粥:用豬腰子一個,切片,板栗若干,放入小米粥中熬制,趁熱引用。
上了年紀的人很容易出現坐骨神經疼痛,而且一旦出現坐骨神經疼痛,肯定需要臥床休息,如果病情較輕,治療及時,那么痊愈的機會也很大。否則,這種疼痛可能會一直間歇性出現。坐骨神經痛可能表現為腰疼、腿疼,甚至全身都會疼痛。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治療坐骨神經痛腿疼呢?
坐骨神經號稱“五岳之尊”,身為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在起始部分可達2cm粗,起于腰骶部的脊髓,由腰神經和骶神經共同組成(來自腰4~腰5神經和骶1~骶3神經根),可謂“眾人是柴火焰高”。途經骨盆,并從坐骨大孔穿出,抵達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管司下肢的感覺和運動。
臨床癥狀坐骨神經痛:是指沿坐骨神經分布區(qū)域,以臂部、大腿后側、小腿后外側、足背外側為主的放射性疼痛。早期一般表現為下肢疼痛、麻木等。以單側發(fā)病為多,主要發(fā)生于成年男性,起病多為急性或亞急性。起病隨病因不同而異。呈燒灼樣或刀割樣疼痛,咳嗽及用力時疼痛可加劇,夜間更甚。所以如果發(fā)現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它因素的可能,仔細檢查,以防漏診,避免延誤病情。
病因腰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的名氣相符,“紅花還需綠葉配,大咖還需大咖隨”,腰椎間盤突出是導致坐骨神經出現問題最常見的原因。
而腰椎間盤突出,多數和長期不合理姿勢有關。起初一般表現為姿勢不正彎腰駝背,局部過度受力,時間久了會造成軟組織的慢性損傷,形成軟組織勞損等造成慢性腰痛,所以也稱姿勢性腰痛,而腰椎間盤突出則是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積累的結果。
1、臥床休息治療
坐骨神經痛患者應該多休息,特別是椎間盤突出早期臥硬床休息3-4周,有的患者癥狀自行緩解。臥床休息只適合早期癥狀患者。
2、封閉和理療治療
坐骨神經痛急性期可采用此方法,但是打封閉針“,就是直接把藥物注射到椎管內或神經根周圍,局部麻醉以達到止痛效果。但是封閉藥效過后癥狀馬上又恢復。
3、中藥外敷治療治療
外敷療法也是是中醫(yī)目前使用較為廣泛有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外敷藥內部的中草藥成分,達到祛風散寒、解痙通絡,活血化淤的目的。喬氏黑玉膏效果就是比較不錯的。
此外,醫(yī)生還建議患者需要生活規(guī)律,避免劇烈運動,清淡飲食,避免煙酒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