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木香對人體的藥理作用是什么
中醫(yī)運動養(yǎng)生的作用是什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藥木香對人體的藥理作用是什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龐大的中藥家族中木香是一味具有很多功效和作用的中藥,有著重要的地位。中藥木香味辛,并且具體很強的芳香氣味,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也正是因為木香的強烈氣味可以疏通到達全身,所以木香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夠穩(wěn)定血壓,但是藥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木香因為這個強大疏通的作用卻不能被孕婦所服用,這一點可是很重要的。
中藥木香對人體哪些系統(tǒng)有作用也就是木香的藥理作用是什么:
1.對胃腸道的作用:
中藥木香水提取液、揮發(fā)油和總生物堿對大鼠離體小腸先有輕度興奮作用,隨后緊張性與節(jié)律性明顯下降。木香提取液可使離體兔腸蠕動幅度和腸肌張力明顯增強;對Ach、組胺與BaCl2所致腸肌痙攣有對抗作用。大劑量煎劑、揮發(fā)油、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總內(nèi)酯以及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內(nèi)酯等多種內(nèi)酯部分對離體兔小腸運動均有抑制作用。總生物堿又能對抗Ach、組胺對離體豚鼠回腸所致的痙攣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低濃度的揮發(fā)油及從揮發(fā)油分離出的各內(nèi)酯部分對多種動物的離體心臟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小劑量的水提取液與醇提取液能興奮在體蛙心與犬心,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云木香堿靜脈注射對在體貓心有興奮作用。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總內(nèi)酯、12-甲氧基-二氫木香內(nèi)酯可使離體兔耳與大鼠后肢血管灌流量增加,有較明顯的血管擴張作用。小劑量總生物堿可擴張離體兔耳血管,大劑量反而引起收縮反應。
3.對呼吸系統(tǒng)的作用:
云木香水提取液、醇提取液、揮發(fā)油及總生物堿在體外能對抗組胺、Ach對支氣管的致痙攣作用。揮發(fā)油所含總內(nèi)酯、木香內(nèi)酯、二氫木香內(nèi)酯等內(nèi)酯成分以及去內(nèi)酯揮發(fā)油均能對抗組胺、Ach與BaCl2引起的支氣管收縮作用,其中以二氫木香內(nèi)酯效力較強。
4.其他作用:
云木香乙醇提取物灌服可使大鼠血糖降低。廣木香內(nèi)酯對人體鼻咽癌細胞有細胞毒作用。
Ys630.com相關知識
土大黃的藥理作用非常廣泛,首先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同時具有解毒,治療咳嗽,預防大便秘結的效果,也可以緩解濕疹,對很多人出現(xiàn)的局部瘀腫,因為摔倒或磕碰造成的淤血,都可以使用土大黃進行調(diào)理,其中具有祛除風濕,殺蟲止癢,清熱解毒的功效,使用方法比較簡單,搗碎后取汁液敷在身體的外側(cè),也可以煎水服用,雖然這一方面看起來較為簡單,可是也要咨詢醫(yī)生才會更對癥。
藥理作用
煎劑可使小鼠凝血時間顯著縮短(毛細管法),應用肝素使凝血時間延長后,再用煎劑仍可使其縮短。小鼠靜脈注射依文氏藍,再于局部皮下注射組織胺,則于注射組織胺之局部不久出現(xiàn)藍暈,如預先腹腔注射煎劑則可阻斷或推遲藍暈的發(fā)生,說明它能使毛細血管收縮,通透性降低。蟾蜍全身血管灌流試驗,表明它可使血營收縮。
主要藥理
主治
土大黃有清熱,行瘀,殺蟲,解毒。治咳血,肺癰,腮腺炎,大便秘結,癰瘍腫毒,濕疹,疥癬,跌打損傷,燙傷。
① 汪連仕《采藥書》:治吐血。軍中箭傷,罨之;
②《綱目拾遺》:破瘀生新。治跌打,消癰腫,止血;愈疥癬,和糖
醋搗擦。治肺癰;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無名腫毒,消血熱;④《貴州民間方藥集》:開胃健脾,補體虛力弱;
⑤《湖南藥物志》:疏風祛濕,殺蟲止癢,清熱解毒;
用法
用量:內(nèi)服:煎湯,15~25克。外用:搗敷或磨汁涂。
【成分】
其他藥用價值
1治癆傷吐血:金不換鮮根連葉35~50克,百合15克,冰糖50克。水煎服。(《中醫(yī)藥實驗研究》)
2治咳嗽吐血,跌打受傷吐血:金不換25~35克,和精豬肉切細,做成肉餅,隔水蒸熟食之。(《中醫(yī)藥實驗研究》)
3治肺癰:金不換草根50克,搗汁酒煎服三次,(《百草鏡》)
4治腮腺炎:鮮土大黃根、鮮天葵根各適量,酒糟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5治皮炎,濕疹:土大黃適量,煎水洗。(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6治癬癩:土大黃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時,用醋磨搽。(《湖南藥物志》);
7治腫毒初起:金不換草,根葉不拘,25克。搗碎,陳酒煎服。(《百草鏡》)
8治腳腫爛及小兒清水瘡:土大黃根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9治大便秘結:土大黃根5~2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10治湯火傷:土大黃根適量,研末。麻油調(diào)敷傷處。(《江西草藥》)
11仙人掌和土大黃粉外敷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治療方法取仙人掌兩塊去刺搗爛,加入土大黃粉20g拌勻,外敷患處,面積應超過紅腫邊緣,外敷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療程3天,并發(fā)睪丸炎者加服抗生素
【摘錄】:《*辭典》功效
土大黃為蓼科植物鈍葉酸模的根。鈍葉酸模為多年生草本,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土大黃根及根莖呈圓錐形,全體棕紅色至棕灰色,頂端有莖基殘余及鱗片狀、須毛狀纖維;根部有分枝,表面具維紋及橫長疤痕;質(zhì)硬,斷面黃色,有棕色形成層環(huán)及放入紋。氣微,味稍苦。以質(zhì)硬,斷面色黃者為佳。
【土大黃補充信息】: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
干燥,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
【土大黃食療作用】:
土大黃味苦、辛、性涼;歸肺、大腸經(jīng);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瘀消腫,通便殺蟲。;
主治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痄腮,癰瘡腫毒,咯血,吐血,衄血,瘀滯腹痛,跌打損傷,便秘,濕疹疥癬。
【土大黃做法指導】:
1. 治腮腺炎。鮮土大黃根、鮮天葵根各適量,酒糟少許,搗爛外敷。
2. 治肺癰。金不換草根50克搗汁酒煎服,三次愈。
3. 治腫毒初起。金不換草、根、葉不拘,搗碎25克。陳酒煎服。
緩釋膠囊是常見的用藥,但是也有好處和壞處,其中的好處是能有效的抑制身體的多項問題,具有解熱鎮(zhèn)痛以及抗炎癥的作用,非常適合部分患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脊椎炎癥,以及各種慢性疾病,急性病情的發(fā)病期服用,同時也對牙痛,頭痛有著一定的功效,在目前的臨床上兒童和成年人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并且符合緩釋膠囊治療效果都可以服用,但是12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緩釋膠囊副作用較低,一般是主要針對腸胃不適,或者皮炎頭痛這樣的反應,而不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并發(fā)癥。
藥理毒理
布洛芬是有效的環(huán)氧合酶抑制劑,具有解熱、鎮(zhèn)痛及抗炎作用。
藥代動力學
口服易吸收,與食物同服時吸收減慢,但吸收量不減少。與含鋁和鎂的抗酸藥同服不影響吸收。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服藥后1.2-2.1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用量200mg,血藥濃度為22-27μg/ml,用量400mg時為23-45μg/ml,用量600mg時為43-57μg/ml。一次給藥后T1/2一般為1.8-2小時。服藥5小時后關節(jié)液濃度與血藥濃度相等,以后的12小時內(nèi)關節(jié)液濃度高于血漿濃度。本品在肝內(nèi)代謝,60%-90%經(jīng)腎由尿排出,100%于24小時內(nèi)排出,其中約1%為原形物,一部分隨糞便排出。
適應癥
本品系非甾體抗炎藥。適用于①緩解類風濕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脊柱關節(jié)病、痛風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各種慢性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作期或持續(xù)性的關節(jié)腫痛癥狀,無病因治療及控制病程的作用;②治療非關節(jié)性的各種軟組織風濕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后損傷性疼痛等;③急性的輕、中度疼痛如:手術后、創(chuàng)傷后、勞損后、原發(fā)性痛經(jīng)、牙痛、頭痛等;④對成人和兒童的發(fā)熱有解熱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一日2次(早、晚各1次),一次0.3~0.6g (1~2粒),或遵醫(yī)囑。晚間服藥可使療效保持一夜,亦有助于防止晨僵,12歲以下兒童用量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不良反應
本品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低,一般為腸、胃部不適或皮疹、頭痛、耳鳴。
禁忌癥
① 活動期消化道潰瘍;② 對本藥物過敏者,因服用阿斯匹林和其他非類固醇類抗炎藥誘發(fā)哮喘、鼻炎或蕁麻疹的患者。
注意事項
(1)腸胃病患者慎用。對其他抗風濕藥物耐受性差者可能對本品有良好耐受性。
(2)有支氣管哮喘病史患者,可能會引起支氣管痙攣。
(3)并用抗凝血劑的患者,服藥的最初幾日應隨時監(jiān)測其凝血酶原時間。
(4)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壓病患者慎用。
(5)過量服藥可能引起頭痛、嘔吐、倦睡、低血壓等,一般癥狀在停藥后即可自行消失。
(6)服藥期間飲酒可增加胃腸道副作用,并有致潰瘍的危險。
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慎用。
兒童用藥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患者由于肝、腎功能發(fā)生減退,易發(fā)生不良反應,應慎用或適當減量使用。
藥物相互作用
(1)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同用時增加胃腸道副作用,并有致潰瘍的危險。長期與對乙酰氨基酚同用時可增加對腎臟的毒副作用。
(2)與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類藥物同用時,藥效不增強,而胃腸道不良反應及出血傾向發(fā)生率增高。
(3)與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藥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藥同用時有增加出血的危險。
(4)與呋塞米同用時,后者的排鈉和降壓作用減弱。
(5)與維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時,本品的血藥濃度增高。
(6)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濃度,同用時須注意調(diào)整地高辛的劑量。
(7)本品可增強抗糖尿病藥(包括口服降糖藥)的作用。
(8)本品與抗高血壓藥同用時可影響后者的降壓效果。
(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藥濃度,從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時宜減少本品劑量。
(10)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濃度,甚至可達中毒水平,故本品不應與中或大劑量甲氨蝶呤同用。
氟尿嘧啶主要用于消化道系統(tǒng)的癌癥,尤其是常見的直腸癌,結腸癌,胃癌和乳腺癌疾病,有著很強大的調(diào)理作用,不過也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可能會對本品出現(xiàn)過敏的反應,所以在服用藥物期間,要注意少數(shù)人會伴有咳嗽或是身體的不適,嚴重的會引起惡心嘔吐,以及身體潰瘍的現(xiàn)象,所以毒副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服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會出現(xiàn)咳嗽嗎?
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為乳白色或淡黃色混懸液體。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為復方制劑,其組成為每10ml內(nèi)含氟尿嘧啶40mg。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人參多糖作為免疫促進劑,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人參多糖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人參多糖可以防止了氟尿嘧啶對肌體的毒副作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在體內(nèi)先轉(zhuǎn)變?yōu)?-氟-2-脫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可以阻斷脫氧尿嘧啶核苷酸轉(zhuǎn)變?yōu)槊撗跣叵汆奏ず塑账?,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可以抑制DNA的生物合成。
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吸收不規(guī)則,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制成多相脂質(zhì)體劑型后,由于淋巴定向性和對癌細胞的親和性,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在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瘤體和腦的分布量增加,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在體內(nèi)作用時間也延長,從而提高了療效,降低劑量,減輕了毒副作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主要抑制S期瘤細胞。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油酸在處方中與氟尿嘧啶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可以摻入RNA,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通過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摻入RNA而達到抑制RNA合成的作用。
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毒副作用較大。惡心、食欲減退或嘔吐,一般劑量多不嚴重,偶見口腔黏膜炎或潰瘍,腹部不適或腹瀉。周圍血白細胞減少常見(大多在療程開始后,2~3周內(nèi)達最低點,約在3~4周后恢復正常),血小板減少罕見。極少見咳嗽、氣急或小腦共濟失調(diào)等。
【禁 忌】因有猝死危險。發(fā)生心血管反應(心律失常、心絞痛、ST段改變)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服用本藥時不宜飲酒或同用阿司匹林類藥物。 2、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及以往用過化療或放射治療者,特別是骨髓抑制者。劑量應減少。 3、本品為混懸型制劑,用前振搖均勻。 4、如需大劑量用藥,請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5、服用2個療程后進行復查一次。
【兒童用藥】尚未明確。
【老年患者用藥】尚未明確。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未明確。
【藥物相互作用】尚未明確。
【藥物過量】尚未明確。
【藥理毒理】氟尿嘧啶在體內(nèi)先轉(zhuǎn)變?yōu)?-氟-2-脫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斷脫氧尿嘧啶核苷酸轉(zhuǎn)變?yōu)槊撗跣叵汆奏ず塑账?,從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此外,還能摻入RNA,通過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摻入RNA而達到抑制RNA合成的作用。氟尿嘧啶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主要抑制S期瘤細胞。人參多糖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
【藥代動力學】尚未明確。
【貯 藏】密封,在干燥處保存。
丹參酚酸其實主要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藥注射藥物,但是每一個地方生產(chǎn)的這種藥物成分,還是會有所不同的相,天士力生產(chǎn)的丹參酚酸純度高、質(zhì)控佳,所以在用藥上更加安全,不過用藥也應該注意正確的用法用量,也要警惕可能產(chǎn)生的一些不良反應,因為有少數(shù)人會出現(xiàn)頭暈頭痛,頭脹的癥狀。
一、藥理作用
藥理試驗表明,本品對冠狀動脈結扎引起的犬急性心急梗死有降低心電圖ST段抬高程度、減少梗死面積、降低血清LDH作用;對ADp誘導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抑制作用,對大鼠動靜脈旁路血栓形成有一定抑制作用。
二、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一次2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鹽水250-500ml溶解后使用,一日1次。療程2周。
三、不良反應
少數(shù)患者發(fā)生頭暈、頭昏、頭脹痛。 2、偶有患者在輸液中因靜滴速度快致輕度頭痛。 3、偶爾有血谷丙轉(zhuǎn)氨酶升高,在停藥后消失。
四、藥品選擇
天士力生產(chǎn)的“注射用丹參多酚酸”,屬于單組分丹參類注射液,是用于心腦血管疾病領域的唯一一款中藥注射液產(chǎn)品。丹參類注射液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的臨床年使用量達到20-30億支左右,但傳統(tǒng)丹參類制劑有效成分不確定、質(zhì)量控制指標難以規(guī)范。與傳統(tǒng)的丹參注射液相比,天士力的注射液組分單一藥代動力學明確,此外因為純度高、質(zhì)控佳還更安全。
烏梅肺虛久咳痰少者,可與罌粟殼、五味子、人參等配伍;凡大便下血乾,可與棉花、杭餅炭配伍;凡胃虛吐逆者,可與太子參、石斛、半夏、大棗配伍,以和胃止嘔;凡蛔蟲上竄膽道,腹痛難忍,嘔吐厥逆者,可與細辛、干姜、黃連、川椒等同用。
藥用
烏梅有增加食欲,促進消化, 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顯著的整腸作用,促進腸蠕動,消除炎癥;同時又有收縮腸壁的作用, 因而可以用于治療腹瀉.
1、烏梅用于肺虛久咳。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適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乾咳無痰之癥。常與罌嬰殼、杏仁等同用,如《世醫(yī)得效方》一服散。
2、烏梅用于虛熱消渴。烏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虛熱消渴,可單用煎服,或與天花粉、麥冬、人叁等同用,如玉泉散。
3、烏梅用於膽囊炎、膽結石。烏梅7 個,五味子、四川金錢草各 30 克,水煎服。
4、烏梅用於雞眼、疣(魚鱗子)。烏梅250 克用水煮爛,去核後濃煎成膏,加適量食鹽、食醋調(diào)成稀糊,敷患處,每天一次。
5、烏梅用于牛皮癬:烏梅500克,白糖少許。烏梅去核加水熬成膏狀,每日3次,每次9克。
6、烏梅入藥屬酸澀收斂藥,一般用于脾虛久瀉、脫肛不收等癥。
功效
1、烏梅止渴
烏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來治療口渴多飲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熱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烏梅煎湯作飲品,能去暑解渴。
2、烏梅止咳
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而用于肺虛久咳少痰或干咳無痰之癥,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對實證要慎用。
3、烏梅止瀉
烏梅能澀腸止瀉痢,可用于脾虛久瀉、久痢或大腸滑瀉不止甚至脫肛不收。近年有人用《傷寒論》中的烏梅丸作基本方加減治療非特異性結腸炎,取得了明顯的療效。
4、烏梅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蟲得酸則伏,用烏梅配細辛、川椒、黃連、附子等可治療膽道或腸道蛔蟲引發(fā)的腹痛、嘔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烏梅可軟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水腫而療足跟痛。取烏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鐘,過濾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時左右(藥液可重復加熱使用)。
5、烏梅止血
烏梅炒炭可療便血、崩漏屬虛證者。治療功能失調(diào)性子宮出血,可重用炒烏梅至30克配人參、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糧等煎服;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經(jīng)久不消者,在辨證方中加入烏梅炭、蟬蛻各6~10克功效顯著,這與實驗證明烏梅可助腎小管上皮細胞增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質(zhì)的能力等功能有關。
【烏梅的毒副作用】:
“病有當發(fā)表者,大忌酸收,誤食必為害非淺,食梅則津液泄者,水生木也.津液泄則傷腎,腎屬水,外為齒,故多食損齒傷筋,蝕脾胃,令人發(fā)膈上痰熱.”(《本草害利》)
【烏梅的食用禁忌】:有實邪者忌服。感冒發(fā)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之人忌食;菌痢、腸炎的初期忌食。婦女正常月經(jīng)期以及懷孕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忌食之。
①孟詵:"多食損齒,"
②《日華子本草》:"多啖傷骨,蝕脾胃,令人發(fā)熱。"
③《本草經(jīng)疏》:"不宜多食,齒痛及病當發(fā)散者咸忌之。"
④《藥品化義》:"咳嗽初起,氣實喘促,胸膈痞悶,恐酸以束邪氣,戒之。"
⑤《得配本草》:"瘧痢初起者禁用。"
【烏梅食物相克】:忌與豬肉同食。
烏梅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效,烏梅用于肺虛久咳、虛熱煩渴、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內(nèi)服:煎湯,4-7.5克;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調(diào)敷,婦女正常月經(jīng)期以及懷孕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忌食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