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梅的藥理作用是啥
中醫(yī)運動養(yǎng)生的作用是什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烏梅的藥理作用是啥”,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烏梅肺虛久咳痰少者,可與罌粟殼、五味子、人參等配伍;凡大便下血乾,可與棉花、杭餅炭配伍;凡胃虛吐逆者,可與太子參、石斛、半夏、大棗配伍,以和胃止嘔;凡蛔蟲上竄膽道,腹痛難忍,嘔吐厥逆者,可與細辛、干姜、黃連、川椒等同用。
藥用
烏梅有增加食欲,促進消化, 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顯著的整腸作用,促進腸蠕動,消除炎癥;同時又有收縮腸壁的作用, 因而可以用于治療腹瀉.
1、烏梅用于肺虛久咳。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適用於肺虛久咳少痰或乾咳無痰之癥。常與罌嬰殼、杏仁等同用,如《世醫(yī)得效方》一服散。
2、烏梅用于虛熱消渴。烏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虛熱消渴,可單用煎服,或與天花粉、麥冬、人叁等同用,如玉泉散。
3、烏梅用於膽囊炎、膽結石。烏梅7 個,五味子、四川金錢草各 30 克,水煎服。
4、烏梅用於雞眼、疣(魚鱗子)。烏梅250 克用水煮爛,去核後濃煎成膏,加適量食鹽、食醋調成稀糊,敷患處,每天一次。
5、烏梅用于牛皮癬:烏梅500克,白糖少許。烏梅去核加水熬成膏狀,每日3次,每次9克。
6、烏梅入藥屬酸澀收斂藥,一般用于脾虛久瀉、脫肛不收等癥。
功效
1、烏梅止渴
烏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來治療口渴多飲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熱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烏梅煎湯作飲品,能去暑解渴。
2、烏梅止咳
烏梅酸澀收斂,能斂肺止咳而用于肺虛久咳少痰或干咳無痰之癥,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對實證要慎用。
3、烏梅止瀉
烏梅能澀腸止瀉痢,可用于脾虛久瀉、久痢或大腸滑瀉不止甚至脫肛不收。近年有人用《傷寒論》中的烏梅丸作基本方加減治療非特異性結腸炎,取得了明顯的療效。
4、烏梅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蟲得酸則伏,用烏梅配細辛、川椒、黃連、附子等可治療膽道或腸道蛔蟲引發(fā)的腹痛、嘔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烏梅可軟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水腫而療足跟痛。取烏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鐘,過濾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時左右(藥液可重復加熱使用)。
5、烏梅止血
烏梅炒炭可療便血、崩漏屬虛證者。治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可重用炒烏梅至30克配人參、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糧等煎服;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經久不消者,在辨證方中加入烏梅炭、蟬蛻各6~10克功效顯著,這與實驗證明烏梅可助腎小管上皮細胞增生,增強腎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質的能力等功能有關。
【烏梅的毒副作用】:
“病有當發(fā)表者,大忌酸收,誤食必為害非淺,食梅則津液泄者,水生木也.津液泄則傷腎,腎屬水,外為齒,故多食損齒傷筋,蝕脾胃,令人發(fā)膈上痰熱.”(《本草害利》)
【烏梅的食用禁忌】:有實邪者忌服。感冒發(fā)熱,咳嗽多痰,胸膈痞悶之人忌食;菌痢、腸炎的初期忌食。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后忌食之。
①孟詵:"多食損齒,"
②《日華子本草》:"多啖傷骨,蝕脾胃,令人發(fā)熱。"
③《本草經疏》:"不宜多食,齒痛及病當發(fā)散者咸忌之。"
④《藥品化義》:"咳嗽初起,氣實喘促,胸膈痞悶,恐酸以束邪氣,戒之。"
⑤《得配本草》:"瘧痢初起者禁用。"
【烏梅食物相克】:忌與豬肉同食。
烏梅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效,烏梅用于肺虛久咳、虛熱煩渴、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內服:煎湯,4-7.5克;或入丸、散。外用:煅研干撒或調敷,婦女正常月經期以及懷孕婦人產前產后忌食烏梅。www.cndadi.net
yS630.Com相關推薦
土大黃的藥理作用非常廣泛,首先可以治療跌打損傷,同時具有解毒,治療咳嗽,預防大便秘結的效果,也可以緩解濕疹,對很多人出現(xiàn)的局部瘀腫,因為摔倒或磕碰造成的淤血,都可以使用土大黃進行調理,其中具有祛除風濕,殺蟲止癢,清熱解毒的功效,使用方法比較簡單,搗碎后取汁液敷在身體的外側,也可以煎水服用,雖然這一方面看起來較為簡單,可是也要咨詢醫(yī)生才會更對癥。
藥理作用
煎劑可使小鼠凝血時間顯著縮短(毛細管法),應用肝素使凝血時間延長后,再用煎劑仍可使其縮短。小鼠靜脈注射依文氏藍,再于局部皮下注射組織胺,則于注射組織胺之局部不久出現(xiàn)藍暈,如預先腹腔注射煎劑則可阻斷或推遲藍暈的發(fā)生,說明它能使毛細血管收縮,通透性降低。蟾蜍全身血管灌流試驗,表明它可使血營收縮。
主要藥理
主治
土大黃有清熱,行瘀,殺蟲,解毒。治咳血,肺癰,腮腺炎,大便秘結,癰瘍腫毒,濕疹,疥癬,跌打損傷,燙傷。
① 汪連仕《采藥書》:治吐血。軍中箭傷,罨之;
②《綱目拾遺》:破瘀生新。治跌打,消癰腫,止血;愈疥癬,和糖
醋搗擦。治肺癰;
③《植物名實圖考》:治無名腫毒,消血熱;④《貴州民間方藥集》:開胃健脾,補體虛力弱;
⑤《湖南藥物志》:疏風祛濕,殺蟲止癢,清熱解毒;
用法
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外用:搗敷或磨汁涂。
【成分】
其他藥用價值
1治癆傷吐血:金不換鮮根連葉35~50克,百合15克,冰糖50克。水煎服。(《中醫(yī)藥實驗研究》)
2治咳嗽吐血,跌打受傷吐血:金不換25~35克,和精豬肉切細,做成肉餅,隔水蒸熟食之。(《中醫(yī)藥實驗研究》)
3治肺癰:金不換草根50克,搗汁酒煎服三次,(《百草鏡》)
4治腮腺炎:鮮土大黃根、鮮天葵根各適量,酒糟少許,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5治皮炎,濕疹:土大黃適量,煎水洗。(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6治癬癩:土大黃根以石灰水浸二小時,用醋磨搽。(《湖南藥物志》);
7治腫毒初起:金不換草,根葉不拘,25克。搗碎,陳酒煎服。(《百草鏡》)
8治腳腫爛及小兒清水瘡:土大黃根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9治大便秘結:土大黃根5~25克,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10治湯火傷:土大黃根適量,研末。麻油調敷傷處。(《江西草藥》)
11仙人掌和土大黃粉外敷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治療方法取仙人掌兩塊去刺搗爛,加入土大黃粉20g拌勻,外敷患處,面積應超過紅腫邊緣,外敷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療程3天,并發(fā)睪丸炎者加服抗生素
【摘錄】:《*辭典》功效
土大黃為蓼科植物鈍葉酸模的根。鈍葉酸模為多年生草本,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
土大黃根及根莖呈圓錐形,全體棕紅色至棕灰色,頂端有莖基殘余及鱗片狀、須毛狀纖維;根部有分枝,表面具維紋及橫長疤痕;質硬,斷面黃色,有棕色形成層環(huán)及放入紋。氣微,味稍苦。以質硬,斷面色黃者為佳。
【土大黃補充信息】: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
干燥,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
【土大黃食療作用】:
土大黃味苦、辛、性涼;歸肺、大腸經;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瘀消腫,通便殺蟲。;
主治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痄腮,癰瘡腫毒,咯血,吐血,衄血,瘀滯腹痛,跌打損傷,便秘,濕疹疥癬。
【土大黃做法指導】:
1. 治腮腺炎。鮮土大黃根、鮮天葵根各適量,酒糟少許,搗爛外敷。
2. 治肺癰。金不換草根50克搗汁酒煎服,三次愈。
3. 治腫毒初起。金不換草、根、葉不拘,搗碎25克。陳酒煎服。
感冒發(fā)燒可以說是最常見的疾病了,甚至可以說我們都患過。為了更快的治療疾病,我們會選擇去醫(yī)院,而且有的人還會傾向于徐州呢使用西藥,因為他們覺得西藥治療起來比較快,這樣會節(jié)省時間。阿司匹林是一種常見的西藥,尤其是在身上疼痛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它。那阿司匹林藥理作用是什么呢?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楊酸)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帶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可溶于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本品為水楊酸的衍生物,經近百年的臨床應用,證明對緩解輕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痛、頭痛、神經痛、肌肉酸痛及痛經效果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發(fā)熱疾病的退熱,治療風濕痛等。近年來發(fā)現(xiàn)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能阻止血栓形成,臨床上用于預防短暫腦缺血發(fā)作、心肌梗死、人工心臟瓣膜和靜脈瘺或其他手術后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是最早被應用于抗栓治療的抗血小板藥物,已經被確立為治療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穩(wěn)定心絞痛及心肌梗死(MI)二期預防的經典用藥。
阿司匹林的藥理作用
①鎮(zhèn)痛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覺對機械性或化學性刺激敏感的物質(如緩激肽、組胺)的合成,屬于外周性鎮(zhèn)痛藥。但不能排除中樞鎮(zhèn)痛(可能作用于下視丘)的可能性;
②消炎作用;確切的機制尚不清楚,可能由于該品作用于炎癥組織,通過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引起炎性反應的物質(如組胺)的合成而起消炎作用,抑制溶酶體酶的釋放及白細胞活力等也可能與其有關;
③解熱作用:可能通過作用于下視丘體溫調節(jié)中樞引起外周血管擴張,皮膚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熱增加而起解熱作用,此種中樞性作用可能與前列腺素在下視丘的合成受到抑制有關;
④抗風濕作用:該品抗風濕的機制,除解熱、鎮(zhèn)痛作用外,主要在于消炎作用;
⑤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是通過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環(huán)氧酶(prostaglandin cyclooxygenase)、從而防止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TXA2)的生成而起作用(TXA2可促使血小板聚集)。此作用為不可逆性。
緩釋膠囊是常見的用藥,但是也有好處和壞處,其中的好處是能有效的抑制身體的多項問題,具有解熱鎮(zhèn)痛以及抗炎癥的作用,非常適合部分患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脊椎炎癥,以及各種慢性疾病,急性病情的發(fā)病期服用,同時也對牙痛,頭痛有著一定的功效,在目前的臨床上兒童和成年人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并且符合緩釋膠囊治療效果都可以服用,但是12歲以下的孩子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緩釋膠囊副作用較低,一般是主要針對腸胃不適,或者皮炎頭痛這樣的反應,而不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并發(fā)癥。
藥理毒理
布洛芬是有效的環(huán)氧合酶抑制劑,具有解熱、鎮(zhèn)痛及抗炎作用。
藥代動力學
口服易吸收,與食物同服時吸收減慢,但吸收量不減少。與含鋁和鎂的抗酸藥同服不影響吸收。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服藥后1.2-2.1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用量200mg,血藥濃度為22-27μg/ml,用量400mg時為23-45μg/ml,用量600mg時為43-57μg/ml。一次給藥后T1/2一般為1.8-2小時。服藥5小時后關節(jié)液濃度與血藥濃度相等,以后的12小時內關節(jié)液濃度高于血漿濃度。本品在肝內代謝,60%-90%經腎由尿排出,100%于24小時內排出,其中約1%為原形物,一部分隨糞便排出。
適應癥
本品系非甾體抗炎藥。適用于①緩解類風濕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脊柱關節(jié)病、痛風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各種慢性關節(jié)炎的急性發(fā)作期或持續(xù)性的關節(jié)腫痛癥狀,無病因治療及控制病程的作用;②治療非關節(jié)性的各種軟組織風濕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運動后損傷性疼痛等;③急性的輕、中度疼痛如:手術后、創(chuàng)傷后、勞損后、原發(fā)性痛經、牙痛、頭痛等;④對成人和兒童的發(fā)熱有解熱作用。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一日2次(早、晚各1次),一次0.3~0.6g (1~2粒),或遵醫(yī)囑。晚間服藥可使療效保持一夜,亦有助于防止晨僵,12歲以下兒童用量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不良反應
本品耐受性良好,副作用低,一般為腸、胃部不適或皮疹、頭痛、耳鳴。
禁忌癥
① 活動期消化道潰瘍;② 對本藥物過敏者,因服用阿斯匹林和其他非類固醇類抗炎藥誘發(fā)哮喘、鼻炎或蕁麻疹的患者。
注意事項
(1)腸胃病患者慎用。對其他抗風濕藥物耐受性差者可能對本品有良好耐受性。
(2)有支氣管哮喘病史患者,可能會引起支氣管痙攣。
(3)并用抗凝血劑的患者,服藥的最初幾日應隨時監(jiān)測其凝血酶原時間。
(4)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壓病患者慎用。
(5)過量服藥可能引起頭痛、嘔吐、倦睡、低血壓等,一般癥狀在停藥后即可自行消失。
(6)服藥期間飲酒可增加胃腸道副作用,并有致潰瘍的危險。
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慎用。
兒童用藥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患者由于肝、腎功能發(fā)生減退,易發(fā)生不良反應,應慎用或適當減量使用。
藥物相互作用
(1)與其他非甾體抗炎藥同用時增加胃腸道副作用,并有致潰瘍的危險。長期與對乙酰氨基酚同用時可增加對腎臟的毒副作用。
(2)與阿司匹林或其他水楊酸類藥物同用時,藥效不增強,而胃腸道不良反應及出血傾向發(fā)生率增高。
(3)與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藥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藥同用時有增加出血的危險。
(4)與呋塞米同用時,后者的排鈉和降壓作用減弱。
(5)與維拉帕米、硝苯啶同用時,本品的血藥濃度增高。
(6)本品可增高地高辛的血濃度,同用時須注意調整地高辛的劑量。
(7)本品可增強抗糖尿病藥(包括口服降糖藥)的作用。
(8)本品與抗高血壓藥同用時可影響后者的降壓效果。
(9)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藥濃度,從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時宜減少本品劑量。
(10)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濃度,甚至可達中毒水平,故本品不應與中或大劑量甲氨蝶呤同用。
板藍根我們家庭中多少都預備點的,板藍根的作用有很多,它的藥用價值也非常廣泛,那么板藍根到底有哪些藥用價值呢?下面就跟三九養(yǎng)生堂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板藍根的藥用價值的相關知識吧。
藥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作用
菘藍根對多種細菌有作用。水浸液對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八聯(lián)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甲桿菌、痢疾(志賀氏、弗氏)桿菌、腸炎桿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類似作用,且對溶血性鏈球菌有效(皆用瓊脂小孔平板法)。對A型腦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與大蒜、金銀花相似。板藍根、大青葉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有人認為是靛甙。實驗證明,靛甙在體內外皆無抗菌作用;體外抗病毒作用亦不突出;在體內排泄又快,故認為它無明顯生理和抗菌的活性作用。其有效成分尚待研究。
板藍根
2.抗鉤端螺旋體作用
1:100以上的板藍根或大青葉,在試營內均有殺鈞端螺旋體的作用。
3.解毒作用
據(jù)報道,犬用板藍根、黃連粉與藜蘆同服(各2.0g/kg),能解藜蘆毒,降低死亡率;若藜蘆中毒后再用之,則無效;分別單用板藍根粉或黃連粉,效果亦不好。
4.提高免疫功能
小鼠腹腔注射板藍根多糖50mg/kg,可顯著促進小鼠免疫功能,表現(xiàn)為:能顯著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細胞總數(shù)及淋巴細胞數(shù),對氫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脾指數(shù)、白細胞總數(shù)和淋巴細胞數(shù)的降低有明顯對抗作用;顯著增強二硝基氯苯所致正常及環(huán)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遲發(fā)型過敏反應;增強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細胞ANAE陽性百分率,并明顯對抗氫化可的松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但板藍根多糖體外實驗對刀豆素A誘導的小鼠脾細胞淋轉反應無明顯增強作用。此外,板藍根多糖還能明顯增強抗體形成細胞功能,增強小鼠靜脈注射碳粒廓清速率。
5.抗腫瘤作用
對大鼠W256實體瘤和小鼠Lewis肺癌注射靛玉紅200mg/kg,連續(xù)6-7天,結果對大鼠W256實體瘤的抑制率分別為47-50%和50-58%,皮下注射最減少到每日100mg/kg以下時,其抑制作用不明顯。靛玉紅500mg/kg灌胃,對大鼠W256實體瘤的抑制率為23-33%,對小鼠肉瘤180的抑制率約30%。靛玉紅能延長淋巴白血病L7212小鼠的生存時間20%左右。此外,經小鼠精原細胞法試驗證明,靛玉紅不能特異性地抑制B型精原細胞和精子細胞。
6.對白血病作用
藥理研究初步表明,靛玉紅有破壞白血病細胞的作用。從超微結構形態(tài)來看,在靛玉紅作用下,變性壞死的細胞多呈腫脹、溶解性壞死。實驗中發(fā)現(xiàn)靛玉紅能增強動物的單核巨噬系統(tǒng)的吞噬能力。單核巨噬系統(tǒng)在機體免疫反應中起一定的作用,故靛玉紅的抗癌作用可能與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有關。
結語:通過以上對板藍根的相關知識點的闡述,大家是不是對板藍根的藥用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呢?板藍根是一種常見的家庭備用藥,我們可以好好利用它的藥理價值,希望以上對板藍根的相關知識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地蘭的藥理作用
1、西地蘭的藥理作用
為快速強心藥,能加強心肌收縮,減慢心率與傳導,但作用快而蓄積性小,治療量與中毒量之間的差距較大于其他洋地黃類強心甙。口服在腸中吸收不完全,服后2小時見效,經3—6日作用消失。
2、西地蘭的適用癥狀
2.1、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由于其作用較快,適用于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患者。
2.2、亦可用于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顫動、心房撲動患者的心室率。
2.3、終止室上性心動過速起效慢,已少用。
3、西地蘭的不良反應
3.1、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新出現(xiàn)的心律失常﹑胃納不佳或惡心﹑嘔吐(刺激延髓中樞)﹑下腹痛﹑異常的無力﹑軟弱。
3.2、視力模糊或"黃視"(中毒癥狀)﹑腹瀉﹑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反應如精神抑郁或錯亂。
3.3、罕見的反應包括:嗜睡﹑頭痛及皮疹﹑蕁麻疹(過敏反應)。
3.4、在洋地黃的中毒表現(xiàn)中,心律失常最重要,最常見者為室性早搏,約占心臟反應的33%。其次為房室傳導阻滯,陣發(fā)性或加速性交界性心動過速,陣發(fā)性房性心動過速伴房室傳導阻滯,室性心動過速﹑竇性停搏﹑心室顫動等。兒童中心律失常比其他反應多見,但室性心律失常比成人少見。新生兒可有p-R間期延長。
西地蘭的作用
1、臨床上常應用于治療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病及冠心病等伴發(fā)急性心衰,往往有較好的療效。
2、西地蘭用于治療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如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室上性心動過速(室上速)等。由于西地蘭能延長房室結有效不應期,抑制房室傳導,所以可減慢房撲時快速的心室率;同時由于西地蘭能縮短心房肌的有效不應期,因而可使房撲轉為房顫,其中約有1/3病人轉為房顫后可迅速轉復為竇性心律。房顫病人靜脈推注西地蘭的主要目地是減慢心室率,隨后可以改服地高辛維持。
西地蘭常不能使房顫轉復為竇性心律,部分病人給予西地蘭后轉復為竇性心律,與西地蘭作用無關。很多學者認為這是疾病本身發(fā)展的結果,就像有些病人不用西地蘭,房顫也可自行轉復為竇性心律一樣。陣發(fā)性室上速者,靜脈推注西地蘭可能終止發(fā)作,但對伴有預激綜合征者,推注西地蘭可能出現(xiàn)較為嚴重的后果。
西地蘭的配伍禁忌
1、氨茶堿嚴禁與下列藥物配伍靜脈應用:葡萄糖酸鈣、異戊巴比妥鈉、維生素B6、氨芐青霉素、泛酸鈣、鹽酸氯酯醒、琥珀酸鈉、氯霉素、慶大霉素、溴化鈣、鹽酸氯丙嗪、先鋒霉素Ⅰ、青霉素、苯巴比妥鈉、毒毛旋花子苷K、四環(huán)素、腎上腺素、西地蘭、萬古酶素、水解蛋白、鹽酸羥嗪、維生素C、酒石酸白酶素、止血敏。
1.1、處方:生理鹽水 100 ml + 奧美拉唑 40 mg + 維生素B6
結果:輸液逐漸變成黃色,最后變成黑色。
分析:奧美拉唑和維生素 B6 的配伍未見文獻報道,說明書也未說明。
奧美拉唑是一種堿性藥物,能升高生理鹽水的 pH 值,維生素B6 又名鹽酸吡多辛,含酚羥基,pH 值為 3-4,兩者作用發(fā)生酸堿中和,變色可能是維生素 B6 的酚羥基在堿性條件下被氧化的緣故,所以兩者不應在同一瓶輸液中配伍。
1.2、處方:25% 葡萄糖 40 ml +10% 葡萄糖酸鈣 + 地塞米松 5 mg
結果:生成不溶性鈣鹽沉淀。
分析:葡萄糖酸鈣禁止與氧化劑、枸櫞酸鹽、可溶性碳酸鹽、磷酸鹽及硫酸鹽配伍,生成不溶性的鈣鹽沉淀(葡萄糖酸鈣藥物說明書),危及生命。所以兩者應分開靜脈注射。
1.3、處方: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
結果:可能出現(xiàn)甘露醇析出結晶現(xiàn)象,但并非100%。
分析:原則上,甘露醇為高濃度高滲透壓溶液,不宜與任何藥液配伍在一起輸。
《256種注射液配伍變化檢索表》的編著者、著名藥學家認為:因20%甘露醇為過飽和溶液,聯(lián)合應用其他藥物時,可能會因新的溶質和溶媒加入而改變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結晶。
我們都知道在生活中很多疾病都是由輕到重的,很多人在疾病剛開始發(fā)生的時候認為癥狀較輕,不會有什么特別的傷害,就不去重視,不去治療它而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疾病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心臟病這種病,他最開始的癥狀是心力衰竭,這是可以服用米力農來治療,上面給大家介紹米力農的藥理作用。
米力農注射液,用于對洋地黃、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治療無效或效果欠佳的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頑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本品為無色澄明液體。
適應癥:適用于對洋地黃、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治療無效或效果欠佳的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頑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規(guī)格:5ml∶5mg
用法用量:靜脈注射:負荷量 25~75μg/㎏,5~10分鐘緩慢靜注,以后每分鐘0.25~1.0μg/kg維持。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1.13mg/kg。
口服:一次2.5~7.5mg,每日4次。
不良反應:較氨力農少見。少數(shù)有頭痛、室性心律失常、無力、血小板計數(shù)減少等。過量時可有低血壓、心動過速。長期口服因副作用大,可導致遠期死亡率升高,已不再應用。
本品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劑,為氨力農的同類藥物,作用機理與氨力農相同。口服和靜注均有效,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擴張作用。但其作用較氨力農強10~30倍。耐受性較好。本品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使心肌細胞內環(huán)磷酸腺苷(CAMp)濃度增高,細胞內鈣增加,心肌收縮力加強,心排血量增加。而與腎上腺素?1受體或心肌細胞Na+、K+ -ATp酶無關,其血管擴張作用可能是直接作用于小動脈或所致,從而可降低心臟前、后負荷,降低左心室充盈壓,改善左室功能,增加心臟指數(shù),但對平均動脈壓和心率無明顯影響。米力農的心血管效應與劑量有關,小劑量時主要表現(xiàn)為正性肌力作用,當劑量加大,逐漸達到穩(wěn)態(tài)的最大正性肌力效應時,其擴張血管作用也可隨劑量的增加而逐漸加強。本品對伴有傳導阻滯的患者較安全。本品口服時不良反應較重,不宜長期應用。
氟尿嘧啶主要用于消化道系統(tǒng)的癌癥,尤其是常見的直腸癌,結腸癌,胃癌和乳腺癌疾病,有著很強大的調理作用,不過也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可能會對本品出現(xiàn)過敏的反應,所以在服用藥物期間,要注意少數(shù)人會伴有咳嗽或是身體的不適,嚴重的會引起惡心嘔吐,以及身體潰瘍的現(xiàn)象,所以毒副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服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會出現(xiàn)咳嗽嗎?
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為乳白色或淡黃色混懸液體。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為復方制劑,其組成為每10ml內含氟尿嘧啶40mg。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人參多糖作為免疫促進劑,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人參多糖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人參多糖可以防止了氟尿嘧啶對肌體的毒副作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在體內先轉變?yōu)?-氟-2-脫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可以阻斷脫氧尿嘧啶核苷酸轉變?yōu)槊撗跣叵汆奏ず塑账?,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可以抑制DNA的生物合成。
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吸收不規(guī)則,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制成多相脂質體劑型后,由于淋巴定向性和對癌細胞的親和性,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在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瘤體和腦的分布量增加,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在體內作用時間也延長,從而提高了療效,降低劑量,減輕了毒副作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主要抑制S期瘤細胞。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油酸在處方中與氟尿嘧啶產生協(xié)同作用。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可以摻入RNA,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通過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摻入RNA而達到抑制RNA合成的作用。
復方氟尿嘧啶口服溶液的毒副作用較大。惡心、食欲減退或嘔吐,一般劑量多不嚴重,偶見口腔黏膜炎或潰瘍,腹部不適或腹瀉。周圍血白細胞減少常見(大多在療程開始后,2~3周內達最低點,約在3~4周后恢復正常),血小板減少罕見。極少見咳嗽、氣急或小腦共濟失調等。
【禁 忌】因有猝死危險。發(fā)生心血管反應(心律失常、心絞痛、ST段改變)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 1、服用本藥時不宜飲酒或同用阿司匹林類藥物。 2、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及以往用過化療或放射治療者,特別是骨髓抑制者。劑量應減少。 3、本品為混懸型制劑,用前振搖均勻。 4、如需大劑量用藥,請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5、服用2個療程后進行復查一次。
【兒童用藥】尚未明確。
【老年患者用藥】尚未明確。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尚未明確。
【藥物相互作用】尚未明確。
【藥物過量】尚未明確。
【藥理毒理】氟尿嘧啶在體內先轉變?yōu)?-氟-2-脫氧尿嘧啶核苷酸,后者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阻斷脫氧尿嘧啶核苷酸轉變?yōu)槊撗跣叵汆奏ず塑账?,從而抑制DNA的生物合成。此外,還能摻入RNA,通過阻止尿嘧啶和乳清酸摻入RNA而達到抑制RNA合成的作用。氟尿嘧啶為細胞周期特異性藥,主要抑制S期瘤細胞。人參多糖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
【藥代動力學】尚未明確。
【貯 藏】密封,在干燥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