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血止血的中藥有哪些?
養(yǎng)生保健中藥材有哪些。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彪S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只有進行科學(xué)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涼血止血的中藥有哪些?》,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在有的時候,人們會感覺到身體里面發(fā)燥,這種感覺非常不舒服,而且人的情緒也會變得異常,比如火氣就會變得很大,經(jīng)常會因為一些小事情發(fā)脾氣,這可能是身體出現(xiàn)了血熱的情況,甚至可能出現(xiàn)了嚴(yán)重的血熱癥,這時候一定要及時治療,比如可以吃一些涼血止血的中藥。
涼血止血的中藥有哪些?
1、小薊
小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刺兒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脾胃虛寒而無瘀滯者忌服。
(1)金瘡出血不止:小薊苗搗爛涂之。(孟詵《食療本草》)
(2)墮胎下血:小薊根葉、益母草五兩。水二大碗,煮汁一碗,再煎至一盞,分二服,一日服盡。(《圣濟總錄》)
2、大薊
大薊,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薊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開時采割地上部分,除去雜質(zhì),曬干。涼血止血,祛瘀消腫。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1)心熱吐血口干:用刺薊葉及根,搗絞取汁,每頓服二小盞。(《圣惠方》)
(2)舌硬出血不止:刺薊搗汁,和酒服。干者為末,冷水服。(《普濟方》)
(3)崩中下血:大、小薊根一升,酒一斗,漬五宿,任飲。亦可酒煎服,或生搗汁。溫服。(《千金方》)
3、地榆
地榆,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后者習(xí)稱“綿地榆”。春季將發(fā)芽時或秋季植株枯萎后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1)男女吐血:地榆三兩。米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熱服一合。(《圣惠方》)
(2)結(jié)陰(即便血)下血,腹痛不已:地榆四兩,炙甘草三兩。每服五錢,水三盞,入縮砂仁七枚,煎一盞半,分二服。(《宣明方》)
(3)虎犬咬傷:地榆煮汁飲,并為末敷之。亦可為末,白湯服,日三。忌酒。(《梅師方》)
(4)代指腫痛(十指腫痛的一種病證):地榆煮汁漬之,半日愈。(《千金翼》)
4、槐花
槐花,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采收,即使干燥,除去枝、梗及雜質(zhì)。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脾胃虛寒及陰虛發(fā)熱而無實火者慎用。
(1)衄血不止:槐花、烏賊魚骨等分,半生半炒為末,吹之。(《普濟方》)
(2)吐血不止:槐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飲下三錢。(《普濟方》)
(3)小便尿血:槐花(炒)、郁金(煨)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淡豉湯下,立效。(《篋中秘寶方》)
(4)臟毒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錢,日三服?;蛴没卑灼ぜ鍦?。(《普濟方》)
(5)婦人漏血不止:槐花燒存性,研。每服二、三錢,食前溫酒下。(《圣惠方》)
(6)下血血崩:槐花一兩,棕灰五錢,鹽一錢,水三鐘,煎減半服。(《摘玄方》)
5、側(cè)柏葉
側(cè)柏葉,中藥名,為柏科植物側(cè)柏的干燥枝梢和葉。多在夏、秋二季采收,陰干。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fā)烏發(fā)。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熱咳嗽,血熱脫發(fā),須發(fā)早白。
(1)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咽干口燥,舌絳脈數(shù):生地黃、生側(cè)柏葉、生艾葉、生荷葉。(《婦人良方》四生丸)
(2)治吐血不止:柏葉、干姜各三兩,艾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金匱要略》柏葉湯)
涼血止血的中藥,下面繼續(xù)為推薦,一起來看看。
6、白茅根
白茅根,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洗凈,曬干,除去須根和膜質(zhì)葉鞘,捆成小把。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濕熱黃疸,水腫尿少,熱淋澀痛。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1)吐血不止: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千金翼》)
(2)小便出血:茅根煎湯,頻飲為佳。(《談野翁方》)
7、苧麻根
苧麻根,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冬春季采挖,洗凈,曬干。具有涼血止血,安胎,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發(fā)熱,麻疹高熱,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孕婦腹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chǎn)。外用治跌打損傷。
(1)五種淋疾:苧麻根兩莖,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半碗,頓服即通,大妙。(《斗門方》)
(2)肛門腫痛:生苧根搗爛,坐之良。(《瀕湖集簡方》)
(3)脫肛不收:苧根搗爛,煎湯熏洗之。(《圣惠方》)
(4)五色丹毒:苧根煮濃汁,日三浴之。(《外臺秘要》)
8、羊蹄
羊蹄,中藥名,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根。具有清熱解毒,止血,通便,殺蟲之功效。常用于鼻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慢性肝炎,肛門周圍炎,大便秘結(jié);外用治外痔,急性乳腺炎,黃水瘡,癤腫,皮癬。本品有小毒,內(nèi)服須謹(jǐn)慎。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一些中藥的治療方法,會比西藥更有效一些,對于內(nèi)分泌的調(diào)節(jié),去除我們內(nèi)臟的火氣,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最重要的是他對我們的身體沒有過多的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涼血的中藥有哪些?
?1、玄參
?玄參為玄參科植物玄參和北玄參的根,含玄參素,環(huán)烯醚萜甙類;還含揮發(fā)油、生物堿等;藥理試驗證明、玄參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劑都有降低血壓的作用;玄參還有擴張血管和強心作用;多種玄參屑植物的侵劑都有鎮(zhèn)表和抗驚厥作用。
?中醫(yī)認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適用于熱病煩渴,發(fā)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傷津便秘及咽喉腫痛等癥。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濕盛者忌用。
?2、決明子
?決明子為豆科植物燉葉決明或決明的種子,內(nèi)含蒽酯及蒽醌甙,決明素及維生素A等,藥理試驗證明:決明子有降低血壓和降低血清膽固醇的作用;有抗多種致病菌和軟便瀉下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適用于肝熱或肝經(jīng)風(fēng)熱所致的目赤澀痛,羞明多淚等;此外對治療高血壓,肝炎,肝硬化腹水及習(xí)慣性便秘等也有效。
?用量:3--9克,搗碎煎服。
?3、地骨皮
?地骨皮為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的根皮,內(nèi)含桂皮酸,多種酚類物質(zhì),甜菜堿及亞油酸等;地骨皮有顯著的解熱作用,其煎劑可使血糖降低,有降低血清膽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地骨皮的浸劑對動物有顯著的降低血壓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涼血,退蒸,清瀉肺熱,適用于虛勞潮熱盜汗,肺熱咳喘,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癰腫惡瘡以及肺結(jié)核和高血壓癥等。
?用量:一般為3--9克。
?4、蘆根
?蘆根為禾本科植物蘆葦?shù)牡叵虑o,內(nèi)含薏苡素,天門冬酰胺等。
?中醫(yī)認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利尿,適用于熱病傷津、煩熱口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療肺熱咳嗽、肺癰等。
?用量:一般干者9---30克;鮮者15--40克。
?以上就是涼血的中藥,決明子地骨皮等等,這些中藥都可以在中藥店買到,根據(jù)以上的方法,如果你出現(xiàn)了以上的病癥,可以采用以上的中藥,用法和用量都已經(jīng)給出了科學(xué)的用藥數(shù)值。過多或者過少的使用都沒有很明確的效果,一定要采用科學(xué)合理的治療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導(dǎo)讀:清熱涼血的中藥有哪些?清熱涼血藥主要治療濕熱毒瘀蘊結(jié)證,常見病癥便秘、痤瘡、皮炎、濕疹等。那么清熱涼血的中藥有哪些?下面推薦幾種清熱涼血的中藥,一起來看看。
清熱涼血的中藥有哪些
本類藥物可通過其清熱作用而達到?jīng)鲅哪康?。清熱涼血藥多甘苦咸寒,清熱涼血藥具有清解營分,血分熱邪的功效,部分藥物既能夠清熱涼血,又可以滋養(yǎng)陰液,亦可用于陰虛內(nèi)熱的病證,清熱涼血藥主要有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等。
1、生地黃
生地黃,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溫和氣候及陽光充足之地,怕積水,為清熱涼血藥。用于溫?zé)岵崛霠I血,身熱口干、舌絳或紅等癥狀。有清熱生津滋陰,養(yǎng)血的功效。
清熱涼血。該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營血分之熱而涼血。用于溫?zé)岵≈邿?、口渴、舌紅絳,處方如清營湯。另外,該品通過涼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熱的各種出血癥。
養(yǎng)陰生津。該品質(zhì)潤多液能養(yǎng)陰,味甘性寒能生津,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作用。用于溫?zé)岵『笃凇⑿盁醾蛘?。另外,取該品滋陰清熱作用,常用于治療陰虛火旺的口干口渴、頭暈?zāi)垦#幏饺缌兜攸S丸。消渴病屬熱盛傷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療。
2、玄參
玄參,中藥名,為玄參科草本植物。味甘、苦、咸,性微寒,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jié)的功效。主治溫?zé)岵岷蜖I血;身熱;煩渴;舌絳;發(fā)斑;骨蒸勞嗽;虛煩不寤;津傷便秘;目澀昏花;咽喉喉腫痛;瘰疬痰核;癰疽瘡毒。脾胃有濕及脾虛便溏者忌服。
3、丹皮
丹皮,又名牡丹皮,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細根,剝?nèi)「?,曬干。生用或炒用。主治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溫?zé)岵崛胙?;發(fā)斑;吐衄;熱淚盈眶病菌后期熱伏陰分發(fā)熱;陰虛骨蒸潮熱;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癰腫瘡毒;跌撲傷痛;風(fēng)濕熱痹。
現(xiàn)代研究,所含牡丹酚及其以外的糖苷類成分均有抗炎作用;牡丹皮的甲醇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作用;牡丹酚有鎮(zhèn)靜、降溫、解熱、鎮(zhèn)痛、解痙等中樞抑制作用及抗動脈粥樣硬化、利尿、抗?jié)兊茸饔谩?/p>
4、赤芍
赤芍是著名野生地道中藥材,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微寒。歸肝經(jīng)。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的功效。
與生地黃、大黃、白茅根等同用,可用于血熱吐衄;與金銀花、天花粉、乳香等同用,可用于熱毒壅盛,癰腫瘡瘍;與當(dāng)歸、川芎、延胡索等同用,可用于血滯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腹痛等癥。
5、紫草
紫草,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內(nèi)蒙紫草的干燥根。性味甘、咸,寒。歸心、肝經(jīng)。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能。故對血熱毒盛,麻疹、斑疹透發(fā)不暢等癥,可與蟬衣、牛蒡子、連翹、荊芥等配伍應(yīng)用;如疹出而色甚深,呈紫暗色而不紅活者,這也是血熱毒盛的癥候,須以涼血解毒藥如丹皮、赤芍、銀花、連竅等同用。該品預(yù)防麻疹,可減輕麻疹癥狀或減少麻疹發(fā)病率。
6、水牛角
水牛角,中藥名。是中藥犀角的代用品,功能有清熱,涼血,定驚,解毒。治傷寒溫疫熱入血分,驚狂,煩躁,譫妄,斑疹,發(fā)黃,吐血,衄血,下血,癰疽腫毒。孕婦、中虛胃寒者慎服。大量服用,常有上腹部不適,惡心,腹脹,食欲不振等反應(yīng)。
以上就是一些清熱涼血的中藥,供大家參考。
支氣管擴張的病因有很多,治療此類疾病的過程也比較復(fù)雜。大家要多小心,平時生活中要多注意身體才行。尤其是生活習(xí)慣和飲食習(xí)慣都要多小心,這里給大家推薦一個茶飲保健方法,柿葉止血茶。柿葉止血茶的功效就是用于支氣管擴張的。
配方
將不拘量柿葉洗凈曬干(以秋季自然脫落者較好),研為細末,瓷罐儲備。
用法
每日2-3次,每次取上末6克,以綠茶適量煎汁,候冷送服。
功效
用于支氣管擴張咯血、痰中帶血、肺結(jié)核咯血、胃潰瘍出血,以及便血、尿血、子宮出血、紫癜等。涼血止血。
支氣管擴張的病因
1.感染
感染是引起支氣管擴張的最常見原因。肺結(jié)核、百日咳、腺病毒肺炎可繼發(fā)支氣管擴張。曲霉菌和支原體以及可以引起慢性壞死性支氣管肺炎的病原體也可繼發(fā)支氣管擴張。
2.先天性和遺傳性疾病
引起支氣管擴張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是囊性纖維化。另外,可能是由于結(jié)締組織發(fā)育較弱,馬方綜合征也可引起支氣管擴張。
3.纖毛異常
纖毛結(jié)構(gòu)和功能異常是支氣管擴張的重要原因。Kartagener綜合征表現(xiàn)為三聯(lián)征,即內(nèi)臟轉(zhuǎn)位、鼻竇炎和支氣管擴張。本病伴有異常的纖毛功能。
4.免疫缺陷
一種或多種免疫球蛋白的缺陷可引起支氣管擴張,一個或多個IgG亞類缺乏通常伴有反復(fù)呼吸道感染,可造成支氣管擴張。IgA缺陷不常伴有支氣管擴張,但它可與IgG2亞類缺陷共存,引起肺部反復(fù)化膿感染和支氣管擴張。
5.異物吸入
異物在氣道內(nèi)長期存在可導(dǎo)致慢性阻塞和炎癥,繼發(fā)支氣管擴張。
結(jié)語:有關(guān)柿葉止血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柿葉止血茶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柿葉止血茶的功效是用于支氣管擴張咯血,有關(guān)支氣管擴張的病因,上述也有提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女性生理期,雖然是女性朋友排毒養(yǎng)顏的過程。然而生理期的痛經(jīng)折磨又是然人實在痛苦過程,治療痛經(jīng),大家一定要多多用心。這里推薦蒲黃茶給大家,蒲黃茶的功效之一就是治療痛經(jīng),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喝些。來看蒲黃茶的用法!
原料
蒲黃5g、花茶3g。
用法
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涼血止血,活血消瘀;降壓,凝血。
用途
瘀熱阻滯的腹痛腫痛;閉經(jīng)、痛經(jīng);瘡瘍腫毒;吐血、尿血;陰部濕癢。
痛經(jīng)飲食如何調(diào)理
很多女性一來痛經(jīng)就馬上吃止痛片或者就強忍,這都是很不好的行為,藥物因素會產(chǎn)生副作用,而強忍可能會使身體不適癥狀加重。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飲食就能很好的緩解痛經(jīng)癥狀,甚至是消失。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不同體質(zhì)所推薦的飲食療法。
氣血虛弱
黑豆大棗湯
配料:黑豆100g,大棗50g,紅糖20克。
做法:將黑豆、大棗加水適量,煮成粥狀,加紅糖調(diào)服,為1劑。每次月經(jīng)來潮前3天開始服用,每日1劑,連服10劑為一療程。
功效:益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
當(dāng)歸糖
配料:當(dāng)歸100g,冰糖500克。
做法:先將當(dāng)歸濃煎取汁,再與冰糖一起熬成當(dāng)歸糖食用。
功效: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
氣滯血瘀型
二皮蜜
配料:柚子1個、陳皮60克、白酒適量、蜂蜜500克。
做法:將柚子去肉取皮,切碎,與陳皮一起裝入砂瓶內(nèi),加酒適量,浸泡6小時,煮爛,用蜜拌勻,每天早晚各服兩匙或加水沖服。
功效:行氣化滯。
砂仁豬肚湯
配料:砂仁10克、田七9克、豬肚100克。
做法:將豬肚用沸水洗凈,刮去內(nèi)膜,去除氣味,與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燒沸后文火煮約2小時。調(diào)味后飲湯吃肉。
功效:行氣醒胃,祛瘀止痛。
濕熱蘊結(jié)型
金錢草茶
配料:金錢草20克、郁金12克、蜂蜜適量。
做法:洗凈上藥后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取汁。加入蜂蜜,攪勻代茶飲用。
結(jié)語:有關(guān)蒲黃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蒲黃茶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了。蒲黃茶能治療痛經(jīng),很多女性朋友應(yīng)該都對這一病癥苦不堪言。上述還介紹了幾種治療痛經(jīng)的飲食方法,大家可以多試試。
養(yǎng)生導(dǎo)讀:中藥槐花,味苦、性微寒,歸肝、大腸經(jīng);入血斂降,體輕微散;具有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的功效;主治腸風(fēng)便血,痔血,血痢,尿血,血淋,崩漏,吐血,衄血,肝火頭痛,目赤腫痛,喉痹,失音,癰疽瘡瘍。
槐花的藥用價值
1、治療銀屑病
取槐花炒黃研成細粉,每次 1錢,每日2次,飯后用溫開水送服。亦可將槐花制成蜜丸內(nèi)服,劑量同上。此藥對有胃腸道疾病的人有一定副作用,服藥時加用維生素 B1、B6可以緩解。也有部分病人開始有腹瀉,幾天后自行消失,因此服藥宜從小劑量開始,2-3天后加至全量。
2、治療頸淋巴結(jié)核
取槐米2份,糯米1份,炒黃研末,每天晨空腹服2匙(約10g)。服藥期間禁止服糖。臨床治療30多例,均獲治愈。
3、治療暑療
用干槐花米1-2兩,加水1500ml煎汁,用棉花蘸洗局部。藥汁可反復(fù)加熱,1日洗2-3次。同時將藥渣搗爛如泥敷于患部。一般用藥1-2日后局部即可消腫而愈。
4、注意過敏反應(yīng)
曾報告1例小兒,因口含槐花后引起過敏反應(yīng),出現(xiàn)發(fā)燒,顏面、頸及四肢皮膚潮紅,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密集丘疹,加壓不退,瘙癢、刺痛,面頰及頸前區(qū)有直徑約0.5cm圓形隆起的白色水泡和片狀糜爛,并有少許滲液;斑貼試驗陽性。初用苯海拉明治療效果不佳,后改給氫化考的松而漸恢復(fù)。
槐花的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槐花液對離體蛙心有輕度興奮作用, 對心傳導(dǎo)系統(tǒng)有阻滯作用。蕓香甙、槲皮素、槲皮甙亦能增加離體及在位蛙心的收縮量及輸出量,并能減慢心率,槲皮素可擴張冠狀血管, 改善心肌循環(huán),蕓香甙能使蟾蜍下肢及兔耳血管收縮,槐花液、槐花酊劑對麻醉犬、貓有暫時顯著的降低血壓作用,蕓香甙及其制劑有降壓作用,槲皮素亦能短時間降壓。
2、對血脂的作用
槲皮素皮下注射10mg,能有效地降低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大鼠肝、主動脈及血中的膽固醇含量,并增加膽固醇蛋白復(fù)合物的穩(wěn)定性,對實驗性動脈硬化癥有預(yù)防和治療效果。
3、對毛細血管的作用
蕓香甙及其甙元槲皮素能保持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減少血管通透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細血管恢復(fù)正常的彈性。槲皮素能增強豚鼠、大鼠皮膚毛細血管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其對毛細血管的穩(wěn)定性較蕓香甙強 1/3,連續(xù)大量應(yīng)用蕓香甙及槲皮素,可阻止由于減壓而引起的鼠肺出血。
4、抗炎作用
蕓香甙及槲皮素能抑制大鼠因組胺、蛋清、5-羥色胺、甲醛、多乙烯吡咯酮引起的腳爪浮腫以及透明質(zhì)酸酶引起的足踝部浮腫,蕓香甙能顯著抑制大鼠創(chuàng)傷性浮腫, 并能阻止結(jié)膜炎、耳廓炎、肺水腫的發(fā)生。對兔因芥子油引起的結(jié)膜水腫,僅有輕微的抑制作用,如將蕓香甙溶于丙二醇中,預(yù)防炎癥的效果更好,蕓香甙靜脈注射能抑制兔因馬血清而引起的皮膚、關(guān)節(jié)過敏性炎癥,蕓香甙硫酸酯的鈉鹽能加速狗因注射松節(jié)油引起的后肢血栓性靜脈炎的恢復(fù)。
5、解痙、抗?jié)冏饔?/p>
槲皮素能降低腸、支氣管平滑肌的張力,其解痙作用較蕓香甙強5倍,蕓香甙能降低大鼠的胃運動功能,并能解除氯化鋇引起的小腸平滑肌痙攣,皮下注射蕓香甙5~10mg/kg,能顯著降低大鼠因結(jié)扎幽門引起的胃潰瘍的病灶數(shù)目, 對反射性胃潰瘍的效力較凱林強,槐花液(含蕓香甙甚微)注入兔腸腔內(nèi),能刺激腸黏膜使?jié)B出液增加。
6、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槐花水浸劑(2:5),在試管內(nèi)對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膚致病性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試管內(nèi),蕓香甙和槲皮素對某些細菌有抗菌作用,對病毒亦表現(xiàn)抑制作用。
7、其他作用
蕓香甙對X線照射有保護作用,槐樹含有血球凝集素,對血球有凝集作用,大劑量槐花酊劑可引起某些中樞反射機能的抑制。一般認為, 蕓香甙口服不能吸收,因而不能確定口服是否有治療作用,但亦有報告指出,口服后尚能吸收。
在農(nóng)村,槐花可入藥,有去毒之效,還可包制成槐花飯,不僅如此,還可以包成槐花包子。由于槐花性涼,所以平常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食用。
導(dǎo)讀:十灰散有涼血止血功效。十灰散,中醫(yī)方劑名。十灰散由哪些藥物組成?十灰散的方歌是什么?下面就具體來了解下十灰散吧。
【方劑名】十灰散
【出處】《十藥神書》
【組成】大薊、小薊、荷葉、側(cè)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9g。
【方歌】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櫚煨,二薊梔黃各炒黑,上部出血勢能摧。
【主治】血熱妄行。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功用】涼血止血。
【用法】上藥各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搗汁或蘿卜汁磨京墨半碗,調(diào)服五錢(15g),食后服下。
【方解】本方證為治火熱熾盛,迫血妄行之上部出血證?;馃釤胧ⅲ瑲饣鹕蠜_,迫血妄行則見上部出血,如吐血、咯血、嗽血及衄血等,多來勢暴急,血色鮮紅。因有血熱之象,故見面赤唇紅,心煩口渴,溲赤,便秘,舌紅,脈數(shù)等。治宜涼血止血。方中大薊、小薊甘涼人血分,長于涼血止血,兼能祛瘀,為君藥。荷葉、側(cè)柏葉、白茅根、茜草均能涼血止血;梔子清熱瀉火,且能涼血止血;大黃清熱降火,引熱下行,使氣降血止;牡丹皮清熱涼血祛瘀,使血止不留瘀,為佐藥。本方用法是用藕汁、或蘿卜汁、或磨京墨汁調(diào)服,藕汁能清熱涼血散瘀;蘿卜汁降氣清熱;京墨汁能收澀止血,意在增強止血之功。本方?jīng)鲅c清降全用,收澀與化瘀同施,為急救止血之方。
【配伍特點】是寓止血于清熱瀉火之中,寄祛瘀于涼血止血之內(nèi)。為一首急救止血方劑。
【加減化裁】若氣火上逆、血熱較盛者,可用本方改作湯劑使用,此時當(dāng)加大大黃、梔子的用量,作為君藥,并可配入牛膝、代赭石等鎮(zhèn)降之品,引血下行。
【運用】
1、本方主治熱證出血,對于來勢急暴之上部出血,可作應(yīng)急之用。以上部出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shù)為證治要點。
2、若氣火上逆,血熱較盛者,可以本方改作湯劑使用,此時當(dāng)以大黃、梔子為主藥,亦可加牛膝、代赭石等鎮(zhèn)降之品,引血熱下行。
3、常用于消化道出血、支氣管擴張及肺結(jié)核咯血等屬氣火上逆者。
【禁忌】本方為急則治標(biāo)之劑,血止之后,還當(dāng)審因圖本,方能鞏固療效;對虛寒性出血則不宜使用。本方為散劑,既可內(nèi)服,也能外用,但應(yīng)預(yù)先制備,使火氣消退,方可使用。方中藥物皆燒炭,但應(yīng)注意存性,否則藥效不確。
【基礎(chǔ)研究】肝胃火盛,或因氣火上沖,迫血上逆,血熱妄行,損傷血絡(luò),可致各種出血癥。如咳血、咯血、衄血、崩漏及外傷出血等證。方中大薊、小薊止血而清熱,側(cè)柏葉、荷葉止血而清散其氣,茜草、白茅根止血化瘀,梔子清熱瀉火,棕櫚皮收斂止血以固澀,大黃導(dǎo)熱下行折其上逆之勢,丹皮配大黃涼血祛瘀,使血止而不留瘀,諸藥燒灰存性增強收斂止血作用。諸藥配伍,共奏涼血止血,清熱降火祛瘀之功。
【文獻摘要】原書主治《十藥神書》:治癆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藥止之。
以上就是十灰散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dǎo)讀:收斂止血的中藥有哪些?收斂止血藥,無論虛寒性的或熱性出血均可用之。那么收斂止血的中藥有哪些?下面推薦幾種收斂止血的中藥,一起來看看。
收斂止血的中藥有哪些
收斂止血藥味多苦澀,性多平?jīng)?,功能收斂止血??梢杂弥胃黝惓鲅』?。收斂止血藥性收澀,有留瘀戀邪之弊,?dāng)以出血無瘀者為好,如果有瘀血和邪實者要慎之。收斂止血藥有白及、白芨、紫珠、血余炭、藕節(jié)、檵木、刺猬皮等。
1、白及
白及,中藥名,為蘭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塊莖。每年9~10月當(dāng)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置沸水中煮或蒸至無白心,曬至半干,除去外皮,曬千。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用于咯血,吐血,外傷出血,瘡瘍腫毒,皮膚皸裂。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
2、紫珠
紫珠,又名白棠子樹、紫荊、紫珠草、止血草為馬鞭草科、紫珠屬落葉灌木。根或全株入藥,收斂止血;清熱解毒。主嘔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齦出血;崩漏;皮膚紫癜;外傷出血;癰疽腫毒;毒蛇咬傷;燒傷。用于衄血,咯血,胃腸出血,子宮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肺炎,支氣管炎;外用治外傷出血,燒傷。
3、血余炭
血余炭,中藥名,為人發(fā)制成的炭化物。取頭發(fā),除去雜質(zhì),堿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凈,曬干,燜煅成炭,放涼。具有良好的止血、化瘀、利尿。作用,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小便不利。
4、藕節(jié)
藕節(jié)為藕連接部分,含天門冬素、鞣質(zhì)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藕節(jié)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節(jié)又側(cè)重止血功效。中醫(yī)認為藕節(jié)性平、味甘澀,藥用可以縮短出血時間,有止血散淤之效,治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等。
5、檵木
檵木通常為灌木,稀為小喬木,多生于山野及丘陵灌叢中。根、葉、花果均能入藥,葉用于止血,根及葉用于跌打損傷,有去瘀生新功效。
6、刺猬皮
刺猬皮,中藥名,刺猬科動物刺猬、短刺猬、或大耳猬的干燥外皮。具有化瘀止痛,收斂止血,固精之功效。常用于胃脘疼痛,子宮出血,便血,腸風(fēng)下血,脫肛,痔瘡,遺精,遺尿。孕婦忌服。
7、斷血流
斷血流,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燈籠草或風(fēng)輪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開花前采收,除去泥沙,曬干。收斂止血。用于崩漏,尿血,鼻衄,牙齦出血,創(chuàng)傷出血。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
8、仙鶴草
仙鶴草,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割,除去雜質(zhì),干燥。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補虛。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癰腫瘡毒,陰癢帶下,脫力勞傷。
9、雞冠花
雞冠花,中藥名,為莧科植物雞冠花的干燥花序。秋季花盛開時采收,曬干。收斂止血,止帶,止痢。用于吐血,崩漏,便血,痔血,赤白帶下,久痢不止。
10、松花粉
松花粉,中藥名,為松科植物馬尾松、油松或同屬數(shù)種植物的干燥花粉。春季花剛開時,采摘花穗,曬干,收集花粉,除去雜質(zhì)。收斂止血,燥濕斂瘡。用于外傷出血,濕疹,黃水瘡,皮膚糜爛,膿水淋漓。外用適量,撒敷患處。
以上就是一些收斂止血的中藥,供大家參考。
涼血的中藥一般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所對應(yīng)的癥狀常為內(nèi)熱,火毒,濕熱,瘟疫。經(jīng)常喝涼血的中藥可以幫助身體改善上火等癥狀,在平時的飲食中,也要注意清淡,還需要通過多休息來進行調(diào)節(jié)
犀角
苦、咸,寒 歸心、肝、胃經(jīng)
1.涼血止血:血熱吐衄(犀角地黃湯)
2.解毒化斑:熱毒熾盛;斑疹紫暗(化斑湯,犀角大青湯)
3.安神定驚:邪入營血,神昏譫語,驚厥抽搐(清營湯,清宮湯,紫雪,至寶丹)。
赤芍
苦,微寒 歸肝經(jīng)
1.清熱涼血:血熱發(fā)斑疹及吐衄(犀角地黃湯,紫草快斑湯),熱淋,血淋
2.祛瘀止痛:血滯經(jīng)閉(滋血湯),痛經(jīng),跌打損傷(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補陽還五湯),癰腫(仙方活命飲)
紫草
苦,寒 歸心、肝經(jīng)
1.涼血活血透疹:麻疹不透;溫?zé)岵“l(fā)斑疹(紫草快斑湯,紫草消毒飲)
2.解毒療瘡:瘡瘍;濕疹;陰癢;燙傷(生肌玉紅膏) 本品性寒滑,脾虛便溏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