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黃七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鄙钪?,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中藥黃七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各種各樣的中藥,因為大家覺得中藥要比一些普通的藥物藥效更好,而且功效也是更多的就像是中藥黃芪,主要的功效是治療表面虛弱引起的身體頻繁出汗,同時也能緩解陰虛盜汗的情況,對急性腎炎水腫也有著很好的調(diào)節(jié)效果,所以在平時是比較受人歡迎的。
藥用價值
中藥療效
1、表虛自汗:多用于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shù)、防風(fēng)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fēng)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于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并常與防已、茯苓、白術(shù)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術(shù)、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用于瘡瘍久不潰破而內(nèi)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dāng)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于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shù)等配伍;用于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性味歸經(jīng)
性味:甘,微溫。
歸經(jīng):歸肺、脾、肝、腎經(jīng)。
藥材選方
1、玉屏風(fēng)散
2、防己黃芪湯
3、黃芪桂枝五物湯
4、補中益氣湯
臨床應(yīng)用
1、高血壓病
2、缺血性心臟病
3、急性腎小球腎炎
4、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胃潰瘍
相關(guān)閱讀
中藥黃奇指的是黃芪,主要生長在內(nèi)蒙古,山西等地區(qū),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黃芪對于、子官脫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疾病具有不錯的治療效果,我們在使用黃芪的時候,必須對其功能和作用有充分的認(rèn)識,最大程度的保證對癥治療。那么,中藥黃奇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1、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2、芪是中藥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與呼吸系統(tǒng)免疫能力的藥材. 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導(dǎo)致的虛汗病癥.也可以用于補氣和增進脾臟功能和代謝能力低下;
3、芪是補氣的,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xiàn)。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黃芪。
4、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于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癥。蜜炙黃芪有補氣、養(yǎng)血、益中功效,適用于內(nèi)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癥。
5、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diào)節(jié)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癥。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愈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三種腎虛慎用黃芪
1、腎病屬陰虛,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xiàn)毒副作用,應(yīng)禁用。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
2、陰虛的表現(xiàn):有手足心熱、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zhì)紅無苔、脈細(xì)數(shù)等。濕熱的表現(xiàn):有口苦、口干、舌苔黃膩等。熱毒熾盛的表現(xiàn):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xiàn)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等。
3、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yǎng)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4、黃芪食療價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產(chǎn)于內(nèi)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須根、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吃過中藥黃芪這位藥材,大多數(shù)人吃黃芪的時候都會采用泡水喝的方法,因為黃芪泡水能夠治療感冒預(yù)防疾病強身健體,所以即使經(jīng)常喝一些,也能夠?qū)θ梭w有益,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而且黃芪泡出來的水喝起來還有一股甜味,那么中藥黃芪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黃芪的泡法
黃芪泡水一次取 4 片到 8 片放在杯中用沸水泡 5 到 10 分鐘即可,條件允許放上枸杞大棗效果更佳!黃芪水略帶甜味。
黃芪的功效
強身壯體,預(yù)防感冒
黃芪泡水有增強體質(zhì)的功效,科學(xué)家曾用實驗證明服用黃芪水的動物明顯比未服用黃芪水的動物體重增長快的多。在中醫(yī)方面認(rèn)為,日常多喝黃芪水,精神可以變得更好,氣短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能夠有效的增強身體免疫力,預(yù)防感冒。
增強心肌收縮力
喝黃芪水的好處除了強壯身體之外,還包括了加強心肌收縮力,能夠有效的預(yù)防身體循環(huán)出現(xiàn)衰竭的情況。如果是患有實驗性胃炎,那么日常多喝一些黃芪水們能夠有效的減輕,并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會出現(xiàn)下降的情況。
防治高血壓
很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現(xiàn)下半身浮腫的情況,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對付糖尿病浮腫
民國初期北京名醫(yī)陸仲安就曾為胡適用黃芪控制住了當(dāng)時被稱為不可治愈的糖尿病。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腫。面色蠟黃的情況,所以可以喝黃芪水,并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現(xiàn)下至潰瘍的情況,那么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參效果更好。
骨質(zhì)疏松癥
如果患有骨質(zhì)疏松癥的患者,那可以適當(dāng)?shù)倪x擇黃芪桂枝五物湯,這樣可以有效的治療下肢酸麻的情況。
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10~15 克、桂枝10~15 克、白芍10~15 克、生姜20~30 克、大棗12枚。水煎服,每日3次。
防治慢性鼻炎
將黃芪和白術(shù)、防風(fēng)一起煎水服用,能夠有效的治療虛汗、盜汗、過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脾氣虛證
喝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還包括了防治脾氣虛證。常見的脾氣虛證主要表現(xiàn)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將黃芪和黨參、白術(shù)、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黃芪是比較常見的中藥,多產(chǎn)在我國的內(nèi)蒙古,山西等地,屬于國家三級保護的一種植物,它的藥用價值比較高,含有多糖,還有葉酸和多種礦物質(zhì),黃芪能夠提高肺部的能力,能夠促進呼吸系統(tǒng)的健康,能夠提高免疫能力,具有很好的補氣的作用,非常適用于內(nèi)傷勞倦和脾虛泄瀉。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1、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
2、芪是中藥中最基本的用于提高肺與呼吸系統(tǒng)免疫能力的藥材. 可以用于因免疫力低下導(dǎo)致的虛汗病癥.也可以用于補氣和增進脾臟功能和代謝能力低下;
3、芪是補氣的,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xiàn)。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黃芪。
4、生用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于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癥。蜜炙黃芪有補氣、養(yǎng)血、益中功效,適用于內(nèi)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癥。
5、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diào)節(jié)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癥。黃芪還能擴張血管,改善皮膚血液循環(huán)和營養(yǎng)狀況,故對慢性潰瘍久不愈合者有效。其還能消除腎炎患者的蛋白尿,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原減少。
三種腎虛慎用黃芪
1、腎病屬陰虛,濕熱、熱毒熾盛者用黃芪一般會出現(xiàn)毒副作用,應(yīng)禁用。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而濕熱、熱毒熾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須服用黃芪,一定要配伍運用。
2、陰虛的表現(xiàn):有手足心熱、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熱盜汗、失眠多夢、舌質(zhì)紅無苔、脈細(xì)數(shù)等。濕熱的表現(xiàn):有口苦、口干、舌苔黃膩等。熱毒熾盛的表現(xiàn):有各種化膿性感染,如痤瘡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現(xiàn)為滿面通紅、咽紅、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shù)等。
3、陰虛患者使用黃芪,必須配伍養(yǎng)陰藥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參、麥冬、天冬、玉竹等。濕熱患者必須配伍清利濕熱藥,如黃連、茵陳、黃芩等。熱毒熾盛的患者必須配伍清熱解毒藥,如黃連、梔子、大黃、敗醬草等。
4、黃芪食療價值: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黃芪、膜莢黃芪的根。產(chǎn)于內(nèi)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須根、根頭,曬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女性們生完孩子之后,陰道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流血,有一些產(chǎn)后女性,會長時間出現(xiàn)陰道出血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平時可以用中藥田七燉湯來吃,這是因為這種中藥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另外還可以解決外傷造成的出血等等,除此之外,中藥田七還有下列這些功效。
中藥田七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田七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
田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本草綱目》云:“田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揪藥解》云:“田七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
中藥田七具有降壓、調(diào)脂、免疫調(diào)節(jié)、活血通脈、養(yǎng)生抗衰、消炎鎮(zhèn)痛等作用,藥理分析,田七主要含六種皂甙和谷甾醇、胡蘿卜甙、黃酮類化合物。皂甙是人參的主要成分,對增強體力,改善心肌氧代謝,提高動物缺氧的耐受力很有作用。古藥書說三七“功同人參”確非虛妄之詞。谷甾醇和胡蘿卜甙能降血脂,而黃酮類化合物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增加血管彈性的有效成分,因而常食田七,不僅對冠心病、心絞痛有顯著療效,而且對冠心病、心絞痛有預(yù)防功能。無病的人服用后可起預(yù)防冠心病和滋補強壯作用。
田七其實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藥材的哦,田七不僅能夠止血,散瘀,消腫,定痛,還能夠降壓、調(diào)脂、免疫調(diào)節(jié)、活血通脈,是不可多得的良藥的哦,下面一起來看看田七的其他的作用吧。
田七的主要作用:①止血;②抗血栓;③促進造血;④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⑤抗炎;⑥保肝;⑦抗腫瘤;⑧鎮(zhèn)痛。
另外田七的去瘀作用是非常強的,傳說有一屠工殺豬得一大盆豬血,因手被割傷,急取三七粉敷傷口,匆忙中把一些田七粉撒落于正在凝結(jié)的豬血里。不久,豬血盡化為血水。因此,屆間鑒別田七真?zhèn)蔚姆椒?,常用凝血塊用試驗,能化為血水的是真田七,否則是假三七。
黃根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黃根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yuǎn),很多久遠(yuǎn)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黃根的記載,黃根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狗骨木、白狗骨、黑根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南山花的根。
【原形態(tài)】南山花,灌木,高1-3m。全株無毛。小枝四棱往形,干后黃色。葉對生,薄革質(zhì);葉柄長5-10mm,上面有槽;托葉三角形,長2-3mm,先端急尖;葉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5cm,寬2-5cm,先端漸尖,兩面有光澤。傘形花序近枝頂腋生,有花數(shù)朵至多朵;總花梗短或近無;花芳香,具花梗,花梗長15-20(-30)mm,柔弱;花萼杯狀,長約3mm,檐截平;花冠筒狀,長2-2.5cm,裂片5(很少4),狹披針形,廣展:花藥不露出。核果近球形,直徑約8mm,熟時黑紫色。花期4-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雜木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根圓柱形,常呈不規(guī)則扭曲,有分枝,或切成不規(guī)則塊片,長短厚薄不一,直徑0.5-4cm。表面黃棕色,具縱皺紋,有的具縱裂紋。栓皮易脫落,脫落處顯赭紅色。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橫斷面皮部極薄,棕黃色,木部發(fā)達(dá),土黃色,具細(xì)密的同心環(huán)紋及放射狀紋理。氣微,味淡。 以根粗、色黃者為佳。
【藥理作用】1.對心臟的作用:不同劑量(1g/100ml、1.5g/100ml、3.5g/100ml灌流液)的黃根均能降低正常離體大鼠心臟的心肌收縮力、冠脈流量和心率,并能削弱離體大鼠心臟對缺氧的耐受力。黃根抑制離體大鼠心臟功能的程度,隨劑量遞增或給藥時間延長而加強,這種現(xiàn)象可能與黃根中含鋁、錳量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細(xì)胞外鈣慢通道內(nèi)流,使細(xì)胞內(nèi)鈣濃度降低,進而抑制心肌收縮力有關(guān)。
【毒性】本品長期使用毒副反應(yīng)很小。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口干,白細(xì)胞的胞核不整,胞漿中出現(xiàn)空泡等現(xiàn)象。黃根對心臟有抑制作用,對于硅肺并有肺心病、心功能嚴(yán)重?fù)p害的患者,當(dāng)病情改善、心肌缺氧狀況緩解時,心臟功能恢復(fù)不理想,即應(yīng)考慮黃根對心臟的抑制作用,此時即應(yīng)酌情停藥或減量。
【鑒別】1.本品新切面,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淺藍(lán)白色熒光。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利濕退黃;散瘀強筋。主牙齦出血;貧血;肝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黃根,我們也了解了中藥黃根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知道黃根的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黃根用于養(yǎng)生。
黃蜀葵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黃蜀葵的用途越來越多,關(guān)于黃蜀葵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xì)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別名】秋葵、豹子眼睛花、霸天傘、棉花蒿
【來源】錦葵科秋葵屬植物 黃蜀葵 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以 根、葉、花 和 種子 入藥。秋季挖根;夏秋采收葉和花;秋季收種子,曬干。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潤燥滑腸。種子:用于大便秘結(jié),小便不利,水腫,尿路結(jié)石,乳汁不通。根、葉:外用治疔瘡,腮腺炎,骨折,刀傷?;ǎ航擞屯庥弥螣隣C傷。
【用法用量】種子3~5錢,水煎服或研粉每服0.5~1錢;根、葉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知道了黃蜀葵的功效和作用等,對于廣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覺自己需要的話,不妨在平時的時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況。不過為了保證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請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xí)慣,才可以得到它預(yù)期的效果。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xí)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黃靈丹的做法。
【處方】金佗僧3兩,輕粉1錢,麝香3分,冰片3分。
【制法】共研極細(xì)末,磁瓶收貯。
【功能主治】下部濕盛,黃水手、扒腳丫諸瘡。
【摘錄】《集驗良方》卷一
【處方】大黃4兩,川黃柏1兩,胡黃連2兩,生石膏2兩。
【制法】曬脆,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腿脛紅腫臭爛,流膿淌水,延開他處。
【摘錄】《內(nèi)外驗方秘傳》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黃靈丹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nèi)ダ玫嚼锩嫠械臓I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biāo)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黃草烏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黃草烏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麗江烏頭的塊根。
【原形態(tài)】麗江烏頭,多年生草本,高70-100cm。塊根胡蘿卜狀,長約5.5cm,直徑1.6cm。莖直立,被反曲的短柔毛。葉互生;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具稍長柄;莖中部以上葉具短柄,葉柄長2-10mm;葉片寬卵形或五角狀卵形,長7-12cm,寬7-10cm,基部心形,3深裂稍超過中部或至本身長度4/5處,深裂片近今接,兩面被短柔毛??偁罨ㄐ蝽斏?,具多數(shù)密集的花;花序軸和花梗 密被伸展的淡黃色短柔毛,并混生反曲短柔毛;下部苞片葉狀,中部以上苞片長圓狀線形;花梗長1-2.5cm;小苞片狹長圓形或線形,花兩性,兩側(cè)對稱;萼片5,花瓣狀,紫藍(lán)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盔形,寬0.9-1.1cm,基部至喙長1.7-2cm,喙短;花瓣2,無毛,先端向外彎,唇長約5mm,2淺裂,距長約1mm,半圓形,稍向后彎;雄蕊多數(shù),無毛,花絲全緣;心皮5,無毛。蓇葖果。種子多數(shù)?;ㄆ?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100m一帶的山地草坡或林邊。
【性狀】性頭腦 鑒別,根圓錐形,長4-5cm,直徑1-1.5cm。表面棕色至深棕色,母根具不規(guī)則縱皺縮紋及須根痕;子根稍光滑,具少數(shù)點狀須根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白色,可見少數(shù)深棕色散列的小點。
【化學(xué)成份】麗江烏頭塊根含粗莖烏頭堿甲(crassicaulineA),麗烏堿(liwaconitine),展花烏頭堿(chasmaconitine),烏頭諾辛(aconosine),卡馬烏頭原堿(cammaconine),8-去乙酰滇烏堿(8-deacetylyunaconitine),塔拉胺(talatisamine),展花烏頭寧(chasmanine),佛氏烏頭亭(forestine),佛氏烏頭辛(foresticine),滇烏堿(yunaconitine),麗江烏頭堿(foresaconitine),即是黃草烏堿丙(vilmorrizaninec),麗江烏任堿(acoforine),麗江烏頭辛堿(acoforesticine)麗江烏頭亭堿(acpfprestinine),嗜啦烏頭原堿(dolaconine),麗日堿甲(liconosine A),3-去羥-8-去乙酰滇烏堿(3-deoxy-8-deacetyl yunaconitine),3α,13-二羥基麗江烏頭堿(3α,13-dihydroxyforesaconitine)等生物堿。還含茴香酸(anisic acid)。
【藥理作用】1.抗炎作用,滇烏堿皮下注射10-80μg/kg或灌服50-100μg/kg于大鼠或小鼠,對醋酸、組胺等所致腹腔或皮膚毛細(xì)血管通透性增高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明顯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腫,抑制角叉菜膠、蛋清及甲醛所致大鼠足跖水腫,對角叉菜膠所致大鼠胸腔白細(xì)胞游走以及棉球所致組織增生也均有顯著抑制作用。摘除雙側(cè)腎上腺后仍具有抗炎作用,但滇烏堿不能處長去腎上腺大鼠的生存時間,也不影響腺和堅上腺重量,表明滇烏堿抗炎作用與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無關(guān)。
【性味】味辛;性溫;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濕;鎮(zhèn)痛。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介紹了黃草烏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黃草烏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黃開口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yīng)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黃開口的相關(guān)。
【別名】老虎腳跡草(《中國藥植志》),見血?。ā逗笨萍肌罚?。
【來源】為報春花科植物 輪葉排草 的 帶根全草 。5~6月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5~40厘米,全株具鐵銹色柔毛。莖通常單出,甚少分枝。3葉輪生至多葉輪生,莖頂端的葉多數(shù)聚生,根生葉有時對生;葉片橢圓形或披針形,長3~5厘米,寬5~12毫米,先端鈍尖至漸尖,基部狹楔形;無柄。花密集生于莖端,外面花梗長于內(nèi)面花梗;萼5裂,裂片線形,長約1厘米,背部突起,具長毛及不顯著黑線紋;花冠黃色,5深裂,裂片橢圓形舌狀,先端鈍尖,或稍微缺,較萼片稍長;雄蕊5,長為花冠之半,花絲基部連合成筒;花柱約與雄蕊等長。蒴果近球形,徑約4毫米?;ㄆ?~6月。果熟期6~7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福建,浙江、江蘇,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山東、河南等地。
【功能主治】降血壓,解蛇毒。
【附方】①治高血壓癥:每晚取輪葉排草三至五株。煎水一碗口服,連服三、四月。(《中國藥植志》)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高血壓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江蘇藥材志》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黃開口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黃開口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黃開口來治療一些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