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燉排骨的功效
夏季養(yǎng)生燉湯加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七燉排骨的功效,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不少人都喜歡將中藥材拿來燉湯,因為將中藥材燉湯的話可以有效發(fā)揮出中藥材的藥效。而三七就是一種不僅可以拿來入藥的中藥材,很多人也喜歡將三七和排骨一起燉湯,因為排骨湯是很多人都喜歡喝的一種湯,而三七排骨湯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特別好,所以三七排骨湯的功效是什么呢?
一、三七燉排骨功效與作用
1、三七根的功效和三七粉的功效是一樣的,止血,散瘀,消腫,定痛。 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
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huán), 增加血流量,預防和治療心腦組織缺血,雙向調(diào)節(jié)中樞神 經(jīng),提高腦力,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
2、促進蛋白質(zhì)、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 (dna)合成,強身健體;促進血液細胞新陳代謝,平衡調(diào)節(jié)血液細胞;
二、三七須根燉排骨
食材:三七根須10克、排骨、姜蔥鹽椒適量。
方法:
1、將準備好的三七根須放入水中浸泡約30分鐘;
2、將排骨洗干凈;
3、將三七根須置入排骨和水中間
4、加入適量的水,文火燉沸后(文火需要燉1到2小時),置入姜蔥椒、即可食用。
三、三七的食用方法
1、治療胃出血
三七碾成粉末,每日服3次,每次數(shù)1.5克,用溫開水沖服。此法可治療各種類型的胃出血。
2、治療高血脂
將三七粉末,按每日服3次,每日服0.6克,飯前用溫開水沖服。一般1至2個月為2療程。此方法對高血壓病、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癥伴有血脂及膽固醇增高患者有效,其總脂及膽固醇均有明顯下降。
3、治療心絞痛
服用三七粉末,每日2次,每次6克溫開水沖服,效果頗佳。經(jīng)此法治療的有的原長期服用復方硝酸甘油片者,服用三七后即可停服;有的合并高血壓者,服后血壓緩緩下降,此法服用時間為15至30天。
擴展閱讀
蘿卜燉排骨要去皮嗎
1、蘿卜燉排骨要去皮嗎
要看白蘿卜的嫩的程度。過于嫩可不切不影響口感而且對脾胃特別好。如果不是嫩的就考慮自己是否能夠接受那樣的口感就可以了,蘿卜排骨湯是用白蘿卜、排骨制作的一道家常菜,口味咸鮮,補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制作方法簡單易學。蘿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zhì)。
2、蘿卜燉排骨的做法
蘿卜排骨湯所需主料:蘿卜(選擇鮮嫩的白蘿卜,注意不要空心的),排骨(最好選擇大棒骨,小排骨燉出來的湯不夠鮮香)。
配料:枸杞、鹽、姜片、黃酒、紅棗、胡椒粉、八角等,也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搭配其他配料。
方法:
2.1、先將白蘿卜去皮,然后橫切,每片約三厘米厚,不必太薄。
2.2、再對切,呈月亮形,這樣看起來比較美觀。當然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切成不同的形 狀。
2.3、蘿卜切好后先放置在盤中,不要急于下鍋,等到排骨燉熟了以后再放進去,因為太早蘿卜會被燉爛,吃起來不如有點硬度的蘿卜那么好吃。
2.4、排骨在燉煮前要先氽一下水,去一去腥味。將清水燒開,加入黃酒或陳醋、姜片,再倒入排骨,煮至沒有血水出來為止,隨即撈出排骨,用冷水沖洗干凈。
2.5、一切準備就緒后,把汆過水的排骨、八角和剩下的姜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冷水(以蓋過骨頭為宜),記得一定要一次性將水加夠,不要中途補充水進 去,不然做出來的湯就沒有那么純正鮮美。
2.6、水加好后,先用大火煮沸,2至3分鐘后改用小火慢慢煨燉。原則上煨燉的時間不得少于一小時,時間越長,湯越香濃, 味道越可口。
2.7、當湯燉到白色時,就可以放入蘿卜、枸杞和紅棗了。這些東西加好后,先大火煮沸,然后改成中火,煮到蘿卜軟糯為止,再加入適量的鹽、胡椒粉和味 精,這樣一道營養(yǎng)又美味的蘿卜排骨湯就做成了。
3、蘿卜燉排骨的功效
3.1、蘿卜湯,有很好的降暑消渴的作用。其實蘿卜也是很好的入湯食材,蘿卜具有消食化滯、排除脹氣、解毒消熱、通便止血的功效。
3.2、蘿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和粗纖維,用來煲湯可以起到降血脂、穩(wěn)定血壓、防治膽結(jié)石的作用。
3.3、干燥的嚴冬,清熱祛火的蘿卜是最當令的健康美味,正適合生津止渴、化痰止咳,潤肺除燥。
3.4、蘿卜具有消食化滯、排除脹氣、解毒消熱、通便等功效,冬天多吃蘿卜也可以預防感冒,這樣寒冷的天氣端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蘿卜排骨湯,當是最受歡迎的。
3.5、白蘿卜排骨湯可消食健胃,理氣化痰,用于治療小兒厭食癥。白蘿卜味甘性涼,寬中下氣,消食化痰;排骨甘平,補虛弱,強筋骨,與蘿卜燉服,氣香味鮮,是患厭食癥小兒的輔助食療菜肴。
蘿卜燉排骨適合什么人群
1、濕熱痰滯內(nèi)蘊者慎服,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2、慢性及氣管炎、皮膚干燥者、糖尿病患者適宜。
3、脾胃虛寒者、慢性胃炎患者不宜多食、
4、支氣管炎、反復發(fā)作性過敏性皮炎的老年人、患有皮膚疥癬者忌食。
蘿卜燉排骨的技巧
1、白蘿卜的辛辣味較重,可以先將白蘿卜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撈起瀝干水再下鍋烹煮,這樣可去除白蘿卜的辛辣味。
2、可選用新鮮豬筒骨代替排骨,煲出的湯味會濃香甜美,也更有營養(yǎng)價值。
3、紅蘿卜和白蘿卜不宜一同燉煮,否則白蘿卜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會遭到破壞。
4、白蘿卜性寒涼,不適合脾胃虛弱者食用,同時服用參類滋補藥時,應忌食白蘿卜。
燉排骨一般步驟:
把排骨切好,在沸水中焯一下,去掉其中的血水。
撈出來后,再燒好開水,把焯好的排骨放進去,蔥、姜、花椒、大料少許,小火煮。期間放一點鹽,可以使排骨入味。直到排骨的肉用筷子能扎動就基本熟了。
這時候可以放一些蔬菜進去,和排骨一起燉。把蔬菜燉爛后大火收湯汁,加適當鹽、味精就可以出鍋了。
燉排骨容易爛的竅門:
燉排骨放點醋,可以使其易熟。可使排骨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溶解出來,利于吸收,營養(yǎng)價值更高。
燉排骨湯更鮮小技巧:
燉排骨時,在鍋里加入幾塊洗干凈的桔子皮,可除異味和油膩感,同時,可以使你的湯味道更鮮美。
燉排骨最好燉到排骨的骨頭可以嚼動為止。
A、如果吃骨頭是想補鈣的話,就要燉2個小時左右,吃的時候要嚼嚼骨頭,因為骨頭里的鈣很難融入水中,所以希望湯營養(yǎng)美味就要久一些。
B、如果就是想吃排骨,時間不用很久,大約30~50分鐘就可以吃了。
三七的名字有很多,大家看見金漆、金不換等這些名字,不要以為是其他藥材,其實這些都是三七的別名。從三七的別名可以看出,中醫(yī)是非常肯定三七的功效與作用的,作為一種中藥里常見的藥材,三七的地位可謂是很高了。作為藥材的三七究竟有什么奇效,才會導致大家對它如此推崇?
1、中藥材三七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中藥材三七在明顯擴張血管,減低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加強和改善冠脈微循環(huán),增加營養(yǎng)性心肌血流量的同時,能夠降低動脈壓,略減心率,使心臟工作量減低,從而明顯減少心肌的耗氧量,可用于治療心肌缺血、心絞痛及休克。
三七總皂苷對多種實驗性心律失常模型均有一定程度的對抗作用。
2、中藥材三七對血液和造血系統(tǒng)的作用
①研究表明,中藥材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能明顯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三七粉用于支氣管擴張、肺結(jié)核及肺膿腫合并咯血患者相當有效。
②中藥材三七能促進各類血細胞分裂生長、增加數(shù)目,具有顯著補血功效。
③中藥材三七具有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明顯療效。
3.三七及其有效成分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抑制作用。
4.三七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
5.三七及其有效成分對急性腦缺血后細胞有保護作用。
6.三七有一定的抗休克和抗應激作用。
7.三七及其有效成分對于各種急、慢性炎癥都有明顯抑制作用。
8.三七對多種實驗性肝損傷有一定的保護和治療作用。
9.三七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劑的作用。
10.三七可降低血膽固醇。
11.三七可多方面影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及代謝。
12.三七具有滋補、強壯、抗衰老作用。
13.三七具有抗腫瘤作用。
14.三七具有抗真菌作用。
15.三七具有抗病毒作用。
16.復方三七注射液對子宮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的興奮作用,可提高肛門外括約肌、肛提肌等組織的收縮力。
對中醫(yī)了解一二的人并不見得對中藥材也熟悉,主要是中藥材的種類繁多,常用的人們肯定都知曉,不常見的可能都不知道這是中藥材。竹鞭三七也是一種不常見的中藥材,生長在山坡、林下或者溝邊,從它的生長位置就知道這種中藥材非常難挖。下面給大家講解下竹鞭三七的功效是什么?
竹節(jié)三七,中藥材名。本品為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呈竹鞭狀的根莖。9~10月挖取根莖,除去須根,洗凈泥土,曬干??桓伞9δ苤髦螢椋褐箍龋?,散察,活血。治咳嗽多痰,勞傷吐血,跌打損傷,癰腫,外傷出血。①《草木便方》:散血活血破血,治癰腫,療犬傷、金刃,跌撲。②《中國藥植志》:健壯補藥,并有療傷,止血作用。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跌撲損傷,消腫膿、積聚。并治寒濕及筋骨痛。④《四川中藥志》:治癆傷吐血,及崩中下血。⑤《本草推陳》:常用于氣管炎、支氣管炎,痰液粘稠,咳嗽咯痰不暢;積血不行,吐血及外傷出血。
【出處】《百草鏡》
【別名】土參、土精、血參(《花鏡》),甜七、竹根七(《草木便方》),竹節(jié)參(《科學的民間藥草》),竹節(jié)人參的功效與作用(《現(xiàn)代實用中藥》),竹鞭三七的功效與作用、羅漢三七(《中國藥植志》),竹節(jié)七、竹七(《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蘿卜七、白三七(《中藥材品種論述》),水三七(《貴州草藥》),明七、野三七、雞頭七(《元南經(jīng)濟植物》)。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大葉三七的呈竹鞭狀的根莖。9~10月挖取根莖,除去須根,洗凈泥土,曬干??桓?。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60厘米。根莖橫臥,呈竹鞭狀或串珠狀,內(nèi)質(zhì)肥厚,白色,節(jié)間短。莖直立,圓柱形,表面無毛,有縱條紋。掌狀復葉,3~5枚輪生于莖端;葉柄細柔,長4~9厘米;小葉通常5片,薄膜質(zhì),闊橢圓形、橢圓形、橢圓狀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5厘米,最下2片形小,先端漸尖,稀長尖,基部楔形、圓形或幾心形,邊緣鋸齒細密或呈重鋸齒狀;上面葉脈無毛或疏生灰白色剛毛,下面無毛或有時脈上密生柔毛;小葉柄極短。傘形花序單一、頂生:總花柄直立,長約15厘米,小花多數(shù),具細柄;花萼綠色,先端5齒尖;花瓣5,淡黃綠色,卵狀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絲背著,花藥橢圓形,縱裂;子房下位,2室,花柱2枚,離生,外彎。核果漿果狀,球形,熟時紅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本植物較粗的肉質(zhì)直根(峨三七)、呈串珠狀的根莖(珠兒參)、葉(參葉)均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溝邊或林下。分布西南地區(qū)及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陜西、甘肅等地。產(chǎn)于四川、云南、陜西等地。
中藥的種類非常多,路邊的野草有可能是中藥材,樹上的果實也有可能是中藥材,植物的根莖也有可能是中藥材。不同的中藥材搭配起來可以醫(yī)治的疾病是不一樣的,許多服用三七的人想把三七泡酒來用,下面給大家介紹下不同配方的三七藥酒的功效都是什么,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配方。
三七既可煲湯做菜,又可泡酒飲用,三七泡酒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侗静菥V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薄队窬舅幗狻吩疲骸叭吆蜖I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背酥?,三七泡酒還可通經(jīng)活絡,祛風除濕,祛瘀止痛,活血通絡。治腰腿痛、腰肌勞損等癥。
一、三七藥酒
【配 方】: 三七(熟)150g, 白酒10L,人參15g 蔗糖45g,鹿茸15g ,白術(麩炒)90g
茯苓(蒸)60g ,五味子(蒸)90g,巴戟天(鹽制)60g ,懷牛膝(酒制)30g,枸杞子60g 肉蓯蓉 90g,補骨脂(鹽制)90g ,麥冬90g
【功效主治】:適用于氣血不足、病后虛弱、陽痿遺精、失眠健忘。益氣補血、養(yǎng)心安神。
【服食方法】: 口服每次10ml,每日二三次。
注意事項:高血壓及感冒熱證即用;孕婦慎用。
二、三七祛風濕藥酒
【配 方】: 三七 15 克,當歸 15 克,紅花 5 克,全蝎 15 克,土鱉蟲 15 克,獨活 12 克,羌活12 克,防風 15 克,枸杞子 30
克,甘草 10 克,白酒 1000 克。
【制作方法】: 將上述藥洗凈曬干,浸泡入酒中,10 天后即可服用。
【服食方法】: 每日服 2 次,每次服用 15—20 毫升。
【功效主治】: 通經(jīng)活絡,祛風除濕,祛瘀止痛。治腰腿痛、腰肌勞損等癥。
【宜 忌】: 孕婦、肝病、潰瘍病者慎用
三、三七藥酒
【配 方】: 三七 30 克,莪術 40 克,全蝎 10 克,土鱉蟲 30 克,補骨脂 50 克,四塊瓦 60 克,葉下花 80 克,當歸 60 克,牛膝
50 克,五加皮 60 克,川烏(制)20 克,蘇木 40 克,大血藤 60 克,川芎 30 克,血蝎 10 克,紅花 70 克,乳香 30 克,沒藥 30
克,延胡索 40 克,香附 40 克,白酒適量。
【制作方法】: 將上述中藥材浸泡于白酒中,以酒過藥面為度。泡 7 天以上即可服用。
【服食方法】: 每日口服 2 次,每次 10~15 毫升。
【功效主治】: 舒筋活絡,散瘀鎮(zhèn)痛,祛風除濕,強筋壯骨。用于跌打損傷,關節(jié)脫位、風濕骨痛、四肢麻木等癥。
三七又叫田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藥材,對人體的作用極大,至于三七補血嗎?這類問題主要針對氣血不足虛弱的女性。三七不僅止血、補血效果很好,還可以改善女性皮膚暗沉的問題。
1.效果
三七又名田七、山漆、金不換、參三七、人參三七等,味甘、微苦,性溫,與人參同是五加科人參屬植物,兩者不僅形態(tài)相似,而且在化學成分、藥理作用,以及臨床應用等方面,也有相似之處。人參在補氣方面居優(yōu),而三七則在活血、止血、補血、止痛等方面見長,《本草綱目拾遺》中曾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比呱每芍寡雇?、活血祛瘀,熟用則可補血,即人們常說的“生打熟補”。
中醫(yī)認為,女性以血為本,氣血充盈則女性氣色佳,而血虛是女性的第一大敵,血虛又容易導致血瘀,從而引起月經(jīng)不調(diào)、貧血、面部色斑、皮膚晦暗等問題。三七有很好的補血、活血功效,對于這些女性常見病,三七絕對是個好東西。
2.針對癥狀
臨床上,對于血瘀引起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月經(jīng)過少、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惡露不盡等癥,可在所用方劑中適當加入三七,可以增強活血止血功效。此外,對于各種面部色斑,如黃褐斑、雀斑、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等,三七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加速細胞新陳代謝,促進角質(zhì)細胞更新,有非常好的美容祛斑作用。
3.吃法
既可煎湯內(nèi)服,又可研末吞服,煎湯內(nèi)服的常用量為4.5-9克,研末吞服的常用量為1.5-3克。三七有補血活血抗氧化的作用,平時注意不要熬夜,不要吃一些辛辣或者是生冷的食物,多吃一些含鐵食物改善貧血。
三七的功效:
止血,散瘀,消腫,定痛。
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
①《綱目》:止血,散血,定痛。
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涂,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
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jīng)水不止,產(chǎn)后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②《玉揪藥解》: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
凡產(chǎn)后、經(jīng)期、跌打、癰腫,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傷、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三七的作用: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侗静菥V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玉揪藥解》云:三七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
(1)止血 (2)抗血栓 (3)促進造血 (4)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5)抗炎 (6)保肝 (7)抗腫瘤 (8)鎮(zhèn)痛
其他藥理作用
(1)鎮(zhèn)靜 三七人參皂苷Rb1能顯著減少小鼠的自發(fā)活動,使其安靜;延長硫噴妥鈉的睡眠時間,與戊巴比妥鈉有協(xié)同作用;能對抗咖啡因、苯丙胺所引起的中樞興奮作用。以上表明三七人參皂苷Rb1具有明顯的中樞抑制作用。
(2)延緩衰老pNS及pDS可延長果蠅平均壽命,提高飛翔能力,降低頭部脂褐素含量。pNS及pDS小鼠皮下連續(xù)注射30天,可顯著提高血清、腦組織SOD活性,減少心、肝、腦組織中MDA的生成。三七粉大鼠灌胃給藥可顯著提高腦組織中SOD活性,減少LpO的生成。此外,三七醇提物還能促進小鼠腦內(nèi)DNA、RNA和腦蛋白質(zhì)的合成。
眾所周知,母雞有益氣補血、補腎益精的大作用;而三七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妙用。很多人都喜歡喝雞湯,不僅因為其鮮美的味道與肥而不膩的湯汁,更是因為其對身體很有益處。那如果三七與母雞一起燉煮的話,究竟會有怎樣的功效與作用,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
1、七燉雞有補氣養(yǎng)血、活血化淤、止痛的功效,對于產(chǎn)后身體虛弱、惡露經(jīng)久不止、小腹疼痛、產(chǎn)后多汗有一定療效。
2、從兩大主料上分析三七燉雞功效與作用: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藥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的特點。對人體內(nèi)外各種出血,都可應用。三七能夠縮短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能夠促進多功能造血干細胞的增殖;能夠降低血壓,減緩心率等。雞肉和牛肉、豬肉比較,其蛋白質(zhì)的質(zhì)量較高,脂肪含量較低。此外,雞肉蛋白質(zhì)中富含全部必需氨基酸,其含量與蛋、乳中的氨基酸譜式極為相似,因此為優(yōu)質(zhì)的蛋白質(zhì)來源。雞胸脯肉中含有較多的B族維生素,具有恢復疲勞、保護皮膚的作用;大腿肉中含有較多的鐵質(zhì),可改善缺鐵性貧血;翅膀肉中含有豐富的骨膠原蛋白,具有強化血管、肌肉、肌腱的功能。
3、三七燉雞功效與作用之三七燉雞怎么做
原料:田七(即三七)6克,雞肉100克,鹽、味精各少許。
做法:1)、將雞肉洗凈切成小塊。田七洗凈切片,與雞肉同放瓷盅內(nèi),加少量水,備用。
2)、鍋內(nèi)入水,燒開,放入瓷盅,隔水用文火燉2-4小時,待雞肉及田七均熟爛時,湯液會起膠粘狀,說明熟爛合格,再加上鹽、味精等調(diào)味品,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