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腿部穴位
腿部養(yǎng)生運動。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人體腿部穴位”,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相信生活當中有很多人,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自己身體不胖,可是腿粗就會顯得自己特別胖,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要穿著短褲,腿粗看起來會非常的有影響,其實人身體的部分都是有穴位的,在減肥的時候不需要去吃減肥藥或者做一些什么,很奇怪的減肥方法,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按摩就能緩解,那么腿部的穴位都有哪些。
瘦腿穴位
伏兔穴
穴點位置:當你兩手自然下垂,你的中指恰好落在伏兔穴上。
按一下,是不是有點酸痛的感覺?多按按伏兔穴,對你的大腿肥胖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特別是大腿前側的肥肉。另外伏兔穴還能止腰痛和膝冷。
每次維持5秒,每天堅持十分鐘。
按對這些穴位,讓你瘦腿瘦到尖叫
血海
穴點位置:兩腿并攏時,用大拇指找你的膝蓋骨,在膝蓋骨的內(nèi)上側就是血海了。
在你閑暇時多按按這個穴位,可以很好地代謝掉腿部的廢水,消除水腫,時間長了,腿就不會胖胖的了。
每分鐘按壓15-20次為好,每天堅持5-10分鐘。
按對這些穴位,讓你瘦腿瘦到尖叫
足三里
穴點位置:在膝蓋骨的下方三個手指寬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這個穴位很神奇,傳統(tǒng)中醫(yī)認為能夠促進腸胃蠕動,但是它還能美化小腿曲線,只要每天按十分鐘,堅持幾天,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你的小腿從膝蓋往下很順溜。注意來月經(jīng)時不要按足三里。
按對這些穴位,讓你瘦腿瘦到尖叫
承山穴
穴點位置:找承山穴非常簡單,它就在你小腿肌肉的上方凹陷處,踮起腳尖時最容易找到。
承山穴的作用是打通堅硬的肌肉與小腿的界限,讓你的小腿線條更順暢柔和,沒有凸起的難看肌肉塊,睡前按摩5分鐘就有效,要長期堅持哦!YS630.COm
yS630.Com相關推薦
其實穴位學在中醫(yī)學上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因為對于中醫(yī)們來說,如果人的身體出現(xiàn)了哪些狀況,可以通過按摩人身上的穴位來緩解或者治療這種疾病狀況。而一般人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不舒服的狀況,可以通過按摩一些穴位來緩解不舒服的情況。那么人體中主要的穴位有哪些呢以及它們的位置在哪里呢?
1、三陰交
功效:延緩衰老
取穴方法:用自己的四根手指并攏,按壓有一骨頭為脛骨,此穴位于脛骨后緣靠近骨邊凹陷處。
按揉方法:用拇指或中指的指端按壓三陰交,先順時針方向、再逆時針方向按揉,持續(xù)5-10分鐘。
2、足三里
功效: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diào)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jīng)活絡、疏風化濕
取穴方法: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jié)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如圖所示),指尖處即為此穴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15-20次,每次按壓足三里穴要有的酸脹、發(fā)熱的感覺才可。
3、太沖穴
功效: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防治高血壓、頭痛頭暈、失眠多夢。
取穴方法: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動,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映手,即是此穴。
按揉方法:按揉時力度切忌過大,略微感到疼痛就可。每次按壓的時間持續(xù)4~5分鐘就可以了,按完以后喝適量的水可以加速體內(nèi)的新陳代謝。
4、落枕穴
功效:落枕,手臂痛,胃痛。
取穴方法: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兩骨之間,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兩骨間距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壓痛之處,即為此穴
按揉方法:要用拇指的指尖按揉刺激該穴位
5、合谷穴
功效:頭面上的病及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緩解和治療。
取穴方法:拇指食指合攏,肌肉的最高處即為此穴。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此穴。
我們?nèi)梭w身上是存在很多的穴位的,不同的穴位對我們?nèi)梭w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并且我們身上某些部位出現(xiàn)疾病的時候,就可以通過按壓或者針灸這些穴位來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我們?nèi)梭w背部也是存在很多的穴位的,但是具體的穴位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人體后背穴位有哪些?
按摩上背時,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的肺俞穴,同時還有主治心臟。疾病的心俞穴,以及有理血、寬中和胃的膈俞穴。
按摩下背部時,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鍵脾、和胃、化濕的脾俞穴等等。
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按摩背的側部,可以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盡量挺胸,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癥。
按摩背部的各個穴位都達到疏通經(jīng)絡、行氣通竅、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并可以反射性調(diào)節(jié)內(nèi)臟活動、增強內(nèi)臟的功能。只要堅持背部按摩,都收到了明顯的治療疾病和保健的效果。按摩背部的各個穴位都達到疏通經(jīng)絡
長期堅持背部按摩,還可以減肥,起到身體保健長壽的效果,當然,還有種說法,長期按摩能治療高血壓等,不過自我感覺還是在減肥上面有很大效果。
腰背部保健推拿,是在腰部、背部的特定部位、穴位上施以特定的手法,以松弛肌筋、舒筋 通絡、壯腰補腎、調(diào)和臟腑氣血,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一種保健方法。
許多重要的穴位都是分布在人的腳上的,這也就是中醫(yī)們都建議患者朋友們定期進行泡腳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定期進行泡腳的話,有助于刺激腳上穴位,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從而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并且適當?shù)陌茨δ_部穴位也可以對身體有著不錯的療效,所以腳上的穴位主要有哪些?
一、腳部的穴位有哪些
1、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處,在第二、三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我們可以握拳按摩這個穴位,順方向和逆方向各按摩九次,這個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療神經(jīng)衰弱,失眠和高血壓等病癥。
2、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側)甲根邊緣約二毫米處。這個穴位是很重要的,如果我們好好按摩這個位置,就能有效的治療腹痛,頭暈目眩等癥狀,但是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取穴的時候,一般采用正坐或者是仰臥的姿勢。
3、太沖穴:這個穴位的位置在足背側,第一、二趾跖骨連接部位中。我們可以用手指按壓這個穴位,大概三到五分鐘左右,可以起到緩解牙痛的的作用,而且更厲害的是按摩太沖穴還可以有效的治療眼病和消化系統(tǒng)等疾病。
4、大赫穴:這個名字的由來主要是因為人們體內(nèi)的沖脈的高溫和高濕之氣都是由這個穴位沖出到腎經(jīng)的。它的位置處于人們的腹部,大概在肚臍下四存的位置。大赫穴可以很好的起到散熱生氣的作用。而且這個穴位有一個很明顯的氣血物質就是有一股強勁的高溫高壓之氣。
5、太白穴:太白穴位于足內(nèi)側緣,當?shù)谝货殴切☆^后下方凹陷處。如果我們想要很快的找到腳部這個穴位,可以采用仰臥或者平放足部的方式,這個方法可以幫大家很快的找到太白穴。大家經(jīng)常性的按摩這個穴位可以幫助治療胃痛、腹脹、吐瀉、痢疾等疾病。除此之外,太白穴是人體足太陰脾經(jīng)上的重要穴位之一??傊?,經(jīng)常按摩穴位對我們的身體是百利而無一害。
6、行間穴:本穴位可以有效的治療眼部疾病,其位置大概在足背側,大拇趾、二趾合縫后方赤白肉分界處凹陷中,準確來說是在大拇趾的邊緣。行間穴可以治療腿抽筋,當然最好的方法還要結合其他穴位一起按摩和針灸治療,這樣效果才更好。有些人有夜尿癥和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癥狀,都可以通過按摩行間穴緩解。
我們千萬不能小看穴位在我們?nèi)粘I钪械淖饔?,我們腳部的穴位都決定了我們的身體是否強健,健康狀況是否良好。其實有些疾病我們是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來緩解的,所以希望大家了解了腳部穴后,可以幫助你們緩解病痛。
穴位問題是一個在中醫(yī)學上非常重要的學問,因為中醫(yī)治療疾病的時候,大多數(shù)時候都會使用到按壓穴位的方式。并且按摩也是主要對人的相關穴位進行按壓,起到緩解肌肉僵硬和疲勞感的效果。這也足以看出穴位在人的身體上發(fā)揮著多么重要的作用,而對于一般人來說,一個人的身體上大概有多少穴位分布?
1、人體總共有多少穴位
穴位一般在中醫(yī)治療和一些按摩上面會用到,正確使用穴位可以對身體有很多好的幫助,但是如果并不了解穴位的朋友就不要盲目的亂按了,因為有些穴位是不好的。人體總共是有830個標準穴位的。
目前國家標準經(jīng)穴顯示:人體周身409個穴位名,830個穴位,有60個單穴,770個多穴。
409穴位名中,一名多穴的有349個,共770穴位;一名單穴有60個,共60穴位。全身共顯示830穴位。
標準穴位顯示有:十二正經(jīng)兩側穴位618穴,加任督單穴52穴,加經(jīng)外穴160穴,共830穴,不包括反射區(qū)。
2、穴位的解析
腧穴是人體臟腑經(jīng)絡氣血輸注出入的特殊部位?!半颉蓖ā拜敗?或從簡作“俞”。“穴”是空隙的意思。《黃帝內(nèi)經(jīng)》又稱之為“節(jié)”、“會”、“氣穴”、“氣府”等;《針灸甲乙經(jīng)》中則稱之為“孔穴”;《太平圣惠方》有稱做“穴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jīng)》通稱為“腧穴”;《神灸經(jīng)綸》則稱為“穴位”。
《素問.氣府論》解釋腧穴是“脈氣所發(fā)”;《靈樞.九針十二原》說是“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說明腧穴并不是孤立于體表的點,而是與深部組織器官有著密切聯(lián)系、互相輸通的特殊部位?!拜斖ā笔请p向的。從內(nèi)通向外,反應病痛;從外通向內(nèi),接受刺激,防治疾病。從這個意義上說,腧穴又是疾病的反應點和治療的刺激點。
3、身體疼痛部位對應穴位
3.1、肩頸酸痛:風池穴、肩井穴
肩頸酸痛通常是指由后腦根部、頸部至肩胛骨部位之間的疼痛,大部分的肩頸酸痛是因肌肉疲勞或韌帶受傷而引起的??啥喟磯猴L池穴或拍打肩井穴改善肩頸循環(huán)。
風池穴位于耳后頭枕骨下,發(fā)際內(nèi)凹陷處。
按摩方法:雙手交叉放在頭部后方,以拇指順時針按壓風池穴,直到感覺酸麻即換方向。按壓時必須“從淺到深,從慢到快”循序漸進,切勿操之過急。
肩井穴位于肩膀肌肉凸起處(肩膀中央最高點)。
按摩方法:以右手空心掌拍打左肩井穴,左手掌心拍打右肩井穴。根據(jù)個人情況拍打10~20分鐘左右。
3.2、頭痛:太陽穴
太陽穴位于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上方。
工作疲勞、承受巨大壓力,很容易出現(xiàn)各種小毛病,例如:頭痛。當頭痛來襲時,不妨先用穴位按摩的方式緊急處理。
按摩方法:用左右掌心上下搓揉兩側太陽穴,同時配合適當?shù)陌磯毫Χ?持續(xù)按壓幾秒松開后再按??芍貜瓦M行至感覺比較舒服為止。
攢竹:眉頭凹陷中。
睛明:目內(nèi)眥旁0.1寸。
四白:目正視,瞳孔直下,于眶下孔凹陷中。
印堂:兩眉頭連線的中點。
百會: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風池: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
安眠:翳風穴與風池穴連線的中點。翳風穴位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緣的凹陷中。
橋弓:胸鎖乳突肌表面的條狀區(qū)域。
肩井: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大椎穴位于第七頸椎棘突下。
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胃俞: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腰眼:第四腰椎棘突下旁開3至4寸。
氣海:臍下1.5寸。
關元:臍下3寸。
曲池:屈肘成直角,當肘橫紋外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
內(nèi)關: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外關:腕背橫紋上2寸,橈骨與尺骨之間。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
足三里:犢鼻穴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處。犢鼻位于髕骨下緣,髕韌帶外側的凹陷中。
三陰交:內(nèi)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nèi)側面的后緣。
承山:腓腸肌兩肌腹之間凹陷的頂端。
涌泉:于足底(去趾)前三分之一處,足趾跖屈時凹陷中。
當我們?nèi)ノ麽t(yī)的辦公室時,見到的大多是聽診器、電腦等一些現(xiàn)代辦公設備;走進中醫(yī)的診室,我們最常見的就是一個放手腕的小枕頭以及一副人體穴位圖,圖上面密密麻麻的標注了人體的各種穴位。人體穴位有很多,不同的疾病需要用到的穴位也有所不同。那足三里是什么穴位呢?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jīng)。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功能作用:燥化脾濕,生發(fā)胃氣。
定位: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主治:
1.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
2.咳嗽氣喘,心悸氣短,乳癰。
3.失眠,癲狂,頭暈。
4.虛勞贏瘦,水腫。
5.膝痛,下肢痿痹,腳氣。
臨床運用: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痢疾、闌尾炎、腸梗阻、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心絞痛、風濕熱、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腎炎、腎絞痛、膀脹炎、陽痿、遺精、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配伍:
配沖陽、仆參、飛揚、復溜、完骨,有補益肝腎、濡潤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樞、三陰交、腎俞、行間,有調(diào)理肝脾,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月經(jīng)過多,心悸;
配曲池、豐隆、三陰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頭暈目眩;
配梁丘、期門、內(nèi)關、肩井,有清瀉血熱,疏肝理氣,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乳癰;
配上巨虛、三陰交、切口兩旁俞穴,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用于胃次全切除術;
配陽陵泉、行間,有理脾胃,化濕濁、疏肝膽,清濕熱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內(nèi)關,有和胃降逆,寬中利氣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氣海、腎俞,有溫陽散寒,調(diào)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虛慢性腹瀉。
人體的穴位按摩是在我國醫(yī)學界中醫(yī)學界最主要的部分,經(jīng)過了傳統(tǒng)的醫(yī)學倫理為指導,經(jīng)過穴位的按摩和手段的方式來達到最主要目的,可以激發(fā)人體的氣血通絡,以期達到治愈各種疾病的目的,在中醫(yī)傳統(tǒng)人們來認為按摩的方法可以防病治病的一種手段,按摩具有可以刺激人體穴位達到讓人體調(diào)節(jié)能力的功效,那么中醫(yī)人體穴位按摩來了解一下。
砭石中醫(yī)人體穴位圖按摩是以中醫(yī)理論為基礎的保健按摩;以經(jīng)絡穴位按摩為主,其手法滲透力強,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勞、調(diào)節(jié)人體機能,具有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疏通經(jīng)絡、平衡陰陽、延年益壽之功效。按摩手法,并不一致,但歸納起來,常用手法可選如下八種:按、摩、推、拿、揉、捏、顫、打等法。應該知道,上述八種手法,不是單純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幾種手法相互配合進行的。中華醫(yī)藥
中醫(yī)人體穴位圖按摩消食健胃
一、用雙手拇指貼于胸前,其余四指貼于兩腋下,相對用力提拿胸部肌肉,提拿一下,放松一下,同時由內(nèi)向外移動,重復3遍。
二、用雙手拇指從膻中穴向兩側乳中穴分推,并沿肋間繼續(xù)向外平推至胸側,然后向下移一個肋間隙,再從胸中線開始至肋間向外分推至胸側,循序而下。
三、從腹中線向兩側分推,由上腹部向下腹部依次分推,反復3遍。
四、用雙手拿捏腹部。從一側腹部向對側進行,上下腹各拿捏1遍。拿捏時,用雙手拿起一塊腹部肌肉(皮膚、皮下組織及肌肉),輕輕提起稍停片刻,松開前移,再拿捏起一塊肌肉,放松再做,重復3遍。
五、用手掌按摩腹部,先從腹中央開始,順時針環(huán)轉摩腹,并由內(nèi)逐漸向外環(huán)轉,做30~50次。再以逆時針方向由外向內(nèi)環(huán)轉30~50次。(砭萃網(wǎng))
刮痧按摩治療落枕
一、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肓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勺笥沂纸惶孢M行。
二、用刮痧板小魚際有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2分鐘左右。
三、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四、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五、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其實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每一種按摩方式不同,所以產(chǎn)生的癥狀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生理方面,因為按摩促使退燒,達到根治的目的,對于百種疾病可以起到相當不錯的功效,對于滋補身體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