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點
【www.cndadi.net - 立秋飲食養(yǎng)生注意點】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腹腔穿刺點”,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腹腔穿刺術是借助穿刺針直接從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項診療技術。腹腔穿刺術廣泛運用于臨床工作中,尤其在急腹癥診斷中及時的腹穿不但能獲得明確診斷,也為治療爭取了寶貴時間。此方法簡單、快速,不需特殊設備,病人痛苦小。腹腔穿刺置管為腫瘤病人(尤其是晚期病人)的治療提供了又一用藥的途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腹腔穿刺吧!
腹腔穿刺術(abdominocentesis)是借助穿刺針直接從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項診療技術,確切的名稱應該是腹膜腔穿刺術。其目的是明確腹腔積液性質(zhì),抽出腹水等。
一、定義
借助穿刺針刺入腹膜腔的診療技術
二、全名
腹膜腔穿刺術
三、目的
明確腹腔積液性質(zhì);抽出腹水等
四、中文名
腹腔穿刺術
五、手術目的
①
明確腹腔積液的性質(zhì),找出病原,協(xié)助診斷。②
適量的抽出腹水,以減輕病人腹腔內(nèi)的壓力,緩解腹脹、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等癥狀,減少靜脈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環(huán)。③
向腹膜腔內(nèi)注入藥物。④
注入廣定量的空氣(人工氣扳)以增加腹壓,使膈肌上升,間接壓迫兩肺,減小肺活動帽廢,促進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結核空洞大出血時,人工氣腹可作為一項止血措施。⑤
施行腹水濃縮回輸術。⑥
診斷性(如腹部創(chuàng)傷時)或治療性(如重癥急性胰腺炎時)腹腔灌洗。六、適應癥
1.
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內(nèi)出血者。2.
大量腹水引起難以忍受的呼吸困難及腹脹者。3.
需腹腔內(nèi)注藥或腹水濃縮再輸入者。七、禁忌癥
1、
廣泛腹膜粘連者。2、
有肝性腦病先兆、包蟲病及巨大卵巢囊腫者。3、
大量腹水伴有嚴重電解質(zhì)紊亂者禁忌大量放腹水。4、
精神異常或不能配合者。5、
妊娠。八、手術方法
(一)術前指導
1、
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時損傷膀胱。腹穿一般無特殊不良反應。2、
穿刺時根據(jù)病人情況采取適當體位,如坐位、半坐臥位、平臥位、側臥位,根據(jù)體位選擇適宜穿刺點。3、
向病人解釋一次放液量過多可導致水鹽代謝紊亂及誘發(fā)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頭腹帶,以防腹壓驟降,內(nèi)臟血管擴張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醫(yī)囑測體重、量腹圍,以便觀察病情變化。4、
在操作過程中若感頭暈、惡心、心悸、呼吸困難,應及時告知醫(yī)護人員,以便及時處理。(二)術前準備
1、
操作室消毒2、
核對病人姓名,查閱病歷、腹部平片及相關輔助檢查資料3、
清潔雙手(雙手噴涂消毒液或洗手)4、
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說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過程,消除病人顧慮,爭取充分合作。5
、
測血壓、脈搏、量腹圍、檢查腹部體征6、
術前囑病人排尿,以防刺傷膀胱7、
準備好腹腔穿刺包、無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5ml注射器、20ml注射器、50ml注射器、消毒用品、膠布、盛器、量杯、彎盤、500ml生理鹽水、腹腔內(nèi)注射所需藥品、無菌試管數(shù)只(留取常規(guī)、生化、細菌、病理標本)、多頭腹帶、靠背椅等。8、
戴好帽子、口罩。9、
引導病人進入操作室。(三)操作步驟
1、部位選擇
(1)
臍與恥骨聯(lián)合上緣間連線的中點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處無重要器官,穿刺較安全。此處無重要臟器且容易愈合(2)
左下腹部穿刺點 臍與左髂前上棘連線的中1/3與外1/3交界處,此處可避免損傷腹壁下動脈,腸管較游離不易損傷。放腹水時通常選用左側穿刺點,此處不易損傷腹壁動脈(3)
側臥位穿刺點 臍平面與腋前線或腋中線交點處。此處穿刺多適于腹膜腔內(nèi)少量積液的診斷性穿刺。2、 體位參考
根據(jù)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臥位、平臥位,并盡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夠耐受較長的操作時間。對疑為腹腔內(nèi)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實驗性穿刺,取側臥位為宜。
3、 穿刺層次
(1)
下腹部正中旁穿刺點層次 皮膚、淺筋膜、腹白線或腹直肌內(nèi)緣(如旁開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層、腹直肌)、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進入腹膜腔。(2)
左下腹部穿刺點層次 皮膚、淺筋膜、腹外斜肌、腹內(nèi)斜肌、腹橫肌、腹橫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進入腹膜腔。(3)
側臥位穿刺點層次 同左下腹部穿刺點層次。4、 穿刺術
A 消毒、鋪巾
a
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內(nèi)向外進行皮膚消毒,消毒范圍直徑約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復消毒一次。b
解開腹穿包包扎帶,戴無菌手套,打開腹穿包(助手),鋪無菌孔巾,并用無菌敷料覆蓋孔巾有孔部位。c
術前檢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齊全:8或9號帶有乳膠管的腹腔穿刺針、小鑷子、止血鉗、輸液夾子、紗布、孔巾。B 局部麻醉
a
術者核對麻藥名稱及藥物濃度,助手撕開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裝,術者取出無菌注射器,助手掰開麻藥安瓿,術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藥2ml,自皮膚至腹膜壁層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膚局部應有皮丘,注藥前應回抽,觀察無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藥。C穿刺
術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膚,右手持針經(jīng)麻醉處垂直刺入腹壁,待針鋒抵抗感突然消失時,示針尖已穿過腹膜壁層,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鉗協(xié)助固定針頭,術者抽取腹水,并留樣送檢 。診斷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適當針頭進行。大量放液時,可用8號或9號針頭,并于針座接一橡皮管,以輸液夾子調(diào)整速度,將腹水引入容器中記量并送化驗檢查。ys630.coM延伸閱讀
小兒特別是新生兒血管比較細小,采血的針頭又相對比較粗,加上小兒哭鬧,不配合,以致造成采集的血量往往不夠而且容易造成溶血,容易將血管損傷,延誤病情的診斷及治療,更無法配合危重患兒的搶救。近年來,我科對嬰幼兒及其他靜脈采血困難者共292例患兒均采用股靜脈穿刺法采取血標本,一次穿刺成功率達90.5%,二次穿刺成功率達97.3%,三次穿刺成功率達100%。實踐證明,采用股靜脈穿刺法,提高了成功率,減少了患兒的痛苦。
具體方法
穿刺部位
股靜脈在股三角區(qū),位于股鞘內(nèi),在腹股溝韌帶下方緊靠股動脈內(nèi)側,如在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jié)之間劃一聯(lián)線,股動脈走向和該線的中點相交,股靜脈在股動脈的內(nèi)側0.5cm處。
物品準備
治療盤、碘酒、酒精、棉簽、膠布、10ml注射器一支、試管、無菌棉球
操作方法
1.患兒仰臥,用小沙袋墊高穿刺側臀部,尿布包裹好會陰部,以免排尿污染穿刺點。
2.助手約束患兒軀干及上肢,使穿刺側髖部外展45o并屈膝90o角,助手固定不穿刺側的下肢及膝關節(jié)?;純弘p下肢基本成“蛙狀位”,充分暴露穿刺點。
3.操作者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左手食指(包括甲溝)及患兒穿刺部位皮膚。
4.在患兒腹股溝中、內(nèi)1/3交界處,用左手食指觸及股動脈波動點后,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動脈波動點內(nèi)側0.3-0.5cm處垂直刺入,然后慢慢向上提針,邊提邊抽回血。有回血時固定針頭,抽取所需量,拔出針頭。
5.棉球壓迫針眼處5分鐘預防出血。
6.整理床單位。
注意事項
1.有出血傾向或凝血功能障礙者禁用此法,以免引起出血。
2.若穿刺失敗,不宜在同側反復多次穿刺。
3.如抽出鮮紅色血液,提示穿刺誤入動脈,立即拔出針頭,壓迫10分鐘至不出血為止。
4.除垂直進針外還可斜刺,即在腹股溝下方1-3cm處,以30-45o角刺入,向搏動點內(nèi)側刺去,然后緩緩向后退針,邊退邊抽回血,見回血可固定針頭取血。
5.穿刺后觀察局部有無活動性出血。
6.腹股溝處易被大小便污染,穿刺前應充分消毒皮膚。
腦脊液穿刺這種手術方法是需要大家在生活中根據(jù)醫(yī)生的意見去做好手術前的準備以及手術后的護理工作,所以建議大家應該要了解腦脊液穿刺的適應癥以及手術后的護理方法。腦脊液穿刺這種做法是為了提取腦脊液的成分進行檢查的,對于大腦的神經(jīng)以及腦顱等是有影響的,需要選擇有技術的醫(yī)生進行手術。
腦脊液穿刺檢查有哪些適應癥?
1.
有腦脊膜刺激癥狀時可檢查腦脊液協(xié)助診斷。2.
疑有顱內(nèi)出血時。3.
有劇烈頭痛、昏迷、抽搐或癱瘓等癥狀和體征而原因不明者。4.
疑有腦膜白血病患者。5.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進行椎管內(nèi)給藥治療,手術前腰麻、造影等。腦脊液產(chǎn)生的部位是在側腦室的脈絡叢,大部分是血漿的一種超濾液,但也有脈絡叢主動分泌的成分。在血液與腦脊液之間,在腦脊液與腦之間存在著機械性與滲透性屏障,分別稱為血液一腦脊液屏障和腦脊液-腦屏障。
由大腦內(nèi)部的特殊血管產(chǎn)生,由特殊的靜脈支管重新吸收。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起到減震和支撐作用。正常的成年人有130毫升清晰的腦脊液;為診斷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疾病,常取腦脊液作檢驗。
是顱腔內(nèi)固有的內(nèi)容物之一。它主要從側腦室、第三腦室及第四腦室內(nèi)的脈絡叢產(chǎn)生。CSF的分泌壓主要取決于平均動脈壓與ICp的差。CSF的吸收主要通過蛛網(wǎng)膜粒,CSF按一定的流速單向地進入靜脈竇內(nèi)。吸收的速度取決于ICp與靜脈壓之間的壓力差。分泌與吸收是處于相對的平衡狀況,可以看出ICp是調(diào)節(jié)平衡的關鍵。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時候很常見一種病,比如腹腔出血,而且腹腔出血的原因可以有很多,如果排除了婦科疾患,就要考慮腹腔臟器的出血,如腸道、肝臟、脾臟等。所以,腹腔部出血我們要十分的重視,防止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癥狀,那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腹腔出血的原因吧!
一、腹腔出血的癥狀
腹腔內(nèi)多種臟器的病變損傷了血管破裂都可導致腹腔出血。這樣的病癥多是和意外的傷害有關,看看有無臟器異常的,血栓性的問題。
二、腹腔出血的病因
腹腔內(nèi)多種臟器的病變損傷了血管都可導致腹腔出血,造成嚴重的后果,具體如:
1.
嚴重的急性闌尾炎時,系膜因炎性水腫而肥厚,結扎系膜血管時容易將脆弱之水腫組織勒斷,致血管結扎不牢.或鉗夾時就將系膜夾碎,結扎時未將血管扎牢。2.
鉗夾系膜之血管鉗發(fā)生松脫,血管回縮,再次鉗夾,結扎時,又未將血管夾位,扎牢。3.
結扎系膜時,術者應在血管鉗下逐漸將結扎線收緊,助手亦應將血管鉗逐漸放松;如助手放鉗過快,致血管回縮而未被扎牢.血管斷端因受血管鉗之擠壓而暫時不出血,術后管腔又逐漸張開而出血。.4.
闌尾切除術中,闌尾動脈之分支未被結扎,患者可因血壓偏低而不出血,術后當血壓回升后又再度出血。5.
結扎不牢靠,致結扎線松脫出血。6.
因炎癥腐蝕或腹腔引流管放置時間過長或質(zhì)地較硬,壓迫附近組織和血管造成出血.此種出血之發(fā)生率極低,出血量亦少。三、腹腔出血的檢查
突然暈倒,是失血性休克表現(xiàn)。有時會從口腔,鼻子等部位噴出或溢出,情況危急,應盡快去醫(yī)院就醫(yī)。上和下消化道出血的區(qū)別依其位于Treitz韌帶的近端或遠端,查一下腹部的B超,看看具體的出血的原因,有無異常的休克,有無病史,注意及時的搶救,看看血壓等有無問題
四、腹腔出血的鑒別
腹腔出血的癥狀有失血性休克表現(xiàn)、劇烈腹痛、腹腔穿刺可以抽出不凝血的血液等,需要和下列癥狀相互鑒別。
1.
胃腸道出血:消化道的許多病變均可出血,但大多數(shù)都可用少數(shù)幾個疾病診斷來解釋。上和下消化道出血的區(qū)別依其位于Treitz韌帶的近端或遠端而定。2.
異位妊娠:孕卵在子宮以外著床稱為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異位妊娠可發(fā)生在輸卵管、卵巢、腹腔、闊韌帶等處,其中以輸卵管妊娠為最常見,約占發(fā)病數(shù)90%~95%以上。3.
黃體破裂:黃體破裂是婦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好發(fā)于14~30 歲的年輕女性,因此,有人稱之為“青春殺手”。4.
腹腔種植:癌細胞侵犯至漿膜外時,可以脫落至腹腔內(nèi)其他器官表面,引起腹腔種植播散。腹腔種植轉移是一個復雜的生物過程,好發(fā)部位有大網(wǎng)膜、腸系膜、膀胱直腸凹、子宮直腸凹等,以盆腔道格拉斯窩(直腸子宮陷凹)附近較為常見;可以在陰道觸診時及硬結,也可以廣泛種植于腹腔內(nèi),形成癌性腹膜炎。5.
腹腔積血:腹腔臟器在自身疾病或外力損傷下破裂,腹腔穿刺得積血即可證實為腹腔積血。肝臟是腹腔內(nèi)最大的實質(zhì)性器官,擔負人體的重要生理功能。肝細胞對缺氧的耐受力較差,故有肝動脈和門靜脈提供豐富的血液供應,并有大小膽管與血管伴行輸送膽汁。它位于右上腹的深部,有下胸壁和膈肌的保護。但由于肝臟體積大,質(zhì)地脆,一旦遭受暴力容易損傷,發(fā)生腹腔內(nèi)出血或膽汁泄漏。6.
突然暈倒,是失血性休克表現(xiàn)。有時會從口腔,鼻子等部位噴出或溢出,情況危急,應盡快去醫(yī)院就醫(yī)。五、腹腔出血的治療
腹腔出血一般是實質(zhì)器官破裂造成的,最常見的是脾破裂,其次是肝破裂。出血后會引起血性腹膜炎,癥狀較輕?;颊咭话銧顟B(tài)不好,血壓低,可能會有休克癥狀。注意檢查是否合并空腔器官破裂,腹部X線平片是必須的。如有腹部游離氣體,或者腹膜炎表現(xiàn)明顯,懷疑同時有空腔器官破裂??尚性\斷性腹腔穿刺,穿出液的性質(zhì)可以判斷器官的損害??剐菘酥笱杆偻迫胧中g室,脾破裂需切除,肝破裂看具體情況,其他合并傷也要看具體情況。腹內(nèi)出血需要注意的是腹膜后出血,一般多由骨盆骨折引起的,起病隱匿,危害極大。發(fā)現(xiàn)骨盆骨折的病人有血壓降低,休克等癥狀,應高度懷疑腹膜后血腫!
近年來腫瘤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現(xiàn)代人的生活習慣,以及環(huán)境都是造成此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腫瘤的癥狀有哪些呢?
1.感染
晚期癌癥患者常見癥狀之一。癌癥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同時,其自身免疫系統(tǒng)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尤其是放、化療后。很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導致死亡。
2.發(fā)熱
大多數(shù)癌癥患者晚期常見癥狀。其病因繁多,如細菌、病毒的感染,結締組織病,還有功能性發(fā)熱。
3.疼痛
晚期的癌癥常帶有破壞和侵略正常組織,使鄰近的神經(jīng)根受到一定的壓迫和破壞,局部組織因缺血而壞死,血液回流受到阻礙,骨與骨膜受到浸潤都可能會引起劇烈疼痛。
4.惡心嘔吐
是晚期癌癥患者常見的癥狀,往往比癌癥疼痛更令人苦惱。惡心和嘔吐可以是治療的副作用;也可以是癌癥侵犯消化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焦慮等心理作用。
5.呼吸困難
是晚期癌癥患者比較難以處理的癥狀之一,支氣管痙攣引起的呼吸困難;因肺部感染而致的呼吸困難;心臟功能不好引起的呼吸困難;上腔靜脈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難。
癌癥晚期癥狀 令人恐慌的癌癥疾病
6.惡病質(zhì)
晚期癌癥患者出現(xiàn)的極度消瘦、乏力、貧血的癥狀。
7.惡性腔內(nèi)積液
惡性腔內(nèi)積液是晚期癌癥中重要的并發(fā)癥,在臨床患者中并不少見。但如果處理不當就可能會致癌細胞惡化以致死亡。發(fā)生惡性腔內(nèi)積液的部位有胸腹腔、腹膜腔、心包腔等。胸腔內(nèi)惡性積液約占胸腔積液的1/4左右。
靜脈穿刺角度主要是根據(jù)患者的體質(zhì)以及環(huán)境來選擇是否適合進行靜脈穿刺手術的,而且要選擇皮膚下的靜脈,讓血管暴露出來,然后才可以進行靜脈穿刺。靜脈穿刺的角度是需要用一為拇食二指分別捏住針柄上下兩面,一般的角度是45度左右,可以減輕靜脈穿刺帶來的疼痛感。
1、
正確評估患者和環(huán)境。
評估患者是否配合治療,首先熱情接待,做好解釋工作;環(huán)境是否清靜、光線是否明亮等,減少無關人員在場。選擇靜脈時注意遠離關節(jié)、骨突處,盡量避開皮膚瘢痕、丘疹等各種皮損部位。老年體弱及慢性病患者手足靜脈較細小表淺,皮下脂肪少彈性差,血管缺少組織支持活動度較大;小兒要注意區(qū)分動靜脈,根據(jù)血管的外觀和手指的觸摸有無搏動進行區(qū)別。血管顯示不清,根據(jù)血管分布和走向耐心細致地查找靜脈。輕輕按摩局部皮膚,使血管充盈暴露。一般不主張拍打,尤其在扎好壓脈帶后,拍打局部皮膚可增加患者疼痛感。根據(jù)血管的粗細和治療需要選擇合適的輸液器和針頭。2、
持針柄兩種手法:
一為拇食二指分別捏住針柄上下兩面;一為拇食二指分別執(zhí)住針柄前后兩緣。根據(jù)個人習慣選擇,有人報道,前者穿刺成功率更高。3、
進針角度:
對粗直、彈性好的靜脈,選擇40-45°角直接進皮進血管,可以減輕疼痛。腕部橈側頭靜脈穿刺時注意角度要減小,以免刺到神經(jīng)。因頭靜脈深面與橈神經(jīng)伴行,如果穿刺角度太大,很容易傷到神經(jīng)。臨床上這種因穿刺靜脈而損傷神經(jīng)的例子屢見不鮮,引起發(fā)麻或觸電樣感覺。應立即退針后重注,不宜繼續(xù)進針,甚至放開調(diào)節(jié)器輸注藥物,導致神經(jīng)長久損害,遺留后遺癥。血管不充盈者,先進皮后進血管,有落空感無回血時慎進針,視頭皮針與軟管連接處小氣泡移動情況考慮。小氣泡移動,證明已入血管;沒有動,可輕輕擠捏軟管,見回血沿血管走向推入少許。臨床常見進血管過淺,斜面未全部置入導致液體滲漏,重新穿刺的情況。有報道[1],松拳比用力握拳對一針見血無比較性,但松拳可以減輕穿刺引起的疼痛。根據(jù)個人臨床實踐表明,松拳的成功率更高,痛感程度明顯偏低。握拳時血管充盈度差,肌肉、皮膚緊張度增大,故而痛感增加,成功率偏低。老年人皮下脂肪薄,進針角度要減小;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時進針角度也宜小,一般在15~20°左右,不超過30°。如額正中靜脈,針與皮膚呈15°角進針;顳靜脈,針與皮膚呈20°角進針;頭皮深靜脈,針與皮膚呈30°角進針。老年人皮膚松弛,繃緊皮膚時注意上下左右的拉力,一般用綜合力。向左右推開和向下拉,必要時助手幫忙繃緊皮膚。進針應采用快穩(wěn)準及寧淺勿深法,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縮而降低穿刺成功率。進針前比一下針體與血管長度以決定進針長短,務必將斜面全部放進血管。4、
固定方法
:夏季因氣溫高,皮膚易出汗,影響膠布粘度。膠布粘度好的,宜固定兩根橫的,一根斜的,采用三角形最穩(wěn)定的原理。膠布末端不要緊貼皮膚,以免增加拔針的難度,也可以減少疼痛。膠布粘度差的,也可以綁繃帶式的粘一圈,能避免因膠布松脫導致針頭移位。還可將軟管用一條膠布粘在穿刺上方幾厘米處。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后,用手固定針柄,用拇指固定針柄即可;患兒動得厲害的持軟管固定針頭。有些老年患者,為防止穿刺側手部活動較多導致針頭穿入皮下引起液體滲漏,可以用硬紙板(注射器包裝盒和藥盒都可)固定局部,效果較好。5、
拔針方法:
在撕膠布的同時按壓針柄,以免牽扯針頭,引起疼痛。順毛發(fā)的生長方向撕膠布,手背的汗毛由內(nèi)向外生長。所以由內(nèi)向外下方向撕可以減輕疼痛。小兒頭皮靜脈輸液完后,拔針后撕膠布時按照頭發(fā)的生長方向撕,減少小兒的哭鬧,拔針后將棉簽棉花端折斷,用短膠布橫向粘好[3],再按壓片刻,叮囑回家后撕掉。避免長時間按壓。
此
外需注意:
上班保持情緒飽滿,操作時充滿信心,一鼓作氣、一氣呵成。心包穿刺是一種常見的檢查和治療的方法,它穿刺的部位主要是在劍突下和左肋緣相交的部位,一般是在左側第五肋間,在心濁音界內(nèi)側1到2公分的地方。在進行心包穿刺的時候,一定要在無菌的條件下來實施,要進行局部的麻醉,穿刺的部位不能太深,避免刺到心臟,同時要加強術前和術后的護理。
原理
此外,當心包有大量積液時,患者的血液循環(huán)受到嚴重干擾,靜脈血不能順利回到心臟,心臟的排血功能發(fā)生障礙,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積液便可使患者癥狀減輕,甚至消失。
心包穿刺必須在無菌技術下進行,局部應用普魯卡因麻醉,穿刺部位不可過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狀動脈造成心包腔大量積血。心包穿刺雖有一定的危險性,但如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謹慎進行,還是比較安全的一種診斷兼治療的方法。
適應癥
1、確定心包積液性質(zhì);
2、解除心包填塞;
3、心包積膿的治療;
4、心包開窗的術前判斷。
原則
1、宜左不宜右;
2、宜下不宜上;
3、宜外不宜內(nèi);
4、宜直不宜斜
操作方法
1、術前宜行X線及(或)超聲檢查,以便決定穿刺部位及估計積液程度;積液量少者不宜施術。
2、選擇適宜體位,如從心尖部進針常取坐位;如選擇劍突下進針常選斜坡臥位,腰背部墊枕。
3、囑患者于術中勿咳嗽或深呼吸,必要時術前可給予適量的鎮(zhèn)靜劑。
4、常用穿刺方法有下列二種:①心前區(qū)穿刺,于左第5、第6肋間隙心濁音界內(nèi)側進針,向后、向內(nèi)指向脊柱方向刺入心包腔。穿刺針尖入皮下后,助手將注射器與穿刺針后的橡膠管相連接,并抽吸成負壓,當穿刺針入心包腔后,膠管內(nèi)立即充滿液體,此時即停止進針,以免觸及心肌或損傷冠狀動脈;②胸骨下穿刺于胸骨劍突與左第7肋軟骨交界處之下作穿刺點,穿刺方向與腹壁成45°,針刺向上、后、稍向左而入心包腔的后下部。其余操作同上。有條件可在超聲指導下進行。
呼吸是氣體來回交換的過程,我們在做呼吸的過程中要注意調(diào)節(jié)呼吸,每個人都會有,但是每個人卻并不知道呼吸也是一門學問,而且呼吸的時候也很有講究,有的人呼吸比較急促,有的人呼吸比較緩慢,很多人在心中著急或者安靜下來的時候可能會有一種很急促的呼吸聲,只是自己感覺不到的,胸腔呼吸和腹腔呼吸的區(qū)別是什么?
呼吸是一個氣體交換的過程
要實現(xiàn)氣體交換的過程,吸氣呼氣的流動需要有氣壓差。那我們的肉體是如何產(chǎn)生
氣壓差的呢?通過腔體的容積變化而實現(xiàn)。
所以說胸式呼吸就是一個最普遍的我們大家都會的一種呼吸方式~ 胸式呼吸的原理為通過胸腔(骨肉結構聯(lián)動)的擴張造成體內(nèi)的容積變大,形成氣壓差,
讓空氣進入肺部。而我們本文要討論的腹式呼吸則是主要是依靠橫膈膜(用來隔開胸腔
和腹腔的一層肌肉膜)下壓造成氣壓差,讓體外的空氣進入,原理上是橫膈膜下壓,
結果我們看到的就是上腹部的突起了。
胸式呼吸
從呼吸運動的進行過程可知,呼吸運動主要依靠兩部分呼吸肌的舒縮來完成,分別表現(xiàn)為胸腹兩部位的活動。
一是肋間外肌舒縮引起肋骨和胸骨運動,引起胸廓前后、左右徑增大,表現(xiàn)以胸部活動為主;一是膈肌收縮,使胸廓的上下徑增大,表現(xiàn)以腹部活動為主。吸氣時,膈肌收縮,膈的隆起部下降,上腹部臟器如肝、脾等隨之下降,于是前腹壁向外突出;呼氣時則相反,前腹壁向內(nèi)復位。
以肋骨和胸骨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叫胸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的呼吸運動叫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時,只有肺的上半部肺泡在工作,占全肺五分之四的中下肺葉的肺泡卻在"休息"。這樣長年累月地下去,中下肺葉得不到鍛煉,長期廢用,易使肺葉老化,彈性減退,呼吸功能差,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滿足不了各組織器官對氧的需求,影響機體的新陳代謝,機體抵抗力下降,易患呼吸道疾病,尤其是秋冬季節(jié),老年人偶感風寒易發(fā)生肺炎。肺的退行性疾病多侵犯老年人的中下肺葉,這與胸式呼吸長期造成的中下肺葉廢用有著密切關系。因此,胸式呼吸不利于肺部的健康。
臍帶血穿刺不知道懷孕的女性朋友都做沒做過,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的,其實臍帶血穿刺能夠很好的檢查寶寶的發(fā)育情況,看看身體是不是勻稱,遺傳特征是不是穩(wěn)定,也能夠很好的判斷準媽媽的身體情況,通過這樣的技術也能夠很好的檢測出染色體異常,胎兒畸形以及胎兒發(fā)育不良的情況。
在產(chǎn)前的檢查中臍帶血穿刺是很常見的,很多的女性也做過這樣的檢查,但是在我們身邊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做過這樣的檢查,有時候也感覺沒有必要,這樣的檢查聽起來也是很可怕的,究竟它是檢查什么的呢?
臍帶血穿刺是產(chǎn)前的一個重要檢查之一,穿刺術對于確診腹中胎兒的發(fā)育及健康狀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臍帶血穿刺及羊水穿刺染色體檢查都可以檢查胎兒脊柱有無畸形。臍帶穿刺要根據(jù)胎盤的位置決定穿刺的部位,可以穿刺游離在羊水中的部分,或者穿刺臍帶在胎兒側的根部或在胎盤側的根部。多數(shù)選擇穿刺臍靜脈。方法和羊水穿刺基本相同,只是穿刺部位不同而已。
一種類似于肌肉扎針的手術,在手術中放松心情,將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同時,手術一般要求有經(jīng)驗和產(chǎn)前診斷資格的醫(yī)生進行,穿刺手術本身屬于較小的手術,風險低,大家不用過于擔心。穿刺術對于確診腹中胎兒的發(fā)育及健康狀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臍帶血穿刺及羊水穿刺染色體檢查都可以檢查胎兒脊柱有無畸形。臍帶穿刺要根據(jù)胎盤的位置決定穿刺的部位,可以穿刺游離在羊水中的部分,或者穿刺臍帶在胎兒側的根部或在胎盤側的根部。多數(shù)選擇穿刺臍靜脈。方法和羊水穿刺基本相同,只是穿刺部位不同而已。
通常先取臍帶血進行離心,然后:(1)取上清液做生物化學測定以監(jiān)測胎兒成熟度或發(fā)現(xiàn)某些先天性畸形,特別是神經(jīng)管的缺陷,如無腦兒、腦積水等;(2)對細胞部分進行性染色質(zhì)檢查、染色體分析以及酶的生物化學測定,以預測或確定胎兒的性別,有助于診斷染色體異常的遺傳性疾病及先天性代謝缺陷病。
臍帶血穿刺的原理和羊水穿刺是一樣的,只是穿刺的部位不同而已,但對醫(yī)生的技術水平要求更高些,因為臍帶是漂浮在羊水中的,必須由有經(jīng)驗的醫(yī)生進行,尤其是進行胎兒宮內(nèi)輸血時,必須有一個訓練有素的醫(yī)生隊伍才能開展。
對于臍帶血穿刺大家不要太害怕了,它能夠很好的檢查出寶寶的各方面的發(fā)育情況,看看寶寶是不是很健康,它和羊水穿刺的道理是一樣的,只是穿刺的位置不同,如果想要做這一檢查的女性朋友,應該做好準備,特別是心里上的準備,不要過于的緊張。
腰椎穿刺術是治療一些脊椎疾病的好辦法,可是在我們做腰椎穿刺術之前,需要做好相關的術前準備的,以及更好的去了解腰椎穿刺術的操作方式,或者是操作時候的步驟,和術后保養(yǎng),對于我們的疾病恢復,才有比較好的益處。
腰椎穿刺術在操作之前,要是患者本身具有了感染性腦水腫引發(fā)的顱內(nèi)壓增高,在手術之前,可以使用靜滴甘露醇脫水,已達到了減輕水腫,且可以很好的降低身體顱內(nèi)壓?;颊咭前l(fā)生了燥動不安不能配合者,術前應給予鎮(zhèn)靜劑。
體位患者取側臥位,頭向前胸彎曲,腰向后弓,雙膝向腹部屈曲,脊柱靠近床沿。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從椎間隙之間,與脊椎呈垂直或針尖稍斜向頭側方向緩慢刺入,進針深度成人約4~6cm,兒童2~3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脊膜進入蛛網(wǎng)膜下腔時,阻力突然消失,拔出針芯見腦脊液流出。收集腦脊液2~5ml于試管內(nèi),作化驗用。顱內(nèi)壓增高時不宜放液過多,2~3ml即可。
穿刺針進入椎間隙后,如有阻力不可強行再進,需將針尖退至皮下,再調(diào)整進針方向。穿刺用力在適當,避免用力過猛易損傷組織,并難體會阻力消失之感。如用大粗針頭穿刺進,需注意有無腦脊液外漏及引起的低顱壓綜合征,如發(fā)生可囑患者多飲水或靜脈滴注0.5%氯化鈉低滲溶液。
對于腰椎穿刺術的操作模式和注意事項,術后的護理,我們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不過,我們建議在患者使用腰椎穿刺術來治療疾病的時候,還是要注意禁忌癥狀的發(fā)生,做好術前的檢查,要是有不適的狀況,能夠及時采取治療和避免的措施。
羊水穿刺的費用
1、羊水穿刺的費用是多少
孕婦做羊水穿刺的費用每家醫(yī)院收取的都不一樣,主要原因是檢查的儀器不同,收取的費用也會有區(qū)別。
但孕婦做羊水穿刺的治療費用一般在1000到3000元之間,患者交費的時候醫(yī)院會給出檢查費用的明細,患者自己也能看明白收費的情況,因此不存在亂收費的現(xiàn)象,如果患者發(fā)現(xiàn)醫(yī)院收費異常時,可到收費部門做相關的咨詢。
2、什么是羊水穿刺
羊水穿刺,也可以叫做“羊膜穿刺術”,它是孕婦生產(chǎn)前的一項檢查。該檢測通常會在懷孕的第14周至20周施行。行穿刺術的具體方法如下:
借助超聲波的指示,使用一根又細又長的穿刺針依次通過準媽媽的肚皮、子宮壁,最后到達羊水中,抽出適量的羊水,之后做相關的分析以及標本等,據(jù)此判斷胎兒在腹中是否發(fā)育正常。使用該檢查的歷史比較悠久,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較準確、相對安全的。
因為羊水穿刺存有風險性,因此如果不必要的情況下,醫(yī)生不會要求每個孕婦都做,孕婦可以依據(jù)自身身體狀況決定是否要做羊水穿刺術。但是,對于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是需要做這項檢查的。此外,即使不是高齡孕婦,在其它檢查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下,如唐氏篩查后認為女性存在高?,F(xiàn)象,就需要做羊水穿刺來進一步確定情況。
3、羊水穿刺有什么作用
做羊水穿刺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抽吸的羊水,把這個細胞培養(yǎng),制片,染色做成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染色體遺傳病診斷和性別判斷,也能用羊水DNA做出基因病診斷,代謝診斷。測定羊水中的甲胎蛋白,還能診斷胎兒開放性神經(jīng)管畸形。
如果在孕晚期做羊水穿刺,可以檢測到血型,膽紅素,卵磷脂、鞘磷脂、胎盤泌乳素等,了解有無母兒血型不合、溶血、胎兒肺成熟度、皮膚成熟度、胎盤功能等。
羊水穿刺最好實在16-20周做,通常都是年齡在35歲以上的孕婦做,抽吸的羊水經(jīng)過一個多星期的染色體培植來確定嬰兒是否畸形包括兔唇和先天性疾病另外性別也能查出來。Level 2 B超最好的時間在18周的時候做,能查出骨胳個內(nèi)臟的畸形包括兔唇,另外也能看出性別。
羊水穿刺是怎么做的
羊水穿刺檢查是產(chǎn)前診斷的一種方法,一般是適合中期妊娠的產(chǎn)前診斷。羊水是在羊膜腔內(nèi)的。做羊水穿刺的最佳時間是在妊娠16-24周,這個時候胎兒小,羊水相對較多,胎兒漂在羊水中,周圍有較寬的羊水帶,這樣做羊水穿刺時,不容易傷到胎兒。
做羊水穿刺之前要先做B超,確定胎兒位置,胎兒的情況,以免誤傷胎兒,在選好進針點后,消毒皮膚,鋪消毒巾,局部麻醉,然后用帶針心的腰穿針在選好的地方垂直刺入,針穿過腹壁和子宮壁時有兩次的落空感,取出針心,用2ml注射器抽吸羊水2ml,再用20ml空針抽吸羊水20ml。
抽吸羊水之后,取出針頭,蓋上消毒紗布,壓迫2-3分鐘,這個時候孕婦要臥床休息2小時。做完羊水穿刺在洗澡的時候也要非常的小心,不要觸碰到。
做羊水穿刺注意事項
1、術前三天禁止同房;術前一天請沐浴;術前10分鐘請排盡小便。
2、若術前3~7天有感冒、發(fā)熱、皮膚感染等異常,請在術前登記時告知醫(yī)生。
3、如有過敏史,特殊疾病史和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請在術前登記時告知醫(yī)生。
4、術后至少靜坐休息2小時后,方可乘車回家;外地病人當晚最好在本市住宿。
5、術后72小時內(nèi)不沐浴,多注意休息,盡量休息一周,前三天盡量臥床休息,后四天最好在家休息,避免大量的運動,逛街,做家務以及搬運重物等體力勞動。
6、術后半個月禁止同房。
7、術后三天里如有腹痛、腹脹、陰道流水、流血、發(fā)熱等癥狀,這些都是懷孕處于危險情況的跡象,請速到醫(yī)院婦產(chǎn)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