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祛濕茶配方,趕緊來學習
夏季養(yǎng)生祛濕茶飲。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guān)注的話題,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清熱祛濕茶配方,趕緊來學習”,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我們很多人體內(nèi)的濕氣都很重,毒素總是排不出去,因此都處于亞健康的狀態(tài),平時可以多喝些清熱祛濕的茶,自己可以學習一些清熱祛濕茶的配方,但是孕婦和身體虛弱的人要禁忌。
一、清熱祛濕茶
1.金銀花 5錢 清熱解毒
2.夏枯草 5錢 清肝火,散郁結(jié),降血壓
3.棉茵陳 5錢 利濕
4.白菊花 5錢 舒風清熱,解毒,明目
5.川萆薢 3錢 祛風濕
6.土茯苓 3錢 解毒,利關(guān)節(jié)
煎法:清水3碗煎存1碗溫服。
功能:清熱除濕。
禁忌:虛寒人士或孕婦忌服,胃寒者可以加生姜2片,陳皮1錢同煲。
適合人群:小便赤痛,舌偏黃白,口舌生瘡。
二、清熱祛濕粥
【用料】赤小豆30克 白扁豆20克 薏苡仁20克 芡實20克 川萆薢10克 赤茯苓15克 木棉花20克 燈芯花10克 粳米50克
【作法與用法】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凈水煎至二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其實、粳米煮粥食。每日1料。
【說明】川萆薢性平,味苦,入腎、胃經(jīng),能利濕祛濁,祛風除痹;赤茯苓味甘、淡,入脾、胃、腎經(jīng),能滲利濕熱;燈芯花性微寒,味甘、淡,入肺、心、小腸經(jīng),能清熱利尿,清心除煩;木棉花性平,味甘、淡,入脾、胃經(jīng),能清熱祛濕;赤小豆能清熱解毒;白扁豆、薏苡仁能健脾祛濕;芡實能健脾祛濕止瀉,固腎澀精。諸物與粳米合用,具有清熱祛濕,利水固澀之功。
【主治】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等癥。
【注意事項】脾腎陽虛,浮腫,小便不利,五更腹瀉,神疲肢冷者,不可服。
三、清熱祛濕簡單的靚湯
扁豆薏米煲雞腳
功效:健脾祛濕、舒筋活絡(luò)
材料:雞腳40克,扁豆10克,薏米7克,姜片適量。
做法:先將雞腳去衣清洗切掉腳甲,然后把扁豆和薏米洗凈,再連同雞腳和姜片放入燉盅內(nèi)。
大廚點評:這個湯的材料一定要新鮮。比如雞腳不能用冰鮮的,因為會影響湯水的味道。此湯總體感覺比較鮮甜。
ys630.COm精選閱讀
每年夏季的時候,由于氣候特別潮濕,加上人們喜愛吃涼的食物,往往就會導致體內(nèi)濕氣堆積。如果濕氣不能排出體外,人就會感覺精神不濟,身體發(fā)沉,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型,而且頭發(fā)油膩,皮膚也可能會出現(xiàn)濕疹等。那么,怎么才能祛濕呢?下面是祛濕茶的配方大全。
1.竹葉茅根茶
做法:竹葉5克,白茅根5克,荷葉兩克,放入杯中,沸水浸泡,當茶飲用。每日一劑。
功效:竹葉甘淡而寒,功善清熱除煩,生津利尿。白茅根甘寒,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效。荷葉味苦微咸,性辛涼,能夠清暑利濕,祛瘀止血。本方尤其適用于夏季皮膚、鼻子容易出血的人。
2.陳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凈,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沖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3.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zhì),用清水淘凈并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guān)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枸杞茶養(yǎng)肝明目又利水祛濕。
4.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diào)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濕,涼血止痢的功效。
5.薏米茶
做法:將薏米挑選洗凈、瀝干水分,放入平底鍋內(nèi),開小火,慢慢焙出薏米的香味。再把枸杞洗凈,放入焙熟的薏米、沖入開水,浸泡5~10分鐘。根據(jù)個人愛好,可以在煮好的茶內(nèi)加入熟紅豆之類的熱性食材。
功效:薏米性涼,味甘,淡?!侗静菥V目》謂其“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養(yǎng)顏駐容,輕身延年”。
在夏季的時候天氣炎熱,而且陰雨的天氣也特別多,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面濕氣也特別重,我們的身體往往也會受到影響,出現(xiàn)濕氣重的情況,這對我們的身體是特別不好的,在有了濕氣的情況后,我們需要及時的進行調(diào)理和治療,防止出現(xiàn)嚴重的情況,那么,什么茶清熱祛濕?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來進行一下了解。
1、陳皮茯苓茶
做法:茯苓5克,陳皮2克。茯苓、陳皮洗凈,放人保溫杯中,在杯中沖入熱水,等待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2、枸杞薏米茶
做法: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zhì),用清水淘凈并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guān)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枸杞茶養(yǎng)肝明目又利水祛濕,宜在春季養(yǎng)生飲用。
3、二花蜜茶
做法: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diào)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濕,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于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什么茶清熱祛濕,這在平時我們身體有了濕氣的情況下,是特別管用的調(diào)理方法,而且也要在平時的時候注意身體的調(diào)理,特別是在炎熱陰濕的天氣里,我們更加的要注意防止出現(xiàn)濕氣的情況,而且也要注意有濕氣了后及時的調(diào)理。
對于體內(nèi)有濕氣的人來說,其在平時如果想要去除體內(nèi)濕氣的話,就需要對有清熱祛濕作用的方法多多了解,其中,涼茶就是大家最常選擇的。那么,哪些涼茶可清熱祛濕呢?
雙花飲
主料有五百克的金銀花和菊花,還有五百克的山楂,五千克蜂蜜。金銀花和菊花洗凈后放在鍋內(nèi),山楂洗凈倒入鍋中,加水文火燒開三十分鐘后就可以,濾出煎液,蜂蜜倒入鍋內(nèi),加熱后煉至微黃,再倒入汁內(nèi)。銀花、菊花可以解暑熱、清頭目。
絲瓜花蜜茶
可以清肺化痰止咳,適合治療肺熱喘咳,痰黃,粘滯不爽及氣急口干等病癥。絲瓜花洗凈放入杯中,加水沖泡后悶15分鐘。再加入蜂蜜即可飲用??梢苑?次飲用完,一天可以沖泡1-2劑量。
連蒡茶
可以清熱解毒、祛風透疹。適合治療風疹、麻疹患者。把藥材研磨成粉末,加入沸水沖泡后溫飲。每天可以飲用1劑。不過,麻疹逆證患者不適合飲用連蒡茶。
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沒有注意護理,就很容易對于疾病疾病造成一定的傷害,特別是對于體質(zhì)造成傷害,很多人都是濕熱的體質(zhì),經(jīng)常性的容易上火,甚至嚴重的人對于自身的月經(jīng)也產(chǎn)生了嚴重的傷害,因此很多人都想要對于這種癥狀進行緩解,那么如何清熱祛濕?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可選用六一散,或三仁湯、平胃散;熱重以清熱為主,可選用連樸飲、茵陳蒿湯,甚至葛根芩連湯。在這一原則下,再根據(jù)某些特殊表現(xiàn)選擇相應的藥,如濕疹、疔皰,加野菊花、地丁草、苦參、白蘚皮;關(guān)節(jié)腫痛加桂枝、忍冬藤、桑枝等;腹瀉甚至痢疾加白頭翁、地榆、車前子等;陰囊濕疹、睪丸脹痛、白帶黃臭可加龍膽草、苦參等;血尿可加小薊草、茅根、石葦、扁蓄等等。
因熱往往依附濕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huán)境的改善和飲食調(diào)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濕內(nèi)?;驖駨耐馊耄@是預防濕熱的關(guān)鍵。
體質(zhì)調(diào)節(jié)需要長時間的來進行才能看見一定的效果,我們可以使用一些中藥來對于身體進行調(diào)節(jié),同時平時的時候洗完頭發(fā)一定要注意吹干,飲食上面也可以吃一些清熱解毒的食物,可以多吃薏米等祛濕的食物。
清熱祛濕粥的做法
1、清熱祛濕粥之薏米百合綠豆粥
綠豆清熱解毒,百合潤肺生津,薏仁清熱利濕,粳米和胃,合在一起,能起到清熱利濕、健脾和胃的作用,綠豆百合粥可是老少皆宜的夏季食品。
做法:取綠豆30克、百合30克、薏仁30克、粳米50克,把綠豆洗凈去雜質(zhì);百合洗凈掰瓣;薏米、粳米淘洗干凈;冰糖打碎;把綠豆、薏米、粳米放入鍋內(nèi),加水500克,用旺火燒沸;加入百合,文火燉1小時,加入冰糖溶解即成。
2、清熱祛濕粥之荷葉粥
荷葉清香升散,散淤健脾,有利于解除暑熱煩渴,改善水腫。做成的一碗粥,清香撲鼻,泛著幽幽的淺綠,如見夏日的荷塘。在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yǎng)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
做法:粳米100克、荷葉1片、桂花糖適量。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個小時,撈出后再漂洗一遍。鍋內(nèi)放入粳米和冷水,先用大火煮沸,再轉(zhuǎn)小火熬煮20分鐘左右。待米粒半熟時,將荷葉當鍋蓋蓋在粥上。繼續(xù)用小火熬煮15分鐘,去掉荷葉,用桂花糖調(diào)味即可。
3、清熱祛濕粥之參芪粥
黃芪15克、黨參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紅棗2個、大米100克。先將薏米、扁豆炒至微黃,紅棗去核,用清水洗凈黃芪、黨參并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煎汁。藥汁熬好后,去除藥渣,將炒薏米、炒扁豆、紅棗肉、大米一同放進藥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
功效:黃芪、黨參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夠祛濕,做成能夠養(yǎng)胃的粥,可補中益氣,健脾祛濕,緩解濕盛帶來的身體不適。
4、清熱祛濕粥之玉米須大棗黑豆粥
玉米須60克、大棗30克、黑豆30克、胡蘿卜90克。先用水煮玉米須半小時,去須,用其水煮大棗、黑豆、胡蘿卜(洗凈切塊),豆爛便可。
功效:薏米是除濕利器,其實,玉米須也有利濕功效,愛美的姑娘們還可以多喝用來消除水腫。大棗黑豆就不用多說了,健脾益腎。
清熱去濕茶有哪些
1、清熱去濕茶之枸杞薏米茶
薏米300克,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將買來的薏米揀出雜質(zhì),用清水淘凈并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guān)火;將紅棗剖成兩半或割開口子放入茶壺中,枸杞子可抓一小把放入,如喜歡甜味可放幾顆冰糖,再放入焙好的薏米,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薏仁枸杞茶養(yǎng)肝明目又利水祛濕,宜在春季養(yǎng)生飲用。
2、清熱去濕茶之二花蜜茶
木棉花10克,槐花10克,蜂蜜適量。木棉花、槐花放入砂鍋,加清水800ml,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分鐘,去渣留汁,調(diào)入蜂蜜即成。
功效:具有清熱祛濕,涼血止痢的功效。尤其適用于有痔瘡大便不暢或大便帶血的人群飲用。
3、清熱去濕茶之辛涼飲
薏米30g、藿香3g、佩蘭3g、白豆蔻仁3g,因為薏米很難用沖泡的方法來提取有效成分,先要用熱水煎煮薏米半小時,然后用薏米湯來沖泡另外三種茶材即可。
功效:這四種植物向來被認為是祛濕的上品,暑濕季節(jié)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nèi)的濕氣。同時,薏米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jié)竦哪芰?避免濕氣再次侵犯。
清熱去濕湯有哪些
1、清熱去濕湯之苦瓜皮蛋鯽魚湯
苦瓜2個,皮蛋1只,鯽魚一斤??喙舷磧羟虚_,挖去瓤和籽,切塊;皮蛋洗凈去殼,切塊;洗凈宰好的鯽魚,刮凈腹內(nèi)黑膜,瀝干水分;熱鍋下兩湯匙油,下鯽魚兩面煎至微黃,倒入6碗水和姜片煮沸,轉(zhuǎn)中火煲20分鐘,下苦瓜和皮蛋滾10分鐘,下鹽調(diào)味即可品嘗。
功效:清熱解暑、明目解毒、健脾利水。
2、清熱去濕湯之沙葛豬骨湯
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姜2片,水10碗。赤小豆、眉豆、扁豆洗凈,浸泡1-2小時;豬扇骨斬大件,洗凈,汆水撈起;沙葛洗凈,去皮,去筋,切塊;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zhuǎn)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濕,健脾開胃。
? ?由于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健康方面的問題也是越來越注重了,有時候生病了,醫(yī)生開的藥物或者采取的治療措施,我們就應該去了解,這樣可以對自己的病情有深刻的了解,下面介紹清熱祛濕沖劑是什么?
處方】黨參30g 茵陳45g 崗梅根75g 黃芪45g 蒼術(shù)15g 野菊花75g 陳皮15g本文
【制法】以上七味,野菊花、蒼術(shù)、陳皮加水蒸餾,收集餾液30ml,加入乙醇使含乙醇量約為50%;藥渣與其余黨參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濾過,合并濾液,濾液濃縮成稠膏,加蔗糖適量,混勻,制粒,干燥,噴入上述蒸餾后的乙醇溶液,制成1000g,即得。
【性狀】本品為棕黃色的顆粒;味甜。
【功能與主治】清熱祛濕,益氣生津。用于暑濕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熱口干等。
? ? 清熱祛濕沖劑是什么?這種藥物在藥店都是可以買到了,也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中藥沖劑,可以有效的治療四肢疲憊啊,或者是食欲不振的情況,對身體也是有一個很好的調(diào)理作用的,希望大家的身體都健康。
夏天天氣炎熱,喝清熱祛濕茶具有清熱祛濕、瀉火除煩,涼血解毒,健脾去暑的作用。那么清熱祛濕茶都有哪些呢?該怎么做呢?都有啥功效呢?
雙花飲
主料:金銀花500克、菊花500克、山楂500克
輔料:蜂蜜5000克
做法:
1.將金銀花、菊花擇選干凈,用水淘洗后放在潔凈的鍋內(nèi),山楂擇選后洗凈,一同放在鍋里,注入清水(約30公斤),用文火燒沸約半小時,即可起鍋,濾出煎液待用。
2.將所需蜂蜜倒入干凈的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保持微沸,煉至色微黃,粘手成絲即成。
3.將煉制過的蜂蜜緩緩倒入熬成的汁內(nèi),攪拌均勻,待蜂蜜全部溶化后,用紗布二層過濾去渣,冷卻后即成。
健康提示效用:銀花、菊花同用能解暑熱、清頭目,配山楂消飲食,通血脈又增酸味,入蜂蜜加營養(yǎng),補中氣又合甜酸。用于傷暑身熱、煩渴、眩暈、火毒目赤、咽痛、瘡癤等癥。可作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痢疾、化膿性感染患者之飲料,更是夏季優(yōu)良的清涼飲料。
絲瓜花蜜茶
清熱祛濕茶
功用:清肺化痰止咳。
主治:肺熱喘咳,痰黃,粘滯不爽,氣急,口干。
制法:將絲瓜花洗凈,放入蓋杯中,用沸水適量沖泡,蓋悶15分鐘。調(diào)入蜂蜜,趁熱頓飲,或分2次飲用。每日1~2劑。
連蒡茶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透疹。
主治:風疹、麻疹屬風熱證者。
制法:上三味研末,以沸水沖泡,不拘時當茶溫飲。每日1劑。若煎,則不宜煎沸過長。
宜忌:麻疹屬逆證者,非本方所能勝任。
參麥銀花茶
主治:慢性咽喉炎,即中醫(yī)之陰虛喉痹,屬陰虛火旺證者。咽喉部潮紅,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自覺咽喉部異物感,口干咽燥,或聲音嘶啞、干咳少痰,或胸悶、噯氣,舌紅少苔等是常見癥狀。
制法:上藥共放保暖杯中,沸水沖泡,蓋悶10多分鐘,頻頻代茶飲。每日1劑。
宜忌:脾胃虛寒及痰濕內(nèi)滯者不宜服用。
提示:銀花甘寒,抗菌范圍廣,是清熱解毒之良品。三藥相配,經(jīng)常泡茶飲用,實為慢性咽喉炎的有效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