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肺癰首選方劑是什么
飲食養(yǎng)生是什么。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治療肺癰首選方劑是什么,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二、肺癰有什么癥狀三、治療肺癰吃什么好治療肺癰首選方劑是什么
1、治療肺癰首選方劑是什么
1.1、初期
證候主癥:惡寒發(fā)熱,咳嗽,咯白色黏痰,痰量日漸增多,胸痛,咳則痛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而滑。
證機概要:風熱外襲,衛(wèi)表不和,邪熱壅肺,肺失清肅。
治法:疏風散熱,清肺化痰。
代表方:銀翹散加減。
1.2、成癰期
證候主癥:身熱轉甚,時時振寒,繼則壯熱,汗出煩躁,咳嗽氣急,胸滿作痛,轉側不利,咳吐濁痰,呈黃綠色,自覺喉間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證機概要:熱毒蘊肺,蒸液成痰,熱壅血瘀,蘊釀成癰。
治法:清肺解毒,化瘀消癰。
代表方: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加減。
1.3、潰膿期
證候主癥:咳吐大量膿痰,或如米粥,或痰血相兼,腥臭異常,有時咯血,胸中煩滿而痛,甚則氣喘不能臥,身熱面赤,煩渴喜飲,舌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shù)或數(shù)實。
證機概要:熱壅血瘀,血敗肉腐,癰腫內潰,膿液外泄。
治法:排膿解毒。
代表方:加味桔梗湯加減。
2、什么是肺癰
肺癰是出風熱邪毒蘊滯于肺,熱壅血瘀,血腐化膿而成,以發(fā)熱、胸痛、咯吐腥臭膿血痰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病。西醫(yī)學中肺膿腫、化膿性肺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囊腫、肺結核空洞、肺壞疽(已少見)等伴化膿感染而表現(xiàn)為肺癰者,均可參考本節(jié)辨證論治。
3、治療肺癰的偏方
3.1、藥物組成:薏苡仁、芡實各25g,白酒500ml。
制備方法:先將前2味洗凈,去雜質,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并經(jīng)常搖動,15日后,過濾去渣,即可取用。
先將前2味洗凈,去雜質,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用法:口服,每次服10至15ml,日服2次。
主治:脾虛腹瀉,肌肉酸重,關節(jié)疼痛,水腫,白帶,肺癰,腸癰等癥。
3.2、藥物組成:金蕎麥根莖(干品)250g,黃酒1250ml。
制備方法:上藥加黃酒密封蒸煮3小時,取凈汁1000ml,加入防腐劑備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40ml,小兒酌減,日服3次。
主治:肺膿腫病情遷延、不易破饋者(即高熱持續(xù)不退,膿液排不出或排不盡者)。
肺癰有什么癥狀
熱毒瘀結,血敗肉腐成癰所引起的肺癰癥狀,如發(fā)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是肺癰的臨床表現(xiàn)特征。
本病發(fā)病多急,常突然出現(xiàn)惡寒或寒戰(zhàn),高熱,午后熱甚,咳嗽胸痛,咯吐黏濁痰。
經(jīng)過旬日左右,痰量增多,咳痰如膿,有腥臭味,或膿血相兼,甚則咯血量多。
隨著膿血的大量排出,身熱下降,癥狀減輕,病情有所好轉,經(jīng)數(shù)周逐漸恢復。
如膿毒不凈,持續(xù)咳嗽,咯吐膿血臭痰,低燒,出汗,形體消瘦者,則可轉入慢性。
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或實?;謴碗A段,多見氣陰兩虛,故舌質紅或淡紅,脈細或細數(shù)無力為多見。
治療肺癰吃什么好
1、梨
梨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于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癥、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梨是最常見的清肺食物,可以將它蒸著吃,可以煮湯,還可以搗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療咽喉痛,效果極佳。
2、白蘿卜
白蘿卜是中醫(yī)食療經(jīng)常選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預防癌癥發(fā)作。蘿卜清肺,這個季節(jié)吃蘿卜堪比人參,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可以多吃點,對化痰止咳很有效果。
3、銀耳
銀耳又稱白木耳,味甘淡、性平,無毒,入肺、胃、腎三經(jīng),具有生津潤肺、益氣活血、滋陰養(yǎng)胃、補腦強心的作用,適用于肺熱咳嗽、肺燥干咳、胃腸燥熱、便秘等癥。
4、青菜
青菜性味甘平,能解熱除煩,通利腸胃。《四聲本草》中說它能“止熱氣嗽”?!兜崮媳静荨芬舱J為青菜“主消痰,止咳嗽,清肺熱?!彼?凡屬肺熱咳嗽或是夏季風熱外感咳嗽之人宜食之。
5、橄欖
橄欖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之效。嗓子痛時含服些青橄欖,可使咽喉清爽,如與鮮蘿卜煎服效果更好。橄欖經(jīng)蒸餾后的液體稱橄欖露,可用于治療咽痛、咳嗽、煩躁等癥。
ys630.coM延伸閱讀
治療肺癰的中藥
1、治療肺癰的中藥
中藥療法可以應用白蘞30克,白芨30克,加大蒜一斤,然后加入兩中碗水后,就像熬中藥一樣,煎熬30分鐘,然后將這種湯盛在杯子里,讓患者的嘴對著杯子里的蒸氣,進行熏蒸,一般來說,每天一次,每次治療1到2小時,有很好的效果,大蒜最好同時吃掉。
2、肺癰的危害有哪些
2.1、引起咯血:并不少見,偶可引起致命性大咯血。
2.2、引起胸痛:炎癥病變累及胸膜引起,在呼吸時疼痛加重。如膿腫破入胸腔,可形成膿胸、膿氣胸,也可因纖維素包裹形成包裹性膿胸,患者呼吸運動受限,氣促加重。
2.3、其他: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血源性肺癰多先有原發(fā)病引起的癥狀。貧血等消耗癥狀常見于慢性肺癰及膿胸病人。
3、肺癰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3.1、在生活中大家要去重視自己的口腔和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的預防與治療,以此來避免一些污染分泌物誤吸入下呼吸道的機會,所以大家在平時在空氣不潔凈的地方注意要帶口罩,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
3.2、如果還有呼吸道感染如鼻竇炎,扁桃體炎等,一定要去積極治療,尤其是高度重視幼年時期的麻疹,百口咳,支氣管肺炎,肺癰以及肺結核等的防治,這樣對預防肺癰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3.3、在平時在天氣好的時候多,可以去深林郊外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這樣就會我們的肺部獲得滋潤,同時在飲食上面還要去多吃有益肺部的食物,積極的參加體育運動,這樣就可以去加強身體抵抗力,從而抵抗疾病的傷害。
肺癰的發(fā)病病因有哪些
1、吸入性肺癰
病原體經(jīng)口、鼻咽腔吸入,為肺膿腫發(fā)病的最主要原因。扁桃體炎、鼻竇炎、齒槽膿溢或齡齒等膿性分泌物;口腔、鼻、咽部手術后的血塊;齒垢或嘔吐物等,在神志昏迷,全身麻醉等情況下,經(jīng)氣管被吸入肺內,造成細支氣管阻塞,病原菌即可繁殖致病。
2、血源性肺癰
皮膚創(chuàng)傷、感染、癤癰、骨髓炎、產(chǎn)后盆腔感染、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等所致的敗血癥和膿毒血癥,病原菌(多數(shù)為金葡菌)、膿毒栓子,經(jīng)小循環(huán)帶至肺,引起小血管栓塞、肺組織發(fā)炎和壞死,形成膿腫。病變常為多發(fā)性,無一定分布,常發(fā)生于兩肺的邊緣部。
3、繼發(fā)性肺癰
多繼發(fā)于其他疾病,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桿菌性肺炎、空洞性肺結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囊腫和支氣管癌等繼發(fā)感染,可引起肺膿腫。肺部鄰近器官化膿性病變或外傷感染、膈下膿腫、腎周圍膿腫、脊柱旁膿腫、食管穿孔等,穿破至肺亦可形成膿腫。
肺癰吃什么食物好
1、取薏苡仁米50克,黑豆50克,烏梅3枚,加水5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時加入阿膠10克,再煮沸,飯后服用,每日1劑,每日2次。適用于咳吐膿血患者。
2、鮮蘆根或干蘆根100克,冬瓜仁50克,魚腥草100克,桃仁15克,杏仁20克,水煎濃汁,入蜂蜜50克調服,每日1劑,分3次服用。適用于肺膿瘍潰破期,效果顯著。
3、川貝雪梨豬肺湯:取豬肺120克,洗凈切片,放開水中煮5分鐘,再用冷水洗凈。將川貝母9克洗凈打碎;雪梨連皮洗凈,去蒂和梨心,梨肉連皮切小塊。各物料全部放入沸水鍋內,文火煮2小時,調味后隨量飲用。
4、杏仁雪梨山藥糊:取杏仁10克,雪梨1個,山藥、淮山米粉、白糖適量。先將杏仁用開水浸,去衣,洗凈;雪梨去皮,洗凈,取肉切粒。然后把杏仁、雪梨粒放攪拌機內,攪拌成泥狀。
肺癰怎么治療
1、肺癰怎么治療
1.1、例如利用激光、微波、冷凍等方法治療肺膿腫。肺膿腫感染不能得到完全控制,可對呼吸道造成一定的傷害。其風險高,易感染其他病菌,或并發(fā)膿胸、支氣管胸膜炎、大咳血等,甚至危及生命。對肺實行切除。手術范圍不宜太保守,盡可能不做肺段或部分肺葉切除,而多數(shù)是超過肺葉范圍,甚至需要全肺切除。
1.2、肺癰表邪已解,出現(xiàn)咳逆上氣,喘鳴,不能平臥,胸滿痛,脈滑證實者,可用葶藶、大棗一類藥,以排除肺內壅滯痰涎。因肺與大腸相表里,不但肺熱可下移大腸,而大腸之熱亦可上移于肺。故往往肺愈熱,腸愈燥,痰愈粘臭,此時用瀉肺通腸法,使大便通利,肺熱可以下降,膿痰漸漸減少,病勢易于好轉。
1.3、本病嚴重時,熱陷心營,癥見持續(xù)高熱,咳嗽胸痛,咯血痰或膿臭痰,干嘔,口燥不欲飲水,喉中痰聲,心煩易怒,神志模糊不清或時時譫語,手足抽搐,面潮紅,舌苔干黑芒刺,脈沉弦數(shù)??捎孟欠邸⒌てぁ⒊嗌?、生地,以清營降火,化痰開竅。
2、治療肺癰的偏方
2.1、肺癰
用黃芪二兩研細,每取二錢煎湯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2.2、肺癰咳嗽
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先吐臭痰,后吐臭膿)。用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溫服。吐出膿因時,是病漸愈之象。此方名“桔梗湯”.
2.3、肺癰的治療便方
取合歡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二次服。
2.4、久嗽肺癰
肺積虛熱成癰,久嗽不愈,咳出膿血。喉中所塞,胸膈噎痛。有蛤蚧、阿膠、鹿角膠、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錢半,加水三程式,熬至半升,濾出汁,仰臥細飲。一天一次。
3、肺癰的癥狀
3.1、熱毒瘀結,血敗肉腐成癰所引起的肺癰癥狀,如發(fā)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是肺癰的臨床表現(xiàn)特征。
3.2、本病發(fā)病多急,常突然出現(xiàn)惡寒或寒戰(zhàn),高熱,午后熱甚,咳嗽胸痛,咯吐黏濁痰,經(jīng)過旬日左右,痰量增多,咳痰如膿,有腥臭味,或膿血相兼,甚則咯血量多,隨著膿血的大量排出,身熱下降,癥狀減輕,病情有所好轉,經(jīng)數(shù)周逐漸恢復。
3.3、如膿毒不凈,持續(xù)咳嗽,咯吐膿血臭痰,低燒,出汗,形體消瘦者,則可轉入慢性。
3.4、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或實?;謴碗A段,多見氣陰兩虛,故舌質紅或淡紅,脈細或細數(shù)無力為多見。
肺癰護理方法有哪些
1、對于起病急驟的高熱患者應予臥床休息,病室內要保持空氣流通,及時排除痰液腥臭氣味。好與其他病種患者分室住或安置在病房一角靠近窗口,以減少對其它患者的不良影響。做好口腔護理,可用生理鹽水或朵貝爾氏液嗽口,清除口臭,及時傾倒痰液,痰杯加蓋并每日清洗消毒一次,痰杯內可放置消毒液,以達到消毒和去除臭味的目的。
2、對體溫持續(xù)不降的患者,給予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要防止因出汗過多導致虛脫。注意保持皮膚的清潔經(jīng)常更換衣被,以保持舒適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更換衣被時要關閉門窗,防止著涼感冒,加重病情。
3、肺癰成膿期、潰膿期應臥床休息,床鋪要整潔、平坦、舒適,使病員安心休養(yǎng);當肺癰恢復期,熱退身涼,痰量減少時,可適當讓病人下床活動。病室要安靜清潔,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病員的痰液有惡臭,呼吸時亦有惡臭味,常使室內空氣污濁,影響其他病兒休息。
肺癰吃什么好
1、梨
這種水果具有的功效合作用真不少,其中包括了潤肺清熱、清胃瀉熱、養(yǎng)陰生津、消痰降火、滋腎補虛,同時還具有粗纖維能夠潤腸通便。小兒肺炎可以多吃,可以治療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咯痰,對于治療這個病有獨特而明顯的效果。荔枝這種水谷也是營養(yǎng)豐富的,對于患者來說具有生津止渴、健脾和胃、潤肺化痰、疏肝理氣,還可以起到滋補腎陰的作用。
2、甘蔗
甘蔗也是一種比較甜的水果,這種水果的作用是潤肺益胃、補腎生津。對臨床當中一些肺部疾病引起的干咳、盜汗、潮熱等常見的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肺炎小兒是可以適量的吃一些的。
肺癰,病名。肺部發(fā)生的癰瘍。證見發(fā)熱振寒,咳嗽,胸痛,氣急,甚則咳喘不得平臥,吐出腥臭膿性粘痰,或咳吐膿血等。肺癰是肺部發(fā)生癰瘍、咳唾膿血的病癥,類於肺膿瘍、肺壞疽等疾患。多因風熱病邪阻郁於肺,蘊結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熱厚味,燥熱傷肺所致。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夺t(yī)門法律》卷六:肺癰由五臟蘊祟之火,與胃中停蓄之熱,上乘乎肺,肺受火熱熏灼,即血為之凝,血凝即痰為之裹,遂成小癰。治宜清肺化痰,解毒排膿,一般可選用《千金》葦莖湯、清金飲、麥冬平肺飲、葶藶大棗瀉肺湯、元參清肺飲等方??韧履撗撸门拍撋ⅰⅰ督饏T》桔梗湯、酌加魚腥草、野蕎麥根等藥。日久傷及氣陰,治宜養(yǎng)血益氣,清熱化痰,用桔梗杏仁煎?!稘方酃取1静∨c肺膿瘍、肺壞疽等相似。
基本概述
肺癰,中醫(yī)病名。肺部發(fā)生的癰瘍。證見發(fā)熱振寒,咳嗽,胸痛,氣急,甚則咳喘不得平臥,吐出腥臭膿性粘痰,或咳吐膿血等?!督饏T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夺t(yī)門法律》卷六:肺癰由五臟蘊祟之火,與胃中停蓄之熱,上乘乎肺,肺受火熱熏灼,即血為之凝,血凝即痰為之裹,遂成小癰。治宜清肺化痰,解毒排膿,一般可選用《千金》葦莖湯、清金飲、麥冬平肺飲、葶藶大棗瀉肺湯、元參清肺飲等方??韧履撗撸门拍撋?、《金匱》桔梗湯、酌加魚腥草、野蕎麥根等藥。日久傷及氣陰,治宜養(yǎng)血益氣,清熱化痰,用桔梗杏仁煎?!稘方酃?。本病與肺膿瘍、肺壞疽等相似。
肺癰病情變化一般分為三期: 表證期:主要表現(xiàn)為惡寒發(fā)熱、出汗、咳 嗽胸痛、脈浮數(shù)等癥; 釀膿期:主要表現(xiàn)為咳逆胸滿、胸痛、時時振寒、脈象滑數(shù)等癥;;潰膿期:主要表現(xiàn)為咳吐膿血腥臭。也可續(xù)於其它疾病。
肺癰是肺葉生瘡,形成膿瘍的一種病證。臨床以咳嗽、胸痛、發(fā)熱和吐痰腥臭,甚則咳吐膿血為特征。西醫(yī)的肺膿腫、化膿性肺炎、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等,均可參考本證辨證論治。
病因病理
1、感受風熱
感受風熱,或者感受風寒郁而化熱,肺部受邪熱熏灼,熱雍血淤,熱盛則肉腐血敗,而成為癰膿.
2、正虛痰熱
痰熱素盛,熏蒸于肺;正氣不足而內虛,衛(wèi)表功能減退減弱,外邪乘機入侵,均可能導致本癥狀的發(fā)生.
辨證要點
發(fā)病多急,常突然寒戰(zhàn)高熱,咳嗽胸痛,呼吸氣粗。 咯吐多量黃綠色膿痰或膿血痰。吐入水中,沉者是癰膿,浮者是痰,氣味腥臭。 x線胸部攝片檢查可見肺膿瘍病灶。
辨證分析
本證病因為風熱犯肺,或痰熱素盛,以致熱傷肺氣,蒸液成痰,熱壅血瘀,肉腐血敗,成癰化膿。病變部位在肺,病理性質主要為邪盛的實熱證候,為熱毒瘀結在肺。 臨床辨證一般多按病程的先后各個階段,分為初期(表證期)、成癰期、潰膿期、恢復期,以作為分證的依據(jù)。治療以清熱解毒散結,解毒排膿為主。在未成膿前應予以大劑清肺消癰之品以力求消散,已成膿者當解毒排膿,按照有膿必排的要求,尤以排膿為主要措施。膿毒清除后,再予補虛養(yǎng)肺。
辨證論治
(一)初期
【證見】 惡寒發(fā)熱,胸痛,呼吸不利,口干。舌苔薄黃,脈浮滑而數(shù)。
【治法】 清肺祛邪。
【方藥】
1.主方銀翹散(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金銀花18克,連翹15克,蘆根20克,竹葉10克,荊芥10克,薄荷6克(后下),瓜蔞15克,魚腥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羚翹解毒丸,每次l丸,每日3次。
(2)銀芩解毒片,每次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肺癰湯(王國慶等《日本漢醫(yī)方選》)
處方:桔梗、黃芩各3克,杏仁、貝母各4克,瓜蔞根、白芥子、甘草各2克。水煎服。
(2)清癰湯(劉正錫《新千金方》)
處方:金銀花50克,蘆根50克,黃芩25克,薏苡仁25克,杏仁15克,紫菀10克,桃仁10克,浙貝母10克,魚腥草3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劑。
(二)成癰期
【證見】 壯熱寒戰(zhàn);胸痛轉側不利,咳吐腥臭膿痰。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 清熱解毒,化瘀消癰。
【方藥】
1.主方葦莖湯(孫思邈《千金要方》)合如金解毒散(張介賓《景岳全書》)加減
處方:葦莖30克,冬瓜仁20克,薏苡仁20克,桃仁12克,桔梗12克,黃芩12克,黃連10克,梔子10克,魚腥草30克,紅藤30克,蒲公英20克,瓜蔞仁18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藥
(1)穿心蓮片,每次片,每日3次。
(2)魚腥草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3次,肌肉注射。
3.單方驗方
(1)消癰湯(賴天松等《l臨床奇效新方》)
處方:金銀花50克,黃芩、薏苡仁各25克,杏仁、紫菀、桃仁、陳皮、橘紅、生甘草各15克,蘆根50克。水煎服。
(2)蕎麥制劑(南通市中醫(yī)院驗方)
干野蕎麥根莖250克,切薄片,加水或黃酒1 250毫升,置于瓦罐內,以竹箬密封,隔水文火蒸煮3小時,最后得凈汁約1 000毫升,加防腐劑備用。每次服30.40毫升,每日3次。一般病例用水劑;如發(fā)熱、臭痰排不出或排不盡,經(jīng)久不愈,宜采用酒劑。
也可用野蕎麥根莖60克煎服,每日劑,但效果較差。以原生藥中提取的黃烷醇,每服4片,每日3次,個別增大劑量為每次片,每日4次,有較好的祛痰排膿作用。
(三)潰膿期
【證見】 咳吐膿血,腥臭異常,氣喘甚則不能平臥,身熱,煩渴欲飲。舌質紅或紅絳,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 排膿解毒。
【方藥】
1.主方加味桔梗湯(程鐘齡《醫(yī)學心悟》)加減
處方:桔梗15克,薏苡仁20克,川貝母12克,金銀花18克,白及12克,魚腥草30克,野蕎麥根30克,敗醬草20克,黃芩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劑。
若咯血者,可加牡丹皮12克,三七末3克,紫珠草30克,藕節(jié)20克。傷津者,加沙參15克,麥冬12克,天花粉18克。氣虛者,加黃芪18克。
2.中成藥參照成癰期用藥。
3.單方驗方參照成癰期單方驗方。
(四)恢復期
【證見】 身熱漸退,咳減,膿痰日少,神疲納呆,氣短,自汗或盜汗,午后潮熱。舌質紅或淡紅,脈細數(shù)無力。
【治法】 養(yǎng)陰補肺。
【方藥】
1.主方沙參麥冬湯(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北沙參18克,麥冬15克,玉竹15克,太子參12克,桑葉12克,桔梗12克,薏苡仁18克,冬瓜仁20克,百合18克,川貝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低熱者,加青蒿15克,白薇、地骨皮各12克。咯痰腥臭膿濁者,加魚腥草30克,敗醬草20克。
2.單方驗方
(1)復方貝及散(劉國普驗方)
處方:白及120克,浙貝母、川貝母、百合各30克。共研細末,早晚各服6克。
(2)野蕎麥制劑參見成癰期
結語:肺癰我們一般都會使用中醫(yī)療法,見效快,預后還有一個調養(yǎng)過渡期。這些藥方很實用,更具有很大的價值,是前人經(jīng)過多次的試驗得出來的結論。
治療肺癰的中成藥
1、治療肺癰的中成藥
治療肺癰的中成藥有很多,最常見治療肺癰的中成藥有青麟丸、西黃丸、黛蛤散等,都是可以治療肺癰。具體用哪種藥物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2、肺癰的癥狀都有哪些
2.1、急性吸入性肺癰
起病急驟,患者畏寒、發(fā)熱,體溫可高達39℃~40℃。伴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膿痰。炎癥波及局部胸膜可引起胸痛。病變范圍較大,可出現(xiàn)氣急。此外,還有精神不振、乏力、胃納差。7~10天后,咳嗽加劇,膿腫破潰于支氣管,咳出大量膿臭痰,每日可達300~500ml,因有厭氧菌感染,痰有臭味,靜置后分為3層,由上而下為泡沫、黏液及膿渣,膿排出后,全身癥狀好轉,體溫下降,如能及時應用有效抗生素,則病變可在數(shù)周內漸好轉。有時痰中帶血或中等量咯血。如治療不及時不徹底,病變可漸轉為慢性。
2.2、慢性肺癰
有慢性咳嗽、咳膿痰、反復咯血、繼發(fā)感染和不規(guī)則發(fā)熱等,常呈貧血、消瘦等慢性消耗病態(tài)。
2.3、血源性肺癰
多先有原發(fā)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熱等全身膿毒血癥的癥狀。經(jīng)數(shù)日至兩周才出現(xiàn)肺部癥狀,如咳嗽、咳痰等。通常痰量不多,極少咯血。
3、肺癰的護理措施有哪些
密切觀察病人咳嗽、咳痰、胸痛的性質,痰液的顏色、性質、氣味、量,靜置后是否分層,是否咯血。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日通風2次,每次15-30min,同時注意保暖。
保持病室清潔,維持室溫在18-22℃,濕度在50%-70%.
根據(jù)病變部位,指導病人采取不同的體位引流,每日2-3次,每次15-30min,餐前1h進行。對年老體弱者慎用。
給病人講解排痰的意義,指導病人進行有效的排痰,具體方法是讓病人盡量取坐位或半坐位,先進行幾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氣后保持張口,用力進行2次短促的咳嗽,將痰從深部咳出。
肺癰患者的飲食原則
1、飲食上宜進高糖、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飲食,控制脂肪攝入的質與量。飽和脂肪酸能升高血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則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在膳食中要控制豬油、牛脂等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2、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維生素C可增加血管彈性,保護血管。
3、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膳食纖維能吸附膽固醇,阻止膽固醇被人體吸收。
4、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研究證明,高膽固醇的人,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少吃動物腦髓、內臟、蛋黃、蟹黃等膽固醇高的食物。
5、腌菜屬于高鹽食物,不宜過多食用,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建議每人日攝入食鹽量4克以下,其他嚴重疾病尤其注意。
6、肥肉屬于特別油膩的食物,肥甘厚味,多食無益,加重胃腸道的負擔盡量少的服用。
肺癰預防方法有哪些
應重視口腔、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的預防與治療,以杜絕污染分泌物誤吸入下呼吸道的機會。對口腔和胸腹手術病例,要認真細致做好術前準備,術中注意麻醉深度,及時清除口腔、呼吸道血塊和分泌物,加強術后口腔呼吸道護理,如慎用鎮(zhèn)靜、鎮(zhèn)痛止咳藥物,重視呼吸道濕化、稀釋分泌物、鼓勵患者咳嗽,保持呼吸道的引流通暢,從而有效地防止呼吸道吸入性感染。積極治療皮膚癰癤或肺外化膿性病灶,不擠壓癰癤,可以防止血源性肺癰的發(fā)病。
積極治療呼吸道感染如鼻竇炎、扁桃體炎等。尤其是高度重視幼年時期的麻疹、百口咳、支氣管肺炎、肺癰以及肺結核等的防治,對預防肺癰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對肺癰患者退免吸入有毒濃煙、有害粉塵等,具有降低肺癰嚴重程度的作用。
肺癰有效的治療方法
1、肺癰有效的治療方法
1.1、肺癰
用黃芪二兩研細,每取二錢煎湯服。一天可服三、四次。
1.2、肺癰咳嗽
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先吐臭痰,后吐臭膿)。用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溫服。吐出膿因時,是病漸愈之象。此方名“桔梗湯”。
1.3、肺癰的治療便方
取合歡皮一掌大,加水三升,煮成一半,分二次服。
1.4、久嗽肺癰
肺積虛熱成癰,久嗽不愈,咳出膿血。喉中所塞,胸膈噎痛。有蛤蚧、阿膠、鹿角膠、生犀角、羚羊角各二錢半,加水三程式,熬至半升,濾出汁,仰臥細飲。一天一次。
1.5、治肺癰咳血
用柘耳一兩,研為末,同百齒霜二錢,加糊調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2、肺癰病因病機
2.1、感受外邪多為風熱外邪自口鼻或皮毛侵犯于肺所致,正如《類證治裁·肺痿肺癰》所說:“肺癰者,咽干吐膿,因風熱客肺蘊毒成癰”。或因風寒襲肺,未得及時表散,內蘊不解,郁而化熱所為。
2.2、痰熱素盛平素嗜酒太過或嗜食辛辣炙爝厚味,釀濕蒸痰化熱,熏灼于肺;或肺臟宿有痰熱,或他臟痰濁瘀結日久,上干于肺,形成肺癰。
2.3、勞累過度,正氣虛弱,則衛(wèi)外不固,外邪易乘虛侵襲,是致病的重要內因。本病病位在肺,病理性質屬實、屬熱?!峨s病源流犀燭·肺病源流》謂:“肺癰,肺熱極而成癰也?!币蛐盁嵊舴?蒸液成痰,邪阻肺絡,血滯為瘀,而致痰熱與瘀血互結,蘊釀成癰,血敗肉腐化膿,肺損絡傷,膿瘍潰破外泄,其成癰化膿的病理基礎,主要在熱壅血瘀。
3、肺癰的鑒別
風溫:風溫初起以發(fā)熱,咳嗽,煩渴或伴氣急胸痛為特征,與肺癰初期頗難鑒別。
但風溫經(jīng)及時正確治療,一般邪在氣分即解,多在1周內身熱下降,病情向愈。如病經(jīng)1周,身熱不退或更盛,或退而復升,咯吐濁痰腥臭,胸痛不解,應考慮肺癰的可能。
其他痰熱蘊肺證:肺臟其他疾患若發(fā)生痰熱蘊肺時,亦可表現(xiàn)發(fā)熱、咳嗽、胸痛、咯痰帶血等癥狀,但他們以肺熱蘊肺證為主,病情較肺癰輕,臨床咯吐濃稠濁痰較多,僅夾有血絲或伴咯血;而肺癰則為瘀熱蘊結成癰,釀膿潰破,病情較重,寒戰(zhàn)高熱、胸痛較甚,尤其是可見咯吐大量腥臭膿血濁痰。
中醫(yī)治療肺癰的方法
1、初期
癥狀:發(fā)熱微惡寒,咳嗽,咯黏液痰或黏液膿性痰,痰量由少漸多,胸痛,咳時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黃或薄白,脈浮數(shù)而滑。
治法:清熱散邪。
方藥:銀翹散。方中用銀花、連翹、蘆根、竹葉辛涼宜泄,清熱解毒;配荊芥、薄荷、豆豉助銀花、連翹以辛散表邪,透熱外出;桔梗、甘草、牛蒡子輕宣肺氣。若內熱轉甚,身熱,惡寒不顯,咳痰黃稠,口渴者,酌加石膏、黃芩、魚腥草以清肺泄熱。
2、成癰期
癥狀:身熱轉甚,時時振寒,繼則壯熱不寒,汗出煩躁,咳嗽氣急,胸滿作痛,轉側不利,咳吐濁痰,呈現(xiàn)黃綠色,自覺喉間有腥味,口干咽燥,舌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肺化瘀消癰。
方藥:千金葦莖湯合如金解毒散。千金葦莖湯用葦莖、苡仁、冬瓜仁、桃仁。如金解毒散用黃芩、黃連、山梔、黃柏、甘草、桔梗、。兩方合用則具清熱解毒,化濁祛痰,活血散瘀,解痰、瘀、熱毒之壅滯,以散結消癰。
肺癰的預防和調攝
1、預防方面,平素體虛或原有其它慢性疾患者,肺衛(wèi)不固,易感外邪,當注意寒溫適度,起居有節(jié),以防受邪致病;并禁煙酒及辛辣炙煆食物,以免燥熱傷肺。
2、一旦發(fā)病,則當及早治療,力求在未成癰前得到消散,或減輕病情。
3、調攝方面,應做到安靜臥床休息,每天觀察體溫、脈象的變化,觀察痰與膿的色、質、量、味的改變。
4、注意室溫的調節(jié),做好防寒保暖,以防復感。在潰膿期可根據(jù)肺部病位,予以體位引流,如見大量咯血,應警惕血塊阻塞氣道。
5、飲食宜清淡,多吃具有潤肺生津化痰作用的水果,如梨、枇杷、蘿卜、荸薺等,飲食不宜過咸,忌油膩厚味及辛辣刺激海腥發(fā)物,如大蒜、海椒、韭菜、海蝦等,嚴禁煙酒。
肺癰對于我們來說,它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但很多人都對肺癰不太了解。那么肺癰的癥狀是什么呢?那么肺癰治療方法是什么呢?肺癰是怎么引起的呢?帶著這些疑問,跟著小編一起去下面的文章中看看吧!
中藥偏方
[藥物]
金銀花25克,桔梗20克,半夏15克,麻黃15克,杏仁10克,黃芩15克。
[用法]
上藥共于水壺內煎沸,壺嘴近口鼻,吸入藥蒸汽,適用于風熱襲肺、熱壅肺絡型肺癰。
[出處]
《百病中醫(yī)自我療養(yǎng)叢書肺膿腫》。
肺癰的癥狀
熱毒瘀結,血敗肉腐成癰所引起的肺癰癥狀,如發(fā)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是肺癰的臨床表現(xiàn)特征。
本病發(fā)病多急,常突然出現(xiàn)惡寒或寒戰(zhàn),高熱,午后熱甚,咳嗽胸痛,咯吐黏濁痰,經(jīng)過旬日左右,痰量增多,咳痰如膿,有腥臭味,或膿血相兼,甚則咯血量多,隨著膿血的大量排出,身熱下降,癥狀減輕,病情有所好轉,經(jīng)數(shù)周逐漸恢復。
如膿毒不凈,持續(xù)咳嗽,咯吐膿血臭痰,低燒,出汗,形體消瘦者,則可轉入慢性。
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shù)或實?;謴碗A段,多見氣陰兩虛,故舌質紅或淡紅,脈細或細數(shù)無力為多見。
肺癰預防
1.平素體虛或原有其他慢性疾患者,肺衛(wèi)不固,易感外邪,當注意寒溫適度,起居有節(jié),以防受邪致病,一旦發(fā)病,則當及早治療,力求在未成癰前得到消散,或減輕病情。
2.飲食宜清淡,多吃具有潤肺生津化痰作用的水果,如梨、枇杷、蘿卜、荸薺等,飲食不宜過咸,忌油膩厚味及辛辣刺激海腥發(fā)物,如大蒜、海椒、韭菜、海蝦等,嚴禁煙酒。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應該對肺癰有所了解了吧。其實有了肺癰的情況,我們并不用慌張,也不要為它而苦惱,按照文章的辦法來做,應該可以對肺癰的癥狀有所緩解。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給大家?guī)硪恍椭?/p>
一、方劑是什么
方劑中“方”指醫(yī)方,“劑”古作齊,指調劑,方劑就是治病的藥方。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最早的方劑。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方劑應該是在辨證論治確定治法之后,選擇合適的藥物,酌定用量,按照組成結構的要求(君臣佐使),妥善配伍而成。方劑不是一個簡單的藥物拼湊或者堆砌,也并非任何一張?zhí)幏蕉伎梢员环Q為符合要求的方劑。
現(xiàn)代科學技術為方劑的臨床應用、實驗研究和劑型研制等提供了有利條件。在臨床應用方面,根據(jù)中醫(yī)辨證論治的特點,針對現(xiàn)代臨床的多發(fā)病、常見病,廣泛使用古今方劑。
二、怎么背方劑
學醫(yī)特別是學中醫(yī)的都要求背方劑,湯頭歌,藥性賦,都必須背。如何熟記也得有個技巧問題。那么怎么背方劑?
背中藥或是方劑要找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背中藥方劑就是要背方歌,方歌就是為了便于記憶。另外,你也可以自己編了背。
中醫(yī)學本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性學科,學習方劑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因此,要想記的最快最好,結合實際結合臨床是最好記的。
三、方劑的劑型
由于祖國醫(yī)學歷史悠久,又經(jīng)過歷代醫(yī)家的長期臨床實踐,方劑的傳統(tǒng)劑型很多,傳統(tǒng)劑型有:湯、丸、散、膏、酒、飲、露、錠、餅、條、線、熏煙、熏洗、滴耳、灌腸、灌鼻、坐藥等。新發(fā)展的劑型有:針劑、片劑、膠囊、沖劑、糖漿劑、浸膏、流浸膏、橡皮膏等。要正確選擇方劑的劑型,就必須了解常用劑型的特點。
1、湯劑:把藥物混均,加水煎煮后,去渣留汁,稱為湯劑。既可內服,也可外用熏洗,是方劑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劑型。
2、丸劑:把藥物碾研成細末,以蜜、水或面糊等賦形劑制成的固定的劑型,稱為丸劑。臨床有蜜丸、水丸、濃縮丸等不同。
3、散劑:把藥物碾研成為均勻干燥粉末,稱為散劑。有內服和外用兩種。如七厘散、行軍散等。亦有制成組末,臨用時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的,稱為煮散,亦有作點眼、吹喉等外用的。
4、膠囊:膠囊劑是將一定量的藥材提取物與藥粉或輔料制成均勻的粉末或顆粒,充填于空心膠囊中制成;或將藥粉末直接分裝于空心膠囊中制成。軟膠囊劑是指將一定量的藥材提取物密封于球形或橢圓形的軟質囊材中,可用滴制法或壓制法制備。
5、片劑:把一種或多種藥物加工或提煉,與輔料混合后,加壓制成圓片狀。它的特點是用量準確,體積小,使用、貯藏方便,并能矯味,是現(xiàn)代常用劑型之一。
6、沖劑:將藥物的細粉或提取物等制成干燥顆粒狀的內服制劑。分為可溶性沖劑和混懸性沖劑。它的特點是作用迅速,體積小,服用簡便,便于攜帶,是現(xiàn)代常用劑型之一。
方劑,一般用主、輔、佐、使四個方面來概括。用方劑組成原則將藥物組成成方后,既主次分明,配合嚴密,又能提高療效。方劑的組成原則,下面繼續(xù)一起來看看。
四、方劑的組成原則
1、主藥
是指處方中對病因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可選用一味或兩味以上,以解決主要矛盾。如馬患中結(大結腸阻塞),為里實之證,根據(jù)“實則瀉之”的原則,就要選擇能攻下的藥物為主藥,如加味承氣湯(大黃、硭硝、枳實、厚樸、酒曲、火麻仁、青木香、醋香附、木通)中的大黃、硭硝即為主藥。
2、輔藥
是指輔助主藥更好地發(fā)揮治療作用的藥物。如補中益氣湯(黃芪、黨參、白術、炙甘草、當歸、陳皮、柴胡、升麻)為治脾虛下陷的有效方劑,方中黃芪補氣升陽為主藥但還要輔以黨參、白術、炙甘草的甘溫益氣,補脾養(yǎng)胃,以增強主藥的益氣健脾的作用。
3、佐藥
一是指治療兼證的藥物。如銀翹散(銀花、連翹、桔梗、薄荷、竹葉、甘草、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為治外感風熱表證的常用方劑,其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辛涼透表為主藥;桔梗、牛蒡子、甘草宣肺祛痰,利咽止咳,竹葉、蘆根清熱生津止渴,治療兼證,均為佐藥。
4、使藥
指能引導他藥直達病所,或起協(xié)調作用的藥物,都叫使藥。如肢蹄病常用牛膝,因為它有引藥下行的特性;柴胡歸肝經(jīng),在治療肝經(jīng)病時常用它來作“引經(jīng)”藥。又如甘草能緩和藥性,常用做協(xié)調藥。
所以,方劑不是同類藥物的并列,也不是無原則的堆砌,而是根據(jù)證候的需要,將藥物有機組合的。
肺癰臨床表現(xiàn)
1、肺癰臨床表現(xiàn)
1.1、發(fā)病急驟,發(fā)病初期,肺癰患者畏寒、高熱,體溫可高達39℃以上,多汗,無食欲、精神萎靡,渾身無力,全身虛弱。
1.2、咳嗽、咳痰是肺癰的常見癥狀,患者在發(fā)病初期咳出白色粘沫痰,1—2周后咳嗽更加嚴重,咳出大量膿痰,并伴有咯血,痰帶有腥臭味,痰咳出后,體溫下降,癥狀隨之減輕。
1.3、肺癰患者有氣短、心悸、嘴唇發(fā)紫、胸病的癥狀。
1.4、慢性肺癰患者多有慢性咳嗽,咳膿痰,咯血、不規(guī)則發(fā)熱、消瘦,貧血等表現(xiàn)。
2、肺癰需要做哪些檢查
2.1、細菌學檢查;痰涂片革蘭染色,痰、胸腔積液和血培養(yǎng)(包括需氧和厭氧培養(yǎng)),以及抗生素敏感試驗,有助于確定病原體和選擇有效的抗生素。尤其是胸腔積液和血培養(yǎng)陽性時對病原體的診斷價值更大。
2.2、胸部X線檢查;早期在病變部位為大片濃密陰影,邊緣不清,繼而膿液排出體外,膿腫形成,為圓形空洞,內壁光滑,多有液平面。慢性者膿腫壁厚,纖維組織增生,局部胸膜增厚,膿腔有時形成多房性。膿腫部位以右側為多,以低垂部位為多。
2.3、實驗室檢查;周圍血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升高,可達20~30×10^9/L,中性粒細胞增多,痰應做厭氧菌培養(yǎng),可查出厭氧菌。但也常伴有金葡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等。
3、肺癰的治療小偏方
3.1、處方一
大蒜500g 白蘞30g 白及30g
【用法】將上藥同時放入壺內,加水3000ml,用武火煮沸后繼用文火煎之,然后取1條2-3尺長的硬橡皮管,一頭緊接在壺嘴上,另一頭對著患者的口,緩慢吮吸其蒸氣。每日或隔日1劑,每次治療1-2小時,吸吮后去渣,吃大蒜。
3.2、處方二
紫皮大蒜50g 醋100g
【用法】蒜去皮搗爛,用醋煎約10分鐘,飯后服,每日2次。
【說明】本方用治肺膿腫癥,具有消炎,殺菌,排膿的作用。
肺癰的危害都有哪些
1、肺膿腫的危害首先表現(xiàn)在,膿腫經(jīng)常不消退,胸部會感覺到疼痛不舒服,有的患者甚至連呼吸都感覺到疼痛。如果平時有跑步,散步習慣的患者,會感覺到在跑步的過程中呼吸不暢,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以及運動也是受限的。
2、肺膿腫還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痰多,咳血的現(xiàn)象??人员容^劇烈,如果聞到一些比較濃重的油煙味,刺激到肺部以及氣管,會造成咳血嚴重,甚至會導致患者昏迷。如果膿腫破裂,還可能會造成細菌對各個器官的感染,造成其他的病變。
3、肺膿腫長期發(fā)作,急性肺膿腫會轉成慢性肺膿腫,肺部的功能不斷的下降。另外會,會嚴重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導致患者經(jīng)常感覺疲勞,沒有食欲,身體消瘦,甚至有多種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必須要引起患者的注意以及及時的對癥治療。
肺癰宜吃哪些食物
1、大蒜:大蒜是一種抗菌的食物,民間有用紫皮蒜頭30克,醋60克,蒜頭去皮搗爛加醋煮熟,對于肺膿腫的病情有很大的效果。
2、冬瓜仁:即冬瓜子。性涼,味甘,能潤肺、化痰、消癰,適宜內臟膿瘍,故肺膿瘍患者宜食。若與鮮蘆根合用煎水喝,更為適宜。
3、梨:《食療本草》認為:“胸中痞塞熱結者可多食好生梨?!泵鳌だ顣r珍也指出:“梨潤肺清心,消痰降火,解瘡毒。”肺膿腫者多為痰熱蘊肺,故宜食之。
4、紫菜:紫菜性寒,味咸,能清肺熱,化濃痰,肺癰者宜食。《國藥的藥理學》中記載:“干嚼之,治肺壞疽的起始吐臭痰者”。
5、生薏米:民間有用生薏仁米200克,同豬肺1個,加水煮熟用于治療肺癰吐膿血。
氣陰兩虛的治療方劑是什么
1、氣陰兩虛的治療方劑是什么
四君子湯,是要準備黨參、炙甘草、茯苓、白術,然后加水煎服飲用。
左歸飲,要準備熟地、山藥、枸杞、茯苓、山萸、炙草煎服,可以起到益氣健脾,補氣血的功效。
六味地黃,要準備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丹皮,研為細末,再泛蜜為丸服用。
歸脾湯,要準備白術、茯神、黃芪、龍眼肉、酸棗仁、黨參、炙甘草、當歸、遠志、木香,再加入生姜,大棗,用水煎服。
八珍湯,要準備人參,白術,白茯苓,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炙甘草,再研為細末,每次服用九克,用水煎服。
人參蛤蚧散,要準備蛤蚧,苦杏仁,炙甘草,人參,云苓,川貝,桑白皮,知母,水煎服。
當歸補血湯,要準備黃芪,當歸,用水煎服,去渣,空腹時飲用。
2、氣陰兩虛是什么原因
有一部分患者氣虛的原因來自于父母。如果父母或者有一方是屬于氣虛體質,或者母親在懷孕時妊娠反應比較劇烈經(jīng)常嘔吐,可能會引起胎兒營養(yǎng)不良以及早產(chǎn),寶寶出生后,如果喂養(yǎng)不這些因素都會使一個人成為氣虛體質。
經(jīng)常勞累過度、曾經(jīng)得過大病或者疾病久治不愈的人也容易發(fā)生氣虛這種現(xiàn)象。
我們正常的生活中必須有良好的睡眠質量整個人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緩解疲勞。如果睡眠質量差,睡眠少,睡得太多,缺乏運動,整個人就會缺少陽氣,出現(xiàn)體弱無力氣虛的現(xiàn)象。
另外經(jīng)常生氣也會引起氣虛,因為長時間悶悶不樂,郁郁寡歡的這種情緒會影響人的臟腑功能,一旦臟腑功能減弱,藏不住精氣,人就會出現(xiàn)氣虛的現(xiàn)象。
最后一點,就是無論是青年人還是中老年人常年吃藥也會導致氣虛。
3、氣陰兩虛吃什么藥治療
3.1、槐杞黃顆粒:其中的成分主要有槐耳菌質、枸杞子、黃精;槐耳菌質有扶正固本、活血消癥的作用;枸杞子對免疫功能有輔助作用,還能養(yǎng)肝滋腎;黃精具有補脾,潤肺生津的作用。綜上組方,有益氣養(yǎng)陰的功效,可以輔助調理氣陰兩虛帶來的癥狀。
3.2、燈盞生脈膠囊:主要成分有燈盞細辛、人參、五味子、麥冬四種,其中燈盞細辛能活絡止痛,健脾消積;人參能夠提高機體的適應性;五味子能滋補強壯之力、強身健體;麥冬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組方而成,這個藥品有益氣養(yǎng)陰,活血健腦的作用,緩解氣陰兩虛帶來的癥狀。
氣陰兩虛如何調理
1、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
如果存在氣虛的問題,患者最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樂觀的心態(tài)對病情有著一定的幫助。此外,氣虛的患者還需要做到勞逸結合,千萬不可以過于勞累。當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使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進行發(fā)泄。
2、飲食調養(yǎng)
氣虛患者平時可以采用食療的方式來進行調理。這類人群平時適合多吃性平偏溫、健脾益氣的食物。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就有大米、小米、南瓜、胡蘿卜、牛肉等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氣虛人群不要吃生冷苦寒、辛辣燥熱的東西。
3、保持足夠的運動
氣虛患者一定要多做運動。在剛開始的時候,因為身體沒有力氣的緣故,患者可以選擇有氧運動,等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歡的戶外運動了。運動需要堅持,這也是調理氣虛的最佳方法之一。
氣陰兩虛吃什么好
1、人參百合粥
材料:人參3克,百合1-2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人參研末;百合剝皮去須,洗凈切碎;后共與粳米同入沙鍋,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每日早、晚溫熱服食。
功效:益氣滋陰、潤肺安神。適合氣陰兩虛所致的心悸氣短、煩渴神疲、久病形瘦、失眠健忘、心神不寧、食欲不振、久咳聲低、干咳少痰,以及神經(jīng)衰弱、癔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百日咳等而屬氣陰虧虛者。
2、黃芪膏
材料:黃芪100克,蜂蜜500克。
做法:準備黃芪100克,洗凈切碎,加水煎煮至湯汁濃稠,然后關火去渣,加入蜂蜜500克,用文火煎熬至膏狀,每天兩次,每次1匙。
功效:此膏有補肺益氣、清熱潤燥的功效,最適合肺氣陰兩虛、稍感風寒就咳喘不止的人服用。
傷寒室友傷寒桿菌引起的經(jīng)消化道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一般的傷寒疾病病程有4個階段,病期大約4周左右。傷寒會出現(xiàn)一些感冒癥狀,如體溫上升、咳嗽、渾身無力、食欲減退等,很容易讓人弄混誤診。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用于傷寒治療首選藥物及預防傷寒的做法。
一、
傷寒
屬于急性的
傳染病
種類
,這種疾病會發(fā)生在人群的任何年齡段,主要是由于傷寒桿菌所誘發(fā)的。如果人們長期不注意一些飲食衛(wèi)生,就會導致免疫力出現(xiàn)異常,極其容易被感染上傷寒桿菌,那么,對于傷寒的治療藥物有哪些?1.氟喹諾酮類 抗菌譜廣,殺菌作用強,口服吸收完全,體內分布廣,膽汁濃度高,副作用少,不易產(chǎn)生耐藥,用作首選。
2.頭孢菌素類 以第二、三代頭孢菌素效果較好,膽汁濃度高,復發(fā)者少,常用于耐藥菌株的治療及老年傷寒和兒童傷寒的治療。
3.氯霉素 氯霉素可用于非耐藥菌株傷寒的治療。在療程中應每周查血象2次,白細胞2.5×109/L應停藥,更換為其他抗菌藥物。伴有G-6pD缺陷的患者,用藥后可發(fā)生溶血。本藥對帶菌者無效。嬰幼兒、血液病、肝腎功能障礙者慎用。
4.氨芐西林 其適應證為:①對氯霉素等有耐藥的患者;②不能應用氯霉素的患者;③妊娠合并傷寒;④慢性帶菌者。療程不短于2周。本藥優(yōu)點是膽汁濃度高。
5.其他 對耐藥菌株引起的傷寒尚可選用阿米卡星及利福平等藥物,但應注意其對肝、腎的毒副作用。
二、我們該怎樣預防傷風呢
1、洗鼻法:西醫(yī)學認為當人體受涼、淋雨等誘發(fā)因素使得呼吸道纖毛擺動頻率降低,鼻粘液及其吸附的病毒、細菌以及真菌等停留在鼻腔的時間大大增長,從而使得引起感冒的病毒得以大量繁殖并侵入人體,引發(fā)感冒。
2、多食蘿卜:實踐證明,蘿卜中的蘿卜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卜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搗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蘿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后沖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喝雞湯:美國有兩家臨床醫(yī)療中心報道,喝雞湯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癥,對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癥狀極為有效。因為雞肉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營養(yǎng)豐富,能顯著增強機體對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雞肉中還含有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具有增強咽部血液循環(huán)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這對保護呼吸道通暢,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4、少吃食鹽:實驗證明,少吃點含鈉的食鹽,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護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細胞,讓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
5、糖姜茶合飲: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一身關節(jié)酸痛,甚至怕冷、發(fā)熱等癥狀??捎眉t糖、生姜、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6、沖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fā)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7、服酵母: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達斯古普塔教授在試驗中發(fā)現(xiàn),在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種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體細胞內繁殖擴散的成分,能治療普通感冒,但對流行性感冒無效。
治療上齒痛首選什么穴位
1、治療上齒痛首選什么穴位
上牙痛時,根據(jù)牙痛部位選用下關、顴髎、迎香、人中等面部相應穴位,配合谷穴。
2、治療牙痛:十指交叉扣壓
2.1、用雙手拇指關節(jié)在鼻孔兩側上下搓擦36次,然后用左手拇指與食指按壓鼻孔兩側迎香穴50次。
2.2、雙手十指交叉,用力互相叩擊各指根部(八邪穴)100次,再用拇指按壓雙手手背拇指與食指之間的合谷穴50次。
2.3、用牙刷輕輕刷擦雙手掌心無名指第2關節(jié)(肝穴)及小指第1關節(jié)(腎穴),再刷擦雙手手背拇指與食指根部之間各2-3分鐘。
3、牙齒痛是什么原因
3.1、齲齒:初齲一般無癥狀,如齲洞變大而深時,可出現(xiàn)進食時牙齒疼痛,吃甜食或過冷、過熱的食物時疼痛加重。這時可先用防酸止痛牙膏,溫水刷牙,必要時用民間驗方止痛,但有效的治療方法應是填補齲洞。
3.2、牙髓炎:多是由于深齲未補致牙髓感染,或化學藥物或溫度刺激引起,其疼痛為自發(fā)性,陣發(fā)性劇痛,可有冷、熱刺激痛和叩痛。
3.3、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擴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圍組織發(fā)炎。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牙齒疼痛?;佳烙猩扉L感,觸、壓痛明顯,不能咬食物。
3.4、牙外傷:如意外摔倒、碰傷或吃飯時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開,引起牙齒疼痛??上确住⒅雇此?也可用民間驗方止痛。有條件者應到口腔科處理。
3.5、智齒冠周炎:該疾病一般都是因為患者智齒萌出困難,并且再加上口腔不衛(wèi)生所引起的。而這個時候則可以服用一些消炎藥進行治療、止痛。并且在消炎之后拔出阻生牙。
如何預防牙齒疼痛
1、用溫水刷牙漱口
人的牙髓神經(jīng)對溫度比較敏感,遇到冷熱刺激時會因為過敏而引起牙痛。尤其是對患有牙齒磨損或牙本質暴露的患者更是如此。溫水對牙齒來說是一種天然的保護劑,可防治過敏性牙痛;茶水含氟,常用溫熱茶水含漱,可護齒防齲治牙痛。
2、進食宜溫熱,禁吃過酸過甜的食品
牙齒的最適溫度為35-36℃,適宜在ph值為6.8左右的弱酸性環(huán)境中進行新陳代謝。若進食過冷、過熱溫差很大的刺激性飲食或過酸、過甜的刺激性食品,都會引起牙痛。
3、常用脫敏或防酸牙膏刷牙
脫敏或防酸牙膏能減輕牙齒過敏,并且這種牙膏中含有氟,而氟可阻止牙齒在酸性環(huán)境中脫磷脫鈣,有抗酸,防齡,止酸痛之功效。
4、用大蒜頭磨擦止痛
對于牙齒磨損較嚴重并有明確的酸痛區(qū)的牙痛患者,可采用生大蒜頭反復磨擦敏感區(qū),每天1—2次,每次1—2分鐘,1—2周后酸痛就會明顯減輕或消失同時還可以外用藥物帕芙歐牙疼噴霧,效果奇好。
牙齒痛不能吃什么
當我們出現(xiàn)牙疼的時候,可能是因為上火導致的,這個時候我們要多吃一些清火的食物。牙痛的進修要多吃清胃火及清肝火的食物,如熬成的粥或煲制的湯水。不可飲酒,更不能吃過酸、過冷、過熱的食物,以免刺激牙齦,引起或者加劇牙痛。
患上牙痛以后,一定要忌食糖,我國是以谷類為主食的國家,控制飲食中的碳水化物防齲是有困難的。但近年來,糖制食品和各種飲料顯著增多。應注意宣傳。從小養(yǎng)成習慣,睡前不吃糖得。從幼兒就養(yǎng)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鈣、磷、維生素等多的食物。
還要忌食辛辣食物,如辣椒和榴蓮,辣椒為刺激性的熱性食物,牙痛時食用會加重牙痛癥狀,故忌食。榴蓮味酸甜,多食后易致上火,不適宜牙痛患者食用。
導致牙疼的原因有很多,平時我們出現(xiàn)牙疼之后一定要做好相關護理,在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平時的飲食護理,合理的護理能夠使病情盡早的恢復,起著決定性作用,為了我們的病情能夠早日恢復,我們一定要遵守上面的一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