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如何拔罐排淤血
【www.cndadi.net - 夏季養(yǎng)生拔罐】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彪S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如何避開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頸椎如何拔罐排淤血”,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頸椎如何拔罐排淤血
1、頸椎如何拔罐排淤血之叩刺、走罐、艾灸法
叩刺、走罐、艾灸法:先用梅花針輕叩肩井、大杼、天宗、曲池、合谷等部位,以微出血為度。血止后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勻涂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起罐后再用艾條溫灸l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2、頸椎如何拔罐排淤血之拔火罐法
頸椎拔罐排淤血之拔火罐法:用罐口直徑為8cm左右的玻璃或陶瓷火罐在背部的肩井、大椎、天宗、厥陰俞等部位,以酒精閃罐法扣罐、留罐20分鐘,2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3、頸椎如何拔罐排淤血之拔竹罐法
頸椎拔罐排淤血之拔竹罐法:取風池、大杼、風門、肩井、天宗、曲池等穴位。用加工過的不同口徑的竹罐放在煮沸的熱水鍋內2~3分鐘后取出,迅速放在體表部位上,留罐7~8分鐘,使局部皮膚出現(xiàn)瘀血或充血,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
4、頸椎如何拔罐排淤血之刺絡拔罐法
刺絡拔罐法。先用梅花針在大椎、大杼、肩井、曲池、合谷各穴叩刺3~5遍,以皮膚發(fā)紅、有少量出血點為度。叩刺后拔罐,留罐10分鐘,以拔出瘀血為宜。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頸椎拔罐的原理與注意事項
原理:從中醫(yī)學上來講,拔罐產(chǎn)生的真空負壓有一種較強的吸拔之力,其吸拔力作用在經(jīng)絡穴位上,可將毛孔吸開并使皮膚充血,使體內的病理產(chǎn)物從皮膚毛孔中吸出體外,從而能夠達到疏通經(jīng)絡氣血,調整臟腑功能。
所以,頸椎病用的拔罐方法只是治標不治本,拔罐只會消除頸部的炎癥和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暫時性的緩解疼痛、頭暈等癥狀,輕微病情的患者就可以采用拔罐治療的方法對頸椎病還有用的。
注意事項:
拔罐不是時間越長越好,一般十五分鐘左右為佳,請按照穴位圖找準穴位后進行拔罐。
對于肩頸部受涼引起頸椎病的患者有效,頸椎病比較嚴重的患者采用拔罐的方法可以緩解癥狀,要想徹底根治還需要進行牽引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坐姿習慣也是有助于治療頸椎病的。
因為頸部面積較小,穴位復雜建議使用小罐進行,請勿在同一地方進行連續(xù)拔罐,以免皮下真皮組織受損。
請勿拔罐后洗澡沖涼,拔罐后沖涼會導致皮膚受創(chuàng),嚴重的出現(xiàn)發(fā)炎等癥狀。
頸椎拔罐穴位詳解
1、三陰交
三陰交為肝、腎、脾三條陰經(jīng)交會之穴。肝藏血,脾統(tǒng)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先天之精有賴于后天的滋養(yǎng),后天之精有賴于先天的促動。經(jīng)常進行三陰交拔罐可調理肝、脾、腎三陰經(jīng)之穴氣,使先天之精旺盛,后天之精充足,從而達到健康長壽。
2、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體保健穴位之一,古人稱之為“長壽穴”。足三里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jié)作用,對心血管功能、胃腸蠕動功能和內分明功能以及免疫系統(tǒng)均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中醫(yī)經(jīng)絡學認為,足三里所在的足陽明胃經(jīng)是多氣多血之脈,循行從頭到足,縱貫全身,主要分布于頭面、胸腹及下肢外側的前緣。經(jīng)常在足三里穴拔罐,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3、內關
內關為手厥陰心包經(jīng)的一個重要穴位,位于掌側腕橫紋上,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有寧心安神,理氣和胃,疏經(jīng)活絡等作用。常拔此穴,使心包經(jīng)氣血暢通,對心血管疾病、頸椎病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作用。
ys630.COm精選閱讀
頸椎不好拔罐拔什么穴位
1、取風池、大抒、風門為主穴,配穴為天宗、肩井、肩骼、曲池等。將不同口徑的竹管加工后放在煮沸的藥水鍋內2一5分鐘后,取出并甩干凈,迅速放置在選定的部位上,牢固吸住皮膚。留罐7一8分鐘后取下,局部皮膚即出現(xiàn)充血或瘀血。根據(jù)病情,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
2、以頸推棘突主要痛點為主穴,配天宗、肩井及阿是穴。用披針直人深至骨膜,一般不超過5毫米,針拔出后有少量血液溢出。然后在針處加拔火罐,去罐后可進行局部按摩和頭部旋轉運動。每3一5日1次,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休息數(shù)日。(注意用鐵針治療需臨床??漆t(yī)生進行,并注意消毒)。
3、大椎、肩井、肩外俞、百勞、天宗、膈俞、阿是穴。留罐10—15分鐘,每日或隔日治療1次,10次為一療程。拔罐期間要加強頸部的功能鍛煉(包括轉頸、提捏斜方肌、熱敷)。
頸椎病的危害
1、頸椎病可引起肢體無力
頸椎病的危害體現(xiàn)在頸椎病患者會有下肢無力,行走不穩(wěn),兩腳麻木,行走時如踏棉花的感覺。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jīng)時,會出現(xiàn)頭暈,頭痛,視力模糊,兩眼發(fā)脹,發(fā)干,兩眼張不開,耳鳴,耳堵,甚至胃腸脹氣等癥狀。
2、頸椎病可引起癱瘓
部分的脊髓型或是以脊髓型為主的混合型的頸椎病,因為得不到系統(tǒng)地治療,這樣致病因素就不能解除,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出現(xiàn)脊髓變性液化這樣的不可逆的變化,那么癱瘓也就會發(fā)生了,由此可見頸椎病的危害多大。
3、頸椎病可引起高血壓
因為頸椎病造成的高血壓稱為頸源性高血壓。患者大多伴有頭昏或眩暈,肩背部沉重不適等。如果是頸椎多關節(jié)的錯位,那么就會伴有胸悶、氣短或心律不齊。頸椎錯位使橫突移位,或者是頸椎錯位損傷造成的菌性炎癥,都是會導致交感神經(jīng)節(jié)后纖維興奮,從而發(fā)生腦血管的痙攣,這也是頸椎病的危害。
頸椎病患者注意事項
1、枕頭高低適合
枕頭的高低軟硬對頸椎有很大的影響,枕頭不宜過高過低,枕芯谷物皮兒、絲綿、木棉為最好,最好的枕頭應該符合頸椎的生理曲度,枕起來頸椎不累,舒服。
2、注意保暖
夏季的時候還好,但是如果開空調的話溫度不宜過低,否則會造成頸部的疼痛,溫度最好保持在26度左右。尤其是在冬季的時候,頸椎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頸部的保暖,出門的時候要穿高領的衣服或者帶圍巾、帽子。由于寒冷血管就會收縮,加重頸部的疼痛。
3、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伏案工作,在電腦面前工作的人群的時間不宜過長,工作一個小時左右時要休息一會,做頸部運動,轉動一下頭部,轉頭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用力過度,避免頸部血管遭受壓迫而出現(xiàn)暈倒。按摩、揉、捏。看電視、看書、學習的時候要保持舒服的姿勢。
4、保持正確的姿勢
如果是在電腦旁或者伏案工作要保持頸部的正直,輕微的向前傾著,避免頸部的過度勞累。這沒有一定的規(guī)定只要自己感覺輕松、頸部放松的姿勢都可以。
5、注意保護頸椎
平時運動出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保護自己的頸椎,尤其是在乘坐交通工具是特別要注意猛地啟動或者剎車帶來的慣性;頸椎病患者盡量不要進行劇烈的活動,尤其是頸部的。
頸椎病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往往總是由于我們的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并且頸椎病總是會給我們帶來劇烈的疼痛感,但是很多人患有頸椎病總是會嘗試不同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有的時候服用止疼藥雖然能得到有效的緩解,但是總是治療不治本,但是如果使用中醫(yī)拔罐和針灸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療,并且不會對身體造成副作用,下面一起了解下針灸拔罐治療頸椎好嗎。
針灸拔罐治療頸椎好嗎
1、拔罐療法主要用于風濕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腹痛及哮喘等癥。中醫(yī)學認為拔罐可以疏通經(jīng)絡,調整氣血,培本固元。拔罐用于保健強身常用穴位:腎俞、關元、關元俞、太溪。通過拔罐對皮膚、毛孔、經(jīng)絡、穴位的吸拔作用,可以引導營衛(wèi)之氣始行輸布,鼓動經(jīng)脈氣血,濡養(yǎng)臟腑組織器官、溫煦皮毛,同時使虛衰的臟腑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jīng)絡,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虛衰的臟腑功能得以振奮,暢通經(jīng)絡,調整機體的陰陽平衡,使氣血得以調整,從而達到健身祛病療疾的目的。
2、刮痧是運用物理手法強刺激經(jīng)絡,使局部皮膚發(fā)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3、針灸療法可用病種廣泛。針灸的止痛作用主要是通過調節(jié)自主神經(jīng)系統(tǒng)而實現(xiàn)的。針灸又有防御作用,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調動機體的防衛(wèi)抗病能力,增強人的機體健康。試驗證明,針刺可以消除各種炎癥,改善癥狀,并使人的體溫恢復正常。
對于疾病的治療方法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上面就是對針灸拔罐治療頸椎好嗎的介紹,通過了解之后我們知道針灸拔罐治療頸椎病會有很好的效果,另外頸椎病一定要注意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保證正規(guī)的坐姿和站姿,并且平時要多進行運動。
很多人經(jīng)常會感覺到頸椎的疼痛,頸椎的疼痛其實沒有什么大驚小怪的,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問題,平時在出現(xiàn)了頸椎疼痛以后,大家除了按摩還可以拔罐,因為中醫(yī)的一些治療手段都是比較有效的,在方法上也需要注意,先找到正當點,選擇正規(guī)的穴位,一般在拔罐的時間上自己在家里面可以進行氣管,如果是找別人幫忙,可以拔火罐時間需要控制在半個小時之內。
(一)癥狀
頭痛、后枕部疼痛,頸項強硬,轉側不利,一側或兩側肩背與手指麻木酸痛,或頭痛牽涉至上背痛,頸肩部畏寒喜熱,頸椎旁有時可以觸及腫脹結節(jié)。
(二)治法
(1)選穴 肩井、大杼、天宗、曲池、合谷。
(2)定位 肩井:在肩上,當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見圖3-1-1)。
大杼: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者即是第7頸椎,其下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1個椎骨,其下緣旁開2橫指(食、中指)處為取穴部位,見圖3-1-1]。
天宗:在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4胸椎相平(垂臂,由肩胛岡下緣中點至肩胛下角做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處為取穴部位,用力按壓有明顯酸痛感,見圖3-1-1)。
圖3-1-1肩井、大杼、天宗
圖 3-1-1 肩井、大杼、天宗
曲池:在肘橫紋的外側端,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仰掌屈肘成45°,肘關節(jié)橈側,肘橫紋頭為取穴部位,見圖2-21-2)。
合谷:第1、第2掌骨間,當?shù)?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以一手拇指掌面指關節(jié)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為取穴部位,見圖 2-21-2)。
(3)拔罐方法
叩刺、走罐、艾灸法。先用梅花針輕叩上述部位,以微出血為度。血止后走罐,走罐前在罐口和走罐部位均勻涂抹上紅花油,走至皮膚潮紅為止。起罐后再用艾條溫灸l0分鐘,隔日1 次,10次為1療程。二、血瘀阻絡
(一)癥狀
頭昏,眩暈,倦怠乏力,頸部酸痛,或雙肩疼痛,視物模糊,食欲不振,面色無華,或伴有胸悶心悸。
(二)治法
(1)選穴 大椎、大杼、肩井、曲池、合谷。
(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見圖2-19-6)。
大杼:見前。
肩井:見前。
曲池:見前。
合谷:見前。
(3)拔罐方法 刺絡拔罐法。先用梅花針在上述各穴叩刺3~5遍,以皮膚發(fā)紅、有少量出血點為度。叩刺后拔罐,留罐10分鐘,以拔出瘀血為宜。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頸椎的治療方法是比較多的,很多保守的治療方法效果都比較不錯,比如說針灸拔罐,都有緩解疼痛腫脹效果,這其中放血拔罐也是一種治療的方法,它有一定的好處,能夠達到止痛消腫的作用,具有解毒退熱的效果,當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問題,容易導致感染現(xiàn)象,容易引起心腦供血出現(xiàn)問題。
拔罐放血是什么原理
拔罐放血主要是用皮膚針叩刺皮膚,待皮膚紅潤,稍有滲血后,再在刺血部位進行拔罐,以調節(jié)臟腑經(jīng)絡功能,達到調和氣血,疏通經(jīng)絡,解毒瀉火,使機體恢復正常的目的,有很好的防病治病功效。拔罐放血有什么好處
1、放血退熱中醫(yī)認為,發(fā)熱有陽盛發(fā)熱和陰虛發(fā)熱之分,拔罐放血適宜于緩解陽盛發(fā)熱。因為陽氣盛,必然會血盛,拔罐放血可以減少血盛,從而減少血脈中的邪熱,使機體氣血恢復正常。
2、放血止痛
中醫(yī)認為,內有疼痛癥狀的疾病,經(jīng)脈必有閉塞不通的現(xiàn)象,采用拔罐放血的方法治療,可以將經(jīng)脈中的瘀滯病邪直接帶出,調整閉塞壅阻的現(xiàn)象,經(jīng)脈暢通了,疼痛也會得到緩解。咽喉疼,偏頭疼等病癥都可以通過拔罐放血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3、放血瀉火
火熱內擾可導致多種病癥發(fā)生,導致患者出現(xiàn)口舌生瘡,肢體腫脹疼痛,煩躁易怒,發(fā)熱等癥狀,采用拔罐放血的方法,可以使火熱止邪隨血而瀉,適宜于多種熱證治療。
4、放血消腫止痛
人體由于氣滯血澀,導致經(jīng)絡瘀滯時,會造成身體腫脹疼痛的現(xiàn)象發(fā)生,采用拔罐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經(jīng)脈中瘀滯的氣血與病邪,使經(jīng)脈恢復暢通,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5、放血解毒
機體在病理狀況下,由于自身機能障礙不能抵抗毒邪,就會導致體內熱毒產(chǎn)生,出現(xiàn)瘡瘍癰疽一類的癥候,拔罐放血不但能使入侵機體的毒邪隨血排出,而且還能理血調氣,使人體機能恢復正常,抑制病邪擴展或復發(fā)。
6、放血止癢
皮膚出現(xiàn)瘙癢癥狀,是風邪在血脈中存在的表現(xiàn),因此中醫(yī)論證中有“治風先治血”的治療原則,拔罐放血可以理血調氣,促進血脈暢通,迫使風邪散發(fā),達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拔罐放血有什么壞處
1、拔罐放血如果操作不當,消毒不徹底,容易導致皮膚破損,導致細菌入侵,引起感染。2、拔罐放血過度的話,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氣血虧虛,陽氣不足的現(xiàn)象,時間長了會影響心腦供血。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由于長時間久坐沒有時間進行運動,并且不正規(guī)的坐姿和行走姿勢等就容易導致出現(xiàn)頸椎病,頸椎病不僅會導致我們出現(xiàn)脖子疼還會導致我們出現(xiàn)頭疼等現(xiàn)象,甚至會導致頸椎壓迫神經(jīng)導致腦供血不足等現(xiàn)象,很多人在治療頸椎病的時候總是會選擇拔罐的方式,下面一起了解下治療頸椎拔罐有效嗎。
治療頸椎拔罐有效嗎
通過拔火罐可以有效的緩解頸椎病的癥狀。特別是針對頸部周圍組織出現(xiàn)水腫、炎癥比較嚴重的癥狀,通過拔火罐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要遭專業(y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切忌盲目的治療。
1、拔罐
拔罐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用負壓而使杯罐吸著于皮膚,造成局部瘀血以治療疾病的方法。適應于風、寒、濕痹及腫痛癥,頸、項、腰痛及四肢疼痛、麻木、功能障礙等。
(1)投火法:用小紙條點燃后,投人罐內,不等紙條燒完,迅速將罐罩在應拔的部位上,這樣紙條未燃的一端向下,可避免燙傷皮膚。
(2)閃火法:先用干凈毛巾蘸熱水將拔罐部位擦洗干凈,然后用鑷子涅緊棉球稍蘸酒精,火柴燃著,用閃火法,往玻璃火罐里一閃,迅速將罐子扣在皮膚上。
(3)架火法:用一不易燃燒及傳熱的塊狀物,直徑2一3厘米,放在應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塊酒精棉球,點燃后將火雄扣上,可產(chǎn)生較強的吸力。
2、頸椎牽引
對于頸部不適,肩背及手臂、手指麻痛等癥狀為主的病人,牽引是最好的緩解病癥的方法之一。緩解頸椎病的方法是牽引可限制頭頸部活動,牽開椎間隙,有利于椎間隙內突出物的還納,從而緩解了髓核等對神經(jīng)根及有關血管的壓迫與刺激作用。
上面就是對治療頸椎拔罐有效嗎的介紹,通過了解之后我們知道拔火罐對治療頸椎病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們需要掌握好正確的穴位,并且平時在生活中藥保證良好的坐姿。并且平時多進行身體的鍛煉,并且飲食上要注意飲食上營養(yǎng)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