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上面一點是什么穴位
飲食養(yǎng)生是什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從古至今,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腹股溝上面一點是什么穴位”,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腹股溝上面一點是什么穴位
1、腹股溝上面一點是什么穴位
人的腹股溝外側上面一點是沖門穴,它距離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位置3.5寸左右,在髂外動脈搏動位置的外側,這個位置如果大家在找的時候細心感受的話,找起來也不會非常困難。如果你確實覺得不容易找得到,那么,方便的話可以請你周圍的指導指導,這樣就可以更加準確的找到沖門穴的位置。
2、沖門穴名解
2.1、沖門。沖,沖射、沖突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脾經下部諸穴傳來的經氣由本穴上沖腹部。本穴物質為脾經腿膝下部經氣匯聚而成,在本穴的運行為受熱后的上沖之狀,故名。
2.2、慈宮、上慈宮。慈,仁慈也。宮,聚散之所也。上,上部也。慈宮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氣血非高溫之性,雖為炎上,但卻不克肺金,如脾土之母對肺金之子有仁慈之性,故名。
2.3、沖脈。沖,沖突也。脈,脈氣也。沖脈名意指本穴氣血運行為沖行之狀。理同沖門名解。
2.4、前章門穴。前,與肝經的章門穴相區(qū)別也。章,大木材也,大風也。門,出入的門戶也。前章門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運行為強勁的風氣。理同沖門名解。
3、沖門穴取穴方法
沖門穴位于人體的腹股溝外側,距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在腹股溝韌帶中點外側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內斜肌下部;內側為股動、靜脈;布有股神經。
按摩沖門穴的作用
沖門是我們身體上一扇沖動力量的“門”。具有調節(jié)氣機升降的雙重作用,補瀉皆可,因此,被廣泛地運用在內科、傷科或婦科。如急性腰扭傷中,重壓沖門大可以泄其閉,調其肝腎,治療筋骨;胃下垂時,可以使血氣聚在腹部,使腹部下的動脈得到溫養(yǎng);治療女性痛經時,重按沖門穴,瀉腹部下的血,等等。同時,通過按壓沖門穴可以為患者減輕痛苦,增加舒適感,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1、前列腺的問題,就找沖門穴
對于前列腺疾病、沖門穴可以說是專家,因為脾經下部所有穴傳來的氣血都要從這個穴上沖腹部。我們可以借助它來改善前列腺疾病的一系列癥狀,很多患者按到這個穴位時可能會覺得很痛,按上一會兒便有想上廁所的感覺,堅持揉按下去痛點就會消除。如果你實在痛得受不了就采用叩擊的方式,雙手握拳輪番敲打此處,每次50~100次。
2、腰扭傷,沖門是療傷專家
如果不小心"閃了腰。也就是把腰扭傷了,及時揉一揉沖門穴,能夠達到快速緩解疼痛的治療效果。按摩該穴能夠調節(jié)經氣,疏通經脈,從而達到通則不痛的治療目的。要注意的是,按摩這個穴位時,要注意放松腰部肌肉,這樣有利于促進氣血運行和經脈疏通,從而能快速緩解腰部疼痛。
沖門穴的按摩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1、仰臥位,與恥骨聯(lián)合上緣齊蘋,距前正中線3.5寸,按壓有酸脹感。
2、仰臥位,先取曲骨穴,曲骨穴旁開3.5寸,按壓有酸脹感。
3、用拳頭拍打腹溝的沖門穴,拳心向內,用力擊打4分鐘到6分鐘即可,每天二次。一個星期左右就見效,如果力度,位置正確,一個月可以根治!
4、經常用搓熱的手按揉沖門穴,可以健脾溫中。如果配合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可以增強其健脾益氣溫陽的效果。
按摩的注意事項
應先輕后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體表有個適應的過程,切勿用暴力,以免擦傷皮膚。其原理是機械能轉化為熱能,這樣能使被按摩的部位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增快,改善局部的營養(yǎng)狀況。
在按摩操作過程中,應該做到全身肌肉放松,呼吸自然,寬衣松帶,這樣可使全身經脈疏通,氣血流暢。在四肢、軀干、胸腹按摩時,最好直接在皮膚上進行或隔著薄的衣服,以提高效果。
保健按摩最好在空氣流通、溫度適宜的室內進行,每日可多做多次,有益無害。
相關閱讀
虎口上面是什么穴位
1、虎口上面是什么穴位
虎口穴,醫(yī)學上為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出自《靈樞·本輸》,又名虎口。此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間,兩骨相合,形狀如山谷的地方,所以名為合谷。又因位于手拇指虎口兩骨之間,所以又稱為虎口?;⒖谘ㄊ轻t(yī)學上所說的合谷,在食指關節(jié)的后方橈側。
2、虎口穴位的作用有哪些
虎口穴的功效在我國的古代就已經廣泛的使用了,并且如果臉部還有嘴巴中出現了毛病,通過刺激或者是按摩虎口穴都能夠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F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按摩虎口穴能夠有效的治療各種原因所導致的頭痛、神經痛還有耳聾耳鳴以及扁桃體發(fā)炎、以及睡眠虛脫以及青春痘等等毛病,更好的保健身體健康。
另外在按摩虎口穴位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注意,要朝著小手指的方向更加的用力,而不是垂直的往下進行按壓,這樣能夠更好的發(fā)揮穴道的作用。另外,如果體質比較差的患者,不能夠對虎口穴進行比較強的刺激,例如孕婦就不適合進行,避免導致身體出現其他情況。
3、虎口如何定位取穴
拇食兩指張開 , 以另一手的拇指指關節(jié)橫紋放在虎口上 , 當拇指尖到達的地方就是本穴 ;
拇食兩指并攏起來 , 就出現一條豎著的紋 , 同時緊靠著豎紋有一條突起來的肌肉 , 當與這條豎紋頭平齊在肌肉最突起的地方 , 就是本穴。
人體在長最后一顆牙齒的時候 , 牙根會非常疼痛 , 這個時候經常按壓一下自己的‘虎口穴’會減緩一定的疼痛。
虎口穴位拔罐能治療牙疼
四關穴一般是指雙側合谷穴(俗稱“虎口”)和太沖穴,前者位于第一、第二掌骨之間,后者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跖骨之間。
在經絡學說中,手陽明大腸經從手出發(fā),沿著手臂外側,終止于頭面部的迎香穴。因此頭面部以及五官疾病,如頭痛、咽喉疼痛、口干、流鼻血、牙痛等,均可通過合谷穴拔罐進行治療和預防,所以有“面口合谷收”說。同時,在合谷穴經常拔罐還可以保持大腸經的氣血通暢,使體內的代謝產物和毒素及時排出體外。
足厥陰肝經從足出發(fā),沿著下肢內側,繞過生殖器,循著兩肋,上達頭頂。因此太沖穴拔罐可以防治頭暈、頭痛、目赤腫痛、腹痛、月經不調、疝氣等病患。在太沖穴上拔罐還可以降血壓,并具有增強性功能、調整情緒、清利頭目的作用,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舒暢的情緒。
操作時要注意,由于合谷和太沖這兩對穴位,所在部位的肌肉不甚豐富,拔罐時可選用罐口直徑較小(1.5—2厘米)的火罐。拔罐的頻率以每周2—3次為宜。
按摩虎口治病的方法
1、治頭痛
合谷穴配合內庭穴(位于雙足第二、三趾之間)可治療神經性頭痛、失眠性頭痛、頸后疼痛等疾病。
按摩方法:按摩合谷穴時,可用雙手拇指以順時針方向交替按摩。內庭穴位用雙手拇指直接點壓雙足二、三趾之間,可起到立即止痛效果,堅持每日2-3次,每次10分鐘。按摩該兩穴位后一般3-5日可起到治愈效果。
1.1、按法:將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壓捻動。
1.2、揉法:將拇指指腹放在合谷穴上,作輕柔和緩地揉動。
1.3、一指禪推法:把拇指指端放在合谷穴處,以腕關節(jié)擺動,帶動拇指作左右擺動。
1.4、點法:把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伸直拇指壓而點之。
2、治感冒
按壓合谷穴最大的好處就是預防感冒。如果有輕微感冒時,可以按合谷穴,左右手各按摩十分鐘,按摩完后再喝一杯熱開水出出汗,感冒就可以緩解了。
3、治扁桃體炎
將大蒜(紫皮者佳)搗爛如糊狀,敷于雙手合谷穴,時間控制在1-3小時,以局部皮膚發(fā)癢為度。
不少人都覺得腹股溝是一個不起眼的地方,殊不知這里有很多關鍵穴位,比如氣沖穴,位于腹股溝的上方一點,沖門穴,位于腹股溝的外側,這兩個穴位對身體至關重要,尤其沖門穴可以治療女性朋友的婦科炎癥、崩漏等疾病,按摩氣沖穴可以治療陽痿、不孕、陰腫等病癥。
一、腹股溝有什么穴位
1、氣沖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仰臥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
1、沖門穴在人體腹股溝的外側,有治療崩漏、帶下、婦科炎癥的功效。
二、解讀氣沖穴
1、氣沖穴中文名稱:氣沖。英文名稱:qì chōng。別名:氣街穴,羊屎穴。定義:足陽明胃經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2、氣沖穴在恥骨結節(jié)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內斜肌、腹橫肌下部;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外壁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
3、按摩氣沖穴具有調理腸鳴腹痛,疝氣,月經不調,不孕,陽萎,陰腫,功能性子宮出血。氣沖穴,位于大腿根里側,此穴下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即腹股溝動脈處。在按摩時,先按揉氣沖穴,然后按揉跳動的動脈處,一松一按,交替進行,對促進腿部血液循環(huán)、溫暖手足有益。
三、解讀沖門穴
1、沖門,沖,沖射、沖突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脾經下部諸穴傳來的經氣由本穴上沖腹部。本穴物質為脾經腿膝下部經氣匯聚而成,在本穴的運行為受熱后的上沖之狀,故名。
2、慈宮,上慈宮。慈,仁慈也。宮,聚散之所也。上,上部也。慈宮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氣血非高溫之性,雖為炎上,但卻不克肺金,如脾土之母對肺金之子有仁慈之性,故名。
3、沖脈,沖,沖突也。脈,脈氣也。沖脈名意指本穴氣血運行為沖行之狀。理同沖門名解。
4、前章門穴前,與肝經的章門穴相區(qū)別也。章,大木材也,大風也。門,出入的門戶也。前章門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運行為強勁的風氣。理同沖門名解。
5、沖門穴具有調理腎氣,腹痛,月經不調,不孕;陽痿,陰腫,疝氣。現用于睪丸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腹股溝疝等。
四、腹部為什么會疼痛?
1、肝臟發(fā)生病變,這種情況主要發(fā)生在由乙肝引起的肝臟炎癥,使得肝細胞發(fā)生變性壞死,拉扯肝包膜產生神經的疼痛感。
2、劇烈運動或勞累過度,這是正常現象,只要稍加休息就能恢復過來。這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
3、其他疾病,像闌尾炎等其他疾病也能引起右腹部疼痛。
腹部溝有什么穴位
1、腹股溝有什么穴位
1.1、氣沖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仰臥位,取穴用骨度分寸法。
1.2、沖門穴在人體腹股溝的外側,有治療崩漏、帶下、婦科炎癥的功效。
2、解讀氣沖穴
2.1、氣沖穴中文名稱:氣沖。英文名稱:qì chōng。別名:氣街穴,羊屎穴。定義:足陽明胃經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2.2、氣沖穴在恥骨結節(jié)外上方,有腹外斜肌腱膜,在腹內斜肌、腹橫肌下部;有腹壁淺動、靜脈分支,外壁為腹壁下動、靜脈;布有髂腹股溝神經。
2.3、按摩氣沖穴具有調理腸鳴腹痛,疝氣,月經不調,不孕,陽萎,陰腫,功能性子宮出血。氣沖穴,位于大腿根里側,此穴下有一根跳動的動脈,即腹股溝動脈處。在按摩時,先按揉氣沖穴,然后按揉跳動的動脈處,一松一按,交替進行,對促進腿部血液循環(huán)、溫暖手足有益。
3、解讀沖門穴
3.1、沖門,沖,沖射、沖突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脾經下部諸穴傳來的經氣由本穴上沖腹部。本穴物質為脾經腿膝下部經氣匯聚而成,在本穴的運行為受熱后的上沖之狀,故名。
3.2、慈宮,上慈宮。慈,仁慈也。宮,聚散之所也。上,上部也。慈宮名意指本穴的上行氣血非高溫之性,雖為炎上,但卻不克肺金,如脾土之母對肺金之子有仁慈之性,故名。
3.3、沖脈,沖,沖突也。脈,脈氣也。沖脈名意指本穴氣血運行為沖行之狀。理同沖門名解。
3.4、前章門穴前,與肝經的章門穴相區(qū)別也。章,大木材也,大風也。門,出入的門戶也。前章門穴名意指本穴的氣血運行為強勁的風氣。理同沖門名解。
3.5、沖門穴具有調理腎氣,腹痛,月經不調,不孕;陽痿,陰腫,疝氣。現用于睪丸炎,卵巢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脫垂,腹股溝疝等。
腹部為什么會疼痛
從病理上來講,右腹部疼痛的可能病因主要是肝臟遭受病變或是周圍器官受到擠壓連累到肝臟,引起了肝臟外層包膜收縮或擴張,使人產生的疼痛感,右腹部疼痛形式各異,有刺痛、絞痛、脹痛等,疼痛形式不同引起的病因也不一樣,需要借助醫(yī)院的具體報告單進行確診治療。
1、肝臟發(fā)生病變,這種情況主要發(fā)生在由乙肝引起的肝臟炎癥,使得肝細胞發(fā)生變性壞死,拉扯肝包膜產生神經的疼痛感。
2、劇烈運動或勞累過度,這是正常現象,只要稍加休息就能恢復過來。這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
3、其他疾病,像闌尾炎等其他疾病也能引起右腹部疼痛。
腹部疼痛如何治療
1、運動前別吃得太飽。
2、別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薯類及冷飲。
3、夏季運動出汗時要適當補充鹽水。
4、局部按摩腹直肌,做背伸運動拉長腹直肌可以緩解腹痛。
1.最快的補血方法是什么?
從經絡、穴位、反射區(qū)直接注射當歸注射液,是補血氣的最快方法,可以是立竿見影,但是要由專業(yè)的醫(yī)生進行注射。
補血的另一種方法是食用高營養(yǎng)的各種肉湯以及用黑米、玉米、血糯米、大米做成的糊,再加進已加工成糊狀的紅棗、核桃、花生、蓮子、桂圓、枸杞子等。所以病后初愈者、產后婦女、老人、孩子、身體虛弱的人,多喝各種將肉燒得很爛的牛肉湯、羊肉湯、豬肝湯、雞湯、骨髓湯、蹄筋湯等,多吃各種直接消化吸收的糊,對養(yǎng)生及疾病的治療特別好。
2.最好的補血食品是什么?
簡單地說,只要吃到肚子里能消化吸收的食物,就是補血的,所以補血的前提是胃、腸道消化吸收的能力,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飯,只要全部吸收,照樣補血,而吃了高級的滋補品,胃、腸道不消化,依然什么用也沒有。
相對來說,肉類、蛋類、魚類這些高質量的動物蛋白,能明顯地提高血液的質量,更容易使人抵抗力強,精力充沛。
3.寒涼的食物是不是都不能吃?
并不是所有的寒涼食物進入肚子里都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只要與人的體質、吃的季節(jié)相搭配,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比如夏天,人體大量出汗,而適量吃些大寒的西瓜,它能除燥熱,又能補充人體因出汗多而丟失的水份、糖份,這時的西瓜對身體來講就能起到協(xié)調、補血的作用,而天冷時吃西瓜,就易導致血虧。
寒、熱食物要搭配著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時,一定要配上溫熱性質的生姜,用姜去中和蟹的寒涼,這樣就不會對身體有任何的傷害,還利于蟹肉的消化、吸收。
4.黑色食品就是補腎食品嗎?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宣傳-黑色食品補腎、補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帶、紫菜、烏骨雞等。其實并不盡然,溫熱是補、寒涼是瀉。黑米、烏骨雞性溫,補血、補腎效果明顯;黑芝麻,性平、補腎、補肝,潤腸、養(yǎng)發(fā);黑豆,性平,補腎、活血,解毒;而黑木耳性涼,海帶、紫菜性寒,夏天可以經常吃,冬天盡量不要吃。任何食物補還是不補,一定要看這個食物的屬性,性平、性溫的食物,一年四季對身體都有補益的作用,性涼、性寒的食物,除了夏天以外,其他季節(jié)盡量不要吃,非要吃的話,也要與溫熱的生姜,辣椒、胡椒、花椒配在一起,這樣既能攝入這些食物特有的營養(yǎng)素,又不至于傷腎、傷胃。
人見人愛的家庭補血方
在日常的飲食中,還有很多的補血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按我下面介紹的方法去做,也可換換花樣,讓家人更愛吃。
紅棗、桂圓、花生、紅豆、紅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們常吃的補血、補腎的食品,將它們互相搭配,就成了很好的補血食療方。
紅棗是補血最常用的食物,生吃和泡酒喝的效果最好。
紅棗還可以在鐵鍋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療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圓,就是補血、補氣的茶了,特別適合教師、營業(yè)員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如果再加上4~6粒的枸杞子,還能治療便秘,但大便稀的人就不要加枸杞子了。常喝紅棗、桂圓、枸杞茶的女性朋友,皮膚白皙,美容效果不錯。枸杞子不要放多,幾粒即可,紅棗和桂圓也就6~8粒就行了,每天早上上班后給自己泡一杯,不但補氣血,還能明目,特別適合長期待在電腦前的工作狂們。
而沒有在鐵鍋里炒硬、炒黑的紅棗泡茶喝是沒有用的,因為外皮包裹住了棗子,營養(yǎng)成分出不來,而經過炒制的紅棗,經開水一泡,表皮都裂開了,里面的營養(yǎng)成分才會慢慢地滲出來。
紅棗、花生、桂圓,再加上紅糖,加水在鍋里慢慢地燉,燉得爛爛的,經常吃,補血的效果很好。
紅棗、紅豆、放入糯米里一起熬粥,紅豆比較不易燒爛,可以先煮紅豆,紅豆煮爛了,再放入糯米,紅棗一起燒,也是一道補血的佳肴。
紅棗10粒切開,白果10粒去外殼,孩子只能各吃5粒,加水煮15~20分鐘,每晚臨睡前吃,可以補血固腎、止咳喘、治尿頻、治夜尿多,效果很好,從白果上市的秋天,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春天,是給老人、孩子補腎、止咳喘的特效方。
紅棗10粒切開,枸杞子10粒,煮水喝,補血補腎,專治腰膝酸軟,長年吃,有養(yǎng)顏祛斑的作用。
紅棗10粒切開,生姜3片,煮水喝,是開胃的良方。
此外,用豬蹄加黃豆燉爛了吃;用甲魚加上枸杞子、紅棗、生姜燉爛了吃;牛肝、羊肝、豬肝做菜、燉湯,或與大米一同煮成粥;牛骨髓、豬骨髓加紅棗燉湯喝;牛蹄筋、豬蹄筋加花生、生姜燉爛了吃,這些都是補血的好食物。
做這些食物時要注意,選料要新鮮,而且要燉爛了吃,這樣才能有利于消化、吸收,這就需要家中掌勺的人要有耐心,并能長年堅持。只有在一日三餐上肯下功夫,才能真正確保一家人身體的健康。
自制保一家老小平安無事的大補之品:固元膏
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阿膠能夠補血。去藥房買阿膠,說明書上也詳細說明了阿膠是治療虛證的,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能,用于治療年老體弱、病后體虛、血虛等癥所引起的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腰膝酸軟、怕冷易感冒、耳鳴目眩。服用的方法也都寫得很清楚。
剛開始,我也是按照說明書上說的做了,可是按直接沖服的方法,喝下去總覺得胃腸不太舒服,這主要是因為阿膠性粘膩,難以消化,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的人要忌食。于是又按說明書介紹的其它方法做了,但過程實在是太麻煩。后來,我就不斷摸索和實驗,總結出一套比較利于操作的方法,并為這樣制成的補品取了一個名字----固元膏。
在中醫(yī)上有很多中草藥存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中草藥就那么幾種,其余大部分的中草藥對正常人來說都比較陌生。比如一點紅也是在中醫(yī)上可以使用到的中草藥,不過大部分人都可能沒有聽說過一點紅。而不太了解一點紅草藥的人,就應該看一看接下來的文章,具體了解一些關于一點紅草藥的相關知識。
一點紅,中藥名。為菊科植物一點紅的干燥全草,全年均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其味苦,性涼。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之功效。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潰瘍,肺炎,乳腺炎,腸炎,菌痢,尿路感染,瘡癤癰腫,濕疹,跌打損傷。
入藥部位菊科植物一點紅的干燥全草。
性味味苦,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口腔潰瘍,肺炎,乳腺炎,腸炎,菌痢,尿路感染,瘡癤癰腫,濕疹,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1、配燈心草,其利水作用增強,用于治療一切原因引起的水腫。
2、配半邊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既可用于疔瘡,喉蛾乳痛,跌打損傷,又可用于大腹水腫,周身浮腫等。
3、配黃芩,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治血痢腸風便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8g;或搗汁含咽。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炮制方法洗凈,曬干。
生理特性一點紅,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其全草長約750px。根莖細長,圓柱形,淺棕黃色;莖少分枝,細圓柱形,有縱紋,灰青色,基部葉卵形、琴形,上部葉較小,基部稍抱莖;紙質。頭狀花序干枯,花多已脫,花托及總苞殘存,苞片茶褐色,膜質。瘦果淺黃褐色,冠毛極多,白色。常生于村旁、路邊、田園和曠野草叢中。
產地分布于陜西、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及云南等地。
相關論述《植物名實圖考》:“紫背草,生南贛山坡。形全似蒲公英而紫莖,近根葉叉微稀,背俱紫,梢端秋深開紫花,似禿女頭花,不全放,老亦飛絮。功用同蒲公英?!?/p>
一點血的藥用價值
以全草入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炎,急性腸炎,細菌性痢疾,泌尿系統(tǒng)感染,睪丸炎,乳腺炎,癤腫瘡瘍,皮膚濕疹,跌打扭傷。夏天沖茶可以瀉火養(yǎng)胃。
【性味歸經】甘、苦,平。
【功能主治】補氣健脾,養(yǎng)血、止血。病后虛弱,咳嗽咯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白帶。
【用法用量】 0.5-1兩。
一點血的副作用
孕婦慎服。
一點血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醫(yī)學記載:
1、《廣東中藥》Ⅱ:清解大腸濕熱,涼血生肌,消腫拔毒。治痢疾、脫肛(配火炭母),麻疹后熱毒內困,赤眼,瘡癤腫毒,濕疹癢痛,乳瘡(外洗或搗敷),小兒生殖器紅腫(外洗或內服)。
2、《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治濕熱腹瀉,感冒發(fā)燒,咽喉腫痛,口腔潰瘍。
3、《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抗菌消炎。治急性上呼吸道炎,肺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乳腺炎,慢性盆腔炎,痢疾,腹瀉,毒蛇咬傷。
書籍記載:
1、一點紅治赤白痢證及遠年便血:一點紅和豬精肉煎湯服之。(《嶺南采藥錄》)。
2、一點紅治腸炎,腹瀉:一點紅四兩,番桃葉四兩。加水適量,煎成1250毫升,每日二次,每次50毫升。(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3、一點紅治水腫:鮮一點紅全草、燈心草各二兩。水煎,飯前服,日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4、一點紅治腎盂腎炎:一點紅一斤,狗肝菜一斤,車前草半斤。水煎成500毫升。成人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5、一點紅治喉蛾:鮮一點紅三兩,水煎,頻頻含咽……(《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6、一點紅治小兒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扁桃體炎:一點紅、古羊藤各等量。上藥每斤煎濃液500毫升。三個月至三歲,每次20~40毫升,三歲以上酌情增加。(廣西《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處方集》)。
7、一點紅治潰爛飛瘍(多患于四肢,局部紅腫灼熱,起泡,痛癢相兼,接著便腐爛,并迅速蔓延擴展):鮮一點紅莖葉搗爛,敷于患處,日夜各換一次。(《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8、一點紅治跌打腫痛:一點紅八兩,土牛膝四兩。共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9、一點紅治小兒疳積,一點紅根三錢。蒸瘦豬肉吃。(《廣西中草藥》)。
10、一點紅治婦人乳癰初起:鮮一點紅莖葉一握,加紅糖共搗爛,加熱敷貼。(《福建民間草藥》)。
11、一點紅治無名腫毒,對口瘡:鮮一點紅葉一握,加紅糖搗爛敷貼,日換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12、一點紅治指疔:鮮一點紅同砂糖少許搗爛敷。(《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3、一點紅治聤耳:鮮一點紅,洗凈,用開水浸潤后。搗取自然汁。先洗凈患耳,再將藥汁漓入,日二、三次,有排膿、消腫、止痛之效。(《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14、一點紅治風熱翳膜:野芥蘭四兩,梅片一分。共搗爛,敷眼眶四周。(《廣西中草藥》)。
每個女性都會有白帶的現象,一般都會在排卵期出現。正常情況下,白帶都是呈現出乳白色且沒有任何雜物的,但是有不少女會發(fā)現自己的白帶中含有一些血絲。出現這種問題,一是正常的生理性現象,即排卵期出血導致的,二是病理性的現象,即各種婦科疾病的導致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白帶出血的原因及注意事項。
1、生理性
即排卵期出血。其多發(fā)生在兩次月經中間或下次月經來潮的前14天左右。有一部分女性在排卵期時,因為激素水平的變化,導致子宮內膜脫落而出現的出血現象。一般量不會很多,一兩天之后會自行好轉。
也可以先用洗陰液清洗一下,如果效果不好就去醫(yī)院做個婦科檢查,確定癥狀對癥治療。
2、病理性
疾病引起的白帶帶血絲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陰道壁的損傷,宮頸的病變,子宮內膜的病變,或者是內分泌失調等等。陰道壁損傷多半是外傷所致,這可以根據損傷嚴重程度來處理;宮頸病變包括宮頸糜爛,宮頸納氏囊腫,宮頸息肉,宮頸癌等等,都是引起出血的原因。多數表現是接觸性出血。
總之,對于白帶有血絲是為什么,專家指出要確診是否是這些原因所致,必須通過陰道鏡和宮頸刮片的檢查,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來進行治療;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引起的出血現象也不再少數,其出血量會比較大一些,子宮肌瘤引起的出血時間會比較長,幾天,到十幾天都有可能。子宮內膜癌可以通過子宮內膜刮片和查血來確診,子宮肌瘤通過B超確診。
3、注意事項
白帶帶血和有血絲是不正常的表現,此時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同時應及時就醫(yī),看看是正常的排卵期出血還是由疾病引起的出血,并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找出病因,作出及時的對因處理和治療,做到早發(fā)現、早預防、早治療、早痊愈,決不能盲目的濫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