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什么穴位治療感冒
夏季養(yǎng)生按什么穴位好。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按什么穴位治療感冒》,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二、感冒的食療方法三、日常如何預防感冒按什么穴位治療感冒
1、按足三里治療感冒
膝眼下3寸,因是個強壯全身的穴位,民間便有“揉揉按按足三里,相當吃只老母雞”的說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先屈膝,將一手掌心正對膝關節(jié) 髕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達之點外側旁開1寸處即是此穴位。然后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搽點按摩液或正紅 花油等在穴位上,效果更好。艾灸此穴10分鐘,每日1~2次,效果也很好,但不適于嬰幼兒。
2、按風門治療感冒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此穴位對傷風、發(fā)熱頭痛、咳嗽、項強、胸背痛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里。操作此法應由家人或是借助按摩儀施行。
3、按肺俞治療感冒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此穴位對感冒、咳嗽、氣喘、吐血、潮熱、骨蒸、盜汗、鼻塞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同足三里。操作此法應由家人或借助按摩儀施行。
4、按太陽穴治療感冒
太陽穴位于眉毛外側與眼眉外側之間的正中央。如患者頭痛、頭暈,可按摩太陽穴30-50次,或從上向下拉耳垂數(shù)10下,頭昏、頭痛癥狀可減輕。
5、按迎香穴治療感冒
位于鼻翼旁開約一厘米的皺紋中,感冒、鼻塞時可按摩迎香穴,可上下按摩直到鼻通為止。
6、按風池穴治療感冒
位于頸后兩根大筋上端凹陷處,就是風池穴。用手手指來回搓擦風池穴,并用按揉的手法,直到局部發(fā)熱,渾身輕松為止。
7、按大椎穴治療感冒
大椎穴位于頸后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凸起的下緣凹陷處,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動100次,可起到預防、治療感冒的作用。
感冒的食療方法
1、雪梨燉冰糖
將雪梨1-2個去皮、核,與冰糖30-60克置瓷杯內(nèi),隔水燉至冰糖溶化。梨子潤肺清熱、生津止渴,與冰糖同用,增強潤肺止咳作用,治療肺燥咳嗽,干咳無痰,唇干咽干。
2、紅糖姜棗湯
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以水三碗煎至過半。驅(qū)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chǎn)后受寒腹瀉、惡陰等。
3、絲瓜粥
絲瓜500克連皮洗凈切塊備用,粳米100克煮粥,將熟時加入絲瓜、蝦米15克及其他配料。絲瓜味甘性涼,能清熱此痰、涼血、解毒。
4、薄荷糖
用白糖500克,薄荷粉30克,將白糖放入鍋中,加少量水,用小火熬至變稠,倒入薄荷粉,用勺攪勻,繼續(xù)用小火熬至可以用勺挑起絲(但不粘手)時,即可?;?。然后再將熬好的糖倒入抹有食油的大盤中,待稍涼后,用刀切成小塊,即可食用。隨時服用,此糖作用消腫,清利咽喉,生津止渴,適用于感冒咽喉腫痛,頭昏發(fā)熱,口干舌燥等癥。
日常如何預防感冒
1、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
長期缺覺將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容易感冒95%的人每天應有7-8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有少部分人只睡6個小時就夠了,還有少部分人要9個小時才能睡夠。當然睡眠時間的長短因人而異,但變化不會太大。
2、多食含維生素C的食物
維生素C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人的免疫力,另外,堅持按時服用維生素C還可延緩衰老的過程。含維生素C最高的食物有花菜、青辣椒、橙子、葡萄汁、西紅柿。美國專家認為,每人每天維生素C的最佳需要量應為200~300毫克,最低不少于60毫克。半杯新鮮的橙汁便可滿足每人每天維生素C的最低需要量。
3、用熱水洗衣服
流感病毒能在40攝氏度的溫度中生存,所以如果有家庭成員患上了流感,要用高于40攝氏度的熱水對衣服和被褥進行清洗,以殺滅病菌??梢杂行ьA防和隔離感冒。另外告訴大家的是內(nèi)衣用熱水洗比冷水洗的干凈。
Ys630.com相關知識
寶寶感冒按什么穴位
1、寶寶感冒按什么穴位之揉膻中
寶寶躺臥在大浴巾上,在其心口位置涂上一些按摩用品并加以輕揉。
以中指在寶寶心口位置輕揉50-100次左右,或以雙手拇指在相同位置向左右兩邊推50-100次。這有減少咳嗽的功效。
2、寶寶感冒按什么穴位之推坎宮
讓寶寶先躺臥在大浴巾上,并在寶寶的額頭上涂上按摩用品加以輕揉。
用兩只大拇指從寶寶眉心處向左右兩邊推。當寶寶頭痛發(fā)熱時,替他進行這套按摩,有助于減輕頭痛所引致的不適。
3、寶寶感冒按什么穴位之揉迎香
寶寶躺下后,在其鼻上涂一點點按摩用品。
用左右兩只食指指腹,在寶寶的鼻翼兩邊輕輕揉動,次數(shù)為20次,具通鼻之效。
4、寶寶感冒按什么穴位之足三里
膝眼下3寸,因是個強壯全身的穴位,民間便有“揉揉按按足三里,相當吃只老母雞”的說法。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先屈膝,將一手掌心正對膝關節(jié)髕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達之點外側旁開1寸處即是此穴位。然后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鐘。再用摩擦法輪摩100~200次。
5、寶寶感冒按什么穴位之風門
第二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即旁開2橫指。按摩這個穴位對傷風、咳嗽、發(fā)熱頭痛、項強、胸背痛等癥狀效果比較明顯。具體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可以參考上面的足三里。
6、寶寶感冒按什么穴位之神闕
肚臍的中間,即我們常說的肚臍眼。按摩此穴位對感冒、腹痛、泄瀉、脫肛、水腫、虛脫等效果較好。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右手掌心置于肚臍,左手重疊于右手背,順時針方向摩50~100次。換左手在下,逆時針方向摩50~100次,以腹部發(fā)熱為宜。亦可用一指尖或指腹點揉按臍眼3~5分鐘。
寶寶感冒的艾灸療法
1、合谷穴
合谷穴的位置:即我們俗稱的虎口。
艾灸方法:宜采用溫和艾灸的方法。艾灸時,被艾灸者取坐位,艾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懸于穴位之上,使艾火距離皮膚1.5~3厘米進行熏烤,以被艾灸者感到舒適為宜。
艾灸時間:每次灸5分鐘即可。
功效作用:感冒時灸合谷對鼻塞流清涕特別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則灸右合谷,右鼻塞則灸左合谷。
2、大椎穴
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在身后脊柱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
艾灸方法:宜采用溫和艾灸的方法。艾灸時,被艾灸者俯臥,艾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懸于穴位之上,使艾火距離皮膚1.5~3厘米進行熏烤,以被艾灸者感到舒適為宜。
艾灸時間:每晚灸一次,或隔日灸一次,每次10~15分鐘。
功效作用:主治發(fā)熱、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引起的四肢發(fā)、肩背冷痛、身體虛弱等。
寶寶感冒的食療方法
1、生姜蘇梗湯
食材:生姜、蘇梗、陳皮、山楂6-9g。
制作:將方中各藥草放入砂鍋中,用非開水浸泡10分鐘,再加熱煮沸,濾去殘渣,加白糖、食鹽少許即可。每日1劑,頻頻飲服,3劑為1個療程。
功效:此食療主要治療小兒感冒見消化不良、嘔吐。
2、雙花飲
食材:金銀花30gp山植10g,蜂蜜25go 。
做法:將金銀花、山植置砂鍋中,加清水適量,以文火煎煮15分鐘,濾去殘渣,加人蜂蜜,攪拌均勻即可。1—2日1劑,頻頻飲服,3劑為1療程。
功效:主治小兒風熱感冒。
3、二香飲
食材:香薷,藿香各10g,炒谷芽、炒麥芽各12g。
制法:將各味共入砂鍋,加清水適量,煎開后再熬15分鐘,濾去殘渣,加少許白糖即可服用。每日l劑,分次喂服,5天為1療程。
功效:此食療祛風散寒,化濕和胃,消食去積。主治小兒風寒感冒夾食滯。
一、小孩感冒按什么穴位
中醫(yī)專家介紹,人體的穴位是神經(jīng)末梢密集或神經(jīng)干線經(jīng)過的地方,因此按摩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經(jīng)絡、治療疾病的效果。對于用藥極為敏感的兒童,特別是兩歲以下的寶寶來說,按摩三個穴位可以緩解感冒癥狀。這三個穴位分別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窩中央,按摩這個穴位可以緩解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癥狀;膻中穴在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按摩這個穴位可以緩解胸悶、咳喘、吐逆等癥狀;肺俞穴則位于人體的背部,當?shù)谌刈导幌拢笥遗蚤_二指寬處,按摩這個部位可以治療呼吸道疾病。
具體的按摩手法如下:由于嬰幼兒身子較小,家長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肚在穴位處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輕輕按壓,每天2-3次,每次兩分鐘,就可起到明顯的效果。
除了通過按摩來緩解兒童感冒癥狀之外,家長還可以選擇一些含有桂枝、薄荷等治療感冒的中藥貼貼在這三個穴位處,同樣可以起到治療感冒的效果。而桂枝、薄荷等治療感冒的中藥,最好研磨成細粉狀,和熱的蜂蜜調(diào)和成小丸,放冷后用膠布貼于上述穴位處。由于穴位的治療功能不同,可根據(jù)癥狀進行貼敷,不必每個穴位都貼。
二、小孩感冒了怎么辦
1、充分休息對于感冒,良好的休息是至關重要的,盡量讓孩子多睡一會,適當減少戶外活動,別將寶寶累著。照顧好寶寶的飲食讓寶寶多喝一點水,充足的水分能使鼻腔的分泌物稀薄一點,容易清潔。讓寶寶多吃一些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和果汁。據(jù)說雞湯可以減輕感冒的癥狀,不妨煲點雞湯讓寶寶喝上一點。盡量少吃奶制品,它可以增加粘液的分泌。對于食欲下降的寶寶,媽媽應當準備一些易消化的、色香味俱佳的食品。
2、讓寶寶睡得更舒服如果寶寶鼻子堵了,你可以在孩子的褥子底下墊上一、兩個毛巾,頭部稍稍抬高能緩解鼻塞。千萬不要讓兩歲以下的寶寶直接睡在枕頭上或?qū)⒄眍^墊在床墊下,這樣很容易引起窒息或損傷頸椎。
3、幫寶寶擤鼻涕寶寶還太小,不會自己擤鼻涕,讓寶寶順暢呼吸的最好辦法就是幫寶寶擤鼻涕。你可以在寶寶的外鼻孔中抹上一點凡士林油,往往能減輕鼻子的堵塞;如果鼻涕粘稠,你可以試著用用吸鼻器或?qū)⑨t(yī)用棉球,捻成小棒狀,沾出鼻子里的鼻涕;如果鼻子堵塞已經(jīng)造成了吃奶困難,你可以在吃奶前15分鐘用鹽水滴鼻液滴鼻,過一會,用吸鼻器將鼻腔中的鹽水和粘液吸出,寶寶的鼻子就通暢了。
4、保持空氣濕潤你可以用加濕器增加寶寶居室的濕度,尤其是夜晚能幫助寶寶更順暢地呼吸。別忘了每天用白醋和水清潔加濕器,避免灰塵和病菌的聚集。
5、為寶寶做個蒸汽浴帶上寶寶和你一起去浴室,打開熱水或淋浴,關上門,讓寶寶在充滿蒸汽的房子里待上15分鐘,寶寶的鼻塞定會大大好轉(zhuǎn)。浴后別忘了立即為寶寶換上干爽的衣服。如果讓寶寶在稍熱的水中玩上一會,也能減輕鼻塞的癥狀和降低體溫。
三、小孩易感冒的原因
兒童易感冒,主要由以下這些原因造成的:
1、缺乏營養(yǎng)
缺鈣的兒童很容易感冒,因為這類孩子體內(nèi)蛋白質(zhì)不足,所以形成的抗體也少。缺鈣的孩子往往缺乏維生素D,而維生素D不足會影響孩子呼吸道功能的發(fā)育。另外,微量元素的缺乏,比如鐵、鋅等都會影響兒童的抵抗力。
2、口腔疾病
孩子口腔有慢性病灶,比如慢性鼻炎、鼻竇炎、齲齒等。溫差: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時冷時熱,會讓孩子極不適應。
3、錯誤穿衣
有些家長自己怕冷,也會給孩子穿的比較多,這樣孩子就容易出汗,一出汗就容易感受外邪導致感冒。
4、空氣污染
空氣質(zhì)量不好,很容易導致呼吸道疾病。因此,空氣不好的時候,盡量減少帶孩子外出,尤其是去人多的公共場合。如果非要去的話,最好給孩子戴一個口罩。
5、過度疲勞
周末家長喜歡帶孩子玩,孩子出去常常休息不好,吃也吃不好,平時的生活習慣會被打亂,加上身體勞累的情況,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導致容易感染感冒。
嬰兒感冒按什么穴位
1、嬰兒感冒按什么穴位
1.1、揉迎香
1.1.1、寶寶躺下后,在其鼻上涂一點點按摩用品。
1.1.2、用左右兩只食指指腹,在寶寶的鼻翼兩邊輕輕揉動,次數(shù)為20次,具通鼻之效。
1.2、揉膻中
1.2.1、寶寶躺臥在大浴巾上,在其心口位置涂上一些按摩用品并加以輕揉。
1.2.2、以中指在寶寶心口位置輕揉50-100次左右,或以雙手拇指在相同位置向左右兩邊推50-100次。這有減少咳嗽的功效。
1.3、推坎宮
1.3.1、讓寶寶先躺臥在大浴巾上,并在寶寶的額頭上涂上按摩用品加以輕揉。
1.3.2、用兩只大拇指從寶寶眉心處向左右兩邊推。當寶寶頭痛發(fā)熱時,替他進行這套按摩,有助于減輕頭痛所引致的不適。
2、嬰兒感冒的原因
2.1、氣候溫差變化大
秋天的氣候雖然讓人感覺比較干燥,可是早晚的溫差太大,而孩子的身體對于調(diào)節(jié) 溫度變化適應能力還比較差,所以就容易患上感冒。
2.2、孩子睡覺愛踢被子
有些孩子睡覺的時候總是很不安穩(wěn)的,喜歡踢被子,每次家長剛蓋上,過不了多長時間,又被孩子踢開了,在天氣漸漸轉(zhuǎn)涼的季節(jié)里,孩子頻頻踢被子就會容易引起感冒。
2.3、孩子運動后出汗著涼
孩子生性比較調(diào)皮,平時總喜歡跑跑跳跳或者做一些劇烈的運動,過后身上就會汗水淋漓,如果這時候吹到冷風的話,那么孩子就會容易著涼感冒了。
2.4、孩子穿衣不得當
早晚氣候溫差變化大,所以,給孩子穿衣服應懂得適時增減衣物,這樣才可以避免孩子太熱出汗著涼,太冷被冷到感冒的現(xiàn)象發(fā)生。
2.5、孩子感染了流感病毒
秋季也是流行感冒高發(fā)時期,如果孩子感染了流感病毒,那么就會容易也出現(xiàn)了感冒的癥狀。
3、嬰兒感冒的持續(xù)時間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種;占10%~20%的感冒是由細菌所引起的。1歲以內(nèi)的嬰兒由于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一般,感冒將持續(xù)7~10天,小寶寶有時可持續(xù)2周左右??人酝亲钔硐У陌Y狀,它往往會持續(xù)幾周。經(jīng)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嬰兒,頭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個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
嬰兒感冒艾灸什么穴位
1、合谷穴:合谷穴的位置:即我們俗稱的虎口。
艾灸方法:宜采用溫和艾灸的方法。艾灸時,被艾灸者取坐位,艾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懸于穴位之上,使艾火距離皮膚1.5~3厘米進行熏烤,以被艾灸者感到舒 適為宜。
艾灸時間:每次灸5分鐘即可。
功效作用:感冒時灸合谷對鼻塞流清涕特別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則灸右合谷,右鼻塞則灸左合谷。
2、大椎穴:大椎穴的位置:大椎穴在身后脊柱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
艾灸方法:宜采用溫和艾灸的方法。艾灸時,被艾灸者俯臥,艾灸者手執(zhí)點燃的艾條,懸于穴位之上,使艾火距離皮膚1.5~3厘米進行熏烤,以被艾灸者感到舒 適為宜。
艾灸時間:每晚灸一次,或隔日灸一次,每次10~15分鐘。
功效作用:主治發(fā)熱、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引起的四肢發(fā)、肩背冷痛、身體虛弱等。
嬰兒感冒按摩的注意事項
1、小兒過饑或過飽,均不利于按摩療效的發(fā)揮。在小兒哭鬧之時,要先安撫好小兒的情緒,再進行按摩。
2、小兒皮膚嬌嫩,按摩時切勿抓破小兒皮膚。家庭按摩一般可使用按摩油或爽身粉等介質(zhì),以防按摩時皮膚破損。
3、手法要輕柔深透,適達病所,刺激強度要適宜。
4、室內(nèi)保持一定溫度,不宜過冷過熱。寒冷季節(jié),醫(yī)者雙手不可過涼,以免使患兒產(chǎn)生恐懼,造成操作時的困難;此外,還需注意患兒的體位適當、舒適、力求自然。
感冒按耳朵什么穴位
1、感冒按耳朵什么穴位
1.1、耳和髎穴
標準定位:在頭側部,當鬢發(fā)后下緣,平耳根之前方,顳淺動脈后緣。
取法:正坐或側伏,在耳門前上方,平耳廓根之前方,鬢發(fā)后緣之動脈搏動外取穴。
功用:祛風通絡,解痙止痛。
主治病癥:耳鳴,牙關拘急,鼻準腫痛,流涕,口喎,瘈疭,頭痛頰腫,面癱,面肌痙攣,耳炎鼻炎。
按摩方法:用兩手食指或中指同時點按左右兩邊穴位,順時針勻速 按揉100下,然后逆時針勻速按揉100下,為一次,每天按揉3——4次,一次見效,當天就好。
1.2、按摩耳輪
利用耳穴保健簡單易行,也不必記住各個耳穴位置,只要記住這一招——搓耳輪即可。對于全身而言,耳輪相當于我們的“肺衛(wèi)”功能?!胺涡l(wèi)”可以保護人體免受風寒侵襲。我們搓熱自己的耳輪,可加速耳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代謝,增強“肺衛(wèi)”功能,提高免疫力。在感冒初起,鼻塞、流涕、打噴嚏時,搓搓耳輪還能祛除風邪,加快身體恢復。
具體方法:拇指、食指指腹相對,捏住耳輪,或用拇指和彎曲的食指側面夾住耳輪,從上至下或從下至上搓揉,下至下耳根或耳垂,上至上耳根,每天3~5分鐘,搓揉至耳輪乃至整個耳郭發(fā)紅、微燙,自覺耳郭發(fā)熱為佳。
2、感冒按摩什么穴位
2.1、風池穴
位置:風池穴位于后頸部,與耳垂平行位置的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凹陷處。
手法:張開雙手,用兩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風池穴處,其余的手指緊貼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風池穴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宜。
功效:風池穴能夠幫助祛風,所謂的感冒也叫“傷風”,按揉風池穴對于感冒大有裨益。
2.2、合谷穴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體的手背上,五指并攏之后,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肌肉的最高點處。左右手各有一個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點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適用于感冒引起的發(fā)燒發(fā)熱、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適癥狀。
2.3、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緣的中點處,微笑的時候鼻子與嘴唇的外側自然形成的淺溝交點處。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對迎香穴進行按壓2分鐘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脹感為宜。
功效:能夠幫助清熱散風,特別是對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3、導致感冒的原因
3.1、導致感冒的原因與職業(yè)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47%的辦公電腦、46%的鼠標和45%的電話帶有感冒病毒。最容易感染感冒病毒的職業(yè)是律師、教師、會計、銀行職員、醫(yī)生、主持人和電視編導等。感冒鼻塞并非是黏液造成的,而是鼻子里血管腫脹所致。使勁擤鼻子只會導致感冒病毒、細菌進入鼻竇,形成二次感染。最佳方法是,輕輕擤鼻子,每次一個鼻孔。
3.2、天氣寒冷也是發(fā)生感冒的重要原因:專家表示,接觸寒冷并不見得一定會感冒。冬季天氣寒冷,于是很多人愿意呆在室內(nèi),進而更容易發(fā)生病毒交叉感染。
如何預防感冒
1、多呼吸戶外空氣和出外游玩以培養(yǎng)抵抗力
避開氣溫特別低或風特別大的日子,選擇天氣好的時候,呼吸戶外的空氣,戶外玩?;蛏⒉?有助于培養(yǎng)抵抗力。根據(jù)情況可以外出2—4小時。
2、不要待在公共場所
人群中的空氣是感冒病毒的巢穴。雖然不必因要和人接觸而感到緊張,但盡量避開有病毒的公共場所,在感冒流行的季節(jié)里,盡量避免長時間待在人群中,遠離空氣污濁的場所和人群密集的。
3、注意房間的濕度和通風
喉嚨和鼻腔的黏膜非常地細膩,干燥的空氣刺檄黏膜,使病毒輕易附著??梢詫⑾春玫囊挛锓旁谖輧?nèi),或用保濕器維持室內(nèi)的濕度在60%左右。此外,污濁的空氣也會刺激黏膜,而屋內(nèi)空氣常因空調(diào)而變得污濁。因此,最好每天開窗2~4個小時讓空氣流通。
感冒不能吃什么
1、甜食
無論是高糖的水果還是甜品點心,在感冒期間都要禁食。甜食不但會增加痰的黏度,增加痰的量,還會導致腹脹,抑制食欲。高糖水果有芒果、葡萄、荔枝、甘蔗、菠蘿、紅棗等。
2、高鹽食物
減少鹽的攝入,可提高唾液中的溶菌酶含量,保護口腔、咽喉部黏膜上皮細胞,讓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及干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
但感冒時也不能不吃鹽,因為在大量發(fā)汗過程中,身體會丟失一部分鈉離子,烹調(diào)中的鹽是對鈉離子的一種補充。感冒期間每日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nèi)即可。
3、粗纖維食物
感冒期間,人的胃動力較弱,所以這段時間內(nèi)還要盡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茼蒿等粗纖維食物,否則增加腸胃負擔。
4、辛熱食物
辣椒、芥末等辛熱食物助火生痰,使痰變粘稠,不易咳出,使頭痛、鼻塞加重。
按摩四穴位,治療感冒更神奇:
1、點揉風池穴
按摩手法:風池穴位于頸后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后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兩手拇指點住風池穴,用指頭用力揉動數(shù)十次。
作用:能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熱感冒。
2、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該穴在頸后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動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感冒的作用,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后高熱不退。
3、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頸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兩手拇、食、中三指分別拿對側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能起到疏風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寒感冒。
4、點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側上端有一個突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在這個骨頭突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點住同側足三里穴,慢慢揉動數(shù)十次。再用另一只手點揉另一側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強壯穴”,有疏風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不同感冒癥狀下按摩的穴位也是不同的:
1、緩解感冒時、打噴嚏、鼻塞、流鼻涕
(1)、 迎香穴:在鼻的兩端半個手指處。
(2)、列缺穴:雙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觸到的位置。
(3)、 四白穴:眼眶底下一個手指處(有個小窩的就是)。
(4)、合谷穴:五指并攏,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肌肉最高點。
(5)、風池穴:后腦雙側骨下(有兩個窩就是)。
2、感冒有頭痛,怕冷,肌肉酸痛
(1)、太陽穴:眼角外側一個手指處(張開嘴的時候有個窩)。
(2)、印堂穴:眉毛中間。
(3)、攢竹穴:眉毛的內(nèi)端(有個小窩)。
(4)、百會穴:頭頂中央。
(5)、風池穴:后腦雙側骨下。
(6)、太沖穴:腳背 第一拇腳指和第二腳趾之間。
3、感冒后,發(fā)燒、發(fā)熱
(1)、大椎穴:低頭 頸后最高點的下面。
(2)、外關穴:前臂外側正中 距離手腕兩個手指處。
(3)、曲池穴:胸窩的外側(肌肉的最高點)。
(4)、合谷穴:五指并攏,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肌肉最高點。
(5)、風池穴:后腦雙側骨下。
4、感冒引起 咳嗽,哮喘
(1)、檀中穴:兩個乳頭中間。
(2)、天突穴:胸骨上面的窩(喉嚨下有個小窩)。
(3)、定喘穴:低頭 最高點骨的兩側。
(4)、尺澤穴:肘關節(jié)窩內(nèi)。
(5)、孔最穴:前臂外側中間(手平側、手腕和肘關節(jié)中間就是)。
(6)、內(nèi)關穴:前臂內(nèi)側正中 距離手腕兩個是手指處。
(7)、列缺穴:雙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觸到的位置。
(8)、合谷穴:五指并攏,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肌肉最高點。
9個妙招讓你不感冒:
1、搓手
由于手拇指根部(醫(yī)學上稱為大魚際)肌肉豐富,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積。大魚際與呼吸器官關系密切。每日搓搓,對于改善易感冒的體質(zhì)大有益處。其方法是:對搓兩手大魚際,直到搓熱為止。搓法恰似用雙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樣。一只手固定,轉(zhuǎn)另一只手的大魚際,兩手上下交替。兩個大魚際向相反方向?qū)Υ?大約搓一到兩分鐘,整個手掌便會發(fā)熱。這樣做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強化身體新陳代謝,所以能增強體質(zhì),故而不易感冒。
2、洗鼻法
平時早晚鹽水洗鼻也可極大降低感冒發(fā)生的幾率,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感冒時反復用鹽水沖洗鼻腔可將鼻腔中的病毒洗出,防止病毒在鼻腔中大量繁殖并不斷侵入人體。此法可在2到4天內(nèi)治愈感冒,且無副作用。
3、冷水洗面
此法一般從夏季開始,秋冬不輟,以增強適當性。每日早晚堅持用冷開水洗臉,這樣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環(huán),提高抗病、耐寒能力,從而預防感冒的發(fā)生。
4、糖姜茶合飲
因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一身關節(jié)酸痛,甚至怕冷、發(fā)熱等癥狀。可用紅糖、生姜、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5、食醋滴鼻、熏蒸
將食醋以冷開水稀釋,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側鼻孔滴入2-3滴,對治療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療效。尤其是感冒初期,療效更佳,食醋可殺滅潛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在感冒流行期間,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預防作用。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療感冒,即將100克食醋放在火爐上熏蒸,室內(nèi)不僅頓時生香,而且醋分子飄散在空氣中殺滅室內(nèi)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發(fā)生。感冒流行期間,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6、呼吸蒸氣
在大口茶杯中,裝入開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對著裊裊上升的熱蒸氣,作深呼吸運動,直到杯中水涼為止,每日數(shù)次。此法治療感冒,特別是初發(fā)感冒效果較好。
7、多食蘿卜
實踐證明,蘿卜中的蘿卜素對預防、治療感冒有獨特作用。具體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蘿卜切碎,壓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搗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蘿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勻后沖入開水當飲料喝,每日三次,連服兩天,可以清熱、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8、多吃佐料
生姜、干辣椒有助于人體驅(qū)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美國癌癥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在烹調(diào)菜肴時多加點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9、少吃食鹽
實驗證明,少吃點含鈉的食鹽,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護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細胞,讓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擾素來對付感冒病毒。因此,每日吃鹽量控制在5克以內(nèi),對防治感冒大有益處。
風寒感冒按什么穴位
1、風寒感冒按大椎穴
要想溫陽散寒,治療風寒感冒,可以采取溫熱的刺激方法,最簡便的是擦熱——把兩手掌心搓熱,然后按在脖頸大椎的位置,這個方法隨時隨地都可以采用。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用艾灸大椎的方法或者用毛巾熱敷,或者在洗澡時調(diào)高水溫,用熱水對著大椎連續(xù)沖五六分鐘。以上方法都是對大椎進行溫熱刺激,溫補大椎之陽,也就溫補了一身之陽,陽氣充足,則可驅(qū)寒外出,癥狀自然緩解。
2、風寒感冒按風池穴
位置:屈肘成直角,當肘彎橫紋盡頭處。尋找穴位時曲肘,橫紋盡處,即肱骨外上髁內(nèi)緣凹陷處。
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常用腧穴之一,風寒感冒時通過按揉曲池穴、谷穴、外關穴,有疏風解表,清熱止痛作用,主治感冒發(fā)熱等癥。
3、風寒感冒按合谷穴
位置: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于耳垂齊平。
風池穴氣血物質(zhì)為受熱脹散的陽熱風氣,通過此項此穴可以壯陽益氣,可以散風寒,止頭項疼痛。
4、風寒感冒按迎香穴
位置:別名虎口。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shù)诙乒菢飩鹊闹悬c處。
按摩刺激合谷穴可以起到鎮(zhèn)靜止痛,通經(jīng)活絡,清熱解表的作用,拿捏此處可以緩解風寒感冒頭痛、發(fā)熱等不適癥狀。
風寒感冒的治療偏方
風寒感冒的危害嚴重,如果不能及時治療的話,會對大家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甚至連工作也難以進行,接下來針對大家關注的風寒感冒偏方問題我們就專門為大家講講,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作用。
1、每天早晚洗臉時用自來水(冷的)往鼻子里吸,重復幾次。
2、用去皮的生姜10片,茶葉8克,一并煮成汁,飯前或飯后服用。
3、蒜瓣25~30克、蔥白25~30克、鮮生姜25~30克搗成糊狀,加水半斤煎煮(不要煎太久),先服6/10,臥床休息一小時。隔五六小時后再服4/10。兒童根據(jù)年齡減半或1/3即可。
4、生姜、紫蘇葉(藥店有售)各3克,將紫蘇葉洗凈,生姜切成絲,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每天早晚各服一劑。適用于風寒感冒。
風寒感冒的危害很嚴重,導致病人頭疼腦熱,鼻涕不斷,難以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上面已經(jīng)針對風寒感冒講述了治療的小偏方,我們希望這里能幫助大家盡早治療疾病,盡早治療盡早康復,免受疾病折磨。
風寒感冒的食療方法
1、五神湯:荊芥9克,蘇葉9克(洗凈),茶葉6克,生姜9克。一齊煎煮,濾汁去渣,加入紅糖30克,攪拌使糖溶解。一日內(nèi)分數(shù)次服用,適用于風寒型感冒。
2、香菜湯:芫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將大米洗凈,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蕪荽,飴糖攪拌后蒸10分鐘,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發(fā)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3、干白菜根湯:干白菜根1塊,紅糖25克,姜3片。將原料洗凈,加水l碗共煎湯。溫熱頓服,每日3次。
4、大蒜紅糖飲:取大蒜、生姜各15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臨睡前加紅糖適量服用。
5、蔥豉湯:蔥白2根,豆豉10克。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鐘,之后加入蔥白、調(diào)料出鍋。解表散寒。趁熱服用,服后蓋被取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