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莓的藥用價值_太平莓的副作用
養(yǎng)生的作用。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從古至今,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太平莓的藥用價值_太平莓的副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太平莓的藥用價值
主治婦女產(chǎn)后腹痛,發(fā)熱。太平莓是常綠矮小灌木,單葉,革質(zhì),寬卵形至長卵形,長8-16厘米,寬5-1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灰色絨毛,基部具掌狀5出脈,側(cè)脈2-3對,下面葉脈突起,棕褐色,邊緣不明顯淺裂,有不整齊而具突尖頭的銳鋸齒;葉柄長4-8厘米,幼時具柔毛,老時脫落,疏生小皮刺;托葉大,棕色,葉狀,長圓形,長達2.5厘米,具柔毛,近頂端較寬并缺刻狀條裂,裂片披針形。
花3-6朵成頂生短總狀或傘房狀花序,或單生于葉腋;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密被絨毛狀柔毛;花梗長1-3厘米;苞片與托葉相似,惟稍小;花大,直徑1.5-2 厘米;萼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外萼片頂端常條裂,內(nèi)萼片全緣,在果期常反折,稀直立;花瓣近圓形,白色,頂端微缺刻狀,基部具短爪,稍長于萼片;雄蕊多數(shù),花絲寬扁,花藥具長柔毛;雌蕊很多,無毛,稍長于雄蕊。果實球形,直徑1.2-1.6厘米,紅色,無毛;核具皺紋?;ㄆ?-7月,果期8-9月。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000米的山地路旁或雜木林內(nèi)。
地理分布產(chǎn)于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
太平莓的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每個人體質(zhì)不同,因此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太平莓,應(yīng)該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服用。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yīng)該更多的去了解太平莓,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太平莓的價值。請仔細閱讀太平莓的作用說明,并在藥師指導(dǎo)下購買和使用。
太平莓,為薔薇科常綠矮小灌木植物。高40-100厘米,枝細,圓柱形,微拱曲,幼時具柔毛,老時脫落,疏生細小皮刺?;ò咨?徑3-6朵成總狀花序或單生于葉腋。此種耐干旱,有固砂作用。全株入藥,有清熱活血之效。
太平莓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治婦女產(chǎn)后腹痛,發(fā)熱?!?/p>
2、《南京中醫(yī)學院學報》1983(3):“清熱,活血?!?/p>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
【附方】治婦人產(chǎn)后腹痛,發(fā)熱:太平莓干燥全草半斤,加甘草五至六錢。水煎,沖紅糖、黃酒,早晚飯前各服一次。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烏蘞莓的藥用價值
烏蘞莓治咽喉腫痛、乳癰、熱癤瘡腫及皮膚創(chuàng)傷發(fā)炎紅腫等癥,烏蘞莓可單用該品一兩,煎服;烏蘞莓也可配合蒲公英、鴨拓草等同用。烏蘞莓對熱癤瘡癰初起及蛇蟲咬傷,可用鮮草適量,洗凈,搗爛外敷;也可用該品焙干研細,用麻油或凡士林適量,調(diào)勻,外敷患處。烏蘞莓治小便不暢、尿中帶血、尿道澀痛等癥,可單用該品一兩,煎服;烏蘞莓也可配合車前草、馬蘭根或連錢草、扁蓄草等同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研末、浸酒或搗汁。外用:搗敷。
烏蘞莓的副作用
《唐本草》:“味酸苦,寒,無毒?!?/p>
《履?巖本草》:“甘,寒,無毒?!?/p>
《貴陽民間藥草》:“苦辛,平,無毒?!?/p>
烏蘞莓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烏蘞莓治乳癰、惡瘡初起。用烏蘞莓的藤或根一把、生姜一塊。一起搗爛,加好酒一碗,絞取汁,熱服令發(fā)汗,同時以藥渣敷患處。方中的生姜,用大蒜代亦可。
2、烏蘞莓治跌打損傷。用烏蘞莓搗汁,加童便,以熱酒送服。
3、烏蘞莓治一切腫毒,發(fā)背、乳癰、便毒、惡瘡初起者:五葉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塊。搗爛,入好酒一盞,絞汁熱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壽域神方》)
4、烏蘞莓治項下熱腫,俗名蝦蟆瘟:五葉藤搗敷之。(《丹溪纂要》)
5、烏蘞莓小便尿血。用烏蘞莓陰干,研為末。每服二錢,開水送下。
6、項下熱腫(俗名蛤蟆瘟)。用烏蘞莓搗爛敷涂。
7、治臁瘡:鮮烏蘞莓葉,搗爛敷患處,寬布條扎護,每日換一次?;驎裱心?每藥末一兩,同生豬脂三兩,搗成膏,將膏攤紙上,貼敷患處。(《江西民間草藥》)
8、烏蘞莓治喉痹:馬蘭菊、五爪龍草、車前草各一握。上三物,杵汁,徐徐飲之。(《醫(yī)學正傳》)
9、烏蘞莓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疼痛:烏蘞莓根一兩,泡酒服。(《貴州草藥》)
10、烏蘞莓治小便尿血:五葉藤陰干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衛(wèi)生易簡方》)
11、治跌打損傷:五爪龍搗汁,和童尿熱酒服之,取汗。(《簡便單方》)
12、烏蘞莓治蜂螫傷:五爪龍鮮葉,煎水洗。(江西《草藥手冊》)
13、烏蘞莓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曬干,研細,用開水調(diào)紅糖包患處。(《貴州省中醫(yī)驗方秘方》)
14、烏蘞莓治九子濫癢:母豬藤、九子連環(huán)草、何首烏。燉肉服。(《四川中藥志》)
15、烏蘞莓治肺勞咳血:烏蘞莓根三至四錢,煎服。或加側(cè)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錢,同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導(dǎo)讀:中藥烏蘞莓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烏蘞莓的功效與作用、烏蘞莓圖片、烏蘞莓的藥用價值等,要想知道更多烏蘞莓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烏蘞莓簡介烏蘞莓圖片烏蘞莓的功效與作用烏蘞莓的藥用價值烏斂莓與絞股藍的區(qū)別烏蘞莓簡介
烏蘞莓,又名烏蘞草、五葉藤、五爪龍、母豬藤,為葡萄科植物烏蘞莓的全草或根。莖圓柱形,扭曲,有縱棱,多分枝,帶紫紅色;卷須二歧分叉,與葉對生。葉皺縮;展平后為鳥足狀復(fù)葉,小葉5,橢圓形、橢圓狀卵形至狹卵形,邊緣具疏鋸齒,兩面中脈有毛茸或近無毛,中間小葉較大,有長柄,側(cè)生小葉較?。蝗~柄長可達4cm以上。漿果卵圓形,成熟時黑色。氣微,味苦、澀。
烏蘞莓圖片
烏蘞莓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治癰腫,疔瘡,痄腮,丹毒,風濕痛,黃疸,痢疾,尿血,白濁。用于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1、陶弘景:搗敷瘡腫,蛇蟲咬處。
2、《唐本草》:主風毒熱腫,游丹,蛇傷,搗敷并飲汁。
3、《履巉巖本草》:治癰疽發(fā)背,搗爛罨患處。
4、《綱目》:涼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癤腫。
5、《草木便方》:清熱解毒,涂瘡毒,消結(jié)核,九子虛氣瘍。補益虛損。
6、《分類草藥性》:去風散痰。治五種黃病,母豬風;涂瘡毒。
7、《江蘇植藥志》:熱水泡,熏腿可止痛。
8、《貴陽民間藥草》:治風濕癱瘓。
9、《湖南藥物志》:治偏頭風,痔瘡。
10、《閩東本草》:治熱瀉,血痢。
烏蘞莓的藥用價值
1、治一切腫毒,發(fā)背、乳癰、便毒、惡瘡初起者:五葉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塊。搗爛,入好酒一盞,絞汁熱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壽域神方》)
2、治項下熱腫,俗名蝦蟆瘟:五葉藤搗敷之。(《丹溪纂要》)
3、治發(fā)背、臀癰、便毒:烏蘞莓全草水煎二次過濾,將兩次煎汁合并一處,再隔水煎濃縮成膏,涂紗布上,貼敷患處,每日換一次。(《江西民間草藥》)
4、治無名腫毒:烏蘞莓葉搗爛,炒熱,用醋潑過,罨患處。(《浙扛民間草藥》)
5、治喉痹:馬蘭菊、五爪龍草、車前草各一握。上三物,杵汁,徐徐飲之。(《醫(yī)學正傳》)
6、治肺勞咳血:烏蘞莓根三至四錢,煎服。或加側(cè)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錢,同煎服。(《浙江民間草藥》)
7、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疼痛:烏蘞莓根一兩,泡酒服。(《貴州草藥》)
8、治小便尿血:五葉藤陰干為末,每服二錢,白湯下。(《衛(wèi)生易簡方》)
9、治白濁,利小便:烏蘞莓根搗汁飲。(《浙江民間草藥》)
10、治毒蛇咬傷,眼前發(fā)黑,視物不清:鮮烏蘞莓全草搗爛絞取汁二兩,米酒沖服。外用鮮全草搗爛敷傷處。(《江西民間草藥》)
11、治蜂螫傷:五爪龍鮮葉,煎水洗。(江西《草藥手冊》)
12、治跌打損傷:五爪龍搗汁,和童尿熱酒服之,取汗。(《簡便單方》)
13、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曬干,研細,用開水調(diào)紅糖包患處。(《貴州省中醫(yī)驗方秘方》)
烏斂莓與絞股藍的區(qū)別
烏斂莓與絞股藍二者藥性不同,植物形態(tài)很相似,但區(qū)別還是有的。
烏蘞莓:葡萄科烏蘞莓屬多年蔓生草本植物。鳥趾狀復(fù)葉互生,卷須與葉對生,小葉5枚有小葉柄。
絞股藍:葫蘆科絞股藍屬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鳥趾狀復(fù)葉互生,卷須生于葉腋,小葉常5~7,有小葉柄。
二者從形態(tài)上看很相像但是有明顯的區(qū)別。絞股藍莖蔓是綠色的,烏蘞莓是褐紅色的;絞股藍的卷須生于葉腋,也就是說和葉子是在莖的同側(cè),而烏蘞莓的卷須與葉對生,與葉片生長方向相反;絞股藍的葉片沿葉脈有剛毛,中葉片與其它葉片等大或稍大,小葉柄短。而烏蘞莓葉片光滑無毛,中葉片比其他葉片大許多,小葉柄稍長;絞股藍味甘、微苦或不苦,嘗之有清香味,后味是微甜的。烏蘞莓味苦,嘗之酸、麻、苦難以下咽!
以上就是一些烏斂莓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隨著社會發(fā)展節(jié)奏變快,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也變大,人們開始尋求養(yǎng)生的方法,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讓人信賴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和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中藥對人體幾乎沒有副作用,而且中藥對于慢性病和養(yǎng)生有獨到的作用。比如說刺莓果就是一個價值很高的中藥,那么刺莓果藥用價值究竟有哪些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
? ?野玫瑰學名刺莓薔薇,別名刺莓果,屬薔薇科,落葉灌木。俗稱剌梅果,又叫報春刺梅, 薔薇科 , 薔薇屬。落葉直立灌木,高達2m。小枝細,有多數(shù)寬大而扁平之直刺。徑3~5cm。果近球形,暗紅,徑約1cm?;ㄆ?~5月;其花和果實的提取物用于醫(yī)藥價格不菲,以前只能當柴燒圈籬笆的小植物賦予了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的新的使命 野玫瑰學名刺莓薔薇,別名刺莓果,屬薔薇科,落葉灌木。
? ?科學的進步近幾年有許多學者對刺梅果這種野生的植物做了深入的研究,其花、果代茶飲能增加血紅細胞軟化血管平穩(wěn)血壓,對血稠,血栓的患者有輔助療效,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防癌的藥用價值,其花和果實的提取物用于醫(yī)藥價格不菲,從以前只能當柴燒圈籬笆的小植物賦予了為人類健康做出貢獻的新的使命。 ?
? ?
? ?每千克鮮果中含580毫克維生素C,是提取天然維生素C的主要原料之一。此外,還含有葡萄糖、果糖等多種糖類,以及檸檬酸、蘋果酸、奎寧等各種有機酸和多種色素。其花含有揮發(fā)油0.03%,香氣濃郁,既是調(diào)味佳品,又是治療肝胃氣痛、風痹、吐血咳血、月經(jīng)不調(diào)、赤白帶下、乳痛、腫毒等病癥的良藥。
? ?看了上面我對刺莓果的介紹,我想大家一定會覺得一個刺莓果作用怎么這么大,是的,刺莓果作用確實很多,有很多保健品首選的材料就是刺莓果,刺莓果不但藥用價值豐富而且對人體的保健也有很大的作用。除了刺莓果還有很多的中草藥的作用都很大,所以我們應(yīng)該重視中醫(yī)。
中醫(yī)的很多東西都神秘莫測,讓人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太平丸作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也是非常的神奇,不僅治愈療效好,而且應(yīng)用廣泛,那么大家知道太平丸的成分是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噙化太平丸(《壽世保元》卷四)。
【處方】天門冬 麥門冬 知母 貝母 款冬花 杏仁各90克 當歸 地黃 黃連 阿膠珠各45克 蒲黃 京墨 桔梗 薄荷各30克 白蜜120克 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細末。用銀石器先下白蜜,煉熟后下諸藥,攪勻再上火,入麝香,略熬二三沸,可丸即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化痰止血。治勞證久嗽,肺痿、肺癰。
【用法用量】每日三次,食后濃煎薄荷湯灌漱喉中,細嚼1丸,津唾送下。如痰盛,先服飴糖烊消化丸100丸,然后再服本藥。
【摘錄】《修月魯般經(jīng)后錄》引《十藥神書》(錄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五○)
上面已經(jīng)詳細為大家推薦了太平丸,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yīng)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太平圣惠方》對于很多人來說都不是一個陌生的東西,《太平圣惠方》因為既有中藥材的一些療效,又有酒的優(yōu)勢,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太平圣惠方》)——(祛黧黑斑)
黧黑班又名“面”、“黧黑”。多由于腎虧火旺,血虛不榮,火燥結(jié)滯或肝郁氣所致。好發(fā)于面部,女性多見。皮損呈黃褐或淡黑色斑塊,形狀大小不一,枯暗無光澤,境界清楚,不高出皮膚。與今之黃褐斑、黑膚黑變病相似。以下介紹治療本病的兩種藥酒。
治面黑膚色粗陋皮厚狀丑酒方
【配方】杏仁。
【制法】用杏仁酒浸,皮脫搗碎,絹袋盛。
【主治】治面黑,膚色粗陋,皮厚狀丑。亦治面 。
【用法】夜取拭面。
說明:又方,用酒浸雞子三枚,密封四七日成。敷面如白雪。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太平圣惠方》的一些問題的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雖然藥酒對于我們的健康會起到一定的幫助,但是藥酒并不適合每一個人,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決定。
中醫(yī)養(yǎng)生是博大精深,我們有很多養(yǎng)生的手段,而藥酒就是其中之一。自制藥酒配方有很多種,我們不能一一列舉,今天就通過《太平聖惠方》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泡制藥酒。
(《太平聖惠方》)——(祛黧黑斑)
黧黑班又名“面”、“黧黑”。多由于腎虧火旺,血虛不榮,火燥結(jié)滯或肝郁氣所致。好發(fā)于面部,女性多見。皮損呈黃褐或淡黑色斑塊,形狀大小不一,枯暗無光澤,境界清楚,不高出皮膚。與今之黃褐斑、黑膚黑變病相似。以下介紹治療本病的兩種藥酒。
治面黑膚色粗陋皮厚狀丑酒方
【配方】杏仁。
【制法】用杏仁酒浸,皮脫搗碎,絹袋盛。
【主治】治面黑,膚色粗陋,皮厚狀丑。亦治面 。
【用法】夜取拭面。
說明︰又方,用酒浸雞子三枚,密封四七日成。敷面如白雪。
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對于《太平聖惠方》的一些相關(guān)問題都應(yīng)該是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吧?其實只要平時做個有心人,生活中處處皆是學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