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生活中經(jīng)常流傳這些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名句或者順口溜,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葡萄根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葡萄根的簡介
1、形態(tài)特征
木質(zhì)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卷須2叉分枝,每隔2節(jié)間斷與葉對生。葉卵圓形,顯著3~5淺裂或中裂,長7~18厘米,寬6~16厘米,中裂片頂端急尖,裂片??亢?基部??O縮,裂缺狹窄,間或?qū)掗?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圓形,兩側(cè)??亢?邊緣有22~27個鋸齒,齒深而粗大,不整齊,齒端急尖,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無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脈5出,中脈有側(cè)脈4~5對,網(wǎng)脈不明顯突出;葉柄長4~9厘米,幾無毛;托葉早落。
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與葉對生,基部分枝發(fā)達,長10~20厘米,花序梗長2~4厘米,幾無毛或疏生蛛絲狀絨毛;花梗長1.5~2.5毫米,無毛;花蕾倒卵圓形,高2~3毫米,頂端近圓形;萼淺碟形,邊緣呈波狀,外面無毛;花瓣5,呈帽狀粘合脫落;雄蕊5,花絲絲狀,長0.6~1毫米,花藥黃色,卵圓形,長0.4~0.8毫米,在雌花內(nèi)顯著短而敗育或完全退化;花盤發(fā)達,5淺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圓形,花柱短,柱頭擴大。果實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5~2厘米;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短近圓形,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橢圓形,種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兩側(cè)洼穴寬溝狀,向上達種子1/4處?;ㄆ?~5月,果期8~9月。
2、地域分布
我國各地栽培。原產(chǎn)亞洲西部,現(xiàn)世界各地栽培。
葡萄根的功效與作用
葡萄根性味味甘、澀;性平。功效為祛風(fēng)利濕,解毒消腫。主治用于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癰腫疔瘡。
葡萄根的市場信息
1、葡萄根的價格
根據(jù)葡萄根的產(chǎn)地以及品種價格基本上是在每千克15至20元左右。
2、葡萄根的選購方法www.cndadi.net
葡萄根要選較干的,根部沒有明顯蟲蛀的,以及長度叫長的。建議藥材類的東西不要去菜市場或者是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小販小商處買,去大藥店或者醫(yī)院購買品質(zhì)有保障。
3、葡萄根的保存方法
干燥、避光、低溫存放。如果葡萄根長時間未使用完應(yīng)當(dāng)定期在太陽光下暴曬達到除菌除濕的目的。
相關(guān)閱讀
疾病產(chǎn)生需要藥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藥物選擇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就需要對癥下藥,中藥刺葡萄根對治療某些疾病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種藥材。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刺葡萄的根。
【原形態(tài)】刺葡萄 木質(zhì)藤本。枝條粗壯,老枝樹皮呈長片狀剝落,幼枝密生皮刺,刺直立或先端稍彎曲,長2-4mm,卷須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6-13cm,通常疏生小皮刺;葉片寬卵形至卵圓形,長5-15cm,寬6.5-14cm,先端短漸尖,有時有不明顯的3淺裂,基部心形,邊緣具深波狀的鋸齒,除下面葉脈和脈腋有短柔毛外,余均無毛?;s性異株,圓錐花序與葉對生,長5-15cm;花小,直徑約2mm;花萼為不明顯的5淺裂,無毛;花瓣5,上部互相合生,早落;雄蕊5,與花瓣對生,子房埋于花盤中。漿果球形,熟時藍紫色,直徑1-1.5cm?;ㄆ?-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m以下的山坡灌叢中。
【性味】甘;微苦;平;無毒
【功能主治】散瘀消積;舒筋止痛。主吐血;腹脹癥積;關(guān)節(jié)腫痛;筋骨傷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鮮品倍量;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刺葡萄根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刺葡萄根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一步的去研究。
蛇葡萄根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蛇葡萄根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蛇葡萄根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山葡萄根(《江西草藥》),野葡萄根(《泉州本草》),蛇白蘞(《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葡萄種植物 蛇葡萄 的 根 或 根皮 。秋季采收。
【性味】①《泉州本草》:"甘,平,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散瘀破結(jié)。治肺癰,腸癰,瘰疬,風(fēng)濕痛,癰瘡腫毒,跌打,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肺癰、腸癰:蛇葡萄根搗汁沖酒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對于文章介紹的蛇葡萄根,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資料,這樣就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正確的進行治療。
樺葉葡萄根皮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它是一個能夠制作藥膳,同時能夠制作藥品,而且樺葉葡萄根皮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大血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樺葉葡萄的根皮。
【原形態(tài)】樺葉葡萄 木質(zhì)藤本。小枝被蛛絲狀柔毛,后變無毛;卷須與葉對生,二叉狀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3-5cm,被蛛絲狀毛,后變無毛;葉片草質(zhì),卵形或?qū)捖研?,長5-10cm,寬4-9cm,先端短漸尖,基部淺心形或截狀心形,邊緣有多數(shù)小牙齒,上面幾無毛,下面密或疏被淡褐色短柔毛;側(cè)脈5-7對,3級細脈不明顯。花雜性異株,圓錐花序長5.5-7cm,與葉對生,疏被蛛絲狀毛;兩性花基部有小苞片;花萼盤狀,直徑約0.8mm,無毛;花瓣5,頂部粘合成帽狀脫落;雄蕊5,與花瓣對生;子房有短柱頭,被花盤所包;雄花序狹長,雄花退化子房埋入花盤中。漿果球形,直徑7-12mm,熟時黑色,有白粉?;ㄆ?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70-2600m的山坡溝旁或灌木叢中。
【性味】澀;平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利濕解毒。主風(fēng)濕癱瘓;跌打骨折;痢疾;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樺葉葡萄根皮的介紹,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yīng)該更多的去了解樺葉葡萄根皮,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樺葉葡萄根皮的價值。
中藥毛葡萄根皮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到毛葡萄根皮,利用毛葡萄根皮的藥性和食療性,將給我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很多預(yù)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看看中藥毛葡萄根皮。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毛葡萄的根皮。
【原形態(tài)】毛葡萄 木質(zhì)藤本,長達8m。幼枝、葉柄和花序軸密被白色或褐色蛛絲狀柔毛,老枝紫紅色。單葉互生;葉柄長3-7cm;葉片卵形或五角狀卵形,不分裂或具不明顯的3-5角棱以至3-5裂,長8-15cm,寬6-10cm,先端急尖,基部近截形或淺心形,邊緣有微波狀牙齒,上面綠色,初被柔毛,后變無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或灰棕色絨毛?;s性異株,圓錐花序長8-11cm,稀達16cm,與葉對生,分枝近平展;花小,淡黃綠色,具細梗,無毛;花萼不明顯;花瓣5,長約1.8mm,先端粘合成帽狀脫落;雄蕊5-6,與花瓣對生;子房埋于花盤中。漿果球形,熟時黑紫色,直徑6-8mm。種子三角形,長約4mm,背部扁圓,腹部有兩角棱?;ㄆ?-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坡灌叢及林緣。
【性味】酸;微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舒筋。主月經(jīng)不調(diào);帶下;風(fēng)濕骨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陜西中草藥》:"反大蔥。"
【摘錄】《中華本草》
毛葡萄根皮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葡萄根的藥用價值
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根,植物形態(tài)詳葡萄條。9~11月挖取根部,切片,曬干或鮮用。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肺,腎,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利濕消腫,解毒。主風(fēng)濕痹痛,肢體麻木,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癰腫疔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燉肉。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湯洗。
治關(guān)節(jié)痛,白葡萄根二至三兩,豬蹄一個或鱺魚一、兩尾。酌加水煎,或酒水各半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治吐血,葡萄根,白茅根,側(cè)柏葉,紅茶花,茜草根,藕節(jié)。燉肉服。 (《四川中藥志》)③治筋傷骨折: 葡萄鮮根搗爛敷傷處。(江西《草藥手冊》)
治用腦過度吐血:野葡萄根四兩。熬水兌白糖服。(《重慶草藥》)
治胸腹脹滿成硬塊,野葡萄根半斤。燉殺口肉服。《重慶草藥》)
治筋骨傷痛,刺葡萄鮮根四兩,水煎兌酒沖服。(江西《草藥手冊》)
治慢性夫節(jié)炎,刺葡萄二兩,鉤藤根三錢,鮮大活血一兩,鮮五味子根一兩,鮮三月泡(懸鉤子,山莓)一兩,鮮百兩金一兩,娃兒藤根五錢。用肉湯燉服。急性者用猜腳。(江西《草藥手冊》)
《本經(jīng)》,主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志,令人肥健耐饑,忍風(fēng)寒??勺骶?。
《別錄》,逐水,利小便。
《藥性論》,除腸間水氣,調(diào)中治淋,通小便。
《本草圖經(jīng)》,治時氣發(fā)瘡疹不出者,研酒飲。
《滇南本草圖 說》,治痘癥毒,胎氣上沖,煎湯飲之即下。
《百草鏡》,治筋骨濕痛。利水甚捷,除遍身浮腫。
《本耳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虛寒嗽,破血積疽瘤。
《隨息居飲食譜》,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止渴,安胎。
《新疆藥材》,解毒,散表。
《陸川本草》,滋養(yǎng)強壯,補血,強心利尿。治腰痛,胃痛,精神疲憊,血虛心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搗汁或浸酒。
葡萄根的副作用
一般人均可使用。
葡萄根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孟詵,濃煮汁,細細飲之,止嘔噦及霍亂后惡心。妊孕人子上沖心,飲之即下,其胎安。
《綱目》,治腰腳肢腿痛,煎湯淋洗之良。
《四川中藥志》,除風(fēng)濕,消脹,利水。治癱瘓麻木,吐血,口渴。
《分類草藥性》,治痔瘡,遺精白濁。
《重慶草藥》,行血,活血,消積。治吐血,消腫脹。也用于打藥酒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香根芹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
【原形態(tài)】香根芹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主根圓柱形,長2-5cm,有香氣?;~葉柄長5-26cm,基部有膜質(zhì)葉鞘;葉片輪廓呈闊三角形或近圓形,通常二至三回羽狀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狀復(fù)葉,羽片2-4對,羽片邊緣有缺刻,羽狀淺裂以至羽狀深裂,有短柄,末回裂片卵形,長卵形以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白色粗硬毛,有時僅在脈上有毛;莖生葉的分裂形狀同基生葉。復(fù)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長4-22cm;總苞片1-4,膜質(zhì),早落;傘輻3-5,長3-8cm;小總苞片4-5,背面或邊緣有毛。通常反折;小傘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不育花的花柄絲狀,短?。换ò甑孤褕A形,先端有內(nèi)曲的小舌片;花絲短于花瓣;花柱略長于花柱基;子房被折色而扁平的軟毛。果實線形或棍棒狀,長1-2.5cm,基部尾狀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橫剖面圓狀五角形,胚乳腹面內(nèi)凹?;ā⒐?-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120m的山坡林下,溺愛邊及路旁草叢中。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養(yǎng)肝明目。主消化不良;夜盲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是關(guān)于香根芹根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香根芹根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yù)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dǎo)下食用。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別喜歡吃桑葚,雖然桑葚的外形看起來是黑紫顏色的,但它吃起來口感卻是特別的甜,而桑葚是非常具有營養(yǎng)價值的一種水果,特別是對于女性來說,他能夠預(yù)防女性的動脈硬化,其實桑葚的樹根也是一種中藥,那么桑葚的樹根都有什么功效與作用呢?
桑葚葉也極具營養(yǎng)價值,桑葉采摘以備藥用,在民間也比較流行。每到初霜后,許多婦女都會采收,然后曬干備用。在某些地區(qū),人們還以此謀生。桑葚葉的營養(yǎng)價值:桑葉有多量胡蘿卜素及鞣質(zhì)。桑葚葉的食療作用:性味: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jīng)。功能主治:疏散風(fēng)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
桑葚葉的保健作用:一用于肺熱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于燥熱傷肺、干咳少痰;二疏散風(fēng)熱:用于風(fēng)熱感冒及目赤腫痛,常配菊花。三清肝明目:用于風(fēng)火目疾(如急性結(jié)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視物昏花。桑葚葉的適用人群:桑葉適合經(jīng)常用眼的上班族,可以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尤其在秋冬季節(jié),氣候干燥,可以用桑葉來清肺潤燥,效果很好。
中醫(y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為滋補強壯、養(yǎng)心益智佳果。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zāi)垦#Q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jié)等癥。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藥,中醫(yī)認為桑葚味甘酸,性微寒,入心、肝、腎經(jīng),為滋補強壯、養(yǎng)心益智佳果。具有補血滋陰,生津止渴,潤腸燥等功效,主治陰血不足而致的頭暈?zāi)垦#Q心悸,煩躁失眠,腰膝酸軟,須發(fā)早白,消渴口干,大便干結(jié)等癥。
蘆竹根是一種中藥名,作為我國中醫(yī)傳統(tǒng)中藥之一,主要分布于西南、浙江等地區(qū)。蘆竹根味苦、甘,性寒,具有許多治療疾病的功效,不僅可以用于治療牙痛,而且還可以清肺火、生津、除煩、利尿,很適合熱病煩渴、虛勞骨蒸、熱淋、小便不利的人群服用,不過體虛無熱者還需慎用。
一、蘆竹根簡介
入藥部位:根莖。
性味:味苦、甘,性寒。
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
功效:清熱瀉火,生津除煩,利尿。
主治:熱病煩渴,虛勞骨蒸,吐血,熱淋,小便不利,風(fēng)火牙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熬膏。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體虛無熱者慎服。
二、蘆竹根的炮制與貯藏
1.炮制方法
鮮蘆竹根:取鮮品,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厚片。
蘆竹根:取原藥材去雜質(zhì),洗凈,潤軟,切成厚片,干燥,篩去灰屑。
2.貯藏
蘆竹根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fēng)干燥處;鮮蘆根埋于濕沙中,臨時取用。
三、藥理作用
1.降壓及解痙作用。
2.抗乙酰膽堿作用。
3.興奮子宮,釋放組織胺。
四、蘆竹根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治熱病發(fā)狂,虛勞骨蒸,淋病,小便不利,風(fēng)火牙痛。
①《草木便方》:"治風(fēng)火蟲牙疼痛,虛勞骨蒸潮熱,頭昏目赤。"
②《分類草藥性》:"治牙痛,火淋;天行熱狂,反胃。"
③《嶺南采藥錄》:"清肺熱,食瘟馬肉中毒,取根搗自然汁煎服。"
④《四川中藥志》:"退火清熱。治寒濕化熱。"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熬膏。
【注意】《四川中藥志》:"體虛無熱者慎用。"
【備注】本植物的嫩苗(蘆竹筍的功效與作用)及莖稈經(jīng)燒炙而瀝出的液汁(蘆竹瀝)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摘錄】《中藥大辭典》
五、蘆竹根成分及現(xiàn)代藥理研究
根莖含N,N-甲基色胺、5-甲氧基-N-甲基色胺、蟾毒色胺、去氫蟾毒色胺、蟾蜍特尼定等多種吲哚衍生物。葉含卅烷、α-香樹脂醇乙酸酯、β-香樹脂醇乙酸酯、卅烷醇、無羈萜、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ê喾N吲哚衍生物禾草堿及其Nb-氧化物、禾草堿甲氫氧化物、N,N-甲基色胺甲氫氧化物、3,3"-雙(吲哚甲基)二甲銨氫氧化物、胡頹子堿等。
六、蘆竹根禁忌
體虛無熱者慎服。
很多中藥都在治療疾病方面有特別明顯的效果,都說良藥苦口利于病,雖然中藥吃起來味道特別苦澀,但是它治病的效果真是好,特別適合用來給虛弱的人調(diào)理身體,菊苣根就是中藥的一種,這是一種維吾爾族人民常用的藥材,下面讓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菊苣根的功效與作用。
菊苣根的作用: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用于濕熱黃疸,胃痛食少,水腫尿少。
藥材指維吾爾族習(xí)慣使用的藥材。維吾爾族人民一般會在秋季采挖,除去雜質(zhì),再曬干備用。
中草藥菊苣根的作用,其他明顯的作用:
1、降脂。菊苣根對于肝臟總脂質(zhì)、膽固醇、三酰甘油等等有降低的效果,對于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脂肪的三高人群來說,可以通過菊苣根來讓身體變得健康。
2、興奮。菊苣根可以刺激人的中樞神經(jīng),從而增強心臟的振幅,讓其頻率減慢,增強心臟活動。
3、菊苣根有抗菌、提高食欲、收斂、幫助消化等作用,幫助人減輕身體上的負擔(dān)。曬干的菊苣根中藥圖片
【藥材特征】:
毛菊苣本品主根呈圓錐形,有側(cè)根及多數(shù)須根,長 10 ~ 20cm ,直徑 0.5 ~ 1 .5cm 。表面棕黃色,具細膩不規(guī)則 縱 皺紋。質(zhì)硬,不易折斷,斷面外側(cè)黃白色,中部類白色,有時有空心。氣微,味苦。
【藥材功效】:
1.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用于濕熱黃疸,胃痛食少,水腫尿少。
2.菊苣具有調(diào)血脂和降尿酸的功能,對高尿酸三酰甘油血癥具有很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并且可明顯改善由高嘌呤飲食引發(fā)的高尿酸血癥及腹型肥胖。
【藥性相關(guān)】:
【 炮制 】 除去雜質(zhì),切段。
【 性味】氣微,味淡。
【 用法與用量 】 9 ~ 18g 。
【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茄根的簡介
茄子的營養(yǎng),也較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特別是維生素p的含量很高。每10Q克中即含維生素p750毫克,這是許多蔬菜水果望塵莫及的。維生素p能使血管壁保持彈性和生理功能,保護心血管、抗壞血酸,這種物質(zhì)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粘著力,增強毛細血管的彈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及滲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心血管保持正常的功能,防止硬化和破裂,所以經(jīng)常吃些茄子,有助于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和出血性紫癜。
此外,茄子還有防治壞血病及促進傷品愈合的功效。國外研究結(jié)果表明它的抗癌性能是其他有同樣作用的蔬菜的好幾倍,是抗癌強手;防治胃癌。茄子含有龍葵堿,能抑制消化系統(tǒng)腫瘤的增殖,對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茄子還有清退癌熱的作用。茄子含還含磷、鈣、鉀等微量元素和膽堿、胡蘆巴堿、水蘇堿、龍葵堿等多種生物堿。尤其是紫色茄子中維生素含量更高。
抗衰老。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營養(yǎng)含量:每100克含有蛋白質(zhì)2.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3.1克,鈣22毫克,磷31毫克,鐵0.4毫克,胡蘿卜素0.0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壞血酸3毫克。
茄根的功效與作用
主治:治久痢便血,腳氣,齒痛,凍瘡。
作用:
1、治久痢不止:茄根(燒灰)、石榴皮等分。為末。以沙糖水服之。
2、治牙齒齲痛:茄根搗汁,頻涂之;陳茄根燒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湯漱過。
3、治牙痛:茄科以馬尿浸三日,曬炒為末,每用點牙即落。
4、治女陰挺出:茄根燒存性,為末,油調(diào)在紙上,卷筒安入內(nèi),一日一上。
5、治夏月趾腫,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懸檐下,逐日煎湯洗之。
6、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燒灰,飛鹽等分,米醋調(diào)稀,時時擦之。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將茄子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藥2克糖漿,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為一療程,連服三療程。試治68例,近期控制22例,顯效21例,好轉(zhuǎn)19例,無效6例。本藥的祛痰作用較好,平喘作用較差,對肺部羅音消失不夠滿意。服藥后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對肝、腎功能未發(fā)現(xiàn)明顯的影響。
茄根的市場信息
1、茄根的價格
8元左右。
2、茄根的選購方法
干燥的莖多已切成小段,根為須狀,通常彎曲錯綜,主根不明顯,質(zhì)堅實,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心為木質(zhì)部。
莖圓柱形或扁壓狀圓柱形,有分枝,切斷的枝條長12~20厘米,表面棕灰色,光滑,除具細密的細縱皺紋外,并散布黃白色的點狀皮孔,葉痕半月形,微隆起,每個葉痕上有殘存的枝條或枝痕。
質(zhì)輕而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不平坦,纖維性,中央有空穴,氣微弱。以干燥、無葉者為佳。
3、茄根的保存方法
9~10月間,全植物枯萎時連根拔起,除去干葉,洗凈泥土,曬干。
在日常生活中,常??吹饺藗冇描坭絹砼莶韬龋蠖鄶?shù)朋友也大概了解枸杞具有明目護肝的功效。但卻對枸杞具體的微量元素含量和功效處于模糊的認知中,在超市中,枸杞制成的茶飲數(shù)量之多更是令人眼花繚亂,無從選擇。下面將對枸杞的功效和藥用價值進行科學(xué)的詳細分析。
枸杞的藥用價值極高,是因為它含有的的元素種類相對來說比較齊全,我們知道,肝腎是人體內(nèi)非常重要的器官,而枸杞則所含有的化學(xué)元素則對這些器官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枸杞中含有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A1、B1、B2、C等鈣、鐵等,這些物質(zhì)是眼睛的必需品,因此有明目的作用,枸杞在古代還用于治療肝血不足、腎陰虧損等所引起的視物昏花和夜盲癥等,在民間的藥方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枸杞子的配方。
枸杞的十大藥用價值1、枸杞子對特異性、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強作用,還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2、枸杞子有抗腫瘤作用。3、枸杞子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4、枸杞子有保肝及抗脂肪肝的作用。5、枸杞子能刺激機體的生長,對某些遺傳毒物所誘發(fā)的遺傳損傷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6、枸杞子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7、枸杞子能影響下丘—垂體—性腺軸功能,并有較好降血糖作用。8、枸杞子可增強生殖系統(tǒng)功能,加強離體子宮的收縮頻率、張力及強度。9、枸杞子可增加小鼠皮膚羥脯氨的含量,顯著增強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延長其游泳時間,抗疲勞。10、枸杞子有一定降壓作用。
枸杞食用注意事項
1、正在感冒、發(fā)燒、有炎癥或腹瀉的人禁食用,因為枸杞是性溫。2、患有高血壓以及性情過于急躁的人,日常大量攝取肉類導(dǎo)致面泛紅光的人都不宜食用。
3、枸杞雖然有滋補肝腎之功效,但是肝腎不虛的人沒有必要服用。
從枸杞的功效來看,建議眼睛近視功課繁重的學(xué)生應(yīng)該多多食用,因為枸杞所含有的抗氧化功效,對于老人來講,枸杞泡水喝,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但是在食用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項,當(dāng)身體處于不適宜食用枸杞的狀態(tài)時,應(yīng)當(dāng)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