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澤芹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澤芹的簡介
澤芹,別名山藁本、蘇土藁本、狹葉澤芹、野蒲芹、野芹菜,為傘形科澤芹屬植物澤芹的全草,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及華東各地。其莖呈圓柱形,長60-100cm,直徑0.3-1.5cm,節(jié)明顯;表面綠色或棕綠色,有多數(shù)縱直紋理及縱脊;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較平坦,白色或黃白色;上部莖中間為大型空洞,葉大多脫落,殘留的小葉片呈披針形,葉緣有鋸齒;葉柄呈管狀,基部呈鞘狀包莖;復傘形花序,花白色;雙懸果卵形,氣清香,氣味淡。
澤芹(植物)屬于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生于沼澤、濕草甸子、溪邊、水邊較潮濕處,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25℃。
1、根莖葉:株高60-120cm,有成束的紡錘狀根和須根,根有毒;莖直立,粗大,有條紋,有少數(shù)分枝,通常在近基部的節(jié)上生根;葉片輪廓呈長圓形至卵形,長6-25厘米,寬7-10厘米,1回羽狀分裂,有羽片3-9對,羽片無柄,疏離,披針形至線形,長1-4厘米,寬3-15毫米,基部圓楔形,先端尖,邊緣有細鋸齒或粗鋸齒;上部的莖生葉較小,有3-5對羽片,形狀與基部葉相似。
2、花:復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花序梗粗狀,長3-10厘米,總苞片6-10,披針形或線形,長3-15毫米,尖銳,全緣或有鋸齒,反折;小總苞片線狀披針形,長1-3毫米,尖銳,全緣;傘輻10-20,細長,長1.5-3厘米;花白色,花柄長3-5毫米;萼齒細小,花柱基短圓錐形。一般花期在8-9月。
3、果實:果實卵形,長2-3毫米,分生果的果棱肥厚,近翅狀;每棱槽內(nèi)油管1-3,合生面油管2-6;心皮柄的分枝貼近合生面。果期一般在9-10月。
澤芹的功效與作用
1、澤芹的功效主治:能散風寒、止頭痛、降血壓,主要作用于感冒頭痛,頭暈,高血壓,且對多種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2、澤芹的藥方:澤芹15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3周??芍胃哐獕骸?出自《河北中草藥》)
3、澤芹的營養(yǎng)成分:各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含量較高,每100 g可食部分含蛋白質(zhì)1.8 g、脂肪0.24 g、碳水化合物1.6 g、粗纖維1.0 g、鈣160 mg、磷61 mg、鐵8.5 mg,且還含有蕓香苷、澤芹素和檞皮素等。
4、澤芹的繁殖培育:
4.1、播種繁殖:早春室內(nèi)或室外向陽低洼處播種,可盆播或濕地播種。
4.2、無性繁殖:取莖段作繁殖材料,露地栽培??蛇x擇池邊低洼地,株行距30cm左右成片栽植,栽后保持土壤濕潤或淺水。
澤芹的市場信息
1、澤芹的價格
由于澤芹的人工栽培技術仍有待加強,因此目前市面上澤芹的貨量很稀缺。如若需要,一般只能自行尋找野生澤芹。
2、澤芹的選購方法
澤芹以莖粗,色綠,香氣濃者為佳。
注意:澤芹的根有毒,因此其莖葉最好不要當野菜吃,以免意外。
3、澤芹的保存方法
澤芹一般在夏季采收,既可以鮮用,也可以曬干后保存。
相關閱讀
澤芹的藥用價值
澤芹別名毒水芹、山藁本、狹葉澤芹、水防風,這種中藥材在植物界中的名字也叫歐澤芹,它是傘形科植物的一種,多年生草本,長大以后高度多在九十厘米以內(nèi),歐澤芹多生長在沼澤和草叢中,全草可以入藥,多在夏天采收,采收以后去掉泥沙曬干即是中藥歐澤芹。分布于北美、西伯利亞、亞洲以及中國大陸的東北、華東、華北等地,生長于海拔140米至1100米的地區(qū)。
澤匠這種中藥味甘,性質(zhì)平和,具有祛風止痛和降血壓等多種功效,平時多會用于人類感冒以及頭痛和高血壓等疾病的治療,治療功效十分明顯,平時服用時多以煎湯服用為主,用量在三到五克之間。
祛風止痛也是歐澤芹的重要功效,平時它也可以直接外用,對人類的風濕性關節(jié)炎以及跌打損傷都有很不錯的治療作用,大家需要時,可以把新鮮的歐澤芹洗凈,搗成泥狀,然后直接外敷在疼痛的部位上,每天換藥兩次,人們的疼痛癥狀就能很快減輕。
澤芹的副作用
副作用
副作用是藥物選擇性作用差引起的,是藥物本身所固有的作用。不管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應該在醫(yī)生、藥師的指導下使用。當用藥的時候發(fā)生的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停藥,找醫(yī)生、藥師咨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頭部及全身出現(xiàn)多個鮮紅或白色風團塊。
人群禁忌
血虛頭痛者忌服。
用藥禁忌
1、《本草經(jīng)集注》:惡閭茹。
2、《藥性論》:畏青葙子。
3、《本草經(jīng)疏》:溫病頭痛,發(fā)熱口渴或骨疼,及傷寒發(fā)于春夏,陽證頭痛,產(chǎn)后血虛火炎頭痛,皆不宜服。
澤芹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相關選方
1、治寒邪郁于足太陽經(jīng),頭痛及巔頂痛:藁本、川芎、細辛、蔥頭。煎服。(《廣濟方》)
2、治一切風偏正頭痛,鼻塞腦悶,大解傷寒及頭風,遍身瘡癬,手足頑麻:川芎、細辛、白芷、甘草、藁本各等分。為末,每藥四兩,入煅了石膏末一斤,水和為丸,每一兩作八丸。每服一丸,食后薄荷茶嚼下。(《普濟方》白龍丸)
3、治胃痙攣、腹痛:藁本五錢,蒼術三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4、治疥癬:藁本煎湯浴之,及用浣衣。(《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
5、干洗頭屑:藁本、白芷等分。為末,夜摻發(fā)內(nèi),明早梳之,垢自去。(《便民圖纂》)
6、治鼻上面上赤:藁本研細末,先以皂角水擦動赤處,拭干,以冷水或蜜水調(diào)涂,干再用。(《雞峰普濟方》藁本散)
書籍記載
1、《本草經(jīng)集注》:惡閭茹。
2、《藥性論》:畏青葙子。
3、《本草經(jīng)疏》:溫病頭痛,發(fā)熱口渴或骨疼,及傷寒發(fā)于春夏,陽證頭痛,產(chǎn)后血虛火炎頭痛,皆不宜服。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澤蘚這味中藥。
【英文名】damp moss
【別名】陰陽草、旱青苔(陜西)
【來源】藥材基源:為珠蘚科植物澤蘚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物體密集叢生,黃綠色,有光澤,色艷。莖高5-8cm,頂端具輪狀茁生枝。葉直傾,基部闊卵狀或心形,漸上成狹長尖,下部具縱褶,葉緣內(nèi)卷,具疣突構成的齒;中肋粗壯,達于葉尖,呈短毛尖狀。葉片細胞長方形,下角具疣,有時兩端具疣。雌雄異株,稀同株。蒴柄紅色,孢蒴球形,深褐紅色,具縱溝狀皺褶;蒴齒兩層;孢子黃褐色,具密疣,20-28μ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沼澤地、潮濕草原或流水、滴水石上。春季至秋季習見。
【化學成份】含珠蘚黃酮(philonotisflavone),2,3-二氫珠蘚黃酮(2,3-dihydrophilonotisflavone)等6個雙黃酮。
【性味】淡;涼
【歸經(jīng)】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咽喉腫痛;感冒;咳嗽;癰腫瘡毒;燒燙傷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2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用于扁桃體炎及上呼吸道炎癥。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澤蘚功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澤蘚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zhì)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diào)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春澤湯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澤瀉(三錢) 豬苓(二錢) 茯苓(二錢) 白術(二錢) 桂心(一錢) 人參(一錢半) 柴胡(一錢) 麥門冬(一錢半)
【功能主治】治伏暑發(fā)熱,煩渴引飲,小便不利,兼治傷寒陰陽不分,疑二之間,最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七錢,水一鐘半,燈心二十莖,煎至一鐘,食遠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五苓散加人參
【功能主治】主傷暑泄瀉,瀉定仍渴,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世醫(yī)得效方》卷二
【處方】人參、白術、茯苓、澤瀉、豬苓、肉桂、甘草(炙)。
【功能主治】腸虛泄瀉,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十
【處方】澤瀉3錢,豬苓3錢,赤茯苓2錢,白術2錢,官桂1錢,人參2錢,柴胡2錢,麥門冬2錢。
【制法】上(口父)咀,依證如法修制。
【功能主治】傷寒表里不解,發(fā)渴飲水,小便赤澀,陰陽不分,疑貳之間。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盞半,燈草20根,同煎8分,去滓,空心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三三引《御藥院方》
【處方】人參、白術、茯苓、澤瀉、豬苓。
【功能主治】傷暑煩渴,引飲無度,兼治傷寒溫熱,表里未解,煩渴引水,水入即吐,或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證治要訣類方》春澤湯,為五苓散加人參。
【臨床應用】水逆證:馬某某,女性,回族。患兒于半年前某日中午外出拾柴,勞累汗出,口渴難忍,回家后暴飲生冷水二瓢,自覺胃脘脹滿,夜寐不安,半夜后吐出清稀痰涎半碗許始得安睡。第二天晨起即覺口干,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半年來未見好轉(zhuǎn),亦未延醫(yī)診治。就診時心下脹滿,活動時,胃脘有振水聲,嘔吐清水后腹中腸鳴,漉漉有聲,脘腹微痛,喜熱惡冷,大便微溏,小便不利,四肢欠溫。舌質(zhì)淡,苔白膩水滑,脈弦滑稍緩,診為水逆之證。治以溫化,春澤湯增損治之。處方:桂技9g,茯苓9g,炒白術9g,豬苓9g,澤瀉10g,黨參6g,生姜6g,代赭石12g(先煎)。每日一劑,水煎溫服,連服五劑,藥后嘔吐止,諸癥減輕,繼進前方去代赭石十劑,后以六君子湯加味而竟全功。
【摘錄】《得效》卷二
在我們閱讀完上文后可以發(fā)現(xiàn)春澤湯不僅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是治病的良方,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了解春澤湯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哦!
承澤丸是一種純天然的中藥方劑,它是以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了藥食同源的傳統(tǒng)中醫(yī)配方混合而成的。下面就來看一看承澤丸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梅核仁1升,辛夷1升,葛上亭長7枚,澤蘭子5合,溲疏2兩,藁本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絕產(chǎn)。
【用法用量】食前服如大豆2丸,1日3次,不知稍增。惡甘者,和藥先以苦酒搜散,乃納少蜜和為丸。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承澤丸專破子臟積血。子臟屬沖脈,緊附厥陰而主風木。故取梅仁之酸平以泄厥陰風熱,則亭長方得振破血之威;辛夷、藁本、溲(?巟)三味,《本經(jīng)》一治寒熱風頭腦痛,一主婦人陰中寒腫痛,一止遺溺利水道;更用澤蘭子統(tǒng)理婦人三十六病,一舉而內(nèi)外風氣悉除,胞戶積血盡掃。
【摘錄】《千金》卷二
承澤丸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
說到養(yǎng)生,很多人會侃侃而談,由此可知,大家對于養(yǎng)生的關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藥方劑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方劑桂枝苓澤湯的有關介紹。
【處方】茯苓3錢,澤瀉3錢,甘草3錢,桂枝3錢,芍藥3錢。
【功能主治】淋家土濕脾陷,抑遏乙木,發(fā)生之氣疏泄不暢,故病淋澀;木郁風動,精液耗損,必生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熱服。
【各家論述】苓、澤、甘草培土而泄?jié)?,桂枝、芍藥疏木而清風。
【摘錄】《四圣心源》卷六
【處方】茯苓3錢,澤瀉3錢,豬苓3錢,桂枝3錢,阿膠3錢(炒)。
【功能主治】五淋癃閉。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熱服。
【摘錄】《醫(yī)學摘粹》
【處方】桂枝3錢,茯苓6錢,澤瀉3錢,杏仁3錢,法夏3錢,甘草2錢,防己3錢,桑葉3錢,生姜3錢。
【功能主治】鼓脹。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醫(yī)學摘粹》
上文所說的關于桂枝苓澤湯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鐘乳白澤圓是一種中藥方劑,能起到增強身體免疫力,調(diào)理機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鐘乳白澤圓要用到哪些藥材原料嗎?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白檀香(取末)、滴乳香(別研),各一兩;陽起石(煅令通紅.研)、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半鐘乳粉二兩,麝香(別研)一錢。
【炮制】十和勻,滴水搜成劑,分作六十圓。
【功能主治】治丈夫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真氣不足,元臟不固,神志俱耗,筋力頓衰,頭目眩暈,耳內(nèi)虛鳴,心腹急痛,氣逆嘔吐,痰嗽喘促,胸膈脹悶,脾泄下痢,遺精便濁,厥冷自汗,脈微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一圓,水一盞,煎化及七分盞,空心熱服,如急病,不拘時。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鐘乳白澤圓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nèi)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山芹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山芹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山芹的功效等。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山芹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0.5-1.5m。主根粗短,有2-3分枝,黃褐色至棕褐色。莖中空,有較深的溝紋,光滑或基部有短柔毛,上部分枝,形展?;~葉柄長5-20cm,基部膨大成遍而抱莖的鞘;基生葉及莖生葉均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狀分裂;葉片輪廓為三角形,長20-45cm,末回裂片菱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0cm,寬3-6cm,急尖至漸尖,邊緣有內(nèi)曲的圓鈍齒或缺刻狀齒5-8對,通常齒端有銳尖頭,基部截形,表面深綠色,背面灰白色;莖頂部的葉簡化為無葉的葉的葉鞘。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傘輻5-14;花序梗長3-7cm;總苞片1-3,線狀披針形;小傘形花序有花8-20,小總苞片5-10,線形;萼齒卵狀三角形;花瓣白色,長圓形,花柱2倍長于扁平的花柱基。雙懸果長圓形至卵形,長4-5.5mm,寬3-4mm,成熟時黃色,有光澤,背棱細狹,側棱寬翅狀,棱槽內(nèi)有油管1-3,合生面有油管4-6,少為8。花期8-9朋,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較高的山坡、草地、山谷、林緣和林下。
【性味】味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主乳癰;瘡腫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山芹,原來山芹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走馬芹這種藥材嗎?
【別名】野白芷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下延古當歸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2m。根圓柱形,粗壯,棕褐色。莖中空,有細縱棱,光滑無毛。葉為二至三回三了同苷羽狀全裂,基生葉有長柄;莖上葉葉柄長8-17cm,葉柄下部膨大成兜狀葉鞘,寬至6cm,光滑無毛;葉片輪子廓寬三角狀卵形,長11-15(20)cm,寬11-17cm,頂生末回裂片下延,邊緣有鋸齒或不規(guī)則深齒,齒端有鈍尖頭,葉片表面深綠以,背面粉綠色,兩面均無毛;莖頂部葉簡化成囊狀鞘。復傘形花序近球形,直徑7-15cm;傘輻20-50,有短糙毛;總苞片約10,狹披針形;萼齒不明顯,花瓣白色,闊卵形;花柱基平扁,邊緣波狀。果實橢圓形,長5-10mm,寬3-5mm,果棱均突起,厚翅狀,側棱比果體狹,油管較多,連成環(huán)狀?;ㄆ?-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林下、溝邊的草叢或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 根較(白芷)細瘦,圓錐形。外表棕褐色,上部多橫皺紋,下部有縱紋,具側根斷后的疤痕。斷面色黃,有類似芹菜的氣味。
【化學成份】植株含歐前胡內(nèi)酯(imperatorin),異歐前胡內(nèi)酯(isoimperatori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香柑內(nèi)酯(bergapten),傘形花內(nèi)酯金合歡醚(umbellipuenin)[1].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消斑。主白癜風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走馬芹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走馬芹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走馬芹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走馬芹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