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治療方法
養(yǎng)生的方法。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人種,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落枕的治療方法”,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落枕的治療方法
1、落枕治療方法之冷敷
如果局部疼痛、僵硬嚴重,或者有腫脹或灼熱感,就表示受傷部位充血發(fā)炎。所以,在24小時內,應該給予冷敷。可用毛巾或塑料袋包裹小冰塊敷患處,每次15—3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1次。
2、落枕治療方法之熱敷
等到炎癥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以疏通經絡,活血化淤??捎脽崦頋穹?或用熱水袋干敷。有時間的話,可洗熱水澡,尤其在頸部患處用熱水反復沖洗,邊洗邊用手按摩頸部,效果更佳。
3、落枕治療方法之按摩“落枕穴”
中醫(yī)針灸當中,有個”落枕穴“,在手背側,第2、第3掌骨之間,指掌關節(jié)后一點的地方。該穴是治療落枕的特效經驗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要領:以大拇指揉按穴位,用力由輕到重,保持重按10—15分鐘;在按摩穴位的過程中,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松馳,然后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并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xiàn)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4、落枕治療方法之藥枕
用葛根100克,威靈仙60克,獨活、羌活、防風、蘇木各30克,一同打碎,加晚蠶砂200克摻勻,用白酒炒熱,裝入布袋內,枕于頸部疼痛處。
落枕自我療法
1、伸縮頸部:坐站均可,挺起胸部,先將頸部向上伸,盡量伸至最長,至不能再伸長時,盡量向下縮,縮至不能再縮短時,改為向上伸,這樣能防止頸部肌肉發(fā)生粘連,連續(xù)伸縮30次。
2、旋轉頸部:坐站均可,先將頸部盡量向左轉動,兩眼看左肩膀,停5秒鐘后,頸部向右轉動,看右肩膀,左右旋轉各20次。
3、輕揉頸部:解開上衣領扣,將兩手掌搓熱,頸部盡量向上伸,用兩手掌在頸部輕輕揉搓,先輕后重,直到局部發(fā)熱為止。
4、左右歪頭:坐站均可,兩臂自然下垂,頭先向左歪,左耳盡量貼靠左肩,然后再將頭向右歪,右耳盡量貼靠右肩,左右歪頭20次。
5、低頭仰頭:坐站均可,頭先向下低,盡量讓下頜骨貼近胸部,停5秒鐘后改為盡量仰頭,眼看天空或房頂,停5秒鐘后再低頭,如此反復做20次。
6、搖擺下頜:坐站均可,向左右擺動下頜,先輕后重,盡量使頸部肌肉有牽拉感,從幅度小到幅度大,連續(xù)30次。
7、聳動雙肩:坐站均可。兩肩膀同時向上下聳動,先輕后重,先慢后快,連續(xù)30次。
8、拍打雙肩:坐站均可,用左手搭在右肩膀上,用右手搭在左肩膀上,兩手同時拍打兩側肩膀,先輕后重,連續(xù)30次。
9、按摩枕部:解開上衣領口,將兩手搓熱,放在枕部(后腦勺)轉圈按摩,先輕后重,直到局部發(fā)熱為止。
10、以頭”寫“字:以自己的頭部擺動模仿筆,向空中做”寫“字狀,使點頭的動作讓頸部、頭部的肌肉得到上下、左右、前后各方位的活動,消除局部的氣血淤滯、通經活絡,防止肌肉粘連??蓪憽庇馈白?也可寫自己的姓氏,感到頭頸部發(fā)熱時為止。
以上幾項動作,可以全做,也可以選擇幾項自己喜歡的做,一般做3-5天,即能將落枕治愈。
落枕的原因
專家介紹,通常落枕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對,頭頸長時間處于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于過伸或過屈狀態(tài),這些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jié)扭錯,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二是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要提醒的是,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落枕次數增多,或者落枕遲遲不能痊愈,并伴隨頭痛、頭暈、手指發(fā)麻、手臂痛等,可能是頸椎病變誘發(fā)的經常性落枕,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檢查。
ys630.COm精選閱讀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很多朋友都有落枕的經歷,落枕之后身體非常難受,那么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快速治療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治療落枕的有效方法吧!
冷敷:
般落枕都屬于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樣,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每小時敷次.
二,熱敷:
待炎癥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用熱毛巾濕敷,亦用紅外線取暖器照射,還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三,按摩:
經上述方法,頸肩仍覺疼痛者,用分筋法按摩,由家人代勞.患者取坐位,暴露頸肩部,醫(yī)者站患者方,患肩處涂少許紅花油或舒筋油,左手扶住患者頭頂位置,用右手拇指放患肩痛處輕揉按摩,并向肩外輕輕推捋分離痙攣痛點.每日推3-6次,般分筋按摩,頸肩疼痛都緩解.
通過小編上面的分享,你對于如何治療落枕是不是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那么在今后的生活當中,如果你出現(xiàn)落枕個這癥狀,那么不妨就采用一下小編分享的方法吧!
落枕,大家都遇到過吧?一覺醒來還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很是難受。那么如果落枕了,我們如何進行治療呢?落枕的原因有哪些呢?通過下文一起來學習一下落枕的相關知識吧。
落枕
落枕,或稱失枕。落枕的常見發(fā)病經過是入睡前并無任何癥狀,晨起后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于睡眠之后,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系。落枕是一種肌肉拉傷,跟日常運動中拉傷四肢肌肉相同道理,只不過是不同病因引起不同部位的肌肉拉傷而已。本病一般可自愈,無需過多治療。另落枕可指落枕穴。詳細參看落枕穴條目。本文專論落枕病。
落枕的原因
落枕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長時間處于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于過伸或過屈狀態(tài),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jié)扭錯,時間較長即可發(fā)生靜力性損傷,使傷處肌筋強硬不和,氣血運行不暢,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二是感受風寒,如睡眠時受寒,盛夏貪涼,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痹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落枕的癥狀
落枕的臨床表現(xiàn)為晨起突感頸后部,上背部疼痛不適,以一側為多,或有兩側俱痛者,或一側重,一側輕。多數患者可回想到昨夜睡眠位置欠佳,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由于疼痛,使頸項活動欠利,不能自由旋轉,嚴重者俯仰也有困難,甚至頭部強直于異常位置,使頭偏向病側。檢查時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摸起來有條索感。
落枕的治療
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手法理筋、針灸、藥物、熱敷等均有良好的效果,尤以理筋物法為佳。
家人可幫助落枕者進行按摩、熱敷以減輕痛苦。但應該指出,落枕是一種自愈疾病,只要經過適當的休息,一般幾天便可恢復正常,病情嚴重者可能稍久。如無特殊不適,也就無需過多治療。下面簡單介紹一些治療落枕的方法: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后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復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復2~3遍。重復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松弛而止痛。
(2)熱敷:采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選用正紅花油、甘村山風濕油、云香精等,痛處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傷濕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貼頸部痛處,每天更換一次,止痛效果較理想,但病人自感貼膏后頸部活動受到一定限制,孕婦忌用。
(5)耳針:耳針埋穴于頸、枕區(qū),以食指尖按壓上述耳穴5~10分鐘,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針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侖穴;不能左右回顧者,取肩外俞、后溪、風池穴。一般可取懸鐘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針4~5分,灸3~7壯,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鐘。
(7)口服去痛片1片,有臨時止痛之效。
(8)改變睡眠姿勢,調整枕頭高低,自己扭動脖子。
(9)如為頸椎病引起,在體療科醫(yī)師指導下,進行家庭自我頸椎牽引療法。
(10)落枕嚴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顯。
落枕的預防
預前
治病不如防病好。預防落枕并不難,關鍵是堅持做好以下三方面:首先,準備一個好枕頭。按人體頸部解剖生理特點,一個適宜的枕頭既不能太高也不宜太低。按照《枕頭網》《枕頭記》的介紹,預防落枕首先是要有個好枕頭造型,例如枕頭最好有中間部分凹型,預防輕易滑落,承托頸部。對于合理的枕頭高度,女士應掌握在8~10厘米,男士大約在10-15厘米為宜。枕頭也不能太寬太輕,寬度最好在相當于肩至耳的距離即可,柔軟度以易變形為度。在制作枕頭時,還可加入研細的中藥,例如夏草、黃芪、當歸、甘草等,以促進頸部血液循環(huán)。其次,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睡覺時蓋被不但要蓋全身,而且還要蓋好頸部,將被子往上拉一拉。天氣炎熱時,不要將頸部長時間對著電風扇吹,睡覺不可睡在有穿堂風的地方,以免頸部著涼引起頸肌痙攣誘發(fā)落枕。久坐伏案工作的人,勿忘頸部保健,要經常起身抬頭活動頸部,防止頸肌慢性勞損。第三,補充鈣及維生素。鈣是構成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維生素是維持生命的要素。足夠的鈣及維生素。還能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平時應多食用骨頭湯、牛奶和豆制品以及新鮮蔬菜,必要時也可適當服用鈣片和維生素B、C。
預后
落枕癥狀緩解后可行頸部功能鍛煉,以增強頸部力量,減少復發(fā)機會。方法如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分別作抬頭望月,低頭看地、頭頸向或后轉,眼看右方、頭頸向左后轉,眼看左后方、頭頸向左側彎、頭頸向左后轉,眼看左后方、頭頸向左側彎、頭頸向右側彎、頭頸前伸并側轉向左前下方、頭頸前伸并側轉向左前下方、頭頸轉向右后方上方、頭頸轉向左后止方、頭頸各左右各環(huán)繞1周。以上動作宜緩慢,并盡力作到所能達到的范圍。
落枕起病較快,病程也很短,1周以內多能痊愈。及時治療可縮短病程,不以治療者也可自愈,但復發(fā)機會較多。落枕癥狀反復發(fā)作或長時間不愈的應考慮頸椎病的存在,應找??漆t(yī)生檢查,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治療。
落枕的治療方法很多,一般與頸椎病的治療方法相仿。因為落枕是急性起病,僅為單純性肌肉痙攣,本身有自愈的趨向。所以,只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癥狀是可以很快消失的。
結語:看完這篇關于落枕的文章,大家對于落枕應該有了新的認識了吧,不小心落枕了不要慌,可以通過多種方法進行治療,同時還可以對落枕進行預防,因為落枕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呢。
落枕的話!是一件非常讓人難受的事情。如果落枕不能夠及時治療的話!很可能一個星期都好不了。脖子根本不能夠轉動,稍微動一下都會非常的疼痛。那么,落枕應該怎么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趕緊來看看吧!
防治落枕一法
從心向下,聳肩縮頸,然后脖子慢慢轉到左邊看到肩,再從左邊慢慢轉到右邊,再轉回到左邊依次做七八次就行了。一下不能做七八次,可以少做,每天堅持活動一次。
醋敷法治落枕
取食醋100克,加熱至不燙手為宜,然后用紗布蘸熱醋在頸背痛處熱敷,可用兩塊紗布輪換進行,痛處保持濕熱感,同時活動頸部,每次20分鐘,每日2至3次,兩日內可治愈。
冷敷
一般落枕都屬于急性損傷,多見局部疼痛、僵硬。這樣,在48小時內只能用冷敷。可用毛巾包裹細小冰粒敷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
熱敷
待到炎癥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捎脽崦頋穹螅嗫捎眉t外線取暖器照射,還可用鹽水瓶灌熱水干敷。
治療落枕妙招
抬起腳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腳大拇指,哪邊落枕抬哪只腳。
來回稍用力按壓落枕穴(手背上食指與中指之間位置)。
按揉落枕肩頸部的肌肉,并握空心拳輕輕捶打。
用電吹風向落枕一邊的肌肉吹暖風,并按揉可緩解痛疼。
口服活血止痛膠囊和芬必得(此為藥師配的)。
外貼麝香壯骨膏。
一般落枕經1~2次治療即可治愈。但部分患者實際上是在頸部長期病變的基礎上發(fā)病,如頸部肌肉長期勞損或頸椎有退行性病變等,在一定條件下誘發(fā)本病,即使通過治療使紊亂的關節(jié)復位,但頸部軟組織的充血、水腫、增厚等炎性變化也會繼續(xù)造成頸部不適,需要2周甚至1個月以上的治療、休息才能痊愈。
扳法是治療外傷型落枕的有效方法,只在頸椎棘突有偏歪時使用。操作時用力要求穩(wěn)而有突發(fā)性,以聽到有彈響聲為佳,但切不可強求有彈響聲,要適可而止,不能粗暴用力。行扳法前要明確診斷,排除骨折、脫位或腫瘤等疾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頭痛嚴重、頸部不能轉動者,可先按揉患側肩井穴2~3分鐘,并囑患者緩緩轉動頸項,當疼痛稍減后,再行治療。
頸項部保暖,避風寒,以免影響療效。
結語:通過這里推薦的幾種能夠有效治療落枕的偏方,相信很多的讀者朋友們對落枕都有了全新的認識以及了解吧!那么,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知識治療落枕的話!就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下趕緊用以上的偏方進行治療了!
落枕是在睡眠后發(fā)生的一側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患部酸楚疼痛,重者可向同側肩背及上臂擴散。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辨證治療:
主穴:落枕穴、阿是穴
1.太陽經病變
【診斷要點】頸項強直,痛連項背,頭部俯仰受限,不能左右回顧,項背部壓痛明顯。
【處方】后溪、昆侖、天柱、大杼
2.少陽經病變
【診斷要點】頸項強直,痛連肩臂,頸部不能側彎和左右轉動,頸側部壓痛明顯。
【處方】懸鐘、外關、風池、翳風
其它療法:
耳穴貼壓:頸、頸椎、肩、神門、壓痛點
皮膚針:取穴:風府、啞門、風池、天柱、肩井、肩外俞。方法:自上而下,自內向外進行叩刺,以皮膚潮紅為度,然后拔以火罐。
說起落枕一定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在生活中,經常會有人睡覺睡到落枕,一覺起床發(fā)現(xiàn)脖子不能動了,或者是不管往哪邊都會感覺轉不過去嗎,這就是落枕了,你知道中醫(yī)治療落枕的方法有哪些嗎,落枕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療落枕呢,一起來看下面的內容介紹吧。
中醫(yī)治療落枕的方法
按摩療法
首先患者應該坐在椅子上,然后醫(yī)生在患者背后用雙手從脖子開始,分別向兩肩及背部輕撫幾遍,這樣做可以讓頸部肌肉放松,然后在通過按壓肩井、風池、大椎、身柱等穴各30下,后在頸部涂紅花油或風油精,這樣是為了可以疏通經絡然后暢通氣血,落枕自然而然就好了。
拔罐療法
拔罐,是中醫(yī)中為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法,要想治療落枕,首先在頸、肩、背部找出兩三個壓痛點,在壓痛點上用三棱針劃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許即起罐。這樣治療的話,對于落枕是很有幫助的。
耳穴壓豆療法
取耳穴頸、神門穴及耳部敏感點,把綠豆壓在選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傷濕止痛膏粘貼固定。每日按壓3次,每次2分鐘。
運動療法
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后向上仰頭,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鐘后再低頭,如此反復20次。
撫摸療法
患者正坐,醫(yī)者立于一側。先用雙手從患者頭頂分別向左右撫摸,到耳尖為止,再用雙手從兩鬢角向后撫摸,到耳尖為止,然后用雙手從兩耳尖開始,沿著耳前向頜骨方向撫摸,后用雙手從太陽穴開始,沿耳尖、耳后、頸部方向撫摸,到岡上肌為止。撫摸時手法要輕柔,遇到痛點時,輕柔按壓10余下,以增強效果。
本文導讀:落枕是常見的病癥,那么落枕怎么辦呢?如何治療落枕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中醫(yī)治療落枕的四個方法。
落枕或稱 失枕 不叫烙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fā)于青壯年,以冬春季多見。落枕的常見發(fā)病經過是入睡前并無任何癥狀,晨起后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這說明病起于睡眠之后,與睡枕及睡眠姿勢有密切關系。
落枕的診斷要點
1.因睡眠姿勢不良或感受風寒后所致。
2.急性發(fā)病,睡眠后一側頸部出現(xiàn)疼痛,酸脹,可向上肢或背部放射,活動不利,活動時傷側疼痛加劇,嚴重者使頭部歪向病側。
3.患側常有頸肌痙攣,胸鎖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及肩胛提肌等處壓痛。在肌肉緊張?zhí)幙捎|及腫塊和條索狀的改變。
綜上所述,以上內容講述的是落枕的癥狀及診斷要點,可以讓人們更活動診斷落枕,人們一旦有落枕,要及時的做熱敷,適當的活動脖子等。
用毛巾包取一冰塊冷敷于痛疼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一次。適宜于落枕48小時內。
如何快速治療落枕?夏季來了,不少人又開始通宵睡覺都開著空調和電扇了,這樣非常容易引起落枕。每當清晨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渾身酸痛,跟個機器人似的,心情頓時不好。那么落枕了該怎么辦呢?快速治療落枕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為你介紹中醫(yī)針灸穴位法治療落枕,下面就更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落枕怎么辦
一:頸百勞穴
位置:在頸部,第7頸椎棘突直上2寸(約患者3橫指寬),再向左右旁開1寸(約患者1拇指寬)處。左右各1穴。
主治:落枕、頸部僵硬、咳嗽、氣喘、頸淋巴結腫塊等。
推拿按摩法:以拇指向下直按(與皮膚垂直))30秒后放開,重復幾次。左右穴都做。
針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中醫(yī)針灸治療落枕的常用的兩個穴位是外勞宮穴和頸百勞穴。除了可以對這兩個穴位施針外,直接按摩推拿也同樣起到治療落枕的功效。
二:外勞宮(落枕)穴
位置:在手背,第2、3掌骨間,約掌指關節(jié)后0.5寸(約患者1小指寬)處。左右各1穴。
主治:落枕、肩背痛。
推拿按摩法:以手指向下按壓30秒后放開,重復按幾次。左右穴都做。
針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落枕了什么辦法最有效
(一)治療落枕的方法
(1)局部熱敷,用熱毛巾敷患處,一天多敷幾次,效果較好
(2)按摩、推拿局部痛點,同時配合慢慢活動
(3)貼傷濕止痛膏,必要時針炙,效果都比較好。
(二)穴位按摩
講到落枕治療之法,各書不一,歸納起來是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風,或乳突、發(fā)后、手三里等,經我實踐,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療效更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三)防治脖子痛的簡易保健操
①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②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④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⑤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預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勢和枕頭不宜過高。
什么穴位能治療落枕
1、按摩承山穴治療落枕
承山穴在小腿中間,小腿兩側腹肌的下方,你伸小腿時稍微用力,就出現(xiàn)小腿腹肌,就在腹肌的交角處,還不明白,自己百度看下圖,一般來說有一側的穴位是比較痛的,就重點點比較痛的一邊 ,一般指壓到15到20分鐘,壓的同時輕輕轉動你的頸部,幅度由小到大。
2、按摩合谷穴治療落枕
用大拇指掐痛側的合谷穴到酸痛,同時也要緩慢活動頸部2分鐘,對于輕微患者是很有效果的,合谷穴位于拇指食指合攏,在肌肉的最高處。
3、按摩手三里治療落枕
落枕的人痛側的手三里部位的肌肉會發(fā)硬!并且很敏感,輕輕揉撥都很酸痛,永大拇指揉撥痛側手三里 1到2分鐘 手三里位于手肘橫紋處下2寸(稍外側) 2寸也就是你的三個手指合并的寬度。
4、按摩落枕穴治療落枕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側,當第二、第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jié)后約1厘米處。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觸摸,從骨和骨變狹的手指盡頭之處起,大約一指寬的距離上,一壓,有強烈壓痛之處。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壓揉按落枕側的“落枕穴”,并同時活動被切壓手的手指,以加強穴位的指壓感覺。按摩手部的同時,緩慢活動頸部:將頭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緩緩縮下去,使下頜向胸骨上窩靠近,頸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將頭輕輕緩慢地左右轉動,幅度由小逐漸加大,并將頸部逐漸伸直到正常位置。轉動時以基本不出現(xiàn)疼痛的最大幅度為限。
功效:約5-10分鐘,疼痛則可明顯緩解。這個方法既能治療落枕,又能預防頸椎病。另外也能緩解手臂痛和胃痛。
中醫(yī)治療落枕的方法
1、拔罐療法:首先在頸、肩、背部找出兩三個壓痛點,在壓痛點上用三棱針劃痕,然后拔火罐,待出血少許即起罐。
2、耳穴壓豆療法:取耳穴頸、神門穴及耳部敏感點,把綠豆壓在選定的穴位上,用0.8x0.8厘米傷濕止痛膏粘貼固定。每日按壓3次,每次2分鐘。
3、運動療法;坐在椅子上,胸部挺起,頭先向下低,以下頜骨挨著胸部為止,然后向上仰頭,眼睛看向天花板。停留3秒鐘后再低頭,如此反復20次。
4、撫摸療法:患者正坐,醫(yī)者立于一側。先用雙手從患者頭頂分別向左右撫摸,到耳尖為止,再用雙手從兩鬢角向后撫摸,到耳尖為止,然后用雙手從兩耳尖開始,沿著耳前向頜骨方向撫摸,最后用雙手從太陽穴開始,沿耳尖、耳后、頸部方向撫摸,到岡上肌為止。撫摸時手法要輕柔,遇到痛點時,輕柔按壓10余下,以增強效果。
經常落枕是什么原因
1、冷空氣的刺激:也就是風寒。睡覺的時候覺得房間有點悶熱,想開一點窗戶,風吹進來了,而開窗的地方正好對著你脖子的哪個位置,吹了一夜的涼風,第二天起來就有可能發(fā)生了問題。
2、脊椎椎體的影響。睡覺的姿勢,收冷風的影響,長期彎曲睡覺的姿勢,造成脊椎椎體不好,也就是說脊柱彎曲,久而久之,我們睡覺的姿勢,再加上頸椎的不好,也很容易落枕。現(xiàn)在很流行低頭族,成天低著頭刷刷刷,手機上微博,玩微信等。有的還是很在意,到醫(yī)院去檢查,照個X光片,發(fā)現(xiàn)骨頭沒有什么問題就以為脊椎沒有問題,但是由于長期低著頭,你兩側項韌帶肌腱其實已經勞損和鈣化了,X光片看到的是整個一個骨骼的問題,是不易查出肌腱和韌帶的異常,由于長期的勞損,會影響骨骼的平衡。 適當的注意哦。
3、肌肉扭傷:如夜間睡眠姿勢不對,頭頸長時間處于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于過伸或過屈狀態(tài),這些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jié)扭錯,局部疼痛不適、動作明顯受限等。
睡眠時頭部位置不當,或枕頭過高,或肩部受風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落枕,落枕表現(xiàn)為:落枕的人清早起床后感到頸部疼痛,且不能轉動,用指壓有痛感。下面為您介紹治療和應對落枕的方法,來看看吧!
治療落枕的方法:
(1)局部熱敷,用熱毛巾敷患處,一天多敷幾次,效果較好
(2)按摩、推拿局部痛點,同時配合慢慢活動
(3)貼傷濕止痛膏,必要時針炙,效果都比較好
穴位按摩講到落枕治療之法,各書不一,歸納起來是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并、秉風,或乳突、發(fā)后、手三里等,經我實踐,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療效更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防治脖子痛的簡易保健操
①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并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②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③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④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jié)后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xù)2-3分鐘
⑤最后進行頭頸部前屈、后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預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勢和枕頭不宜過高。
落枕是頸椎病的一個信號,說明頸椎周圍的韌帶已松弛,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jié)穩(wěn)定性的功能,稱為頸椎失穩(wěn),椎關節(jié)已有發(fā)生錯位的可能。繼椎關節(jié)失穩(wěn)、錯位之后,可累及椎間盤,骨質增生加速,進而發(fā)展成為頸椎病。人的一生,有1/4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如果不注意用枕保健,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的韌帶、關節(jié)囊和筋膜松弛,到了頸部慢性勞損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比注意用枕保健的人提前出現(xiàn)落枕現(xiàn)象。
1.治療方法
取米醋300~500毫升,準備一塊棉紗布浸入米醋中,然后將浸濕的棉紗布平敷在頸部肌肉疼痛處,上面用一個70℃~80℃的熱水袋熱敷,保持局部溫熱20~30分鐘。
熱水的溫度以局部皮膚感覺不燙為度,必要時可及時更換熱水袋中的熱水,以保持溫度。熱敷的同時,也可以配合活動頸部,一般治療1~2次,疼痛即可緩解。如果家中沒有棉紗布,也可用純棉毛巾代替。
2.特色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局部熱敷后可有效緩解落枕帶來的不適。
預防調護
治療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放松頸部肌肉,疼痛緩解后,應積極進行頸部的功能活動,可作頭頸的前屈、俯仰、左右旋轉動作,以舒筋活絡。
睡眠時枕頭要合適,不能過高、過低、過硬,避免頸部受寒受涼,盡量不要在床上看書、看報、看電視。枕頭要置于頸項部,避免頸部受風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