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大笑養(yǎng)心,抑郁“傷”心。注重養(yǎng)生,先要養(yǎng)心。早保健,晚死亡;晚保健,早死亡。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生地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養(yǎng)生導讀:生地的功效與作用,生地,別名生地黃,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內(nèi)熱消渴,吐血,衄血,發(fā)斑發(fā)疹。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生地的功效與作用吧。
生地的功效與作用
生地甘寒質(zhì)潤,既善涼血瀉熱,又善養(yǎng)陰生津。凡血分有熱及諸臟津傷陰不足者,均為常用之品。
1、清熱涼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營血分之熱而涼血。用于溫熱病之高熱、口渴、舌紅絳,處方如清營湯。另外,本品通過涼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熱的各種出血癥。
2、養(yǎng)陰生津。本品質(zhì)潤多液能養(yǎng)陰,味甘性寒能生津,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作用。用于溫熱病后期、邪熱傷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陰清熱作用,常用于治療陰虛火旺的口干口渴、頭暈目眩,處方如六味地黃丸。消渴病屬熱盛傷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療。
3、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凝血作用。
4、抗真菌作用。地黃水浸劑對須瘡癬菌、石膏樣小芽胞癬菌、羊毛狀小芽胞癬菌及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等多種真菌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5、對內(nèi)分泌的影響。生地具有對抗地塞米松對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系統(tǒng)的抑制作用,并能促進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合成。
生地功能主治
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干舌絳。如清營湯。
治溫病后期,余熱未盡,陰液已傷,夜熱早涼,舌紅脈數(shù)者,如青蒿鱉甲湯。
可用于治溫熱病熱入營血,血熱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用于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秘,如增液湯。
生地的食用方法
1、甘蔗生地茶
材料:鮮甘蔗(去皮)200g、生地3g、綠茶3g。
做法:將甘蔗切成小塊,用水煎煮甘蔗、生地至水沸后,泡茶飲用,可加冰糖。
功效:清熱養(yǎng)陰,或熱病傷陰者可飲。
2、梨子生地茶
材料:鮮梨子1個(去皮)、生地5g、綠茶3g。
做法:用水煎煮梨子塊、梨皮、生地后泡茶??杉舆m量冰糖。
功效:養(yǎng)陰生津,清熱,外感熱病口煩渴、咳嗽。
3、海帶生地湯
材料:取海帶30克、生地18克、綠豆100克、陳皮3克、瘦豬肉100克。
做法:將海帶洗凈泡發(fā)切絲,豬肉、陳皮洗凈切絲,與生地、綠豆同置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用小火煲2小時,加食鹽少許即可食用。
功效:此藥膳具有清熱解毒、涼血養(yǎng)陰、美容養(yǎng)顏之功效。
4、生地排骨湯
材料:生地黃1兩、排骨半斤、蓮藕半斤、紅棗5顆、鹽適量。
做法:把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適量的水,大火煮沸后,轉(zhuǎn)小火燉煮約1小時,調(diào)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具有養(yǎng)血、潤色美膚的功效,但感冒未痊愈、口干苦者,不適合食用。
5、生地麥冬湯
材料:生地黃、麥冬、紅糖各15克。
做法:將三種材料同時放入搪瓷鍋,煎煮30分鐘,去渣取汁,頻頻飲服,1劑/日,連用3~7日/療程。
功效:滋陰止血調(diào)經(jīng)。用于陰虛血熱型排卵期出血;癥見排卵期陰道出血,量少色紅,腰酸耳鳴。
鮮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與干地黃相似,滋陰之力稍遜,但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力較強。本品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使用。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粥是很多人喜愛的選擇,粥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今天就來教你生活中常見的生地黃粥的做法。
生地黃粥
【來源】 《二如亭群芳譜》
【原料】 生地黃汁約50毫升(或干地黃6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取新鮮生地黃適量,洗淨後切段,每次榨取生地黃汁約50毫升。或用于地黃60克煎取藥汁,粳米加水煮沸後加入地黃汁,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早晚服,空腹食。
【療效】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于消渴病及熱病後期,陰液耗傷,低熱不退,勞熱骨蒸,或高熱心煩,口干作渴,口鼻出血。
【注意事項】 服此藥粥時,忌吃蔥白、韭菜、薤白及蘿卜。
以上這些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地黃粥的做法了。如果生活中的你也有這些癥狀的話,那么就可以試一試了,當然了對癥食用才是最重要的,聰明的你是否學會了呢?
生地我們可能聽說的不多,但是對于生地黃卻有所了解,生地也叫作生地黃。生地一般是秋季采挖,生地黃是植物地黃的根部,它的藥用價值很高,是一味中藥,我們平時對于生地黃的一些作用了解的也不多,可是我們應該要多多的了解點才行,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生地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 ?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干舌絳。如清營湯。
? ?治溫病后期,余熱未盡,陰液已傷,夜熱早涼,舌紅脈數(shù)者,如青蒿鱉甲湯??捎糜谥螠責岵崛霠I血,血熱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 ?養(yǎng)陰生津功效 :用于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秘,如增液湯。
? ?藥用時煎服,10~30克,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鮮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與干地黃相似,滋陰之力稍遜,但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力較強。本品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使用。
? ?甘蔗生地茶功效:清熱養(yǎng)陰,或熱病傷陰者可飲。
? ?材料:鮮甘蔗(去皮)200g、生地3g、綠茶3g。
? ?做法:將甘蔗切成小塊,用水煎煮甘蔗、生地至水沸后,泡茶飲用,可加冰糖。
? ?這樣我們就對生地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了解,對我們來說,生地黃是很好的一味中藥,對身體有很多的益處,并且會讓我們的身體有所改善,這樣對生地黃有了了解后,我們就能夠在以后的使用中不會出現(xiàn)差錯,當然了我們的使用還是需要根據(jù)醫(yī)生的指導。
我們都知道腸胃的健康問題直接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只有消化好才可以讓身體吸收更多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而喝粥不僅可以滋養(yǎng)腸胃,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附加很多別的功效,下面就一起去了解一下這個生地棗仁粥吧!
生地棗仁粥
【來源】 《本草綱目》
【原料】 生地黃30克,酸棗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將生地黃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煎煮兩次,取汁100毫升備用。然后將粳米加水煮至米爛成粥,待粥熟時,加入生地黃汁、酸棗仁汁,煮l-2沸即可。
【用法】 每日服食1-2次,以晚餐服為宜。
【療效】 滋陰養(yǎng)血,安神寧心,斂汗。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虛煩不眠、心慌虛汗等癥。
通過上面的對于生地棗仁粥的功效和做法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生地棗仁粥是一種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的粥,也是我們中國人所喜愛的一種粥。
說起食療偏方,其實就是指通過把一樣或者幾樣食物混在一起,通過一定的比例,再加上一定的時間和火候熬出來的對身體有好處的食品。其實食物養(yǎng)生法里,屬食療養(yǎng)生偏方最有效果了。那么,下面介紹一下干生地黃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干生地黃
【來源】單驗方
【原料】干生地黃90克。
【制法】切碎,加水600~800毫升,煮沸約1小時,濾去藥液約300毫升,為1日量,1次或2次服完。
【用法】
【功效】據(jù)報道,用本方治療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12例,經(jīng)12~50天治療後,治愈9例,顯著進步3例,血沉恢復一般在癥狀消失之後。治療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11例,顯著進步9例,進步1例,無明顯療效1例。
以上就是本文為我們介紹的干生地黃的做法了,希望在平時大家都能把自己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在做任何事時都考慮到健康問題,同時好好的進行養(yǎng)生,除了在飲食方面要多注意之外,還有必要適當?shù)淖鲞\動,這也是重要的養(yǎng)生之道。
養(yǎng)生的話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關(guān)注,而且往往喜歡通過喝粥來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那么大家在平時都會喝哪些粥品呢,下文為大家推薦這個非常不錯的紅米生地粥。
紅米生地粥
【來源】 《食醫(yī)心鑒》
【原料】 生地黃50克,紅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 取生地黃,洗淨後煎取藥汁,與紅米加水共煮,煮沸後加入冰糖,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早晚空腹溫熱食。
【療效】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于血熱崩漏,鼻衄及消化道出血,還可用于熱病後期,陰液耗傷,低熱不遲,勞熱骨蒸,或高熱心煩,口干作渴。
【注意事項】 此粥不宜長期食用。服用期間,忌吃蔥白、韭白、薤白及蘿卜。
以上這些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紅米生地粥的做法了。如果生活中的你也有這些癥狀的話,那么就可以試一試了,當然了對癥食用才是最重要的,聰明的你是否學會了呢?
眾所周知生地黃飲子是一種中藥方劑,不過要說起生地黃飲子的作用的話,可能有些人還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們就在這里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別名】生地黃湯(《圣濟總錄》卷九)。
【處方】生地黃汁250毫升 竹瀝250毫升 荊瀝250毫升 防風15克(去蘆、頭)附子15克(炮裂,去皮、臍)羌活30克
【制法】上藥銼細。
【功能主治】治癱緩風,手足不遂,言語謇澀,心神躁悶。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汁、瀝等同煎至60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分三次溫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
【處方】人參 黃耆 生地 熟地 金石斛 天冬 麥冬 枳殼 枇杷葉 澤瀉各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生精補血,潤燥止渴。治消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通過上面的關(guān)于生地黃飲子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對生地黃飲子有了一個相對比較清晰的認識,大家可以在醫(yī)生的叮囑下,按照合適的量服用,這對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自然界里存在著數(shù)以萬計的植物,有些植物可以用來食用,有些植物可以用來作為藥材,還有些植物呢,就只是用來觀賞而已.古代很早就有記載神農(nóng)以身試藥的傳說,由此可見,在我們大自然當中有很多植物都可以用來治病救人的.一些已經(jīng)被人類發(fā)現(xiàn)而可能還有一些不曾被人類發(fā)現(xiàn).
中藥生地黃就是一種可以用來治病救人的植物,在很早以前就已經(jīng)被人們作為藥材來使用.中藥生地黃在外形上來講有點像木頭樣子.但是就是這個像木頭的東西卻可以治療很多的疾病,中藥生地黃的藥用價值不可估量.
黃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新鮮或干燥的塊根.主產(chǎn)于我國河南、河北、內(nèi)蒙古及東北.大部分地區(qū)有栽培.秋季采挖,鮮用或干燥切片生用.熟地黃為生地黃經(jīng)加黃酒拌蒸至內(nèi)外色黑、油潤,或直接蒸至黑潤而成.切厚片用.黃生地黃有清熱涼血、益陰生津之功效.李時珍對生地黃的評價是:"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輕身不老."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性味歸經(jīng)生地黃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肺經(jīng).
功能主治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干舌絳.如清營湯.治溫病后期,余熱未盡,陰液已傷,夜熱早涼,舌紅脈數(shù)者,如青蒿鱉甲湯.可用于治溫熱病熱入營血,血熱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養(yǎng)陰生津功效用于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秘,如增液湯.
藥用時煎服,10~30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鮮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與干地黃相似,滋陰之力稍遜,但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力較強.
本品性寒而滯,脾虛濕滯腹?jié)M便溏者,不宜使用.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內(nèi)熱消渴,吐血
以上所說就是中藥生地黃的主要的藥用價值,除此之外中藥生地黃還具有一定的美容價值和意義,尤其是對于女性朋友來講中藥生地黃可謂是一個很好的朋友,因為中藥生地黃具有滋陰美容的一些作用,所以中藥生地黃很寶貴的藥材.
生地是一種藥材,功效奇特,在中醫(yī)里面是非常著名的。祖國的醫(yī)學是非常傳統(tǒng)的,這使得人們在生活中可以選擇許多的中藥材來治療疾病,兒生地這種藥材是平常能夠經(jīng)常使用的,對于人體的副作用也比較小,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的認識一下生地,下面就來看看大生地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吧。
生地的功效
生地也叫生地黃,生地黃功效: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用于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內(nèi)熱消渴,吐血,衄血,發(fā)斑發(fā)疹。 鮮地黃功效: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fā)斑發(fā)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別名:地黃、地髓、陽精、芐根,牛奶子根、狗奶子根、婆婆奶根、山煙根,山旱煙根,山煙根,山白菜根、酒壺花根、酒盅盅花根、甜酒棵根、蜜罐棵根、生地、大生地、小生地、干生地、懷生地、地黃根。
生地的作用
生地甘寒質(zhì)潤,既善涼血瀉熱,又善養(yǎng)陰生津。凡血分有熱及諸臟津傷陰不足者,均為常用之品。
1、清熱涼血。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營血分之熱而涼血。用于溫熱病之高熱、口渴、舌紅絳,處方如清營湯。另外,本品通過涼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于血熱的各種出血癥。
2、養(yǎng)陰生津。本品質(zhì)潤多液能養(yǎng)陰,味甘性寒能生津,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作用。用于溫熱病后期、邪熱傷津者。另外,取本品滋陰清熱作用,常用于治療陰虛火旺的口干口渴、頭暈目眩,處方如六味地黃丸。消渴病屬熱盛傷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療。
以上就是對于大生地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的講解了,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一下,特別是身體不好的人士,比如中老年人等等,在生活中輝經(jīng)常遇到一些小毛病,例如虛弱乏力等等都是可以利用大生地的功效與作用來進行緩解的。
很多時候人們都是比較喜愛吃各種各樣的養(yǎng)生粥,這樣的粥營養(yǎng)高。而且在吃的時候,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紅米生地粥。
紅米生地粥
【來源】 《食醫(yī)心鑒》
【原料】 生地黃50克,紅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 取生地黃,洗凈后煎取藥汁,與紅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
【用法】 每日早晚空腹溫熱食。
【療效】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適用于血熱崩漏,鼻衄及消化道出血,還可用于熱病后期,陰液耗傷,低熱不遲,勞熱骨蒸,或高熱心煩,口干作渴。
【注意事項】 此粥不宜長期食用。服用期間,忌吃蔥白、韭白、薤白及蘿卜。
上面就是本文對紅米生地粥這種粥的一些簡單介紹,其實藥粥療法所選用的中藥絕大部分是味性平的滋養(yǎng)強壯藥。這些中藥都有抗老防衰、延年益壽的作用。大家可以放心食用。
粥是很多人喜愛吃的,粥含有的營養(yǎng)元素比較多,喝粥對人體方面營養(yǎng)補充都是很不錯,有的粥還有藥用價值。我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生地棗仁粥這種藥用價值很高的粥怎么做好吃。
生地棗仁粥
【來源】 《本草綱目》
【原料】 生地黃30克,酸棗仁30克,粳米100克。
【制作】 將生地黃放入沙鍋內(nèi),加水煎煮兩次,取汁100毫升備用。然後將粳米加水煮至米爛成粥,待粥熟時,加入生地黃汁、酸棗仁汁,煮l-2沸即可。
【用法】 每日服食1-2次,以晚餐服為宜。
【療效】 滋陰養(yǎng)血,安神寧心,斂汗。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虛煩不眠、心慌虛汗等癥。
通過上述的介紹,相信您已經(jīng)了解到生地棗仁粥的好處了吧,生地棗仁粥不僅可以給我們補充能量,還能調(diào)理腸胃等等,這也是生地棗仁粥為什么如此受歡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