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中藥泡腳秘方讓你倍感輕松
泡腳養(yǎng)生。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幾種中藥泡腳秘方讓你倍感輕松”,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導(dǎo)讀: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諸病從寒起,寒從足下生 。春天泡腳,升陽固脫;夏天泡腳,除濕去暑;秋天泡腳,肺腑潤育;冬天泡腳,藏精溫腎;熱水泡腳,如吃補藥;中藥泡腳,勝吃補藥。ys630.COm精選閱讀
我們都清楚睡前泡泡腳有幾大的好處,不過你知道嗎?泡腳加上中藥效果明顯。中藥泡腳能夠改善睡眠。同時還能有效的緩解疲勞、下面一起去看看中藥泡腳還有哪些好處。
1.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一般來說,體溫與血液循環(huán)有密切的關(guān)系,體溫低血液循環(huán)也較低,體溫升高血液循環(huán)也隨之旺盛。熱水足浴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環(huán),水的溫?zé)嶙饔?,可擴張足部血管,增高皮膚溫度,從而促進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環(huán);同時熱水足浴也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從而改善了心臟功能,降低了心臟負荷。有人做過測試,一個健康的人用40-50℃的水浸泡雙足30-40分鐘,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為10-13倍,男性為13-18倍??梢?,熱水足浴可使血液循環(huán)順暢和改善。
2.促進新陳代謝
熱水足浴促進了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環(huán),由于血液循環(huán)量的增加,從而調(diào)節(jié)各內(nèi)分泌腺體分泌各種激素,如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腎上腺分泌的腎上腺激素等等,這些激素均能促進新陳代謝。
3.消除疲勞
當(dāng)人體肉體疲勞時,首先出現(xiàn)足部血液循環(huán)不良,代謝終產(chǎn)物,鈣鹽、乳酸微晶體等物質(zhì)沉積。當(dāng)人體某個器官功能不正常或患病時,由于病理反射的影響,使足部的血液循環(huán)更為不良,更容易產(chǎn)生沉積物。運動員在經(jīng)過一天劇烈運動后,每公斤血液中平均含有30毫克的乳酸,用43℃的水浸泡雙足30分鐘后,進行采血檢查,約下降5毫克,經(jīng)過一段足浴時間,血液中的乳酸降低20毫克左右,恢復(fù)到幾乎不感覺疲勞時血中的乳酸水平??梢?,熱水足浴是消除肉體疲勞的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4.改善睡眠
足部有豐富的神經(jīng)末梢和毛細血管,用熱水泡腳對神經(jīng)和毛細血管有溫和良好的刺激作用。這種溫?zé)岽碳し瓷涞酱竽X皮層,對大腦皮層起到抑制作用,是興奮的交感神經(jīng)順利地向副交感神經(jīng)轉(zhuǎn)換。副交感神經(jīng)興奮后,此時人處于安靜休息狀態(tài),從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癥。
5.養(yǎng)生美容,養(yǎng)腦護腦
通過熱水足浴,可以調(diào)節(jié)經(jīng)絡(luò)和氣血。同時,足部血管擴張,血容量增加,從而使頭部血流加快,及時足量補充大腦所需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
1、主治:腰痛、腎虛腰痛、腿漆無力
用藥:肉桂50g,吳茱萸100g,生姜150g,蔥頭50g,花椒80g
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鐘,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鐘,每日一次。
2、主治:失眠
用藥:吳茱萸40g,米醋(白醋)適量
用法: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3、主治:神經(jīng)衰弱
用藥:夜交藤500g
用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后,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4、主治:腳癬、皸裂瘡
用藥:食醋100毫升
用法:將食醋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腳30分鐘,每日1次。
5、主治:足支動脈痙攣病
用藥:透骨草,元胡,歸尾,姜黃,川椒,海桐皮,威靈仙,川牛滕,乳香,沒藥,羌活,白芷蘇木,五加皮,紅花,土茯苓各10克。
用法:上藥水煎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30分鐘每日1次10-15日為1療程。
6、主治:女人痛經(jīng)
用藥:小茴香400克
用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后,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7、主治:腳氣――足脛腫痛
用藥:蘇葉梗,防風(fēng),檳榔,羌活,當(dāng)歸,木瓜,乳香,沒藥(末藥)各3克
用法:將上藥煎湯取汁,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2次。
8、主治:水腫――足起水腫
用藥:楠木,桐木各適量
用法:用上藥煎湯后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雙足,每次20分鐘,每日1次。
9、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用藥: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參各15克
用法:煎湯后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10天一療程,每日2次。
10、主治:中風(fēng)后手足拘攣
用藥: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各6克
用法:5kg清水加入上藥,煮沸10分鐘后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每日3次,1個月為1療程。
11、主治:痔瘡;消腸熱化濕消腫止痛
用藥:槐條60克,艾葉30克,白礬30克,馬齒莧30克,銀花3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藥水煮后去渣,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12、主治:感冒或感冒頭痛
用藥:生姜200克或海桐枝干或水松枝葉適量
用法:上藥煎水去渣后,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13、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壞死
用藥: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100克,乳香,沒藥(末藥)各24克
用法:上藥用5000克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鐘去渣后混入溫水內(nèi)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劑藥可反復(fù)用3次。
14、主治:眩暈、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
用藥:磁石、石決明、黨參、黃芪、當(dāng)歸、桑枝、枳殼、蔓荊子、白蒺黎、白芍、炒杜仲、牛膝各10克,獨活20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取汁1500ml,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腳,每日一次。
15、主治:高血壓
用藥: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5克
用法:用上藥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法備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兌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16、主治:腳濕氣、足癬脫屑、干裂者
用藥: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
用法:上藥任選一種,放入250ml醋內(nèi)泡24小時后,睡前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分鐘,連用7天。
17、主治:風(fēng)濕麻木
用藥:和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
用法:煎湯后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
18、主治:老年人延年浸足方
用藥:桂枝20克、川椒、紅花、茺蔚子各15克
用法:將上藥加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汁備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兌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19、主治:陽痿;虛癥陽痿尤對命門火衰顯效
用藥:巴戟天、淫羊藿、金櫻子、葫蘆巴各20g,陽起石25g,柴胡15g
用法:將陽起石先煎30分鐘,去渣加入其余藥物煮30分鐘,取汁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2次。
20、主治:骨質(zhì)增生
用藥:全蟲15克,蜈蚣10條、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紅花20克、沒藥(末藥)10克
用法:上藥加水1500ml,浸泡1小時,用武水煎開20分鐘,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40分鐘,每日睡前1次,10次為一療程。
21、主治:減肥、脂肪堆積過多造成的肥胖病
用藥: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
用法:水煮去渣后,入蒸汽足浴盆內(nèi)浸泡雙足每次30-45分鐘,至出汗。日1次,20-30天為1個療程。
你看,我的腳趾甲因為總用紅花泡腳,都染成紅色的了。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醫(yī)師米逸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展示了她常年用中藥泡腳泡出來的紅趾甲。她還推薦,有些喝剩的中藥渣也是泡腳的好材料。
米主任說,醫(yī)生經(jīng)常一坐診就是半天,一天工作下來不僅渾身疲乏,頭也是漲漲的,于是從七八年前開始,每到冬春季節(jié),每天她都會用中藥泡腳,既能抗寒,又使整個機體血脈暢通,渾身舒服,還有助于強壯筋骨。
米主任說自己選泡腳的中藥材有個原則我可不選貴的,有些洗浴場所用藏紅花、龜板等名貴藥材,真是沒有必要,畢竟外用和喝進去是兩回事,太浪費。米主任的泡腳方一般用的是紅花(也叫草紅花)、蘇木、牛膝這幾種活血通絡(luò)的中藥,每次各取10克左右,一次的成本不過一兩塊錢。
泡腳的工具很簡單,就是一個普通的鋁盆或不銹鋼盆,加入適量的水和中藥材在火上煮沸5分鐘左右,拿兩個木棍橫架在盆上,把腳放上去先熏著,到溫度能忍受時,再把腳泡進去直到水變涼。天冷的時候,這個泡腳水第二天熱熱還可以再用,天氣熱點時,就一天一換。
除了自己用中藥材泡腳,在看病時,如果患者所服用的中藥方中有活血通絡(luò)、強壯筋骨的藥物,比如當(dāng)歸、杜仲、川芎等,她經(jīng)常會告訴患者,喝剩的藥渣不要丟了,這是泡腳的好材料。
米主任說,大家都應(yīng)該養(yǎng)成晚上泡腳的好習(xí)慣,冬春季節(jié)可以加點中藥材,平時用清水即可,有助于去心火、肝火,引熱下行,幫助緩解壓力,放松身心。
中藥泡腳是比較流行的,通過中藥泡腳對身體有很好的調(diào)養(yǎng)的作用,平時生活當(dāng)中選擇中藥泡腳的時候,可以購買中藥泡腳包,這樣使用起來比較方便,它是配制好的中草藥,直接放到水里面浸泡就可以了,省去人們調(diào)配的時間。平時適當(dāng)?shù)挠弥兴巵砼菽_,不但能夠提高免疫力,在促進血液循環(huán),預(yù)防疾病方面的作用都是很好的。
中藥泡腳藥包
隨著氣溫的降低,人們的活動量也減少了,全身的的代謝變緩。很多的人出現(xiàn)手腳冰冷,畏寒怕冷的情況。在這樣的季節(jié)里,特別適宜用中藥泡腳的方式來養(yǎng)護健康。泡腳不僅可以暖身,還能保健。特別是一些身體有疾病的人,可以用個泡腳,很好的緩解身體不適的癥狀,甚至康復(fù)。
中藥泡腳藥方
1、生姜泡腳
材料:生姜一塊,紅花1克,鹽適量。
過程:用刀拍扁生姜,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功效:腳涼怕冷。
2、紅花泡腳
材料:紅花1克,少許鹽。
過程:把紅花放入放在水里燒開,加一勺鹽,先熏腳后泡腳
功效: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3、艾葉泡腳
材料:干艾葉50—100克
過程:先用水煮開后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后泡腳,先用部分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后再加水泡腳也可。
功效:艾草加姜可治風(fēng)寒感冒、關(guān)節(jié)病、類風(fēng)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
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jīng)炎,血液循環(huán)不好,手腳麻或瘀血。
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4、醋泡腳
材料:適量醋
過程:燒熱水,然后放入適量醋,待溫度適合泡腳。
功效:用醋泡腳還可以增強皮膚彈性,使皮膚變得光滑;祛除風(fēng)濕,改善畏寒怕冷等人體不適癥狀。
當(dāng)我們累了一天,尤其久站或者是長時間走路,會感覺到腳特別的疼,全身也會感覺到乏力。那么泡腳就會緩解一下這種疲勞感,晚上睡覺之前進行泡腳,會加快睡眠,保證睡眠質(zhì)量。在泡腳的時候加上一些中藥,效果會更好,常常用的重要有三七、花椒、艾草等等,中藥加入熱水中,泡腳20分鐘,長久以來會有顯著效果。下面我們一起來幾種中藥泡腳的方法。
一、中藥泡腳驗方是我國醫(yī)藥學(xué)寶庫中一顆明珠,它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和極其豐富的內(nèi)容,是中醫(yī)治療學(xué)中十分有效的外治療法之一。中藥泡腳是根據(jù)中醫(yī)辨治原則,對癥選擇藥物,用水煎取汁液后,浸泡雙腳,通過藥物對足部穴位及經(jīng)絡(luò)的刺激作用,達到治療疾病、保健養(yǎng)生目的的一種簡易、科學(xué)、實用的祛病保健方法。
二、
本書內(nèi)容主要包括:泡腳須知、泡腳健康療法和泡腳養(yǎng)生三大部分及569個驗方。目的在于指導(dǎo)人們?nèi)绾慰茖W(xué)利用中藥泡腳收到祛病保健、養(yǎng)生強身的效果。相信它一定會為提高讀者朋友的身體素質(zhì)和生活質(zhì)量發(fā)揮很好的作用。
四、1.當(dāng)歸:美容養(yǎng)顏,靚膚
當(dāng)歸桂圓泡腳:當(dāng)歸40克,桂圓肉25克。將當(dāng)歸,桂圓加清水適量,煎煮40分鐘,去渣取汁,與2500毫升開水一起倒入盆中,先熏蒸擦洗面部,待溫度適宜時泡洗雙腳,每天1次,每次熏泡30分鐘。
2.生姜:用于腳涼怕冷
生姜泡腳:生姜一塊,紅花1克,鹽適量。用刀拍扁生姜或切片,紅花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3.紅花:活血化瘀,治腰酸痛
紅花泡腳:紅花1克,少許鹽。把紅花放入水里燒開,加一勺鹽,先熏腳后泡腳。
4.艾葉:治療多種疾病
艾葉泡腳:干艾葉50—100克。先用水將艾葉煮開,加涼水或待降低溫度后再泡腳;或用熱水浸泡艾葉20分鐘,再加熱泡腳。艾草加姜可治風(fēng)寒感冒、關(guān)節(jié)病、類風(fēng)濕、咳嗽、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艾草加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末梢神經(jīng)炎、血液循環(huán)不好、手腳麻或瘀血;艾草加花椒20粒,適用腳汗、腳臭、腳氣、溫疹。
5.黨參:補氣虛
黨參黃芪白術(shù)泡腳:黨參15克、黃芪20克、白術(shù)15克。把三味藥加水煎煮后倒入足浴盆內(nèi)泡腳30分鐘,每日一次。
6.冬瓜皮:減肥
冬瓜皮泡腳:冬瓜皮200g,茯苓100g,木瓜100g。水煮去渣后,混入足浴盆內(nèi)浸泡雙足每次30-40分鐘,至微微出汗。每日一次,20-30天為一療程。
7.蒼耳子:通鼻竅,改善鼻塞,流涕
辛夷花蒼耳子泡腳:辛夷花20克、蒼耳子20克、白芷15克、桔梗10克、升麻10克、五爪龍60克、薄荷10克、細辛10克。把幾味藥加入水中煮開,泡腳。
8.蒲黃五靈脂:治痛經(jīng)
蒲黃五靈脂泡腳:蒲黃20克、五靈脂20克、香附20克、延胡索20克、當(dāng)歸2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沒藥10克。上藥加水2500毫升,煮沸15分鐘后離火,先以藥液蒸氣熏雙腳,待溫度適宜后將雙腳浸泡于藥液中。每次浸泡15-20分鐘,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劑藥重復(fù)使用兩天。在經(jīng)前3天左右開始用藥,連用3-5劑,連續(xù)用3個月經(jīng)周期。
用中藥泡腳是利用熱水促進藥物滲透進人體的作用,既可保證藥物能通過腳部透達周身經(jīng)絡(luò),又不會出現(xiàn)口服藥物過量導(dǎo)致不良反應(yīng)的情況。中藥熏蒸是中醫(yī)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其能借助水蒸氣擴張足部的毛細血管,使中藥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過毛血管循環(huán)至全身經(jīng)絡(luò),再循經(jīng)絡(luò)運行到五臟六腑,從而達到內(nèi)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當(dāng)然,目前清除血管垃圾最好的是至善大豆肽蛋白片,疏通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清除血管垃圾,溶解血栓,三高,中風(fēng)、梗塞的患者可徹底解決,因血管堵塞引起的問題,都可使用。然后再加水調(diào)溫浸泡三十分鐘左右,通過雙手對自己做自我按摩,使藥物更好刺激足部穴位和反射區(qū),從而達到疏通經(jīng)絡(luò),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新陳代謝,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從而改善睡眠,防治各種血管疾病,防治糖尿病,調(diào)整血脂、血壓,防治中老年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同時也是養(yǎng)生美容和減肥的好辦法。中藥泡腳對糖尿病足、便秘、小兒遺尿、神經(jīng)衰弱、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更年期綜合征、慢性疲勞綜合征、抑郁和抗衰老均有一定的效果。
生姜泡腳
腳涼怕冷,用生姜一塊(像棗大這么一塊姜)用刀拍扁,紅花、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燒開,再加一勺鹽泡腳。
紅花泡腳
活血化淤,藥店買一兩紅花分成10份,取一份用紗布包好放在水里燒開,然后加一勺鹽,先熏腳后泡腳,治腰酸痛。(泡腳的水一定滿過腳踝骨)
艾葉泡腳
可治療呼吸系統(tǒng)毛病去風(fēng)寒。藥店買一兩艾葉分成五份,每次取五份之一艾葉用紗布包好放到鍋里用水燒開,先熏腳,然后再泡腳,水溫40到50度的時候,再把雙腳放入水中泡腳,紅花、艾葉泡腳,可治腳涼腰酸。
花椒水泡腳
可防腳臭、腳汗、腳氣、抓一把花椒用沙布包好放到鍋里用水燒開后,雙腳先熏等水溫能下腳的時候就開始泡腳。另:艾葉和花椒泡腳,可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紅花加鹽泡腳,可治療腿靜脈曲張。
醋泡腳
在泡腳水里放一勺到兩勺醋可治腳后跟干裂,有軟化足跟骨刺的作用。
小蘇打加鹽泡腳
可平穩(wěn)血壓,先放一勺鹽把水燒開,然后放小蘇打,血壓偏低就少放些偏高就多放點。嚴重的高血壓,再加上芥沫面。(芥沫面和小蘇打主要是降血壓)當(dāng)然,目前清除血管垃圾最好的是至善大豆肽蛋白片,疏通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清除血管垃圾,溶解血栓,三高,中風(fēng)、梗塞的患者可徹底解決,因血管堵塞引起的問題,都可使用。
干姜、桑枝泡腳
患風(fēng)濕病、怕冷、怕涼、脾胃虛寒的人,適合用具有溫通作用的中草藥,如干姜、桑枝。
冬季天氣寒冷,中醫(yī)認為寒從腳下生,因此,寒冷季節(jié)泡腳是很多人養(yǎng)生保健的手段。但是,凡事都講究方法,泡腳雖然不比內(nèi)服藥,但搞不好也會惹出麻煩。
泡腳保健
關(guān)鍵在體質(zhì)
中醫(yī)基礎(chǔ)理論認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后天之本,所謂本就是生命的根本所在。這就明確指出了脾腎在臟腑中的作用特別重要。然而,足少陰腎經(jīng)、足太陰脾經(jīng)皆起始于腳部,可見腳部在生命活動中是非常重要的組織。為了強調(diào)這一點,人們常把腳稱為人之根本,正因為腳是三陰經(jīng)交匯的地方,所以比較怕冷,沐足能起到暖腳暖身、保健的作用。
但是,很多人泡腳保健隨隨便便就可以,也沒有什么副作用,所有人都合適,這就錯了。對于陽虛怕冷的人,泡腳能溫通經(jīng)絡(luò)、活血化瘀;但是對于本身陰虛體質(zhì)的人,恰恰就如火上澆油,不但達不到保健的目的,而且很容易導(dǎo)致上火。
熱水泡腳并非人人適用
專家指出,熱水泡腳也是有禁忌的。比如,患有腳氣的人,病情嚴重到起泡時,就不宜熱水泡腳,因為這樣很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有人喜歡用電動足浴器泡腳,一泡就是幾個小時。一般來說,每日臨睡前泡腳20分鐘為佳,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特別是老年人,泡腳時間過長的話,會引發(fā)出汗、心慌等癥狀。孕婦也不宜長時間用熱水泡腳。
中藥泡腳方(單位:g)
風(fēng)寒感冒:艾葉15、蘇葉15、桔梗10、麻黃10、生姜5片。風(fēng)寒感冒者往往噴嚏、流鼻涕、周身緊痛、惡寒、口淡、沒有胃口、惡心嘔吐、大便溏爛。在感冒的急性期在家泡泡腳能幫助盡快恢復(fù)。
風(fēng)熱感冒:桑葉30、北杏20、菊花20、連翹15、銀花15、桔梗10、防風(fēng)10、薄荷10。風(fēng)熱感冒的人往往發(fā)熱重、微惡風(fēng)、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流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痛經(jīng):艾葉50、桂枝10、烏藥15、元胡10、香附10。
足跟痛的原因有多種,有些人是由于長了骨刺造成的,還有些人是由于炎癥引起的。不管是哪種足跟痛除了正常的治療以外,還可以通過中醫(yī)的方法來慢慢調(diào)理。中醫(yī)治療足跟痛的方法有外敷、藥材泡腳等方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要長期堅持使用才會起到從根本上治療的效果。
足跟痛的原因
一、跟骨骨刺。老年人足跟痛多和骨刺有關(guān),跟骨結(jié)節(jié)處會有大小不一的骨刺,隆起的骨刺使局部組織受到摩擦、勞損,會產(chǎn)生無菌性炎癥,但足跟痛的程度與局部炎癥反應(yīng)的輕重有關(guān),與骨刺大小無直接關(guān)系。
二、足底脂肪墊萎縮。脂肪墊萎縮后,會使足跟緩沖震蕩、防止摩擦的作用減弱,使足跟處更易受到損傷而有痛感。
三、足底跖腱膜勞損。一些行走時間過長、負重過度的人會引起跖腱膜的勞損,出現(xiàn)局部無菌性炎癥而有疼痛癥狀,部位集中于跟骨結(jié)節(jié)跖腱膜起點處。
中藥泡腳緩解足跟痛配方
一、按照1 : 1 : 3的比例分別取一些川芎、白芥子、白芷,將配好的藥材研成細末,加入適量的醋攪拌為糊狀。取適量調(diào)好的藥糊敷于患處,并用傷濕止痛貼包好固定,三天換一次藥。此藥方對于由骨質(zhì)增生而引起的足跟痛有很好的消腫及止痛效果。
二、乳香(10g)、沒藥(10g)、血竭(10g)、獨活(15g)、黃花蒿(20g)、透骨草(30g)、尋骨風(fēng)(30g)、老鸛草(30g)。將以上藥材放入藥鍋加水煮沸,再開小火煎煮10分鐘,取藥液加入到足浴盆中泡腳20到30分鐘,一天兩次,一劑藥可煎煮兩次,七到十天為一個療程。
三、用熱水泡腳時在足浴盆中加入些米醋,每次浸泡半個小時,每天一次,十五到二十天為一個療程。
中醫(yī)治療足跟痛的方法
一、很簡單也很方便的一種,是用每天煎過的中藥渣加適量醋,放入紗布袋里,熱度以合適為準,熱敷足跟處,一次15~20分鐘。
二、川草烏、伸筋草、透骨草等藥適量(根據(jù)自身情況,請醫(yī)生開出外敷處方),加醋適量,加入熱水,以不燙為宜,每天泡腳,每天泡15~20分鐘,一服藥可用3~5天。泡腳后用軟膏劑或護手霜涂抹足跟處再進行按摩。或者用合適的圓棍放在腳下來回滾動,也是一種按摩。
三、使用足跟墊。在稍厚的鞋墊上畫出痛點的位置,挖空,在空處墊上藥包,可用威靈仙、白芷,以1∶1的比例打成藥面做成藥包。也可不墊藥包使用。
四、如果疼痛劇烈、嚴重影響行走,可采用局部封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