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濕美容 別忘記茯苓
夏季養(yǎng)生祛濕。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人種,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祛濕美容 別忘記茯苓”,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茯苓為茯苓菌的干燥菌核,又名茯靈、茯零、云苓、松苓?!侗静菥V目》曰:《史記龜策傳》作茯靈。蓋松之神靈之氣伏結而成,故謂之茯靈,茯神也。它的黑褐色外皮稱茯苓皮,長于利水消腫;內部淡紅色者稱赤茯苓,用于清熱利濕;內白色者稱白茯苓,長于健脾滲濕;抱附松根生者稱茯神,用于安神助眠。茯苓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妒姥a齋醫(yī)書》曰:茯苓一味,為治痰主藥。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動,濕也,茯苓又可行濕。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肺、脾、腎經(jīng)。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用量9~15克。
茯神塊噴淋清水,稍悶潤,加朱砂細粉,晾干后就是朱茯神。朱茯神入心、脾兩經(jīng),有寧心、安神、利水作用,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和驚癇?!侗静菥V目》曰: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謂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治心病也。
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茯苓可增加水腫患者的尿液排出,對腎炎水腫患者有利尿作用,還有降血糖的作用。改造茯苓聚糖的結構,可得到具抗腫瘤活性的茯苓次聚糖,可增強化療療效,提高抑瘤率。茯苓多糖可增強機體免疫力。此外,茯苓對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損傷有保護作用,使谷丙轉氨酶的活性明顯降低,防止肝細胞壞死。茯苓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結核桿菌和變形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每周一上午在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有中醫(yī)內科專家門診
日常應用
痰 飲
如出現(xiàn)舌苔白膩納差、嗜睡和手足麻痹者,可用橘皮3克,茯苓6克,制半夏6克,枳殼3克,干姜3克和生甘草3克,以文火煎水15分鐘。每次1小碗,一日飲服2次。
美 容
臉上出現(xiàn)黃褐斑、黑斑者,可用白茯苓10克,白芷10克,碾成細粉,調入白醋50毫升中,三日后早晚涂斑處,可使色斑減淡。
注意: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ys630.COm精選閱讀
梅雨季節(jié),祛濕是養(yǎng)生第一要務。這樣的天氣最好不要游泳,不要去海邊,不要淋雨。如果去游泳了,最好在出水時用干毛巾把全身搓得紅紅的,讓濕氣從毛孔里跑出來。每年漫長的梅雨天氣對人體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春天體內濕邪過重的話,一年也不會有好身體。
原料:土茯苓兩大片,靈芝3片,紅棗、桂圓、龍骨
煲法:
1、土茯苓和靈芝用清水洗凈;
2、龍骨放進砂鍋里,加清水燒開后轉小火,加入土茯苓、靈芝、紅棗和桂圓,煲一個半小時。
功效:
1、土茯苓能夠祛濕、排毒和通利關節(jié);
2、靈芝能全面提高免疫力,能潤肺、安眠、養(yǎng)心、護肝,能治療多種疾病,是養(yǎng)生的佳品;紅棗、桂圓能補氣血,對女性非常有益。這個湯不但能祛濕,而且平補,可以明顯增強體質,改善睡眠。
題外話:這個湯里面的靈芝也可以不用,只用土茯苓祛濕功效不變。靈芝常服可以改善體質,但口感略苦,可以用一個蜜棗來中和一下。本案里用的是紅棗和桂圓,雖然沒有那么甜,但營養(yǎng)更全面一點。
夏季天氣炎熱,氣溫高,又常下雨,因此濕氣比較重,機體會因此出現(xiàn)很多健康問題。那么在生活中健脾祛濕的中成藥有哪些呢?
中成藥推薦
清熱祛濕顆粒
功能主治:清熱祛濕,益氣生津。用于暑濕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熱口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2~3次。
藿香正氣丸
功能主治: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于暑濕感冒,頭痛身重胸悶,或惡寒發(fā)熱,脘腹脹痛,嘔吐泄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木香順氣丸
功能主治:行氣化濕,健脾和胃。濕濁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惡心、噯氣納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祛濕茶推薦
陳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陳皮2g。
做法:茯苓、陳皮洗凈,放人保溫杯中,沖入熱水,等5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利濕,化痰減肥,健脾燥濕,化痰祛脂。
成分作用: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脘腹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300g,枸杞子一把,紅棗2~3顆,冰糖、水適量。
做法:洗干凈后,控干水分。將薏米放入平底鍋中,鍋中不可放油,開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關火;將紅棗、枸杞,沖入滾燙的開水,浸泡5~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養(yǎng)肝明目,利水祛濕。
成分作用:
枸杞:養(yǎng)肝,滋腎,潤肺。
薏米: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
養(yǎng)顏美容一直是很多女性都非常注重的一個工作,因為我們都希望自己可以永葆青春,所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會購買很多的美容產(chǎn)品,不管是面膜還是面霜還是其他的東西,都希望可以利用它們,幫助自己解決各種肌膚衰老問題,而實際上除了這些產(chǎn)品之外,在你的身邊有更加天然的美容方法那就是茯苓。
白茯苓是一種保健藥物,它具有祛斑,祛痘和美白滋潤肌膚等美容功效,并且具有瘦身作用。
一:白茯苓蜂蜜美白法
材料:首先到藥材鋪買少許白茯苓,加上蜜糖兩茶匙。
制法:先把白茯苓磨成粉狀(可以請藥材鋪幫你磨粉),然后把兩湯匙白茯苓粉混入兩茶匙蜜糖內,攪勻成糊狀。
用法:把糊狀的“美白面膜”厚厚及均勻地涂在面上(避開眼部四周),敷20分鐘。用溫水把面洗凈即可。每周做2-3次。
美容功效:白茯苓,味甘、淡,性平,能祛斑增白、潤澤皮膚,還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擴張血管。
二:茯苓蜂蜜面膜
材料:白茯苓粉15克,蜂蜜30克
做法:將蜂蜜與茯苓粉調成糊狀。晚上睡前的時候敷臉,第二天清晨用清水洗去即可。
美容功效:本面膜有營養(yǎng)肌膚,消除老年斑黃褐斑的功效。古醫(yī)家認為茯苓能化解一切黑斑瘢痕,與蜂蜜搭配使用,既能營養(yǎng)肌
如果用茯苓去做成面膜或者護膚產(chǎn)品的話,那么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容效果,而且它們不存在其他化學成分,更利于我們的肌膚保健,因此選擇用茯苓的方法美容養(yǎng)顏,自然是比較健康科學的,可以避免各種副作用問題發(fā)生,達到最好的美容養(yǎng)顏效果。
茯苓是常見的中藥藥材,藥用價值是很高的,茯苓是可以治療以及預防很多疾病的發(fā)生,茯苓除了可以當做藥材之外,還可以直接食用,不管是煲湯還是熬粥,或者是做菜,味道以及營養(yǎng)價值都是很高的,對于茯苓很多人都想全面的進行了解,濕氣重對人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茯苓有去濕效果好嗎?
茯苓有去濕效果好嗎?
茯苓有著很好的消腫、排濕氣的作用,特別是對于脾虛食少以及失眠多夢和身體虛弱、排泄異常的患者來講,有著非常好的改善作用,如果是因為身體里面的濕氣過重而引起不適的話,是可以服用茯苓去濕的,不過陰虛火旺的人最好不要使用。
茯苓去濕方法
中醫(yī)有一種祛濕方法就是燥濕,但這不是最主要的方法。中醫(yī)在長期的醫(yī)療保健實踐中,總結出“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利濕,通過排尿的方法排出體內多余的濕,利濕祛濕方法為:用茯苓10克,白術10克煮水服用。
此祛濕簡便方適用于大多數(shù)身體有濕的人,茯苓和白術是藥性平和的上品。它們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當身體有濕的時候,它們主要作用是祛濕。當身體正常了,它們就停止祛濕,開始發(fā)揮健脾的功效了。
茯苓去濕效果
茯苓具有消除水腫、健脾祛濕的效果,特別是對濕氣造成的脾虛食少、排泄異常、失眠多夢、身體虛弱等癥狀具有非常好的功效,人體的濕氣有很多種,茯苓去除濕氣的效果好壞要看是否對癥,只要是對癥茯苓的祛濕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如果不對癥的話祛濕效果就會很差,甚至是毫無作用,所以要說茯苓祛濕效果如何需要看是否對癥才行。很多女性都知道茯苓可以去濕氣,甚至是覺得茯苓具有美容效果,所以總是動不動就使用茯苓,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茯苓的祛濕效果雖然不錯,但是那也是需要對癥才會有效的哦。
身體去濕小技巧
祛除濕氣還要注意積極參加運動,身體內濕氣過重的朋友一般都會伴隨著缺乏體育鍛煉的情況,這樣的話,身體內積累的濕氣就會越來越多,很難排出體外,不利于身體內的正常循環(huán),并且還會對脾臟等組織造成傷害,所以建議大家每天要堅持鍛煉!
怎么祛濕健脾
1、怎么祛濕健脾之薏米紅豆粥
薏米紅豆粥是治濕邪最好的藥。薏米,在中藥里稱“薏苡仁”,《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養(yǎng)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藥里稱作為“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F(xiàn)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jié),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主料:薏米100克
輔料:棗(干)25克,赤小豆50克,仙鶴草10克
調料:白砂糖30克
將薏米、紅豆以溫水浸泡半日;用紗布將仙鶴草包好;大棗去核浸泡;將薏米、紅豆、仙鶴草、大棗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成稀粥,最后撒上糖調味即可。
2、怎么祛濕健脾之素燒冬瓜
主料:冬瓜、香菜。
配料:蔥段、醬油、高湯(或清水)、鹽、糖。
做法:冬瓜洗凈去皮、切小塊;冬瓜不要切的過大,兩張麻將牌的大小就可以,否則不容易煮熟,俗稱“費火”;鍋熱后,倒比平時炒菜多一點的油,放入蔥段;把冬瓜先過下油會更好吃,考慮到健康因素的話,那就稍微多放一點油,把冬瓜表面都裹上油;把冬瓜放入,翻炒至表面都裹上油,翻炒兩分鐘;加入高湯,沒有高湯就加入沒過材料的清水,同時加塊濃湯寶,放兩至三勺醬油,半小勺糖,煮至冬瓜綿軟,大約需要15分鐘;根據(jù)冬瓜塊大小。冬瓜變得透明時,放點鹽調味,撒上點香菜,關火出鍋,既能做湯,也能做菜!
3、怎么祛濕健脾之白術陳皮豬肚湯
白術陳皮豬肚湯的主要食材為白術、陳皮、豬肚、生姜、砂仁。此款食療方能健脾、補氣、開胃、理氣、利水、去濕。非常適合食欲低下、消化不良、腹脹、濕氣重、脾胃不化的朋友食用。白術陳皮豬肚湯的做法如下:第一步,將豬肚處理干凈,并焯一下水,洗凈后備用。第二步,將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砂鍋內,加入清水后,大火燒開,然后用文火燉煮一個小時。第三步,將鍋中的豬肚取出,切片后再放入砂鍋,繼續(xù)燉煮半小時左右即可。
祛濕健脾吃什么水果
1、西瓜:有清熱解暑和利小便的功效,尤其是西瓜皮的清利濕熱效果更佳,食用后可使?jié)駸嶂半S小便而去,皮膚濕疹者尤其適合多吃西瓜。
2、甜瓜:有清暑熱、解煩渴、利小便和通大便等功效,食用后可緩解暑熱心煩、口渴、小便不利及大便秘結等癥狀。
3、蘋果:有健脾、補氣、益胃、生津和潤燥等功效,適合脾虛、食量減少、胃陰虧虛及陰虛胃痛等癥。
4、橙子: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適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嘔吐及便秘等癥。
5、木瓜:有健脾胃和助消化之功,可用于胃痛及消化不良等癥的食療。
6、無花果:有健脾、開胃、清熱、潤腸之功,可用于食欲不振、便秘及瀉痢等癥的食療。
祛濕健脾吃什么菜好
1、扁豆。扁豆是甘淡溫和的健脾化濕藥。能健脾和中,消暑清熱。解毒消腫,除濕止瀉。適用于脾胃虛弱,便溏腹瀉,體倦乏力,水腫,白帶異常以及夏季暑濕引起的嘔吐,腹瀉,胸悶等病癥。扁豆高鉀低鈉,經(jīng)常食用有利于保護心腦血管,調節(jié)血壓。
2、香椿。香椿的根、皮,去蒙呱濕,止血止痛,雙濕性腰腿疼,具有良好的作用。香椿的葉子消炎,解毒,殺蟲。香椿的果實,祛風散寒,止痛。治風寒外感心胃氣痛,風濕性關節(jié)疼痛。
3、冬瓜。冬瓜皮具有利水祛濕消腫的作用。冬瓜皮水煎可治腎炎,心衰,肝硬化及腳氣等。
4、赤小豆。赤小豆解毒,清熱利水去濕。用赤小豆一把,一條200克以上鯽魚,將去除麟及內臟,放鍋內煮熟,吃魚喝湯。赤小豆與薏米仁(炒黃)共煮水喝祛濕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