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也有副作用,這5種不是所有人都能吃
春季養(yǎng)生必吃十種水果。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養(yǎng)生已經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您對飲食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果也有副作用,這5種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如果要用一種食物形容夏天,那一定非水果莫屬。各式各樣的水果不僅能滿足你的味蕾,更藏著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
水果雖好,卻并非適合所有人。
西瓜
在中醫(yī)里,西瓜被稱為“天然白虎湯”,其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等功效?,F代醫(yī)學研究也發(fā)現,常吃西瓜能起到利尿、開胃、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清甜多汁的西瓜含水量較高,是很好的“純天然飲料”,非常適合出汗多的人補充水分。
此外,西瓜還是番茄紅素、維生素C、鉀等營養(yǎng)素的好來源。
不過,以下幾類人群要少吃西瓜:
第一,西瓜升糖指數偏高,糖尿病患者應該少吃,以免引起血糖波動;
第二,西瓜屬于生冷食品,消化不良及腸胃虛寒的人吃多了更容易傷脾胃,出現腹脹、腹瀉、尿多等癥狀;
第三,西瓜含水量高,腎功能不全的人如果攝入過多水分,很難將其排出體外,不但會使水腫加重,還易導致其體內的血容量增多,誘發(fā)急性心力衰竭。
桃子
從中醫(yī)角度講,桃肉性溫熱而味甘酸,有消積潤腸、生津解渴的功效。
從營養(yǎng)角度看,桃子中除了含有多種維生素、果酸以及鈣、磷等無機鹽,含鐵量也很高,幾乎為蘋果和梨的4~6倍。
研究表明,常吃桃能輔助降血壓,非常適合高血壓患者。
桃是溫性水果,如果有口干、咽喉痛、流鼻血等上火癥狀,最好少吃或者不吃,以免加重上火癥狀。
除此之外,多病體虛、胃腸功能較弱的病人也不宜吃太多桃子。
有皮膚病、易生瘡癤的患者應盡量少吃桃子。
還有的人對桃毛過敏,在吃前可用鹽水泡或者用刷子清洗表皮。
荔枝
荔枝性溫,有生津益血、健脾止瀉、溫中理氣的功效,非常適合脾胃虛弱、寒性體質的人群食用。
荔枝含糖量約為16.6%,且大部分為果糖,在含糖量相同的情況下,果糖比例高的水果會更甜,這也是許多人愛吃荔枝的原因之一。
但果糖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有可能引發(fā)低血糖反應,出現頭暈、心慌、臉色蒼白、眩暈、昏厥等低血糖癥狀。
空腹時不宜大量吃荔枝,選擇在兩餐之間吃更安全。
另外,中醫(yī)認為,荔枝性溫,多吃易“上火”,因此陰虛火旺者最好少吃,正在長青春痘、生瘡、咽喉干疼、牙齦腫痛、便秘或患有急性炎癥的人最好別吃。
芒果
有“熱帶果王”之稱的芒果汁多味美,有益胃止嘔、解渴利尿的功效。芒果富含β胡蘿卜素,不但對皮膚和眼睛有益,還有助護肝。
研究表明,芒果中的黃芪、槲皮素、鞣酸等化合物能幫助身體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
但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孩子以及氣虛、脾虛的人要少吃芒果。
此外,有一些人吃了芒果后,會全身起紅斑,出現嘔吐、腹瀉等過敏現象,這類人應該盡量避開芒果。
李子
李子、楊梅等口感酸的水果能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增加腸胃蠕動,因而有助促進消化,非常適合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這類水果維生素C含量往往較高,有助提高機體免疫力。
此外,李子和楊梅還富含抗氧化物質——花青素,有助消滅人體自由基,抵抗衰老。
不過,胃酸過多、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應少吃李子和楊梅等口感酸的水果,以免引起胃部不適。
此外,從中醫(yī)角度說,李子多食易生痰濕、傷脾胃,因此脾虛痰濕的人不宜多吃,以免加重病情。
擴展閱讀
說起吃大棗的益處來,恐怕知道的人很多,的確,大棗對身體有很多補益作用,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病后體弱、貧血患者及冬季手腳冰涼的女性都可以通過大棗調理身體。大棗屬于藥食同源之品,有自己獨特的藥性,如果不分青紅皂白,不辨體質,一律用大棗進補,有時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還會幫倒忙。
大棗的功效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術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欲,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姜,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癥狀。
2、補氣養(yǎng)血:紅棗為補養(yǎng)佳品,食療藥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yǎng)身體,滋潤氣血。臺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黃耆,枸杞,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養(yǎng)血安神:女性躁郁癥,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yǎng)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4、緩和藥性:紅棗常被用於藥性劇烈的藥方中,以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并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等瀉藥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4類人,最好少吃或不吃大棗
痰濕偏盛者
這樣的人常表現為舌苔厚膩、口甜或口中發(fā)膩、食欲不振,平時常感覺胃部脹滿,嚴重者會伴有頭暈、惡心、嘔吐、眼瞼及面部浮腫等癥狀。大棗的滋膩之性容易助濕,使得痰濕停留在體內難以清除,進而加重上述不適。這種體質的人更適合吃薏仁、紅小豆、山藥、絲瓜等健脾利濕的食物。
愛上火的人
這類人體質偏熱,經常出現便秘、口臭、咽喉牙齦腫痛等上火癥狀,而大棗性味甘溫,偏于溫補,若大量食用,猶如火上澆油。
感冒初期患者
感冒初期,入侵人體的風寒或者風熱之邪正盛,若此時食用大棗,其黏膩的性質常常會導致邪氣滯留,造成“閉門留寇”的后果,使得體內的病邪難以驅除,不利于恢復。
糖尿病患者
大棗含糖量較多,會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大棗。
紅棗的食用方法:
中醫(yī)上講,女性有躁郁不安、心神不寧等癥狀??捎眠m量百合、蓮子搭配紅棗調理。若與小米同煮,可更好地發(fā)揮紅棗安神的效用。
大棗桂蓮粥做法
將淘洗凈的糯米、大棗、蓮子一同入鍋加水適量,先用旺水燒開,再轉用文火煮熟,待煮至濃稠時加入桂圓肉和適量冰糖,再稍煮一會兒即可食用。
此方具有生津潤燥、安神養(yǎng)血之功效,適用于心脾兩虧、氣血不足、食欲不振、四肢無力、失眠多夢等癥,并對陽痿、遺精、早泄等癥也有良效。
紅棗菊花粥做法
材料:紅棗5-10枚、黑米100克、菊花15克,
用法: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紅糖。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補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常食用可使面部膚色紅潤,起到保健防病、駐顏美容的作用。
薏米紅棗粥做法
用料:薏米50克,紅棗10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
制法:
1、將薏米、糯米分別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4小時,撈出瀝干;紅棗洗凈瀝干。
2、把薏米、糯米一起放入鍋內,倒入適量(8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開后轉至小火,再加入紅棗,熬至米粒糊化成粥狀,即可盛出食用,依照個人偏好可加紅糖。
功效:暖脾胃,補中益氣。
說起水魚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水魚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魚類,其實水魚就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非常高的魚類,是一種具有滋補功效的魚,日常常吃水魚的話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功能是有很多幫助的的一種魚,其實水魚就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的甲魚是一種養(yǎng)生價值很高的魚類。
在民間有吃甲魚進補的傳統,可以說甲魚對人類的健康是有很多好處的,對于那些有失眠問題的人來說吃甲魚更加提高睡眠質理的作用呢?
甲魚,學名叫鱉,俗稱團魚、水魚。
甲魚的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導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有良好的滋補功效,且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古代常用甲魚治療虛勞、腳氣、遺精、痞塊以及久瘧不愈等 病:現代常作為肺結核、肝脾腫大和癌癥病人的輔助治療食品。
甲魚屬于寒涼性質的肉食,長于補陰液、退虛熱。《日用本草》說甲魚能“大補陰之不足?!薄峨S息居飲食譜》也說:“滋肝腎之陰,清虛勞之熱?!彼裕误w消瘦、平素怕熱、口咽干燥、大便秘結的火體之人,陰液虧虛、心煩失眠的人,陰虛火旺、面色潮 紅、午后低熱的人,都宜食用甲魚。
甲魚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它的邊緣肉裙部分還含有動 物膠質,不容易消化吸收。如果一次吃得大多,容易敗胃,影響 消化功能。特別是脾胃虛弱的人,更不能多吃,否則往往使人不思飲食,肚腹脹滿,甚至引起腹瀉。
甲魚的吃法很多,可以清蒸,可以燉湯,滋味鮮美。古藥書 《本草備要》介紹,甲魚加冰糖燉服,用于治療陰虛諸損。現代常 用甲魚加桂圓燉服。因為桂圓能健脾、養(yǎng)血,而且藥性偏溫,與甲魚同燉,既能加強補益功效,又能減輕甲魚的寒性,以免妨礙 脾胃消化功能
雖然說甲魚是一種養(yǎng)生價值很高的魚類,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吃甲魚養(yǎng)生的,日常生活中像一些胃腸功能不好的,脾胃虛弱的人最好還是不要吃甲魚了。
專家介紹,空心菜是堿性食物,含有鉀、氯等調節(jié)水液平衡的元素,食后可降低腸道的酸度,預防腸道內的菌群失調,對防癌有益。但是,空心菜屬于性寒的食物,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腹瀉的人不宜多食,血壓過低、手腳容易無故麻痹或抽筋的人,也不宜多吃。
空心菜富含人體必須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yǎng)素和多種礦物質、維生素C、維生素B2等??招牟诉€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加速腸蠕動,促進體內毒素和有毒物質的排泄??招牟酥械娜~綠素有綠色精靈雅稱,有健美皮膚、潔齒防齲之功效。
中醫(yī)認為空心菜還是治病良藥,它屬于旋花拉植物,味甘性微寒,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的作用,對夏季出現的暑熱煩渴、便結尿黃以及炎熱產生的痔瘡、衄血、尿血等熱癥,皆可多食空心菜予以解除。本品藥食皆優(yōu),堪稱夏季佳蔬。小兒夏季熱(疰夏)可用空心菜汁調鹽頻服予以清熱;對于夏季常出現的疔瘡腫或毒蟲叮咬以及痱子、濕疹之類皮膚病,勸君多食空心菜,同時另取它搗爛外敷患處即可。在擔任鄉(xiāng)村醫(yī)生期間,筆者在治療扁平疣(雞眼)時,采用空心菜葉頻擦,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空心菜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相關專家建議,胃寒的朋友不適宜吃空心菜。希望本文對你有一些幫助!
唐代醫(yī)藥學家孫思邈發(fā)現了動物內臟和人類內臟無論在組織、形態(tài)還是在功能方面都十分相似,他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提出了“以臟治臟”和“以臟補臟”的學術觀點。這就是中醫(yī)食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法則“以形補形”,俗稱“吃啥補啥”。
“吃啥補啥”簡單地說,就是以動物臟器來調補身體的方法?,F代科學技術也將豬胃黏膜加工制成胃膜素,有保護人的胃黏膜作用,治療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用動物睪丸制成的睪丸片,可治性功能減退癥。采用豬、牛、羊的胎盤制成的胚寶片,對神經衰弱、發(fā)育不良者均宜服食。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人只要有了胃痛就要吃豬肚,得了心臟病要吃豬心,發(fā)生性功能障礙就要吃什么鞭類……根據具體各種不同的情況還應區(qū)別對待。
一、吃肝補肝,肝病患者不宜
肝臟是人和動物最大的解毒器官,動物體內的各種毒素,大多要經過肝臟來處理,從市場買回的動物肝臟大多暗藏著各種毒素,肝病患者由于肝功能受損,難以及時分解掉這些毒素,這就會加重肝臟負擔,影響肝病的康復。肝臟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和“化學加工廠”,可產生多種激素、抗體和免疫細胞等,動物肝臟內含銅量也很高,而這些物質肝病患者食用后,無疑會受其害。因此,肝病患者是不能吃肝補肝的,日常飲食也應少吃肝為佳。
二、以腦補腦老人不宜
老年朋友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健忘,中醫(yī)認為這多半是因為腎氣逐漸虧虛,不能上榮于腦。而根據“以臟補臟”的理論,豬腦可起到補益大腦的作用,因此,許多老年人熱衷于“吃腦補腦”。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豬腦屬于高膽固醇食物,而老年人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問題,過多食用高膽固醇食物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fā)中風等疾病。因此,老年朋友在補腦時不妨選擇核桃、黑芝麻、魚肉等食物來代替豬腦。
三、以血養(yǎng)血老少皆宜
血液是維持人體基本生理活動最重要的物質之一。民間常常用各種動物血液治療貧血或血虛,這是值得推廣的一種食療方法。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血紅蛋白中。動物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且易被人體吸收的血紅素鐵。黑木耳、海帶、芝麻等,雖含鐵量也較高,但所含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其吸收率多在10%以下。與牛血、羊血等相比較,豬血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克豬血中的鐵為44.9毫克,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食療佳品。此外,豬血中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所含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的也接近,非常容易被機體利用,特別適合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和兒童食用。
此外,像“吃心養(yǎng)心”、“吃腰子補腎”、“吃肺潤肺”等說法,臨床實踐證明在部分患者身上是有效的,但是,在具體使用時,還得因人而異。例如豬腎具有補腎的作用,但腎結石患者就不宜食用,他們反而需要限制動物內臟的攝入。所以大家在食用這些食物時,要看看自身適不適合吃哦。
燥熱,夏天的節(jié)奏。不要掉進那些司空見慣的陷阱,快和養(yǎng)生誤區(qū)和飲食誤區(qū)說拜拜,小編整理了幾個夏天容易忽視的飲食誤區(qū),快來看看你犯了幾個?
飲食誤區(qū)1、降暑綠豆湯多喝效果好
綠豆湯具有清火、降暑等功效,因此在夏天食用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就因為如此有很多人都錯誤的認為綠豆湯是“多多益善”,因此每天都過量的飲用綠豆湯。在這建議,要想維持苗條的身形。最好是少喝綠豆湯。因為綠豆湯和米飯一樣屬糖類,如果過量食用的話也會導致發(fā)胖。因此在吃完飯后有喝綠豆湯習慣的人,一定要記住飯量要減少1/4。而把綠豆湯當飯吃的人,則要記住要少放點糖,同時可以適量加一些低脂牛奶。
飲食誤區(qū)2、冷飲代替白開水
炎熱的天氣使很多人都很“嗜涼”,這也就導致了冷飲等食品的大賣。不錯,夏季我們是需要通過一些涼性食物來達到消暑降溫的目的,但像冰飲料類的冷飲絕對不是最佳選擇??赡苣阍诤冗@些冷飲的時候是感覺到自己在解渴在降溫,但其實你根本就是在喝熱量。對于減肥的美眉來說,千萬不要喝一些珍珠奶茶,這些奶茶的熱量已經是遠遠超過了主食的熱量了。
因此就算再怎么炎熱、口渴,也不要選擇用冰飲料來代替白開水或者是礦泉水??赡馨组_水沒味道不好喝,但它能確確實實的保證你的身體健康,在健康與口感兩者之間,你會選擇誰?
飲食誤區(qū)3、缺乏食欲簡單就好
別看三明治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塊,但其實它其中所含有的熱量是相當高的,就算一個簡簡單單的雞腿三明治,它的熱量就達到307卡。小塊的三明治通常只會暫時飽腹,因此下午茶時間又會吃一些點心,這樣就會過量的攝入熱量。因此在選擇的時候最好是能選擇一些低熱量的三明治,比如田園燒肉、海鮮總匯、火腿沙拉三明治等,這些三明治的熱量較低。
飲食誤區(qū)4、水果當正餐
吃水果應該適度。長期靠“水果化”生存,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都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想利用夏天“水果餐”減肥的人士,不要總是自己從網上扒拉減肥食譜,最好還是向醫(yī)生請教。當然,如果你不介意病上一周來換取體重急劇下降,可以忽視這一條。
有些人問:“聽說多吃豆腐會長結石,因為里面有石膏,是真的嗎?”
其實,不論是誰,以前有沒有過腎結石,都可以吃豆腐,豆腐不會讓人有腎結石,不僅如此,豆腐還能避免腎結石的發(fā)生。
豆腐中跟結石有關的物質
在大豆中,有結石有關的物質主要有三種:嘌呤、鈣和草酸。大豆經過不同的加工,其中與結石有關的成分會發(fā)生不同的變化。
嘌呤:
嘌呤在人體內會轉化成尿酸,過多的嘌呤可能會對尿酸鹽結石有一定影響。干大豆中有比較多的嘌呤,不過經過浸泡,很多嘌呤被除去了。而豆?jié){和豆腐中都含有大量的水,會大大稀釋嘌呤的濃度。也就是說,做成一杯豆?jié){或者一塊豆腐,所需要的大豆并不多,其中所含的嘌呤也就有限。因此,豆腐和豆?jié){,并非高嘌呤食品。
鈣:
與大家認識不同的是,鈣攝入量不足反倒會增加結石風險。所以,即使是對結石風險較高的人群,依然需要攝入適當的鈣。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富含鈣的食物有助于降低結石風險,而鈣片則不具有同樣效應,反而可能增加結石風險。這可能是食物中的鈣能結合食物中的草酸,從而避免了草酸被吸收;而鈣片使得身體短時間大量攝入鈣,可能會增加尿中的鈣,從而成為結石的原料。
草酸:
草酸是導致腎結石最常見、最主要的原因。它進入尿液之后,與其中的鈣結合形成草酸鈣。草酸鈣溶解度很低,所以容易析出成為結石。在討論豆制品與結石的關系時,關鍵就是草酸的含量。結石風險高的人也可吃豆腐
簡而言之,豆制品對結石的影響主要是其中的草酸,而豆腐(尤其是鹵水豆腐和石膏豆腐)中的草酸含量很低,從豆腐進一步加工而來的食品(比如豆腐干)草酸含量也不會高,所以結石病人也是可以吃的。
另外,這些“建議”與“警惕”是針對結石病人或者結石的高風險人群說的。對于健康人,身體對于草酸等成分有更強的處理能力,就更沒有必要擔心吃豆腐或者豆制品引發(fā)結石了。
哪些人更應該吃豆腐
1.素食及肉類攝入不足的人群。
大家知道,蛋白質對于人體特別重要,不僅促進生長發(fā)育,延緩細胞衰老,而且,還可修復受損細胞,促進各種慢性病的恢復。但如果平時肉吃的少,特別素食的人,容易蛋白質缺乏,長期就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增加疾病風險。而豆腐富含可以和動物性蛋白相媲美的優(yōu)質蛋白質,是我們飲食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
2.需要補鈣的人群。
鈣可以增加骨密度,促進骨骼發(fā)育,飲食中奶制品是鈣的第一來源,其次就是豆腐。特別像青春期生長發(fā)育、老年骨質疏松、孕婦等高鈣需求人群,更要增加豆腐攝入,保證飲食中鈣的攝入充足。
3.預防乳腺癌及肥胖女性。
現在女性癌癥中,乳腺癌是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而體內雌激素過多是乳腺癌主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別肥胖女性,其體內的雌激素含量相對更高。而豆腐富含大豆異黃酮,是類雌激素物質,可以雙向調節(jié)體內雌激素,是預防乳腺癌主要物質。所以,女性要多吃豆腐,肥胖女性更要多吃豆腐,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的風險。
4.更年期女性。
女性平均在45歲之后,漸進入更年期階段,會出現很多更年期癥狀,如煩躁、盜汗、五心煩熱等,甚至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較以前大為增加,骨密度下降也會加速,這些都和雌激素分泌減少有密切關系。而豆腐富含的大豆異黃酮,可以有效的緩解這些癥狀,特別對于抑制骨流失,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有著重要作用。所以,即使以前我們挑食“錯過”了豆腐,那么進入更年期后,就要以“大局為重”好好的“補償”了,否則,就會增加更多的疾病風險。
5.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人群。
我們都知道豆腐富含蛋白質和鈣,其實豆腐還富含卵磷脂、皂甙、植物固醇,這些都是降低血脂很重要的營養(yǎng)素啊,所以,對于高血脂,及心血管疾病人群,除了多吃蔬菜、粗糧降低血脂,多吃豆腐也是不可缺少的啊。
6.肥胖人群。
減肥或控制肥胖的主要原則是適當減少主食攝入,可相對需要增加蛋白質攝入量,蛋白質可以增加代謝率,增加肌肉組織,這些都是控制肥胖不可缺少的。雖然肉類是蛋白質的優(yōu)質來源,可如果吃的過多,脂肪含量也會增加,所以,豆腐是補充蛋白質很好的選擇,不僅脂肪含量低,還可降低能量增加的風險。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水果也有副作用,這5種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chunjiyangshengbichishizhongshuiguo/">春季養(yǎng)生必吃十種水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