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款藥膳防治胃病
請教幾款老人養(yǎng)生簡單菜肴。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養(yǎng)生保健的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幾款藥膳防治胃病,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山藥百合大棗粥: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yǎng)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砂仁羊肉湯: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數(shù)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后放入適量食鹽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yǎng)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木耳炒肉片:將黑木耳干品15克用溫水發(fā)好、洗凈,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后,加入發(fā)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服食。每周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所致的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fā),苔薄白、脈弦。
除了合理選擇藥膳外,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經(jīng)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第二,避免過多食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濃茶、濃咖啡、酒及過熱、過甜的食物;
第三,不要睡前進食(尤其是飽食),因夜間進食影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fā)或加重胃潰瘍。
相關閱讀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yǎng)。下面幾款藥膳對胃病患者有防治的作用。
山藥百合大棗粥: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yǎng)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砂仁羊肉湯: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數(shù)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后放入適量食鹽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yǎng)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木耳炒肉片:將黑木耳干品15克用溫水發(fā)好、洗凈,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后,加入發(fā)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服食。每周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所致的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fā),苔薄白、脈弦。
除了合理選擇藥膳外,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經(jīng)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過多食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濃茶、濃咖啡、酒及過熱、過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進食(尤其是飽食),因夜間進食影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fā)或加重胃潰瘍。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屬中醫(yī)學“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疇。臨床分為心陽不足和痰凝血瘀等證型。除了對癥治療外,平時在飲食上應注意進食活血、降脂的食物,在發(fā)作期應根據(jù)情況選用適當?shù)乃幧?,以助康復?/p>
薤白粥
薤白30克,粳米100克。薤白、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用于心陽痹阻型冠心病。
菊花山楂飲
菊花5克,生山楂10克,草決明15克。將三物同入沙鍋煎煮20分鐘,或同放保溫瓶中,沖入沸水泡30分鐘代茶飲。有平肝、清熱、活血的功效,適用于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的防治。
大蒜粥
紫皮大蒜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一分鐘后撈出,取粳米100克,放入蒜水中煮成稀飯,再將蒜重放入粥中煮片刻。早、晚溫服,有溫通心陽之功效。
山楂葛根茶
葛根、丹參、山楂各15克,加水煎煮取汁,調蜂蜜飲用,用于瘀血內阻型冠心病。
人參麥冬粥
人參3克,茯苓10克,麥冬5克,加水煎煮取汁,加粳米煮粥,熟后食用,治療心氣虛弱之冠心病。
山藥百合大棗粥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食2次。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有滋陰養(yǎng)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中醫(y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砂仁羊肉湯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數(shù)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后放入適量食鹽。每周3次。其中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yǎng)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有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木耳炒肉片將黑木耳干品15克用溫水發(fā)好、洗凈,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后,加入發(fā)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食。每周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所致的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fā),苔薄白、脈弦。
除了合理選擇藥膳外,胃病患者的飲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經(jīng)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第二,避免過多食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濃茶、濃咖啡、酒及過熱、過甜的食物;
第三,不要在臨睡前進食(尤其是飽食),因夜間進食影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fā)或加重胃潰瘍。
山藥百合大棗粥: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yǎng)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砂仁羊肉湯: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數(shù)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后放入適量食鹽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yǎng)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木耳炒肉片:將黑木耳干品15克用溫水發(fā)好、洗凈,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后,加入發(fā)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服食。每周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所致的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fā),苔薄白、脈弦。
除了合理選擇藥膳外,胃病患者的飲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經(jīng)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過多食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濃茶、濃咖啡、酒及過熱、過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進食(尤其是飽食),因夜間進食影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fā)或加重胃潰瘍。
黃芪蒸乳鴿
【塬料】 肥乳鴿2只,黃芪、枸杞子各6克,水發(fā)口蘑30克,雞蛋清1個,精鹽2克,料酒及蔥、姜末各9克,濕淀粉15克,豬油50克,味精適量。
【製作】 (1)將鴿子宰殺后去毛、內臟、頭、腳,切成1.5釐米見方的塊,于涼水中泡去血水,瀝干;黃芪切成長薄斜片;枸杞子、口蘑洗凈。
(2)碗內調入濕淀粉、雞蛋清、精鹽、料酒、豬油、蔥、姜、味精,加入鴿子肉、口蘑拌勻攤平;枸杞子碼在碗的四周;黃芪片放在碗的中央,上屜蒸爛。
【服法】 佐餐服食。
【功效】 補氣升陽,益腎養(yǎng)肝。適用于氣虛衰弱、倦怠乏力、自汗;肝腎不足、頭暈眼花、視力減煺、腰膝酸軟等癥。并對風疹皮膚瘙癢、瘡瘍內陷、久潰不斂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燴雙菇
【塬料】 罐頭蘑菇200克(或鮮蘑菇250克),香菇50克,精鹽6克,植物油50克,味精、白糖少許,淀粉適量。
【製作】 (1)香菇用開水浸發(fā)半小時撈出,擠干水,去蒂洗凈,泡香菇水留用。
(2)把香菇倒入燒熱的植物油鍋內煸炒1分鐘,投入罐頭里的蘑菇與泡香菇水、鹽、白糖,待湯汁微沸時,勾芡,調入味精。
【服法】 佐餐服食。
【功效】 補氣益胃,降低血脂、血糖。適用于老年體弱、久病氣虛、食欲不振、小便頻數(shù)或失禁等癥。亦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及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燒牛蹄筋
【塬料】 牛蹄筋250克,青菜心25克,胡椒粉0.1克,醬油10克,生姜5克,料酒10克,干團粉0.4克,味精0.1克,牛蹄筋塬湯50克,植物油25克,蔥5克。
【製作】 (1)將生牛蹄筋放入小砂鍋里,加3倍水,用文火煮至八成爛時取出,去骨,切成約6釐米的條狀,塬湯留用;青菜心切成寬條,與牛蹄筋相仿;干團粉加水20毫升調成煳狀。
(2)用熱油鍋煸青菜,隨即將牛蹄筋、料酒、生姜、醬油及塬湯一起倒入,煮開后,加味精及調好的團粉汁,熟后加胡椒粉即成。
【服法】 佐餐服用。
【功效】 益氣補中,強筋壯骨。任何人均可服食。尤宜于腦血管病及消化不良患者。
荷葉乳鴿片
【塬料】 乳鴿4只宰后洗凈,白糖少許,鮮荷葉1張,麻油少許,水發(fā)冬菇60克,胡椒粉適量,熟瘦火腿15克,蠔油6克,姜片5片,濕淀粉10克,鹽少許,熟豬油30克。
【製作】 (1)將鴿片和頭、翼放入瓦缽內,用姜、蠔油、鹽、麻油、白糖、胡椒粉及濕淀粉拌勻,后下豬油拌勻,于長碟中,橫放一根水草。
(2)將用開水泡過洗凈抹干水的荷葉放上面,將鴿片、冬菇片、火腿片互相間隔,分叁行排在荷葉上,鴿頭、翼放上面,用水草扎緊裹成長方形,入籠中火蒸15-20分鐘取出,去水草即可食用。
【服法】 佐餐服食。
【功效】 補氣養(yǎng)精,清暑補脾。適用于一切虛弱者,是夏季良好的補品。
蓮米苡仁排骨
【塬料】 蓮米30克,苡仁50克,排骨2500克,冰糖500克,姜、蒜、花椒、鹽、黃酒、麻油各適量。
【製作】 (1)蓮米浸后去皮、心,與苡仁同炒香搗碎,水煎取汁;排骨洗凈,放藥液中,加拍破的生姜、蒜、花椒,煮至七成熟時,去泡沫,撈出晾涼。
(2)將湯倒另一鍋內,加冰糖、鹽,文火上煮濃汁,傾入排骨,烹黃酒,翻炒后淋上麻油。
【服法】 佐餐服食。每日1次,連服7-10天。
【功效】 補氣健脾。適用于脾虛氣弱諸癥。
推薦:老中醫(yī)涼茶枸杞紅棗茶,女人補血、補氣 中醫(yī)保健養(yǎng)生食品系列 www.lzyysd.com/products/detail/109
山藥百合大棗粥: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每日2次服食。山藥具有補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諸物合用具滋陰養(yǎng)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干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砂仁羊肉湯:將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數(shù)片及適量羊肉共煮湯,熟后放入適量食鹽服食。每周3次。其中砂仁溫中化濕、行氣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溫理氣;羊肉辛溫補虛、養(yǎng)胃散寒。砂仁羊肉湯具健脾散寒、溫胃止痛的作用,特別適合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脾胃虛寒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隱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細。
木耳炒肉片:將黑木耳干品15克用溫水發(fā)好、洗凈,豬瘦肉60克切片放入油鍋中炒兩分鐘后,加入發(fā)好的黑木耳同炒,再加食鹽適量,清湯少許,燜燒5分鐘即可服食。每周3次。其中黑木耳益胃滋腎、調理中氣,與豬瘦肉合用,可補益脾胃、調理中氣。特別適合因為情志不暢所致的胃病,中醫(yī)辨證屬肝氣犯胃者,患者常表現(xiàn)為胃脘脹滿、疼痛連及胸脅、噯氣反酸,每因情志因素而發(fā),苔薄白、脈弦。
除了合理選擇藥膳外,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經(jīng)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過多食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濃茶、濃咖啡、酒及過熱、過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進食(尤其是飽食),因夜間進食影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fā)或加重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