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分追求清淡也是夏季養(yǎng)生之忌諱
夏季養(yǎng)生清淡為佳。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有沒有更好的養(yǎng)生保健方法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過分追求清淡也是夏季養(yǎng)生之忌諱”,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許多人對夏季飲食的清補原則存在著片面的理解,甚至認為清補就等于只吃蔬菜果瓜,追求飲食的絕對清、素。其實,清補還是強調補養(yǎng),只不過飲食在補養(yǎng)的同時應兼具解熱消暑的功用,以對抗酷熱的氣候。這一點對于老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人到老年以后,舌面上的味蕾減少,萎縮嗅覺細胞更新緩慢,加之炎熱引起機體的一系列生理改變,就會使食欲進一步減退,如果飲食過于清素、清淡,哪里還會有胃口進食呢?再說,一味進食蔬菜,人體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就會不足,勢必會削弱機體的抵抗力,也就達不到補養(yǎng)的目的。那么,夏季哪些葷食和補品同樣具有清補的作用呢?
鴨:其性味甘咸、平、微寒,入胃、腎經。鴨肉具有補虛清熱、除濕解毒、滋陰養(yǎng)胃、利水消腫之功效,適用于治療虛勞、脾虛濕熱等癥?,F(xiàn)代營養(yǎng)學認為,鴨肉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營養(yǎng)成分。凡體內有濕熱、虛火過重的人適合吃鴨肉,特別是有低熱虛弱、食欲不振、咽燥口干、便秘少尿、脾虛水腫、自汗虛汗、遺精早泄及女子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等患者更為適宜。
西洋參:性涼而補,能扶正氣、降火、生津液、除煩倦??崾钍⑾?,炎熱多汗會損耗正氣,損耗人體的陰津,傷陰生虛火,出現(xiàn)疲乏休怠、心煩意亂、舌紅尿赤等癥狀,可取西洋參1-2克,泡開水代茶飲。
泥鰍:是高蛋白、低脂肪的優(yōu)良食品。據(jù)分析,每百克食肉中含蛋白質9.6克,脂肪8.7克,鈣28毫克,磷2毫克,鐵0.9毫克,并含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物質,因而有人將它稱為水中人參.祖國醫(yī)學認為,泥鰍有補中益氣、解渴醒酒的功能??捎糜谥委熆曙嫙o度、溫病熱盛口干、陽痿不舉,以及傳染型肝炎、痔瘡、疥癬等癥。此外,泥鰍皮膚上分泌的粘液,也是一種藥,藥名叫泥鰍滑液,可用來治療小便不通、熱淋、癰腫等癥。
魚:魚肉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yǎng)價值極高,其蛋白質含量高達20%左右,是普通豬肉的兩倍,且屬于優(yōu)質蛋白,人體吸收率高。魚肉中還含豐富的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D等維生素和一定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魚肉中的維生素D、鈣、磷對骨骼生長十分有利,而且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癥,魚肉中雖然脂肪含量低,但其中的特殊脂肪酸對人體的健康功不可沒,具有降糖、護心、抗癌等多種功效。盡管祖國醫(yī)學認為不同種類的魚的性味存在差異,但只要注意選擇,同樣不失為夏季的佳肴。
此外,瘦肉、海產品等食物可與黨參、黃芪、當歸、陳皮、甘草等燉湯服用,只要選擇得當,同樣益于清補。
另外,老人也不能過分追求清淡!
大多數(shù)老人為了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覺得應該多吃清淡食物,少吃肉類,因為肉類會引起所謂的三高癥,其實不然,老人如果吃的太過于清淡,反而不是太宜于身體健康,容易引發(fā)缺鐵性貧血,缺肉還會降低老人的身體免疫力,使體質下降,更容易收到疾病的侵襲,特別是喜歡鍛煉的老人,因為鍛煉會消耗能量,如果長期不吃肉,就沒有足夠的體力去鍛煉身體。
肉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老人吃點肉可以從中攝取蛋白質和脂肪,滿足身體代謝的需要。老年人畜肉、禽肉都要吃,并且最好搭配著吃。其中禽肉類可以多吃一點,例如雞肉、鴨肉等。老年人的腸胃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減弱,魚肉的脂肪細膩,比較容易消化,所以老人應該多吃一點魚肉。
我國于1987年在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qū)范圍內的14萬余人中做了一次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調查發(fā)現(xiàn):國民飲食中,蛋白質、鈣和核黃素(維生素B2)攝入不足,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是適量的葷食。葷素相間的飲食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促使組織細胞的結構完全,以提高抗病能力,并延緩衰老及增進健康長壽。
老年人可以大米、面粉或雜糧為主食,每日喝豆?jié){或牛奶。菜肴以瘦肉(每1-2日50克左右)、蛋禽、鮮魚蝦等葷食以及各種蔬菜為主。
擴展閱讀
夏季養(yǎng)生之防暑降溫常識
1、夏季少吃多餐:
一頓飯吃的東西越多,為了消化這些食物,身體產生代謝熱量也就越多,特別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們產生的代謝熱量尤其多;
2、夏季吃辛辣食物:
醫(yī)生認為,盡管大熱天里吃這些東西難以想象,但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內的熱量接收,提高血液循環(huán),導致大量出汗,這些有助于降低體溫;
3、夏季溫水沖澡:
最好是用稍低于體溫的溫水沖澡或沐浴,特別是在睡前進行;
4、夏季多喝水:
醫(yī)生建議少飲酒多喝水,因為酒精可能導致身體缺水,礦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選擇;
5、夏季避免劇烈運動:
劇烈活動將激活身體能量,增加內部溫度;
6、夏季使用冰袋:
可重復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膚溫度的工具,里面預充的液體有降溫效果;
7、夏季選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絨毛枕頭,枕套最好是棉質的,合成纖維的枕套會積累熱量;
8、夏季多喝菊花茶:
菊花茶能夠降溫醒腦;
9、夏季勤涼水沖手腕:
每隔幾小時用自來水沖手腕5秒,因為手腕是動脈流過的地方,這樣可降低血液溫度。
夏季是水果集中上市的時候。在一般人看來,水果營養(yǎng)豐富,任何人不管什么時候吃,對身體都有益無害。其實,各類水果有各自的特性,如果只憑自己的愛好偏食、暴食,往往會引發(fā)不良反應,甚至會危害身體健康。
中醫(yī)角度來說,人的體質有寒熱之分,水果按其食物屬性也分為熱性、寒性和中性水果。如榴蓮、荔枝、菠蘿、龍眼、水蜜桃、芒果等熱量密度高、糖分高的水果屬于熱性;相反,熱量密度低、富含纖維,脂肪、糖分都很少的水果,就屬于寒性,如山竹、奇異果、西瓜、香瓜等;而蘋果、生梨、葡萄、香蕉等水果則比較溫和,屬中性水果。
體質偏熱的人應多吃涼性的水果;體質偏寒的人要多吃溫性的水果;體質不寒不熱的人,不管吃哪類水果,只要不過量,一般都不會有大礙。
鑒于此,專家提醒人們:別再盲目寵愛水果了,最好先認清它們的性狀,然后再安全地享用。
A夏季需防水果致病
幾種常見的水果病
不少新鮮水果可以補充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其它營養(yǎng)要素,然而吃多了也會引發(fā)一些疾病,這就是醫(yī)學上所說的水果病.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水果病.
1、過敏。有人吃多了芒果、菠蘿后,立即出現(xiàn)嘴皮發(fā)麻、紅腫,嚴重的全身出皮疹。
2、結石。柿子吃多了容易得結石,與柿子中含鞣酸多有關。尤其是老年人,吃多了柿子容易造成腸道梗阻。
3、便秘。中醫(yī)認為,蘋果、番石榴具有收斂作用,可用來對付腹瀉,因此便秘的人要少吃。蘋果中富含的鞣酸與蛋白質結合后,會生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從而延長糞便在腸道內滯留時間,容易形成便秘。
4、低血糖。荔枝吃得太多,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患有慢性扁桃體炎、咽喉炎、容易過敏和糖尿病病人都不宜多吃鮮荔枝。
5、難消化。榴蓮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吃多了難以消化。
病人如何吃水果
腹瀉患者:宜吃葡萄、石榴、蘋果、楊梅等具有收斂作用的水果;不宜吃香蕉、梨、西瓜等偏寒、潤腸通便的水果,因為過多食用這些水果容易導致大便溏瀉,加重病情。
便秘、痔瘡患者:宜吃香蕉、梨、桃、桔子,以利潤腸通便;不宜吃柿子、山楂、蘋果、蓮子等,因為這些水果中含鞣酸較多,有澀腸止瀉的作用,吃后易引起便秘。
潰瘍、胃酸過多患者:不宜吃酸梨、檸檬、楊梅、青梅、李子等含酸較高的水果,以免妨礙潰瘍愈合,或因胃酸驟增而加重病癥。
食積、哮喘患者:不宜吃棗子等易生痰、助熱、有礙脾胃功能的水果。
貧血患者:不宜吃橙子、柿子等水果,因它們含較多的鞣質,極易與鐵質結合,能阻礙機體對鐵的吸收,并且會引起便秘。
糖尿病患者:宜吃菠蘿、楊梅、櫻桃等水果,這些水果富含果膠,能改變胰島素分泌量,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不宜吃含糖分較高的棗子、葡萄、香蕉、蘋果、梨、無花果、荔枝、檸檬等水果,以免吃后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胰腺負擔,不利于治療。
肝炎患者:宜吃香蕉、梨、棗子、桔子、蘋果、西瓜等富含維生素C、有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再生功能的水果。
急性腎炎患者:不宜吃香蕉,因香蕉中含有較多的鈉鹽,能加重浮腫,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
心力衰竭、水腫嚴重患者:不宜吃含水分多的西瓜、梨、菠蘿等水果,因這些水果含水分較多,會使心力衰竭、水腫病情加重。
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宜吃山楂、棗子、桔子等富含維生素C、有降壓、緩解血管硬化作用的水果。
心肌梗寒、中風患者:宜吃西瓜、香蕉、桔子、桃子等幫助消化的水果;不宜吃柿子、蘋果、蓮子等水果,因為這些水果中含鞣酸較多,有收斂作用,易引起便秘,會使病情加重。
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宜吃柑桔、柚子、山楂、桃、草莓等水果,因這些水果富含維生素C和尼克酸,具有降低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
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伴有咽痛、咳嗽、痰多等癥狀的病人,宜吃梨、枇杷、橙子、柚子、杏、羅漢果等能化痰、潤肺、止咳的水果。
發(fā)燒患者:宜吃有生津止渴、解熱散毒功效的梨、柑桔等水果。因發(fā)燒病人出汗多,梨、桔子等含有充足的水分和鉀,對發(fā)燒病人更有益。
夏季談及飲食,“清淡”之說便大行其道,“清淡”文章連篇累牘。為了執(zhí)行“清淡路線”,原來經常吃的魚肉禽蛋很少吃了;連平時每天都喝的牛奶也停了,說是喝了牛奶“火氣”旺;在飲食的數(shù)量上不少人也減少了,大有“縮食”的味道。這樣做的結果是,不少人的體質迅速下降,體重減輕,消瘦乏力,抗高溫和疾病的能力下降,工作、學習效率降低,甚至有人產生“疰夏”現(xiàn)象。在夏天,人的身體消耗超過了春秋冬季節(jié),加上人在夏季的睡眠休息質量較差,就更需要靠增加營養(yǎng)來支撐。如果一味走“清淡路線”,少吃甚至不吃多營養(yǎng)食物,減少飲食,其結果必然使熱量入不敷出,導致體質大大下降。當然,如果“清淡”僅僅意味著吃東西更要講究衛(wèi)生,不吃過多的油膩食物,多吃點水果多飲水,那還是有道理的。人體要適應自然環(huán)境、季節(jié)氣候的變化,夏天的特點是“熱”,故養(yǎng)生的關鍵在于“清”。
思想宜清靜: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悶熱不安和困倦煩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切忌火暴脾氣,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熱,要防止心火內生。保持清淡的心態(tài),則平和寧靜,避免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影響正常生活,誘發(fā)各種疾病的發(fā)生。
飲食宜清淡:炎夏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yǎng),又可預防中暑。主食以稀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還可適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陽而損身。另外,吃些醋,既能生津開胃,又能抑制殺滅病菌,預防胃腸道病。
游樂宜清幽:炎夏不可遠途跋涉,應就近尋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氣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鍛煉,吐故納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邊湖畔,那習習的涼風會使你心靜似水,神怡如夢,滌盡心頭的煩悶,暑熱頓消。
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氣溫高于室內,宜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huán)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導讀: 俗話說:慢性子人壽命長,一點沒錯。心理學系教授沈政指出,它反映在日常生活中
俗話說:慢性子人壽命長,一點沒錯。心理學系教授沈政指出,它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表現(xiàn)就是,老人說話慢點,也算養(yǎng)生。 來自
沈政說,老年人體弱,大部分都患有一些老年慢性疾病,特別需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來養(yǎng)生。語速太快,很容易使老人情緒變得激動和緊張,促使交感神經興奮,造成血管收縮,引發(fā)或加重高血壓、心臟病等的復發(fā)。此外,焦躁的情緒既傷肝傷肺又傷脾,還會影響到人體的內分泌及機體組織的正常運轉,對健康造成傷害。 來自
相反,如果老人能刻意試著放慢自己的語速,則相當于努力讓自己處于一種平心靜氣的狀態(tài)。此時,大腦會變得安靜,肌肉容易放松,氣血暢通,身體各部分機能組織運轉都會變得更協(xié)調。
如果說話過多不利于女性健康,而說話又在所難免怎么辦呢?記住這四個時段少講話就可以了。
進食時莫講話
在孔子的里,曾有食不語,寢不言,吃飯的時候要避免講話。因為吃飯時,身體里的能量大部分在脾胃,氣血往下走。吃飯時不停講話不僅耗氣,大腦還會和脾胃爭奪氣血。
所以我們不建議吃飯時用腦,比如吃飯時看書、看報就很不好。并且吃飯說話會吞下大量空氣,容易嗆食,引發(fā)胸背疼痛。
走路時莫講話
一邊走路一邊講話,是古人養(yǎng)生所忌諱的,認為行語令人失氣?!渡袝分幸舱f行走勿語,傷氣。因為說話和走路都需要以氣為動力,既言且行,則加重對氣的消耗。
女人逛街,都喜歡結伴挽著胳膊一邊走一邊聊天,有時因街上喧嘩,還扯著嗓子歡歌笑語。這是中醫(yī)很不提倡的,快走時高聲說話,會給外邪可乘之機,而且耗氣后人會感到很疲倦,使人沒怎么逛街就開始累了。
躺下時莫講話
年輕的女性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喜歡晚上睡覺之前煲電話粥。肺主一身之氣,這樣長時間耗氣很容易傷肺氣。肺屬金,肺氣虛,心火必會旺盛(火克金)。心藏神,心火飄著,神收斂不住,人就容易失眠,這在現(xiàn)代醫(yī)學里叫做神經興奮;同時還會影響心主血的功能。并且女體屬陰,主靜,到晚上不應過于活躍,應該好好休息。
特別是有的人偏偏喜歡臥躺下后長聊,這就更不應該了。孫思邈說:五臟如鐘磬,不懸則不可發(fā)聲。中醫(yī)認為五臟通于五音,人只有站立時,聲音才能像鐘磬一樣洪壯有力。大家都有體會,我們接電話時雖看不見對方,但一聽聲音軟弱無力,就知道對方還在臥床,原因即在此。
如廁時莫講話
中醫(yī)養(yǎng)生很忌諱上廁所時講話,容易傷腎氣和肺氣。肺與大腸相表里,大便的排出,需要肺氣來推動。如果一邊如廁一邊講電話或聊天,肺氣就會耗散。腎主水液,小便排出靠腎氣推動。一般小便無力是腎氣虛,夜尿頻多也是腎虛,屬于腎氣不固,膀胱失約。一邊小便一邊說話則會損耗腎氣,使腎虛的人更虛。
最近,北京養(yǎng)生大師張悟本假專家身份被揭露后,很多一直癡迷于某些所謂養(yǎng)生大師說法的人們才如夢方醒。張悟本無限夸大綠豆、茄子功用,他的走紅緣起于他的一本叫做《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書。
事實上,養(yǎng)生類圖書從來沒有像最近一兩年這樣火爆過6月3日,記者在南京新街口附近一家書店的生活健康書店區(qū)域,看到貨架上擺放著近千種書籍。這些書,基本不離中醫(yī)與飲食兩個關鍵詞,具體可以劃分為點食成金、小病不求醫(yī)、中醫(yī)養(yǎng)生、五官養(yǎng)生等20多個門類。在醒目位置上,放著當下熱銷的《小穴位,大健康》、《溫度決定生老病死》、《不生病的智慧》等。很多書的書名很有誘惑力,以療效性的暗示來抓住讀者心理,如《8周降低血脂食療事典》等。
粗粗翻閱內容,有的是從古書古人那兒悟養(yǎng)身,如《跟蘇東坡們學養(yǎng)身》、《讀周易悟養(yǎng)身》、《讀論語悟養(yǎng)身》;有的是把最為尋常的物事變得不尋常,比如水,就有《水這樣喝可以治病》、《水是最好的藥》、《這樣喝水最科學》等;從身體各部位著手的養(yǎng)生類書則有《大腦養(yǎng)生書》、《手到病自除》、《養(yǎng)生先養(yǎng)腳》、《腸道清潔書》、《血液清潔書》等。此外,還有《十二時辰養(yǎng)生法》、《24節(jié)氣養(yǎng)生法》等根據(jù)時間話養(yǎng)身的門類。
養(yǎng)生類圖書與電視節(jié)目聯(lián)袂,催生了一大批專家,培養(yǎng)出一個龐大的養(yǎng)生市場,但各種稀奇古怪的說法也讓關注健康的人們眼花繚亂,比如泥鰍生吃能治很多病、茄子能夠治癌癥,等等。
養(yǎng)生養(yǎng)生,顧名思義,就是保養(yǎng)生命,應該是很生活化、全面化的,沒有那些所謂的專家說得那么玄乎和絕對。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養(yǎng)生康復教研室主任郭海英教授告訴記者,她也看了張悟本做的節(jié)目,發(fā)現(xiàn)他的許多觀點太絕對化、簡單化了,有時就是千人一方、百病通治,還有一些說法明顯缺乏嚴謹?shù)目茖W依據(jù),存在著誤導。比如說生吃長條茄子就等于吃降脂藥,它不僅吸油,治血脂黏稠,還能治腫瘤。其實經常吃些茄子確實有助于防治高血壓、冠心病和動脈硬化,但茄子中的龍葵堿有一定的毒性,老茄子、特別是秋后的老茄子并不宜多吃。郭海英表示,中醫(yī)講究營養(yǎng)要全面、食物要均衡,五谷、五菜、五畜都要涉及。在這個前提下,再結合個人體質、健康狀況等,有針對性地吃一些具有食療、保健的食物,才更有效。此外,身體好壞,不止是飲食的問題。食療只是養(yǎng)生的一個方面,日常的起居、運動、睡眠、精神調節(jié)中也有許多的在內。
南京體育學院運動健康科學系主任孫飆教授告訴記者,食療需要講究多樣搭配,合理飲食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方法。平時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五谷搭配才好。此外,吃和動要兼顧才行,光靠食療,和食療結合運動相比,肯定后者效果好。
養(yǎng)生書籍、養(yǎng)生節(jié)目近年來之所以火爆,專家認為原因有二:一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空前提高,防重于治的意識,讓不少人除了加強體育鍛煉外,開始熱衷于通過其他途徑來豐富自己的保健知識。二是跟目前的看病貴、看病難有關,普通民眾渴望低成本養(yǎng)生,希望自己來做自己的家庭醫(yī)生。一項網絡輿情調查顯示,參與投票的78.03%的網友表示有養(yǎng)生需求,幾乎所有投票網友都希望從更多途徑獲取養(yǎng)生知識。
對自己的健康很關心,無疑是好事。但是,如果過度關心,時刻惦記,可能效果適得其反。尤其是盲目相信一些偽專家的捷徑養(yǎng)生法或速成養(yǎng)生法,非但不能養(yǎng)生,反而可能對健康造成傷害。前不久,某地很多相信吃生泥鰍能治病的人出現(xiàn)不適、紛紛到醫(yī)院治療就是一個例子。郭海英教授說。前不久剛剛度過110周歲生日的南京大學教授鄭集先生,其方稱得上是合理科學之道。鄭老每天伙食費不超過10元錢,養(yǎng)生秘訣也是簡單的幾句話:粗茶淡飯、豁達樂觀、生活規(guī)律。偽專家大行其道的事實在提醒真正的專家,要多多走進社區(qū)、學校,宣講真正的,普及健康知識,當好普通民眾的養(yǎng)生導師。以良幣驅逐劣幣,這一來,偽專家們就會沒有市場和立足之地。
夏天氣溫高,出汗多,飲水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減弱致使食欲不振,再加上天熱人們貪吃生冷食物造成胃腸功能紊亂或因食物不清潔易引致胃腸不適,甚至食物中毒,因此,夏季飲食應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這樣才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目的。
夏季飲食以清淡、苦寒、富有營養(yǎng)、易消化的食物為佳,避免吃粘膩難以消化的食物,勿過飽過饑;重視健脾養(yǎng)胃,促進消化吸收功能。
夏天要吃利水滲濕的食物,因為夏天酷熱高溫,氣溫高,濕氣重,也侵入人體,因為天熱,喜冷飲,飲水多,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脾胃升降,運化功能產生障礙,就會積水為患。常吃利水滲濕的食物能健脾,脾健而升降運化功能恢復,便可以行其水濕。
要適當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等。夏季酷暑炎熱、高溫濕重,吃苦味食物,就能清泄暑熱,以燥其濕,便可以健脾,增進食欲。味酸的食物能收能澀,夏季汗多易傷陰,食酸能斂汗,能止泄瀉。如番茄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降低血壓之功。
夏季食欲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食用清淡之品,這有助于開胃增食,健脾助運。如果過食肥甘膩補之物,則致呆胃傷脾,影響營養(yǎng)消化吸收,有損健康。因此,夏季飲食宜注重選擇綠豆、白扁豆、西瓜、荔枝、蓮子、蠶蟲、蕎麥、大棗、豬肚、豬肉、牛肉、牛肚、雞肉、鴿肉、鵪鶉肉、鯽魚、烏龜、甲魚、蜂乳、蜂蜜、鴨肉、牛乳、鵝肉、豆腐漿、甘蔗、梨等。
夏季不能暴飲暴食,就是不能過飽,尤其晚餐更不應飽食。如果吃八成飽,食欲就會繼續(xù)增強。
夏季暑熱,腸胃功能受其影響而減弱,因此在飲食方面,就要調配好,有助于脾胃功能的增強。細糧與粗糧要適當配搭吃,一個星期應吃三餐粗糧,稀與干要適當安排。夏季以二稀一干為宜,早上吃面食、豆?jié){,中餐吃干飯,晚上吃粥。葷食與蔬菜配制合理,夏天應以青菜、瓜類、豆類等蔬菜為主,輔以葷食。肉類以豬瘦肉、牛肉、鴨肉及魚蝦類為好。老人以魚類為主,輔以豬瘦肉、牛肉、鴨肉。
夏季要按時進餐,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這樣會打亂脾胃功能正?;顒?,使脾胃生理功能紊亂,導致發(fā)生胃病。
夏季要少吃生冷食物,少冷飲,特別是冰。生冷食物是寒性食物,寒與濕互結,就會使脾圍胃耗,導致泄瀉、腹痛之癥發(fā)生。
冬季食補該吃什么呢?專家認為,從五行五色養(yǎng)生的角度來看,立冬后應當多攝入白色食物來養(yǎng)生,功效顯著。
白菜幫子最有營養(yǎng)
冬季是食用大白菜的最佳季節(jié),食用時,白菜幫子的取舍問題,常常被人們關注。其實,白菜的大幫子含有葉綠素、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素,遠遠高于白菜內葉和菜心。
荸薺營養(yǎng)好處多
荸薺又名馬蹄,性味甘、寒;具有清熱生津,利濕化痰的功效;適用于發(fā)熱口渴、咳嗽痰多等病癥。現(xiàn)代醫(yī)學也證實荸薺中所含的成分有抑菌的功效。另外,荸薺還有預防癌癥、降低血壓的功效。
蒜味荸薺--在冬旱之時,人們很容易感冒、發(fā)熱、咳嗽,推薦一道清熱化痰的食療小方,供您學做。
原料:新鮮荸薺150克,大蒜3瓣,鹽、白糖、醋、麻油適量。
做法:荸薺洗凈,去皮,切薄片,泡在淡鹽水中,10分鐘后撈出瀝干,放盤內,撒上鹽腌15分鐘,濾去鹽水;大蒜剝皮洗凈,剁細末,撒在荸薺片上;鍋置火上,放白糖、醋,待白糖溶化,倒在荸薺片上,迅速用碗蓋住,10分鐘后加麻油拌勻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化痰,生津利水。適用于發(fā)熱咳嗽,口干口渴,痰多尿赤。
山藥補腎作用強
山藥有補脾止瀉,補腎功效,配青魚肉增強了健脾益氣之力。本菜味美鮮嫩,對腎病有較好的保健作用。
山藥炒魚片--適合冬季益氣補腎的食療方。
原料:青魚肉(草魚)250克,鮮山藥150克,生粉、料酒、蔥、姜、鹽、油適量。
做法:青魚肉洗凈,切片,用生粉拌勻。鮮山藥洗凈切片;起油鍋,倒入蔥、姜末煸香,再倒入魚片、山藥片翻炒,加料酒、蔥、姜、鹽炒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脾虛食少,便溏泄瀉者宜食。
除了白色食物之外,蘿卜也是冬季最養(yǎng)生的食物。說起蘿卜養(yǎng)生,很多人都不陌生,但是紅蘿卜、青蘿卜、白蘿卜和水蘿卜究竟怎么選擇,又有哪些飲食要點呢?
胡蘿卜
胡蘿卜包含多種胡蘿卜素、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因此被稱作平民人參.在干燥的季節(jié)里,吃點胡蘿卜,還有滋潤皮膚的作用。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中醫(yī)食療保健專家徐大成副主任中醫(yī)師介紹說,中醫(yī)認為胡蘿卜可以補中氣、健胃消食、壯元陽、安五臟。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它在小腸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維生素A對皮膚的表皮層有保護作用。
因此,在干燥寒冷的冬季,廣大市民特別是上班族不妨多吃些胡蘿卜來保健養(yǎng)生和美容護膚。
徐大成副主任中醫(yī)師提醒,-胡蘿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時,才能轉變?yōu)榫S生素A,被人體所吸收,所以胡蘿卜宜用油炒,或將胡蘿卜切成塊,加入調味品后,與肉類一起燉。
徐醫(yī)生推薦法式胡蘿卜湯
首先準備胡蘿卜50克,芹菜50克,土豆(黃皮)50克,紫蘇葉10克。鹽、胡椒粉、味精、大蔥、檸檬、奶油適量。將胡蘿卜、土豆去皮洗凈切成丁加油烹炒后備用;芹菜擇洗干凈切段;紫蘇葉切碎末;鍋內添水燒開,放入蔬菜焯熟,撈出控水;將蔬菜用攪拌器攪碎,放回原湯燒開,加入精鹽、胡椒粉、檸檬汁,撒上紫蘇末,加適量酸奶油攪勻即可。
冰糖白蘿卜飲潤肺止咳
秋末冬初的時候,很多市民會感覺肺部不適,特別是早上一起床,總感覺喉嚨干干的,加上霧霾天多,你的肺每天都在經歷著這些塵埃的輪番攻擊,稍不留神就會致病。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食療保健專家郭海英教授介紹說,中醫(yī)認為肺乃嬌臟,是外邪首先侵襲的臟腑,在立冬以后需要特別呵護。而白蘿卜有一定的潤肺止咳功效。
此外,白蘿卜中富含大量的維生素和磷、鐵等礦物質。白蘿卜生吃促消化,熟吃補氣。生吃時其辛辣的成分可促胃液分泌,調整胃腸機能,還有消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白蘿卜屬于寒涼性蔬菜,體質偏寒的,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對于輕度的肺熱咳嗽患者不妨吃一些冰糖蘿卜飲。
冰糖蘿卜飲的具體做法是:把白蘿卜洗凈,擦干水,在蘿卜的上部1/3處橫切一刀,上部1/3處放在一邊,用小刀把下部中心掏空,在挖空處放入冰糖。再把切去的1/3白蘿卜蓋好,周邊用牙簽固定好,把蘿卜放入密封罐,放入冰箱保存,五六天后拿出來,打開蘿卜,里面的冰糖已化為濃汁。將汁水潷出,再加少許蜂蜜,即可做成冰糖蘿卜飲。
海蜇青蘿卜健脾防口干
立冬以后,空氣逐漸變得干燥,特別是在室內工作的上班族們總是感覺口干唇燥。雖然抹上了唇膏,但保濕作用也很有限。更讓很多市民煩惱的是,冬天運動少吃得多,而且很多都是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有沒有辦法既健脾又防口干呢?
郭海英教授介紹說,青蘿卜具有健脾、防治痰多、口干舌渴等功效,有水果蘿卜的美稱。青蘿卜中的精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體內廢物的排出。常吃青蘿卜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wěn)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疾病。
準備海蜇皮500克,青蘿卜200克,鹽、大蔥、花椒、香油、味精少許。先把青蘿卜去皮與海蜇皮分別洗凈,切成細絲;海蜇皮用涼開水浸泡,青蘿卜用精鹽拌勻腌片刻,擠干水分一起放入盆內,加入精鹽和味精拌勻;蔥切成蔥花;鍋置火上,放入香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花椒炸出香味后撈去花椒;離火放入蔥花略炸;倒入裝海蜇絲和青蘿卜絲的盆內,拌勻裝盤即成。
蘿卜豬肝粉絲湯解酒消食
立冬以后,大家聚餐時少不了喝些酒來暖暖身子和調節(jié)氣氛,但是不少人都會抱怨,不喝酒沒氣氛,喝醉了又是自討苦吃,最受罪的就是胃和肝了,怎么辦呢?
南京自然醫(yī)學會養(yǎng)生康復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王城生副主任醫(yī)師介紹,水蘿卜的利尿功能特別好,有利于解酒。水蘿卜中含有各種維生素及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消食、順氣、醒目等功效。
水蘿卜豬肝粉絲湯是不錯的伴酒湯
先準備水蘿卜、熟豬肝、粉絲適量,然后把帶皮水蘿卜切片,豬肝切片備用,鍋中熱油,蔥姜爆香后,放入豬肝,加料酒,大火翻炒幾下,加入水蘿卜片,繼續(xù)翻炒半分鐘。倒入一半骨頭湯,一半水,沒過所有食材。大火燒沸后,轉中火燒三分鐘左右,加入粉絲,繼續(xù)燒三分鐘左右,加適量老醋、雞精、香油、香菜,略加攪拌即可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