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3個飲食誤區(qū)
糖尿病患者季節(jié)養(yǎng)生指導。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保健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糖尿病患者的3個飲食誤區(qū)”,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進食高糖分的食物,的確對預防糖尿病有百害而無一益??刹怀蕴?,就不得糖尿病了?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這是因為我們每天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食物。
誤區(qū)1:粗糧不含糖,可以多吃
錯。粗糧是比精米面含更多有益健康的膳食纖維,但粗糧也是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構成,在進食時總量也要控制。從控制熱量的角度上看,正確的原則是對所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一視同仁,控制每天的總熱量,膳食品種要爭取多樣化。
誤區(qū)2:無糖食品隨意吃
錯。進食高糖分的食物,的確對預防糖尿病有百害而無一益??刹怀蕴?,就不得糖尿病了?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這是因為我們每天身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于食物,而糖尿病主要表現在機體對糖(也就是碳水化合物)代謝的紊亂。所謂的無糖食品只是指不含葡萄糖,并非完全不含碳水化合物,吃多了還是對身體健康不利的。
誤區(qū)3:得了糖尿病,就得少吃
錯。要保持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擁有足夠精力,我們的身體需要一定的能量來源。正確的態(tài)度是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和工作性質,再決定每天應該進食的總熱量,對每種食物都應適量食用。簡單概括起來,總量控制,結構調整.具體的飲食控制方案,因人、因時各異。如果長期保持饑餓狀態(tài),血糖持續(xù)偏低,糖尿病反而會加重。
相關閱讀
據統計,目前我國糖尿病總患病人數超過5000萬。隨著糖尿病的隊伍越來越大,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李焱說,在 糖尿病治療提倡的糖尿病教育、自我血糖監(jiān)測、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大部分都由患者自己完成。在治療過程中,不少患者在飲食、運動、用藥方面都容易相信民間說法和誘人的廣告。在此,我們請專家對糖尿病患者常有的生活習慣進行點評。
天天吃南瓜、苦瓜、柚子,這些能降糖no!
平衡、有規(guī)律的飲食yes!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南瓜、苦瓜、柚子等成不少糖尿病患者降糖的食療方法,甚至有人一頓一個小南瓜,天天如此,血糖沒降卻升高了。是不是長期吃南瓜、苦瓜就可以降低血糖呢?李焱說,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研究結果,這些食物中并沒有含有某種降血糖的成分。有人曾經做過試驗,一餐吃5-6斤苦瓜,稍微能降低一點血糖,效果非常弱,而市面上的一些南瓜茶、苦瓜含片宣稱能降血糖,其實大多是添加了西藥的成分。
醫(yī)生建議:飲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許多輕度糖尿病患者只需進行恰當的飲食管理并配合做適當的運動鍛煉,就可達到防治要求。平衡而有規(guī)律的飲食,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糖尿病患者飲食請記住八少八多:副食少葷多素;肉類少肉多魚;主食少細多粗;烹飪少油炸多蒸煮;口味少鹽多醋;少煙酒多飲茶;飲食少量多餐;生活少吃多動。
少吃米飯、不吃水果no!
什么都能吃,什么都有量,還要分情況。yes!
有些糖尿病人絕對不吃水果,甚至每餐用小磅秤來測重食物,絲毫不能有偏差,害怕吃甜食和淀粉類食物讓血糖控制不好。其實糖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基本上所有的食物都含有不同程度的糖分,米飯、面食全都是多糖。靠饑餓來控制血糖是行不通的。生活中要怎么吃,吃多少,這需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由營養(yǎng)師來制訂飲食計劃。
醫(yī)生建議:其實糖尿病患者什么都能吃,但什么都有量,還要分情況。教一個合理飲食的訣竅:改變晚餐豐盛或吃夜宵的習慣,限制攝入富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奶油、蝦蟹類、動物腦和內臟及各種精致蛋糕和糖類。選用低脂食物,如植物油、酸牛奶、谷物豆類、各種粗糧、雞蛋蛋白、適量瘦肉、家禽、魚類等。保證每天吃新鮮蔬菜水果8兩以上,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比例。增加維生素、纖維的攝入,如各種蔬菜、瓜果、適量洋蔥、大蒜、香菇、木耳等,少吃鹽。少喝含糖飲料,多喝茶。
赤腳走鵝卵石路no!
最簡單的運動:行走、散步yes!
如今,很多公園、小區(qū)里都鋪有鵝卵石路,許多老人也愛赤腳在上面走走,因為按照中醫(yī)的理論,給足部的穴位以適當的刺激可以促進全身的氣血循環(huán),從而起到健身防病的效果。但糖尿病患者則不宜做這項運動。因為糖尿病病人的足部很容易壞疽,赤腳走鵝卵石路,易造成病人輕度外傷,最后可能導致截肢的后果。糖尿病病人的末梢神經病變,使足感覺遲鈍,赤腳走路對糖尿病患者是一個危險行為,因為一旦受傷容易感染,傷口不易愈合。臨床中,就有糖尿病患者因剪指甲不慎弄了個傷口,最后造成截肢。
醫(yī)生建議:運動能減輕體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可以使血糖降低。同時,運動是減肥的有效方法,可糾正異常脂血癥,降低血壓,使心肺功能得到鍛煉。但是糖尿病患者的運動應遵循適量、循序漸進和長期堅持的原則。堅持經常鍛煉,至少每周3次以上。每次運動的時間不少于20-30分鐘,一般不超過1小時,包括運動前準備及運動后恢復動作。最好以持續(xù)、緩慢的方式來運動:行走、散步、爬山。
糖尿病發(fā)病率高、控制率低的現狀亟需改變,激發(fā)患者的主動性是阻擊糖尿病的關鍵因素。這是專家對我國糖尿病現狀的共識。正如專家所說,自我血糖監(jiān)測是正確治療的關鍵一步,它是糖尿病患者了解身體狀況和病情的有效手段,有助于及時發(fā)現血糖波動,使醫(yī)生能正確評估日常活動和藥物治療對血糖的影響。但是不少糖尿病患者對血糖監(jiān)測的重視程度不夠,即使開展了血糖監(jiān)測,也經常會走入誤區(qū)。專家指出,只有走出血糖監(jiān)測的誤區(qū),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血糖。
血糖不能隨便測,要科學頻繁測
一份對糖尿病患者家庭健康管理意識的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不能實現經常性血糖監(jiān)測的原因是受傳統觀念影響,主觀認為血糖不需要經常測,偶爾測一兩次了解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情況就可以了。專家指出:科學、頻繁的血糖監(jiān)測才可以了解一段時間內自身更全面的血糖波動情況,便于得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也能及時發(fā)現血糖異常變化的蹤跡,及時采取對策。血糖自我監(jiān)測的頻率與治療的目標和方式密切相關,2010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監(jiān)測4-7次,直到病情穩(wěn)定,血糖得到控制。當病情穩(wěn)定或已達血糖控制目標時可每周監(jiān)測1-2次。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日至少監(jiān)測血糖5次,達到治療目標后每日監(jiān)測2-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患者達標后每周監(jiān)測血糖2-4次。
血糖不能隨時測,要科學定點測
經常性的測量血糖,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但也需要定點地測量,因為不同時間的血糖監(jiān)測代表了不同指標,只有弄清楚各個主要時間段的血糖,才能對癥治療,控制血糖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提高生活質量。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一天監(jiān)測血糖的時間分布為七個點,分別為早餐前空腹血糖、午餐前血糖、晚餐前血糖,三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2010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指出:有低血糖風險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較好者)也應測餐前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空腹血糖已獲良好控制但仍不能達到治療目標者。睡前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注射胰島素的患者,特別是注射中長效胰島素的患者。夜間血糖監(jiān)測適用于胰島素治療已接近治療目標而空腹血糖仍高者。出現低血糖癥狀時應及時監(jiān)測血糖。劇烈運動前后宜監(jiān)測血糖。
血糖監(jiān)測是糖尿病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科學的血糖監(jiān)測可指導血糖控制達標、延緩并發(fā)癥進展、保障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節(jié)省不必要的醫(yī)療費用。正因為血糖監(jiān)測如此重要,因此血糖儀不能隨意買,首先要選知名大品牌,這樣才能保證儀器的準確性,監(jiān)測數值的精確性。而一些沒有品牌保證的血糖儀,雖然錢是花少了,但是這些缺乏品牌保障、售后支持的血糖儀也不可能帶來很精準的測量結果。而測量結果不準確,勢必會影響到對病情的判斷和治療。以歐姆龍血糖儀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在售后服務方面已具備一整套完善的體系,售后服務中心遍布全國共有128家,同時還有免費400熱線,及時解決消費者在產品使用中的各種問題。歐姆龍血糖儀HEA-230可以儲存512次測量結果,可以更好地把握血糖波動狀況。并且可以顯示7天/14天/28天血糖平均值,輕松掌握血糖周期變化。
另外,為了保證血糖的頻繁測量和定時測量,一定要選擇那種記憶能力強的,能儲存幾百次測量值的血糖儀,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血糖波動狀況,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
現在三高是最常見的疾病了,相信小編不說大家也知道,三高就是高血脂、高血壓和高血糖。對于三高的人群來說,飲食是最大的問題了,很多食物都不能亂吃,如果吃錯食物的話,就會導致病情加重。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禁忌都有哪些。
1、切不可用增加藥量來“抵消”多吃的食物
一些患者在感到饑餓時常忍不住多吃飯,此時他們可能采取自行加大原來服藥劑量的方法。其實這樣的方法是大錯特錯的,這樣不僅不會降低血糖,反而會因為藥物的原因而引起其他的疾病。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需要定量定餐,還要定時,不能依靠藥物來控制血糖。
2、某食品可以降糖的說法萬不可信
總聽一些糖尿病朋友說,多吃某某食物可以降低血糖,這是一種誤解。飲食確實是可以緩解血糖,但是不能一味的就依靠固定的食物來緩解血糖,在飲食上面,我們還要多方面的飲食,當然也不能依靠藥物來維持,平時養(yǎng)成控制血糖的好習慣,不僅飲食上面要注意,生活方面也要注意。
3、早餐重要莫輕視
不吃早餐是不會降低血糖的。頭一天晚飯后至次日清晨,已有近10個小時未進食,血糖可達最低值。早上的時候需要多吃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不然也會出現低血糖的現象。早餐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還是非常的有必要的,可以很好的緩解血糖。
要想緩解病情,我們就要注意好飲食。從上述的知識我們就可以看出,糖尿病患者的飲食非常的重要,一些多糖的食物不要吃,一次刺激過大的食物也要少吃。上述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糖尿病患者的一些飲食禁忌,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一下。
糖尿病患者控制飲食絕不意味著盡量少吃,因為長期饑餓,熱最不足可導致機體自身消耗,不僅會出現消瘦、抵抗力減弱,而且可加重糖尿病。因此,糖尿病也者要遵照醫(yī)囑,合理安排每日總熱量、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的適當比例,訂出自己較理想的食譜。
糖尿病飲食首先是平衡膳食,各種營養(yǎng)素之間需保持一定的比例,肉食攝入減少,使機體蛋白質不足,易導致患者抵抗力降低,更易發(fā)生感染。
不少糖尿病患者認為,主食越少吃城好,甚至連續(xù)數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僅吃半兩到一兩,這會造成兩種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攝入不足,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導致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yǎng)不良,甚至產生饑餓性酮癥。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對油脂、零食、肉蛋類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總熱量遠遠超標,且脂肪攝入過多,如此易并發(fā)高脂血癥和心血管疾病,使飲食控制失敗。其實,糖尿病飲食主要控制總熱量與脂肪。而主食中含有較多的復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對較慢,應該保證吃夠量。
部分患者錯誤地認為,糖尿病就不該吃甜食,咸面包、咸餅干以及市場上大量糖尿病專用甜味劑食品不含糖,饑餓時用它們充饑,不需要控制。其實,各種面包、餅干都是糧食做的,與米飯、饅頭一樣,吃下去也會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導致血糖升高。因此,這類食品可以用來改善單調的口味,提高生活樂趣。不過必須計算進總熱量。
有些患者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張少吃一頓飯,特別是早餐,認為能省一頓藥。其實,吃藥不僅是為了對抗飲食導致的高血糖,還是為了降低體內代謝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并且,不暗示吃飯也容易誘發(fā)餐前低血糖而發(fā)生危險。另外,少吃這一頓,必然下一頓飯且增大,進而導致血搪控制不穩(wěn)定。因此,按時、規(guī)律地用藥和吃飯很重要。
高血糖現在對于人們來說是見怪不怪了,現在很多的食物里面都是含有糖分的,而且我們的飲食非常的雜亂,因此血糖很難得到有效的平衡。飲食習慣不好,血糖的濃度就會不斷的變化。那么糖尿病患者飲食如何做到健康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下吧。
糖友如何做到健康飲食
1、淺嘗輒止即知足
宴席上大家喜歡邊吃邊聊,有經典菜肴大家一起品嘗點評,加之其他人可能會熱情幫著夾菜,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這樣的飲食會導致血糖無限的升高,很多人認為只要之一些藥物就可以緩解了,但是我們都知道,吃藥物對于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而且還會導致低血糖的出現。
2、點菜原則很關鍵
為表示東家的熱情好客,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一般宴席以大魚大肉菜肴為主,蔬菜只是點綴而已。其實在飲食中,蔬菜和肉類的食物是需要搭配好的,不要只覺得喜歡吃肉類就吃了很多的肉類食物,脂肪太多的時候也會導致血糖升高,所以多吃一些蔬菜可以緩解癥狀。
3、餐盤旁放杯水 吃菜前涮一下
點餐最好葷素搭配,條件允許可以讓廚師適當少放油、鹽、糖。烹飪食物的時候要少放一些含糖的調料,同時,不要吃一些炸煎的食物,油也要少放一些。吃飯的時候可以放一杯開水在手邊,吃點菜然后再喝點水,這樣可以很好的緩解血糖。
4、飯前先喝湯 吃完主食再吃肉
糖尿病患者吃飯的順序同樣有講究:在吃飯前應先喝一杯溫水或一碗湯,可以暖胃。
現在我們很多人都需要應酬,所以飲食很雜,很多食物看著沒有糖分,但是其實有些食物里面是含有糖分的,如果多吃的話,很容易會導致血糖變高。上面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關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飲食方式,大家平時需要注意一下。
糖尿病患者是身體特別特殊的一類人群,很多患者都需要長期用藥。當然,用藥也是得有講究的,得有方法的。千萬不可隨意用藥。除了遵醫(yī)囑,還有哪些是糖尿病患者的用藥誤區(qū)呢?本篇,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希望以此能夠引起糖尿病患者的足夠重視。
1、查出糖尿病就用藥
一般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應先進行飲食控制、堅持適當的體力活動、生活有規(guī)律、保持情緒穩(wěn)定、肥胖者減肥,觀察1一2個月左右。如果經過這些措施處理后血糖控制滿意,就可以堅持非藥物治療,只有經上述處理后血糖控制不滿意者,才加用適當的降糖藥物治療。
2、同類藥物合用
口服降糖藥有促胰島素分泌類、雙胍類、α一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等多種,每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各不相同,但同一類藥物的作用機制基本相似,所以一般不主張同一類藥物合用。同類藥物合用有時會導致嚴重低血糖。
3、選藥不當
如肥胖患者應用促胰島素分泌劑,消瘦患者或者心、肺、肝臟、腎功能異常者應用雙胍類藥物,急性并發(fā)癥如酮癥酸中毒或嚴重的慢性并發(fā)癥,如腎病等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藥。
4、只吃藥,不復查
化驗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況以及臨床治療效果,同時也可作為選擇藥物及調整藥量的重要依據。隨著病程的延長,許多磺脲類降糖藥物的效果逐漸降低,醫(yī)學上稱之為“降糖藥物繼發(fā)性失效”。有些患者不注意定期復查,自己覺得一直沒間斷治療,心理上有了安全感,但若出現藥物繼發(fā)性失效,實際上形同未治。有的患者一直吃著藥,結果還是出現了并發(fā)癥,原因就在于此。
5、中醫(yī)藥根治糖尿病
無論是西醫(yī)還是中醫(yī),目前還都沒有解決糖尿病的根治問題??陀^地說,中藥在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的防治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就中藥效果而言,中藥效果遠不及西藥。
6、過度降糖
許多糖尿病患者為了將血糖迅速控制下來,往往多種藥物聯合、超劑量服用,這樣不僅使藥物副作用增加,而且容易矯枉過正,引發(fā)低血糖,甚至出現低血糖昏迷,非常危險。
研究發(fā)現,食用較多粗糧的人,和每日精白米面的人相比,不僅隨著年齡變胖的趨勢比較小,而且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多種疾病的危險都明顯下降。健康人這樣吃,可以幫助預防糖尿病;從而可以避免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同時,研究還發(fā)現,糖尿病人比較容易損失礦物質和水溶性維生素。這是因為,糖尿病人有“多尿”癥狀,而尿量的增加,會帶采各種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的丟失;糖尿病人體脂肪分解過度時,由于尿液中“酮體”的增加,更會帶來鉀、鈣、鎂等元素的大量丟失。戶所以,對于糖尿病人來說,還是要充分的攝入各種蔬菜。特別是綠葉蔬菜,以及低糖水果、奶類等食物,以便增加膳食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來源。
其實,用粗糧和雜豆來替代白米、白面,也是個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好方法。因為和精白米、精白面粉相比,它們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通常應能達到幾倍之多。比如說,紅小豆富含鉀,其含量可達精白米的10倍以上。
水果雖然是甜味的,但它們和甜飲料不是一回事倩,糖尿病人并非絕則不能吃。很多水果的餐后血糖上升速度并不快,特別是那些果膠和纖維素含量比較豐富、糖分不是太高的水果。比如說,酸甜口的蘋果,不是特別甜的脆桃子,不太甜的木瓜、楊桃和火龍果,桑葚、草莓和楊梅等,都可以少量吃一些。只不過要注意,吃了這些水果,就要相應扣減幾口主食啦。
最后要關注的,就是有關烹調油和鹽的數量。研究發(fā)現,膳食中脂肪的攝入,對長期血糖控制至關重要。。也就是說,盡管不吃糖,只要油太大,血糖就沒法控制好。所以,給糖尿病人做飯時,務必要做到少油烹調。同時,鹽也不能多放,因為糖尿病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會加大,控制鹽的攝入可以減少這些并發(fā)癥的危險。
糖尿病是老年人比較常見的一項疾病,而臨床驗證表示,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的,所生子女換糖尿病的幾率也比較高,這也驗證了糖尿病是會遺傳的。
糖尿病會遺傳嗎 糖尿病患者飲食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糖尿病跟遺傳是有關系的。臨床驗證,如果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機會明顯比一般人增高。糖尿病患者親屬中,糖尿病發(fā)生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親屬中的高,所以充分說明說明糖尿病有遺傳傾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并不是遺傳這一個病因導致的,它是一個多病因的綜合病癥??茖W家經過200對單卵雙胞胎糖尿病的調查,最后分析得出,單卵雙胞胎兩個在出生后的不同時間里都患糖尿病的一致性,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百分之九十點六,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為百分之54.4,這充分說明,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遺傳傾向,比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更為顯著。
糖尿病的遺傳它并不是單一基因遺傳,它是多基因突變。而且糖尿病遺傳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指糖尿病的易感性。父母中只有一個有糖尿病,那么子一代患糖尿病的機會非常少,而且還常隔代遺傳。雙親均是糖尿病患者的話,子一代有5%得糖尿病的幾率。
雖然說糖尿病它有一定的遺傳性,但是遺傳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糖尿病的出現更重要的還是患者自身的生活習慣以及生活環(huán)境。
糖尿病會遺傳嗎 糖尿病患者飲食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會不會遺傳給下一代
糖尿病患者飲食要注意什么
多吃蔬菜,少吃水果。尤其是含糖類的水果,切記不可貪吃。
飲食規(guī)律,甚至在感到饑餓時,可以適量少餐,但是絕對不能饑餓過度,過分饑餓會導致低血糖,嚴重時會引起饑餓酮癥。
不要飲酒。飲酒會加重肝胰的負擔,所以除非招待客人必須喝酒,平常在家的時候能不喝則不喝。
禁用甜食。姜等調料不加限制。甜味可用木糖醇、糖精或甜葉菊酯調。
少吃鹽。過多的鹽,促進小腸吸收游離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濃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