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臘八節(jié)吃什么
臘七臘八養(yǎng)生常識。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日常生活中關于四季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浙江臘八節(jié)吃什么”,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浙江臘八節(jié)吃什么
1、浙江臘八節(jié)吃什么
1.1、臘八蒜
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據(jù)老人講,臘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這是各家商號要在這天攏賬,把這一年的收支算出來,可以看出盈虧,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債,都要在這天算清楚,“臘八算”就是這么回事。臘八這天要債的債主子,要到欠他錢的人家送信兒,該準備還錢。
1.2、臘八粥
臘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塊,和米共煮一鍋,是合聚萬物、調(diào)和千靈之意。最早的臘八粥是用紅小豆來煮,后經(jīng)演變,加之地方特色,逐漸豐富多彩起來。“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不僅清香甜美,而且能暢胃氣,生津液,因而頗受人們喜食。
2、臘八節(jié)養(yǎng)生水果推薦
2.1、柿子
柿子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成熟的柿子中含糖15%,蛋白質(zhì)1.36%,脂肪0.57%,以及粗纖維、胡蘿卜素、鈣、磷、鐵等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1-2倍。
2.2、獼猴桃
獼猴桃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水果,素有“果中之王”的美譽。它含有亮氨酸、苯丙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10多種氨基酸,以及豐富的礦物質(zhì),包括豐富的鈣、磷、鐵,還含有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對保持人體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
2.3、甘蔗
甘蔗中的水分相當高,是冬天必備的一款補水水果。甘蔗中含有豐富的鐵分子,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排毒養(yǎng)顏,美容保濕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3、臘八節(jié)的禁忌
3.1、臘月不搬家
民間有“臘月不搬家”的習俗。浙江一帶又忌正月、九月遷屋,以為是月遷屋不吉。從風水的角度看,臘月臘月里偏寒,如果冒然搬入新宅子的話,寒冷的氣氛會阻隔家中的興旺氣氛。從現(xiàn)實的角度,冬天天寒地凍,在以前醫(yī)療不發(fā)達的年代,人在屋外容易出意外,當然風俗會有“冬不搬臘不移的說法”?,F(xiàn)在交通便利,冬天臘月搬家也是可以。
3.2、臘八節(jié)入宅
今年的臘八節(jié)是2017年1月5日,農(nóng)歷臘月初八,星期四。從下面的萬年歷黃道吉日看,是適合入宅的。不過搬家時間盡量要在午前,因為中午以前叫做陽,中午以后就叫做陰。盡量在陽的時間搬家。
臘八節(jié)哪些人慎喝臘八粥
1、糖尿病人以燕麥為主
燕麥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的作用。食用燕麥后可減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麥后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對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多選燕麥和蕎麥作主料。
2、兒童粥原料盡可能豐富
一般情況下,孩子應合理食用各種食物,以取得膳食平衡。12歲以后,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孩子出現(xiàn)第二個生長高峰,對能量和營養(yǎng)素的需求都超過成年人。
3、孕婦適合軟糯粥
孕婦在妊娠初期一般反應比較厲害,不想吃東西,惡心、嘔吐,這時喝粥是比較不錯的選擇。但為孕婦熬粥要注意水不要放得太多,否則會引起孕婦胃酸過多,孕婦喝粥時可以搭配一些蘇打餅干等。孕中期,胎兒生長加快,需要補充能量,同時對鐵的需要量增加。
臘八節(jié)有什么意義
臘八節(jié),俗稱“臘八”,即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tǒng),一些地區(qū)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jié)”,是佛教盛大的節(jié)日之一。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jù)《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后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tǒng)文化把臘八節(jié)定為佛成道日。后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jié)”。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相關推薦
臘八節(jié)吃什么
1、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中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
2、臘八節(jié)吃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3、臘八節(jié)吃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jié)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jù)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
4、臘八節(jié)吃臘八糕
臘八糕,好陌生的名詞。似乎以前只知道臘八粥,并不曾聽說有臘八糕這東西。原來這臘八糕和粘糕是不一樣的,并不是像窩窩頭一般獨立的,而是有些像米飯?zhí)瘘c式的東西。不過這棗兒、黏米之類的東西倒是一樣不少。吃起來,和著米香、棗香,那種清醇馥郁、韻淡而甘的味道,不僅撲鼻,卻也沁脾胃,當是難得的美味。
5、臘八節(jié)吃臘八面
臘八面,即臘八節(jié)的節(jié)令食品。地方傳統(tǒng)面食,流行于陜西關中地區(qū),在陜西省渭北一帶的澄城地區(qū),臘八節(jié)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農(nóng)歷臘月初八早上,家家戶戶都要吃碗臘八面。
6、臘八節(jié)吃臘八醋
吃醋泡蒜。泡臘八蒜指在臘八這天用醋泡蒜,也叫臘八醋。浸泡二十幾天后,正值春節(jié),由于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大年三十,春節(jié)前后,就著臘八蒜和醋吃餃子,拌涼菜,味道不錯。
臘八粥的做法
1、紅棗桂圓臘八粥
做法:糯米洗凈,浸泡一個晚上;紅小豆洗凈,浸泡約4小時。紅小豆、蓮子、花生仁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以中火煮至豆子軟熟后加入糯米。30分鐘后加紅棗、桂圓肉,0分鐘后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白糖即可。營養(yǎng)功效:臘八粥對提高免疫力有益。有清熱利水、散血消腫的功效。煲粥小貼士:此粥營養(yǎng)豐富,適宜大眾化食用。
2、咸味臘八粥
做法:準備好所有的食材,糯米用清水浸泡備用。白扁豆也用清水提前浸泡2個小時以上,萵筍,胡蘿卜,瘦肉,香菇分別切丁。玉米和豌豆開水焯燙瀝干水分,萵筍胡蘿卜也用開水焯燙一下過涼備用。香菇焯燙瀝干水分,最后把瘦肉開水焯燙瀝干水分備用。電壓鍋內(nèi)膽加入糯米,和所有的食材加入適量的熱水。加入少許鹽,再加一些色拉油。內(nèi)膽放入電壓鍋中加蓋按下營養(yǎng)飯-煮粥。滴聲提示后開蓋加入胡椒粉,鹽雞精調(diào)味。把粥攪拌均勻,食用時可滴少許香油。
臘八節(jié)的由來
何故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jié)又謂之“佛成道節(jié)”,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jù)《祀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毕拇Q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
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后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傳統(tǒng)文化把臘八節(jié)定為佛成道日。
臘八節(jié)吃什么好
1、臘八節(jié)吃臘八粥
臘八是指每年農(nóng)歷的十二月(俗稱臘月)的第八天,臘八節(jié)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tǒng)和歷史。中醫(yī)認為,寒為陰邪,是冬季的主氣,易傷人體陽氣,這一階段養(yǎng)生的關鍵是“養(yǎng)腎防寒”。在寒冷的冬季,吃清淡的湯粥,可滋潤胃氣,生津滑喉。美食達人食尚小米表示,在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tǒng),也是最講究的習俗。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
2、臘八節(jié)吃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臘八前后,黟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的豆腐,生活簡樸的黟縣人外出經(jīng)商,作為菜肴可以吃上很長的時間。臘八豆腐是用小黃豆做成豆腐,中間挖洞放入食鹽,在溫和太陽下烤曬而成,使鹽分慢慢吸收。
成品的臘八豆腐圓柱形中間一凹,不易變質(zhì)隨吃隨取。
3、臘八節(jié)吃臘八豆
臘八豆是我國湖南省傳統(tǒng)食品之一,已有數(shù)百年歷史,民間多在每年立冬后開始腌制,至臘月八日后食用,故稱之為“臘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且異常鮮美,因而很受人們的喜愛。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節(jié)制約,一直無法成為消費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
4、臘八節(jié)吃粘火勺
俗話說臘八天里太冷了,會凍掉下巴,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粘火勺就是一項北方傳統(tǒng)的臘八節(jié)食物,臘八這天一次烙上數(shù)百個,烙好后,放倉房大缸中以雪凍之,食用時,取出放鍋中餾一下即可。
臘八節(jié)的由來
1、臘八節(jié)由來傳說一
臘八節(jié)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認為大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2、臘八節(jié)由來傳說二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閑,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斷炊了,那小伙子饑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壇壇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shù)厝藗儽憬璐私逃优?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臘八節(jié)的習俗
1、祭祀
臘八本來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這樣的習俗。祭祀的對象包括:先嗇神神農(nóng)、司嗇神后稷、農(nóng)神田官之神、郵表畦神、開路、劃疆界之人、貓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蟲神等。唐宋后來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習慣在這天祭佛。部分地區(qū)很隆重。
從先秦開始,臘八節(jié)就有祭祀祖先、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的習俗。而且,臘八節(jié)還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節(jié)日。所以,在臘八節(jié)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靈、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頭。
2、吃冰
臘八前一天,人們一般用鋼盆舀水結冰,等到了臘八節(jié)就脫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塊。據(jù)說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會肚子疼。
3、泡制臘八蒜
北京、華北大部分地區(qū)還有在這天泡制臘八蒜的習俗,臘八蒜即是用醋泡的蒜,用紫皮蒜和米醋,把蒜瓣的老皮去掉,浸入米醋中,裝入小壇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直到蒜變成綠色。
甘肅臘八節(jié)吃什么
1、甘肅臘八吃什么
甘肅臘八節(jié)的習俗:傳統(tǒng)煮臘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還分送給鄰里,還要用來喂家畜。甘肅武威地區(qū)講究過“素臘八”,吃大米稠飯、扁豆飯或是稠飯,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2、在臘八怎么制作甘肅臘八粥
將難熟的材料(如紅豆、綠豆、黑米、糙米、干蓮子、麥仁、蕎麥等)提前浸泡一夜,鍋中加水,先倒入較難熟的材料以及各種干果蜜餞(如桂圓、板栗、杏仁、花生、核桃、芝麻、枸杞、紅棗、葡萄干等),大火煮開15分鐘,再關火燜半小時,反復兩次,同時浸泡其余食材(主要是一些米類);第三次大火煮開后倒入其余食材,煮開后轉小火繼續(xù)煮一小時,一小時后放入紅糖,攪拌均勻,再煮十分鐘即可出鍋,臘八粥主要食材無外乎五谷雜糧和干果蜜餞,在此范圍內(nèi)挑選食材,盡量豐富,煮出的粥口感方會層次多樣,香甜可口;分批次加入材料主要是為了煮好的粥不要有的食材過于爛軟,而有的食材又沒煮透;視水分和食材的比例不同,煮粥的時間也有些許差別,中途要留意不要將粥煮粘鍋,也不要米水分離,湯水過多就關火,煮到粥體粘稠渾然一體為好;可視個人口味和喜好挑選和增減食材,也可根據(jù)養(yǎng)身需求挑選有針對性的谷物;去年選的紅棗大了點,用那種去核小棗來煮就更好了。
3、在臘八怎么制作臘八扁豆飯
大米,扁豆,輔料蘑菇醬,醬油,糖,鹽,扁豆切丁,用蔥蒜爆炒,加醬油、糖、鹽、蘑菇醬,大米洗凈放扁豆炒一下,讓所有米粒都沾上菜汁。把扁豆和大米倒進電飯鍋,加水,正常煮飯。37分鐘后,噴香的扁豆燜飯就可以開吃了!一定要把大米放扁豆里炒一下再燜 ,才好吃!
臘八各地會吃什么
1、福州
福州的傳統(tǒng)臘八粥有個有趣的特色:在粥上放個由幾種果子做成的小獅子,取避邪之義。福州市民間藝術家說,臘八節(jié)的來源有不少傳說,有的是佛教故事,有的是民間故事,還有一個說法是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傳說朱元璋小時給地主放牛,饑餓難當,發(fā)現(xiàn)一個老鼠洞,從中挖掘出豆類和谷物,煮粥食用。后來他當了皇帝,想起那頓粥,就命人用各種糧食熬了一鍋糖粥,宴請群臣。后百官爭相效仿,傳入民間。因朱元璋當天吃糖粥的日子是臘月初八,這種粥便被命名為“臘八粥”。
2、廣東
在廣東其實臘八節(jié)已經(jīng)慢慢地淡化了,很多年輕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臘八節(jié)這個節(jié)日,只有一些老一輩的人才記住了這個節(jié)日,知道這個節(jié)日的會在這一天熬上一碗香噴噴的臘八粥來喝。
3、陜西
陜西臘八節(jié)的習俗:有些不產(chǎn)或者少產(chǎn)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臘八有什么傳說
一說,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閑,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斷炊了,那小伙子饑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壇壇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shù)厝藗儽憬璐私逃优?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一說,臘八節(jié)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zhèn),正值數(shù)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河南臘八節(jié)吃什么
1、河南臘八節(jié)吃什么
河南吃臘八飯,是小米、綠豆、豇豆、麥仁、花生、紅棗、玉米特等八種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紅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來年五谷豐登。
2、臘八節(jié)的來源
自先上古起,臘八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祭祀儀式,祈求豐收和吉祥。據(jù)《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毕拇Q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先秦的臘日在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后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遂附會傳統(tǒng)文化把臘八節(jié)定為佛成道日。后隨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與臘日融合,在佛教領域被稱為“法寶節(jié)”。南北朝開始才固定在臘月初八。
3、臘八節(jié)的神話傳說
3.1、傳說一:臘八節(jié)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zhèn),正值數(shù)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千家粥”,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古人過臘八節(jié)有哪些講究
臘八被視為古代的“慈善日”
除喝臘八粥外,臘八節(jié)還有祈豐產(chǎn)、辟邪、防瘟疫、占卜年景等很多內(nèi)容。特別是明清以后,臘八節(jié)已被古人賦予了更高層次的含義,濟貧、施舍成了主題,因此,臘八節(jié)也被視為古代的“慈善日”。
寺院僧尼所煮的臘八粥也稱“佛粥”,佛粥一送施主,二濟窮人。施主在接到佛粥后,一般還會回贈一些燈油錢或布施其他財物,蘇東坡所謂“今朝佛粥更相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出于“濟窮”的目的,有些地方的僧人在臘八節(jié)到來之前即開始化緣募米。清乾隆《延慶縣志》記載,北京延慶,“僧人前期沿門募米,至是日,作粥施舍窮人,與他處同?!?/p>
很多非信佛之家也會在臘八節(jié)饋粥施粥行善。據(jù)民國《華陰縣續(xù)志》,陜西華陰一帶,“好善者募斂米面,設粥通衢,以施乞丐、行路之人?!鼻骞饩w《天津府志》中則記載了天津在臘八這天的善舉:“以米、豆、棗、粟雜煮之,曰臘八粥,兼飼貧。”
臘八節(jié)各地習俗有什么
1、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chǎn),在春節(jié)前夕的臘八,即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2、臘八面
中國北方一些不產(chǎn)或少產(chǎn)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3、麥仁飯
西寧臘八節(jié)并不喝粥,而是吃麥仁飯。臘月初七晚上將新碾的麥仁,與牛羊肉同煮,加上青鹽、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經(jīng)一夜文火煮熬。青海傳說中說,農(nóng)歷十二月八日是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獻乳糜,用香谷及果實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麥仁粥,成了后來青海的“臘八粥”。后人根據(jù)這種做法,在青海人的飲食里造了這味飲食。也開始在餐館里流行。
4、臘八蒜
臘八蒜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qū)的一個習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
煙臺臘八節(jié)吃什么
1、煙臺傳統(tǒng)的臘八粥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今天就是臘八節(jié)了,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tǒng),所以煙臺很多地區(qū)都會在這一天喝一碗香噴噴的臘八粥。
2、煙臺臘八喝面條
2.1、在福山,臘八這個節(jié)日,老百姓除了熬臘八粥,還要吃面條,說是“立冬的餃子臘八的面,吃了賽神仙”。
2.2、臘八前后,福山老百姓便著手制作春節(jié)要吃的各種小菜。比如,憋臘八蒜、打辣菜、醬茄子、腌八寶菜、烀醬豆、做灰豆腐。
2.3、做醬茄子,秋天時就得備料,把新鮮茄子曬成干,吃的時候發(fā)開,蔥、姜爆鍋,加醬翻炒,再加一點辣椒,燉好。醬茄子是過去春節(jié)餐桌上常見的菜肴。
2.4、八寶菜果真有八種食材:咸疙瘩、熟花生豆、胡蘿卜、芹菜、鬼子姜、地蔞(也稱地環(huán)、螺絲菜)、藕片、綠茶豆。用食鹽鹵一下,以前沒有醬油,就用浮在面醬上的一層醬水腌制?;c心思,可以把咸疙瘩和胡蘿卜切成梅花狀,好看好吃。
2.5、烀醬豆,是把黃豆泡開煮,放上蔥、姜、大料等,口味類似于炸醬。
3、煙臺臘八面條的做法
原料:面條、西紅柿、雞蛋、鹽、味精、香油、老姜片 、蔥花、香菜、花生油、醬油、花椒粉、柿子椒、香菇。
3.1、兩個西紅柿洗凈切片,一個柿子椒洗凈切丁,適合數(shù)量的香菇切丁,兩個雞蛋搗碎,蛋液里加鹽,一塊老姜片切碎;
各種西紅柿雞蛋面
3.2、鍋內(nèi)放油,油熱將蛋液倒入炒成蛋花,盛出;
3.3、另放油,油熱爆香蔥花姜碎,將西紅柿倒入翻炒,待西紅柿出水了將蛋花倒入同炒一會(如果你嫌西紅柿味太酸的話,可以加一點點白砂糖,但是只加一點點)再依次放入柿子椒丁和香菇丁;
3.4、然后加水煮入味(水可以比做湯的時候稍多一些);大概可以煮上五分鐘吧,然后盛出倒在面碗里,加鹽(鹽要多一些),醬油、花椒粉、味精,香油;
3.5、另起一鍋放水煮面,面好即盛入裝有西紅柿湯的面碗,撒上香菜,香噴噴!
臘八節(jié)的由來
1、臘八節(jié),俗稱“臘八”,是指農(nóng)歷臘月(十二月)初八這一天。臘八節(jié)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jié)日。
2、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jié)日食俗
3、臘八節(jié)又謂之“佛成道節(jié)”,亦名“成道會”,據(jù)傳,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修行深山,靜坐六年,餓得骨瘦如柴,曾欲棄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罷盤腿坐于菩提樹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后,為祭祀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寺院在這一天都要念經(jīng),煮粥敬佛,即臘八粥。
臘八粥的制作方法
1、原料:糯米、綠豆、紅豆、紅棗、桂圓肉、銀耳、栗子、核桃仁、枸杞、葡萄干、白果、蓮子、山楂、金橘、梅肉(無核的話梅肉、杏脯以及各類果脯等)、花生仁、芝麻、蕓豆、芋頭、冰糖。
2、將米、綠豆、紅豆洗凈,加清水上火煮。先大火燒開,加熱5分鐘。
3、紅棗、桂圓肉、銀耳、栗子、核桃仁、枸杞、葡萄干、白果、蓮子、山楂、金橘、梅肉、花生仁、芝麻、蕓豆、芋頭(洗凈去皮切小塊)、冰糖等放入鍋中。
4、煮約1-2個小時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