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習俗有哪些
小滿養(yǎng)生。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如何進行四季養(yǎng)生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小滿習俗有哪些”,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導讀:小滿習俗有哪些?小滿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今年的小滿節(jié)氣即將到來,那么你知道小滿習俗有哪些嗎?不要著急,下面小編一一為您介紹。
小滿習俗有哪些?
小滿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2016年的小滿是5月20日,農歷四月十四。
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qū)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qū)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1、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qū)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jié),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2、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jié)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jié)。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yǎng)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yǎng)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yǎng)的寵物,很難養(yǎng)活。氣沮、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于蠶難養(yǎng),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yǎng)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jié)舉行祈蠶節(jié)。
3、看麥梢黃
在關中地區(qū),每年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出嫁的女兒都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這一風俗叫做看麥梢黃,極富詩意。女婿、女兒如同過節(jié)一樣,攜帶禮品如油旋模、黃杏、黃瓜等。去慰問娘家人。農諺云:麥梢黃。女看娘,卸了杠枷,娘看冤家。愈為更忙前,女兒去詢問娘家的麥收準備情況,而忙罷后,母親再探望女兒,關心女兒的操勞情況。而小滿叫起來,也像極了一個鄉(xiāng)村女孩的名字。每年小滿之后,麥子逐漸成熟。在陜西的廣大農村中,出嫁的女兒要到娘家去探望問候夏忙的準備情況。有的地方,把它定為一個節(jié)日,叫看忙罷。屆時,女婿、女兒攜帶禮品:油旋膜、油糕、綠豆糕、豬肉、黃杏、蒜蔓等食品或蔬菜水果,去丈人家慰問,并受其熱情款待。農諺云麥梢黃,女看娘;卸了撥枷,娘看冤家。意思是說,夏忙前女兒過問娘家的麥收準備工作;麥收后母親又去看望女兒,關心女兒家的收成和在麥收中的操勞情況。體現了生產勞動中的心心相連,母女情長。在關中地區(qū)。每年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女兒同女婿要如同過節(jié)一樣,攜帶禮品如油旋摸、黃杏、黃瓜去探望娘家人,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等娘家的麥收忙完后,母親再探望女兒,關心女兒的操勞情況。
4、夏忙會
有些地方還會舉辦夏忙會,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和購買生產工其、買賣牧畜、集雜糧食等,會期一般3 -5天,屆時還會唱大戲以助興。
5、祭三神
小滿有動三車之說,這三車指的是叫水車、牛車、絲車。
祭三神則指的是,在小滿時節(jié),祭祀掌管這三車的神靈,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
相傳,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要舉行祭祀儀式。在車基上放置魚肉、香燭等供品祭拜,而且還要特地準備白水一杯作為祭品,祭時將水潑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6、賣新絲
小滿時節(jié)等蠶絲都線制完畢,各家將其背到城里,賣給收絲的客商。吳地一般每年農歷四月開始買賣蠶絲的集市,到晚市建立后方散,稱之為賣新絲。江南各地,大多如此。
7、忙收種
黃河流域各省份,農歷四月剛剛忙著收麥打場。珠江流域播種秋稻,東北則正是棉花、小麥以及大豆下種的時期,高粱剛剛長出,又必須鋤去雜草,剪除劣苗,小滿節(jié)氣正是農忙之時。
8、吃苦菜
《周書》曰:小滿之日苦菜秀。做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苦菜遍布全國,在雖然在各地的稱呼有所不同,但其營養(yǎng)成分、藥用價值卻是一致的。
苦菜的營養(yǎng)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并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久服可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yī)學上多用來治療熱癥,古時人們還用苦菜醒酒。
所以,在小滿時節(jié)吃人們喜歡吃苦菜,將苦中帶澀、澀中帶甜的苦菜,用各種烹飪方法處理,或涼拌、或腌制、或熱炒,調劑口味的同時,也對夏季的熱癥有一定的應對作用。
9、搶水
農作物生長離不開水,南北方都一樣。除非是天然條件所限沒有灌溉的條件,農人不得已才只能靠天吃飯。
而只要江河、湖泊的地方,可以灌溉,農人是一定會充分利用水源,為農作物的生長創(chuàng)造條件。夏季氣溫升高、日曬時間長,水分消耗大,又是大多數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所以灌溉的重要性也就顯著超過其他季節(jié)。
小滿時間的搶水習俗,實際是上農人真實生活的寫照。
舊時,人們以水車車水排灌,農諺有:小滿動三車之說,水車一般都于小滿時啟動。
農人以村為單位,在小滿時舉行搶水儀式。由年長執(zhí)事者約集眾人,提前準備,小滿之日黎明一起出動,燃起火把于水車基上,待執(zhí)事者以鼓鑼為號,眾人一起應和,開始踏動水車,把河水引灌入田。
10、繞三靈
繞三靈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是白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據清《滇中瑣紀》載:大理有繞三靈會,每歲季春下烷,男婦成集,殆千萬人,十百各為群,群各有巫現領之,相傳起于南詔,數千百年不能禁止,蓋惑于巫言,祈子嗣,攘災病。此節(jié)日即是繁忙的水稻農事之前的歌舞活動。也是祈祝豐收的禱告儀式。此節(jié)歷時三天,每天活動各不相同。第一天。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男女老少以村社為單位,排成長蛇陣,聚集到蒼山五臺峰下喜州圣源寺附近繞佛。第二天到喜洲慶洞(神都)繞神。第三天沿洱海到大理三塔附近的馬久邑繞仙。這三天內,人們曉行夜宿,吹吹打打,邊歌邊舞。每支隊伍均由盛裝男女歌者領隊,兩人均手持楊柳一支,上懸葫蘆和彩花。一人右手持柳枝,左手執(zhí)繩拂;一人左手持柳枝,右手甩毛巾,邊舞邊唱白族調。每到一地,有的手持金錢鼓或翎王鞭,吹起木葉,邊歌邊舞;有的用瑣吶、鑼鼓伴奏,邊走邊唱;有的則手搭花肩,唱起民族歌曲。一派熱鬧愉快的場面。
精選閱讀
小滿節(jié)氣習俗
1、小滿節(jié)氣習俗
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qū)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jié),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jié)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jié)。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yǎng)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yǎng)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yǎng)的“寵物”,很難養(yǎng)活。氣沮、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于蠶難養(yǎng),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yǎng)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jié)舉行祈蠶節(jié)。
2、小滿節(jié)氣飲食方面的養(yǎng)生
進入小滿后,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喜愛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癥。此時進食生冷飲食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由于小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因此,飲食方面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另外,小滿后不但天氣炎熱,汗出較多,雨水也較多,飲食調養(yǎng)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養(yǎng)陰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綠豆、冬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胡蘿卜。
3、小滿節(jié)氣情志的養(yǎng)生
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胸懷寬廣,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后引發(fā)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此時可多參與一些戶外活動如下棋、書法、釣魚等怡養(yǎng)性情,同時也可在清晨參加體育鍛煉,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為宜,不宜做過于劇烈的運動,避免大汗淋漓,傷陰也傷陽。
小滿節(jié)氣的天氣
黃河中下游:“小滿不滿,麥有一險”
小滿節(jié)氣時,黃河中下游等地區(qū)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小滿不滿,麥有一險”.這“一險”就是指小麥在此時剛剛進入乳熟階段,非常容易遭受干熱風的侵害,從而導致小麥灌漿不足、粒籽干癟而減產。防御干熱風的方法很多,比如營造防護林帶、噴灑化學藥物等都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華南地區(qū):“小滿大滿江河滿”反映了這一地區(qū)降雨多、雨量大的氣候特征一般來說,如果此時北方冷空氣可以深入到我國較南的地區(qū),南方暖濕氣流也強盛的話,那么就很容易在華南一帶造成暴雨或特大暴雨。因此,小滿節(jié)氣的后期往往是這些地區(qū)防汛的緊張階段。
長江中下游:“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來說,如果這個階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勢力較弱,位置偏南,意味著到了黃梅時節(jié),降水可能就會偏少。因此有民諺說“小滿不下,黃梅偏少”;“小滿無雨,芒種無水”。
描寫小滿節(jié)氣的詩詞
小滿
白桐落盡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樹花。
小滿田塍尋草藥,農閑莫問動三車。
描寫小滿節(jié)氣的詩詞2:小滿
夏熟憑小滿,籽壯水周全。
未滿充足水,要張酷熱天。
三農收種管,四月雨來寒。
節(jié)令河騰浪,天然物阜年。
五律·小滿
小滿天逐熱,溫風沐麥圓。
園中桑樹壯,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聲震,鶯歌情語傳。
旱災能緩解,百姓盼豐年。
五律·小滿
驚蟄烏鴉叫,小滿雀來全。
送走三春雪,迎來五月天。
江南頻落雨,塞北屢經寒。
節(jié)令輪流去,黎民望瑞年。
描寫小滿節(jié)氣的詩詞5:西江月·小滿
入夏迎來小滿,林中小鳥欣歡。
池蓮青翠柳含煙。
壟間麥穗飽,院里石榴妍。
氣溫漸升雷雨降,水塘蛙叫聲喧。
中耕除草在農田。
勤勞流熱汗,努力獲豐年。
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
1、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之祭車神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qū)古老的小滿習俗。在相關的傳說里二車神,是一條白龍在小滿時節(jié),人們在水車驀上放上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人田中,有祝福水硯涌旺的意思。
2、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之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jié)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jié)。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yǎng)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yǎng)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yǎng)的“寵物”,很難養(yǎng)活。氣沮、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于蠶難養(yǎng),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yǎng)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jié)舉行祈蠶節(jié)。
3、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之搶水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例于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于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多由年長執(zhí)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動,燃起火把于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zhí)事者以鼓鑼為號,群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漢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4、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之食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嗖耸侵袊俗钤缡秤玫囊安酥?。《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对娊洝?采苦采苦,首陽之下。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饑??嗫嗖?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
小滿節(jié)氣養(yǎng)生要注意什么
1、宜健脾祛濕:脾主運濕,脾胃功能好,就能把多余的濕氣運化出去。所以,此時養(yǎng)生的重點就應該放在健脾祛濕上。
2、防熱病濕疹:小滿節(jié)氣正值五月下旬,氣溫明顯增高,如若貪涼臥睡必將引發(fā)風濕癥、濕性皮膚病等疾病。
此時天氣悶熱潮濕,為皮膚病發(fā)作提供了條件,易引發(fā)腳氣、濕疹等疾病。因此,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同時注意衣物材質的選擇。
3、忌心神不寧:小滿時風火相煸,人們也易感到煩躁不安,此時要調適心情,以防情緒劇烈波動后引發(fā)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等心腦血管病。
4、按揉足三里:取足三里穴時,應當膝屈曲,外膝眼向下4橫指,旁開脛骨前嵴1橫指處;豐隆穴為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
小滿節(jié)氣要預防三種疾病
1、預防皮膚病:初夏時節(jié),是生發(fā)的季節(jié),同時夏天天氣悶熱潮濕,就為皮膚病發(fā)作提供了條件,容易引發(fā)風濕癥、腳氣、濕疹等皮膚病。
這類疾病的預防,飲食上要以收斂為主,不要吃太辛辣、太燥的食物,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常吃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
推薦飲食:多喝綠豆湯,涼茶,吃苦瓜、西瓜、桃、草莓、西紅柿、黃瓜等,這些都有一定清熱作用。
2、預防上火癥狀:在小滿節(jié)氣里,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熬夜則很容易讓人產生內熱,這樣內熱、外熱交加,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潰瘍、咽痛等上火癥狀。
因此,除了注意飲食以外,還要避免熬夜,保持愉悅的心情,有壓力盡快疏導,防止內熱產生。
3、預防腹痛、腹瀉等病:進入小滿后,氣溫不斷升高,人們往往用冷飲消暑降溫,但冷飲過量會導致腹痛、腹瀉等病癥。特別是小孩及老人更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小滿是怎么來的呢?相傳小滿的含義是在小滿時節(jié)過后,北方的冬小麥、大麥等夏熟作物已經開始結果,逐漸的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又稱為小滿。被遺忘的小滿的習俗有哪些方面呢?下面為大家介紹下五個有關小滿的習俗。
小滿的習俗一:搶水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例于小滿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于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多由年長執(zhí)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動,燃起火把于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zhí)事者以鼓鑼為號,群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漢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小滿的習俗二:蠶神誕辰
小滿節(jié)相傳為蠶神誕辰,所以在這一天,我國以養(yǎng)蠶稱著的江浙一帶也很熱鬧。小滿節(jié)時值初夏,蠶繭結成,正待采摘繅絲,栽桑養(yǎng)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tǒng)副業(yè),家蠶全身是寶,及鄉(xiāng)民的家食之源,人們對它充滿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這個節(jié)日便充滿著濃郁的絲綢民俗風情。
據記載,清道光七年(1827年),江南盛澤絲業(yè)公所興建了先蠶祠,祠內專門筑了戲樓,樓側設廂樓(相當于劇院之包廂),臺下石板廣場可容萬人觀劇。小滿前后三天由絲業(yè)公所出資,筵請各班登臺唱大戲,不過演戲也有個行業(yè)忌諱,即是不能上演帶有私生子和死人的情節(jié)的戲文,因為私和死都是絲的諧音,以故三天所演的戲目都是絲業(yè)公所董事門反復斟酌點定的祥瑞戲,討個吉利。
小滿的習俗三:祭三神
小滿在咱們歷史上有一個習俗叫祭三車,哪三車呢,叫水車,牛車和絲車。
管這水車車神叫什么呢,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于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以上舊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江南一帶則有小滿動三車的說法。它是對江南小滿農事的形象總結。所謂三車即水車、紡車、油車。在農諺中,百姓以滿指代雨水的豐裕程度,小滿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時節(jié),如若田里不蓄滿水,就會造成田坎干裂,無法插秧,影響農作物的收成。因此天旱的年份,人們會早考慮,巧安排,以人力或畜力帶動水車灌溉水田。過去行走在偏僻的江南古鎮(zhèn)水田邊,時常會見到水牛蒙住雙眼轉動水車的木車盤帶動龍骨水車提水,或人力雙腳交替踏車提水的情景。
小滿的習俗四:食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吨軙罚盒M之日苦菜秀。《詩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饑??嗫嗖?,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qū)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zhàn)場,英勇殺敵打勝仗??嗫嗖吮蛔u為紅軍菜、長征菜。
苦菜遍布全國,醫(y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陜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中國著名美食家聶鳳喬先生1958年在寧夏發(fā)現了開黃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葉片大,莖稈脆,苦中帶甜。與常見的開藍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優(yōu)點。
苦菜,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yǎng)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侗静菥V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醫(yī)學上多用苦苦菜來治療熱癥,古人還用它醒酒。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腌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有的人還將苦苦菜用開水燙熟,擠出苦汁,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面,各具風味。
小滿的習俗五:小滿時節(jié)采收香蕉
小滿節(jié)氣臺灣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獲黑鯧,東北部的蘇澳及南部海域則可捕獲到飛魚。高雄縣的旗山、美濃等地的香蕉已經進入盛產期。臺灣是有名的香蕉出產地,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銷到世界各地。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二十四節(jié)氣更是精華的濃縮了古人對一年四季的氣候記載,那些被遺忘的小滿的習俗、那些值得我們去學習的華夏文化都是無價之寶。更多有關節(jié)氣方面的習俗,請關注節(jié)氣養(yǎng)生頻道。
小滿節(jié)氣的由來和習俗
1、小滿節(jié)氣的由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边@時全國北方地區(qū)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南方地區(qū)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里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
2、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
搶水與祭車神,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彼嚴谛M時啟動。此前,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行于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祭車神亦為農村古俗,傳說“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于車基上置魚肉、香燭等祭拜之,特殊之處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時潑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3、小滿習俗由來
小滿動三車,這里的三車指的是水車、油車和絲車。此時,農田里的莊稼需要充裕的水分,農民們便忙著踏水車翻水;收割下來的油菜籽也等待著農人們去舂(chong)打,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田里的農活自然不能耽誤??杉依锏男Q寶寶也要細心照料,小滿前后,蠶要開始結繭了,養(yǎng)蠶人家忙著搖動絲車繅(sao一聲)絲。
蠶神誕辰,小滿節(jié)相傳為蠶神誕辰,所以在這一天,我國以養(yǎng)蠶稱著的江浙一帶也很熱鬧。小滿節(jié)時值初夏,蠶繭結成,正待采摘繅絲,栽桑養(yǎng)蠶是江南農村的傳統(tǒng)副業(yè),家蠶全身是寶,及鄉(xiāng)民的家食之源,人們對它充滿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這個節(jié)日便充滿著濃郁的絲綢民俗風情。
小滿節(jié)氣食苦菜
《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对娊洝?采苦采苦,首陽之下。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苦菜充饑??嗫嗖?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qū)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zhàn)場,英勇殺敵打勝仗??嗫嗖吮蛔u為“紅軍菜”、“長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國,醫(y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陜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中國著名美食家聶鳳喬先生1958年在寧夏發(fā)現了開黃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葉片大,莖稈脆,苦中帶甜。與常見的開藍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優(yōu)點。
為什么小滿節(jié)氣不能吃這些食物
1、不要過量進食生冷食物
再過幾天就正式進入小滿節(jié)氣,小滿節(jié)氣氣溫會不斷升高,而用冷飲消暑降溫是再好不過了,但冷飲過量會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腹瀉等癥。另外多注意小孩和老人,小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健全,老人臟腑機能逐漸衰退,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現此種情況。所以,在飲食方面要避免過量進食冷飲。
2、少吃溫熱的羊肉串、火鍋、燒烤類食物
小滿節(jié)氣天氣本來就熱,這時候再加上溫熱的羊肉串、火鍋、燒烤類的食物就更容易引起腸胃積熱,再加上冰鎮(zhèn)飲品刺激腸胃,食最容易引起脾胃不和,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腸胃疾病的發(fā)生。
導讀: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你了解嗎?不少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已漸漸被遺忘,今天小編為您介紹小滿節(jié)氣的五種習俗:祭三神、搶水、祭蠶、吃苦菜和吃面食。
小滿節(jié)氣的習俗
1、祭三神
小滿有動三車之說,這三車指的是叫水車、牛車、絲車。祭三神則指的是,在小滿時節(jié),祭祀掌管這三車的神靈,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
相傳,車神為白龍。農家在車水前,要舉行祭祀儀式。在車基上放置魚肉、香燭等供品祭拜,而且還要特地準備白水一杯作為祭品,祭時將水潑入田中,祝水源涌旺。
2、搶水
舊時水車車水排灌為農村大事,諺云:小滿動三車(三車指的是絲車、油車、水車)。水車在小滿時啟動,農戶以村圩為單位舉行搶水儀式,這一習俗流行于浙江海寧一帶,有演習之意。
多由年長執(zhí)事者約集各戶,確定日期,安排準備。至是日黎明即群行出動,燃起火把于水車基上,吃麥糕、麥餅、麥團,待執(zhí)事者以鼓鑼為號,大家以擊器相和,踏上小河岸上事先裝好的水車,數十輛一齊踏動,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光方止。
3、祭蠶
相傳小滿為蠶神誕辰,因此江浙一帶在小滿節(jié)氣期間有一個祈蠶節(jié)。我國農耕文化以男耕女織為典型。女織的原料北方以棉花為主,南方以蠶理為主。蠶絲需靠養(yǎng)蠶結繭抽絲而得,所以我國南方農村養(yǎng)蠶極為興盛,尤其是江浙一帶。
蠶是嬌養(yǎng)的寵物,很難養(yǎng)活。氣沮、濕度,桑葉的冷、熟、干、濕等均影響蠶的生存。由于蠶難養(yǎng),古代把蠶視作天物。為了祈求天物的寬怒和養(yǎng)蠶有個好的收成,因此人們在四月放蠶時節(jié)舉行祈蠶節(jié)。
4、苦菜端上桌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小滿前后也是吃苦菜的時節(jié),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对娊洝罚翰煽嗖煽?,首陽之下??嗫嗖吮椴既珖?,醫(y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苦菜,陜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
以前在小滿時節(jié),麥類、谷物等農作物籽粒開始飽滿,但尚未成熟,恰是青黃不接的時候,而田間地頭的野菜正蓬勃生長,于是人們靠采食野菜來度過饑荒。
5、面條加饅頭
南京有句老諺語,小滿毒日頭,面條加饅頭,就是說南京人的飲食習慣從小滿開始轉向減少米飯增加面食了。其實這個習俗挺有科學道理的。夏季暑熱,腸胃功能受其影響而減弱,因此在飲食方面,細糧與粗糧要適當搭配吃。
大量出汗會損失不少B族維生素和鉀、鈉等礦物,和大米相比,面粉中的蛋白質更高一些,B族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也比精白大米約高出一倍,吃面更有利于補充營養(yǎng),同時好消化吸收。南京的小滿是一年里面食開始風行的季節(jié)。每天早晚用饅頭、包子或蓋澆面搭一下,一天忙下來暑氣緩解,精力充沛。
小滿節(jié)氣:清暑祛濕正當時
在小滿節(jié)氣的養(yǎng)生中,要特別注重清暑祛濕,以防止疾病的發(fā)生。隨著天氣變熱,人體消耗增大,因暑、濕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
此時急需補充營養(yǎng)物質,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yǎng)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欲、易消化的膳食為主。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適量多飲水,以溫開水為好,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促進內熱的排出。此外,切勿用飲料代替白開水,尤其是橙汁,多喝會生熱生痰,加重內熱。冬瓜、苦瓜、絲瓜、蘆筍、水芹、西紅柿、西瓜、梨、香蕉等蔬果不但清熱瀉火,還可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蛋白質等。
此外,同氣溫一樣,濕度也是影響人體舒適感的重要因素。中醫(yī)認為濕為陰邪,容易阻遏氣機,影響體內氣的運行,出現風濕病、腳氣、痤瘡、婦科炎癥、水腫、肥胖等疾病。
預防濕邪致病,可有意識去進食一些既能去濕又能加強脾胃功能的食物,以清爽、清淡的素食為主,如山藥、冬瓜、赤小豆、薏苡仁、綠豆、絲瓜、黃瓜、黃花菜、水芹、荸薺、黑木耳、藕、胡蘿卜、西紅柿、西瓜、蛇肉、鯽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