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為什么要吃荔枝
為什么夏季養(yǎng)生。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您對四季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大暑為什么要吃荔枝》,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導讀:大暑為什么要吃荔枝?我國很多地區(qū)大暑節(jié)氣有吃荔枝的習俗,稱為過大暑,那么大暑為什么要吃荔枝?大暑吃荔枝有什么意義?小編為你介紹由來。
大暑為什么要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習俗家家戶戶都要吃荔枝,叫做過大暑。在大暑節(jié)前后,荔枝已是滿樹流丹、飄香十里的成熟時候了。按照習俗,大暑到了,親友之間,常以荔枝作為互贈的禮品。
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譜》中載: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時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紅白相映,更能襯出荔枝色彩的嬌艷;晚間,浴罷,新月照人,是啖荔枝的最好時間。因之,故老相傳:大暑節(jié)那天,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節(jié)時刻一到取出它,仔細品嘗。這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于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yǎng)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按說大暑節(jié)氣是大熱天,荔枝又屬于熱性的食物,那莆田民間為何一直流傳有這個習俗呢?大暑節(jié)氣是在梅雨季節(jié)剛過后不久的月份,此時天氣雖熱,但暑主陰,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甚至發(fā)病,而吃了這些食物,能增強機體抗病的能力,以驅除暑、濕。同時,荔枝含有多量的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yǎng)價值,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
荔枝的挑選方法
1、看顏色:無論多么新鮮的荔枝都不是完全鮮艷的紅色,而是帶有一些雜色。許多新鮮荔枝表皮可能紅中帶綠,可能紅中帶白,可能淺紅中帶暗紅,這是很正常的,這樣一般都比較新鮮。如果果皮上出現(xiàn)黑色或者褐色則說明荔枝已經(jīng)變質,切勿購買。
2、憑手感:新鮮的荔枝,摸在手里應該是富有彈性,且稍感緊硬;所以在選購荔枝的時候,可以用手輕輕地按捏一下是不是有彈性。一般而言,如果稍微有些軟但又不失彈性的,應該是比較成熟一些的荔枝。但是,如果摸起來又軟又沒有彈性,那么說明該荔枝已經(jīng)熟透了,或者是爛了。所以,挑選荔枝要挑選那些稍硬一些,有彈性的。
3、聞氣味:新鮮的荔枝一般都有一股清香的味道,如果有酒味或是酸味等異常的味道,說明荔枝可能已經(jīng)變質了,如果聞不出來味道的,可能是還未成熟的。所以,挑選荔枝,要選購聞起來有清香荔枝味的。
4、嘗果肉:一般,荔枝都可以試吃一兩顆的。所以,挑選荔枝的時候,可以剝開荔枝,看果肉是否晶瑩剔透,如果是晶瑩剔透,那就是比較新鮮的,如果不是,可能就有點變味了。晶瑩剔透的果肉,嘗一下,果肉是富有彈性,酸甜可口的。
5、再看果皮和大?。禾暨x荔枝的時候,要看果皮上面的龜裂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鱗片,龜裂片如果細小而緊密,那么這種荔枝還沒有達到成熟期,如果龜裂片相對較大并且規(guī)則,那么這種荔枝的口感會相對較好。
吃荔枝的禁忌
1、不宜空腹食用:鮮荔枝含糖量很高,空腹食用會刺激胃黏膜,出現(xiàn)胃痛胃脹。而且空腹過量食用還容易因刺激胰島素分泌導致昏迷。
2、糖尿病人慎吃:荔枝的糖分很高,所以糖尿病人應慎吃。同時,有上火癥狀的人不要吃,以免加重病情。咽喉干疼、牙齦腫痛、鼻出血等人群也要忌食。陰虛火旺和氣陰兩虛等類型的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荔枝,一天控制在10粒左右為宜。
3、盡量不吃水泡荔枝:現(xiàn)在市場上很多荔枝都是用水泡過的,含有大量的水分。大量水分進入胃腸道后會稀釋消化液,引起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也會造成暫時性低血糖癥。
4、吃完荔枝不要馬上開車:荔枝在貯藏過程中如果氧氣濃度過低,會促進荔枝無氧呼吸,積累酒精等物質。人食用后,短時間內會造成呼氣中的酒精含量超標。但荔枝產生的酒精量非常小,持續(xù)時間不長,隨著呼吸,酒精可以揮發(fā)掉。司機在吃完荔枝后,可休息10分鐘或及時漱口。
5、不宜大量食用:成人一次食用荔枝不要超過10粒,多吃會令肝火上升,喉干舌燥,嚴重的會引起惡心、四肢無力、暈眩等不適。兒童一次吃34粒為宜,吃多易生熱病。
關于荔枝的吃法,除了生吃外,荔枝并非只能做甜品或冷飲,荔枝蝦仁、荔枝鍋巴肉片、荔枝荷花蒸鴨、荔枝雞翅、荔枝燴魚塊等等看似 黑暗料理的美食也都是可口又風味獨特的。
精選閱讀
導讀:大暑時節(jié),民間有一個獨特的飲食習俗,那就是吃童子雞進補,那么大暑為什么要吃童子雞,你了解由來嗎?這種做法有何科學依據(jù)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大暑為什么要吃童子雞。
大暑為什么要吃童子雞?
湘中、湘北素有一種傳統(tǒng)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為何要選童子雞呢?這種做法有何科學依據(jù)呢?
童子雞,是指還不會打鳴,或飼育期在三個月內體重達一斤至一斤半、未曾配育過的小公雞。大暑時節(jié),民間有吃童子雞的習俗,據(jù)說可以起到提高免疫化濕健脾的作用。
以前很多家長相信,娃兒從8歲起,每年夏季大暑前后吃幾只小公雞,可迅速發(fā)育成長。上世紀60年代初期,客觀條件不允許各家大暑前后給娃兒搞小公雞吃,很多人家只好給娃兒吃雞蛋,多吃幾個雞蛋,也等于吃掉一只小公雞,那是當時很多人家無奈的想法。
從科學角度講,大暑給娃兒吃童子雞,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冬補三九,夏補三伏,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暑熱容易傷津,令人氣血不足,人體的消耗量十分大。吃點童子雞能溫中益氣,可為扛過暑熱打好基礎。
家禽肉的營養(yǎng)成分主要是蛋白質,其次是脂肪、微生物和礦物質等,是大暑進補的上選。營養(yǎng)學觀點也認為,童子雞比老雞含有更多的蛋白質,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能夠迅速增強體力。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孩子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吃童子雞對于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補益作用,即使是年輕人,體質虛弱的也未嘗不可一試。
跟老雞相比,童子雞熬出來的湯不會那么油膩,因此采用清蒸或者燉煮的方法來做童子雞是最好的了,營養(yǎng)損失也最少。無論是清蒸、燉煮還是快炒,烹飪中首先要保持的是童子雞的嫩,一旦煮老了,就失去了童子雞這道食材的意義。清蒸就是為了保持鮮嫩,此外,川菜中的尖椒童子雞也是要最大程度的保持雞肉的鮮嫩,因而翻炒時間不宜過長。
應提醒的是,在做童子雞的時候,不宜用熱性調料,如八角、茴香、桂皮、辣椒等辛溫之品,這些調味料易助熱上火。而感冒發(fā)燒,內火偏旺和痰濕偏重之人,也最好不要用童子雞進補。
推薦童子雞的兩道食譜
1、毛豆燜童子雞
炎炎夏日這道毛豆燜童子雞,既品味了傳統(tǒng)食俗,又平衡了膳食,確實是大暑節(jié)氣飲食養(yǎng)生的不錯之選。
材料:童子雞1000克,毛豆250克,料酒20克,味精30克,鹽15克,醬油50克,白砂糖50克,姜3克,大蔥5克,植物油75克,香油10克。
做法:將雞宰殺去除內臟,洗凈,斬成塊。鍋燒熱加油,放入姜片,蔥段爆香。放入雞塊,毛豆粒煸炒,烹入黃酒,加清水,鹽,味精,糖,醬油。改用中小火燜20分鐘左右(雞酥為好),淋麻油即可。
小貼士:炒毛豆的關鍵是毛豆一定要爆至脫皮狀,還有就是炒時只能加少量水,如咸菜本身有水分,可以不加水,這樣吃上去才香。毛豆洗過,水不容易瀝干,入油鍋時要小心。
2、清蒸童子雞
這道菜烹飪過程極其簡單,只要去農貿市場淘到一只地道的草雞,那么已經(jīng)成功大半。注意,童子雞的份量控制在一斤半到兩斤之內,大了就說明老了,肉質沒有小雞嫩。
材料:一只童子雞、鹽、黃酒、姜、蔥。
做法:洗凈的童子雞放入碗里;放入少許黃酒、姜、蔥結;放入蒸鍋里蒸40分鐘出鍋。
小貼士:對于愛吃真鮮的蘇州人來說,清蒸食品都是不放鹽的。為了最大程度凸顯童子雞的鮮味,建議可以放入提前用料酒浸泡好的干貝,干香菇、松茸等食材調味,量不在多,否則就會喧賓奪主搶了雞湯的味道。
除童子雞外,母雞、鴨子等都是大暑進補的上選。中國傳統(tǒng)的食療學認為,雞肉具有溫中補氣、補精填髓的功效,大暑天胃口差、出汗多、身體虛弱、消瘦的人食用后可改善癥狀,具有開胃強體的作用。鴨肉性涼,具有滋陰補血、益氣利水的功效,對于咽干口渴、飲食減少的人特別適合,尤其適合熱性體質的人大暑進補。
導讀:大暑節(jié)氣為什么要送大暑船?在浙江一帶,大暑有送大暑船的習俗,其意義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到底大暑節(jié)氣為什么要送大暑船?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大暑節(jié)氣為什么要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活動在浙江臺州沿海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是浙江沿海地區(qū),特別是臺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tǒng)習俗。其意義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送大暑船的這一民間習俗那是由來已久。在清朝同治年間,葭址一帶常有病疫流行,尤其是到了大暑時期更加地厲害。當?shù)氐木用裾J為是五位瘟神所致,于是,便在江邊建起了一座五圣廟,時常進行祈求許愿,希望祛病消災。而由于葭芷處于椒江口附近,沿岸的漁民也是特別的多,為了祈求出海捕魚平安,漁民便決定在大暑這一天集體供奉他們,并將載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這也就是今天的漁休節(jié)送大暑船習俗的由來。對于當?shù)貪O民來說,這個習俗也許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雖說大暑船的由來是伴隨著五位瘟神的傳說,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傳說也在逐漸發(fā)生著變化,五位瘟神也成了五圣,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于五圣在海上幫助漁民解除險情、送水送糧的傳說。
傳得最廣的一個說法是這樣的:五圣分別姓張、劉、趙、史、鐘,生前同科中進士,結果最后卻被皇帝冤殺,死后冤魂不散,常要作祟,皇帝便封他們?yōu)槲宸叫袨氖拐撸耖g稱作五圣。由于五圣被視作兇神,人們既要供奉它,又要送走它,故此才誕生了送大暑船這一形式。
送大暑船活動整個組織工作歷來都是由當?shù)氐赂咄氐睦先藸款^并分工負責進行。大暑節(jié)前一天的主要活動是迎圣,所謂迎圣,就是迎圣隊伍從五圣廟出發(fā),邊敲鑼打鼓放鞭炮,邊去當?shù)乇颈R、鄉(xiāng)主廟、揚府廟分別請出所供奉的本保爺、鄉(xiāng)主爺、楊府爺這3位神爺?shù)呐莆?,用小轎抬回到五圣廟,這就是迎圣。
大暑船與普通漁船中的大捕船差不多大小,長約15米,寬約3米余,船內設有神龕、香案,載著豬、羊、雞、魚、蝦、米、酒等食品,水缸、缸灶、火刀、桌、椅、床、榻、枕頭、棉被等生活用品一應俱全,以備供奉。大暑船船身通體呈蘭色,上頭紅色的花紋特別引人注目。
到了大暑節(jié)那一天,先由十幾個青壯年人將飄紅掛綠的大暑船從五圣廟抬往江邊,隨后,參加廟會的全體隊伍便計算著時間從五圣廟出發(fā)了,他們沿葭沚主要街道逶迤而行,最后來到江畔。此時一般正是潮水漲滿的時刻,至大暑船被拖出椒江口外白沙洋時,正好開始退潮,借助著潮水的力量,大暑船順江而下,越漂越遠,也帶走了人們美好的祝愿。
而后,沿線的漁民們又進行了相關的娛樂、慶賀節(jié)目,包括走高蹺、舞龍、抬閣等?;顒右恢背掷m(xù)到中午退潮時,中午12點左右歡樂的人群才漸漸散去。
大暑為什么吃羊肉
提到羊肉,或許會有不少人覺得在冬天吃才有滋補作用,但其實在一年中最熱、人體營養(yǎng)消耗最大的大暑節(jié)氣,吃羊肉也是有保健養(yǎng)生作用的。那么大暑為什么吃羊肉?
1、因羊肉在伏天吃,營養(yǎng)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有益健康。由于有效果,所以這個習俗得以保存,并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2、有的地方過去也有冬天吃羊膏的習慣。取14或12只羊洗凈,放鑊內,加蘿卜、生姜、黃酒及水,煮熟。去蘿卜、生姜,剔除羊骨后,再放回鑊內,加冰糖、水,將羊肉煮爛。取出,俟冷,切成小塊,即是羊膏。每日吃一兩塊或多些,可根據(jù)自身情況而定。把羊膏放在暑天吃,便有了大暑吃羊肉的由頭,也有了大暑吃羊肉燒酒這一招。于是也就有了羊肉節(jié),有了伏羊節(jié)。
3、暑日喝點羊肉湯能開胃護胃,增進食欲,特別是婦女產后食之更能起到補體作用。過去每到暑期,人們有互贈羊肉的習俗。羊肉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l、B2和鈣、磷、鐵等。其性溫中散寒,化滯,健腺益氣,溫補腎陽。而羊肉湯又不像雞湯那樣大熱,羊肉湯溫補,所以說體虛的人喝羊肉湯對身體是非常好的。
大暑吃羊肉的注意事項
1、夏季吃羊肉,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降火,也就是應該采用清淡的烹飪方式。建議盡量采用清燉的手法,避免燒烤等方式。同時在烹飪時少放食鹽、蔥姜,更應避免辛辣燥熱的作料。以清燉的方式烹飪的羊肉清爽不油膩,味美而鮮,可以在補充人體元氣的同時避免上火。
2、在《本草綱目》中有羊肉同醋食傷人心的說法。在烹飪時有人喜歡加入食醋去除膻味,但是醋性甘溫,與羊肉同煮容易生火動血,所以對于心臟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不宜加醋同食。此外,羊肉不可與竹筍同食,破壞維生素A,且易中毒;不宜與栗子、半夏同食,影響吸收,不易消化;吃羊肉時不可喝茶水,易便秘。
3、不過,羊肉辛溫,并非人人都適宜。對很多病人來說,都把羊肉例為禁忌入口之食品。其實,感冒咳嗽、皮膚病在發(fā)作及咯血的人,是不宜吃羊肉的。至于陰虛火旺的人,還是少食為好。
4、需要注意的是,夏季購買羊肉時,要做到:一聞,新鮮肉有正常氣味,較次的肉有一股氨味或酸味。二摸,新鮮肉有彈性,新鮮肉表面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三看,肌肉新鮮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較次的肉,肉色稍暗;新鮮肉的脂肪潔白或淡黃色,次品肉的脂肪缺乏光澤,變質肉脂肪呈綠色。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國很多地區(qū),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高溫天氣。那么大暑如何養(yǎng)生呢?
大暑養(yǎng)生基本原則
夏季草木蔥蘢茂盛,孕育著果實,夏天也是個多雨、高溫、高濕的季節(jié)。養(yǎng)生從心神情志、飲食睡眠、運動穿著、防病治病等方面著手。大暑是夏季中的節(jié)氣,所以大暑養(yǎng)生也應遵循這些基本原則。
衣著:宜舒適、透氣、吸汗性能好的衣服。大暑天,人體皮膚汗孔開泄,衣衫寬松易于散熱,并且衣衫要勤洗勤換,防止久穿濕衣和剛暴曬過之衣物,以免暑濕之氣侵襲肌體。
飲食:天熱腸胃的消化功能較為薄弱,故飲食方面宜進食清淡、易消化、水分多的菜蔬和牛奶水果為好,湯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
運動:運動時間在早上或傍晚為宜,運動地點建議在公園、湖邊等樹蔭下的陰涼地方。
睡眠:夏季入睡時間應以晚些為宜,此時一天的暑熱時期已過,晚上較為清涼,容易入睡。起床時間可以適當早些,因為天亮的時間比較早,符合天人相應的。
導讀:過年為什么要吃年糕?不少人都知道年糕寓意年年高,但過年吃年糕的由來,你了解嗎?到底過年為什么要吃年糕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由來。
過年為什么要吃年糕?
年糕,過年必不可少的賀年糕點。從字面意思上來說,它就飽含吉祥之意,年與粘同音,能理解成為新年或團圓凝聚之意,而糕諧音高,寓意步步高升。
關于春節(jié)年糕的來歷,有一個很古老的傳說。在遠古時期有一種怪獸稱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餓了就捕捉其他獸類充饑??傻搅藝蓝竟?jié),獸類大多都躲藏起來休眠了。年餓得不得已時,就下山傷害百姓,攫奪人充當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
后來有個聰明的部落稱高氏族,每到嚴冬,預計怪獸快要下山覓食時,事先用糧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條條,撳成一塊塊地放在門外,人們躲在家里。年來到后找不到人吃,饑不擇食,便用人們制作的糧食條塊充腹,吃飽后再回到山上去。人們看怪獸走了,都紛紛走出家門相互祝賀,慶幸躲過了年的一關,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準備了。
這樣年復一年,這種避獸害的方法傳了下來。因為糧食條塊是高氏所制,目的為了喂年度關,于就把年與高聯(lián)在一起,稱作為年糕(諧音)了。
說起吃年糕,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吳王夫差建都蘇州,終日沉湎酒色,大將伍子胥預感必有后患。故伍子胥在興建蘇州城墻時,以糯米制磚,埋于地下。當吳王賜劍逼其自刎前,他吩咐親人:吾死后,如遇饑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覓食。
伍子胥死后,吳越戰(zhàn)火四起,城內斷糧,此時又值新年來臨,鄉(xiāng)親們想起伍子胥生前囑咐,爭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磚充饑,從那以后,蘇州百姓為紀念伍子胥,每逢過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磚頭的年糕,漸漸地,過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習,風行各地。
據(jù)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后來才成為春節(jié)食品。春節(jié)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年糕的做法、吃法多樣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p>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過年期間吃年糕時配點蔬菜
年糕一般采用支鏈淀粉含量豐富的大米、黃米制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鈣、磷、鉀等營養(yǎng)素,不過其主要的營養(yǎng)價值還是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上,大約在35%,碳水化合物是人一天熱量的主要來源,年糕經(jīng)過特殊的制作,口感軟糯,更容易吸收。
大家吃年糕的時候通常會蘸糖,血糖高的人要慎食,因為年糕的升糖指數(shù)比較高。另外,年糕一次也不可吃太多,因年糕支鏈淀粉含量高,不易消化,會刺激胃分泌大量胃酸,吃多了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泛酸的現(xiàn)象,在吃年糕的時候可以搭配一些食物,例如蔬菜沙拉或山楂,來中和支鏈淀粉攝入過多產生的胃部不適。
導讀:立夏有吃雞蛋的習俗,那么立夏為什么要吃雞蛋呢?立夏吃雞蛋的由來已久,民間有不同的說法。具體立夏為什么要吃雞蛋?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立夏為什么要吃雞蛋?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并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jié)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立夏日一般在農歷的四月,四月雞蛋賤如菜,人們把雞蛋放入吃剩的七家茶中煮燒就成了茶葉蛋。后來人們又改進煮燒方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鹵、桂皮、姜末,從此,茶葉蛋不再是立夏的節(jié)候食品,而成為我國傳統(tǒng)小吃之一。
立夏為什么要吃蛋呢?一種說法是,古人認為,雞蛋溜圓,象征生活圓滿,立夏日吃雞蛋能祈禱夏日平安。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很多地方都有吃立夏蛋的習俗,是說立夏吃蛋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癥狀。
也有一種說法:立夏吃東西最補,吃一只雞蛋相當于吃一只雞。立夏后,農事開始繁忙起來,人容易疲乏。吃紅棗雞蛋,是為了補充體力。
這個說法,倒是和中醫(yī)理論契合。中醫(yī)認為,雞蛋性平、補氣虛,有安神養(yǎng)心的功能,生病吃雞蛋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以前生活條件不太好的時候,紅棗雞蛋很難吃到,吃一個立夏蛋,既是辛苦勞作前的犒賞,也是對平安和豐收的企盼。
由于雞蛋不傷脾胃,一般人都適合,所以哪怕是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立夏吃雞蛋也是有益健康的。
而鴨蛋性涼,能滋陰清肺,適宜陰虛火旺者食用,適用于病后體虛、燥熱咳嗽、咽干喉痛、高血壓、腹瀉痢疾等病。如果是日?;顒恿枯^大且無高血壓等慢性病的年輕人,可以嘗試一下咸鴨蛋,只要不是吃起來很咸,則既可清熱,又助補充鹽分等礦物質。
在嘉興地區(qū),立夏蛋里也有咸鴨蛋的身影。搞養(yǎng)殖的人知道,開春后的鴨產的蛋品質最好,是制作咸蛋的上佳材料。立夏時節(jié)的咸鴨蛋都是在清明前腌制,到一個月后的立夏正好食用,是一年中的頭譜(注:方言)咸蛋。第一批咸鴨蛋是在立夏吃的,這跟端午節(jié)的咸鴨蛋意義不一樣。
立夏吃雞蛋要適量
夏季人體消耗大,應該注意補充營養(yǎng)素。俗話說,立夏吃雞蛋,石頭能踩爛,意思就是說,吃了雞蛋人特別有勁。雞蛋清是優(yōu)質蛋白質,雞蛋黃里富含卵磷脂,雞蛋是非常好的營養(yǎng)食品。
盡管雞蛋的經(jīng)驗價值高,但是雞蛋不是吃越多就越好。多吃雞蛋容易造成營養(yǎng)過盛、導致肥胖。增加肝臟與腎臟的負擔。而蛋白質過剩會使尿素制造系統(tǒng)負荷過重,食入過多蛋白質,還會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羥、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很可能會出現(xiàn)易出現(xiàn)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癥狀,也就是常說的蛋白質中毒綜合征。
所以立夏吃雞蛋要適量,每天吃一個到兩個就可以了。另外,雞蛋吃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煮、蒸、炸、炒等。就雞蛋營養(yǎng)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蒸蛋為100%,嫩炸為98%,炒蛋為97%,荷包蛋為92.5%,老炸為81.1%,生吃為30%~50%。由此看來,煮、蒸雞蛋應是最佳的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