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飲食宜潤肺
春分飲食養(yǎng)生。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彪S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四季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分飲食宜潤肺,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推薦了以下3款潤肺藥膳。
豬肺橄欖湯(3人分量)
材料:豬肺250克、橄欖10個、無花果20克、石斛10克。
做法:豬肺沖洗干凈,切片,其他材料洗凈,加入適量清水燉1個小時即可。
功效:根據(jù)中醫(yī)以臟補臟之理,豬肺被認為有潤肺、補肺虛、止咳嗽的功效;橄欖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石斛有生津益胃,清熱養(yǎng)陰的作用;無花果具有潤肺止咳、清熱潤腸的功效。此湯甘甜清香,具有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適合肺虛咳嗽的患者飲用。
燕窩燉冰糖(1人分量)
材料:燕窩10克、冰糖15克。
做法:先用溫水浸泡燕窩,待燕窩泡軟后,可用鑷子清理其中的細小燕毛等雜物,將泡好的燕窩瀝干水,加入適量的清水,倒入燉盅,加入冰糖,隔水小火燉1小時即可。
功效:燕窩具有養(yǎng)陰潤燥、益氣補中的功效,冰糖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燕窩燉冰糖不僅能養(yǎng)陰潤燥,還有養(yǎng)顏潤膚的作用。若不喜歡吃甜食,市民還可用瘦肉湯、雞湯等燉燕窩,也具有同樣的功效。
鮑魚龍眼麥冬湯(3人分量)
材料:鮮鮑魚250克、龍眼肉30克、麥冬30克、甘蔗250克。
做法:先把鮑魚洗凈,放入龍眼肉、麥冬、切片甘蔗,加入瘦肉湯、適量食鹽、隔水小火燉1小時即可。
功效:鮑魚能滋陰益腎、平肝潛陽、鎮(zhèn)靜安神;麥冬養(yǎng)陰潤肺;龍眼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甘蔗生津潤澡、清熱利尿。此湯對于五臟體虛、勞熱咳嗽、心煩失眠、頭暈目眩者均宜。
相關知識
2020春季是養(yǎng)生保健的最佳時節(jié),春光明媚,生機盎然,吐故納新,陽氣生發(fā)。因此,2020春季養(yǎng)生要與充滿活力的季節(jié)特點相適應,保持新陳代謝的平衡,使精神飽滿,為一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接下來就看看春分時節(jié)飲食的原則。
春分時節(jié)飲食的原則有哪些:
春分飲食原則一:多吃吃時令菜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誡我們“不時,不食”,就是說,不是這個季節(jié)的菜果就不吃。時令菜也是“運氣菜”。食物一要講究“氣”,一要講究“味”。因為食物和藥物都是由氣味組成的,而藥物、食物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jié)氣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氣。
春令時菜包括有養(yǎng)陽之用的韭菜助長生機的豆芽、萵苣、蔥、豆苗、蒜苗;滋養(yǎng)肝肺的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櫻桃等。
春分時節(jié)飲食的原則二:給腸胃放放假
人們的腸胃也需要休息。飯食吃進肚里,除腸胃之外,人體多個臟腑都要為之忙碌,就連大腦都要為之退讓三分,首先要保證氣血滿足腸胃的需要,這就是飲食后會發(fā)生大腦昏昏然的原因所在。
如果每周都能讓腸胃有一個休息日,便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排出體內積存的毒素。在雙休日只吃早晚兩餐,或以稀粥、水果、蜜糖水代替一頓正餐的方法來減輕腸胃負荷。
春天你是不是總有睡不醒的感覺?這就是中醫(yī)說的“春困”。在漫長的2020冬季,大腦逐漸習慣了在氧氣充足的這種狀態(tài)下工作。然而到了春天,陽光普照,氣溫上升,皮膚血管漸漸擴張,血流量大大增加,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開放。今天就看看2020春季對付春困的小妙招有什么呢。
但是,人體血液總量并未增加,致使大腦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大腦供能不足,加之春天溫暖的氣候和較高的濕度,對人體的大腦皮層產生一種良好的鎮(zhèn)靜和催眠作用,自然會感到頭腦發(fā)沉,昏昏欲睡。專家介紹,春困程度因人而異,年輕人精力旺盛,相對較輕;老年人、體弱多病者較明顯。
專家說,“春困”主要與天氣、工作、飲食、睡眠、運動不和諧有關。其中,吃熱性食品、開空調可算是兩大“禍首”。吃過多熱性食物,如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羊肉、酒類、火鍋等,容易導致胃火上升,陰陽上亢,出現(xiàn)眼睛腫痛、臉腫,嚴重者還伴有臉色潮紅,乃至心火上升。2020春季對付春困的小妙招有什么呢,內火易傷人體氣陰,導致人體體質、免疫力下降,從而影響人的精神狀態(tài)和工作情緒,出現(xiàn)勞累、嗜睡、失眠、頭暈、工作精力不集中等問題。而長期的處于空氣中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過高的空調環(huán)境中,也會加重“春困”癥狀。而春天環(huán)境中的樹葉茸毛、花粉等粉塵,會促使一些過敏性體質者易犯“春困”。
春分飲食原則三:2020春季養(yǎng)肝少喝酒
春應于肝、夏應于心、長夏應于脾、秋應于肺、冬應于腎,所以春天重在養(yǎng)肝。春天養(yǎng)肝的目的在于協(xié)調肝的陰陽平衡,在中醫(yī)里,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大棗和山藥就是不錯的選擇。酒傷肝腸,因此2020春季更不應飲酒。菊花茶、金銀花甚至白開水才是適合2020春季的佳飲。
春分時節(jié)飲食的原則四:不同體質的春分養(yǎng)生方案
平和體質,就是人們說的正常體質,春分養(yǎng)生只要注意飲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氣虛體質,表現(xiàn)為虛弱,感到疲勞,常出虛汗,容易感冒。除了飲食上調養(yǎng),還應適量多運動,因為運動對補氣有作用。
陽虛體質,表現(xiàn)為手腳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容易發(fā)生腹瀉,應該科學膳食,注意溫補。
陰虛體質,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手腳心發(fā)熱,臉潮紅,眼睛干澀,口易渴,大便易干結??啥喑渣c鴨肉蓮藕湯、百合、芝麻。
瘀血體質,表現(xiàn)為有黑眼圈,女性痛經,年齡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膚易出現(xiàn)瘀血斑點。適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濕熱體質,表現(xiàn)為易生粉刺和暗瘡,有口臭,小便黃。可適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黃瓜、苦瓜、通心菜。
氣郁體質,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湯、黃花菜雞蛋湯、麥片牛奶。春分時節(jié),郊游踏春很有效果。
痰濕體質,春分時節(jié)飲食的原則,表現(xiàn)為人較肥胖,感覺肢體困重。該體質的人應多吃點冬瓜、蘿卜、海藻、海帶和薏米。
過敏體質,易起蕁麻疹,易過敏,皮膚一抓就紅。這種體質的人應該少吃海鮮與辛辣刺激之物,少飲白酒。
在春季里除了可以郊游、爬山之外,有趣的一件事就是在春分時節(jié)立蛋,立蛋雖然是中國的習俗但是已經變?yōu)槿澜绲挠螒?。春分是一個分隔符,是90天春季的一個中分點,而這只是對于北半球而言是春分,這一天卻是南半球的秋分。
在春分這一天我國各地有不同的飲食習俗,其實這些飲食習俗暗藏著很多養(yǎng)生的道理。今天,我們就一同來了解春分飲食習俗,以及吃這些食物對人體的影響。
一、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屬于嶺南風俗,所謂嶺南指的是我國南方五嶺之南,也就是現(xiàn)在的廣東、廣西和海南一代。
所謂的春菜指的是野生莧菜,其和人工培育出來的莧菜相比較而言,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含量有所差別,所以野生莧菜的口感更好。
莧菜的莖葉可以作為蔬菜食用,而其根、果實甚至是全草都可以入藥,具有明目、利尿、通便和去寒熱的功效。
莧菜在中醫(yī)看來屬于一味中藥,在春季食用能夠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和治療拉肚子,對于春燥引起的上火、口舌生瘡和脾胃不適具有調理作用。
而從莧菜富含的營養(yǎng)元素來看,其中含有容易被人體吸收的鈣元素,可以促進骨骼生長,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鐵、維生素K等物質。
另外,莧菜中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減肥、防便秘和促進排毒,有長壽菜的美稱。
二、吃蘿卜
在江蘇一帶還有春分吃蘿卜的說法,蘿卜可以是生吃、包包子、做春卷等。
春分之所以提倡吃蘿卜,是因為蘿卜性味甘、涼、辛,入肺、胃經,能夠做到消食、化痰、通氣和解毒。
另外,蘿卜中木質素能夠提高人體巨噬細胞的活力,起到抗癌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而其中含有的維生素C既可以抗氧化,延緩衰老又可以美白,增強血管韌性。
春季人體容易出咳嗽、咽干、便秘和皮膚黝暗等問題。食用蘿卜,一方面蘿卜能夠清熱生津,降低春燥對身體的影響,另一方面,蘿卜中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還可以改善便秘和皮膚問題。
而且春季是病毒肆意的季節(jié),吃蘿卜可以提高人體抵抗力,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立夏飲食宜清淡
隨著立夏的到來,溫度可能逐漸攀升,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欲也會有所下降。所以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如果此時人們還多吃油膩的食物,很容易上火,從而造成身體內、外皆熱,甚至出現(xiàn)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立夏以后飲食原則是重在養(yǎng)心,立夏養(yǎng)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立夏多吃苦菜類蔬菜
除了要注意少吃油膩外,專家指出,可以多吃一些苦菜類蔬菜,比如:苦瓜、香菜等。中醫(yī)認為,苦味入心,苦味食物具有除躁祛濕、清涼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勞乏、消炎退熱、清心明目、促進食欲等作用。但是,苦味食物均屬寒涼,雖然能清熱瀉火,但屬于清瀉類食物,故體質比較虛弱者不宜食用,否則會加重病情。
立夏雖然是夏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進入到炎熱的夏季,但今年的天氣比較異常,不會在立夏后立即變得炎熱。專家提醒,不要急著換上涼快的裙子、短袖、短褲等,其次,雖然立夏后白天比較熱,但人們不宜太貪涼,貪吃冷飲、冷食、夜間開窗納涼、洗冷水澡,這些對健康都是不利的,吃太多寒涼的食物會傷脾胃,夜間開窗戶睡覺、洗冷水澡則容易受風導致感冒,最好用溫水洗浴。
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
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
痛經分為原發(fā)性痛經和繼發(fā)性兩類,原發(fā)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占痛經90%以上;繼發(fā)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
13個原因可以導致痛經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發(fā)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后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fā)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
6、內分泌因素月經期腹痛與黃體期孕酮升高有關。
7、子宮內膜以及月經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宮肌纖維使之收縮引起痛經。經患者子宮內膜組織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婦女明顯升高。
8、子宮的過度收縮。雖然痛經患者子宮收縮壓力與正常婦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壓力約為4.9Kpa),但子宮收縮持續(xù)時間較長,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發(fā)生因子宮過度收縮所致的痛經。
9、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xiàn)痛經。
10、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jié)育器(俗稱節(jié)育環(huán))也易引起痛經。
11、少女初潮,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huán)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痛經。
12、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fā)痛經。
13、空氣不好受某些工業(yè)或化學性質氣味刺激,比如汽油、香焦水等造成痛經。
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指行經前后或月經期出現(xiàn)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者。
痛經患者飲食有宜忌
那么吃什么能緩解痛經呢?出現(xiàn)痛經后可以通過補充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適當飲酒和對證進行食物調理來緩解痛經。
1、適當飲酒
酒類能溫陽通脈、行氣散寒,適當?shù)睾刃┟拙?、曲酒、酒釀、紅酒等,可以通經活絡,擴張血管,起到緩解痛經的作用。例如,將100克紅花在400毫升白酒中泡一周,制作成紅花酒,每天服用10毫升(可加少量紅糖),可有溫通經脈、活血之功效,適用于血瘀痛經者。
2、補充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
維生素E,又名生育酚,有維持生殖器官正常機能和肌肉代謝的作用,其含量高的食物有谷胚、麥胚、蛋黃、豆、堅果、葉菜、香油等,我們應適當多吃些這類食物。
3、對證進行食物調理
根據(jù)痛經不同的證候表現(xiàn),分別給予溫通、化瘀、補虛的食品。寒凝氣滯、形寒怕冷者,應吃些溫經散寒的食品,如栗子、荔枝、紅糖、生姜、小茴香、花椒、胡椒等。氣滯血瘀者,應吃些通氣化瘀的食物,如芹菜、薺菜、菠菜、香蔥、香菜、空心菜、生姜、胡蘿卜、橘子、橘皮、佛手、香蕉、蘋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吃些補氣、補血、補腎之品,如核桃仁、荔枝、桂圓、大棗、桑椹、枸杞子、山藥、各種豆類等。
4??梢远喑远诡?、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應忌食咸食。因為咸食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貯量增多,在月經來潮之前,孕激素增多,易于出現(xiàn)水腫、頭痛等現(xiàn)象。月經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就不會出現(xiàn)上述癥狀。
痛經患者忌食
1、濃茶、柿子--妨礙鐵吸收
茶葉中含鞣酸,它特別喜歡與鐵離子結合,大大妨礙身體對鐵的吸收,這在經期可不是好現(xiàn)象。柿子也一樣,柿子中的鞣酸一點不比茶葉中的少。
2、含咖啡因的飲料--刺激神經,加重疼痛
含有咖啡因,可刺激神經和心血管,讓你情緒緊張加重疼痛,或者導致經血過多,如咖啡、可樂、茶等經期應不喝或少喝。而溫熱的白開水是最安全、最舒服的選擇。
3、碳酸飲料--影響營養(yǎng)攝入,降低身體抵抗力
有的碳酸飲料中含有磷酸鹽,同樣會妨礙鐵的吸收。而碳酸氫鈉遇到胃液后會發(fā)生中和反應,月經期間本來就食欲不振,如果影響飲食營養(yǎng)攝入,缺乏抵抗力,痛經會更囂張。
4、啤酒、過量白酒―影響經期的整體狀態(tài)
酒精與B族維生素格格不入,身體缺乏B族維生素,會嚴重影響經期身體的整體狀態(tài)。葡萄酒味辛甘性溫,可以散寒祛濕,活血通經,可適當少喝一點。
春分習俗
1、春分習俗
1.1、春分立蛋
“春分到,蛋兒俏”。傳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立起來。據(jù)史料記載,春分立蛋的傳統(tǒng)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國,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我國很多地方舉行立蛋比賽,春分成了立蛋游戲的最佳時光。
1.2、放風箏、踏青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p>
1.3、吃春菜、吃太陽糕
昔日四邑有個不成節(jié)的習俗,叫做“春分吃春菜”。太陽糕是昔年北京人祭祀太陽神所用的主要供品,現(xiàn)已消失約百年。
1.4、春祭
在山東、浙江、貴州以及大部分客家地區(qū),春分這天開始祭祖先,叫春祭。春祭開始,要先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掃墓開始時,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
2、2017年春分是哪天
2017年春分日期是:2017年3月20日(星期一)農歷二月廿三具體時間為:18:28:35
春分,是每年3月20日或21日,直到每年4月4日或5日(清明)結束。
春節(jié)節(jié)氣時,太陽位于黃經0°(春分點)時。春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來說就是秋分。
3、春分日期計算公式
[Y*D+C]-L
公式解讀:年數(shù)的后2位乘0.2422加20.646取整數(shù)減閏年數(shù),21世紀春分的C值=20.646。
舉例說明:2092年春分日期=[92×0.2422+20.646]-[92/4]=42-23=19,3月19日是春分。
例外:2084年的計算結果加1日。
春分的由來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睹魇贰v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逸周書·周月》:“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至於仲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p>
宋 蘇軾 《癸丑春分后雪》詩:“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杏不勝威。”
明 王鏊 《震澤長語·象緯》:“二節(jié)為一時,陽氣上升共四萬二千里,正天地之中、春分之節(jié)也?!?/p>
邢樹本《二十四節(jié)與農事·春分》:“春分時節(jié), 河北 大地春色更濃,溫度升高,雨量增加?!?/p>
古代黃河流域與之相應的物候現(xiàn)象為“玄鳥至,雷乃發(fā)聲,始電”(見《農桑通訣》)。這時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地區(qū)農諺:“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干金?!贝悍忠嗍莻鹘y(tǒng)節(jié)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
春分養(yǎng)生食譜
1、春分養(yǎng)生桑葚粥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干凈,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該粥可以滋補肝陰、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fā)早白等。
2、春分養(yǎng)生山藥扁豆鯉魚湯
白扁豆30克,淮山藥40克,干姜3克(或生姜15克),鯉魚1條(約500克)。先將鯉魚剖腹,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水適量,與前三味藥同煮1小時,加入精鹽、紹酒適量調味即成。有健脾胃祛潮濕的功效。
3、春分養(yǎng)生茯苓粥
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適量。將茯苓、粳米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爛,調入冰糖略煮即成。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4、春分養(yǎng)生太子參大棗陳皮茶
太子參15克,大棗5枚,陳皮3克。將太子參、大棗洗凈,連同陳皮共同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煎湯,去渣取汁,代茶飲。有理氣和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