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jié)的那些傳說你知道幾個
清明節(jié)運動養(yǎng)生。
朱德說“鍛煉身體要經(jīng)常,要堅持,人和機器一樣,經(jīng)常運動才不能生銹。”相信關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如何分辯關于養(yǎng)生常識話題的對錯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清明節(jié)的那些傳說你知道幾個”,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清明節(jié),是中國很重要的節(jié)日,這個日子的時候我們都會祭祖也會踏青,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出來放松一下身體,抖擻精神,迎接新的春天,但是很多人是不知道清明節(jié)的由來的,那么清明節(jié)有什么傳說呢?
相傳春秋戰(zhàn)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xù)續(xù)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shù)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zhí)政后,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愿見他,已經(jīng)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后,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jīng)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然后安葬遺體,發(fā)現(xiàn)介子推脊梁堵著個柳樹樹洞,洞里好象有什么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薄白阆隆笔枪湃讼录墝ι霞壔蛲呏g相互尊敬的稱呼,據(jù)說就是來源于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jié)。
以后,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zhí)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yè),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面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jié)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懷念。
清明節(jié)的時候我們是要進行掃墓的,對我們的先祖列宗進行紀念,而且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這個時候我們要教育好我們的孩子,讓孩子知道我們的清明節(jié)的由來和傳說,這樣傳統(tǒng)文化才能得到傳承。
擴展閱讀
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在幾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有著很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優(yōu)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清明節(jié),我們中國人踏青追思先人的盛大節(jié)日,有什么樣的故事和來歷呢,一起看看吧。
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jié),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我國傳統(tǒng)的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nóng)諺?!稓v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p>
后來,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jié)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jié)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jié)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經(jīng)過歷時的沉淀和歲月的洗禮,我們對于清明節(jié)依舊飽含著熱情和敬仰。直到今天,清明節(jié)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這就是我們交給歷史和未來的答卷。
清明節(jié)飲食禁忌有哪些?有什么細節(jié)在生活中要注意的?清明是24節(jié)氣中的第5個節(jié)氣,其交節(jié)日期在公歷每年的4月5日前后,自太陽到達黃經(jīng)l5°時開始。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又稱“寒食節(jié)”,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不過,“有些人是不適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時節(jié),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避免。
清明養(yǎng)生保健禁忌
不靜: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fā),人體應該借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yǎng)陽,養(yǎng)陽的關鍵是“動”,切忌“靜”,人們應積極到室外鍛煉,但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應在太陽升起后外出鍛煉,鍛煉前應喝些熱水、牛奶、蛋湯等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
不濕:居室每天中午要開窗通風,被褥和衣服要保持干燥透氣,春季多穿純棉的寬松衣服,可避免發(fā)生濕疹。另外,不要選擇潮濕的地方進行鍛煉,運動出汗后要及時擦干。
不凍:春季氣候忽冷忽熱,要遵循“春捂”之說,不宜馬上脫下棉衣,換裝時應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先把上衣減掉一些,褲子可晚一些減,下身寧熱勿冷,以助養(yǎng)陽氣。特別是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老年人、有痛經(jīng)史的年輕女性,初春時要盡量使身體“不凍不寒”。
不酸: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因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于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飲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宜食用甘溫補脾之品,可多吃山藥、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
不怒: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心情抑郁會導致肝氣郁滯,也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fā)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鹽在一日三餐當中充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攝入過量的鹽會導致高血壓等其他疾病,從而令到不少人“食鹽失色”。
但是鹽除了可以用來食用之外,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療病養(yǎng)生還有不錯的效果。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
一、緩解關節(jié)疼痛
關節(jié)疼痛困擾著不少的人,每當換季或者不慎受涼都會出現(xiàn)劇烈的關節(jié)疼痛。這時不妨利用熱鹽敷在疼痛部位。
在中醫(yī)的角度,用鹽熱敷能夠起到驅(qū)除寒氣,吸除濕氣的作用。這是因為熱鹽能夠促進汗腺分泌,從而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對緩解關節(jié)疼痛,舒緩肌肉都有不錯的效果。久坐一族,長期伏案工作的白領都是可以經(jīng)常用此方法。
二、緩解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因為吸入了過敏原而導致的免疫性疾病,通常會出現(xiàn)噴嚏、鼻涕不斷的現(xiàn)象,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如果你只是輕度的過敏性鼻炎患者,不妨試試用生理鹽水或者淡鹽水去沖洗鼻子。此方法可以將沉淀和依附在鼻腔粘膜上的過敏原排出,從而達到緩解過敏性癥狀。
三、消炎解毒
鹽是具有一定的消炎解毒的功效,當你身上不慎沾附了一些有毒物質(zhì)時,可用鹽進行搓擦。另外,遇到蚊蟲的叮咬,也可用溫和的鹽水進行熱敷。鹽不僅對人體有作用,它用于洗刷水果還具有一定的清污解毒的效果,比其余的清洗劑要方便且安全得多。
四、緩解痛經(jīng)
對于那些常年因為血淤而造成的痛經(jīng),可用粗鹽熱敷進行緩解。粗鹽熱敷不僅能起到加速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還能起到很好的散寒陣痛、活血化瘀的效果。
五、消除牙齦腫痛
火鍋、燒烤美味,但是一旦上火,牙齦、咽喉就開始腫痛了。這時候可先別著急著用藥,不妨試試用溫鹽水進行漱口、漱喉,不要咽下,直接突出。每次持續(xù)10秒,每天進行3到6次。
溫鹽水具有很好的消腫、抗炎的作用,因此對于急性的腫痛能夠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六、清潔皮膚
油脂分泌旺盛的人其實可以試試用鹽來清潔皮膚,因為鹽分能夠改善油脂分泌之余,還能改善粗糙的皮膚狀況。但是要注意,此方法的使用頻率不能過高,每周一次即可。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行人路上欲斷魂。在這個天氣多變而又富有生機的季節(jié)里,我們該如何提升自我的運勢讓自己萬事都順利呢?打掃衛(wèi)生、運動、祭奠先人……要做的有很多,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清理一下家里的衛(wèi)生
春天萬物生機勃發(fā),萬事萬物都在動,你也不要閑著,在你清閑的時間,想著把自己家里來個大掃除,來個除舊迎新,出去舊塵,扔掉沉寂、晦氣的東西,比如床底的舊鞋子,舊的沒有用的垃圾。這些東西多少都有負面的能量磁場。也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段,迎來新的家居飾品,比如花卉、喜愛的玩具等等,這樣一來,你的心情也會很好,相應的運氣也就來了。
二、多參加體育運動
進入清明之后,也進入農(nóng)歷三月,三月從易理上已經(jīng)進入巽卦當令的時間,巽是風,目前正是北方空氣活動頻繁的時間,風多、風大,頻繁的強風,帶走水分,氣候干燥,晝夜溫差較大,身弱的朋友們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衣物穿戴,防火、防燥,多點水分補給。多參加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體育鍛煉,業(yè)要防止不利因素的發(fā)生,比如感冒、過分勞累等等。
三、踏青可以改變運氣
這個也是千真萬確的話題,沉寂一個冬天的人們,因為天冷風寒的緣故,很少舒展自己,而且冬天是陰邪之氣較重的時間,容易沉寂在我們的軀體之內(nèi),讓你壓抑、沉悶、裹足不前。清明之后,天氣轉(zhuǎn)暖,植物紛紛返青透綠,陽氣旺盛,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如果你這個時間和一幫親朋好友走進自然,融入自然,那么你的身體肯定會得到大自然的洗禮,來個徹底的新陳更替,相信你的軀體就像新保養(yǎng)過的發(fā)動機一樣,呈現(xiàn)出無限的能量和動力,給你的以后帶來更多更多動力。
四、插柳條、戴柳冒、放風箏
這些都是傳統(tǒng)的清明祈福方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绷鴹l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這也象征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愿,都希望自己和家人能處處交好運,萬事皆順利。
五、祭奠已故先人可以增運
這個話題聽起來不真實,很多人會問了,祭奠先人和運氣真的有關系嗎?我告訴你,這是千真萬確的,下面聽聽楊老師給你分析:
1、已故的先人大都和我們有千絲萬縷的血緣關系,即使他們故去了,他們的磁場信息,也會和我們現(xiàn)在身體的磁場有著相通的聯(lián)系,當你前去看他給他掃墓,等于就和他們有個磁場能量的近距離交流和溝通,因為是親緣關系,你去看他,對他好,他也會自豪,也會感謝你,無形中他會幫你,會給你一些正能量場的補給,這是其一。
2、人離世之后是有魂魄的,你去看他,給他送紙錢、送供品,他的魂魄會有感應的,他們得到了財富和紙錢,會更加珍惜親情,在很多時間,他們都會力所能及的幫助你,護衛(wèi)著自己的晚輩平安健康,發(fā)財順利。
3、祭奠先人可以給自己積下陰福,留下善因。用言傳身教來教育我們的后輩,讓自己的子孫像自己一樣,孝老敬老。子孫們從中受到的教育會很多很多,身教勝于言傳,記住帶著自己的子孫一起祭奠一下你的先人吧,這可是個上接已故先人,下承子孫后代的最佳時機,想想看是不是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好處,很多好運。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自古以來,對于清明節(jié)就十分重視,它不僅僅是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更是一年中的第五個節(jié)氣,到了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地區(qū)氣溫都已經(jīng)回升,南方更是進入雨季。
古往今來,清明節(jié)日就有諸多的習俗,他們不僅豐富節(jié)日氛圍,還可以有益于健康養(yǎng)生:
1.寒食
從古至今,清明與寒食就是“焦不離孟”的一對,雖然說寒食節(jié)的日期嚴格來說在清明前兩天,但是在清明大家還是會制作許多寒食的美食。
艾葉青團是以艾草、糯米等為原材料制作的傳統(tǒng)寒食之一,艾葉也就是近幾年鼎鼎大名的青蒿,它性味溫、辛,苦,清明時節(jié)的艾草還處于嫩葉階段,帶有獨特的清香味,和以糯米烹飪之后適量食用可以溫養(yǎng)脾胃,補益中氣。
桃花粥,也是清明傳統(tǒng)寒食的一種,“人間四月芳菲盡”,用美食留住的桃花,芳香四溢,適量食用可以通便利腸,幫助驅(qū)除水腫,桃花通經(jīng)活血,適宜女孩子食用,可以“令人好顏色”,但是也要淺嘗輒止,過量食用可能帶來血氣妄行。
2.踏青
清明美景不勝收,自古就有踏青的習俗,而到了現(xiàn)代,平時的工作、生活十分繁忙,沒有時間出外踏青欣賞,幸好清明有一個短暫的小長假。
在小長假這幾天,可以約三兩好友外出踏青、欣賞美景,最主要的是,投入大自然可以幫助很好地緩解日常緊張帶來的精神壓力。春季通應肝氣,若是情志得不到調(diào)和,就很容易刺激肝氣的疾病,肝陽上亢則怒、頭痛,甚至暴躁,肝氣郁滯則脅痛、憂愁,甚至抑郁。清明外出踏青正是可以調(diào)節(jié)精神、恢復平和的好時機。
3.運動
古人清明時期有植柳、蕩秋千、蹴鞠、放風箏等休閑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調(diào)整身體氣血,調(diào)動陽氣,使人精神振奮、氣血運行更暢。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有的運動已經(jīng)失傳,比如蹴鞠,但還是可以選擇別的運動方式,如足球,更休閑的運動可以外出放風箏、散步,“春三月”應該“被發(fā)緩形,廣步于庭”,休閑放松的運動可以讓人的心態(tài)更平穩(wěn),陰陽更加調(diào)和。但一定要注意,運動以“汗出為宜”,過度的運動也會傷害肌肉、氣血。
【本文由“金蘭中醫(y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作者荷西,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zhuǎn)載、復制】
我們的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鹽,但你是否知道鹽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用于療病養(yǎng)生,方便又有效呢?
過敏性鼻炎:淡鹽水洗鼻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由于吸入了過敏原而導致的免疫性疾病,在癥狀不是很嚴重又不想老是用藥物控制的情況下,用淡鹽水或者生理鹽水洗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做法:首選已經(jīng)制好的生理鹽水,無菌、濃度精確,而且便宜,但在不方便的情況下自制淡鹽水也可以,但注意一定要選用無碘鹽,1000毫升的溫水(37℃)中添加9克鹽即可。
咽喉痛、牙齦腫痛:溫鹽水漱口、漱喉
輕度的咽喉痛、智齒痛、牙齦腫痛等軟組織炎癥,可以用溫鹽水漱口、漱喉。每次大約10秒鐘,每天3-6次,漱完后不要咽下、直接吐出。因為溫鹽水能在口腔中制造出一個短時間的高鹽屏障,有消腫、抗炎、抗菌的作用,能暫時緩解疼痛。
做法:調(diào)制鹽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濃度不能過高,用1/4-1/2茶匙的鹽,溶解到一杯約240毫升的溫水中。
寒性疼痛(痛經(jīng)):粗鹽熱敷
對于因為受寒或者血淤而引起的痛經(jīng)或其他部位的疼痛,用粗鹽熱敷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環(huán),起到很好的散寒鎮(zhèn)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做法:用大粒粗鹽放入干凈的鍋中炒熱,裝入棉布袋中后熱敷在疼痛部位,注意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容易燙傷皮膚。
美容潔膚:鹽敷臉上按摩
鹽有清潔皮膚、改善粗糙皮膚的作用,油脂分泌旺盛的人不妨試試。
做法:用溫水洗完臉后,用水沾濕少許鹽敷在臉上,輕柔按摩數(shù)分鐘后再沖洗干凈,鹽能去除部分毛孔中積聚的油脂和污垢,使皮膚變得光潔平滑。
清潔時注意避開眼部周圍皮膚,清潔頻率不能太高,每周一次即可。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2養(yǎng)生常識頻道《關于清明節(jié)的那些傳說你知道幾個》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清明節(jié)運動養(yǎng)生”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