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與北芪的區(qū)別
養(yǎng)生與運動的區(qū)別。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您是否正在關注養(yǎng)生常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黃芪與北芪的區(qū)別”,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北芪與黃芪大家了解嗎,都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藥材了,在平時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黃芪吧,它的藥用價值是很大的,主要的產(chǎn)地就是吉林的長白山,以及內(nèi)蒙古地區(qū),黃芪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北芪也一樣,對我們的身體是很好的,那么大家了解北芪與黃芪的區(qū)別嗎?
有很多的中藥大家在平時都是很少了解的,有時候一些中藥的名字是很像的,也是很容易弄混的,比如北芪與黃芪,大家應該都不了解這樣的中藥嗎,下面我們看看北芪與黃芪的區(qū)別吧。
北芪,即黃芪
北芪,即黃芪,又名膜莢黃芪,因盛產(chǎn)于我國北方,故名北芪,主產(chǎn)于吉林省長白山,山西省渾源縣北岳恒山以及內(nèi)蒙古等省區(qū)。北芪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深長呈棒形;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卵形至披針形,莖葉均有白色柔毛;總狀花序?qū)ι_淡黃色蝶形小花;莢果膜質(zhì),花期 7-8 月,果期 8-9 月。北芪喜涼爽干燥氣候,以排水良、土層深厚的砂質(zhì)土壤為佳,多生于海拔 800-1300 米間的向陽山坡或灌叢邊緣。北芪的根為補虛藥,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謂其 “ 為補藥之長 ” ,可見北芪做補益藥歷史悠久。
黃芪的藥材性狀
黃芪呈圓柱形,極少有分枝,上端較粗,長10-90厘米,直徑1-3.5厘米。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及橫向皮孔。質(zhì)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并顯粉性,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菊花心,顯放射狀紋理及裂隙。氣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不論那一品別的黃芪,均以條粗而不空心,皮細質(zhì)綿軟而不硬,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鮮黃色。斷面菊花心明顯而不纖維性強和裂隙大,味甜而有豆腥味者為佳。
概念差別
黃芪是中藥名,而北黃芪或者北芪只能說屬于處方名。
因為品質(zhì)好的黃芪主要產(chǎn)于黑龍江,內(nèi)蒙古,和山西等地。所以醫(yī)生為了強調(diào)黃芪的產(chǎn)地往往會在處方中用北黃芪(內(nèi)蒙古、黑龍江所產(chǎn)的黃芪)或者西黃芪(山西所產(chǎn)渾源為中心所產(chǎn)的黃芪)等名稱。因為現(xiàn)在黃芪主要是栽培品,且多認為山西所產(chǎn)優(yōu)于內(nèi)蒙古、黑龍江所產(chǎn)。因此可以理解為西黃芪優(yōu)于北黃芪。
現(xiàn)在大家應該知道了一些北芪與黃芪的區(qū)別吧,其實北芪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黃芪,只不過它們有不同的處方名,關于黃芪的藥用價值大家不妨去了解一下,它有很多的功效,而且用黃芪和其他的很多藥材能夠制作很多功效的滋補湯。
黃芪又被人們稱之為綿芪,這是一種草本植物的,通常來說顏色都是呈現(xiàn)出來灰白色的,而且對于黃芪的藥用價值也是有非常久的歷史,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中藥材,有很多的中醫(yī)在開藥方的時候就會摻雜著黃芪這味藥材,而且黃芪還可以補血的,所以很多人們就直接將黃芪泡水來喝的,但是黃芪如果是泡水喝的話也是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項需要去注意的,不能夠完全忽視。
黃芪性溫而藥力向上升(補氣升陽),相同劑量時補氣的力量又比黨參大,臨床上藥力和藥勢不易監(jiān)控,配伍上難以充分協(xié)調(diào),使得它在內(nèi)科使用上有較大的局限性;而春季氣候溫暖,濕熱之氣盛,使用黃芪容易導致以熱助熱,尤其不利于黃芪藥力的充分展開;更重要的是,使用黃芪在中醫(yī)臨床上容易補火(性溫補氣)助邪(疾病或一些致病因素),一旦缺乏準確全面的辨證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術,那補藥入口就可能會變成毒藥,危害很大。
黃芪是豆科植物,它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什么是“益氣”呢?凡是中醫(y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zhì)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一種表現(xiàn)。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而脫肛、子宮下墜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中氣下陷”。有上述癥狀的人,冬令吃些黃芪有益處。當然最好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黃芪茶最主要的保健作用是“益氣固表”,還可以“利水”。在中醫(yī)里,平時體質(zhì)虛弱,容易疲勞,總覺得乏力,往往就是“氣虛”的一種表現(xiàn),貧血就是常說的“氣血不足”。而黃芪茶能補中益氣,所以凡是中醫(y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的患者,都可以用黃芪茶來補足氣血,改善不良癥狀。
1、確實屬于虛弱癥候。
2、非感染病急性期(如同時伴有典型虛弱癥狀者除外)。
3、無實熱證象(如有則需在“黃芪健身茶”中加入適量菊花、金銀花等藥性清涼的藥物)。
本身就是特別容易出現(xiàn)上火的人們就盡量的不要吃黃芪的,要是吃黃芪的話就很可能會讓自己的身體再次出現(xiàn)上火的,甚至是還會有流鼻血的情況,那么只有一些本來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氣血不足的人們才可以用黃芪泡水來喝的,這樣才可以很好的去改善自己不良的癥狀,讓自己不會出現(xiàn)貧血的情況。
延伸閱讀
北芪的簡介
1、簡介
北芪又名黃芪、黃耆,為豆科植物黃芪或內(nèi)蒙黃芪的干燥根。產(chǎn)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生于林緣、灌叢或疏林下,亦見于山坡草地或草甸中,中國各地多有栽培,為常用中藥材之一。北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人參偏重于大補元氣,效果較好,但不能常食,而北芪以補虛為主,常用于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2、圖片
北芪的食用處理方法
用清水洗凈即可使用。
北芪的吃法(做法)大全
北芪燉雞的做法
材料:母雞1只、黨參30克、北芪30克、蔥、姜適量、料酒少許。
做法:
1、將黨參、北芪挑去雜質(zhì),切片。
2、母雞宰殺,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
3、蔥切段,姜切片。將雞及藥物、姜,蔥放入燉鍋內(nèi),加水適量,武火燒沸,撇去浮沫,再文火燉至雞熟透即成。
北芪枸杞菊花茶做法
材料:菊花15克、枸杞15克、北芪25克。
1、將所有藥材先過水洗一遍。
2、藥材放入杯中加熱水,入味后當作一般茶飲。
北芪牛肉蔬菜湯的做法
材料:北芪25克、牛肉500克、西紅柿2個、西蘭花1棵、土豆1個、鹽5克。
做法:
1、牛肉洗凈。切大塊,入沸水中汆燙,撈出后沖洗干凈;西紅柿、土豆切塊;西蘭花切成小朵、去硬皮。
2、將牛肉塊、西紅柿塊、土豆塊和北芪一起入鍋,加水蓋過材料,煮30分鐘,再加入西蘭花,稍煮調(diào)味即可。
北芪黃鱔湯的做法
材料:黃鱔一條(一斤)、北芪20克、姜、鹽適量。
做法:
1、將鱔魚去骨汆水。
2、切段入鍋加水,加入北芪,姜片煮開,文火煮1小時加鹽調(diào)味就行了。
黨參北芪驢骨湯的做法
材料:紅棗、北芪黨參、驢骨、枸杞、姜、鹽。
做法:
1、驢骨洗凈綽水去掉血漬,北芪黨參洗凈切、紅棗枸杞洗凈,姜切成片備用。
2、將全有材料一同放入煲湯鍋里,大火燒開小火慢煲1、5小時。
3、喝前加入適量鹽即可。
銀魚北芪紅豆湯的做法
材料:銀魚400克、北芪10克、紅豆300克、姜一塊、清水1200克、鹽2克。
做法:
1、銀魚沖洗干凈備用。
2、紅豆、北芪、足量的清水,上鍋煮沸,轉(zhuǎn)文火煲50分鐘。
3、加入銀魚、姜,改旺火。煮沸后,轉(zhuǎn)文火煲煮10分鐘,最后加鹽調(diào)味。
哪些人不能吃北芪、北芪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北芪
腹脹、風熱咳嗽、感冒者;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忌食。
2、北芪的適用人群
適合氣虛脾濕型的人。
3、北芪的食用禁忌
北芪用量為一日15到30克最佳。
黨參和黃芪是我國自古以來兩種養(yǎng)生的不同的中藥,那么它們對我們調(diào)養(yǎng)身體和治療疾病有哪些作用和功效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黨參的功效與作用
黨參的味道是甜的,它跟人參的藥物價值相同,黨參主要功效是補脾健胃,有好的補血補氣的功效。長期服用黨參能增加我們身體的抵抗力,同時也有提高人體機能的作用。黨參對于身體疲勞無力、食欲不振、精神狀態(tài)不好、面色蒼白的人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黨參有較好的補氣、補血、安神的功效,是一種補養(yǎng)、調(diào)理身體的藥物。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味甘、性溫,是一種補氣的藥物,黃芪主要是補脾、補胃、補肺氣,黃芪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是補充人體內(nèi)的氣血、除去膿瘡炎癥的良藥。黃芪對于氣虛、干活沒有力氣、出虛汗等有此癥狀的人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黃芪既可以降低血壓,也可以用于血壓低患者的治療。黃芪對于血壓低的患者用藥量要大,血壓高時用藥量要小。
黨參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黨參和黃芪結(jié)合使用,主要起到了補氣的作用,用來治療身體出現(xiàn)的氣虛癥狀。把黨參和黃芪兩種藥材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對我們的身體有補氣益血的作用。黨參和黃芪搭配在一起使用還可以養(yǎng)血生津,黨參和黃芪搭配在一起使用還有抗衰老的作用。黨參和黃芪都屬于溫補的藥物,對于寒性體質(zhì),氣虛、手腳涼、出虛汗、乏力疲勞的人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食用黨參黃芪的注意事項
1.容易上火的人不適合和黨參黃芪水,因為黨參和黃芪都比較燥熱。
2.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飲用過多,會引起血糖升高。
3.陰虛體質(zhì)的人喝黨參黃芪泡水反而有害,因此不建議陰虛體質(zhì)的人喝。
北杏仁的屬性
1、科屬
薔薇科植物
2、產(chǎn)地
西伯利亞,我國東北
3、別名
苦杏仁
4、簡介
外形呈扁心形,長1~1.9cm,寬0.8~1.5cm,厚0.5~0.8cm。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鈍圓,肥厚,左右不對稱。尖端一側(cè)有短線形種臍,圓端合點處向上具多數(shù)深棕色的脈紋。種皮薄,子葉乳白色,富油性。無臭,味苦。
北杏仁的營養(yǎng)價值、吃北杏仁的好處
1、北杏仁的營養(yǎng)價值:
杏仁中含蛋白質(zhì)27%、脂肪53%、碳水化合物11%,每百克杏仁中含鈣111毫克,磷385毫克,鐵70毫克,還含有一定量的胡蘿卜素。
2、吃北杏仁的好處
2.1、鎮(zhèn)咳、平喘作用。
2.2、對消化系統(tǒng)的作用。杏仁味苦下氣,且富含脂肪油。脂肪油能提高腸內(nèi)容物對黏膜的潤滑作用,有潤腸通便之功能。
2.3、 抗炎、鎮(zhèn)痛作用。苦杏仁苷分解產(chǎn)生的苯甲醛靜安息香縮合酶作用生成安息香,具有鎮(zhèn)痛作用,因此國內(nèi)有人用苦杏仁治療晚期肝癌可解除病人的痛苦。
2.4、抗腫瘤作用。
2.5、降血糖作用??嘈尤受站哂蟹乐我蚩鼓[瘤藥阿脲引起的糖尿病的作用。
2.6、降血脂作用。
2.7、美容作用??嘈尤手兴闹居涂墒蛊つw角質(zhì)層軟化,潤燥護膚,有保護神經(jīng)末梢血管和組織器官的作用,并可抑殺細菌。此外,被酶水解所生成的HCN能夠抑制體內(nèi)的活性酪氨酸酶,消除色素沉著、雀斑、黑斑等,從而達到美容的效果。
吃北杏仁的最佳時間
一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北杏仁的選購方法
在選購杏仁時,應選顆粒均勻而大、飽滿肥厚有光澤、不發(fā)油者為佳,形狀多為雞心形、扁圓形的,頂端尖、基部圓;杏仁種皮為淡黃棕色,自合點處分散出許多深棕色脈紋,形成縱向凹紋,仁肉白凈,氣微,味微甜。另外,杏仁要干燥,捏的時候感覺仁尖有扎手之感,用牙咬松脆有聲比較干燥。果仁上有小洞的是蟲蛀粒,有白花斑的為霉點,不能食用。
北杏仁的副作用
具有一定的毒性,只食二三十粒已可令人中毒,甚至致命。在用量上需要加以控制,用量要控制在10克之內(nèi),以免過量食用傷及身體。。
當歸黃芪泡水喝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主要是因為當歸跟黃芪有補血的功效,這對于月經(jīng)期的女性朋友來說是很好的。當歸主要的功效是補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以及潤腸通便,而黃芪這種東西主要是補氣以及利尿排膿等,所以我們將這兩種藥材放在一起泡水喝,可以讓我們一起吸收它們的營養(yǎng)價值。
黃芪和當歸名“當歸補血湯”,具有益氣補血祛瘀生新的功效。當歸味甘微麻。如用黃芪當歸泡水服用,可治久病或產(chǎn)后氣血具虛的病人,每日量;黃芪30克,當歸10克。如果身體無事,只是保健作用,不推薦自用中藥飲片。如果實在需要可按劑量和食物燉煮配合進補更好,因為黃芪有效成分通過短時間的泡水是很難提取出來的。
黃芪主要是補氣當歸主要是養(yǎng)血,泡水喝可以起到補氣養(yǎng)血的作用。主要是補氣養(yǎng)血,常言說是藥三分毒,雖然中藥的毒性比較小,但是也是要對癥才不會出現(xiàn)反應,建議如果屬于氣血兩虛可以長期服用不屬于可以偶爾服用是不會有影響的。
當歸的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痛經(jīng),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jīng).用于經(jīng)閉痛經(jīng),濕痹痛,跌打損傷。
黃芪的功能與主治: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nèi)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看完這篇文章介紹的內(nèi)容,我們應該都知道當歸黃芪這兩種藥材泡水喝有什么功效了吧。對于當歸黃芪,我們在生活中應該要對于它的藥用功效牢牢記住,特別是女性朋友,你們在生活中會利用到它們的,而且你們還可以將它們用來煲湯。
當歸黃芪都是很有名的中草藥,它們對我們的身體都是很好的,很多人應該都喝過當歸黃芪湯吧,當歸黃芪的做法是很多的, 常見的有當歸黃芪紅棗湯,紅棗特別是對女性很好,美容養(yǎng)顏,還補血,氣血血虛的女性在平時應該多喝一些這樣的湯,那么大家了解當歸黃芪紅棗湯的做法嗎?
黃芪30g,當歸9g,大棗l0枚,治貧血,謂之黃芪當歸大棗湯
原料:生黃芪:15克、大棗:5枚
做法:將黃芪和大棗洗凈,放入砂鍋內(nèi),加兩碗清水,蓋上鍋蓋,先大火燒開,再轉(zhuǎn)小火煮半小時,棄渣喝湯,每周飲用2-3次。
提示:1. 如果氣虛、氣短比較嚴重,可將生黃芪換成炙黃芪,補氣功效更強。
2. 黃芪性偏溫,補氣升陽,易于助火,所以有陰虛陽亢、熱毒亢盛、食積內(nèi)停者不宜使 用,以免加重陽熱亢盛。
黃芪有生黃芪、炙黃芪之分,炙黃芪偏于補氣,生黃芪偏于生肌斂瘡。因此,口腔潰瘍患者如果伴有身體困倦、無力、氣短、多汗、反復感冒等明顯的氣虛癥狀時,最好選擇炙黃芪來泡水喝,常用量10--t5g;若無上述氣虛癥狀,則最好選擇生黃芪泡水喝,常用量為6,-9g。由于黃芪會加重上火的癥狀,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無汗、食積內(nèi)停、陰虛陽亢、熱毒熾盛者均不宜用。
人參黃芪粥
原料:人參4g,黃芪18g,糯米70g,白糖4g,白術8g。制作:將人參、黃芪、白術去凈灰渣,加_[成薄片,用清水煎成濃汁,濾出藥汁后,早晚分別取汁煮糯米粥,加白糖趁熱吃。功效:補正氣,抗衰老,美容顏。服法:每日2次。膠芪棗湯
原料:阿膠9g,黃芪18g,大棗l0枚。制法:先水煎黃芪、大棗,水沸1小時后取湯,將阿膠放人湯中溶化。服法:每日1劑,早、晚分服。
功效:阿膠補血,黃芪、大棗補氣生血,三味同用能補氣益血,用于貧血的補養(yǎng)和治療。
美容補血弼
原料:當歸10g,川芎3g,黃芪5g,紅花5g,雞湯1000mL,粳米100g。制法:將前3味用米湯洗后,切成薄片,與紅花共人布袋,加入雞湯和清水,煎出藥汁,去布袋后,人粳米,用旺火燒開,文火熬煮成粥。用法每1劑,分次食用。功效:有補血、理氣、祛斑功效。主治:適用于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者,并可消除皮膚黑斑與黑眼圈。注意孕婦及月經(jīng)量多者不宜用。
當歸黃芪紅棗湯怎么做,我們應該有一些了解了吧,這樣的一種湯滋補的作用是很好的,特別是對女性,美容養(yǎng)顏,還能夠很好的調(diào)理身體,女性朋友在平時都應該多喝湯,讓自己活的更健康更漂亮。
黃芪煮熟之后也是有很多功效和作用的,那么這樣但是吃的時候很多人還是比較有顧慮,不知道熟黃芪對身體的好處和作用。當我們知道熟黃芪都有哪些功效之后我們才能夠放心的選擇,那么熟黃芪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1、生黃芪是補氣的,比如說話沒勁,走路沒勁,臉色比較白等都是脾肺氣虛的表現(xiàn)。生黃芪能補一身之氣,比如上半身氣虛可以用生黃芪,下半身氣虛也可以用生黃芪。生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于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癥。
2、熟黃芪是傳統(tǒng)黃芪炮制而成的,是將生黃芪切片,加蜂蜜炒制而成,炮制較為粗糙,勞動強度大。炙黃芪,長于補氣生血,適于肺虛氣短,氣虛血弱,氣虛便秘,醫(yī)生常常給“中氣不足,臟器下垂”的患者使用。
炙黃芪重在補氣升陽,在黃芪的諸炮制品中應用最多,由于飲片的臨床需求量大,炮制研究也就尤受重視。如傳統(tǒng)方法的改進、炮制溫度、炮制時間、輔料用量、成品質(zhì)量分析等研究報道較多。
為此確定該植物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黃芪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可以“利水”,也可以“托毒生肌”。凡是中醫(yī)認為“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都可以用黃芪。平時體質(zhì)虛弱,容易疲勞,常感乏力,往往是“氣虛”的表現(xiàn),貧血,則常屬“氣血不足”,而脫肛、子宮下垂這些病狀也常被認為是“中氣下陷”,有這些癥狀的人,冬天吃些黃芪有益處。 在我們經(jīng)常應用的,一般是生黃芪,具有健脾補中,升陽舉陷,益衛(wèi)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作用,而一般說的熟黃芪就是蜜制黃芪,黃芪經(jīng)過蜜制后其補中益氣的作用加強了,兩者在作用方面并沒有多大區(qū)別。不過我們還是建議您選用生黃芪會比較好! 黃芪從一種藥材到成為餐桌常物,說明它食用的普遍性。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jīng)常性的感冒。
這就是熟黃芪所常見的功效和作用,大家按照自己需要的東西來給自己選擇最好的治療方法,選擇生黃芪和熟黃芪都是可以的,黃芪也可以用來做補品,燉湯吃。
北杏仁的簡介
1、簡介
北杏仁又名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山杏,夏季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肉及核殼,取出種子,曬干??嘈尤屎胸S富的脂肪,蛋白質(zhì),糖類,以及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其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在果品中僅次于芒果。世界有些長壽地區(qū)多有吃杏仁和杏仁食品的習慣,如高加索百歲以上的老人喜歡吃杏仁。
2、圖片
北杏仁的食用處理方法
北杏仁去毒去苦方法:
1、苦杏仁經(jīng)水浸泡,除去種皮,再浸泡于水數(shù)日,并經(jīng)常換水,直至除去苦味,方可食用。吃時要煮熟或炒熟,因為加熱處理后,便可破壞苦杏仁酶的活性并使氫氰酸揮發(fā),這樣將杏仁加工成杏仁霜,或杏仁茶等就安全了。
2、杏仁,用涼水浸泡一天,用水煮5分鐘。杏仁煮的時間不要過長,以免杏仁發(fā)面影響口感。去皮去尖后的杏仁繼續(xù)浸泡,每天早晚各換一次水,連續(xù)三天即可。
北杏仁的吃法(做法)大全
北杏仁可以被做成很多不同的食用形式,比如,杏仁餅干,還有杏仁飲料等等,當然還可以入藥,飲食烹飪都會使用到。下面就來看看常見的北杏仁吃法:
杏仁白糖粥
原料:杏仁lOg,粳米100g,白糖30g。
制作:將杏仁洗凈,去皮,用干凈紗布包裹(注意杏仁必須按規(guī)定量配制,不要多放),將粳米淘洗干凈,放人鋁鍋內(nèi),加入杏仁及清水500g左右同煮,待米開花,粥汁濃稠時,即可取去杏仁,以白糖調(diào)味,待稍涼后即可食用。功效:益氣養(yǎng)血,潤腸通便。適于婦女產(chǎn)后津虧便秘者。
山藥杏仁粥
原料:山藥100g,粟米100g,杏仁20g,酥油適量。
制作:山藥煮熟,粟米炒為面;杏仁炒令熟,去皮尖,切為末,共煮粥食。功效:補中益氣,溫中潤肺。適用于脾虛體弱,肺虛久咳患者。
杏仁蘋果豆腐羹
原料:豆腐3塊,杏仁24粒,蘋果1個,冬菇4只,食鹽、菜油、糖、味精各少許,淀粉適量。
制作:將豆腐切成小塊,置水中泡一下?lián)瞥?冬菇洗凈,切碎,和豆腐煮至滾開,加上食鹽、菜油、糖,用淀粉同調(diào)成芡汁,制成豆腐羹;杏仁用溫水泡一下,去皮;蘋果洗凈去皮切成粒,同攪成茸。豆腐羹冷卻后,加上杏仁、蘋果糊、味精拌勻,即成杏仁蘋果豆腐羹。功效:此羹富含蛋白質(zhì)和鐵質(zhì),可提高嬰幼兒免疫力,防止貧血發(fā)生。
哪些人不能吃北杏仁、北杏仁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北杏仁
嬰兒慎服,陰虛咳嗽及泄痢便溏者禁止服用北杏仁。
2、北杏仁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北杏仁
3、北杏仁的食用禁忌
曾有報道,成人一次口服生苦杏仁40-60??芍卸?50-100粒可致死。亦有文獻報道,小兒口服5粒引起中毒,服10余粒致死的。其中毒表現(xiàn)為口內(nèi)苦澀、流涎水、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繼而頭痛、眩暈、心悸、血壓升高、全身無力。中毒嚴重的有突然暈倒、呼吸因難、瞳孔放大、牙關緊閉、昏迷、血壓下降,最后呼吸中樞麻痹而死??嘈尤手卸緳C理主要是由于苦杏仁苷被腸道菌群中的β-葡萄糖苷酶水解,產(chǎn)生氫氰酸而被吸收。氰離子能與細胞色素氧化酶的三價鐵(Fe3+)結(jié)合,阻斷了氧化呼吸過程中電子的傳遞,致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能力,最后組織細胞因缺氧而窒息。
苦杏仁苷的毒性與給藥途徑密切相關。苦杏仁苷經(jīng)口服較大劑量會出現(xiàn)危險的氰化物中毒,而靜脈給藥則經(jīng)尿排出而沒有氰化物的產(chǎn)生。小鼠靜脈注射LD50為25g/kg,而灌胃的LD50為0.887g/kg。大鼠靜脈注射的LD50為25g/kg,腹腔注射為8g/kg,灌胃給藥為0.6g/kg。小鼠、兔、犬靜脈注射或肌內(nèi)注射的最大而受劑量(MTD)均為3g/kg,而灌胃均為0.075g/kg。小鼠靜脈注射苦杏仁苷0.5g/kg,動物100%存活,而相同劑量灌胃,48h內(nèi)中毒死亡達80%。人口服苦杏仁苷4g/d持續(xù)半個月或靜脈注射持續(xù)1個月,可見毒性反應,如劑量減至0.6-1.2g/d,則可避免毒性反應。
杏仁苦溫宣肺,潤腸通便、僅適宜于風邪、腸燥等實證之患。凡陰虧、郁火者,則不宜單味藥長期內(nèi)服。如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慢性腸炎、干咳無痰等癥禁忌單味藥久服。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黃芪與北芪的區(qū)別》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養(yǎng)生與運動的區(qū)別”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