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高血壓患者季節(jié)養(yǎng)生】
根據(jù)抽樣調(diào)查結果顯示,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高達11.88%,而中老年人發(fā)病率更高,達25%?40%,患者達1.1億人。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xù)性過高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的慢性病。原發(fā)性高血壓常會并發(fā)心、腦、腎等重要臟器損害,腦卒中(中風)、心肌梗死和尿毒癥是高血壓的三大并發(fā)癥,也是高血壓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死亡率居人類死亡的首位。
控制高血壓病情,除了需堅持每天服藥外,科學的飲食方法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血壓患者的膳食原則是:
控制能量攝入:
超重和肥胖比體重正常的人更易發(fā)生高血壓,它們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因此為了使體重維持在理想的范圍之內(nèi),應控制總能量的攝入。肥胖者應該減肥,在節(jié)食的同時需參加一些運動,但體重減輕速率需適度,每周以1?1.5千克為宜。每餐不要吃得太多,因為飽餐可使高血壓患者的血管調(diào)節(jié)功能降低,導致血壓顯著波動。你可能不知道,在攝入同等熱量的情況下,含脂肪越高的食物越不容易感到飽,而含蛋白質(zhì)高的食物則容易感到飽;含膳食纖維多、粒子粗及咀嚼時間長的食物也容易產(chǎn)生飽腹感,所以吃硬度較高的面包比松軟的白面包容易感到飽;吃豆類比面包、米飯容易感到飽。
多吃粗糧、蔬菜、水果:
它們含有的膳食纖維、維生素C、B族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微量元素有利于控制血壓。含鉀多的豌豆苗、絲瓜、芹菜、茄子、龍須菜等,含鈣高的葵花子、核桃、蒜苗、花生、韭菜等都有一定的降壓和降血脂作用。番茄、大棗、芹菜、橘子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有利于膽固醇氧化為膽酸而被排出體外,對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心臟功能都有好處。
控制食鹽攝入:
每天每人食鹽攝入量宜低于6克,應少吃咸菜、醬菜、咸魚、咸肉,少用醬油及味精等鈉含量高的食物。如果吃了含高鹽食物后砬在燒菜時減少加鹽量,總之,食鹽總攝入量不該超過6克。
限制脂肪和膽固醇:
高脂肪及高膽固醇容易引起或加劇動脈硬化,每天攝人的脂肪以40?50克為好。宜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肥肉、豬油、牛油等動物脂肪;宜吃含不飽和脂肪酸高的茶子油、麻油、玉米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它們有降低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作用,但每天食用油的用量不要超過25克;不吃含膽固醇很高的魚子、動物內(nèi)臟、烏賊等,每天膽固醇攝入量應小于300毫克。
適量蛋白質(zhì):
以每天每千克體重攝人1克蛋白質(zhì)為宜,其中植物蛋白質(zhì)宜占50%。
動物蛋白以牛奶、魚類、雞肉為好,其中的酪蛋白及魚類蛋白可降低高血壓和腦卒中發(fā)病率,酸奶及大豆蛋白雖然沒有降血壓作用,但是有預防腦卒中的作用。
適量飲茶:茶葉中的茶堿和黃嘌呤有降壓及利尿作用,尤以綠茶更好。
戒煙禁酒:香煙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跳增加,高度酒會加重動脈硬化,增加高血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