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吃粽子注意六點 空腹不宜吃粽子
吃粽子的養(yǎng)生知識。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diào)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相信關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常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端午節(jié)吃粽子注意六點 空腹不宜吃粽子》,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吃粽子是千古流傳的習俗。但是大家知道嗎,粽子好吃卻不能貪吃,健康吃粽子才是養(yǎng)生之道。那么端午節(jié)吃粽子有什么注意事項?六個要點要注意,四種人要少吃!
端午節(jié)吃粽子 6個要點要注意
從養(yǎng)生的角度講,粽子是藥膳的一種。包裹粽子的葉子多是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同時糯米具有益氣生津、清熱的功效。中醫(yī)認為,端午節(jié)后,便進入夏季最熱的月份。由于苦夏難耐,上火、中暑現(xiàn)象容易發(fā)生,而此時常吃粽子,可以起到解暑的效果。
但粽子這種美食佳品,也是一種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糖尿病、腎病、高血脂、高血壓患者以及老人、兒童如果飲食不慎,會在端午節(jié)罹患上粽子病。端午節(jié)吃粽子有講究,注意以下幾點:
1、吃粽子健康要定量
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zhì),含過多的脂肪、鹽、糖。例如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約一至一碗半的飯,熱量約為400~500卡路里。因此,專家建議,每次可以少吃一點,或者選擇小一點的粽子。尤其是正在減肥的MM更不能多吃,在食用中務必要控制數(shù)量。對于成年人來說,一餐食用50g,1~2個粽子左右就可以滿足正常的能量需求了。
不少人在吃完飯后把粽子當甜點吃,這種做法是絕對錯誤的。粽子的名分是主食,請不要給它輔食的待遇,它由糯米做成,黏度高、難消化,一個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相當于一碗米飯。如果吃了米飯就不要再吃粽子,如果要吃粽子,請別去碰米飯、面或饅頭。
2、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里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舊病復發(fā)。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zhì),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3、吃粽子時不能狼吞虎咽
每年都有一些人因為吃粽子吃得太快或太多產(chǎn)生消化不良甚至噎死的事件,尤其是消化能力較差的人群。為了防止這類事件的發(fā)生,在吃粽子時,最好佐以湯或茶,一邊細嚼慢咽的品嘗粽子,這樣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粽子一次吃一個就差不多了,千萬別吃太多。
4、一定放冰箱保存
因為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加上紅棗、豆沙或者肉。糯米粘性很強,而肉類是很容易變質(zhì)的,因此在初夏炎熱的天氣里一定要妥善的保存。一般棗粽子和豆沙粽子放冰箱可保存3-5天,如果是肉餡粽子,最好在3天內(nèi)吃完。
5、粽子要熱透再吃
儲存在冰箱里的粽子吃的時候一定要熱透,營養(yǎng)專家告訴我們粽子最好不要涼著吃,吃前要徹底加熱。因為糯米和粽子餡都是容易變質(zhì)的食物,加熱不充分,非常容易發(fā)生食物中毒;還有是因為變涼的粽子過油、過黏,很難消化。如果粽子剝開后如有黏絲,就代表粽子可能放很久不新鮮了,千萬別食用。
6、吃粽子健康注意搭配
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也可搭配麥芽水、白蘿卜或白蘿卜水,能促進消化,或者多搭配吃些動物血、黑木耳、香蕉、洋蔥、土豆、菠菜等具有通便功效的食物。或者吃些山藥,山藥有補脾胃益肺腎的功能,可以幫助減輕腸胃負擔。也可配一碗清淡的湯,如冬瓜、絲瓜湯等,最后再來一份水果,增加纖維質(zhì)的攝取,達到營養(yǎng)均衡。
精選閱讀
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每家每戶都不能少了粽子。粽子不僅僅味道鮮美,還可以緩解胃寒。因此,如果女性朋友有胃寒的癥狀,不如就吃些粽子吧。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為什么粽子可以緩解胃寒吧。
端午節(jié)吃粽子緩解胃寒
通常用來做粽子的糯米性溫熱,有補虛的作用,適合身體虛弱怕冷的人吃。其中大黃米性質(zhì)更溫暖一些,是冬季傳統(tǒng)的暖身補養(yǎng)食品。
而在夏季到來之時吃溫熱的糯米,是因為這個時候天氣炎熱,人體皮膚表面出汗多,血液在體表分布較多,在消化系統(tǒng)分布相對減少,消化液分泌也相對減少一些。這時候身體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xiàn)消化功能低下的問題。吃糯米做的食品,對溫暖腸胃、促進消化和吸收有一定作用。
對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傳統(tǒng)上稱為“胃寒”的人來說,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如果因為貪吃螃蟹大蝦之類胃里發(fā)涼,趕緊吃一個熱粽子,或者喝碗熱糯米粥,馬上就會舒服不少。
對消化不好、胃酸偏少的人來說,不放油的粽子并不難消化,甚至趁熱食用時胃里還很舒服。只是吃的時候要慢一點,好好嚼一下再咽。油膩的肉粽最好還是敬而遠之。胃酸過多的人也宜少吃糯米食品,可以配合一些蔬菜一起吃。
那么,在吃粽子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注意事項
粽子,是端午節(jié)少不了的一道美食。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有普通的清水粽,還有帶餡的,比如說紅豆,火腿,豬肉等等,頗受人們喜愛。然而,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為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產(chǎn)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不可貪食。老年人和兒童以及消化功能較弱者,也應慎食,以免影響消化及正常飲食。熱的紅茶有去油膩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
粽子雖然可以緩解胃寒,但是也不宜多吃哦。
端午節(jié),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舉行了一系列的活動,而吸引吃貨們注意的則是這個時候的飲食。端午節(jié)吃粽子已經(jīng)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了,看似很平凡的粽子,你有想過它還有一些禁忌嗎?究竟端午節(jié)有什么禁忌呢?我們應該注意哪些飲食禁忌呢?下面就和小編來了解一下端午節(jié)吃粽子禁忌吧。
端午節(jié),人們不僅吃粽子,有的地方還需要喝雄黃酒,但是恰恰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情,我們反而要當心。
端午節(jié)飲食禁忌
一、端午慎喝雄黃酒
據(jù)中醫(yī)養(yǎng)生小常識介紹,雄黃味苦、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nèi)服。其中,最特別的是,雄黃雖可泡酒喝,但由于雄黃有腐蝕之力,所以一定要遵醫(yī)囑,而且只有遵古法炮制的雄黃酒才能喝。
二、健健康康吃粽子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又被稱為端陽節(jié).在我們之前發(fā)布的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一文中,我們曾提到端午節(jié)民間有吃粽子、插艾草和菖蒲,喝雄黃酒,賽龍舟的習俗。端午節(jié)吃什么呢?主要還是吃粽子。飲食小常識上說,粽子屬于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在食用時應注意量的控制。
那么,吃粽子的禁忌有哪些呢?
5類人食用粽子要小心
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產(chǎn)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不可貪食。下面看看哪些人不能或要少吃粽子。
1.胃病、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zhì),進食后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
2.老人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
3.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4.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
5.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jié)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粽子的飲食禁忌
一、粽子在未熟時不能吃
看著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裊裊青煙,粽葉飄香,讓人忍不住想趁熱吃一把,殊不知,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后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僅味道不佳,且極難消化,對人的胃產(chǎn)生極大的負荷作用。
二、吃粽子時不能太快或太多
每年都有一些因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發(fā)生消化不良甚至有類似窒息事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消化能力較差的原因,極其容易因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專家提醒大家,在吃粽子時,最好是一旁佐以茶,一邊細嚼慢咽的品嘗粽子,一邊喝茶,這樣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每次少吃一點,由于粽子時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其極不易消化,建議可以吃迷你粽子。
三、不能吃儲存已久的粽子
自制的粽子未經(jīng)過真空處理,保質(zhì)期是極其短暫的,如是天氣炎熱,最好及時吃掉,萬一不行才存儲在冰箱中,但最好在4天內(nèi)吃完,且再次吃時一定要再次煮熟,要不會硬邦邦的,一點粽子的味道也沒有了。當然,若是準備多存儲些時日,可以選擇真空包裝的粽子,其的保值期一般是180天。
四、在端午佳節(jié)前夕,提醒大家?guī)c吃粽子注意事項,讓大家過佳節(jié)無健康負擔
1、傳統(tǒng)粽子大致分為南部粽或北部粽,兩者差別在于,南部粽是將未經(jīng)油炒的糯米直接與餡料包入粽葉,以蒸籠蒸熟;而北部粽則是糯米先經(jīng)油炒,再與餡料包入粽葉后,直接水煮。兩者比較之下,是以南部粽為較健康的選擇。
2、糯米為含醣的五穀根莖類,若食用過量,血糖同樣跟著上升,皆需多加留意。且糯米為支鏈淀粉不易消化,以一般女生拳頭大的粽子而言,建議每日攝取量勿超過兩顆,避免腸胃功能不適,如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甚至是急性腸胃炎等問題癥狀出現(xiàn)。
3、食材的選擇:盡量以瘦肉或豆乾來替代高脂的五花肉或肥絞肉,蛋白質(zhì)價值相同,卻可避免不必要的油脂攝取。咸蛋黃的膽固醇與鈉含量皆高,建議盡量不選用,以乾香菰、菜脯、竹筍或蒟蒻丁為主,纖維量的增加可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堅果類的栗子或花生含有維生素E,但因油脂與熱量偏高,建議酌量使用以搭配口感為主。豬油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性,建議減少餡料的高油爆炒,可嘗試以香椿提味。市售粽子許多都嘗試以五穀米為主,五穀米的纖維量約為一般糯米的四倍,五穀粽的選擇可為健康與血糖穩(wěn)定加分。
4、一般粽子大小約3-5份主食,可替代一餐的主食份量,建議再搭配1-2碗的小魚乾苦瓜湯或海帶豆腐湯,補充適量蛋豆魚肉類與與充足的青菜量,即可達到營養(yǎng)均衡的目的。
5、調(diào)味品的選擇,如醬油膏、辣椒醬或甜辣醬等含鈉量高,對于高血壓、心臟病或腎臟病人而言,容易引起血壓上升,且增加腎臟的負擔,建議少量食用或加水稀釋后再使用。
6、以1只粽子為例,若包了豬肉、香菇、葡萄干、蝦米、蛋黃、花生等餡,熱量約500-650千卡;1只小小的鹵粽,熱量也有120千卡;人們常愛吃的肉粽,熱量約200-250千卡,因此吃下1只粽子的熱量,往往比一碗飯的熱量高出許多。據(jù)專家介紹,粽子熱量主要差別在于內(nèi)餡及米是否用油炒過。因此,怕胖的朋友,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哦!
端午節(jié)小長假是一定要吃粽子的,對此,健康養(yǎng)生建議,除了必須注意分量的控制外,還要采用包健康粽的做法,即將粽子的用料調(diào)整,用部分雜糧米代替,如此可增加纖維質(zhì)及維生素、礦物質(zhì)。
健康吃粽有竅門,美味與健康其實可以兼得
食物搭配
食粽時搭配時令蔬菜,餐后再來一份水果,不僅營養(yǎng)均衡,還能過個輕輕松松、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jié)。
喝熱紅茶解膩
粽子因為多油,多吃容易膩,而且糯米又不容易消化,因此粽子吃多了會容易讓人感覺到膩,食滯。而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
莞香茶葉助消化
莞香茶葉更像一種中藥,它有解暑、清熱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時配上它,有助于消化。
注重高纖
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zhì)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于健康。
吃粽子配煉奶
白粽外皮清淡無味,許多人喜歡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過用煉奶來配粽子吃效果更好。把粽子切成塊后,蘸上煉奶,既不容易膩,又可以讓清淡的粽子變得有味道。
粽子一定要選用白粽,如果選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讓人感覺到膩。并且這種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西式的餐點,這種中西結合的方式也給人以享受。
蛋皮煎粽塊
把粽子做成一道菜,大家一起分著吃,在品嘗粽子美味的同時,也不容易感覺到油膩。這種粽子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粽子切成塊,然后在鍋里攤開蛋皮煎好,把粽子放進去,包起來一起煎,這樣就可以達到外脆內(nèi)軟的效果了。
購買或食用粽子時要注意以下五點
1、看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別買變質(zhì)粽子。
2、小心粽子的質(zhì)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yè)、超市的正規(guī)粽子。
3、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wèi)生的粽子。
4、粽葉蒸后放置一段時間之后顏色發(fā)暗是正常的,不要選那種皮色鮮綠甚至藍綠的粽子,因為很可能是經(jīng)過硫酸銅處理的粽葉,安全性沒有保障。
5、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fā)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飲食禁忌,相信大家看了文中的介紹后,已經(jīng)知道了端午節(jié)有什么禁忌,也知道了這個時候需要當心的飲食禁忌,大家在過端午的時候也注意一下飲食安全問題吧,以免誤吃了粽子而引發(fā)一些小問題。
【導讀】端午節(jié)吃粽子食用禁忌要了解!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為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為紀念詩人屈原有吃粽子的習慣,對于甜甜的粽子好吃但不能多吃,一些腸胃不好的人吃多了粽子難以消化是非常難受的。對于端午節(jié)吃粽子有哪些禁忌?下面小編介紹端午節(jié)吃粽子食用禁忌要了解吧!
粽子最佳食用時間
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粽子最好在兩餐之間吃,如果做不到,中午吃為宜。由于粽子不易消化,老年人、兒童、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適合多吃。
粽子最佳食用搭配
粽子不宜作為一餐當中的惟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較快。如果多吃些蔬菜來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會有這么強的饑餓反應。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可幫助吞咽和消化,同時,在吃粽子時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涼拌菜,這樣可增加纖維素的攝入,而維生素本身就是一種消化酶,可促進粽子的消化。
白蘿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中醫(yī)學認為,蘿卜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jīng),有通氣、去積食的作用。對于老人、小孩和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吃粽子的時候搭配上白蘿卜湯,是最好的選擇。
根據(jù)體質(zhì)選粽子
熱糯米本身雖然好消化,但和油膩的配料混在一起,比如肥肉、蛋黃等,消化能力差的人可能會感覺不舒服,另一部分人則容易上火。所以消化不良的人吃粽子宜選清爽的北方小棗粽子,不宜配太油膩的菜。對于容易上火的人來說,不宜配促進身體發(fā)熱的牛羊肉類、油炸食品和過辣的菜。蔬 菜、豆制品和不油膩的魚類最宜。因體質(zhì)不同,胃酸過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有燒心感,吃咸味的肉粽略好一些,少量粽子配合較多的蔬菜也會好一些。糖尿病患者喝膽結石患者最好不要食用。
香煎香粽
原料:粽子1個,雞蛋1個,面粉1湯匙,油適量。
做法:粽子切厚片;雞蛋打散,加入少許水,再加入1湯匙面粉,攪拌均勻成蛋糊;把粽子片兩面蘸滿蛋糊;平底鍋刷一層薄油,燒熱后,放進蘸了蛋糊的粽子片,小火煎5分鐘,翻面再煎5分鐘就制成了香噴噴的香煎粽子。
全家福超級大粽子
原料:粽葉6片,糯米500克,大棗10顆,豆沙150克,糖桂花少許。
做法:粽葉清洗干凈,先煮開,倒掉水;再加清水大火煮30分鐘,煮粽葉的水備用,撈出粽葉鋪在鍋里,留出一部分葉子在外面;糯米和去核的大棗,加入等量煮粽葉的水,用電飯煲燜熟;在墊粽葉的燜燒鍋里,鋪入約1/5 鍋厚的紅棗糯米飯,撒一層糖桂花,鋪入1/5鍋厚的豆沙;再鋪一層紅棗米飯,繼續(xù)加熱2個小時,即可食用,有點像泰國的糯米飯,香甜可口,分量十足。
玉米皮粽子
原料:糯米200克,紅 豆、玉米葉、牛奶、白糖適量。
做法:糯米、紅豆洗凈,加白糖、牛奶浸泡24個小時(需放入冰箱冷藏室);取出發(fā)現(xiàn)牛奶被吸收了很多,再加少量牛奶,要沒過糯米紅豆,把加好牛奶的糯米紅豆碗放入高壓鍋中加熱上汽后,轉(zhuǎn)小火蒸40分鐘,讓高壓鍋自然消汽,燜一會兒;玉米葉子洗凈待用,準備一 個四方形的小容器(我是用以前裝月餅的一個塑料盒);取一片玉米葉子,放在小塑料盒子中,再取一片玉米葉子,垂直于前一片葉子,放入容器中,往玉米皮墊底的容器中填入已經(jīng)蒸熟的紅豆糯米,填的時候用勺子壓壓,填密實一點,撕一條玉米葉當繩子,把粽子扎起來,扎緊一點,上蒸籠再蒸5分鐘,讓玉米葉的清香融進 粽子里即可食用。
端午快到了,面上出現(xiàn)各式各樣的粽子,不少朋友都會吃上一些來應節(jié)。端午吃粽可清熱除煩,但是要注意不能吃太多喔。健康吃粽子,要注意七個禁忌。
1、忌未熟先吃
包粽時,我們不要將粽包得太大,否則便難以將它弄熟。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對健康有損。
2、忌保存太久
已包好的粽比較好盡快吃掉,不宜保存太久,最多只保存3-4日,吃時亦要再次加熱。此外,保存粽的地方亦要清潔衛(wèi)生,比較好放于陰涼透風的地方。
3、忌大量進食
粽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卻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腸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較差,所以吃粽時必需有克制,并且盡量趁熱吃,以免冷卻后更難消化。
4、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里停留很長的,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復發(fā)。
5、不宜食用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粽子有些人喜歡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再吃,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對有胃病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比較好取出來后,充分加熱變軟后再吃
6、吃粽子時不宜喝冷飲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輕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7、睡前兩小時比較好別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zhì),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比較好別吃粽子。
端午節(jié),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舉行了一系列的活動,而吸引吃貨們注意的則是這個時候的飲食。端午節(jié)吃粽子已經(jīng)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了,看似很平凡的粽子,你有想過它還有一些禁忌嗎?究竟端午節(jié)有什么禁忌呢?我們應該注意哪些飲食禁忌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端午節(jié)吃粽子禁忌吧。
端午節(jié),人們不僅吃粽子,有的地方還需要喝雄黃酒,但是恰恰是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事情,我們反而要當心。
端午節(jié)飲食禁忌
一、端午慎喝雄黃酒
據(jù)中醫(yī)養(yǎng)生小常識介紹,雄黃味苦、性溫、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內(nèi)服。其中,最特別的是,雄黃雖可泡酒喝,但由于雄黃有腐蝕之力,所以一定要遵醫(yī)囑,而且只有遵古法炮制的雄黃酒才能喝。
二、健健康康吃粽子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又被稱為端陽節(jié)。在我們之前發(fā)布的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一文中,我們曾提到端午節(jié)民間有吃粽子、插艾草和菖蒲,喝雄黃酒,賽龍舟的習俗。端午節(jié)吃什么呢?主要還是吃粽子。飲食小常識上說,粽子屬于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在食用時應注意量的控制。
那么,吃粽子的禁忌有哪些呢?
5類人食用粽子要小心
粽子清香淡雅,軟糯滑膩,口味多樣,頗受人們喜愛。然而,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油性及黏性較大,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產(chǎn)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所以不可貪食。下面看看哪些人不能或要少吃粽子。
1.胃病、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zhì),進食后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
2.老人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
3. 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4.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
5.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jié)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粽子的飲食禁忌
一、粽子在未熟時不能吃
看著可口的粽子就在眼皮底下,裊裊青煙,粽葉飄香,讓人忍不住想趁熱吃一把,殊不知,粽子是要在小火慢慢熬了之后才能真正的熟,而不熟的粽子不僅味道不佳,且極難消化,對人的胃產(chǎn)生極大的負荷作用。
檳榔,是很常見的一種食物,不少人都挺愛吃的,閑暇時刻嚼一嚼,感覺非常好。即使這樣,你也不能夠忽視掉檳榔的危害,因為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不知道常吃檳榔的話,會容易得口腔癌。想知道吃檳榔頭暈怎么辦以及檳榔怎么吃正確嗎?那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看檳榔小小的不起眼,對它上癮的人可不在少數(shù),下面就來給你們說一說檳榔為什么不能多吃,讓你們都看清它。
檳榔是一味重要的中藥,其藥用部位主要取其干燥皮,稱為“大腹皮”,具有“行氣寬中,利水消腫”的功效,常常在臨床中配伍其他中藥用來治療以“胃腸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為表現(xiàn)癥狀的疾病,配伍得當則效如桴鼓。
檳榔的主要產(chǎn)地集中在中國的廣西、云南、海南、臺灣等省以及東南亞的大部分國家。曾經(jīng)觀光過海南興隆的熱帶藥用植物園,在里面見到了很多南方特有的道地藥材,其中檳榔就被列為“四大南藥”之首(余為益智仁、砂仁、巴戟天),其藥用價值可見一斑。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些地區(qū)以及國家的人們也大都喜歡“嚼檳榔”。
第一次去海南時,當時走在街上,我被地上一片一片的“鐵銹色”勾起了好奇心,后來朋友見我總是盯著地看,知道我一定是對地上的“鐵銹色”不解,于是爽快地告訴我,那是當?shù)厝私劳隀壚坪罅粝碌暮圹E!
后來樓下便利店的老板為了讓我們這些外地人知道嚼檳榔是一件多么享受的事,還專門給我們示范了一下過程:先把檳榔切開,取檳榔葉子上面涂上石灰水,然后用葉子把檳榔果包起來,放進嘴里嚼。嚼完以后吐出來的東西,就是那種鐵銹色的物質(zhì)。
去過南方省市或者東南亞一些國家的人,應該會知道他們對檳榔的喜愛程度,現(xiàn)在北方的好多便利店、報刊亭也都會有檳榔出售。
然而,IARC(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在某刊物中,認定檳榔為一級致癌物。因此,有必要對檳榔藥用和食用情況進行梳理,以規(guī)避潛在致病危險,發(fā)揮正常的治療作用。
檳榔為一級致癌物,主要針對“嚼檳榔”,其致癌主要表現(xiàn)為“口腔癌”,我們不能直接將“嚼檳榔”與“口腔癌”之間劃等號,但是前者確是導致后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長期堅持嚼檳榔這一習慣,會大大增加患口腔癌的風險。
咀嚼檳榔之所以能導致口腔癌,是因為檳榔中的檳榔生物堿、檳榔鞣質(zhì)、檳榔特異性亞硝胺和活性氧等多種活性成分和代謝產(chǎn)物有細胞毒性、遺傳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
這些物質(zhì)長期、反復與口腔接觸、摩擦,刺激口腔黏膜,從而引起口腔黏膜炎癥并影響口腔成纖維細胞和上皮細胞生長,可能是引起口腔癌發(fā)生的原因之一。
有人對152位咀嚼檳榔的人和137位不咀嚼檳榔的人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在咀嚼檳榔的152人中,有84.4%的人患口腔黏膜病變,而在非咀嚼檳榔的人中,只有37.2%的人發(fā)生口腔黏膜病變,咀嚼檳榔者患口腔黏膜病變的概率明顯高于不咀嚼檳榔者。
注重高纖
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zhì)含量,減少腸胃負擔,更有益于健康。
吃粽子配煉奶
白粽外皮清淡無味,許多人喜歡在上面蘸些蜜糖吃,不過用煉奶來配粽子吃效果更好。把粽子切成塊后,蘸上煉奶,既不容易膩,又可以讓清淡的粽子變得有味道。
粽子一定要選用白粽,如果選用的是咸粽,又甜又咸的味道吃多了容易讓人感覺到膩。并且這種吃粽子的方法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西式的餐點,這種中西結合的方式也給人以享受。
蛋皮煎粽塊
把粽子做成一道菜,大家一起分著吃,在品嘗粽子美味的同時,也不容易感覺到油膩。這種粽子的制作方法很簡單,就是把粽子切成塊,然后在鍋里攤開蛋皮煎好,把粽子放進去,包起來一起煎,這樣就可以達到外脆內(nèi)軟的效果了。
購買或食用粽子時要注意以下五點
1、看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zhì)期,別買變質(zhì)粽子。
2、小心粽子的質(zhì)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yè)、超市的正規(guī)粽子。
3、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wèi)生的粽子。
4、粽葉蒸后放置一段時間之后顏色發(fā)暗是正常的,不要選那種皮色鮮綠甚至藍綠的粽子,因為很可能是經(jīng)過硫酸銅處理的粽葉,安全性沒有保障。
5、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fā)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粽子的創(chuàng)意吃法
排骨燒粽子
材料
排骨300g,粽子100g,豆瓣醬5g,料酒5g,花椒2g,大料3g,香葉2g,鹽8g,糖5g,醬油10g,醋3g,蔥3g,姜3g,蒜3g,味精lg。
做法
1、蔥、姜、蒜均切末,粽子切小塊,排骨過沸水,撈出備用。
2、鍋內(nèi)倒入油,待6成熱時,放入粽子,炸一分鐘后撈出控油備用。
3、炒鍋放油,燒熱后放入蔥、姜、蒜、放入排骨翻炒。
4、再加入豆瓣醬、花椒、大料、香葉、糖、醬油、醋,加溫水淹過排骨,燉二十分鐘。
5、加入粽子,加鹽、味道,再燉五分鐘,收汁。
蓮子什錦粽子
主料
糯米1000克,蓮子25克,柑橘12克,葵花子仁15克,葡萄干15克,梅子10克,黃瓜20克,核桃25克,紅綠絲30克,小麥面粉50克,白砂糖250克,豬油50克。
做法
1.將糖搟碎;蓮子、各種果料、核桃仁切成末;面粉25克加入少許水打成糊,再加入豬油和另25克面粉一起拌勻,然后將原料混合揉勻,用刀背拍平,切成方塊,即成蓮子八寶餡。
2.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2小時,干馬蘭用涼水浸泡。
3.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4.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八寶餡,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蓮草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
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端午節(jié)的飲食禁忌,相信大家看了文中的介紹后,已經(jīng)知道了端午節(jié)有什么禁忌,也知道了這個時候需要當心的飲食禁忌,大家在過端午的時候也注意一下飲食安全問題吧,以免誤吃了粽子而引發(fā)一些小問題。
二、吃粽子時不能太快或太多
每年都有一些因為吃粽子太快或太多而發(fā)生消化不良甚至有類似窒息事件,尤其是老人和小孩,由于消化能力較差的原因,極其容易因為吃得快或者多而使身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專家提醒大家,在吃粽子時,最好是一旁佐以茶,一邊細嚼慢咽的品嘗粽子,一邊喝茶,這樣有助于吞咽和消化,而且,每次少吃一點,由于粽子時的主要原材料是糯米,其極不易消化,建議可以吃迷你粽子。
三、不能吃儲存已久的粽子
自制的粽子未經(jīng)過真空處理,保質(zhì)期是極其短暫的,如是天氣炎熱,最好及時吃掉,萬一不行才存儲在冰箱中,但最好在4天內(nèi)吃完,且再次吃時一定要再次煮熟,要不會硬邦邦的,一點粽子的味道也沒有了。當然,若是準備多存儲些時日,可以選擇真空包裝的粽子,其的保值期一般是180天。
四、在端午佳節(jié)前夕,提醒大家?guī)c吃粽子注意事項,讓大家過佳節(jié)無健康負擔
1、傳統(tǒng)粽子大致分為南部粽或北部粽,兩者差別在于,南部粽是將未經(jīng)油炒的糯米直接與餡料包入粽葉,以蒸籠蒸熟;而北部粽則是糯米先經(jīng)油炒,再與餡料包入粽葉后,直接水煮。兩者比較之下,是以南部粽為較健康的選擇。
2、糯米為含醣的五穀根莖類,若食用過量,血糖同樣跟著上升,皆需多加留意。且糯米為支鏈淀粉不易消化,以一般女生拳頭大的粽子而言,建議每日攝取量勿超過兩顆,避免腸胃功能不適,如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甚至是急性腸胃炎等問題癥狀出現(xiàn)。
3、食材的選擇:盡量以瘦肉或豆乾來替代高脂的五花肉或肥絞肉,蛋白質(zhì)價值相同,卻可避免不必要的油脂攝取。咸蛋黃的膽固醇與鈉含量皆高,建議盡量不選用,以乾香菰、菜脯、竹筍或蒟蒻丁為主,纖維量的增加可延緩血糖上升速度。堅果類的栗子或花生含有維生素E,但因油脂與熱量偏高,建議酌量使用以搭配口感為主。豬油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易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險性,建議減少餡料的高油爆炒,可嘗試以香椿提味。市售粽子許多都嘗試以五穀米為主,五穀米的纖維量約為一般糯米的四倍,五穀粽的選擇可為健康與血糖穩(wěn)定加分。
4、一般粽子大小約3-5份主食,可替代一餐的主食份量,建議再搭配1-2碗的小魚乾苦瓜湯或海帶豆腐湯,補充適量蛋豆魚肉類與與充足的青菜量,即可達到營養(yǎng)均衡的目的。
5、調(diào)味品的選擇,如醬油膏、辣椒醬或甜辣醬等含鈉量高,對于高血壓、心臟病或腎臟病人而言,容易引起血壓上升,且增加腎臟的負擔,建議少量食用或加水稀釋后再使用。
6、以1只粽子為例,若包了豬肉、香菇、葡萄干、蝦米、蛋黃、花生等餡,熱量約500-650千卡;1只小小的鹵粽,熱量也有120千卡;人們常愛吃的肉粽,熱量約200-250千卡,因此吃下1只粽子的熱量,往往比一碗飯的熱量高出許多。據(jù)專家介紹,粽子熱量主要差別在于內(nèi)餡及米是否用油炒過。因此,怕胖的朋友,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哦!
端午節(jié)小長假是一定要吃粽子的,對此,健康養(yǎng)生建議,除了必須注意分量的控制外,還要采用包健康粽的做法,即將粽子的用料調(diào)整,用部分雜糧米代替,如此可增加纖維質(zhì)及維生素、礦物質(zhì)。
健康吃粽有竅門,美味與健康其實可以兼得
食物搭配
食粽時搭配時令蔬菜,餐后再來一份水果,不僅營養(yǎng)均衡,還能過個輕輕松松、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jié)。
喝熱紅茶解膩
粽子因為多油,多吃容易膩,而且糯米又不容易消化,因此粽子吃多了會容易讓人感覺到膩,食滯。而吃粽子的同時喝點熱紅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膩消滯作用。
莞香茶葉助消化
莞香茶葉更像一種中藥,它有解暑、清熱解毒、消食、降血脂、降火等作用,在吃粽子時配上它,有助于消化。
端午節(jié)吃粽子,家人每個人都在吃,老人也不能,今天專為老人準備的粽子,用板栗代替豆沙與大棗,板栗餡料,味道也不錯,易消化,還能補腎調(diào)養(yǎng)身體哦。
【端午節(jié)老年人板栗粽子】
主料:糯米1200g、
輔料:板栗2包、棕葉2包、馬蓮1捆、
步驟:
1.準備糯米1200克,提前一天泡上,中途換幾次水
2.棕葉,買了兩種
3.熟板栗兩包
4.棕葉開水煮十分鐘到二十分鐘,連同馬蓮一起煮軟后泡水中
端午節(jié)老年人板栗粽子
5.兩片棕葉卷漏斗形
6.裝入適量的糯米,加一顆板栗,再添入適量糯米,不要太滿,壓實
7.折過來,用馬蓮捆緊
8.再用新鮮棕葉包一個,效果比那種好呢,覺得更軟更好包。
端午節(jié)老年人板栗粽子
9.包好后擺在蒸鍋中,盡量不留空隙,擺實
10.上面壓一個盤子,我放了一些石頭,以免水沸騰后糯米漏出來,水開后小火煮1個小時,燜一夜
板栗粽的做法步驟1111.粽子剝開
板栗粽的做法步驟1212.切開,真材實料,一個粽子一個板栗
端午節(jié)老年人板栗粽子
板栗的食用效果
1.抗衰老
栗子中所含的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礦物質(zhì),能防治高血壓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zhì)疏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壽的滋補佳品。
2.小兒口舌生瘡
栗子含有核黃素,常吃栗子對日久難愈的小兒口舌生瘡和成人口腔潰瘍有益。
3.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端午節(jié)老年人板栗粽子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zhì)疏松,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4.益氣健脾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干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并能幫助脂肪代謝,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端午節(jié)吃粽子注意六點 空腹不宜吃粽子》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吃粽子的養(yǎng)生知識”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