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能減少鈣流失,這些謠言你還信嗎?
吃水果養(yǎng)生。
物質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常識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吃水果能減少鈣流失,這些謠言你還信嗎?”,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盤點鈣流失的9個傳言和真相
除了攝入量不足之外,還有很多影響到鈣利用和鈣保留的因素。是什么讓我們骨骼中的鈣偷偷跑掉,是什么讓食物中吃進來的鈣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呢?網(wǎng)上流傳的很多有關“鈣流失”的說法真的靠譜嗎?這里給大家解讀幾個常見的傳言。
傳言一:多吃鹽會造成鈣流失?
真的。鈉的攝入量與尿鈣排出量有很大關系,多年來這個研究結論從未改變。腎臟每排除2300毫克鈉(相當于6克鹽),同時就會丟掉40~60毫克的鈣。如果一位中年女性每天多吃1000毫克的鈉(相當于2.5g的食鹽)需要排出,又不多攝入鈣,排泄的鈣全部來自于骨鈣,那么每年會多損失1%的骨鈣。一些有關高血壓的研究也提示,鈉攝入量高,不僅是升高血壓的因素,也是促進人體鈣流失和提高腎結石風險的因素。
考慮到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平均為超過9克/天)遠遠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推薦值(5克/天),北方有些地區(qū)甚至高達12~18克/天,而鈣的攝入量(接近400毫克)卻只有推薦值(800毫克)的一半,鈉鹽攝入過多所帶來的骨鈣流失問題實在是不可忽視,所謂“少吃鹽=多補鈣”絕非虛言。
傳言二:豆制品比肉類有利骨骼健康?
真的。在評價食物蛋白質對補鈣的貢獻時,不妨使用“鈣/蛋白質”這個指標。對于乳制品攝入較低的中國人來說,豆制品是膳食中鈣的重要來源。肉類食物雖然富含蛋白質,但鈣含量普遍很低,比如牛肉含鈣僅為23mg/100g,豬肉為6mg/100g。大豆制品中的原料黃豆含鈣高達191mg/100g,做成豆腐之后,還要加入鹵水或石膏,能增加鈣鎂元素含量。如鹵水豆腐的鈣含量為138mg/100g,石膏豆腐是116mg/100g,遠遠高于肉制品。而且黃豆中含有的鎂、維生素K和大豆異黃酮,均可有效提升鈣的利用率,從而減少鈣流失的風險。
傳言三:乳制品越吃越缺鈣?
假的。對比中西方的研究結果就能發(fā)現(xiàn),雖然在鈣的基礎攝入量已經(jīng)很高的西方國家,乳制品的攝入量和骨質密度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相關性,但就我國的實際情況和中國人當中的研究證據(jù)而言,增加來自乳制品的鈣有利于改善骨質健康。國人膳食中的鈣攝入量較低,在骨骼發(fā)育的各因素當中,鈣攝入量往往是“短板”。所以,如果能夠增加高效利用的乳鈣,把乳制品攝入量從0提升到每日250克(以牛奶計算),在不會過度增加蛋白質和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的同時,對提升國人的骨質密度峰值有有益無害。所謂乳制品中的蛋白質促進鈣流失,使奶類食物中的鈣無法利用的說法,也已經(jīng)被研究所否認。
傳言四:素食一定會減少鈣流失?
假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吃素食并不意味著尿鈣流失一定低于肉食者,因為素食者如果吃的是精制谷物,其中鈣含量非常少,而且鉀、鎂攝入量不足,也會降低食物鈣的利用率。同時,如果素食者不注意營養(yǎng)平衡,優(yōu)質蛋白質供應不足,室外活動少而且沒有注意補充維生素D,反而會降低鈣的生物利用率。一些人體研究發(fā)現(xiàn),純素飲食者的尿鈣流失量并不低于吃肉的雜食者。
傳言五:吃水果能減少鈣流失?
真的。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膳食中水果較多的人,在同樣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入水平上,骨密度較高,青少年出現(xiàn)骨折的風險也減少。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水果中富含鉀元素,有利于減少尿鈣排出量,而水果中的維生素C也是促進鈣吸收的因素之一。當然,說多吃水果有益,是在不減少豆制品、奶制品和綠葉蔬菜攝入量的前提之下,水果本身含鈣較少,不能用來替代這些鈣的主要食物來源。
傳言六:綠葉菜有利減少鈣流失?
真的。綠葉菜中不僅含有比較豐富的鈣,其中的鎂、鉀、維生素K和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素都是提升鈣利用率的因素。雖然蔬菜水果和堅果豆類中普遍含有草酸,但綠葉菜經(jīng)過焯燙就可以去除大半草酸,而且除了菠菜、韭菜、莧菜、番杏、蘿卜纓等品種之外,小白菜、奶白菜、油菜、菜薹、雞毛菜、芥藍、芥菜、茼蒿、西蘭花、萵筍葉、油麥菜等常見深綠色蔬菜的草酸含量都非常低,基本上可以忽略。
傳言七:多吃全谷雜糧會造成鈣流失?
假的。有傳言說全谷雜糧中的植酸能夠和鈣結合,從而造成鈣利用率下降,使食物中的鈣白白流失。其實全谷雜糧的鈣含量本身就高于大米白面,鉀、鎂含量更是遠遠高于精白大米,有利于提高鈣的利用率。例如,普通秈米(長粒大米)的鉀、鎂含量分別為107和28mg/100g,而未經(jīng)碾磨的黑秈米的鉀、鎂含量分別為256和147mg/100g。小米的鉀鎂含量分別為284和107mg/100g,也大大高于精白米。所以,雖然全谷雜糧中的植酸有降低鈣利用率的作用,但其中鈣含量和鉀鎂元素含量更多,足以彌補植酸造成的損失。事實上也沒有任何研究證據(jù)表明主食中引入一半全谷雜糧會增大骨質疏松的風險。
傳言八:喝咖啡會讓人骨質疏松?
假的。可可豆制作的咖啡既是鉀的良好來源,也是草酸和咖啡因的來源。鉀有利減少鈣流失,而草酸減少鈣的吸收率,咖啡因則會增加尿鈣的流失??Х纫蛑挥卸虝r間的利尿作用,在飲用少量咖啡的情況下,并不會引起一日尿鈣流失量的大幅度上升。平均來說,每杯咖啡中的咖啡因只會增加2~3毫克的鈣流失。如果喝咖啡的時候添加純牛奶,那么從牛奶中獲得的鈣用來彌補咖啡因和草酸所造成的鈣損失還富富有余。調查亦未發(fā)現(xiàn)每天飲兩杯咖啡的人比不飲咖啡者容易罹患骨質疏松或骨折的證據(jù),故目前認為適量飲用咖啡無礙骨骼健康。
傳言九:多吃醋會讓骨鈣溶出而流失?
假的。這個謠言的來源可能有兩個:一是“酸性體質”說法的余毒,認為凡是酸的食物都不利于健康;二是看到醋能溶解碳酸鈣沉淀,就認為醋也會把骨鈣溶解出去。實際上,醋能夠幫助胃酸偏少的人把食物中的不溶性鈣變成離子狀態(tài),有利于鈣的吸收。同時,經(jīng)過陳年釀造的老陳醋本身就含有較高的鈣(按食物成分表數(shù)據(jù),125mg/100g,可與牛奶相媲美)。醋被吸收入血之后,會氧化變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可能去“溶解骨骼”然后直接從尿里排出去。還曾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膳食中用醋酸鹽和碳酸氫鹽來替代氯離子,可以顯著減少尿鈣的損失。換句話說,少吃些鹽,多吃些醋,對提高鈣的利用率是有利的。
編輯推薦
多吃水果減少鈣流失?揭鈣流失謠言的真假。鈣對于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物質,很多時候需要補充鈣質。然而,在鈣制品大行其道的同時,骨質疏松的人群卻越來越多了。我們骨骼中的鈣為什么會偷偷跑掉了?網(wǎng)絡上流傳著很多有關“鈣流失”的說法,哪個才是真的呢?下面正佳為大家揭露“鈣流失”謠言的真假。
傳言1:多吃水果能減少鈣流失?
真的。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膳食中攝入水果較多的人,在同樣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入水平上,骨密度較高,青少年出現(xiàn)骨折的風險也減少。研究者認為,水果中富含鉀元素,可能有利于減少尿鈣排出量,而維生素C也是促進鈣吸收的因素之一。多吃水果有益,是在不減少豆制品、奶制品和綠葉蔬菜攝入量的前提之下,水果本身含鈣較少,不能來替代鈣的主要食物來源。
傳言2:多吃鹽會造成鈣流失?
真的。鈉的攝入量與尿鈣排出量有很大關系。腎臟每排出2300毫克鈉(相當于6克鹽),同時就會丟掉40~60毫克的鈣。一些有關高血壓的研究也提示,鈉攝入量高,不僅是升高血壓的因素,也是促進人體鈣流失和提高腎結石風險的因素。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平均為超過9克/天)遠遠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推薦值(5克/天),北方有些地區(qū)甚至高達12~18克/天,而鈣的攝入量(接近400毫克)卻只有推薦值(800毫克)的一半,鈉鹽攝入過多所帶來的骨鈣流失問題實在是不可忽視,所謂“少吃鹽=多補鈣”絕非虛言。
傳言3:豆制品比肉類有利骨骼健康?
真的。在評價食物蛋白質對補鈣的貢獻時,不妨使用“鈣/蛋白質”這個指標。對于乳制品攝入較低的中國人來說,豆制品是膳食中鈣的重要來源。肉類食物雖然富含蛋白質,但鈣含量普遍很低,比如牛肉含鈣僅為23毫克/100克。大豆制品中的黃豆含鈣高達191毫克/100克,遠遠高于肉制品。做成豆腐之后,還要加入鹵水或石膏,能增加鈣鎂元素含量。而且黃豆中含有的鎂、維生素K和大豆異黃酮,可有效提升鈣的利用率,減少鈣流失風險。
傳言4:多吃醋會讓骨鈣溶出而流失?
假的。這個謠言的來源可能有兩個:一是“酸性體質”的說法認為凡是酸的食物都不利于健康;二是醋能溶解碳酸鈣沉淀,就認為醋也會把骨鈣溶解。實際上,醋能夠幫助胃酸偏少的人把食物中的不溶性鈣變成離子狀態(tài),有利于鈣的吸收。且老陳醋本身就含有較高的鈣(按食物成分表數(shù)據(jù),125毫克/100克,可與牛奶相媲美)。還曾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膳食中用醋酸鹽和碳酸氫鹽來替代氯離子,可以顯著減少尿鈣的損失。少吃些鹽,多吃些醋,對提高鈣的利用率是有幫助的。
傳言5:素食一定會減少鈣流失?
假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吃素食并不意味著尿鈣流失一定低于肉食者,素食者如果吃的是精制谷物,其中鈣含量非常少,而且鉀、鎂攝入量不足,也會降低食物鈣的利用率。如果素食者不注意營養(yǎng)平衡,優(yōu)質蛋白質供應不足,室外活動少而且沒有注意補充維生素D,反而會降低鈣的生物利用率。一些人體研究發(fā)現(xiàn),純素飲食者的尿鈣流失量并不低于吃肉的雜食者。
傳言6:喝咖啡會讓人骨質疏松?
假的。用可可豆制作的咖啡既是鉀的良好來源,也是草酸和咖啡因的來源。鉀有利減少鈣流失,而草酸減少鈣的吸收率,咖啡因則會增加尿鈣的流失。咖啡因只有短時間的利尿作用,飲用少量咖啡并不會引起一日尿鈣流失量的大幅度上升。每杯咖啡中的咖啡因平均只會增加2~3毫克的鈣流失。若咖啡中添加純牛奶,以牛奶中獲得的鈣來彌補咖啡因和草酸造成的鈣損失綽綽有余。
傳言7:乳制品越吃越缺鈣?
假的。對比中西方的研究結果能發(fā)現(xiàn),在鈣的基礎攝入量已經(jīng)很高的西方國家,乳制品的攝入量和骨密度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相關性,但就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增加來自乳制品的鈣有利于改善骨質健康。國人如果能夠增加高效利用的乳鈣,把乳制品攝入量從0提升到每日250克(以牛奶計算),在不過度增加蛋白質和飽和脂肪攝入量的同時,對提升國人的骨質密度峰值有益無害。所謂乳制品中的蛋白質促進鈣流失,也已經(jīng)被研究所否認。
說到木耳,很多人喜歡食用,作為常見的菌類食物,木耳營養(yǎng)豐富、功效大、口感好。當然,關于木耳的傳言不絕于耳:木耳泡發(fā)時間長會中毒、吃木耳能清肺預防霧霾,這些話也會經(jīng)常從別人口中聽到,但真實情況真的這樣嗎?可不見得,關于吃木耳需要注意這些真相能幫助你更好保健,一起來看看吧。
多吃木耳預防霧霾?
冬天霧霾加重對肺部有損傷,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有吃木耳清肺、預防霧霾的說法,為此,很多人會經(jīng)常把這話掛在嘴邊,買來木耳制作美食準備預防霧霾。
通過吃木耳確實能吸收膠質促進腸道蠕動、吸附臟東西,其中的膳食纖維,還能促進消化道清潔,但是這樣的功效與抵抗霧霾扯不上關系,因為霧霾的出現(xiàn),是通過呼吸使得pM2.5粉塵顆粒物進入肺部,對肺部造成了損傷,引起呼吸道癥狀,而食用木耳則是通過消化道吸收營養(yǎng),呼吸道、消化道屬于兩個系統(tǒng),企圖將其聯(lián)系起來,似乎怎么也行不通。
吃泡發(fā)時間長的木耳會中毒?
可能會看到這樣的新聞:張女士一家吃了泡發(fā)后的黑木耳,竟然導致中毒,造成臟腑器官衰竭,搶救很長時間才搶救回來。
關于泡發(fā)木耳中毒的新聞,網(wǎng)絡上隨便一搜都有很多,木耳本身沒有毒素,在泡發(fā)的時候也不會造成毒素出現(xiàn)。要是真的追根究底,很有可能是因為泡發(fā)過程中受到細菌、微生物的感染,導致病菌的出現(xiàn)。
這就需要我們在泡木耳時不要常時間泡,時間控制在四個小時就足夠了。如果一次泡的多,用不完的木耳最好用保鮮膜包裹好,放在冰箱中冷藏。另外在泡發(fā)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木耳出現(xiàn)異味,一定要丟棄不要食用。
多吃木耳會降低血糖?
在臨床上發(fā)現(xiàn),木耳多糖能降血糖,木耳多糖剛好存在于木耳中,但是木耳中的木耳多糖實在是太少了,想要達到降血糖的量,那需要吃非常多的木耳才行,這很有可能會讓你吃的很撐。
所以發(fā)現(xiàn)血糖高,吃一點木耳配合其它食療會好一點,要是想著只吃木耳無疑是異想天開。
多吃木耳更好?
在木耳中有較多的礦物質、膳食纖維,這些物質更多的存在于干貨木耳中,如果經(jīng)過泡發(fā),木耳中更多的是水分,其他營養(yǎng)并不突出。
要是這樣就過多食用,很有可能會影響其他物質的吸收,反而對身體不利。
注意事項
食用木耳對身體好,當然要科學規(guī)范,以泡發(fā)來說,很多人認為泡發(fā)時間長,會引起微生物、細菌感染,殊不知泡發(fā)時間短也不好,會使得木耳還沒有徹底泡開,在食用后來不及嚼碎、消化,在腸道繼續(xù)膨脹,最終出現(xiàn)了腸梗阻。
在臨床上,因為錯誤食用木耳造成腸梗阻的案例還不少,特別是老年人、小孩子更要注意。
在我們日常是中紅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有許多人喜歡用它泡茶喝,它的功效是非常棒的,還有許多老年朋友效果好用它煮粥喝,那平時紅棗和哪些東西是不能一起吃的呢,紅棗的營養(yǎng)價值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紅棗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紅棗+蔥:易導致消化不良
大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滋心潤肺,養(yǎng)血安神,悅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jīng),和百藥。大蔥具刺激性氣味的揮發(fā)油和辣素,能去除腥膻等油膩厚味菜肴中的異味,產(chǎn)生特殊香氣,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
大棗補脾和胃,大蔥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但是兩者結合起來就是導致脾胃不和,易導致消化不良。再者,中醫(yī)認為,蔥是辛熱助火的食物,棗也屬于性甘辛熱之物,二者同食,易使火氣更大。
2、紅棗+海蟹:容易患寒熱病
在日常生活中海蟹與大棗是相克的,這兩者同食的話,容易患寒熱病。一定要間隔2小時才可以吃。
3、大棗+動物肝臟:破壞維生素
大棗不應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動物的肝臟富含銅、鐵等元素,這些金屬離子極易使其它食物中所含的維生素C氧化而失去功效。故大棗不應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
4、紅棗+魚+蔥:一起吃會消化不良
紅棗屬于性平的食物,具有滋補脾胃,益氣養(yǎng)血等功效,紅棗與魚蔥同食會導致消化不良。所以用紅棗盡量不要和與同吃。
5、紅棗+鯰魚:導致頭發(fā)脫落
鯰魚和紅棗同食,會導致頭發(fā)脫落,能用蟹解毒。所以,食用紅棗的同時,不能進食鯰魚。
6、紅棗+銀魚:令人腰腹作痛
我們都知道銀魚的營養(yǎng)價值是非常高的,而且它具有潤肺止咳、善補脾胃、宜肺、利水的功效。但銀魚不能與棗(干)同食,否則會令人腰腹作痛。
酵素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營養(yǎng)物質,很多人都喜歡用喝酵素的方法來補充身體中流失的營養(yǎng)物質??墒鞘侨巳硕歼m合喝酵素嗎?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哪些人不適合吃酵素、女人喝酵素的好處以及喝酵素的禁忌。
哪些人不適合吃酵素
孕婦
因為孕婦在這個時期處于身體的敏感時期,一點點小的外界刺激都會導致其身體上的變化,引起不適。因此建議孕婦盡量在這個時期不要吃酵素,以免給身體帶來影響。
年齡較小的兒童
年齡較小的兒童一般來說其體內本身就含有大量的酵素,因此不適合再吃酵素來補充,以免造成身體內成分的不均衡,而導致身體出現(xiàn)一些小的毛病。
體質虛弱或體寒之人
酵素的藥性偏寒,因此本身體質虛弱或身體內寒氣較重的人是不適合吃酵素來補充身體所需物質的,吃酵素反而可能會使身體寒氣加重,給人體帶來痛苦。
經(jīng)期不能吃酵素
在現(xiàn)代社會補充酵素的多為女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經(jīng)期的人是不能吃酵素的,否則則會加重經(jīng)期身體的不適,使體內寒氣較重,造成痛經(jīng)等不良的反應。
喝酵素對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一件事情,但是小編上面給大家介紹的這幾類人群是不宜喝酵素的。下面我們說一說女人喝酵素都有哪些好處,一起了解一下。
女人喝酵素的好處
延緩衰老
女人喝酵素能夠幫助延緩衰老。酵素能夠有效幫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激活細胞活力,并且能夠有效幫助清除殘留在女性腸道、血液、皮膚中的毒素,幫助保持身體內外的年輕狀態(tài),延緩衰老。
塑身減肥
女人喝酵素能夠幫助塑身減肥。酵素本身具有的分解作用能夠促進身體內脂肪的燃燒,經(jīng)常喝酵素能夠達到塑身減肥的目的。另外酵素能夠有效防止多余的脂肪在體內堆積,避免身形發(fā)胖。
減少乳腺疾病
女人喝酵素能夠幫助減少乳腺疾病的發(fā)生。隨著環(huán)境的污染、生活的壓力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等等原因女性內分泌失調而容易引起乳腺疾病,酵素能夠幫助排毒,調理內分泌,有效減少乳香受到不良的刺激,從而幫助乳腺因為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xiàn)增生等問題。
減少子宮疾病
女人喝酵素能夠幫助減少女性患子宮肌瘤等疾病。子宮肌瘤是女性很容易也很常見的良性腫瘤,是因為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引起的,而喝酵素能夠保持身體內環(huán)境的平衡,避免子宮平滑肌細胞出現(xiàn)增生。
【導讀】是什么讓我們骨骼中的鈣偷偷跑掉,是什么讓食物中吃進來的鈣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呢?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是什么呢?網(wǎng)上流傳的很多有關鈣流失的說法真的靠譜嗎?這里給大家解讀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一:多吃鹽會造成鈣流失?
真的。鈉的攝入量與尿鈣排出量有很大關系,多年來這個研究結論從未改變。腎臟每排除2300毫克鈉(相當于6克鹽),同時就會丟掉40~60毫克的鈣。如果一位中年女性每天多吃1000毫克的鈉(相當于2.5g的食鹽)需要排出,又不多攝入鈣,排泄的鈣全部來自于骨鈣,那么每年會多損失1%的骨鈣。一些有關高血壓的研究也提示,鈉攝入量高,不僅是升高血壓的因素,也是促進人體鈣流失和提高腎結石風險的因素。
考慮到我國居民食鹽攝入量(平均為超過9克/天)遠遠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推薦值(5克/天),北方有些地區(qū)甚至高達12~18克/天,而鈣的攝入量(接近400毫克)卻只有推薦值(800毫克)的一半,鈉鹽攝入過多所帶來的骨鈣流失問題實在是不可忽視,所謂少吃鹽=多補鈣絕非虛言。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二:豆制品比肉類有利骨骼健康?
真的。在評價食物蛋白質對補鈣的貢獻時,不妨使用鈣/蛋白質這個指標。對于乳制品攝入較低的中國人來說,豆制品是膳食中鈣的重要來源。肉類食物雖然富含蛋白質,但鈣含量普遍很低,比如牛肉含鈣僅為23mg/100g,豬肉為6mg/100g.大豆制品中的原料黃豆含鈣高達191mg/100g,做成豆腐之后,還要加入鹵水或石膏,能增加鈣鎂元素含量。如鹵水豆腐的鈣含量為138mg/100g,石膏豆腐是116mg/100g,遠遠高于肉制品。而且黃豆中含有的鎂、維生素K和大豆異黃酮,均可有效提升鈣的利用率,從而減少鈣流失的風險。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三:乳制品越吃越缺鈣?
假的。對比中西方的研究結果就能發(fā)現(xiàn),雖然在鈣的基礎攝入量已經(jīng)很高的西方國家,乳制品的攝入量和骨質密度之間并沒有明確的相關性,但就我國的實際情況和中國人當中的研究證據(jù)而言,增加來自乳制品的鈣有利于改善骨質健康。國人膳食中的鈣攝入量較低,在骨骼發(fā)育的各因素當中,鈣攝入量往往是短板.所以,如果能夠增加高效利用的乳鈣,把乳制品攝入量從0提升到每日250克(以牛奶計算),在不會過度增加蛋白質和飽和脂肪酸攝入量的同時,對提升國人的骨質密度峰值有有益無害。所謂乳制品中的蛋白質促進鈣流失,使奶類食物中的鈣無法利用的說法,也已經(jīng)被研究所否認。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四:素食一定會減少鈣流失?
假的。研究發(fā)現(xiàn),吃素食并不意味著尿鈣流失一定低于肉食者,因為素食者如果吃的是精制谷物,其中鈣含量非常少,而且鉀、鎂攝入量不足,也會降低食物鈣的利用率。同時,如果素食者不注意營養(yǎng)平衡,優(yōu)質蛋白質供應不足,室外活動少而且沒有注意補充維生素D,反而會降低鈣的生物利用率。一些人體研究發(fā)現(xiàn),純素飲食者的尿鈣流失量并不低于吃肉的雜食者。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五:吃水果能減少鈣流失?
真的。有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膳食中水果較多的人,在同樣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入水平上,骨密度較高,青少年出現(xiàn)骨折的風險也減少。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水果中富含鉀元素,有利于減少尿鈣排出量,而水果中的維生素C也是促進鈣吸收的因素之一。當然,說多吃水果有益,是在不減少豆制品、奶制品和綠葉蔬菜攝入量的前提之下,水果本身含鈣較少,不能用來替代這些鈣的主要食物來源。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六:綠葉菜有利減少鈣流失?
真的。綠葉菜中不僅含有比較豐富的鈣,其中的鎂、鉀、維生素K和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素都是提升鈣利用率的因素。雖然蔬菜水果和堅果豆類中普遍含有草酸,但綠葉菜經(jīng)過焯燙就可以去除大半草酸,而且除了菠菜、韭菜、莧菜、番杏、蘿卜纓等品種之外,小白菜、奶白菜、油菜、菜薹、雞毛菜、芥藍、芥菜、茼蒿、西蘭花、萵筍葉、油麥菜等常見深綠色蔬菜的草酸含量都非常低,基本上可以忽略。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七:多吃全谷雜糧會造成鈣流失?
假的。有傳言說全谷雜糧中的植酸能夠和鈣結合,從而造成鈣利用率下降,使食物中的鈣白白流失。其實全谷雜糧的鈣含量本身就高于大米白面,鉀、鎂含量更是遠遠高于精白大米,有利于提高鈣的利用率。例如,普通秈米(長粒大米)的鉀、鎂含量分別為107和28mg/100g,而未經(jīng)碾磨的黑秈米的鉀、鎂含量分別為256和147mg/100g.小米的鉀鎂含量分別為284和107mg/100g,也大大高于精白米。所以,雖然全谷雜糧中的植酸有降低鈣利用率的作用,但其中鈣含量和鉀鎂元素含量更多,足以彌補植酸造成的損失。事實上也沒有任何研究證據(jù)表明主食中引入一半全谷雜糧會增大骨質疏松的風險。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八:喝咖啡會讓人骨質疏松?
假的。可可豆制作的咖啡既是鉀的良好來源,也是草酸和咖啡因的來源。鉀有利減少鈣流失,而草酸減少鈣的吸收率,咖啡因則會增加尿鈣的流失??Х纫蛑挥卸虝r間的利尿作用,在飲用少量咖啡的情況下,并不會引起一日尿鈣流失量的大幅度上升。平均來說,每杯咖啡中的咖啡因只會增加2~3毫克的鈣流失。如果喝咖啡的時候添加純牛奶,那么從牛奶中獲得的鈣用來彌補咖啡因和草酸所造成的鈣損失還富富有余。調查亦未發(fā)現(xiàn)每天飲兩杯咖啡的人比不飲咖啡者容易罹患骨質疏松或骨折的證據(jù),故目前認為適量飲用咖啡無礙骨骼健康。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傳言九:多吃醋會讓骨鈣溶出而流失?
假的。這個謠言的來源可能有兩個:一是酸性體質說法的余毒,認為凡是酸的食物都不利于健康;二是看到醋能溶解碳酸鈣沉淀,就認為醋也會把骨鈣溶解出去。實際上,醋能夠幫助胃酸偏少的人把食物中的不溶性鈣變成離子狀態(tài),有利于鈣的吸收。同時,經(jīng)過陳年釀造的老陳醋本身就含有較高的鈣(按食物成分表數(shù)據(jù),125mg/100g,可與牛奶相媲美)。醋被吸收入血之后,會氧化變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可能去溶解骨骼然后直接從尿里排出去。還曾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膳食中用醋酸鹽和碳酸氫鹽來替代氯離子,可以顯著減少尿鈣的損失。換句話說,少吃些鹽,多吃些醋,對提高鈣的利用率是有利的。
能減少鈣流失的食物
到了春季,各種水果紛紛上市,我們可以吃到各種各樣的水果,但是在春季吃水果是有講究的,吃水果是有很多的誤區(qū)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吃水果的誤區(qū),趕緊去了解一下吧!
誤區(qū)1:多吃水果能減肥
雖然按單位重量算,水果熱量比米飯低,但因其口感好,容易吃多,一不小心,糖分攝入就超標了。這樣不僅不能減肥,甚至會起到反效果。
誤區(qū)2:水果維生素含量最高
維生素是個大家族,成員很多。水果可能富含其中某些成分,但也有其短板,比如水果不含脂溶性維生素,且多數(shù)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有限。
誤區(qū)3:想吃就吃
水果含較多的有機酸和單寧類物質,有些還含有活性很強的蛋白酶類。吃的時機不對,可能對胃產(chǎn)生刺激和傷害。
比如香蕉,鎂含量很高,空腹吃太多,會造成血液中鎂鈣比例失調,可能對心血管產(chǎn)生抑制作用。一般,多數(shù)水果適合在飯前12小時左右食用。
誤區(qū)4:多吃沒壞處
每天食用水果在200克左右為宜。大部分水果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吃太多會引起胃痛、腹脹。此外,胃腸虛寒的老人不可多吃柑橘;胃腸不好或便秘的人應少吃柿子。
有些人吃了菠蘿會誘發(fā)過敏,胃腸病和凝血功能障礙者不吃為好。香蕉含糖和鉀很高,血糖高者和腎功能不全者要少吃。
誤區(qū)5:水果當飯,養(yǎng)顏美容
人體一共需要將近50種營養(yǎng)物質才能維持生存,特別是每天需要65克以上的蛋白質,20克以上的脂肪,以維持組織器官的更新和修復。水果含水分85%以上,蛋白質含量卻不足1%,幾乎不含必需脂肪酸,遠遠不能滿足人體的營養(yǎng)需要。
水果中蛋白質、脂肪以及鈣、鐵等含量較少,長期拿水果當飯,必定造成蛋白質、脂類等攝入不足,造成營養(yǎng)不良和貧血。
誤區(qū)6:防農藥得削果皮
水果皮和其皮下部分往往是營養(yǎng)最豐富的部分,扔掉未免可惜。事實上,大家不用過分擔心果皮上的農藥殘留。我國已明確禁止在果蔬等直接入口食品中使用高毒農藥,而且大部分水果在采后數(shù)日甚至數(shù)月后才被食用,農藥基本已經(jīng)分解。
專家建議,吃水果前可以反復沖洗,或在淘米水里浸泡一會兒,祛除其表面殘留物質。
誤區(qū)7:洋水果更營養(yǎng)
洋水果運輸、包裝、儲存費用高,售價也高。進口水果在旅途中便已經(jīng)開始發(fā)生營養(yǎng)物質的降解,新鮮度并不理想。而且,因為要長途運輸,往往不等水果完全成熟便采摘下來,通過化學藥劑保鮮,可能影響水果的品質。為了賣相好看,這類水果可能會用保鮮劑處理,或在表面打蠟,保持外表光鮮亮麗,但營養(yǎng)成分還是會在運輸中逐漸損失。
因此,水果最好吃本地、當季的。
誤區(qū)8:水果能代替蔬菜
雖然水果與蔬菜的營養(yǎng)很相似,但水果不能代替蔬菜。如白菜、菠菜的維生素C含量,要比蘋果、桃、梨等高出10倍左右??扇绻霛M足人體一日的維生素C推薦量,則要吃5公斤富士蘋果。
12種有毒水果你吃了多少?
梨:催長素令其早熟
使用膨大素、催長素令其早熟,再用漂白粉、著色劑(檸檬黃)為其漂白染色。處理過的梨汁少味淡,有時還會伴有異味和腐臭味。這種毒梨存放時間短,易腐爛。
西瓜:膨大劑催大
超標使用催熟劑、膨大劑和劇毒農藥,這種西瓜皮上的條紋不均勻,切開后瓜瓤新鮮,瓜子呈白色,有異味。
葡萄:放入乙烯變紫
把尚未成熟的青葡萄放入乙烯利稀釋溶液中浸濕,過一兩天青葡萄就變成了紫葡萄。這種葡萄顏色不均,含糖量少,汁少味淡,長期食用對人體有害。
芒果:生石灰捂黃
青芒果用生石灰捂黃,使表皮看起來黃澄澄的,但吃起來卻沒有芒果味,也存在過量使用防腐劑的問題。
桃:用工業(yè)檸檬酸浸泡
水蜜桃用工業(yè)檸檬酸浸泡,桃色鮮紅、不易腐爛。這種化學殘留會損害神經(jīng)系統(tǒng),誘發(fā)過敏性疾病,甚至致癌。半熟脆桃,加入明礬、甜味素、酒精等,使其清脆香甜。明礬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鋁,長期食用會導致骨質增生、記憶力減退、癡呆、皮膚彈性下降以及皺紋增多等問題。白桃用硫磺熏制,還會有二氧化硫的殘留。
桂圓:噴灑硫變艷
噴灑硫酸或酸性溶液浸泡,使其顏色鮮艷。硫酸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會灼傷人的消化道。還容易引發(fā)感冒、腹瀉以及強烈咳嗽。
荔枝:硫酸浸泡改色
用硫酸溶液浸泡、或用乙烯利水劑噴灑,使變色的荔枝變得鮮紅誘人,但很容易腐壞。這類溶液酸性較強,會使手脫皮、嘴起泡,還會燒傷腸胃。還有果販會用硫磺熏制,而二氧化硫對眼睛、喉嚨會產(chǎn)生強烈刺激,導致人頭昏、腹痛、腹瀉。二氧化硫還會致癌。
香蕉:用氨水催熟
用氨水或二氧化硫催熟,這種香蕉表皮嫩黃好看,但果肉口感僵硬,口味也不甜。二氧化硫對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損害,還會影響肝腎功能。
柿子:用酵母催熟
生柿子用酵母或催熟劑來催熟,但柿子的甜度大減。還有果農在生柿子蒂巴處點上“一試靈”使之紅透。這些化學藥劑都會產(chǎn)生殘留,使柿子帶毒。
大棗:用化學劑染色
用開水泡,不管多青的棗用開水一泡利馬變紅。還有果販用化學染色劑染色,用工業(yè)石蠟打蠟,使大棗帶毒。
柑橘:工業(yè)石蠟拋光
柑橘類水果儲存中超量使用防腐劑,在出售中用著色劑“美容”,用工業(yè)石蠟拋光。工業(yè)石蠟的雜質中含有鉛、汞、砷等重金屬,會滲透到果肉中,使用后會導致記憶力下降、貧血等癥狀。
蘋果:催紅素增色
用膨大素催個,催紅素增色,防腐劑保鮮。過量使用膨大素、催紅素、防腐劑會傷害肝臟。零售果販還會給蘋果打上工業(yè)石蠟,目的是保持水分,是果體鮮亮有賣相。
吃水果可以減肥嗎?水果減肥相信熱衷于瘦身的女性朋友們一定不會陌生??墒牵愠运麥p肥的方法是否正確呢?如果吃水果減肥的方法不正確,就會適得其反哦。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有哪些水果可以減肥吧。
吃什么水果能減肥
香蕉。香蕉含有大量的鉀、蛋白質和纖維素,是非常健康的減肥早餐選擇。早間香蕉食譜是當前日本最流行的一種減肥食譜。在上午想吃多少香蕉就吃多少香蕉,但是在晚上8點以后不可以再進食,就能夠幫助你成功瘦身。
葡萄柚。葡萄柚富含維生素C,糖份也不高,如果以吃一顆葡萄柚來代替一餐,熱量當然低,假使其它餐的熱量也控制得宜,一段時間后自然瘦下來。
枸杞。研究表明,枸杞可以調節(jié)人體能量代謝,對某些病態(tài)肥胖者具有一定的減肥作用。每天用餐前喝枸杞茶,有利于減少身體脂肪含量,對女性瘦身十分有益。
藍莓。藍莓富含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由于藍莓果實中所含的花青素類和其它具有保健作用的化合物,如細菌抑制因子、葉酸、維他命A和C、胡蘿卜素和纖維素等,每天適量食用藍莓對減肥有很大的幫助。
蘋果。蘋果作為水果之王,它的減肥功效自然也不在話下了。蘋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促進身體的消化吸收。避免熱量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而且蘋果具有非常好的飽腹感,這樣可以減少其他熱量的攝入。
南瓜。南瓜富含粗纖維、維生素a和視黃醇,對經(jīng)常加班、熬夜的OL養(yǎng)肝護目、潤腸減脂有很好的作用。另外,南瓜含有大量的鉀元素,且鉀鈉比例、鈣鎂比例非常合理,可以平衡體液鹽濃度,有助消除水腫。
那么,吃水果減肥會有哪些常見的誤區(qū)需要注意呢?
水果減肥的必知誤區(qū)
水果可以代替蔬菜。水果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而且含有有機酸和芳香物質,在促進食欲、幫助營養(yǎng)物質吸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水果不需烹調,沒有營養(yǎng)損失問題。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會直接用水果代替蔬菜。但其實這是錯誤的。實際上,水果中含有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數(shù)量遠遠小于蔬菜。如果不吃蔬菜,只靠水果絕對不足以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素。
水果飯。水果是水果,飯是飯,如果可以只吃水果,人類何必還要發(fā)明這么多種食物來干嘛?水果所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不夠全面,我們需要從別的食物中攝取。水果只能助力減肥,完全依靠水果減肥不科學,除非特殊情況需求,否則不建議只吃水果不吃飯。水果減肥,要根據(jù)自己身體的狀況而有所選擇。
食用過多水果。水果大多數(shù)都是偏涼性的,多吃容易腹瀉。水果沒有蛋白質和淀粉,多吃水果反而會提高血糖的濃度。高血糖在胃里停留的時間越長,對胃的損害就越大。特別是脾胃不好的人更加不適合吃涼性的水果。
吃水果減肥,以上幾點要切記哦。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吃水果能減少鈣流失,這些謠言你還信嗎?》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吃水果養(yǎng)生”專題供您欣賞!